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性化教学,提高薄弱班级语文教学质量

时间:2019-05-15 02:1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践行人性化教学,提高薄弱班级语文教学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践行人性化教学,提高薄弱班级语文教学质量》。

第一篇:践行人性化教学,提高薄弱班级语文教学质量

践行人性化教学,提高薄弱班级语文教学质量

吉林市龙潭进修附小 孙晓杰

我们学校地处市区边缘,有人戏称“城乡结合部”,近几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逐渐上升,最近一项调查统计,我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已经达到48.8%,抓好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我校前些年早有实验班即重点班,相应地就有平行班。在提高薄弱班级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语文质量方面我探索了一条自己的路-那就是践行人性化教学。

从教27年,前六年在外地教初中数学,到了小学后我多是和语文老师搭班教数学。众所周知,尖子生多的班级孩子聪明,父母能辅导,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环境,很容易保持优良的学习成绩。而学困生多的班级则举步维艰。如果教薄弱班级老师不付出加倍的努力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我从2000年起,我担任了三个年级最差的平行班语文数学教学任务。都是从三年级接手的。这些学生农民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多、普通工人子女多、父母离异的多,家里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深知弱势群体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我决心用自己的学识和努力在平行班培优补差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了解班情

真情付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接手后,逐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人状况,开始了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教数学我游刃有余,讲得精,效率高,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提高语文。这样的班级学

生底子薄,识字量小,课外读物少,阅读量少,家里条件差,就是订阅刊物都是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缺少关爱和引导,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我先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我布置作业量适当,都属于基础知识,大多数学生都不感到困难,这就使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一开始发现42人的班级有十多人不写作业,找他们父母,有的说:老师,我只上了3年学,会的那点知识早就忘了,咋能辅导孩子呢?找监护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说:我们眼睛都花了,看书都不行,怎么能辅导孩子呢?我就在中午吃完饭后,让他们补作业,监督他们在学校都做完,批完的所有作业都在中午二次批改完,天长日久,孩子们就再也不拖欠了。这是教学工作取得的一大进步。错别字历来是语文学习中的绊脚石,无论是练习册还是作业本,我在批改时每一个字都不放过,使得孩子们由错别字接连不断,到越来越少,最后几乎看不到错字了。在后来的这些年,我很少找过学生家长,正象那句歌词一样‘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二 调动积极因素增大学生阅读量

语文教学中,知识面广,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老师都爱留一些查资料之类的拓展型作业,可是我所任的班级家里不但没有电脑,而且课外书也少得可怜,更何况报纸、刊物了,所以每到有查资料这类作业的时候,我就把自己查得的资料抄到黑板上与学生分享,比如查找老舍、丰子恺等作家的资料。我发动学生们把家里书带来,也把自己家里的书放到班级图书角,做好资源共享。午饭后、大课间,学生们就到图书角看书,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并且在小练笔中,记录下自

己读书感受。

三 在知识上不断充实自己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拥有一桶水。”而今天,要求教师拥有一片海洋。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让自己“富”起来。我把握每一次学习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在专业技术学习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新自己。

语文课堂涉猎面广,我要在知识上不断充实自己,让自身散发的知识魅力吸引着学生,不但钻研所教学科,对其他学科要广泛涉猎,比如讲到《科罗拉多大峡谷》,我就拓展我们中国还有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讲到《飞向太空》这一课,我就给学生拓展宇宙的秘密,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天空,什么是太空,了解太阳系和银河系概况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我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的同时,还读英语杂志,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对于数学语文中的涉及英语的译音、专有名词、符号、字母,我能做出准确诠释。我还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继续教育科科合格,在全区学科知识考核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屈指可数的成绩优秀奖励。计算机技术考核达到高级,在讲课中,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给学生演示语文课相关图片、资料、视频。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做课堂主人

在课堂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空间。课堂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状况,创造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每次上课都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

思想感情。在学习课文时,我都会给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时间,让孩子们找出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句子,哪怕是词语,说出喜欢的原因,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认真阅读,用心理解,在讨论中提高自己认识,增大了信息量,这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巩固了旧知识,学到了新知识,交际能力和应试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尊重学生情感前提下,我还做到适时、适当的点拨,达到语文课文的教学目的。

五 注重学生积累 学以致用 每天晨读时间带领学生积累,在生活中体验,养成触景生情、脱口而出学以致用的好习惯。我不但领着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散曲、歇后语、谚语„而且背诵了朱自清等名家的多篇优美散文,看见柳树绿了,我就说你会想起那句诗啊?看见窗外刮起春风,我就和学生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广泛的文学积累,增强了学生的文学底蕴,而且促进了学生课堂的感悟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在不断提高。

六 在小练笔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练笔,随时记录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我从来不规定小练笔的字数、次数,每周一交上来批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感受,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最自然最真实的思想情感。记得在教人教版《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写自己的童年,我班的刘莹莹就写了记录自己乡下

生活的《泥鳅·河滩·老槐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随后又学习了《北京的春节》,我让孩子们到自己所熟悉的乡村集市上观察,写乡村过年的情景,结果刘婷婷就写出了《过年赶集》,把乡村春节集市场面写得热闹、繁荣、喜气。

七 课堂普通话教学要因地制宜持之以恒

薄弱班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方言口语多,我很重视学生的普通话教学,拿出自己的耐心,细心、真心、诚心及时给予纠正。把语文课当成矫正方言土语的课堂。常有的学生把“剔牙”的剔读成去声,“愚蠢”的愚读成阴平„。作文中常常用到 “唠嗑” “溜达”“刺挠” “磕碜”“急眼”“埋汰”等土语,我批改时纠正为“聊天” “散步” “痒”“难看”“发火”“脏”。每学一篇课文,都要由学生把课文逐段逐字口齿清晰地读一遍,再由别人和老师从中找出错误读音,四年下来学生们都能用正确标准普通话写作文和交谈了。

八 在口语交际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塑造完美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我悟道,要教好语文,先要学会做人。语文教学不但是积累知识、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对美丑、善恶、是非的判断能力,世界观的形成,都是语文课的重要要任务,这也是语文的人文性。在语文课上,我大胆放手学生们的设疑、质疑、解疑,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在讨论、解疑中相互合作,主动交流,提高认识,提升品位。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手法上有价值的课文,都给学生自由讨论、辩驳的时间,在自主探索中,学生文学修养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古典名著

单元时,我让孩子们在走进名著中,了解名著中的人物,对人物进行评论,从而感受人物性格,增强对是非美丑的判断力。有的学生就认为诸葛亮过于完美,从而失去了对他的兴趣,却相反认为周瑜、黄盖、张飞等人物性格有血有肉,真实可亲,这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世界观已经开始形成,并且这是寻求真实自我的一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第一个班,在四年级全校语文基础知识及作文竞赛中超过实验班,获得年级第一名。刘松同学的童话作文获吉林地区首届春蕾杯作文竞赛一等奖。因为中途学校又安排我去教六年毕业班数学没能跟到毕业。我教第二个班时,另外一个是考试选拔出来的前50名学生组成的实验班,这四年我班语文成绩和实验班差距保持在3分之内,在五年级全校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积累大赛上,前十名中我班就有8人。在小升初考试中,平行班一共有7人考入中学实验班,我班就占6人。第三个班,接手的第一学期两科各5人不及格,我接手后不及格人数逐渐减少,到了4年级,就百分之百及格,五六年级语文良好率达到百分之百,语文成绩全年级第一。在第三个平行班五年级全区测查的时候,我班的刘乙琳竟考得了全龙潭区双科第一名和语文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小升初考试中,四个平行班只有我班宫元亮一人考进300人的前30名,全班22人考入中学实验班的就8人,在几所中学招生考试中,我班被实验班录取尖子生仅次于重点班,比其他3个平行班总和还多。原班学生百分之百被初中录取。他们大都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

人性化教学付出的是老师,受益的是孩子和家长。”孩子们以最朴实的方式回报着我,亲手叠一瓶瓶小星星许愿祝福我,一张贺卡,一把野花及各式各样的小玩意,虽不贵重,但其中饱含着浓浓的情意,让我感受到了做个好老师的光荣和幸福。

我想每个学校都会有薄弱班级,这是最需要爱心的群体。现在小学重点班、平行班之分早已成为历史,随着大批进城务工子女和农村儿童进城上学,薄弱班级这个群体还要不断壮大,他需要老师温情的鼓励和关爱,人性化的关怀是孩子们在那个强自信的源泉。教师脚踏实地的工作,平易近人的教风,朴实有亲和力的语言,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特别是在实行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让弱势群体得到人性的关怀,感到自己被老师关爱着,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提高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

第二篇:怎样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怎样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地处农村,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有待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领导务必敢想、敢为、敢抓、敢干,以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谋发展,20082009我校中考在全县位于中等靠后,2010我校中考质量滑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现针对我校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将部分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人为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前提。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人,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得以发展的首要前提。

学校要健康快速发展,在管理上应该重视全体教职工的作用,必须具有科学和民主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学校每个人的作用,让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对领导班子而言:必须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结的班子、开拓的班子、廉洁的班子、战斗的班子。学校不怕缺钱,不怕条件差,不怕师资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只要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做到淡泊名利,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为教师做表率,替学生做楷模,教师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干工作。另外,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要树立“学生第一,教师第一”的思想,时时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师,心中有教育,为学生谋前途,为教师谋福祉,为教育谋发展,这才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对教师而言:学校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做到政治上诚心,业务上关心,生活上尽心,工作上放心,政策上融心,以此赢得教师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说,谁抓住了教师的心,谁就先赢得了学校的教育教学。

对教师,学校尽量要做到:

其一是引导。学校要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在会上多讲学校的办学思路及办学理念,加强与教职员工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用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统一教师的思想。确立一个明确、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用它作为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师对学校的支持度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弱,也是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只要广大教职工团结在一起,学校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其二是尊重与理解。教师是一个内心极为敏感的群体。“尊重人性,换位思考,利益共享。”是领导者与教师相处的三大法宝。学校是为教师服务的家,为教师服务,让教师满意,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职工第一的意识,在领导者心目中,教师的位置要摆在首位。教师工作很辛苦,一年到头披星戴月,一天到晚两头黑,一定要让教师感觉到只有身累没有心累。

其三是激励。理解教师,激励教师,为教师唱赞歌,大力宣传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犒劳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在学年初,根据确定的目标,建立一套质量管理目标激励机制,在全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提出5%的奖励成果基金,在奖金的分配上尽量减少按量的分配份额,增加按质的分配份额,让教的好的老师得到应有的奖励,坚决避免按人头分馒头的“大锅饭”现象。

对学生而言:作为学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领导者也好,教师也好,要始终围绕学生转,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不要只关注优秀生教育,更要关注学困生的教育。

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首要任务是把大写的“人”装在心中,这样,学校才有亲和力、凝聚力、战斗力,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

二、建章立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人团结好,人心凝聚好,接下来的工作是建立、健全、落实机制,只有好的机制,才能确保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

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必须要有好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人叫人动人不动,机制调动积极性。”在我校,学校先后制定了九年级学情月调制度,领导巡视值日制度,考勤、制度,教职工“一日常规”制度,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后勤人员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期末统考、中考奖惩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等。与此同时,学校还启动了“学生评教”工程,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科研、教育教学竞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考试考核等机制,而所有的机制,都指向人,指向“人”的发展。当然,机制再好,也怕“歪嘴和尚念歪经”。为了让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气正,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消除教师的埋怨,凡学校的大小事情,都放在阳光下操作,让教师监督,让教师清楚、明白,让教师知道学校到底在干什么,这样,学校就能形成风清气正,教师也服于管理,顺心的工作了,取得了人心,建立了机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指日可待。

三、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以前,在我校,老师们很少有外出参加学习的机会;教科研可以说是一潭死水,只搞点滴,并不普及;教师们在教科研方面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为了改变现状,让教师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校很下功夫:首先培养和锻炼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一是抓住一切机会让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据统计,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只相当于其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的90%则需要通过职后学习来补充。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更不可能通过职前培养一次性获得解决。因此,我校不断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让教师积极参加市、县各级各类的培训,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观摩课、示范课学习,让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同时鼓励教师轮岗培训、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真正让教师在学习中改变观念,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学习中苦练内功,从而形成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抓住一切机会让教师参加“教坛新星评比”、“教学能手评比”、“骨干教师评选”、“十佳教师评比”、“说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每取得名次或奖励,学校都要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再给予大胆使用,不出几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初见成效,大面积提高。

其次,要加强校本教研力度,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成长。学校应鼓励在教科研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教师,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狠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的落实,学校以此作为教科研的实施平台;要建立校长——教导处——教研组三级校本教研管理体制,实施管理,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分工到人,各级互相督促,全员参与,共同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突出五个环节”,以学习、实践、引领、反思与交流、创新五个环节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流程,在各个环节中贯彻执行校本教研的精神和要求,落实校本教研的各项任务,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在五个环节的循环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升;在务本求实的教研实践中,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含金量,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抓实干,推动学校教研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南中独有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挤干课堂教学水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为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精致化,我校要求教师做到:

1、备课。

学校将倡导有效的备课方式和加强对备课情况的督查作为教学管理的第一要务,认真抓好集体备课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倡导教师集体研究基础教案与个体设计创新教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体现个性特色,增强备课的实效性。教师的备课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坚持不备课不上课的原则.教案编写提倡因人而异、突出特色、详略得当,教师备课一般应写详案,要突出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备教法、备学法,教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活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力求做到过程清晰,重点突出。

2、上课。教师进入课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要实现“五个转变”:目标上,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教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上来;对象上,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变到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上来;方法上,由“填鸭式”转变到“启发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目标”,即消灭较差课、减少一般课、增加优质课;平时教学要上好“三类课”,即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对违反教学规律、教学不认真、效益低下、学生反映强烈、家长不满意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对经过教育仍然我行我素的教师充实到后勤管理队伍中去,对于今年九年级的部分学科的部分教师学校进行了大换血。

课堂上,教师要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得体,上下课师生要互致问候与道别;杜绝酒后进课堂,要求教师上课不接打手机、不抽烟、中途不离开课堂、不迟到、不早退、不脱课等,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激励教师依法、依规大胆、科学地管理学生,倡导因材施教,教学要求满足“三类生”,即关爱学困生、面向中等生、提高优秀生。班级日志要记载每天教师上课的情况,作为对教师上课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3、作业。学校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要求教师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尽量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的家庭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对各学科作业布置与批改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编写习题,明确要求“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下水做一遍”,“要让学生走出题海,教师必须走进题海”,努力使作业设计体现针对性、巩固性、建构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对课堂作业和练习坚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学校加强了对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的检查。

4、复习和辅导。复习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各有侧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力求巩固基础,突破难点重点;目标明确,不简单重复;学生知识滚动提高,精讲精练,注重夯实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导”要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落实转化“学困生”的各项措施,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师资、措施、检查六落实。

5、检测与分析。重视和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与分析工作。每次检测性考试都认真组织,严肃考风考纪。改革考试的形式,客观、公正地进行教学评价,使检测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端正对教学质量检测分析的认识,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和有效的作法,找出问题,并弄清产生的原因,从而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期中、期末考试采取双向质量分析法即教师分析、学生分析;知识块、能力层和学生层次的综合分析;智力因素的分析。根据双向分析的数据,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学校学期召开教学质量检测分析会,进行反馈,提出教学指导意见。通过教学质量检测分析,促使教师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转变教学观念,从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探究教法、学法新模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力。

为了钻研教学,探究教改的新路子,学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勤于学习,肯于钻研,积极探究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模式,试图改革农村传统课堂教学老化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围绕“十个如何”进行思考,即如何有效备课?如何有效上课?如何有效辅导?如何做有效作业?如何有效竞赛?如何有效考试?如何有效实验?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考核?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在转变农村学生落后的学习方式、方法上,在构建新的有效的学习模式上,围绕“十个如何”进行探究,即如何有效改善学习技能?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做笔记?如何做题?如何记忆?如何有效提升考试技巧?如何有效掌控学习时间?如何让学习方式、方法有效、科学? 在加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农村教学的有效性上,围绕“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诸方面进行研究。

另外,为了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兴趣,学校教师在学生中开展了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分层训练、分层竞赛、分层表彰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以家长学校为平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手。

1、建立学生家长信息库。每学期开学,学校首先对每位学生家长情况进行登记,了解每位学生家长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打工去向等,这样做,便于与家长沟通,便于家访,了解学生在家情况,让家长、教师形成共同的管理链。

2、建立家长、老师、学校沟通平台,树立学校外部形象。首先让班主任公开电话或手机号码,并收集每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因家长打工者多);对来访或请来的家长,给一张笑脸,让一个座位,端一杯开水,和学生家长平等相处。

其次是开好每学期一次家长会。都说现在打工者多,家长会开不起来,但我校每期的家长会都能开起来,且出席率在90%以上。先开大会再分班开会,利用家长会把学校抓纪律、抓教学的措施和全体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国家的教育政策及学校发展前景介绍给全体家长。事实证明只要让家长知道学校是为他们的孩子好,为学校好,他们都能理解和支持,他们都很感动并拍手称快。这种保持与家长沟通联络通气的家长会做法我们已坚持了多年,效果是很好的,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们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助手,肯定能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南雅初中2011年一定会打一个翻身大胜仗!

第三篇:践行二十四字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践行二十四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土门关初中24字教学模式经验交流材料

为了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的实际和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从2013年11月至今我校注重太谷县“24字教学模式”的学习、研究、探讨、实践,对全体教师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学习,积极采取强化与跟进措施,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就我校学习借鉴太谷县24字教学模式过程中的点滴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不妥之处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一、重理论、抓培训、强落实

(一)2013年11月,教育局组织全县校长、骨干教师,在湟中一中学习了山西省太谷县教研室主任张四保的“24字教学模式”专题讲座,并观了侯城学校校长的“24字教学模式”示范课。其中我校派14名教师参加这次培训,受益匪浅。首先“24字教学模式”与我校一直采用的“六环节”学案导学大致相近,不论是学生的展示、合作交流,还是课堂检测、对学生的多元评价都不谋而合,只是“24字”中增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捆绑式评价和特色卡的展示。11月底,教务处连续两次组织全体教师就“24字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运用技巧(六至九年级),运用导学案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使用方法进行了重点培训。

(二)2013年12月初,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学习太谷“24字教学模式”从中汲取精华,改变教师教学观念。经过酝酿,学校制定《土门关初中24字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土门关初中学习小组评价标准》及《班级小组得分记录表》,让每位教师从内心深处明确自己原先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彻头彻尾的换血手术。培训中将导学案编写的关键环节及要领,大小组的划分,小组捆绑式评价积分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把学生展示、合作交流、小组捆绑式评价的优点展开了充分而明确的阐述。

(三)2014年3月24----26日三天,派侯明奎、金海莲两位老师到山西太谷县取经,学成归来,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第二轮汇报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真正明白“24字”教学模式操作要领。从导学案的编写、小组的建立到课堂中学生的展示、合作交流、小组捆绑式评价等方向才猛然顿悟,对自己开展教学活动有了方向指导。4月5日、6日由两位老师根据所观所学承担研究课,在课中充分展示学案操作性强,应用效率高,增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使学生能根据问题开启思维,大胆质疑,探究;学生展示欲望强,积极性高,使学困生由“沉默”转变为“勃发”,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小组捆绑式评价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大组长的精心组织协调下,小组每位成员都得到了提高、发展,同时增强了学生间团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小组间相互竞争、互帮互学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学生的这些细微的进步、点滴变化,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脸上,笑在心里,付之行动中。

二、健班子、定制度、创建协作管理团队

学校领导班子,肩负着学校的兴衰。领导班子成员要严以律己,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究实效。为了搞好我校的“24字”教学模式的推行工作,建立了以祁显成校长为组长,冯国杰副校长为副组长,侯明奎,马进财为主管的教研工作的协作管理团队。

开学初,冯校长制定了详实的以“24字”教学模式为重点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并组织各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研安排部署,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尤其强调突出“24字”模式运用方面的具体做法。

为加快太谷经验的推广进程,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积极性,我校修订了《土门关初中教师考核办法》,把太谷经验的落实考评结果纳入教师岗位考核中,为全面推广“24字”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推行学案导学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而设计的,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学检测、巩固训练、拓展延伸、以及课后作业等部分。

它既能支持学生的预习,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又是学生复习的资料。

为此,我校定出了编制学案的八原则:(1)体现课标的要求;(2)依据教材;

(3)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4)体现课堂学习的特征;(5)简洁明了,思路清晰;(6)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学生;(7)重视基础性,兼顾拓展性;(8)讲求实效性,不要将学案编制成课本、资料的翻版。

为方便教师顺利编写导学案,学校派马进财主任到田家寨中学拷贝“拦隆口中学的导学案”,然后拷到各位教师手中,让每位教师从中借鉴优秀学案,添加、修改后变为适合自己教学的“导学案”。总之,学案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的一个平台,主要是要安排学生如何学,怎样学。很多时候可以设计成问题的形式,简捷而值得学生仔细玩味的学案是值得提倡的学案。

四、完善方案、注重落实

学校利用校本教研积分制管理办法和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教师推进“24字”模式的积极性,深刻领悟太谷课堂教学的精髓(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各班利用小组捆绑式评价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群策群力、踊跃试水

2013年12月由在湟中一中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上试水课。如侯明奎、孙萍、魏翠清、丁生芳、曹得花、袁萍新几位老师按学校安排,通过集体备课,每周两人试水,上研究课。要求每位老师听课,从中观察了解“24字”模式中导学案运用是否恰当科学,教学环节处理,学生预习展示是否有效,合作交流成效是否显著。课后认真组织全体教师针对试水课及自己的看法、做法提出整改建议,总结归纳得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前预习、积极展示、合作交流、科学评价”的教学模式。

(二)领导先行、树立模范

开学初,根据我校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由校长、主任带头上研究课,给全体教师起到了模范作用,创造了积极学习、深刻探讨的机会,让教师们认真观课,借鉴成功经验。

(三)人人过关、推选精英、打造精品

4月初,每个教研组依托、借鉴现有的教学经验,汲取的先进理论为基础,开展教师过关课,同时结合“24字”模式精要,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且把观课点的方向限定在“学案运用、学生展示、合作交流、小组捆绑式评价“等方面,让每位教师明确只要课堂中充分把握并体现以上观课点。我们就可以响亮的喊出“我校的‘24字’模式已得到了落实,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校的教学质量必定会越来越好”。最后各组推选出李启德、袁萍新、郭金莲、莫掌君、杨明春5位老师与4月中旬给全校教师上示范课。这几位老师的课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几位教师深入领会“24字”模式内涵,尤其充分发挥小组捆绑式评价的职能作用,学生能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动力因素就在于教师都能采用积分加特色卡的激励机制,让每个小组成员得到成就感,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点燃了他们的学习激情,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正确命名、合理分组、严格登记、月月奖励

2013年12月班主任、科任教师磋商,按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生活习惯等分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内含大小组长,两名学习组员),按学生的喜好,性格等特点命名,在每堂课上由大组长推荐一名诚实,责任心强的组员担任积分统计工作,以便下课时积极汇总得分,公布一堂课的非常明星,每月决出月冠军,在全校进行表彰奖励,表彰人数每月达近80人。

(五)专家引领、寻找捷径

为使我校教师更加科学、有效的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法,进一步加快打造高效课堂工作步伐。在九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后,邀请县教研室丁生智、陈兴全等一行四人,结合“24字”模式中“如何上好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及中考备考工作进行指导。四位领导就我校几位教师的授课进行评析,并对小组捆绑式评价方法及老师们在借鉴太谷经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丁生智主任的讲座,让老师们对于小组合作交流方法的运用,小组长的培养,组员的培训,评价积分管理,展示反馈,导学案的应用等课堂教学中问题、疑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科学借鉴太谷经验,快速打造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

四、借鉴经验、取得成绩

在一系列制度措施的保障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实践,现在我校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1、多数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困生在小组学习中有了责任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明显增强,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2、学困生逐渐减少。

3、帮助他人的学生越来越多。

4、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5、多数教师的课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能大胆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无论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还是从讲授课到

五、寻找困惑、明确目标

我校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点滴经验成果,但还存在诸多困惑:

1、学生钻研探究的深度不够,解决问题不够深入。

2、有些班级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仍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3、个别教师模式运用易反复,不愿坚持,忽冷忽热。

4、小组合作学习时间把握不准,时长时短,导致交流效果欠佳。今后的思路:

1、严格审查教师导学案,不符合要求的按无教案对待。

2、多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3、每月检查小组的得分登记及特色卡的运用情况,一是督促每位教师运用模式,一是抽查小组学习效果。

4、每月开展教学模式达标课、竞赛课。

第四篇: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培养环节和过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如果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就不能保证,培养合格人才就是一句空话,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学校就谈不上发展,路子会越走越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校及一些相对较为薄弱的学校,在谈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时,总是信心不够,借口百出,教育教学工作举步不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探索出一条如何提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

1、生源质量下降

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使得农村薄弱学校辖区内的学龄儿童数量大幅下降,学校生源锐减,同时生源质量也大幅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携子女进城务工。同时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许多比较优秀的学生转入城市就读,趋向优势教育资源,剩下的在校学生又由于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因素,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均不尽人意。我校就曾有老师开玩笑时说过“现在还留在我们学校上学的学生就只有两类了,一是‘笨人’,二是穷人”。针对这些学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偏远山区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教师水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农村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差和农村原有优秀教师的外流,使得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缺乏。我省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都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师资队伍现状堪忧

一、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交流不畅,交通不便,文化氛围不浓,对新生事物接受得慢,教师们不求进取、固步自封。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教法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习模式

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 流失严重。从工作生活条件来看,城区学校好于乡镇所在地学校,乡镇所在地学校要好于村小。条件差的农村中小学新教师不愿意来,出现队伍断层,青黄不接,老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观念陈旧,无法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由于农村小学大多实行包班任教,一个教师往往担任几科教学,负担较重,所以,很多教师动用各种关系,有的往城里调,有的调到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人才外流严重,最终导到导致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失衡。

由于年龄结构老龄化,再加上生源的减少,在本校内平行班数量减少或者一年级就只有一个班,工作效率无可比性,缺乏竞争意识,有些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虽然绝大部分老师的教学准备都合格,教案基本完整,工作积极性高,敬业精神强,但是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很难拔尖,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缓慢,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3、办学硬件陈旧

在我县的城镇一些学校已装备多个多媒体教室,部分学校已在装备“白板”时,而像我们这类农村薄弱学校在“校校通”工程实施前,连网络都一直没通,现在通了,而在90年代购置的计算机早已成了摆设,校校通所配置的几台电脑基本满足了学校办公用,老师们想在网上下载一些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校舍基本是危房,学校每年在公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进行维修,但终是治标不治本。

4、农村薄弱学校的优势

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面:农村有一些更宝贵的、城镇所不及的有利因素,需要我们好好挖掘、好好研究。首先,农村学校与自然更贴近。农村孩子可以与大自然零距离地接触,这种体验是城市孩子无法体会到的。上学路上鸟儿唧唧喳喳,田野里麦子一片金黄,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村边的小溪蜿蜒曲折,泥土气息弥漫校园。这些都是农村课程改革得天独厚的资源,关键是怎么去挖掘和利用。其次,农村学校教育融入农村生产与生活当中。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在学习之余,是家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在这里,“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得到了一定的还原。农村孩子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从而得到鲜活而生动的体验,而这正是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天然方法。再者,农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与城市师生间的陌生相比,农村是一个熟悉的乡土社会。教师和家长、学生同处在一个村子里,一个微型社会中,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们之间与生俱来的熟悉与信任,是课程改革要求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措施

1、营造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

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既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涵盖了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以及校风、校纪等。良好的育人环境,会使广大师生时刻体验到校园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时刻享受到置身其中的幸福与自豪,从而对工作、学习产生兴趣,充满信心。因此,作为薄弱校,要充分调动、鼓励学校广大师生,利用现有的校本资源,积极投入到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建设当中,自己动手,优化教学,培养广大师生爱校、爱教育的良好风尚,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并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校本资源,针对本校校情和学生实际,找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倡导教师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情感心理状态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情感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调节功能和推动作用。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自打到心的深处”。因此,学校要大力倡导爱心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保护和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面向全体,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切忌高高在上,三尺讲台,惟我独尊。要经常性地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解疑、交朋友,从而活跃教育教学氛围,确保师生双边活动的和谐进行。

三、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聚焦课堂,整合课程资源,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湟中经验初步解决了有效教学的观念问题、时间问题、教与学的方式问题、课堂管理问题。对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教学理论意义和鲜明的针对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据教学设计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课程意识,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丰富课程内涵,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以创新、发展的观点正确把握生成性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成功实践湟中经验的基本做法,确保校本教研机制和谐、有效整合,提高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投入校本教研活动,准备充分,积极参与;强化自主学习,将课程理念的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立足于自我理解和内化。教师之间要分工协作、同伴互助,发挥个性特长和发扬团队精神并重,逐步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融合学校教研工作重心、学科特点以及本组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制定好活动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探索从问题确立到问题解决中的行动策略,做好资料积累;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与组内教师通力合作,营造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群体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成长。教导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机构。要根据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确定学年、学期的工作重点,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要重视对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过程管理与指导,善于发现先进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并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可转化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校本教研的常规制度;要尝试建立跨学科的教研组或组织跨学科的教研活动,使各科教师加强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和方式方法的迁移融合;要探索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结合,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教师研训体系;要研究年级组办公形式中的教研模式,切实提高教研质量。校长是校本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教学研究工作作为学校极其重要的工作,把握学校教研工作的方向与思路;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等力量,建立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多层次、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形成促进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要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入教学现场,带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教改,认真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作者:李亚岭)依托校本教研,促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三、转变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是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地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树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课程理念,摒弃应试教育的不利因素,走素质教育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对学习产生厌弃行为的现状。

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除了倡导教师改变传统观念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理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情境,从而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动性,富有趣味性。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教学,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开展“师生讨论,生生讨论,教师评,自己评,集体评”的激励型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爱学”、“乐学”、“勤学”、“会学”,直到“学会”、“学好”。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四、积极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程,许多教师、家长都很头痛。我认为,这方面,学校要花大力气鼓励教师多一份爱心,一些耐心,一点理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育人意识。

学校要多鼓励教师深入到班级、家庭、学生中,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耐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多亲近,多关心,多帮助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处,以循循善诱、和蔼诚恳的态度与他们谈心,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的心灵。另外,提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多表扬,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使学困生也能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使他们切实尝到学习进步的愉悦,并以一次次成功的欢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经常抓,反复抓,抓经常,抓反复,时时刻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五、优化教育科研是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

学校要发展,教研要先行。教育科研不断优化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优化过程。薄弱校要改变教育教学质量长期滞后的现状,就得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树立“教研兴校”意识,将教育科研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鼓励全校教师提高认识,共同参与,大兴学习之风、教研之风,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

全校教师要定期开展集体学习活动,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教学理念,并积极展开讨论,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积极实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行为与角色的转化。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教师针对本校学生实际开展“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等专题研讨,并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撰写小论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给自己洗脑、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时时“三省吾法”,反思自己的学法、教法和导法。

六、密切与家长配合,是促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平台

薄弱校要把做好家长的工作作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定期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教育的政策性宣传,增强学校收费透明度,增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透明度,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从而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学校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各班相应地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共同商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利用家长会,对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大力进行表扬、鼓励,并给以物质奖励。另外,要求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要耐心、细心,讲究艺术,注重方式,把工作做在家长的心坎上,从而激发他们对学生的责任心,树立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信心。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开拓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那么,我们薄弱学校一定会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教学特色之路。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策略

依靠法制和全社会的支持,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执行法律法规,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法必依,依法治教。

局部突破,以点带面,由普及外延转向提升内涵转变。如同当年由教育自然发展转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的转换。顺利完成这种转换必须借助外延普及的基础,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科学制定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规划。

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状态难以扭转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解决教师队伍问题的步骤可以尝试如下措施:第一,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和机制;第二,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师培训;第三,落实城乡教师轮岗互换制度;第四,通过免费师范生制度,补充高质量教师;第五,加大教师培养基地建设的力度;第六,切实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第七,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让农村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如果农村教师在工资待遇和高职称比例方面都不低于城市,专业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方面接近城市,农村教师就会变成比较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教师职业魅力的增加会吸引很多人来竞争农村教师职业,农村学校就有了挑选教师的余地,就可以挑选到优秀的人才做教师。

严格农村教师准入标准,审查当前教师的任职资格。当农村学校有选择教师的余地后,制定严格的农村教师队伍准入标准,不仅要考察新教师的身体状况、相关知识和普通话是否达到作为一名高素质教师的要求;还要对教师性格、信念、心理是否达到高素质教师标准进行考察。

大面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农村学校有一部分优秀教师,他们起点高,培训后素质提升快,很快可以脱颖而出。这些优秀农村教师往往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群体,但城市学校和县城学校如果有机会就把这些优秀教师“挖”走,从而使农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人才辈出、人才缺乏”的窘境,城乡教师交流名存实亡。因此,应重点培养一批农村优秀教师,通过他们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大面积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

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农村教育普遍实行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域教师的人事分配权归县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在新教师分配时,相关部门要考虑使不同学校的教师素质均衡,不能把优秀教师都留在县城和重点学校。

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继续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政府的职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必须用行政手段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专项经费,并要保证经费的专项使用,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促进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有计划地加快中小学“三室”(实验室、语音室、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和操场等的建设。

努力营造农村教师宽松的科研氛围,积极鼓励农村教师创造性工作。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离开了教师,新课程改革将是一句空话。因此,要调动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

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本、办学中必须以教师为本,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教学反馈、考试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把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一堂课,实行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教学。对学生要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考试制度,对教师要建立健全教学效果考核制度,对学校要建立健全办学质量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校长、教师考核、奖励的主要依据。

可持续推广先进地区的课改经验,全面把握课程要求,合理制订教学计划,提高每一所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一旦教师的敬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获得大幅度提升,甚至可能会走到同类学校的前列。但这样的质量快速提升,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学校管理者就此沾沾自喜,高枕无忧起来,那么摔跟头日子就不会远了。欲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真诚走进课堂,走进教师,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从而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教师敬业精神的加强到得大幅提升以后,有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什么?椐我的观察与思考,我以为其主要表现是:责任心加强了,时间花得多了,汗水流得多了,学生作业多了。然而教育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单凭一腔热血的硬拼是不行的,甚至还会阻碍教育教学质量的继续提高。苦干还需巧干,这个“巧干”就是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破解这些问题,这个“巧干”也就是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我的观点非常明确,破冰之钥匙,就是依托校本教研。下文就如何做好校本教研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校本教研是实效性针对性很强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这个研究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探讨和筛选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

搞好校本教研重在一个“实”字。切不可浮躁,否则费力不讨好,使教师产生厌倦情绪。

做实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找到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确保发现“问题”的真实性。如果我们发现的“问题”不真实,那么,我们的校本教研就会变成摆设,劳民伤财。

“问题”的真实性很重要,关系校本教研的成功与否,在此就发现问题的策略谈谈自己的拙见。

1、比较法,任何事物只要通过比较,就很容易地找到差距。俗语说得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优与劣,好与坏,成功与失败······都是比较后的产物。就拿我校来说,我们农村小学,外语教学落后,2007年我们把学校的学生外语学习现状与一二完小等先进学校比较差距很大呀!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哑巴英语。不会读,不肯读。其后我们采取了相对应的策略。2008年六年级毕业会考英语获第10名这个成绩我们是较满意的。

2、听课法,听课是发现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听课制度,对因开会出差耽误的听课任务,都一节不少地补上。他认为只有经常听课才能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听课还有一个方法问题。听某教师的课或听某年级某学科的课,要连续听4-5节,这样才能听到真实的课,如果我们听课象蜻蜓点水,那样收效是很有限的。我曾经听三年级作文课,听第一节课没发现问题,连听五节课,我发现问题了,一是对学生缺乏观察引导,二是要求太高,吓倒学生了。有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干脆抄袭来应付。

3、访谈法。访谈是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访谈可以了解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困惑,分享教师成功的快乐,还可以了解教师的专业能力状况。把多个教师的访谈进行综合分析,就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访谈学生,童言无忌呀!我们可以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真实的学情,这样我们的分析才能周全,确保发现“问题”的真实性。

只要我们真正找到了校本教研的切入点,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实施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通过发扬集体智慧,并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灵活运用。我想这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便步入了快车道。

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最终归宿。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否则,竹篮打水——

一场空。我们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广大教师心悦诚服地投入到这场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去。切实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因为我们发现的问题不可能是单个出现的。往往同时发现很多问题,我们要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分清主次,做到有计划地一个一个地解决,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让老师无所适从。这样坚持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障碍就会一个一个地被清除。学校教育教学将充满生机,艳阳明媚。

教育是追求完美的过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校本教研紧扣教育的脉搏,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育的职能提升到幽深而高远的境界。如果一所学校,把校本教研凝结成为校园文化,并不断地发展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没有忧虑了。

第五篇: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策略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培养环节和过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如果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就不能保证。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薄弱的学校,在谈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时,总是信心不够,借口百出,教育教学工作举步不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探索出一条如何提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

1、王店中学地处偏僻山区,经济落后。

王店学校地处舞钢市的西南边陲,与泌阳县、方城县接界,是三县交界处。地处山区,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够,当学生的身高达到一定的高度可以打工时,春节回家过年后,就把自己的孩子带出去打工。致使我们学校的辍学率高,在七、八年级调研中有吃空头的情况,在中招考试中,巩固率经常在90%左右。达不到教研室要求的95%。

2、生源质量下降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携子女进城务工,许多比较优秀的学生转入其他学校就读,趋向优势教育资源,(有些学校仍在进行选拔性考试,好的留下,差的赶回原学校)剩下的在校学生又由于各种因素,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均不尽人意。我校就曾有老师开玩笑时说过“现在还留在我们学校上学的学生就只有两类了,一是‘笨人’,二是穷人”。针对这些学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偏远山区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3、师资队伍现状堪忧

我校属于偏远农村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差和农村原有优秀教师的外流,使得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缺乏。

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工作量大(一个教师往往担任几科教学)负担较重,所以,很多教师动用各种关系,有的往城里调,有的调到其他单位,人才外流严重,最终导致农村薄弱学校缺少教师或者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有些学科一个专业教师都没有。

由于生源的减少,在我校平行班数量减少或者一年级就只有一个班,工作效率无可比性,缺乏竞争意识,有些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虽然绝大部分老师的教学达标,教案完整,工作积极性高,敬业精神强,但是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很难拔尖,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缓慢。

4、办学硬件滞后

我市的学校已接入班班通,我们学校也接上了,但14个教室只接上了2个班班通。各办公室虽安装了电脑,但是都是2003年的老机子,开机要10几分钟,电脑运行不了,网络使用不成。学校受占地户的制约,虽然项目已批,但无法进行施工,致使学校的发展受到制约。

5、农村薄弱学校的优势

首先,农村学校与自然更贴近。农村孩子可以与大自然零距离地接触,这种体验是城市孩子无法体会到的。上学路上鸟儿唧唧喳喳,田野里麦子一片金黄,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村边的小溪蜿蜒曲折,泥土气息弥漫校园。这些都是农村课程改革得天独厚的资源,关键是怎么去挖掘和利用。

其次,农村学校教育融入农村生产与生活当中。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在学习之余,是家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在这里,“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得到了一定的还原。农村孩子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从而得到鲜活而生动的体验,而这正是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天然方法。

再者,农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教师和家长、学生同处在一个村子里,一个微型社会中,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们之间与生俱来的熟悉与信任,是课程改革要求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措施

1、营造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会使广大师生时刻体验到校园的感染力、凝聚力,从而对工作、学习产生兴趣,充满信心。因此,作为薄弱校,找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倡导教师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情感心理状态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要求教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面向全体,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要经常性地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解疑、交朋友,从而活跃教育教学氛围,确保师生双边活动的和谐进行。

3、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聚焦课堂,整合课程资源,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依据教学设计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课程意识,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丰富课程内涵,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以创新、发展的观点正确把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教学的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把握考试要点,提高教学成绩。

(1)课前预习,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和时间,安排学生预习下节所讲内容,重点知识要画出来,能说出来。在课前要做到有的放矢。(2)课上掌握,当节重要知识点要当堂记忆,当堂掌握。(3)课后巩固,课后要有效的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4)每日一题,各科要对所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数学、物理、化学一天做一个题(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可背一个题目。)每天的一个题目要求人人过关,由科代表组织,小组长担任过关组长。

(5)双休过关,农村的留守儿童多,没有家长问及学生的学习任务,双休时教师要布置相应的双休过关题,让学生双休在家有学习任务,所布置的任务在下周一开学要收缴,有背的学习任务还要过关。(6)设计单元检测题,教师要认真地设计单元检测考试题,从实际出发,从基础知识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做题技巧。

5、积极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学校要多鼓励教师深入到班级、家庭、学生中,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耐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多亲近,多关心,多帮助,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多表扬,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使学困生也能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使他们切实尝到学习进步的愉悦,并以一次次成功的欢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6、密切与家长配合

定期不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家访,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从而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我们薄弱学校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策略

舞钢市王店中学:冯明春

2014年9月

下载践行人性化教学,提高薄弱班级语文教学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践行人性化教学,提高薄弱班级语文教学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浅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八) 你对孩子好,他们就对你好,老师与学生其实就是心与心地交流,心与心地碰撞,这种火花的能量是无法估计的。老师与孩子们有了真感情,彼此了解,彼此信任,彼此理......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 我们必须认真......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尚侃(定西市安定区永定路小学,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将多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地运用,不仅能将孩子的好奇、偶发的兴趣转......

    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在前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矛盾,针对这些矛盾我从以下几点教学原则出发,进行反思工作。 (一)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 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对不同的......

    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成绩 (一)、强化集体意识 学生既是自身的主人,也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应该以“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为座佑铭,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有计划地开展语文教学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

    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方案

    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方案 为了提高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第一、抓细节,落实“三精”管理,从细节上下功夫。工作中,要从细节入手,克服大而化之的工作......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合集五篇]

    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好地发展,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作为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能力之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