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的和谐整合
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和谐整合
甘肃省临夏县土桥中学
魏晓莲
课堂教学是由一定数量、年龄、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组成的,是我国近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虽然有很多有利,但是也有其局限性,不利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从而使他们奋发向上,对生活充满兴致,对未来充满希望。因此,如何使教学班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和谐整合,共同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新课题。要建设好和谐课堂,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并存,这是无可避免的。在现实教学中,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往往得到老师的偏爱;中等生由于各方面都不很突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纪律表现不佳,是老师心中的一个隐患。所有这些,严重阻碍着班级教学的和谐发展,也是当前家长们千方百计挤进“尖子班”、“重点班”的主要原因。现在国家教委已严禁开设“尖子班”、“重点班”,因此,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得到平等的教育,使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建和谐班级。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优等生的教育
班中的优等生,学习成绩优秀,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行为方面的表率者,教师往往是对他们赞扬多,批评少,甚至个别教师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包容,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可谓“一好遮百丑”,然而事实证明,忽视优等生的教育,比忽视后进生的教育危害更大。
1、优等生是相对的,是相对本班或本校学生比较而言的。优等生不一定全
面突出,也可能有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因此,教师既要认识到优等生的长处,也应该了解他们的短处。如我教过这样一位优等生,她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可她学习不肯与同学交流,自我封闭,生怕别人超过她,心胸放不开。经过一学期的开导、教育,现在她终于肯参加小组讨论了,而且成绩比以前更好了,使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大进步。
2、优等生是发展变化着的。随着学习环境、教学内容的改变,这就可能使他们发生变化。如我有些学生,他在初中时,总是全班第一,升入高中后,他从来没拿过第一。因此,在思想上也不能放松教育,更何况优等生一旦变差,其危害不同与一般学生,有的甚至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
3、优等生心理承受力差,且高傲妒忌。优等生表现过高估计自己的长处。由于成绩优秀,表现好,往往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同学的羡慕,这使他们形成只爱接受表扬,不愿意接受批评,产生蛮横无理、虚荣、爱出风头等不良品质。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有时搞知识保密,甚至打击别人。此外,有些优秀生由于学习和生活太一帆风顺,依赖性强,缺乏适应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容易难以承受而气馁颓废,存在着高分低能的弱点。
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优等生的优缺点,对优点要充分肯定,发扬他们的长处,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另外,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消极因素,设法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严于律己,宽于责人。使他们成为班中的榜样,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中等生
中等生是班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且可塑性强。带好了,中等生将变成优等生,带不好,中等生将变成学困生。因此,中等生的教育非常关键。但是,在教学中,由于他们的“中等地位”,容易被老师忽视,缺乏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冷落,感到自己在班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1、老师对中等生予以足够重视和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深入到他们中去,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多给他们笑脸,多给他们赞语,多给他们一些问候,使他们觉得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使他们努力向上,争取加入到优秀生行列。
2、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老师多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多加关爱,只要老师肯持久地下功夫,许多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会得到迅速提高,赶上优等生。
3、对中等中要信任,让他们发奋学习,积极做事,充分发挥中等生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班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真情打动学困生
1、学困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接受知识、动手、动脑等方面都与一般同学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教师除上课之外,平时要给他们加班加点,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提高。
2、学困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差,老师、同学都歧视他们,难以在人面前抬起头来,自暴自弃。著名教育家霍苏姆林斯说过:“儿童最敏感的角落就是自尊心”。因此,老师更应多关心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并不低于
优等生和中等生,使他们尽快加入到中等生的行列。
3、老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学困生,诚心与他们交朋友,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真正是在帮助自己学知识、求进步。正所谓“诚心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教师坚持不懈,用诚心去打动他们,学困生也能进步。
4、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能补拙”,只要他们肯勤奋学习,笨鸟先飞同样可以早入林。有位作家说:“学困生是差教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说不定有些天才就在这“学困生”中埋没了。大家都知道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上学是被老师视为“学困生”,但是在家长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全世界的发明大王。可见,“学困生”也能成才。
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学困生是绿叶,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绿叶充满生机,使他们根深、叶茂、花红。广大教师应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教学中和谐整合,互相转化,共同提高,开创教育的新局面。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的和谐整合
• 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的和谐整合课堂教学是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的教学班,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虽然有很多有利,但是也有其局限性,不太利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从而使学生奋发向上,对生活充满兴致,对未来充满希望。因此,如何使教学班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生和谐整合,共同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新课题。要建设好和谐课堂,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并存,这是无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区别看待。但在现实教学中,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往往得到老师的偏爱;中等生由于各方面都不很突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差生学习成绩差,纪律表现不佳,是老师心中的一块毒瘤,痛而恨之。所有这些,严重阻碍着班级教学的和谐发展,也是当前家长们千方百计挤进“尖子班”、“重点班”的主要原因。现在国家教委已严禁开设“尖子班”、“重点班”,因此,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得到平等的教育,使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建和谐班级。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优等生的教育
班中的优等生,学习成绩优秀,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行为的表率者,教师往往是对他们赞扬多,批评少,甚至对他们的不良进行包容,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可谓“一好遮百丑”,然而事实证明,忽视优等生的教育,比忽视后进生的教育危害更大。
1、优等生是相对的,是相对本班或本校学生比较而言的。优等生不一定全面突出,也可能有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因此,教师既要认识到优等生的长处,也应该了解他们的短处。如我教过这样一位优等生,她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可她学习不肯与同学交流,自我封闭,生怕别人超过她,心胸放不开。经过一学期的开导、教育,现在她终于肯参加小组讨论了,而且成绩比以前更好了,使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大进步。
2、优等生是发展变化着的。随着学习环境、教学内容的改变,这就可能使他们发生变化。如我班的小温同学,他在小学时,总是全班第一,升入初中后,他从来没拿过第一。因此,在思想上也不能放松教育,更何况优等生一旦变差,其危害不同一般学生,有的甚至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
3、优等生心理承受力差,且高傲妒忌。优等生表现过高估计自己的长处。由于成绩优秀,表现好,往往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同学的羡慕,这使他们形成只爱受表扬,不愿意接受批评,产生蛮横无理、虚荣、爱出风头等不良品质。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有时搞知识保密,甚至打击别人。此外,有些优秀生由于学习和生活太一帆风顺,依赖性强,缺乏适应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容易难以承受而气馁颓废,存在着高分低能的弱点。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优等生的优缺点,对优点要充分肯定,发扬他们的长处,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另外,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消极因素,设法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严于律己,宽于责人。使他们成为班中的榜样,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中等生
中等生是班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且可塑性强。带好了,中等生将变成优等生,带不好,中等生将变成差等生。因此,中等生的教育非常关键。但是,在教学中,由于他们的“中等地位”,容易被老师忽视,缺乏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冷落,感到自己在班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1、老师对中等生予以足够重视和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深入到他们中去,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多给他们笑脸,多给他们赞语,多一声问候他们,使他们觉得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使他们努力向上,争取加入到优秀生行列。
2、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老师多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多加关爱,只要老师肯持久地下功夫,许多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会得到迅速提高,赶上优等生。
3、对中等中要信任,让他们发奋学习,积极做事,充分发挥中等生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班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真情打动差生
1、差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接受知识、动手、动脑等方面都与一般同学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教师除上课之外,平时要给他们加班加点,课下用功,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提高。
2、差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差,老师、同学都歧视他们,难以在人面前抬起头来,自暴自弃。著名教育家霍苏姆林斯说过:“儿童最敏感的角落就是自尊心”。因此,老师更应多关心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并不低于优等生和中等生,使他们尽快加入到中等生的行列。
3、老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差生,诚心与他们交朋友,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真正是在帮助自己学知识、求进步。正所谓“诚心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教师坚持不懈,用诚心去打动他们,差生也能进步。
4、教师要帮助差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能补拙”,只要他们肯勤奋学习,笨鸟先飞同样可以早入林。有位作家说:“差生是差教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说不定有此天才就在这“差生”中埋没了。王子楠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8年后,王子楠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可见,“差生”也能成才。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后进生是绿叶,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绿叶充满生机,使他们根深、叶茂、花红。广大教师应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在教学中和谐整合,互相转化,共同提高,开创教育的新局面。
第三篇:中等生转化优等生开题报告
《怎样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研究》
开 题 报 告
研究人员:李美茹
王强华 彭竹英 白志军
一、研究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由于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自身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表现不佳。国外有关资料中把班级中这部分学生称作“灰色学生”;我国有人这样界定“中等生”:所谓中等生,是指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单位教育教学群体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更是实现单位教育教学体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
我们永年县第十三中学,原是一所完全的乡镇中学,初中生源是按片招的,本片区的学生家长大多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关心较少,实际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心理,又加上附近私立学校用优厚的奖金找走成绩较好的优等生,导致进入起始年级各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小学阶段的“中等生”,因此,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如何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效率,逐步把“中等生”培养成“优等生”,这已经成为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学校已经尝试着力通过教师的教学策略的提高从外部给学生以有效的学习环境,本课题则是通过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从内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希望通过内外因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学校办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真正培养出更多的积极,健康,有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申请“怎样促进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进行研究。
我们研究课题的目的是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总结归纳形成经验,做成课题供别人参考。
二、省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则涉及不广。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是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江鹏蔚在《今日教师》2010年第13期发表论文《因材施教促进中等生转优》,论文通过分析中等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中等生转优学生创造良好的契机,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中等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方法促进其向优等生更快转化。任月圆在2014年02月出版《搞懂这些事,中等生变优等生》书中指出 为了使孩子成为真正的“优等生”,首先要摆正心态,重新拾起对孩子的爱,尊重他,栽培他,认识到他的优势,让他树立起自信。从孩子自身情况出发,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思想,挖掘他们身上不同的“闪光点”,从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2015年5月汤世声发表论文《中等生到尖子生,你只差这三步!》文中指出教师要为中等生转变创造良好的契机,为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创造条件。还要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帮助中等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重视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从而促进中等生的快速转化为优秀生。
综合省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大学科而进行的。
如何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效率,逐步把中等生培养成优等生,已经成为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的重中之重。本课题旨在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十三中学七(1)班学生为观察与研究对象,以本年级其他班级中等生为辅助对象,通过对其中中等生学习动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形成良好习惯的研究,积极探索中等生学习动力系统模式,来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水平,进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说学习欲获得成功,必先“志于学”;赫乐巴特提出了兴趣性教学原则: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并认为发现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的智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学习有着完整的心理结构,其中认知因素与动力因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认知因素承担着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控制活动,由人的情感、态度、需要、动机等非认知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对认知操作因素的活动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功能。正如布鲁姆所说,“我们只能在思维中或概念上对学习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加以区分,而不能把它们看作是两个独立起作用的实体,实际上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 影响学习效果的非认知因素转化为相应的动力,影响着学习活动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有效性。
四、课题界定。
1.初中“中等生”的涵义界定。
由于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自身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表现不佳。国外有关资料中把班级中这部分学生称作“灰色学生”;我国有人这样界定“中等生”:所谓中等生,是指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单位教育教学群体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更是实现单位教育教学体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
通过国内外理论的学习与分析,我们是这样界定“中等生”的涵义的:在义务教育范畴内,智力正常,各学科总体平均成绩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要求,但没有达到优秀水平,即学习成绩在班级群体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那部分学生。从统计的角度讲,即处于正态分布中间70%的学习群体。
2.“中等生”在学校的处境。
区别于“优等生”和“后进生”,“中等生”在教育教学上是属于容易被教师忽视的群体。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观念。
在学生任何学习阶段,“优等生”身上往往是寄托着教师较高的期望值和较为深厚的情感,初中生也不例外,因为“优等生”学习习惯好,易于管理,在教学中容易出成效;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他们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就可能对稳定班级起到明显的作用。而“中等生”就只能被动地等“带”,得不到积极地引导和鼓励。(2)“升学率”和“合格率”仍是教育评价的主要数据。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抓“优等生”来提高班级优秀率或学校升学率,这是必然的;抓“后进生”来提高合格率也是不可避免的。期终评比光荣榜上,唯有中等生,无名可争,无利可图,似乎毫无贡献。
(3)对“班风稳定”要靠“后进生”的错误认识。
教师们尤其是班主任们普遍认为不狠抓“后进生”,班风难以稳定。“中等生”虽不会给班级增添光彩,但也不会给班级添什么麻烦。他们是班级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因此,“中等生”很容易被教师忽视。而“中等生”这个群体,所占比例较大,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存在着“隐性流失”的现象,是直接影响普通中学办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关注中等生群体,而不是某一个人,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并进行研究,争取找出成功的方法,分析出无效的办法。分析归类,抓典型,并跟踪研究,培养中等生形成习惯解决“中等生转化为优等生”的难题,形成研究成果。1.课题研究基本内容:(1)中等生产生的原因及分析;(2)中等生典型个案研究;
(3)中等生学习动机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4)中等生的转化为优秀生的策略研究;
(5)转化中等生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重点和难点:中等生学习动机的研究。2.课题研究方法:
(1)观察调查相结合,找出学习进步缓慢、动力不足的原因;(2)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等转化中等生;(3)用统计法研究转化效果。3.转化方式:
(1)为激发中等生素质的兴趣和热情创造良好的契机。
渴求进步是中等生自身的主流,也是他们能够转化为优等生的关键因素之所在。因此教师要为其转变创造良好的契机,为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创造条件。(2)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帮助中等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满足现状的中等生,应指导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同优等生比,不要灰心;一种是同差生比,又不要骄傲自满。对存在欲进为难心理特征的中等生,应热情帮助他们分析困难,正视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对怯于表现的中等生,要求不宜过高,逐步提高他们思疑答问的勇气和能力。(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中等生创新思维能力。
中等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方法问题。因此,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日——2015年10月20日)(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订课题方案。(2)搜集关于中等生转化的资料,了解班级中等生的现状。(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形成中等生转化的预设目标。(4)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2、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日——2015年12月20日)
构建的教育目标,设计的教育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
3、总结阶段(2015年12月20日——2016年1月20日)(1)搜集资料,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中等生转化的指导策略,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2)结题汇报活动。
七、预期成果
1、中期成果:(1)开题报告
(2)农村中学中等生现状与分析材料
2、最终成果:
(1)《促进中等生向优秀生转化的策略》(2)研究报告或论文 3.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李美茹: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的论证、方案制定,负责课题研究的统筹安排。对课题研究实施全程指导、监控和成果汇总。
王强华 :负责调查中等生形成根源,制定方案并进行培养。
彭竹英:负责全程跟踪中等生课堂学习情况,了解学习动机的转变情况。白志军:负责解决在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对策。
九、主要参考文献。
《因材施教促进中等生转优》……《今日教师》2010年第13期 江鹏蔚 《遗忘的角落,你关注了吗?》……《陕西教育》2012年11期
苏丽芳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湖北大学学报》0992年03期
徐碧波
《搞懂这些事,中等生变优等生》……2014年02月出版 任月圆
十、校级专家意见(冯丽娟)
课题选题能够立足实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的实施推进能够发挥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提高的功效。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才能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论升华的跨越。要注意随时留下学生成长的足迹,用客观、公正、发展的视野处理和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要注意报告设计中保持研究目标、内容与预期成果的前后一致性。以校本研究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课题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责任感,力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操作性强的课题工作实施方案,按计划严格落实。
第四篇:小学中等生和差生评语
小学中等生和差生评语
1、你是个懂礼貌明事理的孩子,你能严格遵守班级和宿舍纪律,热爱集体,对待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够专心听讲,课下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你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掌握知识也不够牢固,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你能做好值日工作,劳动认真负责。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老师相信你会在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今后上课若能积极发言,多开动脑筋,你一定会进步得更快。
2、虽然,你真是个让老师生气的学生,但是,老师还是发现了潜在你身上的优点:尊敬老师,聪明机灵。你常说自己笨,学不起。你常说想跟小朋友们一起玩。那么老师告诉你,要做一个让其他小朋友喜爱的同学,首先要自己去爱他们。老师不相信你笨,因为真正笨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同意老师的观点吗?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3、你能严格遵守班级和宿舍纪律,热爱集体,关爱同学。上课你能注意听讲,课后你能自觉完成作业,老师欣赏你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你踏实肯干,每次劳动都可以看到你任劳任怨的身影。建议你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培养自己开朗大方的性格。平时你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愿你扬长避短,勤奋学习,争做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4、你知道吗?每当你上课时专心听讲,用一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看着我时,每当你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完成作业时,老师是多么高兴,可是你为什么不能每天每一次都自觉地这样做呢?特别是老师不在你身边时?
5、一瞧你虎头虎脑,就知道你是一位多么聪明机灵的孩子。可你有时显得那样的不“聪明”了。上课时,同学们个个专心的听讲,你却低着头做小动作,检查作业时,同学们纷纷交出一份份端正的作业,你却在书包里东寻西找,好半天交不出来。渐渐地,听写本上,你空空缺缺,令老师多么失望啊;考试时,你咬着笔杆,做不出来,令老师多么着急啊,你知道吗?如果只贪玩不学习,难道知识会自己飞到你的脑子里吗?在此,老师赠你一句话: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请你好好想一想,今后该怎么做?
6、知道吗,最近,你的进步可真大啊!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为你感到高兴。每次老师表扬时,总有你的名字。你高高举起的小手,你响亮正确的回答,你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都让老师深切地体会到你在越变越好!继续加油,你将会变得更加出色的!
7、记得你跟老师说过自己要学好,当时我夸了你,你是那样的兴奋。尽管你思维不够敏捷,做作业速度慢了些,可你有许多优点:诚实纯朴,乐于助人,热爱集体,遵守纪律,你仍不失一个可爱的学生。好孩子,请记住自己跟老师说的话,只要你肯努力,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的,你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欣慰。
8、每当看到你拿着扫帚在教室里忙碌的身影,我总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多好的学生!佳佳,你的学习基础是差了一些,但你不要灰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学习专心些勤奋些细心些,不懂就问。你的成绩会赶上来的。自信些,老师家长同学都在关心你支持你!等你的好消息噢!
9、你一直在努力,老师注意到了,也看到了,你想学,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记得有一次听写比赛,你认真准备,结果只错了一个字,多令人高兴啊!知道吗:“天才出于勤奋”,如果你比别人多花时间学习,是不会比别人差多少的。老师希望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你。
10、聪明知识丰富爱好广泛是你身上的优点。不过学习上你有不足之处,热情不高,以致成绩不理想。学习上你有一定自觉性,但我总觉得努力程度还不够,否则,像你这样聪明的人,学习成绩怎会停滞不前?但愿你多学多问,以此证明你并非弱者。
11、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尊敬老师,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上课也能积极发言,动脑思考!希望你以后在学习中把字写端正,做题时再细心点,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老师建议你利用暑假期间,多练练字,争取下个学期一开始,就能给老师一个好印象!送你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
12、你是一个比较有头脑的男子汉!爱憎分明,毫无公子哥儿气,人品好!你的文章写得满有味儿的,争取有更多的机会能站在讲台,理直气壮地宣读你的精彩范文,让全班同学都知道“我陈吉是好样儿的!”其实很多事,你都是能做好的,只是你没大重视而已。那天你不是也帮老师念了一篇文章吗?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做任何一件事,尽量在别人提醒第一遍时就记住,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来做太多的无用功。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的!如果这样,人们将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13、你是个聪明又可爱的小男孩,认真学习,作业及时完成,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如果你今后上课时不做小动作,做作业不粗心大意,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师一定能看到一个更出色的你。
14、平时,虽然你沉默寡言,但老师喜欢你那文质彬彬的模样。孩子,你辛苦了,学校离你家路途遥远,可你总是风雨无阻,按时到校。今后假如你能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发扬勤学苦练,不耻下问的精神,那么优秀的成绩就离你更近。
15、你聪明伶俐,思维敏捷,优美的文字令老师赞叹!同学们也羡慕你。但不知为什么,你的心里似乎找不对集体的位置。似乎总有同学来打你的“小报告”。并且,老师很难在你身上找到那样那我们每个同学都相当重要的东西——上进心。假如你能纠正你的这些不良态度,老师相信,你将是最棒的!努力吧!
16、从你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个爱憎分明,正直有爱心的孩子,在你的内心深处,上进心依旧未泯灭,你不是有个竞争对手吗?只要你努力,像啄木鸟一样啄掉自己身上的懒虫,是有希望赶上并超过他的。
17、你有礼貌,爱劳动,讲卫生,发言积极。瞧,老师一连串数出你这么多优点,看来这学期你进步不少,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你有时仍贪玩,爱调皮同学,作业马虎,纪律松懈,也让老师失望。好孩子,你那么聪明,要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谁也比不上你。努力吧,老师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
18、你是位聪明又懂礼貌的好女孩,每次无论老师在哪儿碰到你,你总是亲切地向老师问好,老师心里好高兴,可是当老师看到你作业本上潦草的字迹和上课经常讲悄悄话和做小动作时,不禁皱眉了,聪明的女孩,下学期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对吗?
19、古往今来,大凡出名的人哪一个不是跟“勤”字有关,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天才出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可见,成功的喜悦是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而懒惰的人大多一事无成。你身上最大的毛病是什么——“懒”。“懒”使你迷失了学习的方向;“懒”使你染上了许多坏习气;“懒”使你丧气了斗志;“懒”使你与成功无缘。其实,你是很聪明的孩子。你模仿力较强,记得那次班队会上,你表演得“孙悟空”,惟妙惟肖多令人记忆犹新。孩子,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去打败你的“天敌”吧!到时,会有“奇迹”出现的。
20、每当看到你那着扫帚在教室里忙碌的身影我总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多好的学生!,你的学习基础是差了一些,但你不要有太多压力,不必提心吊胆,也不要灰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学习专心些勤奋些细心些,不懂就问。你的成绩会赶上来的。自信些,老师家长同学都在关心你支持你!等你的好消息噢!
第五篇:厚爱中差生
厚爱中差生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把他们培养成新世纪的有用之才,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工作的神圣职责。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竞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少年儿童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中差生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 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小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所至。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作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等。
我认为,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辨证的观点: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比如我们班的戎伟同学。原本这个学生爱打架,不爱学习,他很聪明、很能干,是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生,说话办事都很利索。我任命他担任班里的劳动委员,负责班里的卫生工作。事实证明,他的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学校布置得几次劳动任务都是他一手安排的。从划分劳动小组到划分劳动任务,从布置带劳动工具到劳动中的安全教育,从带领大家劳动到请领导进行检查,他布置得井井有条,处理得停停当当。我也不由得从心里佩服这个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学习生活中,我不断引导他认识做人的道理,教给他将来要做怎样的人,从而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塑形象,展现自我。现在,这名学生已经不再打架了,他不迟到,不旷课,很少请假。很多老师现在都夸他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我想下一步我要致力于从学习方面多引导鼓励他,他肯定还会有进步的。
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后进生得到了转化,同学们都热爱学习了,品德高尚了,那控辍工作自然就能迈上新的台阶,所以后进生转化是控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过在控辍工作中,我们还要努力用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独特的班级凝聚力吸引学生,除此以外还要注意早发现早预防。因为辍学的学生辍学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我们班有一位女生叫彭佳瑶。这个学生身体瘦弱,经常生病,为此她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有一次,她又生病请假一天。当天下午放学时,我让和她同村的一名女生去探望她。这名女生告诉我说,彭灿由于经常生病,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他的父母也表示,既然这么爱生病,老耽误学习,不行就别上学了。我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帮我捎一样东西给她。我刚好买了一个新笔记本,我打开扉页,写了满满一篇话。在文段中,我意味深长的鼓励她一定要勇敢的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第二天,她准时来学校上课。从那以后,从没有因为生病请过假。我常见她为了学习中午在学校吃饭,有时吃完饭接着吃药。我觉得是那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和那一番话起的作用。笔记本不值什么钱,可它承载的老师的鼓励和期望却很厚重。
后进生的转化和控辍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辛的工作,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渐入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此,才能走出我们教育事业的一方蓝天。
冯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