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线段的长度比较
7.3线段长短的比较(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2、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画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
线段的和差的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准备
四支筷子(三红一绿,长短不一)、投影片、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如何比较两个人的身高?比较高矮的关键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人高矮的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用观察法比较线段的长短可行吗?(在黑板上画二根线段
A〈-----〉B C 〉-----〈D 让学生观察)
(二)、新课教学
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
1、“议一议” 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
叠合法:把线段AB、CD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
① 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② 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③ 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
记做:AB=CD(几何语言)
若端点B落在D内,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记做:AB>CD 如图1 CA
DBCABDCADB
(注:讲此方法时,教师应采用圆规截取线段比较形象,还需向学生讲明从“形”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
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比较。
总结;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
2、(1)、“做一做”1.(1)用刻度尺量出图中的三角形三条边的长: AC=__cm;BC=__cm;AB=__cm.(2)用“=”、“<”或“>”号填入下面的空格:
AC___BC, AC___AB, AB___BC.(3)、“想一想”先画一条线段,再画一条与它相等的线段,怎么画?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3、问题一:已知线段a(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
图2:
a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然后教师示范画图并叙述作法,让学生模仿画图。
画法;① 先作一条射线AC ② 用圆规量取已知线段a的长度 ③ 在射线上截取AB=a,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注意:要求学生不必写画法,但最后必须写好结论)
问题二: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
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画,可以请一位学生板演。教师总结,讲规范的步骤,同时指出线段和的概念(强调;线段的和指的是线段的长度之和)
变式:画一条线段d,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差。
由学生自己讨论合作完成,教师作评价。
4、“做一做”如图,在线段AB上,有C,D两点,请完成以下填空:AB=AC+____+____=AD+____=AC+____.AC=AD–____=AB–____=AB–____–____.CD=AD–____=BC–____=AB–____–____.5、课外题:(有时间可选做)
做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用几种方法比较线段AB与线段AC的长短?
B
AC
(三)、谈谈收获:
① 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 ②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③ 线段的和、差的概念及画法
(四)、作业:作业本(B组视学生定,可选做)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线段长短比较
7.3 线段长短的比较(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和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学会线段中点的简单应用
3、借助具体情境,了解“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并学会简单应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线段中点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 线段性质和两点间距离
(二)、讲授新课
1、线段的中点
请按下面的步骤操作:(学生做)① 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条线段AB ② 对折这张纸,使线段AB的两个端点重合 ③ 把纸展开铺平,标明折痕点C 教师:线段AC和线段BC相等吗?你可以用是么方法去说明? 学生1: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度,再比较
学生2:用圆规测量比较
教师:象图1这样,点C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C与BC,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用几何语言表示:
AC=BC=1/2AB(或AB=2AC=2BC)
教师:刚才用折纸的方法找出AB的中点C,你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中点C呢? 学生:用刻度尺去量出AB的长,再除以2,就得到点C(让学生板演)填空:如图2 已知点是c线段 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1)AB= _____ BC(2)BC= AD(3)BD= AD “想一想”如图3,点P是线段的中点,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已知线段CP的长为1.5cm,求线段AB的长。
可让学生讨论后再作答(教师可作如下分析:如果能得到线段CP与线段AB之间的长度比,就能求出线段AB的长。)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完成。
解:∵ 点P把线段二等分,∴ AP=PB=1/2AB ∵ 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 AC=CD=DB=1/3AB ∴ AP-AC=1/2AB-1/3AB=1/6AB, 即 CP=1/6AB ∴ AB=6CP=6×1.5=9cm 即AB的长为9cm 练习
1、已知BD=4厘米,延长BD到点A,使BA=5厘米, 点C为AD的中点,则BC= 厘米.2、已知点P在线段AB上,E、F分别是AP和BP的中点.(1)如果AP=8,BP=6,求线段EF的长;(2)若线段AP=a,BP=b,求线段EF的长;
(3)若点P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线段AP=a,BP=b,线段EF的长有变化吗?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2、两点间线段最短
出示课本图片,从上面的两个事例中,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可让学生稍作讨论后回答)学生:选择直路,路程较短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图7-18(见课本),从A到B的几种路线,并用红色粉笔标出最短的路线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出最短的路线的?
学生:利用观察、测量
根据学生的画图,师生共同总结出线段的性质: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要强调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而不是两点间的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是数值。
教师:“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你能否举一些例子?
学生:从A到B架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等。
想一想:如图,某市有A,B,C,D四个社区。现在要建造一个公交车停靠站O,使车站O到四个社区的距离之和最短。问车站应建在何处?请标出车站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作业本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5角的大小比较
文成县百丈漈镇校
柳孟海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5 角的大小比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意义;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会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用叠合法和度量法进行角的大小比较;会区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会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角的计算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的大小比较与角平分线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折纸片寻找角平分线的过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角的大小比较和角平分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例2的逻辑推理。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两种三角板、量角器、透明四方纸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我们知道,不同的角会有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说,不同的角之间会存在大小关系。
A
C
图1
P
O
B Q
师:(手拿两种三角板,并指着60°和45°的两个角)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生:当然是那个角(60°的角)
师:有谁能说说理由?为什么认为这个角要大些呢?
文成县百丈漈镇校
柳孟海
生A:重叠一下
生B:一个是60°,一个是45°(个别学生会记得角度)
师:很好,已经有同学知道方法了。今天我们来更深入地去探究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展开
1、角的大小比较
师:刚才已经有同学说可以重叠一下便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了,对吗? 请问:你是如何重叠的呢?
生:顶点重合,其中一边也重合,(学生可能会漏说:另一边要同侧)师:(按学生的说法,把两个角重叠)这样一叠,又如何去说明哪个角大呢? 生:
师:因为AB边落在∠QPO的内部,所以∠BAC小于∠QPO 记做∠BAC<∠QPO或∠QPO>∠BAC.如果两个角完全重合,那我们就说这两个角相等。
师:除了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角的大小外,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用圆规测量
师:对,我们也可以用圆规分别测量出角的度数,然后再进行比较。(介绍圆规的用法,并让学生测量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
2、角的分类
师:用这两个三角板能拼出哪些不同度数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生:
师: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只讨论大于0°小于180°的角。周角和平角往往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角按大小我们还可以进行分类,(1)直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
如图3中∠AED和∠BED,记作∠AED=Rt∠ 和∠BED=Rt∠,或Rt∠AED和Rt∠BED,A注意:画图时通常在直角的顶点处加上符号“┓”
(2)锐角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如图3中∠BEC和∠DEC
DCA(P)O图2CQBE图3B文成县百丈漈镇校
柳孟海
(3)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是钝角。如图3中∠AEC 例1:(课本例题)如图:点A、O、E在一条直线上。解答下列问题。
(1)比较∠AOB、∠AOC、∠AOD、∠AOE的大小;(2)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分析:(1)问中的四个角有一边重合,如何通过另一边的位置来比较角的大小?(2)问,先观察图中的ABOCED信息,得知什么?(直角符号)可与直角比大小来确定是锐角还是钝角。
练习:3∶30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3、角平分线
做一做:在一张透明的纸上任意画一人角∠AOB,把这张纸折叠,使角的两边OA和OB重合,然后把这张纸展开、铺平,画出折痕OC。那么∠AOC和∠BOC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引出角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例2:(课本例题)如图,∠ABC=90°,∠CBD=30°,BP平分∠ABD,求∠ABP的度数。
分析:可采用逆推法,已知∠ABC=90°,若再知∠CBP的度数,问题自然就解决,再看已知,BP平分∠ABD,能得到什么结论?
CDPBA文成县百丈漈镇校
柳孟海
三、课堂小结
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角的分类
3、角的平分线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作业题
2、完成作业本。
五、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7.5 角的大小比较
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重叠法,度量法
2、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3、角的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七、参考资料和网站
1、www.xiexiebang.com
2、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长度比较教案
篇一:《长度比较》教案
长度比较
上南二村小学 李华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启动生活经验,学会用规范的语句描述长度比较的结果。
2、通过比较活动,逐步体验、感知、归纳“长度比较”的数学方法。
3、创设问题情境,感受借助方格(媒介)作为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
教学重点:
会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数学方法比较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灵活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比较物体间的长度。
教学准备:线、长方形图形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1、游戏:比高矮
师:昨天李老师请了我们班的两个小朋友来做了一个比高矮的游戏,想不想知道他们比较的结果呢?(课件出示两个身高比较接近的学生,高的学生站在地面上,矮的学生站在椅子上)
大家看,xx和xx比,xx比xx高,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让矮的学生坐在椅子上)现在能直接比较了吗?为什么?(要都站在地上)现在一个站这边,一个站那边,你能一眼看出他们的高矮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小朋友真聪明,比较高矮不仅要站在同一地面上,而且要让他们站在一起才能比较,现在我们只要看他们的(头顶)就能比出高矮了。
谁能用这三句话来说说比较的结果?(谁和谁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揭示课题
师:刚才这个小游戏告诉我们,比较高矮要让比的人都站在同一高度上,再看他们的头顶,我们就可以比出高矮了。生活中像这样的比较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度比较。(板书课题:长度比较)
二、探究新知,实践体验
1、比较绳子的长短
(1)师:听,小巧、小亚和小胖他们三人在为什么事情发生争执呢?(出示媒体)录音:小亚:我的绳子最长。
小巧:不是的,我的绳子最长。
小胖:你们都不要争了,是我的绳子最长。
师:小朋友,他们在争什么?(媒体出示3根绳子)
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比一比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三根长短不一的“线”,比作三根“跳绳”,请你们同桌合作,尝试比较一下,并说说比较的结果。
(2)同桌合作,尝试比较三根绳子的长短。
(3)学生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
(4)归纳
师:刚才几个小朋友比较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在比较绳子长短的时候,我们都是先一端对齐,再拉直,然后看另一端就能比较出长短了。(板书: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试一试
(1)比较旗子的高低(出示四面旗子,遮掉下面部分)
师:看!这是4面旗子,旗子我们比什么?(比高低)
旗子的下面被花草遮住了,你能猜出哪面旗子最高吗?
为什么不能?(下面部分被遮掉了,不知道一端是否对齐)
(遮掉的部分慢慢移出)现在能比了吗?谁来说说比较的结果,你是怎么比的? 小结:旗子的下端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只要看它们的顶端就可以比出高低了。
(2)比较铅笔的长短(出示三支铅笔,遮掉下面部分)
师:这三支铅笔的下面部分也被遮住了,你们先来猜一猜哪支铅笔最长?
(遮掉的部分慢慢移出)这次为什么猜不准了呢?(铅笔的一端没有对齐)怎么办呢?
好,我们把铅笔的一端对齐,现在能比了吗?谁来说说比较的结果?你是怎么比较的?
小结:无论是比较旗子高低,还是比较铅笔的长短,我们都是用了观察的方法,先要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比较出结果。(板书:观察)
(3)比较彩带的长短(出示两根彩带,遮掉中间部分)
师:这两条彩带同样被遮掉了一部分,你能比较出它们的长短吗?为什么? 我们来看个究竟。(遮掉的部分慢慢移出)哦,原来红色的彩带中间打了一个結,所以红色的彩带比紫色的彩带长。
小结:我们在比较物体长度的时候,不仅要将物体的一端对齐,而且要将物体看完整,然后再比较。
3、生活中的长度比较
师:除了比高矮、比长短和比高低,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长度比较呢,(课件演示)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谁愿意来说一说?(比厚薄、比粗细、比宽窄)
三、灵活运用,合理比较
1、折纸:
(1)通过观察直接能比较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眼力好!仔细观察三角形的黑边和紫边,哪条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黄边和绿边,哪条边长?
(2)通过观察产生争议
师:长方形的红边长还是蓝边长呢?
这两条边的长短比较接近,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比较了,那有什么好方法吗?
(3)请学生取出这张引起争议的长方形纸片,同桌合作探究,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方便。
(4)请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的?
①用尺量(板书:量)
②用铅笔、手指等间接比较(板书:间接)
③两张长方形的纸片(一个横放,一个竖放)叠在一起,使红边和蓝边重叠,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④长方形中的蓝边沿着红边对折,使一个顶点重合,也就是是两条边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可以知道比较的结果了。(板书:折)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用尺量、间接比较、折一折这么多的好办法,这些好方法我们都是通过操作来比较物体的长度。(板书:操作)
2、数方格
(1)师:昨天老师买了些文具,而且将这些文具画成了图(课件出示),所以不能移动,要一下子比较出它们的长短有什么好办法吗?(数方格)
老师给这六件物品编上了号。请小朋友独立思考,按照这些物品的长短,从长到短用编号表示出来。
(2)请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因为每个方格的大小相同,所以我们只要数出这个物品占了几个方格,就能知道这个物品的长度,这样就能比较出这些物品的长短了。(板书:数)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吗?
长度比较的方法有很多,但不管是观察、操作还是数方格,我们都是用了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度,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比较物体的不同,选用合理的比较方法,使操作更简便。
附:板书
长度比较 观察
量
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操作间接
折
数
篇二:长度比较教案
长度比较教案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学期p50—5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会用语言表述()比()长,()比()短等的。
2、会对长度进行比较,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一眼看出﹑一端对齐和方格纸等。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比较物体长度的兴趣,体会用多种方法进 行物体长度比较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长度比较的多种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度不等的绸带、方格纸、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利用经验,引入课题:
1.反义词活动:长——短;高——低;厚——薄;宽——窄。2.请学生用手势比划上述反义词。3.出示:长度。
二、选择方法,探索新知:
(一)运用“一眼看出”的方法 1.比较牙刷长短。
2.比较小胖与小巧的高矮。
3.比较字典与作业本的厚薄(板书——长度比较)
(二)运用“一端对齐”的方法
1.出示两根丝带,哪根长?(首先需要拉直)
(1)生上台演示。
(2)揭示长度比较的又一方法:一端对齐。2.颁奖典礼比较身高。
(1)怎么样比才公平?
(2)高矮是相对的,比的对象不同,所以结果不同。3.同桌合作,比文具。
(1)小组合作,讨论比较方法。
(2)汇报比较方法 4.比较纸条的长短
(1)一端遮住,看另一端比较
(2)没有对齐比较
5.蓝边长还是红边长(1)小组合作,讨论比较方法
(2)交流汇报
小结:比较物体长度时,应灵活运用方法。
(三)运用“数方格”的方法
1.考考你的眼力:两支铅笔哪支更长?(引出方格纸)
2.出示格子图:你能数出每样物体各占多少段吗?(学生数一数)3.游戏:男女生分别观察后交流,看到什么个占多少格子? 4.想一想:小动物回家,谁回家的路程最长。
(四)运用“尺”量的方法
用什么工具最合理?——尺
三、拓展
小丽的问题
(1)出示图:在透视较强的路上,一位小丽在近处,路灯在远处。
(2)小丽说:我比远处的路灯高吗?(近大远小)
四、总结:
师:今天你学了什么?
长度比较
方法:
一眼看出
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折)
方格纸比较(统一大小)
《长度比较》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短。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多次实践来逐步体验、感知,发现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并且从两个方面,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入手,教会学生应该灵活运用方法比较长度,开发学生的思维。
整节课力求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设计。首先通过说反义词游戏引入长度比较的概念,以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开始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视觉直接比较物体的长度,引出“一眼看出”的方法同时训练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出示两根丝带,是难以用眼睛直接比出长短,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一端对齐”这种方法的实质。在后面的探究过程中,从小动物运动大会的颁奖典礼上比较身高引出比较的对象不同,结果也就不用,让学生体会到长短是相对的,教师作为“助教”通过提供大量操作素材,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灵活运用比较方法的同时,学生获知可以借助“量”、“数方格”等方法进行长度比较,并且在探索中感受发现的喜悦以及收获成功的快乐。
篇三:长度比较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⑴ 会直接比较出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⑵ 会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长短。
⑶ 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2.教学重点/难点
⑴ 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其长短)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你知道班级中哪个同学最高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他比其他同学都高。
生2:他排在队伍最后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度比较》
二、新可探索:
探究一
师:校园里有四面彩旗,你能看出哪面最高,哪面最低吗?
生:(1)号旗最高,(4)号旗最低。
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这四面彩旗都竖在草地上。
小结:因为四面彩旗的旗杆都竖在同一条横线上,所以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1)号旗最高,(4)号旗最低。
师:他们的谁高谁矮?
生1:不能比较
生2:不能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比较?
生1:一个学生下面有凳子
生2:他们不在一条线上。
师小结:我们在比较长短时,一般要在同一条线上比较,让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另一端长的就长。
跟进练习:
⑴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支长?
组内相互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
(让两支铅笔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另一端长的就长。)
探究二
师:三个同学在跳绳,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谁手中的绳子最长呢?
生:可以把他们的绳子拉直比较。
师:拉直就能比较长短了吗?
生:把绳子一端对齐,看另一端进行比较,师:对,说了非常好。当绳子弯曲时可以先把它们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谁长,这根绳子就长。
跟进练习:
师:长方形纸 横长还是竖长?可以怎么比呢? 方法一:
⑴把纸对角一折,使横边与竖边重合来比较。
方法二:
⑵用一张纸的竖与另一张纸的横去比。(前提:两张纸的大小一样。)
师小结:用折的方法也就是将他们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谁长,这条边就长。探究三
师:这里有些学习用品的图片,你能比较它们的长短吗?
生:可以把它们竖起来,一端对齐比较。
师:不行,这是图片不能拿下来,还有其它好方法吗?
给大家提供了方格子,看看能否借用它来比较?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生:我们可以借助方格纸来进行比较,看这些物品各占几个小方格,就能知道它们的长短了。
学生尝试,教师指导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⑴谁的身高最高?你是怎么比的?
生:小胖最高。他们站在一样高的地方,只要看另一端就能比较了。
师:4位同学站在同一地面上,所处的位置相同,我们就看头顶,谁头顶高,这位同学就长得高。
练习二
问:两张长纸条,一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比较哪张纸条长吗?
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
生1:蓝色长
生2:红色长
生3:一样长
生4:不能比较
师:为什么不能比较?
生4:因为两张纸都被遮住一部分,遮住部分不能判断它们的长短。
师小结:我们在比较物体长短时,要将物体看完整,然后进行比较。只看一部分,是不能进行正确判断的。
练习三
⑴ 哪条线最长?
(上面的练习也只能直观感悟每一条线段的长短)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可以将物体一端对齐,看另一端进行比较,也可以借助其它物品来帮助比较,物体要看完整。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p50、51 篇四: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1、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3、学习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3-1 3-2)
不同物品、幼儿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让幼儿发现长短不同。)
二、展开
1.通过操作,学习并置比较法。
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小结: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与幼儿一起朗诵教师总结的儿歌,边说边操作。
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
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3.趣味练习:比较长短
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
请幼儿看看图片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红色,在短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蓝色。4.分组操作,巩固方法。
请幼儿在小筐里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相邻两名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掌握不好的幼儿。
三、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后,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形成长于短的体验。
第五篇: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七年级数学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七年级数学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2)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掌握线段的比较方法.2.掌握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的关系.3.掌握线段的性质及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线段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学习线段的中点的形与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线段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必要性.从而体会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重点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难点
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直线、射线、线段 1.线段的比较方法: 2.线段中点的三种表示方法: 3.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4.线段的性质: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请比较班上两位同学的身高,有几种方法? 类似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可以用什么方法? 度量线段AB与CD,有几种结果?
你能画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线段吗? 活动二:折纸找中点
试描述出线段中点的概念.如图1
活动三:看图得出线段最短的性质.思考,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如图:(1)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2)把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的行走的路程?说出上述问题中的道理.活动四:1.目测距离.请估测出老师到某位同学的距离.1.站在一起.2.身高的数量比较.3.刻度尺量,再比较数量大小------(度量法)
4.利用圆规,把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作比较------(叠合法)学生总结,两条线段的关系有: AB=CD AB>CD AB<CD 老师总结,规范学生的语言。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MA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M是线段AB的中点,你能得出哪些关系式? ∵M是线段AB的中点 ∴AM=MB=0.5AB AB=2AM=2MB 类似的,你能找出给定线段的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吗?
关注学生语言的规范性、简洁性.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应用距离的单位的准确性.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入,激起学生兴趣,找出不同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抽象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训练学生分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