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2-2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 含解析

时间:2019-05-15 02:2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2-2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 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2-2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 含解析》。

第一篇:推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2-2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 含解析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课时作业22 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Cl-、Br-、I-的半径依次减小

C.HCl、HBr、HI的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增强 D.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答案:B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密封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解析:B项,除了氯气外,其他的如臭氧等也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24的干扰。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溶液与淀粉KI溶液混合后呈蓝色,说明溶液一定是氯水 B.某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Cl-

C.氟气通入NaCl溶液中,一定有氢氟酸和O2生成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D.纯净的H2可以在O2中安静地燃烧,但H2不能在Cl2中燃烧 答案:C 4.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质的量是原溶液中的I-的物质的量的()A.1/

2B.1/3 C.1/4

解析:n(Cl-)-

34,要使溶

2,则通入Cl2的物

D.1/8

n(Br-)

n(I-)=2

34,要使n(Cl-)

n(Br)n(I-)=432,n(Br-)不变,通入Cl2,使Cl2+2I-===2Cl-+I2,n(I-)减少2,n(Cl-)增加2,则反应后n(I-)为原n(I-)的1/2,n(Cl2)为原n(I-)的1/4。

答案:C 5.在含有NaBr和NaI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然后把溶液蒸干,并将剩余残渣蒸干灼烧,最后留下的物质为()A.NaCl和NaBr的混合物

C.NaCl

B.NaCl和I2 D.NaCl、Br2和I2

解析:卤素间发生置换反应后生成NaCl、I2、Br2,在加热时溴挥发,灼烧时碘升华,最后只剩NaCl固体。

答案: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加CCl4呈现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B.凡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为蓝色的气体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Ag+

D.氢氟酸是弱酸,但会腐蚀玻璃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解析:I-不溶于CCl4,只有转化成I2才可溶;能使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不一定是Cl2,还有O3、NO2、Br2(g)等;SO24也符合C选项。

答案:D

--+7.某溶液中含有HCO-

3、F、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里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HCO-C.Cl-

B.F- D.Na+

解析:通入足量Cl2后,溶液中含有HCl、HClO、Cl2分子,HCO-3能跟HCl反应,F-与H+生成弱酸HF;Cl-增加,Na+浓度基本不变。

答案:D 8.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 ②Ba2+ ③Cl- ④Br-

-2-⑤SO23 ⑥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已知SO23水解溶液显碱性,-并且能被Cl2氧化生成SO24)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2+2-解析:步骤①说明溶液中存在SO2,Ba与SO33不能共存,所以无Ba2+,而溶液中有阴离子就必须存在阳离子,故溶液中必定存在Na+。步骤②可证明溶液中存在Br-。步骤③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2-2-有SO24,因为SO4可能来自于SO3的氧化。步骤④也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因为滤液中的Cl-可能来自于步骤②中的氯水。

答案:A 9.将13.4 g KBr和KCl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通入过量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11.18 g固体,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C.131

B.

123

D.11解析:方法一:设原混合物中KBr、K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KBr)、n(KCl)。

n(KBr)×119 g·mol-1+n(KCl)×74.5 g·mol-1=13.4 g① 2KBr+Cl2===2KCl+Br2 生成的n(KCl)=n(KBr)[n(KBr)+n(KCl)]×74.5g·mol-1=11.18 g②

联立①②解得:n(KBr)=0.05 mol,n(KCl)=0.1 mol 故n(K+)n(Cl-)n(Br-)=321,选A。

方法二:(守恒解法)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即n(K+)=n(Cl-)+n(Br-),故答案为A。

答案:A 10.有Na2CO3、AgNO3、BaCl2、HCl和NH4NO3五瓶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每支试管分别装入上述一种溶液,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全部没有明显现象时,则后加入的是NH4NO3

C.一支试管出现气泡,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 解析:A正确,因为AgNO3溶液与Na2CO3、BaCl2、HCl均有白色沉淀,和NH4NO3溶液不反应;B正确,NH4NO3和上述溶液均不反应;C错误,盐酸加入后,Na2CO3溶液出现气泡,AgNO3溶液出现沉淀,其他没有现象;D正确,加入BaCl2溶液,则Na2CO3、AgNO3两种溶液产生沉淀。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20分)(1)A、B、C、D、E五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Cl2、O2、H2、HCl、HBr五种气体中的一种。其中:A瓶中的气体是黄绿色;D和A中的气体混合见光会爆炸;B和A中的气体混合后在瓶壁上出现橙红色液滴;将E瓶的瓶盖打开,在潮湿空气中会出现白雾。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各瓶气体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①反应物中,溴元素被氧化________; ②反应物中,溴元素被还原________;

③反应物中,溴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物中,溴元素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________。(3)将以下各实验所需的试剂写在空格中: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后的试管中,残留的黑色物质,可用________加热洗涤。

②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瓶壁上的碘,可用________洗涤。③欲在烧瓶中制取HI气体,可用碘化钾固体和________一起共热即可。欲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可让气体通过________洗涤。

④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碘化钾要除去,方法是将其溶于水后,滴入足量________充分反应,再加入________振荡、静置分层、分液,最后将上层水溶液蒸干即得纯氯化钾。

答案:(1)Cl2 HBr O2 H2 HCl(2)①Cl2+2KBr===2KCl+Br2 △②Br2+H2=====2HBr ③Br2+2NaOH===NaBr+NaBrO+H2O ④AgNO3+HBr===AgBr↓+HNO3(3)①浓盐酸 ②酒精

③浓H3PO4 饱和食盐水(或水)④氯水 四氯化碳

12.(22分)根据实验步骤的图示回答。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已知(1)D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盐溶液;(2)固体氯化物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氯化氢,同时生成硫酸盐。

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②中,每转移1mol e-,有________mol________被氧化。解析: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不溶于稀HNO3的沉淀C,A中含有Cl-,C一定是AgCl;B遇淀粉试液生成蓝色物质,B一定是I2;D、E中一定有氯元素、碘元素;由已知(2)得无色晶体为氯化物,F为HCl,HCl与G加热得E,则G为MnO2,E为Cl2;由已知(1)得D为KI,则A为KCl。

答案:KCl I2 AgCl KI Cl2 HCl MnO2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①2KCl(s)+H2SO4(浓)=====K2SO4+2HCl↑

④KCl+AgNO3===AgCl↓+KNO3 1 HCl 13.(8分)已知A为某钠盐的水溶液,无色且呈中性。B为一种黑色固体,常用作实验室制O2的催化剂,具有强氧化性。D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沉淀。根据下述框图步骤和现象回答问题:

(1)写出A、B、C、D、E、F、G、X2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提示可以推知,A为NaI,D为AgI,B为MnO2,黄绿色气体C为Cl2。Cl2与NaI反应后可以生成I2,即E为I2。I2与NaOH的反应类似于Cl2与NaOH的反应,产物为NaI和NaIO(即为F)。Cl2可将FeCl2氧化成FeCl3(即为G)。中学阶段常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见的红棕色液体单质只有Br2,故X2为Br2,进而推知NaX为NaBr。正确书写出方程式之后,按照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电子转移情况,搭建线桥,标明要点,注意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即可。

答案:(1)A:NaI;B:MnO2;C:Cl2;D:AgI;E:I2;F:NaIO;G:FeCl3;X2:Br2

(2)②I2+2NaOH===NaI+H2O+NaIO ③Cl2+2NaBr===2NaCl+Br2

第二篇: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

一、选择题

1.图标所警示的是()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解析】 图标画的是火苗的形状,因此表示易燃物质,当心火灾。

【答案】 B 2.根据中国民航总局规定,旅客乘坐飞机时,可以较大量随身携带的物质是()A.硫黄

B.氯酸钾 C.硝酸钾

D.碘盐

【解析】 硫黄是易燃品,氯酸钾、硝酸钾是易爆品。易燃、易爆、腐蚀品等是旅客乘坐飞机时的禁带物品。

【答案】 D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解析】 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先用柔软的布或纸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先,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如果先用水冲洗,则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灼伤皮肤。

【答案】 C 4.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试管、蒸发皿

B.试管、烧杯

C.试管、平底烧瓶

D.蒸发皿、圆底烧瓶

【解析】 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均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答案】 A 5.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其第一步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泥三角、⑤酒精灯、⑥烧杯、⑦量筒中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A.⑤⑥

B.①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灼烧固体要用到坩埚,而坩埚要放在泥三角上,此外还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坩埚钳为金属仪器。

【答案】 D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 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拿,A选项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C选项错误;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且只能精确到0.1 g,D选项错误。

【答案】 B 7.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学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

【答案】 D 8.分离FeCl3、KCl、BaSO4的固体混合物,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钾、盐酸

D.水、氢氧化钾、硫酸

【解析】 将固体混合物充分溶于水后过滤可以分离出BaSO4;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钾,它与FeCl3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Fe(OH)3沉淀,将沉淀溶解在盐酸中可以生成FeCl3;向第二次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可得KCl溶液,加热蒸干可以得到相应固体,C项正确。

【答案】 C 9.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SO24

-B.一定有CO23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24是否存在 【解析】 向①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

-性,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CO2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SO24。在②中的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的操作中加入了稀盐酸。

【答案】 D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移走加热的蒸发皿

D.加热液体

【解析】 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试剂,A错;不能用手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以免烫伤手,C错;应使用酒精灯外焰给物体加热,且手握试管夹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D错。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指出下列各图操作中的错误。

(1)取用金属颗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大量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添加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释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

(2)①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与桌面倾斜45°

(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4)不能将水加到浓硫酸中,应将密度大的溶液加到密度小的溶液中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加适量盐酸、过滤 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

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

(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炭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易溶于水,因此,加水后过滤干燥即可除杂。(2)KCl和K2CO3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加入稍过量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3)利用高温分解法,使CaCO3分解除去并生成CaO。(4)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炭粉不溶于水,故可加适量水、过滤、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5)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采用结晶法分离除杂。

【答案】(1)C(2)E(3)D(4)B(5)F 13.现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22KCl+3O↑,选A;制【解析】 实验室制O2:2KClO3=====2△H2:Zn+H2SO4===ZnSO4+H2↑,选B;用H2还原CuO,应选用D装置。

【答案】(1)铁架台 试管 烧杯 酒精灯(2)A E B F(3)A C C中溶液变浑浊

(4)B D 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

14.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1)D的名称是________。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__、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过滤操作中的“二低”是: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引起误差的操作可能是称量时出错、溶解搅拌或过滤时有液体溅出,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

【答案】(1)蒸发皿(2)蒸发

(3)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4)称量时出错、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合理答案均可)15.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杂质碳酸钠,某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固体物质B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他们继续探究后又提出了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然后加热煮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若用CaCl2除去Na2CO3,会引入新杂质CaCl2,蒸发后所得固体应是NaCl和CaCl2的混合物;若用盐酸除去Na2CO3,则

溶液中会留下NaCl和HCl,蒸发结晶可得纯NaCl。

【答案】(1)CaCO3

(2)将混合物沿玻璃棒加入到过滤器中,待液体滤出,收集滤液(3)NaCl、CaCl2

(4)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三篇: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一1.1.2-蒸馏和萃取--教案

人教必修1

教案

蒸馏和萃取1.1.2

一、教材分析: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 的应用。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

(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

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1.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方案,并初步掌握2

其操作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三、蒸馏和萃取的实验原理以及操作过程。教学重点:

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

页6 共 页1 第

为淡水,该怎么做呢?比如说在海边,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那段历史,大

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

【展示】海水变淡水【引】做汤的时候,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水珠?水蒸汽凝结?为什

么水蒸汽会凝结成水珠?我们在化学中应怎么称呼?那么这是一个什么过程,水蒸汽遇温度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汤沸腾后,【讲】 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过】 萃取)二(【板书】(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蒸馏和萃取 【过】首先,让我们利用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来学习蒸馏的过程、蒸馏1【板书】Cl使水中含有因为自来水厂使用了消毒剂氯对水进行了消毒。我们引用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不是。【引入】―。我们可以利用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讲】有明显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能

否向上一堂课中使用化学方法,加入试剂反应除去?不能。加入试剂后会引入新的杂质,达不到我们实验目的。要想得到纯净水。可以使用加热将水变为水蒸汽,()然后再冷凝为纯净的液态蒸馏水。

【小结】实验室就是使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投】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1)的水提纯其Fe3+(例如蒸馏含有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页6 共 页2 第

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锥形瓶、胶管)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2(【实验演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蒸馏时的注意事项:3(【投】 防止爆沸。)碎瓷片(,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2/3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a.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b.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c.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溶液不可蒸干。

【讲】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蒸馏水,我们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1-3 【投影小结实验】实验 现象 实验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1

且沉淀不溶解 银溶液。℃100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到烧瓶中加入约100 mL、在2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1/3 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蒸馏水,如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或碎瓷片(粒沸石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总分液体,用锥形瓶收 液体,停止加热10 mL 集约加硝酸银溶液于蒸馏水中,无沉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3 共 页3 第 页6

淀 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思考】、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2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4

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蒸馏的使用范围4(【投】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思考】蒸馏与蒸发的区别:)要用蒸馏【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这就是萃取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的 一种分离方法,叫做萃取与分液。、萃取2【板书】 【过】我们先来认识这个新的仪器:分液漏斗。【展示仪器】分液漏斗的组成,分液漏斗的活塞、盖子同漏斗本身是配套的。使用漏斗 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 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1)【投】

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讲解+实验演示】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萃取的定义,我们知道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页6 共 页4 第

饱和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接着,按照萃取的定义,我们10ml不大,碘水呈黄棕色。碘是溶质,水是溶剂。取 要用另一种溶剂加把溶质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这另外一种溶剂的选择要符合一些条件,)萃取剂的选择:2(【投】 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a.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b.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c.【讲解+实验演示】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条件可以选择了四氯化碳,由于碘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就可以了,进行振荡。请大家注意振荡的操作: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4ml加入

(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注意放气怎么。振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强调放气的重要性【讲解】静置后,大家发现漏斗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紫红色,这一层为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上层溶液颜色

变淡了,证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勺子舀,吸管吸,(【引导】大家想想,萃取后,如何分离?比如汤上面的油层是怎样弄走的?【讲】我们试想一下,可不可以想办法使汤使下面流走,让油刚好留在容器中。容器下面有通道,汤从下面流走,在汤刚好流完时,关闭通道,这样汤和油不就分开了吗,这正好符合分液漏斗的结构。、分液3【板书】,为什么?【讲解+实验演示】最后一步,就是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分开,这就是分液。首先,打开盖子(塞子)(平衡大气压)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漏斗下端口靠烧杯壁。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为什么?(防止

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投影总结】

定义: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1)【板书】萃取与分液的步骤: 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a.加入溶液,加入萃取剂,振荡b.页6 共 页5 第

静置分层c.分液d.(四个步骤)以及掌握萃取与分液的操作步骤。,(三个条件)大家要掌握的是萃取剂的选择通过这个实验,【小结】

附:板书设计:、蒸馏、萃取和分液

(二)、蒸馏1、萃取2、分液3 萃取与分液的步骤:4.分液 d.静置分层 c.加入溶液,加入萃取剂,振荡 b.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a.五、教学反思本节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操作:蒸馏、分液和萃取,在实验室上这节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虽然准备实验很麻烦,但提高了课堂效率,不用再另找时间做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蒸馏、分液和萃取的基本操作,并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领会了蒸馏、分液和萃取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蒸馏、分液和萃取的基本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提升了,还有许多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化学学的科学素养。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利用物质的,等等。此外,如分馏、层析整堂课学生求知旺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触到。,应用也十分广泛,特殊性质来分离和检验物质的方法也很多

盛,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能力。页6 共 页6 第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2教案(含六课时)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教案(含六课时)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Ⅰ单元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Goals

Talk about English and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Talk about difficulties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Learn to make dialogue using request and commands.Learn to transfer from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Learn to give opinions and organize ideas by way of brainstorming.Learn to make a poster showing your ideas clearly.Ⅱ单元目标语言

功能句式

Talk about English and its development,Refer to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teachers’ book.Talk about difficulties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Different speakers may come from different places, so they may use different words and dialects, such as subway and underground railway, left-hand-side and on the left, two blocks and two streets.Make dialogue using request and commands:

Pardon?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I beg your pardon? Can you speak more slowly, please?

I don’t understand.Sorry, I can’t follow you.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please? How do you spell it, please?

词汇

1.四会词汇

Include role international native elevator flat apartment rubber petrol gas modern culture AD actually present(adj.)rule(v.)vocabulary usage identity government Singapore Malaysia rapidly phrase candy lorry command request retell polite boss standard midwestern southern Spanish eastern northern recognize accent lightning direction subway block 2.认读词汇

Shakespeare Noah Webster Lori dialect Houston Texas Butord Lest catfish 3.固定词组

Play a role(in), because of, come up, such as 语法

Command & request Open the door.Please Open the door.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He told(asked)me to open the door.Ⅲ.单元教材分析和教材重组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通过对世界英语这一话题的探讨,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了解,对当代语言特别是英语发展趋势的了解,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由于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它不断吸收、交融、容纳、创新,这就形成了各种各样带有国家、民族、地区特色的英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受、了解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都有自己的规律和习惯用法和不同发音规则。

1.1 Warming up简要介绍了世界英语的分支以及英语语言在不同国家产生的差异,使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多文化、多层次、多元性,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2 Pre –reading通过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以便参与课堂活动。

1.3 Reading 简要地说明英语语言的起源、发展变化、形成原因,以及它的发展趋势。1.4 Comprehending 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1.5 Learning About the Language 主要通过各种练习帮助学生重温本单元前几个部分所学的新单词和短语,同时也通过新的例子展现了美国英语、英国英语的差异,并着重介绍了本单元的语法项目(Request &Command and Indirect Speech)

1.6 Using Language其中的reading and talking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地英语有自己的特色,即使是美国东西部、南北部、说话均有所不同。为了帮助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学完课文后讨论中国的方言,使他们感受到本国的文化差异。2.教材重组

2.1 导入 把Warming Up作为一堂课。

2.2 精读 把Pre-reading, Reading和 Comprehending整合在一起作为一堂精读课

2.3 语言学习把Learning About the Language 和Workbook 中的Using Structures结合在一起。

2.4写作

2.5听和说 把课文中的听和说整合成一堂课。

2.6练习课 workbook exercise & other exercise 3.课型设计与课时分配

st period Warming Up nd period Reading & Language Study rd period Learning About the Language & grammar th period Writing th period Listing & Speaking th period Exercise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eriod One

Warming Up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1.能力目标(ability aim)

a.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world English b.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nglish and Br.English 2.语言目标(language aim)More than;include;play an important role;because of;international;native;elevator;flat;apartment;rubber;petrol;gas

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a.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World English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nglish and Br.English b.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jokes caused by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English.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a.Individual, pair or group work to finish each task.b.listening c.Discussion

四、教具(Teaching aids)

A computer;a tape-recorder;a projector

五、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tep 1.Leading-in Fun time: warm the students up by asking them to greet each other with their dialects.At the same time, lead the students to thing about the topic of this unit---“language”.Step 2.Warming Up 1)A quiz about the national flag of countries speaking English as their first or second language.Lead the students to the topic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2)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about the “world Englishes”.Step 3.Talking about “world Englishes”, 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nglish and Br.English.1)Listen to a dialogue between an American and an Englishman.And try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m.2)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nglish and Br.English.(mainly about vocabulary and spelling)Step 4.Speaking task Student make up a dialogue with a misunderstanding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nglish and Br.English like the dialogue they listened to

六、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eriod Two Reading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through this passage.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s)

Get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能力目标(ability aim)

Get some knowledge of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语言目标(language aim)Grasp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play a role in;because of;come up;play a part in.Learn the grammar: the indirect speech of the imperative clause.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The indirect speech of the imperative clause.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Task-based approach

四、教具(Teaching aids)Multi-media computer

五、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tep 1.Warming Up Warm the students up by asking then to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nglish and Br.English Step 2.Pre-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some questions about “English” in pairs.1.How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in the world today? 2.Why do some people speak English? 3.What has helped to spread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4.Do you think it important for Chinese to learn English? Why? Step 4.Reading 1)The First-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scan the text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in the book.2)The second 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paragraph by paragraph, and get some detail information.a.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agraph, students answer some questions.b.For the third paragraph, students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to fill in the tab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c.For the last paragraph, students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Indians speaks English.Step 4.Discussion 1.Do you think it matters what kind of English you learn? Why? 2.Why do you think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ant to learn English? 3.Do you think Chinese will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language in the world instead of English in the future? Step 5.Extension Give the students some information of origin of Am.English and Br.English.六、作业(Homework)

1.Finish the exercise on page 10.2.Read passage on page 51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eriod Three Learning about the Language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1.能力目标(ability aim)

a.Enable students to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request and a command.b.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 Indirect Speech(request & command).c.Enable students to use about the Indirect Speech(request & command).2.语言目标(Language aim)

Command;request;retell;polite;boss Indirect Speech(request & command)

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a.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request and a command.b.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Indirect Speech(request & command).c.Students can use about the Indirect Speech.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a.Individual, pair or group work to finish each task.b.discovering the structure through examples.c.Practice

四、教具(Teaching aids)A computer, a projector

五、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tep1.Warming-Up(Revision)Warm the students up by asking them to go over the direct speech and the indirect speech.Do some exercise: change a statement or a question into indirect speech.Step2.Talk about Request and command.1)Talk about the polite and impolite tune.2)Change the commands into requests.3)Learn to give requests or command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Step3.Talk about hoe to change a request and a command into indirect speech.Ask(ed)sb.(not)to do sth.Tell/told sb.(not)to do sth.Step4.Practise change a request or command into indirect speech.Step5.Using the structure A game: Choose two students act two robots.One listens to the requests, the other listens to the commands.Other students give either requests or commands, and the robots do what the students asked them to do.六、作业(Homework)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eriod Four Writing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a.Let students get to know how to write a statement by using brainstorming b.Try to use connecting words or sentences to make it as an essage or passage not just several sentences 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s)Write a statement 能力目标(Ability aim)

Use the brainstorming way to connect sentences and then arrange them properly.语言目标(Language aim)I think’ I believe’

In my opinion, We learn English to……

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How to arrange sentences correctly.Try to use connecting words.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Brainstorming way

四、教具(teaching aids)Multi-media computer

五、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tep1.Lead-in Use the brainstorming way to ask students “Why should we live?”which is a simple question,at the same time there might be various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ich will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Step2 Presentation Also use the brainstorming way to ask “Why should we learn English?” and “how can learning English help China?” Step3 A poster Write a poster to collect all their ideas, try to use complete sentences, such as: I like to study English use it for business in the future.I want to study English well so that I can read English books.Say, come to the blackboard and write down your ideas, try to use complete sentences, Such as: If I learn English well,I can bring in the advanced foreign technology to Ching, so China will become stronger.I decide to learn English well.In this case I canard English novels, so I can translate them inro Chinese, then more Chinese can know more things about the world.Step4.Write a essay The title is “Do we need to learn English?”

Step5.Display the structure on how to write the essay.1.State your point of view.2.Show the supporting reasons.3.Get a conclusion Step6.Show them the connecting words which can help them to join the sentence and paragraphs.Illustration: I think, I believe,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am concern…… Addition: firstly, secondly, then, besides, at last…… Contrast: however, but, on the other hand…… Summary: in short, in a word, therefore, so……

Step7.Give them a simple example which is not complete Do we need to learn English? I strongly think we not only need to learning English but also learn it well……why should we learn it……How can Learning English help China in the future?......六、作业(Homework)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eriod Five Listening & Speaking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教材(Teaching materials)listening materials on P12 and P14 on the textbook, another one attached 能力目标(ability sim)

Enable students to catch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and understand them and distinguish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try to use them in dialogues.语言目标(Language aim)

Distinguish some words used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and some dialect and accent.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Understand words used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which have the meanings and some dialect accents.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Listening and talking

四、教具(Teaching aids)

Tape recorder and get students answer sheet printed out

五、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tep1.Listening Textbook P14 Listen to the tape, getting to know American dialect and accent.Step4.Speaking After listen to different dialects and accents, see if students know how to pronounce the following words: Ask, after, either, neither, kilometer, box,…..Step3.Listening Do exercise.六、作业(Homework)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eriod Six Exercise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Finish the exercise on the workbook 1.能力目标(Ability aim)

a.Enable the students to command “commands and requests” b.Through cooperative work find out correct answer themselves.2.语言目标(Language aim)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dings.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of the passage.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a.Fast and careful reading b.Individual, pair or group work to finish each task.c.Discussion

四、教具(Teaching aids)A computer

五、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tep1.Warming up Step2.Speaking task(Review commands and requests)Offer them situations and try to make dialogue with commands and requests.Step3.Do the “Reading”on P13 and answer questions on it briefly.Step4.Finish the “Reading task”on P51 and complete the form after it.Step5.Group work Ask them to sum up what codes and short forms of words they often use when they often chat in the net wuth others.Step6.Check up their researching result.六、作业(Homework)

七、板书设计

八、反思

第五篇: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2课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吉林高一检测)从1979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D)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呼吁尽快实现统一

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D.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解析] 1979年之前,我国对台湾的政策是武力统一;之后则立足于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使用武力,故选D项。

2.(2018·聊城高一期末)“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B)A.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B.台湾问题 D.国际问题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可以直接推断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而提出的。

3.(2018·铜陵高一检测)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D)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

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解析] 材料信息“一国两制”“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由此判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香港保持既有的社会制度不变,故应选D项。

4.(2018·广西学业水平测试)根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首先成功解决了(B)A.南海诸岛问题

C.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D.澳门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997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5.(2018·长春十二校高一联考)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B)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

6.(2018·山西重点中学高一联考)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D)A.《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 B.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 C.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 D.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

[解析] 从材料可知,香港可独自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经济、文化关系并订立协议,这表明香港有高度自治权,但与英国干涉香港事务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具有外交和国防权,故B、C两项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D项。

7.(2018·南昌高一调研)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B)A.国家统一样本

C.文明交流枢纽

B.社会制度示范 D.经济发展标本

[解析] A、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构想的精髓在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大陆作为国家主体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不能说香港是社会制度示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8.(2018·江门高一联考)2015年春节前后,持续近两年的所谓香港“占中”事件,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终于沉寂了。这表明(B)A.香港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D.香港回归后保持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

[解析] 题干中的香港“占中”事件与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之间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香港“占中”事件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沉寂,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故B项正确;题干所示内容与香港、内地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香港回归后

保持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故D项错误。

9.2017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八周年,十八年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下面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D)A.接纳了葡萄牙“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一国两制”概念的理解。邓小平指出,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应选D项。

10.(2018·常州高一联考)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这一天被台湾《民众日报》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历史性”是指海峡两岸(A)A.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C.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B.直接通邮、通商、通航 D.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解析] 根据“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A项正确;2008年直接通邮、通商、通航,1992年达成“一个中国”共识,1979年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B、C、D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1.(2018·阜阳高一调研)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C)①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 ②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 ③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④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历史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现实中两岸还未实现统一,“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都尊重这一历史和现实,故①正确;“九二共识”是两岸民间组织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故②错误;它们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故③正确;它们提出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在两岸达成共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12.(2018·通化高一联考)《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

(D)A.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

C.赞同“一国两制”的方针

B.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 D.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解析] 本题考查两岸关系,根据材料,蔡英文把大陆称之为中国,把台湾称为一个国家,说明她认为海峡两岸是两个国家,这就违反了“九二共识”中只有一个中国的说法。所以选D项。试题的立足点是大陆与台湾,所以A项错误。蔡英文的核心观点是反对美国把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不是美国的对华政策,B项错误。由题意来看蔡英文不可能赞同“一国两制”。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开始了3年零8个月的日占期。1942年10月中英谈判中,国民政府要求终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收回新界,遭到英方拒绝。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丘吉尔公开反对在亚洲及中国实行《大西洋宪章》,并声称要让英国国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他说:“我们也有我们的传统……我就要坚持这些传统和维护大英帝国。”

材料二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在英国国歌乐曲中缓缓降落。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瞬间,这是永载史册的时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结果如何?丘吉尔所谓的“传统”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答案] 要求:二战期间,国民政府要求收回“新界”,但不是全部香港地区。结果:由于英方拒绝而失败。含义:丘吉尔所谓的“传统”,不过是侵略扩张和炮舰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针是什么?

[答案] 问题:中国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了香港地区的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方针: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3)从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不同结果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

[答案] 国民政府软弱无能,无法收回香港“新界”地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力强盛了,中国人民的夙愿才得以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其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也必然加快完成祖国统一的进程。

14.祖国统一大势所趋,这是两岸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心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 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马英九在主持高雄港两岸海运直航仪式时表示,两岸“三通”启动象征两岸和解,不是走对立冲突的路,希望两岸能够共谋和平繁荣。马英九在致辞时说,两岸直航代表的意义就是两岸不再对立,以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这一方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答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答案] 基本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两岸最终实现“三通”是在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2008年。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

下载推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2-2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 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4-2-2氯离子的检验和卤族元素 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