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改进

时间:2019-05-12 06:5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验证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改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验证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改进》。

第一篇:验证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改进

验证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改进

龚繁李跃春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长沙 410081)

摘要:在同一容器中,先后加入二种不同液体至满,密封容器振荡,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容器中溶液液面的高低情况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微观世界里分子构成物质的特点。

关键字:分子间隙;实验改进;对比实验

1、引言:

在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二中,课本为了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家庭小实验,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0ml以此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该实验存在三点缺陷:(1)酒精用量大,浪费药品(2)液面下降不明显,影响演示效果(3)在用量筒移取水和酒精时,会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壁上,导致实验口结果说服力不强。(4)操作较复杂,要两次量筒读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在同一容器中,先后加入二种不同液体至满,密封容器振荡,对比实验前后容器中溶液液面的高低的方法来做该实验。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实验部分

2.1实验目的(1)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2)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微粒大小也不同。

2.2实验原理: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且分子总是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将水和酒精充满容量瓶,混合均匀后,若液面发生下降,则可验证分子间存在间隙。

2.3实验用品:

100ml容量瓶1只、100ml烧杯2只、餐纸、保鲜膜、棉线一根、无水酒精、纯净水、品红溶液。

2.4实验装置:

联系人:龚繁Email:879440991@qq.comTell:1511637622

5保鲜膜

图一分子间有间隙实验装置图

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将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至烧杯中的水呈红色。撕一小块保鲜膜待用

2.5实验步骤:

2.5.1方案一:

(1)打开容量瓶,用小烧杯移取70ml已滴加了品红溶液的水于容量瓶中。

(2)用小烧杯移取酒精于容量瓶中直至容量瓶满。

(3)塞上容量瓶塞,有液体溢出,用餐纸擦干。倒置容量瓶几次,使液体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下降情况。

2.5.1.1实验结果:

液面下降1.5cm左右,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2.5.1.2实验总结:

优点:

(1)酒精用量少,该实验只需耗费30ml左右的酒精

(2)滴入品红溶液的水呈红色,可明显观察到在容量瓶倒置前,容量瓶中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而倒置后溶液呈均匀红色。

(3)倒置前容量瓶充满液体,排除了会有部分液体残留在容量瓶上导致的误差。

(4)实验现象明显,混合后液面下降1.5cm左右

(5)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用品少

缺点:将充满的容量瓶塞上容量瓶塞会有液体溢出,这个操作不规范。

2.5.2方案二:

(1)打开容量瓶,用小烧杯移取70ml已滴加了品红溶液的水于容量瓶中。

(2)用小烧杯移取酒精于容量瓶中直至容量瓶满。

(3)用保鲜膜迅速包裹容量瓶,然后将保鲜膜用细线捆紧。用手掌压住容量瓶口,倒置容量瓶几次,使液体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下降情况。

2.5.2.1实验结果:

液面下降1cm左右,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容量瓶外壁,并无液体溢出。

2.5.2.2实验总结:

优点:

(1)酒精用量少,该实验只需耗费30ml左右的酒精

(2)滴入品红溶液的水呈红色,可明显观察到在容量瓶倒置前,容量瓶中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而倒置后溶液呈均匀红色。

(3)倒置前容量瓶充满液体,排除了会有部分液体残留在容量瓶上导致的误差。

(4)实验现象明显,混合后液面下降1cm左右

(5)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用品少

(6)方案二很好的解决了方案一的缺陷,且实验效果好。

3、小结

本实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利用实验室及生活中常用品对课本实验进行了改进。该改进实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及简约性四大原则。

(1)科学性:该实验原理、方法、操作科学合理,现象明显,符合学生认知结构;

(2)可行性:所选试剂和仪器设备均为实验室常见试剂和仪器以及常用生活用品,中学现有条件均可满足,实验所需时间短(约1.5分钟)适合在课堂演示;

(3)安全性:该实验所选试剂和药品均无毒

(4)简约性:实验操作简单,只需观察容量瓶中溶液液面的下降即可。

让学生借助直接的观察推出分子间存在间隙,且该实验排除了课本实验中不严谨的地方,不易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疑惑。从而达到课堂演示的效果。参考文献:

王桂华.验证分子间隙实验的改进,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年第08期 王春云.分子间有间隙实验的改进,物理实验,1996年第16卷第6期251页

第二篇:“分子间有间隙”实验的改进和反思

摘 要:利用实验室常备物品和闲置仪器进行改进,节省药品,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关键词:水与酒精混合;实验改进;移液管;注射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65-01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3页家庭小实验中“1+1是否一定等于2”[1],通过“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0ml”的结论,验证分子间有间隙。老教材中是作为演示实验,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来完成的,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1)酒精用量为100ml,比较浪费;

(2)200ml量筒内径太大,混合后产生的液面差不大,现象不明显,实验效果不佳。

(3)由于另一种液体是从上面加进去的,在重力的作用下,两种液体已先发生了一定程度混合,也是导致最后的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4)实验要进行再次量液,量液时液面接近刻度时还要改用滴管滴加液体,操作比较繁琐,费时费力。

这种实验方法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对学生掌握“分子间有间隙”这一知识点仍有一定的帮助。然而新教材将这一演示实验改为家庭实验后,老师在课堂上不再演示,而学生在家里呢,一没药品,二没器材,于是这一实验就形同虚设。

为此,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比老教材实验节省药品、材料易得、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实验方法,增设这一实验,帮助各位同行改善教学效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使用各种常规仪器和实验手段实验,参照近年来人们对该实验进行改进的众多研究成果[2][3][4],我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最后得出了一个最佳实验方案,现介绍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1.实验器材

10ml一次性注射器1支,10ml移液管1支,打有半孔的3号橡皮塞2个。

2.实验方法

2.1 将移液管短管一端插入橡皮塞的半孔中,然后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使针头伸入移液管内,并将注射器活塞归零;

2.2 将移液管尖嘴端伸入盛有酒精的试剂瓶中,拉动活塞抽取5ml酒精(如图2所示);

2.3 然后将移液管尖嘴端伸入盛有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再抽取5ml稀红墨水,将移液管尖嘴端插入另一个半孔3号橡皮塞中密封(如图3所示);

2.4 取下注射器,反复颠倒几次移液管,静置观察,液面几乎降到移液管的球泡内(如图4所示)。

3.实验说明

3.1 仅需10ml酒精,药品用量少;

3.2 利用注射器来抽取药品,改变了药品添加的方向,自下而上,避免了药品本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实验效果更好;

3.3 注射器和橡皮塞为实验室常备物品,取材方便。而由于高中化学教材的改版,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已不再使用移液管,通过这一设计,使已经成为闲置品的移液管又有了用武之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3.4 抽入的两种液体不会装满移液管,留有充裕的空间(刻度以上部分),再加上移液管中部的球泡空间大,在反复颠倒移液管时,在内部气泡的“流动”过程中,能够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而移液管的管径很小,两种液体混合后液面高度差较大,增强了实验效果;

3.5 利用注射器来抽取药品,改变了药品的量取方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4.实验研究的反思

这仅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开发旧仪器新用途的一次创新体验和尝试,相信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观察思考、勤动手动脑,就能设计出更多类似的效果更佳的实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和弥补教材实验不足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和水平,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篇:证明《分子间有间隙》的简捷实验

证明分子间有间隙的简捷实验

河北省肃宁县第三中学闫秋艳06235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科书中设计证明分子间有间隙安排了“水与酒精混合的体积变化”的实验,如图所示:用“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小于100ml

”来证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但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速度慢:准确量取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需耗时较长。(2)、可见度太低: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在100毫升量筒内液面下降大约5毫米,不利于学生观察。

针对以上不足,我对此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改进

一、改用容量瓶做这一实验,效果会好得多,因为容量瓶细长的瓶颈可以将间隙以很长的距离表现出来,具有放大功能。经测定用100毫升容量瓶做这一实验液面下降大约16毫米,可见度明显增强。

改进

二、以容量瓶为模型自治教具改进该实验。

(1)、实验仪器及试剂:变形试管(如图),胶塞,水,品红染色的红色酒精

(2)、变形试管的制作:取一支15×1500mm的试管用喷灯 在大约11厘米处加热,将1.5厘米长度的试管拉成长约

4.5厘米、直径0.5厘米的细颈,细颈上部试管约长2.5厘米

(3再加入染红的酒精至细颈上口,用胶塞塞紧管口,上下颠倒几次,混

合均匀,液面下降至细颈下口,液面下降大约45毫米。如图所示

(4)、装置改进的意义:

①、仪器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②、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见度很大,学生可以传看。

③、节约药品,每实验一次仅用酒精10毫升。

④、节省时间,每做一次实验仅需1.5min。

另外该仪器还具备一种仪器两种用途的效果:该仪器还可以演示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把液体(如水)加入试管中,至下细管口处,然后竖直给试管加热,液面上升,冷却后,液面下降。

第四篇:课堂改进案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堂改进案例——《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刘佃庆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本节由学生小组合作设计验证这个规律的实验方案,并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观察、测量、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积极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参与并体验了设计方案形成的思维过程,从中体会实验设计的乐趣和艰辛,感悟了科学实验的本质和价值,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这样的过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验证了一条规律,而是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会体验到发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这节课的流程如下:

1、通过播放生活中三个常见的运动实例,第一个实例为蹦极(自由落体运动),第二个为投篮(抛体运动),第三个为荡秋千(摆动),通过实例情景引入本课内容、回顾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表达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三个物理模型也为下一步学生利用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提供了三种不同方案,学生从中选择出最易操作、最简单的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

2、在学生选择了自由落体运动作为研究方案后,设置问题,即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的过程,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出本节课要做什么(即实验目的),怎么做(实验原理),测量那些物理量,如何测量,选择哪些器材测量等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在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就把本节课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器材的选择等问题解决了,也就设计出了实验方案。

3、学生设计完实验方案后,进行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先由组长分配任务,再开始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有事做,而且要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操作中的困惑,及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老师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实验操作完后学生要选择纸带进行数据的记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打出的5、6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并引导学生准确测量数据并记录。

5、实验数据处理,先是让学生提出自己处理数据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到把每一组数据都计算出来后,比较每组数据的gh是否等于v2/2,这种方法固然很好,可以验证。这时老师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计算量大且不直观,如何更方便快捷直观的处理数据,继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电脑数据处理软件拟合出实验数据的图像,分析如果图像呈现什么特点说明可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将数据输入电脑软件,拟合图像,教师通过局域网和电脑软件将学生处理数据的过程投放到大屏幕供所有学生观看。这样除了动手操作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操作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拟合完图像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像,得到结论即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6、最后是课堂评价,留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存在的不做,主要从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两个方面进行。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结束课程。

这节课的课堂改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老师讲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等,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做实验,老师认为各个细节都讲解到了,学生也该理解了。实际上,在实践中,学生不止一次地暴露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老师看来,自己讲了那么多次,学生的错误实在让他们费解。

于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出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方案。在学生讨论和设计的过程中,同时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用什么做等问题,为下一步的分组实验做好准备。

2、提供大量实验器材供学生选择。

这节课提供给了学生大量器材供学生选择,主要因为器材的选取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点之一,而且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能加深学生对本实验的理解。实验中实验器材的选择,同样也是在探究完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之后,学生很自然的总结出来的。

3、数据处理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处理。

这节课的数据处理原来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都是测量值,小数点本身就多,而且还要计算平方,计算量特别大,而现在的高考及学业水平考试对数值的计算要求比较低,所以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来处理数据,学生只需将测量数据输入电脑,就可以拟合出图像,通过分析图像得到结论。再通过局域网的架设,将学生处理数据的过程全程展示给所有学生。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实践,这节在这方面做了大胆那的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整节课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合作分工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帮助,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在实验操作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成功的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达到了实验的效果。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不仅在课堂形式上进行了改进,而且的确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实验操作。

回顾这节课,深刻地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学生什么,而是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

第五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1.实验目的、原理

(1)实验目的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分析、研究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动量守恒

(2)实验原理

(a)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的时间就相同,若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小球的水平速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

(b)设入射球、被碰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入射球碰撞前动量为(被碰球静止)p1=m1v1①

设碰撞后m1,m2的速度分别为v’

1、v’2,则碰撞后系统总动量为

p2=mlV’1+m2v’2②

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①、②两式就可研究动量守恒.

2.买验器材

斜槽,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钢球,天平,刻度尺,重锤线,白纸,复写纸,三角板,圆规.

3.实验步骤及安装调试

(1)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l、m2.

(2)按图5—29所示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切

线水平,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前小支柱上,入射球放在斜

槽末端,调节支柱,使两小球相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在碰撞瞬间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斜槽末端的切线平

行,以确保正碰后两小球均作平抛运动.

(3)在水平地面上依次铺放白纸和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它表示入射球m1碰

撞前的位置,如图5—30所示.

(5)移去被碰球m2,让入射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滚下,重复10次左右,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将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即为人射球不发生碰撞情况下的落点的平均位置P,如图5—31所示.

(6)将被碰小球放在小支柱上,让入射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重复10次左右,同理求出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

(7)过O、N作一直线,取O0’=2r(r为小球的半径,可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小球直径计算厂),则O’即为被碰小球碰撞前的球心的位置(即投影位置).(8)用刻度尺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则系统碰撞前的动量可表示为p1=m1·OP,系统碰撞后的总动量可表示为p2=m1·OM+m2·O'N

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p1与p2相等,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9)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4.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说明:调整斜槽时可借助水准仪判定斜槽末端是否水平.

(2)仔细调节小立柱的高度,使两小球碰撞时球心在同一高度,且要求两球球心连线与斜槽末端的切线平行。

(3)使小支柱与槽口的距离等于2r(r为小球的半径)

(4)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说明:在具体操作时,斜槽上应安装挡球板.

(5)入射球的质量(m1)应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

(6)地面须水平,白纸铺放好后,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白纸.

5.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1)应多次进行碰撞,两球的落地点均要通过取平均位置来确定,以减小偶然误差.(2)在实验过程中,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和两球发生正碰,否则两小球在碰后难以作平抛运动.

(3)适当选择挡球板的位置,使入射小球的释放点稍高.

说明:入射球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作用力越大,动量守恒的误差越小,且被直接测量的数值OM、0IP、0N越大,因而测量的误差越小.

一.目的要求

1.用对心碰撞特例检验动量守恒定律;

2.了解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的条件;

3.熟练地使用气垫导轨及数字毫秒计。

二.原理

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若一个物体系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若物体系所受合外力在某个方向的分量为零,则此物体系的总动量在该方向的分量守恒。

设在平直导轨上,两个滑块作对心碰撞,若忽略空气阻力,则在水平方向上就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即碰撞前后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m1u1m2u2m1v1m2v2(6.1)其中,u1、u2和v1、v2分别为滑块m1、m2在碰撞前后的速度。若分别测出式(6.1)中各量,且等式左右两边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以验证。

2.碰撞后的动能损失

只要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不论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总动量都将守恒。但对动能在碰撞过程中是否守恒,还将与碰撞的性质有关。碰撞的性质通常用恢复系数e表达:

ev2v1(6.2)u1u

2式(6.2)中,v2v1为两物体碰撞后相互分离的相对速度,u1u2则为碰撞前彼此接近的相对速度。

(1)若相互碰撞的物体为弹性材料,碰撞后物体的形变得以完全恢复,则物体系的总动能不变,碰撞后两物体的相对速度等于碰撞前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即v2v1u1u2,于是e1,这类碰撞称为完全弹性碰撞。

(2)若碰撞物体具有一定的塑性,碰撞后尚有部分形变残留,则物体系的总动能有所损耗,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碰撞后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小于碰撞前的相对速度,即0v2v1u1u2于是,0e1,这类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

(3)碰撞后两物体的相对速度为零,即v2v10或v2v1v,两物体粘在一起以后以相同速度继续运动,此时e0,物体系的总动能损失最大,这类碰撞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它是非弹性碰撞的一种特殊情况。

三类碰撞过程中总动量均守恒,但总动能却有不同情况。由式(6.1)和(6.2)可求碰撞后的动能损失 Ek(1/2)m1m21e2u1u2/m1m2。①对于完全弹性碰撞,因2

e1,故Ek0,即无动能损失,或曰动能守恒。②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因e0,故:EkEkM,即,动能损失最大。③对于非完全弹性碰撞,因0e1,故动能损失介于二者之间,即:0EkEkM。

3.m1m2m,且u20的特定条件下,两滑块的对心碰撞。

(1)对完全弹性碰撞,e1,式(6.1)和(6.2)的解为

v10(6.3)v2u1

由式(6.3)可知,当两滑块质量相等,且第二滑块处于静止时,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的结果,使第一滑块静止下来,而第二滑块完全具有第一滑块碰撞前的速度,“接力式”地向前运动。即动能亦守恒。

以上讨论是理想化的模型。若两滑块质量不严格相等、两挡光物的有效遮光宽度s1及若式(6.3)得到验证,则说明完全弹性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且e1,Ek0,s2也不严格相等,则碰撞前后的动量百分差E1为:E1

动能百分差E2为:E2P2P1P1m2s2t1(6.4)m1s1t22m2s2t121(6.5)22m1s1t2Ek2Ek1Ek

1若E1及E2在其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则说明上述结论成立。

(2)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式(6.1)和(6.2)的解为:

v1v2vu1(6.6)

2若式(6.6)得证,则说明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且e0,其动能损失最大,约为50%。

s1。同样可求得其动考虑到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可采用同一挡光物遮光,即有:s2

及E2分别为: 量和动能百分差E1

m2t1P2P11E1mt1(6.7)P112

2Ek1m2t1'Ek(6.8)E21'1Ekm1t2

显然,其动能损失的百分误差则为:

m2t1E21mt1(6.9)

12

及E在其实验误差范围内,则说明上述结论成立。若E1

三.仪器用品

气垫导轨及附件(包括滑块及挡光框各一对),数字毫秒计、物理天平及游标卡尺等。

四.实验内容

1.用动态法调平导轨,使滑块在选定的运动方向上做匀速运动,以保证碰撞时合外力为零的条件(参阅附录2);

2.用物理天平校验两滑块(连同挡光物)的质量m1及m2;

2;3.用游标卡尺测出两挡光物的有效遮光宽度s1、s2及s

14.在m1m2m的条件下,测完全弹性和完全非弹性碰撞前后两滑块各自通过光电

、t2。门一及二的时间t1、t2及t1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气垫导轨操作规则(见附录2),维护气垫导轨;

2.实验中应保证u20的条件,为此,在第一滑块未到达之前,先用手轻扶滑块(2),待滑块(1)即将与(2)碰撞之前再放手,且放手时不应给滑块以初始速度;

3.给滑块(1)速度时要平稳,不应使滑块产生摆动;挡光框平面应与滑块运动方向一致,且其遮光边缘应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

4.严格遵守物理天平的操作规则;

5.挡光框与滑块之间应固定牢固,防止碰撞时相对位置改变,影响测量精度。

六.考查题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实验操作中应如何保证之?

2.完全非弹性碰撞中,要求碰撞前后选用同一挡光框遮光有什么好处?实验操作中如何实现?

3.既然导轨已调平,为什么实验操作中还要用手扶住滑块(2)?手扶滑块时应注意什么?

4.滑块(2)距光电门(2)近些好还是远些好?两光电门间近些好还是远些好?为什么?

下载验证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改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验证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改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第三单元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大全5篇]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9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用工具测量的有;通过计算得到的有A.重锤的质量 B.重力加速度C.重锤下落的高度D.与重锤下落......

    分子实验[优秀范文五篇]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方案 学院: 专业班级: 课程: 实验名称: 组员: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与掌握利用ITS序列鉴定真菌的原理; 2、掌握用ITS序列鉴定真菌的方法有步骤。 二......

    实验改进

    一、分子运动──氨分子的扩散 在此实验中,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本站推荐]

    知识点(1)认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知识环节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媒体引入两个铅柱本身没有相粘。接着我们用刀将两个铅柱的断面削平,并将他们对齐压紧,发......

    分子性质实验探究的改进与创新(共5篇)

    分子性质实验探究的改进与创新 月田镇中心学校许求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学习了空气和氧气的有关知识,为认识物质......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 1 目的 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室、实验室间......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1808

    1 目的 为了确定分析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的能力,监控分析室的持续能力,识别分析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分析室与其他实验室间进行的比对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