第一篇: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苏科版
一、小结电学物理量的关系:
二、习题训练:
⒈指出下列单位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⑴J·s;⑵A·Ω;⑶C·V·S;⑷w·Ω-1
11212
⒉一电阻阻值为140Ω,接在某一电源上,已知每分钟通过该电阻的电量为30C,求: ⑴电源电压;
⑵该电阻消耗的功率;
⑶每小时该电阻消耗的电功.⒊一只“220V 40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中使用,求:
⑴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⑵灯泡的电阻;⑶若此灯泡每天工作4h,则一个月(按30天计算)消耗多少度电?⑷若将此灯泡接入110V的电路中使用,则灯泡的实际功率多大? ⒋如图所示,R1=R2,当S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S闭合时,R1消耗的功率为P2,则: A:1∶2 B:2∶1 C:1∶4 D:4∶1 ⒌三个相同的电阻由原来的串联连接改为并联连接,接在同一电源上,则第个电阻消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 A:11 B: C:3倍 D:9倍 93⒍两盏灯的额定电压相同,它们的额定功率分别为P1、P2,若把它们串联接到电压为它们额定电压的电源两端,它们的实际功率之和:
A:P1+P2 B:P1·P2 C:P1P2/(P1+P2)D:(P1+P2)/P1P2 ⒎两只灯泡L1、L2分别标有“110V 40W”和“110V 25W”的字样,当它们串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时,试讨论它们的发光情况.⒏将“220V 500W”的灯泡与“220V 15W”的灯泡串联接到380V的电路中,结果: A:甲灯烧坏,乙灯完好 B:都完好 C:甲灯完好,乙灯,烧坏 D:都烧坏 〖作业〗
练习完成《学习指导》P176“测试:A卷” *教后记*
CH 9 电功和电功率(习题课)
【教学目的】 熟练解决本章题型.【教学重点】
各关系式的熟练应用.【教学难点】
各关系式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教学程序】
一、习题训练:
⒘0.5kg的铝壶中装有2kg、15℃的冷水,现将水烧开,已知铝的比热容为0.88×103J/(kg·℃),求: ⑴水和铝壶需吸收的热量.⑵若此铝壶内装有一电热丝用来加热,接在家庭电路中使用,不计期货热损失,烧开一壶水需10.4min,求电热丝的功率及电阻.⒙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用电器R1标有“12V 6W”字样,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0Ω,若使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2Ω,R1刚好能正常工作,求电源电压是多大?若电流表使用0.6A的量程,3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电流产生的条件;
2、电压的作用;
二、导入新课:
要控制电灯亮暗,就要调控通过电灯的电流,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
三、新课教学:
1、活动14.1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1)演示实验;
(2)讨论:
a、手电筒工作较长时间后,灯泡亮度变,由于电流 ;猜想引起这个电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b、家用照明电灯,灯丝由于高温会不断 而变的越来越细,则亮度会,这时电流会变 ;这个电流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结论:
影响电路中电流因素:
a、电路两端的电压; b、导体;
2、电阻:
(1)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质属性,即使没有电流通过,电阻仍然存在;
(3)单位:
欧姆、千欧、兆欧
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4)了解常见用电器电阻值;
3、活动14.2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 讨论:交通畅通与否和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2)思考与设计:
在电压相同,用电器相同情况下:
a、比较同长、同粗细锰铜、镍铬导体电流;
橡胶、玻璃、油;
3、练习:
区别下列导体和绝缘体:
醋、酒、香油、酱油;
四、小结:
1、控制变量法;
2、导体、绝缘体的分类、特点;
五、作业:
P82 练习1、2
教学内容:第二节 变阻器 教学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教学重点、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应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电阻的定义,单位及进制;
2、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4、一导体被均匀拉长后,电阻一定变大吗?
二、导入新课;
要控制电灯亮暗,就要控制通过电灯的电流,怎样能方便控制电流的大小呢?
三、新课教学;
1、活动14.3 是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 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2、常用滑动器材设备:
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
3、活动14.4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1)构造:滑片P、金属杆、电阻丝、瓷管、支架; 电阻丝:电阻较大的合金线,绝缘漆隔开; 瓷管:绝缘体;(2)结构示意图:
思考:如果连接在上面两个接线柱或下面两个接线柱,它们能起变阻作用吗?a、左转,电阻变大,怎样接线? b、右转,电阻变大,怎样接线?(3)制造原理:
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逐渐改变电阻的;(4)使用方法: a.串联在电路中;
b.通过电流不能超过最大电流;
2、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成反比;
五、作业:
完成P92绘制曲线;
教学内容:第三节 欧姆定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欧姆定律;
2、计算有关电压、电流的有关问题; 教学程序:
一、复习: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1、分析表格
1、表格2数据(P91);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公式:电流=电压∕电阻; I = U ∕ R ;
应用:三个量中知道任何对应两个量可以求另一个; 注意:单位要统一是国际制单位;
2、例题讲解:
例1:有一盏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解:I=U/R =220v/807Ω =0.27A 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为0.27A。
例2:有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正常发光,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电压?
解:I= U/R;
U=IR =0.45A*6.3Ω =2.8V 答: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电压为2.8v。
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解:R=U/I =7.2v/0.4A =18Ω
答: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8Ω。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 U = U1 + U2 ; I = I1 = I2 ;
欧姆定律得到: U = I R ;
所以 I R = I R1 + I R2 ;
结论:R串 = R1 + R2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4、思考:推导出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
四、小结:
1、测小灯泡电阻时,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2、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五、作业:
第二篇:高一物理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14.5 电功和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3.了解公式QIRt(PIR)和Q22U2Rt(PU2R)的适用条件。
.4。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5.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于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2.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3.疑点在于有的学生认为额定功率大的灯泡一定比额定功率小的亮。4.解决办法
①通过实物展示,使学生理解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加强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感性认识。
②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启发式教学
四、教
具:灯泡“3.8V 0.3A”、灯泡“220V 40W”、灯泡“220V 100W”、伏特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1.5A 50Ω)、电源(6-8V)、电键、电吹风(带有“220V 40W”标记)幻灯片 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高一我们已经知道,能量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请同学们举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例子。
电能→机械能,如电风扇、电吹风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电熨斗、电饭堡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能量的相互转化是如何实现的?
能量的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功是能转化的量度。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对于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又是什么力做功来实现的?如何来计算这种功的大小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功、电功率这一节内容。
(二)新课教学
1.电功和电功率
什么是电功?其计算公式如何?是如何得到的?
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内建立了电场。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场力对自由电子做了功,这个功简称为电功,通常说成电流做的功。
对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的电势差为U,把电荷q从一端搬到另一端,电场力做功W=qU,若在导体中形成电流I,则q=It(在时间t内,搬运的电量为q)
∴W=qU=UIt就是电功的表达式
说明(1)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适用条件 I、U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3)单位 W、U、I、t单位分别为焦耳、伏特、安培、秒 即1J=1V·A·s(4)实质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是通过电功来实现的。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何?是如何得到的?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
p=W/t=UIt/t=UI 说明(1)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的电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成正比。
(2)适用条件 U、I不随时间变化
(3)单位 P、U、I单位分别为瓦特、伏特、安培 即
1W=1J/s(4)实质 表示电能转化为其他能的快慢程度。
由公式P=UI可知,随着U、I的增大,P也将增大,P是否可以无限增大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
额定功率 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功率,是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 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实际的功率。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电路图中各元件,小灯泡标有“3.8V 0.3A”标记。出示画有右图的幻灯片,引导学生按电路图接好电路
(提醒学生注意伏特表、安培表的正负极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讲清实验目的是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的电压下工作的实际功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读数分别为2.0V、3.0V和3.8V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并在图中记下安培表的对应值,请计算这三次的小灯泡的电功率P1、P2、P3
即 P1=U1I1=2.0×0.22W=0.44W P2=U2I2=3.0×0.28W=0.84W P3=U3I3=3.8×0.30W=1.14w ①P1、P2、P3是小灯泡在U1=2.0V、U2=3.0V、U3=3.8V的电压下工作的实际功率,在这三种情况下,灯泡都能正常工作。
②由计算可知P1<P2<P3,而灯泡的亮度也逐渐变亮,可见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判断。③小灯泡上的标记“3.8V 0.3A”指的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可见P3是这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当U=3.8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出示220V 100W、220V、40W灯泡,并说明“100W、40W”分别是它们的额定功率。说明一般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如电吹风“220V 400W”、白炽灯“220V 60W”、空调 “220V 800 W 3000 W”,饮水机(制冷500W、制热100W),电饭褒“220V 1200W”等,提醒学生节约用电、节约电能。
是不是额定功率大的灯泡比额定功率小的灯泡一定亮呢?
出示“3.8V 0.3A”灯泡和“2.5V 0.3A”小灯泡,计算它们额定电功率分别为P1=3.8×0.3W=1.14W,P2=2.5×0.3W=0.75W。把“3.8V 0.3A”的灯泡接入电路,使伏特表示数为2.0V。再把“2.5V 0.3A”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使伏特表示数2.5V,观察灯泡的明亮程度。
灯泡明亮程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与额定功率无关。加给用电器的电压,可不可以超过额定电压呢?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继续做上述实验,减少变阻器的阻值,观察伏特表、安培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当伏特表的读数约为5.2V时,小灯泡熄灭。
加在小灯泡的电压比额定电压大不多时,随着电压的增大,灯泡越来越亮,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超过了额定功率,并在逐渐增大。当电压增到一定值时,灯丝被烧断。
实验说明,加给用电器的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否则就有可能使用电器损坏。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在使用电器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实际电压是否符合额电电压,保证用电安全。2.电功率和热功率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W=IUt,又由欧姆定律,U=IR,所以得出W=I2Rt,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Q=W=I2Rt。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Q=W,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Q=I2Rt 对于纯电阻导体而言,根据欧姆定律,U=IR,所以Q=I2Rt=I·IRt=IUt=W,电流做功完全用来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说明:焦耳定律表明,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且电热Q=I2Rt。(3)简单介绍产生焦耳热的原因:
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由于电场力做功,电子动能增加,但不断地与晶格(原子核点阵)碰撞,不断把能量传给晶格,使晶格中各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运动加剧,从而温度升高。
(4)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
①电功W=Q= IRt,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生热都适用。结合纯电路电路欧姆定律 U=IR,I=
UR
2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Q=IUt=IRt=②电功率P=Qt2U2Rt
=I2R,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电热功率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U=IR
P=UI=IR=2U2R
(5)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以含电动机电路为例)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的关系非常关键。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电路如图所示,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动机电流为I,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则电流做功或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为W=IUt,电动机线圈电阻生热Q=I2Rt,电动机还对外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W′=W-Q=IUt-I2Rt,W′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这是一个非纯电阻电路,可满足U=IR,且W′>0,则有U>IR。
考虑每秒钟内能量转化关系,即功率,只要令上述各式中t=1s即可,可得总功率P总=IU,电热功率P热=I2R,输出功率P出,三者关系是P总=P热+P出,即P出=IU-I2R。
(三)例题精讲
【例】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m=50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U=110V,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0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I=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R(g=10m/s)。(4Ω)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本158页练习三(2)、(3)、(5)题做在作业本上。2.把课下完成练习三(1)、(4)题做在课本上。说明:
1.利用常用电器的展示,使学生回到日常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2.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参与读数、记数,学会如何分析数据,处理问题得出结论。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物理:一、电能表和电功(一)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下)
一、电能表和电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
会使用家庭电能表。
2、过程和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重、难点:
1、2、电能的概念、相关单位。围绕“电能”进行教学。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 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一、前提测评: 连接一个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小灯泡发光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
进行新课:
1、能量和电能:
(1)、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
存在方式: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原子能等 学生讨论:能量可以转化吗?
教师总结: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举一些其它能→电能的例子
(2)、电能: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能量形式。
学生讨论:电能的应用„„教师总结 电能的单位:千瓦时(kW·h)即“度”
能量的国际单位:焦耳(焦)(J)1kW·h=3.6×10J
2、电能表:测量电能的常用工具之一。
(1)、电能表的结构: 接线柱、转盘、示数
(对照实物观察)
(2)、电能表的使用: “220V”„„
第四篇: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2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2苏科
版
电功率
【教学时间】
【教者】
【教学目标】
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
.实验目的是
;
2.本实验测量的原理是,所以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就应该
测量
和
;
3.请根据课本P9图15-7(a)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做导线,在课本P9上将图15-7
(b)中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
4.实验过程是怎样的?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预习探学:交流“预习探学”中的第1、2、3、4题。
2.合作探究:
(1)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课本P9的表格中。
(2)小组讨论:
①通过实验,得出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
②若将小电灯两端的实际电压记做U实,小电灯的额定电压记做U额,小电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P实,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P额,可以发现:
当U实>U额时,P实
P额;
当U实=U额时,P实
P额;
当U实<U额时,P实
P额。
③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 决定的。
④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实验中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⑤故障分析:
A.一位同学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电灯比正常工作时亮,这说明他在闭合开关前遗漏了哪一个实验步骤?
B.另一位同学在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电灯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试分析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二)例题:
例1
一只标有“24V 40w”的灯泡接在36V的电源上,要使它正常发光,还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多大?此电路工作5min消耗多少电能?
例2
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V
3.6w”,滑动变阻器R最大值为10欧,当滑片P移到端,小灯泡正常发光。试求:
⑴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电阻。
⑵当滑片P移到端时,闭合S,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
(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五、总结提学:
六、达标检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五篇: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电功和电功率
初三物理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案
1.功 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单位是焦(耳)。
2.功率 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3.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直接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
5.机械能,物体机械运动的量度,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6.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7.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 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8.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
9.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并且遵从一定的规律。
10.水能、风能 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3.滑轮 周边有槽,可绕中心转动的轮子。定滑轮的转轴固定,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转轴随物体移动,能省一半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4.轮轴 由轴和大轮组成,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一、简单机械
1.为了省力,应选用动力臂长、阻力臂短的杠杆,但使用这种杠杆时,动力通过的距离要比阻力通过的距离长;阻力臂长的杠杆虽费力,但使用时,动力通过的距离比阻力通过的距离小,工作方便,在使用杠杆时,不能同时做到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
2.轮轴是杠杆的变形。使用轮轴时,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3.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量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量的几分之一。
4.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个数为m,当绳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框架上时,则“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m+1,当绳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框架上时,则“承担重量”的绳子段数n=2m。
二、功 机械能
1.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作功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没有力也无所谓作功;虽有力的作用,但在力的作用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这个力也没有作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作了功。
2.简单机械基本上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称为杠杆类机构、如杠杆、滑轮、轮轴;另一类是斜面类机械,如斜面、螺旋等。这二类简单机械在不考虑无用功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功的原理来研究。功的原理是机械的基本原理。它告诉我们,使用机械并不能省功。虽然不能省功,使用机械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少移动距离,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做功方便。
3.摩擦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使用简单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简单机械本身有重量,在提起重物时又不可避免地要同时提起机械的一部分部件,克服这部分无用阻力要做功。所以,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功),除了包含有用功之外,还包括上述的额外功。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百分比,叫做机械效率。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提高效率的方法:减小无用功便可提高机械效率。减少摩擦,减轻机械的重量这些都是减小无用功的办法。
4.功和功率是意义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因为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物体做功多,其功率不一定大。同样,功率大的物体也不一定做功多,因为做功多少不仅跟功率的大小有关,还跟做功的时间长短有关,功和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W =Pt
5.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果没有摩擦和其他阻力,也没有外力作功,则在动能和势能的转换过程中,物体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6.功和能是密切联系的物理量,能量是表示物体状态的物理量,或者说能量是状态函数。能量的改变可以通过功定量地反映出来,功是从量的方面去看运动状态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做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及传递,但不做功,不能说物体没有能量。
7.由互相作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决定的能量叫做势能,根据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的不同,力学中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