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气门间隙的调整》教案(范文)
气门间隙的调整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述课的内容是《气门间隙的调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今天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本书《发动机机械维修》的重点内容;而气门间隙的调整则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汽修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定义、作用;(2)认识到气门间隙过大过小的危害; 能力目标:
掌握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与步骤。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习实训习惯与态度;(3)培养学生安全操作的习惯与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缸压缩上止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可调气门。
4、教学课件、图片、常用工具、实验发动机
二、学情分析
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教学中要少讲多练,多让学生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本节课及整个的教学中,通过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图片展示、分组操作法相结合
目标:这些教学方法意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 1 能力和合作意识。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什么是气门间隙?
为防止气门因受热膨胀而伸长出现气门密封不严的现象,发动机在冷态下,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一般情况下,冷态下进气门间隙为0.25mm左右,排气门间隙为0.35mm左右,各生产厂家要求不一,具体按厂家技术手册为准
2、气门过大或过小的危害
间隙过大:发动机异响,严重时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
间隙过小:热车后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降,并使气门的密封表 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气门撞击活塞。
3、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气门间隙逐缸调整法 2)气门间隙二次调整法 ① 一缸压缩上止点的确定
学生活动:集体回忆四冲程发动机曲轴布置形式
教师活动:教师点拨让学生清楚上止点分为压缩上止点与排气上止点,压缩 上止点该缸气门全关,排气上止点时该缸气门全开。按上止点记号确定一缸压缩上止点
让学生观察发动机飞轮与飞轮壳上的上止点记号。并指出这种记号可能在发动机前端也可能在发动机后端。当两记号对齐时,第一缸正好处于压缩上止点或排气上止点。
② 确定可调气门
学生活动:集体回忆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教师提问:一缸压缩上止点时可调整的哪些气门?
学生活动:依据工作循环表学生指出一缸压缩上止点时可调整的气门。
教师总结: 1 3 4 2 双 排 不 进
③ 曲轴旋转360°,调整可调气门
2 1 3 双 排 不 进
④ 检查各缸间隙,如有问题,继续调整
(三)课堂小结 气门间隙的定义 气门间隙过大过小的危害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重难点)
(四)作业布置
1、气门间隙调整需哪些注意的问题?(可从调整前、调整中和调整后三方面考虑)
2、气门间隙调整不当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3、一般情况下,进气门和排气门的间隙各是多大?相比较哪个更大一些?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第二篇: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说课稿--汽修组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课题分为六个部分:
一、说教材、教具与教学场所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四、说教法与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预期效果
下面我对各部分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教具与教学场所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本第三单元第二个课题内容。第二个课题讲述了配气机构气门传动组的构造、拆装与检修三大部分内容。本说课课题是检修部分内容,其承接着学生对气门传动组构造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机构进行维护调整,同时为下一课题《配气机构的综合诊断》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具
(1)设备:气门检查与调整所使用的设备为奥迪发动机。(2)工量具:有梅花扳手、塞尺、一字起。
3、说教学场所
为有效利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资源,我将教学场地定在汽修实训车间。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我校汽修专业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方法与调整方法。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与团结协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课题偏实践,故我将“气门间隙的检查方法与调整方法”作为课题的重点。同时我把“气门间隙二次调整法”作为难点,因为学生掌握气门间隙二次调整法,还必须掌握气门配气相位,气门配气相位是配气机构的难点。学生掌握重难点的关键是明确发动机工作循环和气门配气顺序,同时理解气门配气相位。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教学法
根据汽修实训车间设施情况,我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理论知识的讲授采用复习教学法,对实践知识的讲授采用行为导向法。对行为导向法的采用,其中还包含以下几种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汽修车间为学生营造了模拟生产环境。
2、引导发现法
对气门间隙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3、讲授-演示法
该法贯穿与整个新课讲授过程
4、分组操作法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5、对比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气门间隙的两种调整方法进行对比归纳,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学生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理论、实践、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理解掌握学习。对理论学习,通过理论知识复习,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深化理解气门间隙调整的依据。对实践的操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并从中掌握气门间隙检查调整的方法与要领。对能力的锻炼,自主探究,由简单到深层次,提出问题,并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调动积极主动性。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题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二)讲授新课
15分钟
(三)操作演示
10分钟
(四)分组练习并指导
每组10分钟
(五)板书设计
3分钟
(六)课堂小结
2分钟 下面对各环节进行分析。
(一)导入新课
1、首先回顾之前学习内容,提问以下两个问题:(1)配气机构气门传动组的组成。(2)气门间隙的定义。
气门间隙定义: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相邻传动机构之间留有适当地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就称为气门间隙。
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气门间隙过大会怎样?
(2)气门间隙过小又会怎样?
(3)气门间隙多大合适? 对问题的思考,得出结果:
气门间隙过大会造成:(1)传动零件之间及气门和气门座之间产生撞击响声,并加速磨损。(2)使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气缸充气和排气情况变坏。
气门间隙过小会造成:热态下的膨胀量使气门关闭不严而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甚至烧坏气门。那么多大合适呢? 气门间隙(冷态)为: 进气门0.25mm~0.35mm,排气门0.30mm~0.35mm。气门间隙如何检查?导入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气门间隙的检查(1)摇转曲轴,使被检查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2)用符合气门间隙值的塞尺尺片插入气门杆尾部与气门摇臂之间,来回抽动塞尺检查,以抽动时稍有阻力为合适。此时塞尺尺片的厚度值即为该次测量值。
那么所测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则如何进行调整呢?导入
2、气门间隙的调整
对“气门间隙的调整”授课采用讲授与演示相互穿插的形式。逐缸调整法
(1)拆下气门室罩,顺时针慢慢的摇转曲轴,当第一缸两气门完全关闭时,观察并使正时齿轮室盖指针与凸轮轴正时齿轮轮缘上的小孔对准,此时,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
(2)用梅花扳手旋松该缸进、排气门的调整螺钉锁止螺母,并用一字起旋松调整螺钉。
(3)用符合气门间隙值的塞尺尺片(北京吉普2120进气门:0.20mm,排气门:0.25mm),插入气门杆尾部与气门摇臂之间,边旋入调整螺钉,边抽动塞尺尺片,至拉动尺片感觉稍有阻力时为止。
(4)固定调整螺钉,拧紧锁紧螺母,并复检一次。
(5)按发动机汽缸1-3-4-2的工作顺序,摇转曲轴180°,依次使下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调整该缸进、排气门间隙。所有汽缸调整完毕以后,同学们会发现,该发动机调整气门间隙需要旋转曲轴四次,那么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呢?导入 二次调整法—“双排不进”法
该方法对气门间隙调整只需选转曲轴两次,简化了操作步骤。(为节省时间,对该方法不作讲述)
我们学习气门间隙两种调整方法,可以归纳两种调整方法的优缺点:
1、逐缸调整法,道理简单,但需要多次旋转曲轴。
2、二次调整法,操作稍微简单,但需要明确进排气门配气相位图。
根据各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
(三)操作演示(10分钟)
操作演示部分与新课讲授相互穿插。过程中有“教师—学生”配合演示,“学生—学生”配合演示。分配时间10分钟。使教学直观、灵活,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有利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四)分组练习
分组方式:每组三人,练习过程中,一人摇转曲轴,一人调整,一人测量间隙,三人相互配合,角色适时轮换,预计每组用时10分钟,提高效率。各组轮流进行。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对学生实际练习过程中的不妥之处以及可取之处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说预期效果
六、说预期效果
本节课教学是汽修专业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共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以上便是我本次说课的所有内容。谢谢!
第三篇:切丝机砂轮刀门间隙调整方法教案
切丝机刀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教学目的:使学员对刀辊切削圆与各刀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以及调定的范围,在短时间内掌握刀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与调整要领,规范操作,以及检测各刀门间隙方法
2.重点难点:刀辊切削圆与各刀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步骤 3.课型:新授
4.教学方法:现场演示,实际操作。5.讲授时间:1小时
6.培训地点及人员:车间设备机台和维修人员 7.教授的内容:
1.各刀门调定的范围如下a)切丝机刀片与刀门间隙为0.03---0.1mm b)切丝机刀片与两侧道门间隙为0.03-0.06mm c)切丝机刀片与上刀门间隙为0.6-0.8mm 2.检验方法
a)按规定的方法检查.检查方法:涂色检验方法
1)将下刀门与侧刀门处均匀涂上薄薄的红丹(红丹粉与煤油调匀的油泥),在刀片的两侧和正中央处贴上适量厚度的纸片,手动旋转刀辊,当刀片上的纸片刚好接触下道门及侧道门并均匀带上红丹,且纸片未被划破,此时纸片的厚度即被视为切丝机刀片
与下道门后侧到门的间隙。开机后运转然后停机检查刀门间隙。2)上刀门与刀辊切削圆的间隙的调整步骤和下刀的间隙调整一致,只不过在调整时要将刀门的高度调至两个位置来检测,刀门的高度为60-145mm。
8.让设备维修工每人都进行一次调整练习,使调整的刀辊切削圆与刀门间隙合乎生产工艺要求。
9.只要切丝机刀门间隙出现过大或过小,不能正常切丝时,就让学员练习调整,达到熟练调整并巩固 10.课后总结
第四篇:常见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的总结
常见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总结
——减速机维护检修心得论述
昆钢板带厂镀锌彩涂车间(651206)杨林华
摘要:减速机是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装置,而减速机中各轴的轴承间隙调整好坏是减速机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间相互的磨损,会导致轴承间隙的增大,为保证减速能持续稳定的工作,我们就要在减速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对减速机的各轴轴承间隙进行调整。本文是着重从工作实践方面来阐述减速机在实际工作中轴系间间隙的调整问题,主要是从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的两种端盖形式来描述。减速机固定用的轴承端盖一般分为外装式和嵌入式两种。外装式端盖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较好,调整轴承间隙时要打开箱盖,多用于固定不可调整间隙的轴承。使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时,可用调整垫片调整轴承间隙及加强密封性能,装拆方便,但增加了轴段长度。嵌入式端盖,由于使用调整螺栓,调整方便,可用于固定可调间隙的轴承及密封要求高的减速机上。对轴承间隙调整的方法,本文都是从实际工作经验中加以总结。
关键词:减速机 轴承间隙调整 方法总结
减速机是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装置,而减速机中各轴的轴承间隙调整好坏又是减速机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间相互的磨损,会导致轴承间隙的增大,为保证减速能持续稳定的工作,我们就要在减速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对减速机的各轴轴承间隙进行调整。以下是我多年从事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以来,对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的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经验总结。
在减速机轴系固定方式一般采用轴系两端固定和轴系一端固定,一端游动两种方式。而两端固定方式一般又采用轴承端盖外装式及轴承端盖嵌入式两种。外装式端盖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较好,调整轴承间隙时要打开箱盖,多用于固定不可调整间隙的轴承。使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时,可用调整垫片调整轴承间隙及加强密封性能,装拆方便,但增加了轴段长度。嵌入式端盖,由于使用调整螺栓,调整方便,可用于固定可调间隙的轴承及密封要求高的减速机上。以下是对采用几种固定方式的减速机在调整轴承间隙的方法总结。
一、轴系两端固定方式:这种结构常采用端盖固定轴承外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般的齿轮减速机及轴承支承点跨距<300㎜的蜗杆减速机中应用较为常见。
(一)、外装式端盖的减速机的轴承间隙调整
采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外圈的减速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种方式在减速机中被广泛采用。
在2004年5月23日早班上厂矿罗茨选矿车间3#皮带输送机在运行中,值班人员发现该设备JZQ850型减速机噪声较大,振动剧烈,值班人员向车间技术员汇报,车间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停机检查。经过检修钳工拆开观察孔检查,发现减速机各级轴上的齿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齿面上接触斑点已经有胶合现象;另外在检查中发现撬动各轴都有很大的窜动,说明减速机各轴轴承间隙都很大,超出了轴承规定的间隙使用范围。据查该设备减速机已经正常运行一年多时间了,其间虽进行了正常的润滑,但是没有对设备进行过其它方面的检查。从减速机以上的现象,我分析该减速机出现噪声大,振动剧烈的情况,主要是设备各部件配合值长期没有调整,长时间 在不正常的状态下运行,导致减速机各轴轴承间隙增大,超出了规定的轴承间隙使用范围,因而出现了齿轮胶合情况,并伴随着大噪声、大振动的现象,若操作工发现不及时还可能出现轴承、齿轮损坏的严重后果。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设备工作人员要加强设备的点巡检工作,并且要确保在设备运转一段时间后,对设备的各部件间的配合值进行检查调整,使设备始终在一个良好的稳定状态下工作。以下是对此类型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的方法。
图1是外装式端盖固定的齿轮轴系结构。对于此种固定方式,出厂时大多会在两端留有适量的轴向间隙,以保证轴承的灵活运转及轴系零件的热伸长。此间隙又不能过大,一般在0.25㎜~0.4㎜范围内,否则会使滚动体受载不均匀并引起较为严重的轴向窜动。因而要靠调整轴承间隙来保证一定的轴向间隙。在调整此种固定方式的轴系时,首先打开减速机的观察孔,检查齿轮的啮合情况,看准齿轮的啮合情况后,再确定轴系是从哪个方向移动间隙。如图1所示,如果已经确定高速轴向输入侧调整间隙,那么就要把高速轴的闷盖拆下,用深度游标卡尺测出轴承距端盖平面的深度记下;然后用撬杠类工具把轴系向输入侧移动,再测出闷盖端轴承距端盖平面的深度,两个深度尺寸的差值就是轴承移动的量。把轴系移动好后,就在轴承孔上加上与移动量相等的垫片,最后装上闷盖。待所有部件装配完后,轻轻盘动减速机,检查各轴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卡阻。若仍有卡阻,则可对加的垫片厚度适量减薄。直到把减速机各轴的转动调整到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把安装于箱体上的轴承端盖进行切削加工,切削深度为轴承移动量或略大于移动量的0.20㎜。如切削深度大于端盖平面厚度的1/3,则由于端盖太薄,强度减弱,需要重新加工端盖。
对可调整间隙的向心推力轴承,可通过调整轴承由外圈的相对位置得到需要的轴承游隙。这种游隙一般比较小,以保证轴承刚性和减少噪声、振动。对不可调间隙的轴承(如向心球轴承),可在装配时通过调整,使固定端盖与轴承外圈端面间留有适量的间隙,以容许轴系的热伸长。
在圆锥齿轮减速机中,对于悬臂的小锥齿轮的轴系,要求具有良好的刚性,并且能调整轴系的轴向位置,以达到两齿轮锥顶重合。因此常将整个轴系装于套环内而形成一个独立组件。套杯的肩起固定轴承的作用,凸肩不可过高,以利于轴承的拆卸套 杯凸缘及轴承端盖处都有垫片用来调整轴承间隙及调节轴系的轴向位置。圆锥齿轮轴系采用向心推力轴承时,轴承有正安装和反安装两种布置方案。轴承正安装的结构,这种结构支点跨距较小,刚度较差,但用垫片实现调整比较方便。轴承反安装的结构,这种机构安装轴承不便,用圆螺母调整比较麻烦,但支点跨距较大,刚性较好。当要求两轴承布置紧凑而有需要提高轴系的刚性时,常采用此种结构。
(二)、嵌入式端盖的减速机的轴承间隙调整
采用嵌入式端盖,在进行轴承间隙调整时,主要是通过减速机自身的调整端盖来实现轴承间隙的调整。并不用拆开减速机的零部件,我矿原索道车间(现已撤消)更换轨索用的1031型8t卷扬机采用的蜗轮蜗杆减速机蜗杆轴承间隙的调整方式采用的就是如图2所示的调整形式。此种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式十分简便,当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会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大,从而可能导致减速机噪声、振动增大,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轴承、齿轮损坏,减速机失效。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监护好减速机设备运行情况,在生产间隙时停机对减速机轴承间隙进行调整,如果能卸出输出端的负载,调整将更为精确,在调整时,我们就利用调整端盖上的调整螺栓进行调整,调好后,轻轻盘动减速机,检查各轴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卡阻。若仍有卡阻,则再调整,如此反复,可获得一个较好的轴承间隙,直到把减速机各轴的转动调整到灵活、无明显轴向窜动为佳。
另外也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使轴系产生窜动,由于使用中各零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固定轴承外圈(或内圈)的挡圈和端盖上压轴承外圈的台肩会产生一定量的磨损,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磨损,累加起来也会使轴系有很大间隙,也能导致轴系产生窜动。值得注意的是与调整螺栓配套的嵌入压盖(如图2),与轴承外圈接触的部分,有的减速机上该压盖接触面过少(如图2改造前),经常导致磨损迅速,大大缩短了轴承间隙调整周期,解决的办法是:增加内压盖与轴承外圈的接触面积(重新制作加工,加宽内压盖的轴承外圈压边)(如图2改造后),也能有效的成倍的延长轴承间隙的调整周期,还可有效防止轴承的损坏。当然,内压盖磨损还有其它的原因,比如轴承支承孔磨损严重,破坏了原有的配合公差,致使轴承走外圆(外圈在摩擦力作用下随轴承转动)等,在此不作专门阐述。
二、轴系一端固定,一端游动方式:一端固定,一端游动轴系结构比较复杂,但可容许轴系有较大的热伸长。多用于轴承支点跨距较大、温升较高的轴系中。安排支承时,应把受径向力较小的一端作为游动端,以减少轴向游动时的摩擦力。如果两支点的径向力相近,则常选轴伸端作为游动端。
图3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轴系 图3所示是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蜗杆轴系,固定端的支承用组合轴承构成,组合轴承的两个圈分别用套杯凸肩和轴承端盖双向固定,两内圈则用轴上零件,轴肩或圆螺母双向固定,由于固定段轴承承受轴向力,一般不用弹性挡圈作为固定件。
用圆螺母固定轴承内圈时,其螺纹直径要小于轴承内径,直径应小于垫片尺寸,垫片在沟槽中的位置应低于螺纹内径(见图3)。当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时。为了防止螺母与轴承保持架接触,应在螺母与轴承间加一隔套。
游动端支承可选用向心球轴承或向心滚子轴承。对于向心球轴承,内圈两侧可依靠轴肩和轴上零件固定,外圈则不固定,因而可在轴承座孔中做轴向游动,对于向心滚子轴承内外圈两侧都需要固定。轴向游动靠滚子相对于外圈的轴向位移来实现。结束语 减速机各轴系轴承间隙的调整对减速机是否能正常稳定的工作至关重要,为确保减速机得到一个好的工况,我们要在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在从事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工作时,必须要以齿轮啮合为依据,需符合两齿轮接触斑点、齿侧间隙及齿顶隙的要求,即要以减速机转动轻快、灵活为准。
2、在从事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工作时,轴承间隙必须在可调范围内,若轴承间隙已经处于报废状态时,再调整间隙就没有实际意义。
3、加强操作人员及点检人员的责任心,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加强检修人员责任心,提高维护检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卢颂峰编《机械零件课堂设计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6年北京出版。
2、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四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年11月北京第23次印刷 参考页码16-3――16-38《减速机设计一般资料》。
第五篇:天然气门站安全管理制度
一、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开展职工技术业务培训,是使职工具有良好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应燃气企业安全平稳供气要求的基本保证。
(一)根据“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坚持对新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进入岗位。
(二)对门站在岗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再教育活动。
1、每周一安全例会后集中学习、现场讲解、模拟操作,其内容主要包括:
(1)工艺流程、生产任务和岗位责任制。
(2)设备、工具、器具的性能、操作特点和安全技术规程。
(3)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4)典型事故教训和预防措施。
2、根据门站工作特点,开展轮班出题、答题的学习方法—将《输气工》培训教材作为题库,由上一班人员出题,下一班人员答题。对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议利用周一安全例会后的集中学习时间解决。
3、参加公司的各项再教育培训活动和消防演练活动。
(三)不断完善抢险预案,定期组织职工在用气低峰时演练,增强在岗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不断加强生产运行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严格按照安全 技术规程和工艺指标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将门站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上墙公布,要求职工对照执行,使安全工作责任化、制度化。
(一)落实防火责任制,认真做好消防检查制度:
1、班组安全员、岗位值班人员每天要做到三查,即上班后、当班时、下班前要进行消防检查。
2、夜班人员进行巡检,重点是火源、电源,并注意其他异常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3、做好节假日及换季的安全检查,每次重点检查消防设备和防雷、防静电设施。保持机具清洁可靠,处于良好状态。
(二)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工艺区的日常维护与检查:
1、在岗人员服从值班领导指挥,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1)经常巡视,对调压器工况进行观察,注意噪声大小,有无漏气现象,切断阀是否关闭等。
(2)观察进出口压力表读数及流量计读数,以便掌握门站上下游负荷情况。
(3)注意过滤器压差值以便及时更换滤芯,防止滤芯堵塞严重而导致杂物进入调压器或影响调压器进口压力。
(4)观察加臭装置,做好加臭装置的维护保养,必须使加臭装置运行良好。
(5)根据运行经验,定期通过各设备的排污阀排污;定期将各截断阀启闭数次。
2、做好运行记录,保证数据齐全、准确。
3、当班人员遇到不能处理的情况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做好详细记录。
4、认真搞好岗位卫生,达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场地清洁、窗明壁净。
(三)根据制订的设备维修计划和设备在线运行情况做好门站的维修,保证设备完好率
1、定期更换调压器、监控器、过滤器、切断阀及放散阀的全部非金属件。
2、清洁这些组件的内壁和内部零件。
3、检查各零件的磨损变形情况,必要时更换。
4、定期对工艺区设备予以除锈补漆。
5、设备安全阀、压力表、紧急放散阀等按规定定期校验。
6、对故障设备及时维修更换。
三、探索供用气规律,加强联系沟通,协调上下游关系;建设调峰设施,提高输气能力,确保安全平稳供气
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中的各类用户的用气量会随气候条件、生产装置和规模、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上游的供气量一般是均匀的,不可能完全随下游需用工况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气领域急剧扩大,用气结构不断变化,城市用气负荷及用气规律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准确可靠地掌握用气负荷及用气规律,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调峰问题,对于确保安全平稳供气是很重要的。
1、积极做好历史用气量的统计,对下游各类用户的用气量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其用气规律,并根据市场发展现状及需求运用科学方法作出合理的预测。
2、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与上游分输站和调度室及时沟通联系,为向城区安全平稳供气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门站在用气高峰期的调峰作用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