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的程序说明 一目了然
说课的程序
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因此,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1、说教材及学情(即分析教材)
(1)说本课题或本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和年级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
(2)说本节课或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三点:一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教材内容的要求,三是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三点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另外,教学目标要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
(3)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确立和突破的方法。新课标的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确立 重点难点要做到两看:一看教学内容,根据目标确立重点、难点。二看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重点、难点一定要分析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层次,心理特征、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发展方向等,有针对性的,决不可盲目地求全求高。
2、说教法(三部曲)(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1)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2)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即录象带、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手段,在说课过程中,可以向大家简明扼要地说清它们使用的目的和作用。
(3)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无论是你借鉴的方法还是你正在探索实践的方法,一要介绍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二要介绍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
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说学法,要注重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说明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4、说教学程序
即说出教学过程的整体安排。这种安排既体现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又表现为可具体操作的程序:①引进课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选择的内容能否让学生进入新的课堂情景,二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服务于课堂重点,能否牵动全体学生的心——②讲授新课(根据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形成授课的结构思路)——③课堂练习——(根据教材知识点的示例,形成灵活多变的训练)——④内容小结(强化知识重点、概念)——⑤布置作业——⑥板书设计。
每一个步骤又有具体的教学设计,并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及调控措施,要说清楚教师突破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说清楚师生双边活动的具体安排及学情依据,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说清楚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训练意图。
撰写说课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块写清,按部分阐述;可以按照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另外,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骇,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还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多下苦功。
三、说课的注意事项
1、说课要围绕“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要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不能照教案读,要把备课过程中的内在思维活动说出来。“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背下去。“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前写好的材料去读。
2、说课要突出“新”字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它要求说课者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才能取得说课的成功。它要求:(1)理念新,符合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理念;(2)设计新,要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新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环环紧扣,富有新意;(3)结构新,要求要有起伏,高潮迭起,过渡自然;(4)手段新,要求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图文并茂;(5)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要符合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3、说课要体现“美”字
说课要处处体现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这要求做到:(1)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它要求表述准确,清楚明白。(2)仪表美。仪表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仪表美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仪表美是指仪美优雅,表情自然,举止从容。(3)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练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4)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在说课时,要以情动人,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5)板书美。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直观形象、提纲挈领、形式多样、布局合理、造型优美,就会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4、说课要把握“度”字
说课重理性和思维,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所以,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繁简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的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听众觉得没必要;说的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这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说”的教材,说出该课的特点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
第二篇:说课程序
概述:重要的是说为什么这样教,要求教师说出设想和做法所运用的教育教学理论,所根据的心理学规律、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实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从前后联系来看,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的认识。在理论推导过程中的„„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的认识。在讲解例题时,对推理方法、思维起点的分析,为今后„„打下了必要的埋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的安排的目的:教材的这种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与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和重要应用。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了„„的初步知识和实验基础,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掌握„„,这就从理论上和实验上为学生理解„.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因而本节课的一个目标是:„„。
通过运用„„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领会„„.的基本思想,规范学生„„良好习惯。
能力、方法目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和特长。
通过计算机模拟培养学生的推理及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归纳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能力:师生共同活动,应用„„知识,设计出„„;
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并总结出„„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等效替代法的基本思想。树立等效观点,建立等效思想
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方法。
有利于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仗品德。
可以实现实事求是、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作画法求合力要规范,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坚持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
成功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严密的理论推导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理性认识,正确深入理解„„概念和决定„„的因素能使学生定性地认识„„的缘故。以上措施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的关系。
正确深入理解„„的特点和„„的关系。正确确定思维入手点,是分析„„问题的两个关键。
4、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说教法:
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目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演示实验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推理验证物质性质);比较法(启发学生认识获得新知);讨论法;归纳法;阅读法;自学指导与自我总结相结合;“问题、探究、交流、归纳、阅读、讲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本节课采用了演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分折解题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在“摩擦力”教学中,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突破口,有机地融合各种教法于一体。做到步步有序,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不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是运用演示实验、融合多种教学的讲授课。
三、说学法:观察法;归纳法;阅读法;联想法;推理法
1、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方法
为了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注意根据所讲授的每项知识,确定其演示观察的重点,有序地引导学生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观察,再综合分析,使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2、教学生用较简单的器材做实验,以发挥实验效益,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如在引入新课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做实验,可以增强感性认识,复习相关知识,克服错误定势,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为进行新课做好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
3、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练习强化有意注意,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评价鼓励学生,重在让学生弄清楚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结论。
四、教学程序:导入;新课;练习巩固;作业;研究性课题提出。
引入新课
将课首问题稍作加工(和生活实际稍作联系)后,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在思索中对新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再顺势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通过演示使学生对波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有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应用
五、研究性课题的提出和课后的思考
以下以物理说课为例:
重要的是说为什么这样教,要求教师说出设想和做法所运用的教育教学理论,所根据的心理学规律、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实际。
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结论、规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在实验中如何控制条件和物理变量,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进行再创造。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说课中,不仅仅让学生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更重视如何通过实验控制变量,根据实验条件启发学生思考,把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探索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这正是重视素质教育的体现。
教材难点的确定要看是否体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生活经验、相关学科的实际情况,是否找出了难点的形成原因。如:《楞次定律及其应用》的说课中,难点的确定及依据指出:“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说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只是说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2)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这不仅说出了难点,还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情况,规律本身,说了确定难点的依据。又如《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中,学生由于受日常观念的诱惑,把日常生活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成运动和不受力作用运动的现象,作为片面的先入之见,产生误解,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形成了思维障碍。因此,应把“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确定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能破除错误的认识,建立新的正确的观点。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势和特点,应用范围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如为了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采用演示法、观察法;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可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为了加强物理实践,培养学生技能,可采用实验法、练习法等。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也多种多样,包括语言和教具,教具主要指持图、板画、模型、录音、幻灯、计算机等。所选教学方法手段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各种不同方法和手段要优化组合。
说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要说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方法的内容以及选择教学手段内容,还要说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据,还要说具体突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方法及如何操作,或者所选典型例题的内容信要求,还要说出具体突破物理实验操作或所需预备知识,还要说出课堂教学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特别着重说物理实验操作要领及观察要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和学的高度统一。
所选教学方法能否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技能和创造,既注重概念、规律的探索过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能否结合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教法的选原理和教学经验,说出选择教法的理论依据。《楞次定律》说课中,在说教法时指出:“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索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导听、导做、导思、导说、导体、导记方面,教师演示实验田后提出问题,进行思维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在教材难点处放慢节奏,分散难点。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做、主思、主说。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教材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能、技能,实现教与学高度统一。
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粗读预习、观察实验、听课理解、复习巩固、作业练习、应用实践、归纳总结等。同时还要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强调研究物理的方法、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课堂实验、课外实验和小制作的基本技能。
学法的指导是否体现了学生规律、学习原则以及学习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学生的基础、习惯能力等情况。
看说课者指导学习方法如何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调动优秀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后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优中差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相应提高。能否针对某一知识点,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最易疏忽的可能误解或混淆的总是有预见地并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如《布朗运动》的说课中指出:“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时对花粉颗粒的无规则撞击而引起的花粉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无规则并不是无规律。” 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方法和步骤。学会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还应培养学生小实验、小制作的操作技能。
如《透镜》说课在学法指导中指出:“教学生实验方法,如练习书上练习薄、2题时,可建议学生做实验解决,发散光线通过凸凹透镜,观察、对比出射z一是*近主光轴还是远离主光轴,正确理解会聚与发散的定义,避免灌输。”《楞次定律》在说学法中指出:“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会怎样提出课题,怎样假设推理,怎样设计实验,怎样选择实验操作,怎样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养成严谨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匀变速直线运动〉说学法时指出:学生认为直线运动在初中已经学过,简单易懂,思想上不够重视,准备不足。可在学习中发现本章物理量多,物理公式多,而且互相交*联系,很容易混淆。如位移、加速度和物理图象等知识比较难于理解,于是产生了“杂”“乱”的感觉和厌学情绪。学习方法也停留在“背公式、套公式”的水平上,由于理解不深,公式掌握不灵活,遇于复杂综合的总是便出现“顾此失彼”和“张冠李戴”的现象。以往教学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学生反映运动形式多,公式更多,分不清记不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1)学生以自己主动学习为中心,养成以“观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包括说和写)”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重视知识结构的教学,克服“杂”“乱”现象。把本章重点知识概括为:“六个公式六个量,已知三个可计算;加速(+A),减负(-A),落体上抛G和-G”。
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过程是物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认识物体客观规律,完成物理教学目标和程序。这个过程应自始自终符合物理学的研究特点,符合素质教学的要求,应有利于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真正完成,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少许发,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说教学过程并不是像教案那样详细地说明教学的具体过程,而是要说出教案中几个主要过程安排的理论根据和组织者对它的理解,从而使用权备课建立在严密理论与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要体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不同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不同能力。
2)教学过程要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上,并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还应体现教学方法选取的科学性,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由已知推未知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因此,评析说教学过程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是否做到教学目的明确,结构合理,广度得当。
B.教学内容和渗透的思想观点是否科学正确,是否恰如其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是否说出了教学的主要思路,简述了主要环节内容,各环节过渡的处理方法是否自然,设计是否把握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D.是否说出了如何处理教材,以信教学方法和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是否把目的与手段、知识与能力、教和学融为一体。
E.教学主次是否分明,层次思路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能否抓住关键,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借助有效手段,突破难点。
F.教学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G.是否说出如何使用教学语言、教学情感、物理实验,以信创设物理情景。
H.是否说出实验的目的性及实验观察点、操作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
I.是否说出如何实现教学反馈矫正,高速教学内容和进度。
J.各环节教学设计的理论凭据是否正确,恰当具体。
第三篇:音乐说课基本程序
一、说课最基本的要求
1.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是说课的基本要求。条理清楚是教师在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把握中体现出来的。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课的关键,本课的特色是什么等等都应有个全局观念,不能割裂教材,隔裂说课的条理,使听说课的同行或专家感觉在听课并伴有解说,如果这样的话,加上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说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2.个性鲜明体现特色是说课成功的关键。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总有多种教学设计方法。体现说课特色和个性应该从教材的分析着手,找到音乐教学的根本特征和文化特色,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过程的体现应该富有音乐特色和文化韵味。在教师巧妙导演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笔者以为,谁能对音乐的表现理解得最为充分,谁就越能体现音乐的文化特点,就能设计出最符合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就能创造出最有个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等等。音乐教学设计的个性闪光点往往体现在最关键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沉浸到音乐中,和音乐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共鸣。
3.预计结果丰富想象是说课的基本体现。教师应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对音乐的思考,对学生的思考,对文化的思考,对教材处理的思考,对教学手段的思考,对教学技术的思考。我们要用哲学的思想去思考音乐教学。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想象,对音乐的想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想象,对教学效果的想象等都是音乐教师应有的修养。无法想象,缺乏起码想象力的老师如何能设计或上出高质量的音乐课,尤其是作为想象与创造艺术的音乐课,更是如此。提高自己对教学现象所产生的教学结果的预计想象能力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
二、说课最基本的内容
1.说课型。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音乐综合课、音乐评论课(音乐家评论、音乐作品评论)、舞蹈律动课、唱奏课、音乐创作课、艺术综合课、综合活动课等课型。
2.说课题。标题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思想,体现人与音乐的关系、音乐与大自然、与社会、与儿童生活的关系,要充满童趣,给人以想象。新颖别致的标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合理的课题还是对整堂课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
3.说目标。按照新课标要求,应该说内容标准,而不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内容标准的四个方面: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目标的确定要适度,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体现提高层次的程度,操作性要强。
4.说教材。应该说教材的创作背景,教材的表现内容,教材的特色,说教材中音乐作品或材料的表现力或风格等等,可以比较简单地进行概述。5.说过程。过程的设计在理想的状态下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说过程时要注意层次清楚。
6.说学法。学法指导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如游戏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合成演奏法、综合活动法、音乐会活动法、自主活动法等。
7.说环境。环境设计有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教室的布置和音响、音乐教学设备的准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软环境的质量,软环境包括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多媒体教学的环境,还包括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怎样说课?
一、自我介绍:姓名、单位、课题
二、说课内容
1、说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①、所授学科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宏观——微观的过程 ②、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哪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哪些知识的运用?有什么发展?又是后面学习哪些知识的基础?
③、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2)、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与教学大纲相对应
包括:知识目标:识记、理解、运用
能力目标
思想觉悟
在对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上升到能力。
依据:①、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
②、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③、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依据:①、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②、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③、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
能起到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重点;难点则是因生而异、因校而异的。
4)、教材的处理
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小问题......2、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依据:①、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②、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水平状况
③、教师的教学实际水平,要扬长避短。
目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预计达到什么效果?
选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目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新颖性。
3、说教学程序(说教学设计)
包括: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评价教学效果,巩固新课。1)、导入: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问(换位思考)。用什么方法导入?有什么好处?能有什么效果?
2)、讲解:
①、教师通过什么方式提出哪些问题?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参与到什么程度?哪些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②、在新课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思维结果?有哪些思维定势须克服?如果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思路去做,有什么补救措施?
③、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
3)、评价教学效果:(反馈)
不仅仅是课堂练习,还包括提问。练习要有针对性、系统性。针对重点、难点;系统于知识的内在联系;可操作性。
4)、归纳总结:重在把本课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承上启下。
以上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四篇:英语说课答辩说明
英语说课答辩说明
说课答辩可以理解为说课内容以答辩的形式展示出来,即根据提问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说明,所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要说课的内容中的一些部分。
两者的区别是说课是我们对一节课的教材、教法、教学过程等全面的说明,但是说课答辩则是说课内容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我们准备说课答辩的时候可以按照说课的内容准备,到时根据提问者提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预计说课答辩的点有:
1、教材整体的把握
①你所代的这套教材一共有那几个话题?它们分别是哪些?
②教材中的Let’s learn, let’s talk, read and write, story time, let’s sing等分别所要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些内容可以参考教参上得“致教师”部分)
2、随机抽取一个课时
①请你分析一下本课时的教材内容?(哪个年级、哪单元、哪部分、什么课型、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③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④你是通过创设什么样的情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这点你是怎么教授的,怎么巩固的······)
⑤教学的拓展环节你设计了什么样的拓展活动(如果将学到的知识拓展运用的)
⑥这一课时的教学得与失你觉得有哪些?(教后的反思)
第五篇: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四川省宣汉中学
杨桂林
一、教材分析
所选教材为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该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BASI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入门课。
该教材采用第三代BASIC——QBASIC,它是完全模块化、结构化的计算机语言,是学习程序设计较理想的入门语言,其中的分支结构程序作为高中会考的重要考试内容。
2、课程的主要特点(1)
突出算法的概念
(2)
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流程图则主要采用N-S结构化流程图
(3)
例题丰富,叙述通俗,便于自学
(4)
书中没有引入过多的有关高等数学的内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序的读者均可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
3、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a.建立起程序的概念; b.初步建立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 c.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等。
(2)
能力目标:通过程序设计的讲解、练习及上机运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3)
发展目标:通过学生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4)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QBASIC语言这门学科更加热爱。
4、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a.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基本结构之一分支结构程序; b.QBASIC的基本语句等等;(2)难点: 多重分支结构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QBASI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应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的几中方法:(1)
讲授法(口述法);(2)
演示法;
(3)
实验法;(4)
谈话法(问答法)和讨论法;(5)
练习法;(6)
自学法;(7)
比喻法;(8)
成果激励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不能一种方法用到底,而是需要几种方法灵活地组合使用。
2、教学手段
教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结合使用,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我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学生刚从初中步入高中,对QBASIC语言非常陌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数学功底不好,但QBASIC语言这门课与数学又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肯定是非常有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
结合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状,除了教育学生养成“课前仔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材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析,错误让学生议,实验让学习做,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程序
1、课时安排:教学总课时约为4学时,在这4学时中,用1—2学时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用1—2学时在机房上机实验。
2、教学进度:
第一节: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第二节:程序的初步练习(边讲边实践); 第三节:让学生独立在机房上机实验 第四节:综合练习并评价,结束全部内容。
3、每课时的教学过程:(1)
激情导入,引发兴趣;(2)
艺术精讲,启发诱导;(3)
激活练习,培养能力;(4)
归纳总结,加强记忆;(5)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4、板书设计。
五、教学效果预评估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牢固建立起程序的概念,进一步建立起结构设计程序的思路,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此外,学生还应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