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 第六册 第一课 教案
第 一 单 元
春 天 第一课时(歌曲与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2.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能用轻快、和谐、轻轻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1.用色彩表示音乐的情绪,想象音乐描写的情景。
2.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
教具准备:电子琴、电脑、图片、四季变化的影片等。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2首:
1、《我是草原小牧民》
2、《苏珊娜》 学习新歌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叫声?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讲解歌曲
1、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2、再听歌曲范唱,3、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4、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导入:欣赏女声独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
2、随老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
3、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设问:
A、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B、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4、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
5、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
6、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 理位置。
第二课时(欣赏与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创编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嘀哩嘀哩》,体会歌曲感情 教具准备:电子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1、歌曲《嘀哩嘀哩》。
2、再次聆听《春到沂河》。学习新歌
1、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
2、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3、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4、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5、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6、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7、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8、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歌曲欣赏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当春天完全到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感受春的气息吧!
第二篇: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
作者: 网络转载 发布日期: 无
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二课《春天的歌》教案(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过程: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13.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4.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15.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9.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 ??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10.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11.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12.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13.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14.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重难点:
1.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教学过程: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4.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5.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6.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7.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8.教学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三课《我们的朋友》教案(二课时)
第二课《我们的朋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2.唱好《顽皮的杜鹃》。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三、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6、机动: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2.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教学重难点:
1.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教学过程: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设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2)听录音范唱。? 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用 八个音。? ?②用 四种节奏型。? ?③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15.教学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五课《童趣》教案(三课时)
第三课 童 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分句学唱(随机):?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4.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欣赏
1.介绍:《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2.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3.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4.复听《猜调》。? 5.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6.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教学重难点:
1.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教学过程:
1.形象导入。?(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5.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6.教学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2.猜谜活动交流。3.单元小结。教学重难点: 1.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2)学奏伴奏谱8小节。?(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12.教学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四课《音乐会》教案(三课时)
第四课 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及音乐情境美。
2.听辨乐器,能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教学重难点:
1.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2)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教学重难点:
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
(一)?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2)隔一小节进入。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3.活动与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
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活动与练习
(二)? 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13.教学小结。
第三篇:音乐第六册课程目标、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华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段目标
(二)3~6年级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游戏宫。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这样的转变是学生喜欢的,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1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第四篇:音乐第六册课程目标、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2.模仿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探究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4.合作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华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4.音乐与相关文化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段目标
(二)3~6年级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游戏宫。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这样的转变是学生喜欢的,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1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13、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14、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15、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四、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小学第六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段执教班级为三(1)(2)两个班级,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
执教的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
知识、舞蹈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健全德育、美育网络,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改革进取,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
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
乐感和节奏感;
6、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7、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四、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