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边塞诗歌四首》-刘源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比较·探究
课 题:《凉州词》《从军行》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课 型:比较·探究 课 时:2课时 姓 名:刘 源
单 位: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
上课时间:《凉州词》《从军行》—2012.12.10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012.12.1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
《凉州词》《从军行》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
1.自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
2.查找关于王之涣、王昌龄等作者的资料及诗歌的写作背景。3.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2.品味欣赏诗中佳句,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3.背诵、默写四首首诗。
评价任务:
1.能熟练有感情的诵读这四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2.能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能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富有生命力的领悟。
4.能体会戍边战士的怀乡之情以及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文本解读:
四首诗歌都是描写边塞风光的。其中王之涣的《凉州词》写戍守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是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
这两首边塞诗侧重于反复吟诵,体会各自描写的侧重点,更主要品味富有生命力语句。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旗亭画壁》。话说,开元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丽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甚为得意。这个故事未必真有,但王之涣的诗歌确实是当时广为传唱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和其他三位有名的边塞诗人的作品。(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作品:
教师投影作者资料,学生识记。相关资料(课件出示):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王昌龄自岭南北归,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所杀。
三、自主学习:
一读——读中悟顺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 停顿和节奏;然后学生试读、自由读。
点拨:《凉州词》《从军行》均为七言,注意按意义停顿朗读,停顿在第四字后,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五言的诗,按意义朗读停顿在第二字后。
二读——读中悟意
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小组自读,学生讨论,组内交流。明确:《凉州词》前两句写关外之景,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从军行》前两句写边塞景象,勾画出一幅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抒发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
三读——读中悟情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教师的解说,想象当时的画面与情节。然后再读诗歌,并在小组内讨论诗歌的主旨。
教师巡回指导,明确:
《凉州词》侧重以苍凉悲壮的笔调抒发戍边战士的怀乡之情。《从军行》侧重表现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
四、合作探究:
师:诗人身处边塞要地而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心情,那么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一说——品佳句: 品味欣赏《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指导,教给学生赏析和品味的方法,课件出示)“怨杨柳”不是怨那些杨柳,应理解为用杨柳曲的调子表怨。在“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凉州,响起苍凉哀怨的笛声,吹的是思乡的杨柳曲。厌烦,生自高度的怨恨。怨到什么程度?怨到要说“何须怨”的程度: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无论怎样怨都无济于事,绝望了!现在作出个判断:玉门关外的凉州没有春风。你吹什么折杨柳?这里连春风都来不到,哪里有杨柳让你去折啊?但更要紧的是:没有春风的关外,一切生命都只好在摧残中挣扎。人,也一样!二说——说诗情: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尝试探究一下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教师点拨: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或者表述自己对整个语句的感悟。学生讨论交流后展示,师生共同明确:
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学生练习: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朗读诗歌,熟读成诵,并体会佳句的妙处。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⑶生配乐诵读。三说——说两情
试比较《凉州词》与《从军行》二首古诗的异同点。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师生评价,课件出示:
王之涣的《凉州词》时间和空间都有大跨度,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从军行(其四)》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五、知识拓展:
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凉州词》或《从军行》扩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六、布置作业
课下试背诵和默写《凉州词》和《从军行》。
【附】板书设计:
边塞诗歌四首
《凉州词》 黄河白云----塞上孤城
王之涣 羌笛杨柳----春风不度----悲中有壮、悲而慷慨
《从军行》 云山绵亘----边城荒远----思乡思亲 王昌龄 战事频繁----报国御敌----誓死杀敌
教学反思:
亮点:在本课的设计中,学生对课文的品评与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朗读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并能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无论是读出韵味,了解诗意,还是从简练的语言背后深刻体会到丰富的内涵,都要有明确的指点和鲜明的诗歌本色。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导,尤为重要。
运用对比阅读是学生一步到位的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与诗歌主旨,来感受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意境。
问题:在进行本课时,学生对诗中佳句理解较浅,还需要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进行知识拓展时,教学时间有些仓促,效果不佳。
建议: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说,可以在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这句诗意作为背景,让学生对其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同样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文章。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记忆也得到升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
《使至塞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两首诗把握作者不同的心境。
2.查阅一些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词,以增加必要的积累。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教学目标:
1.结合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2.品味欣赏诗中佳句,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3.背诵、默写四首首诗。
评价任务:
1.能熟练有感情的诵读这四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2.将诗歌评价的步骤能独立的再分析一次本课诗歌。3.能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富有生命力的领悟。
4.默写时书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背《凉州词》和《从军行》两首诗。
2.默写《凉州词》和《从军行》两首诗。
师:同学们,如果说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边塞诗可谓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我们上节课学习《凉州词》和《从军行》这两首诗边塞诗。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边塞诗中的代表作: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
二、走近诗人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人称为“诗佛”。王维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生活为主,也有描写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苏轼常曾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其诗风格雄浑,意想新奇,色彩瑰丽,尤以边塞诗名世,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有《岑嘉州集》。
三、感受诗律之美: 一读——读中悟顺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 停顿和节奏;然后学生试读、自由读。
读法指导: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第1、2句陡促,重读“卷”“八月”“即”;
3、4句轻柔舒缓,重读“春风”“千树万树”;然后低沉滞涩。“中军置酒饮归客”及以下三句应读得热烈急促,一气呵成氛;“轮台”四句渐渐舒缓,渐渐低下去,使声音恰如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营造出低回不已的意境。
同时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要求注意“候骑,燕然,掣,裘,衾”等字的正确读音。
二读——读中悟意
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小组自读,学生讨论,组内交流。明确:《使至塞上》首联写奉命出使,征途遥远。颔联写出塞的行程。颈联写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观。尾联运用典故表明唐军声威远震塞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十句描绘边塞风雪的奇异风光和奇寒景象,后八句写送别。
三读——读中悟情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教师的解说,想象当时的画面与情节。然后再读诗歌,并在小组内讨论诗歌的主旨。
教师巡回指导,明确:
《使至塞上》抒发了诗人不辞长途奔波奉命出使边塞的豪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描绘边塞的奇特风光,抒发深厚的离别,惆怅之情。
四、展示佳句之境:
1.请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谈谈喜爱的理由。
(点拨:理解句意是最低要求,抓关键字,理解用字魅力,结合诗歌景色和写作背景,揣摩作者思想感情,体会诗歌写作手法运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展示,师生共同明确: 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另外,落日本来给人的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2.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朗读诗歌,熟读成诵,并体会佳句的妙处。
五、比较诗情之异
1.请同学们分别指出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边塞景物及特点。《使至塞上》:孤城
万仞山
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
胡琴
琵琶
羌笛 瀚海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边塞诗描写景物的共同点是:描写边塞风光,场面壮阔,气势豪放。
2.那么这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共同:思乡 爱国
不同点:第一首诗是惜别,第二首诗是思乡。
3.教师总结:
边塞诗的特点:描写边塞风光,场面壮阔,将士生活,气势豪放,爱国思乡。课下时间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边塞诗,去比较,去探究,对边塞诗将会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六、布置作业
课下试背诵和默写《使至塞上》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附】板书设计:
边塞诗歌四首
《使至塞上》 单车问边----过汉入朝----景色雄浑
王维 大漠风情----逢骑问边----意境开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奇异瑰丽----渲染气氛
岑参 送别----依依离情
教学反思:
亮点:这节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把握住诗中的一些景物,通过景物进一步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例如《使至塞上》颈联的四种景物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千树万树梨花”,特别可贵的是学生能抓住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如“直、圆”这两个字,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可见学生把握了用分析诗歌的方法和步骤去把握诗歌的主旨。问题:本课在进行时,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容量大,补充的诗歌较多,有“走马观花”之嫌。
第二篇: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这四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结合四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诗的大体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品味欣赏诗中佳句,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
1.熟读,背诵四首古诗。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品味欣赏诗中的佳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各诗作者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王昌龄自岭南北归,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所杀。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其诗风格雄浑,意想新奇,色彩瑰丽,尤以边塞诗名世,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有《岑嘉州集》,《全唐诗》存诗四卷。
三、学习诗歌内容
(一)朗读四首诗。1.听读。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和停顿。2.学生试读。
要求注意“仞,羌,侯骑,燕然,掣,裘,衾”等字的正确读音。3.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二)理解诗歌内容
1.解题。(见课本的课下注释,略。)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凉州词》前两句写关外之景,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从军行》前两句写边塞景象,勾画出一幅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抒发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使至塞上》首联写奉命出使,征途遥远。颔联写出塞的行程。颈联写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观。尾联运用典故表明唐军声威远震塞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十句描绘边塞风雪的奇异风光和奇寒景象,后几句写饯别,送行情景,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3.再读诗歌,讨论归纳诗歌主旨。
《凉州词》侧重以苍凉悲壮的笔调抒发戍边战士的怀乡之情。《从军行》侧重表现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使至塞上》抒发了诗人不辞长途奔波奉命出使边塞的豪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描绘边塞的奇特风光,抒发深厚的离别,惆怅之情。
(三)品味欣赏诗歌中佳句
1.教师出示《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讲解对名句的品味:“怨杨柳”不是怨那些杨柳,应理解为用杨柳曲的调子表怨。在“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凉州,响起苍凉哀怨的笛声,吹的是思乡的杨柳曲。厌烦,生自高度的怨恨。怨到什么程度?怨到要说“何须怨”的程度: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无论怎样怨都无济于事,绝望了!现在作出个判断:玉门关外的凉州没有春风。你吹什么折杨柳?这里连春风都来不到,哪里有杨柳让你去折啊?但更要紧的是:没有春风的关外,一切生命都只好在摧残中挣扎。人,也一样!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尝试分析一下名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点拨: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或者表述自己对整个语句的感悟。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
(1)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2)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另外,落日本来给人的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3)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3.学生朗读诗歌,体会佳句的妙处。
四、写作特点
王之涣的《凉州词》时间和空间都有大跨度,掌握这跨度就不难体会作品的情思。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从军行(其四)》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里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有大笔挥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五、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初盛唐时期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盛唐时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广泛。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遍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乡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俗风情,民族交往等几个方面,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奇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题材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边塞诗的代表作有: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翰《凉州词》等。让学生依据这些材料体会边塞诗的特点。)
六、小结
这四首边塞诗写景雄奇壮丽,风格雄壮豪迈,表现了唐边塞诗的特点,是唐边塞诗中的精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凉州词》 写关外之景,抒发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悲中有壮、悲而感慨。
《从军行》 描绘辽阔的边地风光,抒发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
《使至塞上》景色雄浑,意境开阔,融情于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 奇异瑰丽 设置背景 渲染气氛
送别 依依别情
学案
学习要点:
背诵默写四首诗;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意思;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重点难点:
背诵诗歌,并学会根据语境的需要默写某句诗。
品味欣赏描写塞外风光的诗句。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羌笛()侯骑()燕然()狐裘()锦衾薄()瀚海()阑干()辕门()风掣红旗()
2、解释下列诗中加点的字。
(1)羌笛何须怨杨柳:(2)大漠孤烟直:(3)萧关逢候骑:(4)一片孤城万仞山:
(5)黄海长云暗雪山:(6)黄沙百战穿金甲:(7)胡天八月即飞雪:(8)将军角弓不得控:(9)都护铁衣冷难着:(10)瀚海阑干百丈冰:(11)愁云惨淡万里凝:(12)风掣红旗冻不翻:
3、根据下列提示默写。
(1)《凉州词 》中描写凉州一带苍茫辽阔的荒凉景象的诗句是(2)《从军行(其四)》中歌颂将士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但包裹壮志丝毫不减的诗句是。(3)《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诗句是。(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气概?
3、填空。
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
(1)一个“大”字写出了。
(2)一个 字,写出沙漠中景物的单调,因为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
(3)一个 字,写出烽烟升腾的荒漠中所显示的劲拔坚毅之美。(4)一个“长”字,写出了。
(5)一个“圆”字,既写出了,又写出了诗人观赏落日感觉到的亲切温暖和苍茫。
4、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解释词语。
铁衣: 锦衾
(2)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译成现代汉语。
(3)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4)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7)得让此下面是一段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行的赏析,请你就“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写一点赏析文字。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三、课外阅读。
(一)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长征:(2)但:(3)教:(4)胡马: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着笔,把眼前边塞战争的失利与秦汉时期跟匈奴斗争的胜利联系起来,反应力戍边将士的什么心情?
3、“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二)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凉州词(乙)从军行
王翰 王昌龄
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是 诗。但是,它们的感情基调不同,甲诗,乙诗。
2、这两首诗都是多角度地描写场面,请说出其中的两点。
(三)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1、思念是无形的,诗人却把它说成是圆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中秋的月亮是最圆的,有人把它比作“银盘”,你把它比作什么?
3、诗人说中秋的月亮“是最亮最圆的”,两个“最”字隐含了什么意思?
4、诗人在这首诗中除了表达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之外,还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案提示:
一、1、ren qiang ji yan qiu qin han lan yuan che
2、(1)何必(2)远处独起的浓烟(3)骑马的侦察兵(4)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极高。(5)连绵不断的乌云。(6)磨穿。(7)就。(8)引,拉。(9)穿。(10)纵横交错的样子。(11)凝结。(12)牵,拉动。
3、(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二、1、描写了凉州一带苍茫辽阔的荒凉景象。
2、表现了戍边将士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但报国壮志丝毫不减的气概。
3、(1)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2)“孤”“孤烟”(3)“直”(4)横贯沙漠的黄河浩浩荡荡,无边无际。(5)落日的形状。
4、(1)铁甲编成的战衣;织锦的被子。(2)比喻;忽然像一夜吹来春风,千树万树像梨花盛开一样。(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4)送别。(5)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6)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7)参考答案: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红旗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三、(一)
1、(1)远征。(2)只。(3)使,让。(4)胡人的骑兵。
2、长期戍边不得回归的抱怨心情。
3、希望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来抵御外敌,安定边疆。
(二)1、边塞;昂扬悲壮(意气昂扬);沉郁悲愁(情结沉郁)
2、要点:声音,动态,色彩。(答出其中的两点,语意明白即可)
(三)1、形象而又意蕴丰厚,让人联想到中秋的月亮。
2、略。
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4、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第三篇: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主题;
2、进一步了解边塞诗,包括诗歌意象、主旨等;
3、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边塞诗歌主旨,能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诗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歌曲《出塞曲》导入
二、《从军行(其一)》鉴赏
(一)回顾所学边塞诗
(二)王昌龄简介
“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
(三)学生朗读诗歌
评价学生朗读
(四)找感情基调
“愁”
(五)如何写“愁”
“黄昏”、“独”、“秋”、“羌笛”、“关山月”
(六)曲笔
作者表现征人思乡怀人的感情,不直接写出,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七)主旨
表现征人思乡怀人
三、总结边塞诗
1、意象:明确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比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常见意象还有: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2、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5)。“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思妇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3、边塞诗歌意境
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可能准确领会边塞诗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诗歌鉴赏
高考回放(04年江苏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第四篇:边塞诗歌四首
边塞诗歌四首
课前预习:
熟读诗歌,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中的作者表达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在通读诗歌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评价任务:
1、进行朗读,注意体会诗歌的语言,2、再次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 :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3、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4、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开元年间,诗人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天,他们三人到酒店喝酒,遇到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伶人演唱各人所作 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人中最美德女子所唱的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这个故事未必真有,但王之涣的诗歌确实是当时广为传唱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和其他三位有名的边塞诗人的作品。
二、简介作者: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王昌龄自岭南北归,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所杀。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其诗风格雄浑,意想新奇,色彩瑰丽,尤以边塞诗名世,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有《岑嘉州集》,《全唐诗》存诗四卷。
三、学习诗歌:
1、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与节奏 羌笛 qiānɡ 侯骑jì 燕然yān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风掣红旗 chè
2、解题
《凉州词》选自《全唐诗》。凉州词,唐乐府《凉州词》的唱词。
《从军行》选自《王昌龄诗注》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唐开元二十五年,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这首诗是他在出塞途中写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高适岑参诗选》。唐天宝十三年,作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是他送人回京都长安的诗。
3、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凉州词》前两句写了关外之景,后两句抒战士的乡愁之情。
《从军行》前两句写景,渲染背景,后两句抒发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使至塞上》首联写奉命出使,征途遥远,颔联写出塞的行程,颈联写塞外奇观,尾联运用典故表明唐军声威远震塞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十句描绘边塞风雪的奇异风光和奇寒景象,后八句写饯别、送行的情景。
4、再读诗歌,讨论诗歌主旨
《凉州词》侧重以悲壮苍凉的笔调抒发战士无限的乡愁之情。《从军行》侧重表现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
《使至塞上》抒发诗人不辞长途奔波,奉命出使边塞的豪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衬托深厚的离别之情。
四、鉴赏诗歌佳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怨杨柳”不是怨那些杨柳,应理解为用杨柳曲的调子表怨。在“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凉州,响起苍凉哀怨的笛声,吹的是思乡的杨柳曲。厌烦,生自高度的怨恨。怨到什么程度?怨到要说“何须怨”的程度: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无论怎样怨都无济于事,绝望了!现在作出个判断:玉门关外的凉州没有春风。你吹什么折杨柳?这里连春风都来不到,哪里有杨柳让你去折啊?但更要紧的是:没有春风的关外,一切生命都只好在摧残中挣扎。人,也一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另外,落日本来给人的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五、写作特点 王之涣的《凉州词》时间和空间都有大跨度,掌握这跨度就不难体会作品的情思。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从军行(其四)》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里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有大笔挥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六、课后练习解答
第二题:如认为是逼真写实的名句。理由是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第三题:1.如认为是豪迈之语。理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2.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3.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4.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联想诗歌最后两句,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5.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方人视为反常的事情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七、布置作业:背诵四首诗
八、练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2.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3.赏析诗句。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5.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吗?
九、教后记:
对于诗歌的学习,应重在朗读,从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步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五篇:边塞诗词四首
教材分析:
《凉州词》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古诗前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成为千古绝唱。
新课程标准指出:第四学段(七八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本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以“情”为突破口,以“读”为依托,根据学生的读诗感受,由古诗的意象入手,采用“四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感觉——读出意境”,引导学生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加深体验,培养语感。深入挖掘文本,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训练。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提升审美情趣。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教学方法:
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点拨讨论法 学习方法:自读感悟、讨论探究、诵读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咱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记的古诗多。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示唐代地图,介绍边塞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引出边塞诗。
3、了解诗人及“凉州词”这种曲调名。
(1)简介王之涣。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
3、指导“仞”的读音和“羌”的书写。
4、读诗不仅要读的字正腔圆,还要读的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来试试?
5、师生合作读古诗。
6、齐读古诗。
7、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学生自由汇报,并将词语板书到黑板上)
8、请大家静静地默读《凉州词》,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层次、按步骤进行练读,每个环节注重落实,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读出感觉,读出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句中捕捉“感受”的来源,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三、抓诗象,入诗境,悟诗情。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预设一:学生对“孤”的感悟
1、诗象:孤城、万仞山
(1)这座孤单单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引导学生从注释中获取玉门关相关知识,师补充介绍玉门关。(出示图片)
(2)为什么作者称之为“孤城”?
引导感受:a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四周荒无人烟,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城”。
b这样的一座城,不远处就是万仞高山,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那么——(渺小、孤单)——这就是诗句中说的“孤城”。(3)了解“片”的用意。
师抛疑:“片”在这可以换成什么词?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一片”是唐诗习惯用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孤城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像一片落叶,显得单薄。)(4)指导朗读本句,可以把“一片孤城 ”和“万仞高山”对比读,读出戍边城堡的“孤”。引导:孤城周围除了高山,还有什么?
2、诗象:黄河
(1)读读这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回顾“黄河入海流”的观察角度,了解本句诗的视角:逆着黄河流向,自下而上远眺黄河。
(3)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白云中流出来的黄河像
(想象练说,引导学生用比喻句表达)
(4)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条黄河?
(5)指导朗读:让我们读出黄河的源远流长,读出黄河奔腾万里的气势。
3、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滚滚黄河,荒凉的地理环境,更加衬托了这座戍边城堡的“孤”!仅仅是城孤孤单单吗?(守城将士的心更是孤独的)与其说城孤,不如说人孤、心孤、情孤啊!
4、带着我们的感觉,自由读两句,读出古诗的意境。预设二:学生对“怨”的感悟。
1、感悟“杨柳”的双关。(1)理解“怨”,思考: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为什么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不到,杨柳自然不会发芽。战士们是多么盼望见到春风轻拂,杨柳吐绿啊?但在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杨柳有用吗?所以作者说——读后两句
(2)杨柳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战士吹奏的是《折杨柳》曲子。介绍古人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3)在古诗中,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课件出示:出示跟杨柳有关的一些诗句,让学生和老师轻声诵读。)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代——无名氏《送别》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曲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理解后两句的意思。(5)指导读后两句。
2、感悟“春风” 的深意。
春风,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它另一种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戍边将士们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很多将士魂归关外。
3、拓展:有关描写战争的诗句。轻声地跟老师一起读。(配哀伤的乐曲)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4、激qing创境,配乐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初读感悟,以“情”为突破口,以“孤城”为主要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边塞的荒凉地理环境,感悟戍卒的离愁别恨。以“读”为依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进入古诗的情境,感悟诗人的情感。大量的课外拓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同时深化了古诗的内涵,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积淀了古诗的文化底蕴】
四、情感渲染,拓展运用
1、写话练习:羌笛发出的悲切之音,让将士黯然泪下。如果他家有年迈的父母,如果他已经有了妻儿,他会对父母妻儿说些什么?请你任选一种角色,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写好后交流)
2、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将士们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幽幽的羌笛声里,含泪回忆那依依惜别的情景!有感情背诵《凉州词》。
2、结课升华: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宁!
4、课外拓展:自学王翰的《凉州词》。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学生情之所至,定会言之有物,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深化古诗内涵,将立意提升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赋予了古诗新意。】 《敕勒歌》教案 设计说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及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
案例描述: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
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
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
顺势总结板书: 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
牛羊怎么样?
肥壮
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
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
“古诗诵读”是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既然是诵读,课堂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读,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齐读、找朋友读等,学生能在这种不断变换的读中读诗的乐趣,从而领悟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读书的习惯。
在次课的教学中,我还重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从插图入手,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黄果树瀑布》案例
于坚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现代文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教材】:
《黄果树瀑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临水骋怀”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并会用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法、勾画批注法、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体会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2、合作探究法、启发讨论法,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与价值: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案例描述】
一、导入:出示黄果树瀑布的音频文件。
二、初读全文,明确字词的读法。
三、朗读欣赏文字之美。
1、请同学朗读文章一部分(1-2)。指导朗读法。然后集体齐读。
2、请同学朗读文章二部分(3-4)。方法同上。
3、请同学朗读文章三部分(5-8)。方法同上。
四、分析讨论文章与以往所见游记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与大多数游记文章都表现了自然之美。
但本文一反游记以对视觉感受的描绘为主的传统,着力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展现大自然的美。
五、以上面的结论为基础,试将文章分为两部分。提示:
1-2为第一部分,写自己对于概念化的旅游有一种无聊之感。
3-8为第二部分,写自己亲身游历黄果树瀑布,感受到一种新鲜、生动、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愉悦和震撼。
(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前后两部分之间强烈的对比,并体会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六、集体朗读全文,体会大自然之美。
七、课堂小结:文章以优美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特殊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文章的整篇经营上,作者使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从阅读效果来讲,引起了读者的期待。从内容上讲,前后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情趣和感受。
八、布置作业:“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并使用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独特角度。过程与方法:赏析、讨论
情感与价值:用心去观察体验,贴近自己的内心。写常人所未能发现或者表现过的,能真正引起自己内心激动的独特体验。
步骤与内容:
一、朗读全文。
二、请同学找出表现听觉和触觉的描写。
三、赏析全文:
1、请同学们注意这句话:“这风景没有空间。。。概念的所知。”视分析:什么叫“概念”?什么叫“没有空间、质量、空气和细节”?
提示:是指概念化的、公共的、僵化的、没有独特体验的。
2、在第二部分开始的段落里,照应上面那句话的句子是什么?
提示:“这声音即刻改变了我对黄果树瀑布的成见”。
3、作者用相当中的笔墨来形容改变了我对黄果树瀑布成见的“声音”,请找出相关的句子,作一赏析。
例:“它放射的声波。。。最后是震耳欲聋”。
赏析:这里强调的是不管多么伟大的观念,都比不上直接听到的声音。听觉的直观和震撼使任何伟大观念显得“干瘪”。
4、改变我对黄果树瀑布成见的还有什么?
明确:是触觉。
试赏析:“与此同时。。。湿透”。
提示:直接接触成为从宏伟的瀑布获得的痛快之感。这种痛快淋漓之感,激发出一种对于大瀑布的亲近感。
5、当然对于这种感觉,作者的描绘写得更细腻,更有层次,更强烈。试赏析:“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
提示:这种描写使因为与大自然的亲近而产生的激动和欢乐更加有强度。
6、作者笔下的外部刺激不但有强度,而且有深度。试赏析:“我看见。。。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提示:作者在这里想揭示的是——对于同一个事物的体验,由于感官的参与,而成为一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觉到情感观念的震撼。这是一种充满了发现和体验的喜悦和美。(作者的这个认识在后面剩余的部分继续得到更直观的阐释)
四、写作特点归纳:
1、另辟蹊径,一反传统的游记文章的写法,以对触觉和听觉的描绘代替通常的视觉描写。
2、语言充满诗意,肃清更强烈,更有深度。
五、课堂小结:创新,使一切好文章活的灵魂。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击碎以往不少文章不断重复关于“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总的概念,应该说是一种对思维惯性的挑战和突破。
六、布置作业:
阅读练习-探究二。
词句品味-积累。
《黄生借书说》
袁枚
【教学依据】:2011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了本课的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并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掌握全文的内容及结构;理解文中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过去文人不良的借书风气和扭曲的读书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 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内容。
教学难点 朗读,散读,理解品位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1、导入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
一、自主探究:
1、简介作者
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
(二)、诵读文章,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读准字音。
强(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素 蟫(yín)
2、学生自读,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3、个别点读:及时发现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朗读指导,纠正停顿不当的地方。
4、自读课文,识记积累文言实词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古文翻译要求:“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在翻译课文中,勾画出疑难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老师巡查学情时,发现收集问题并及时给以点拨。(4)、组内选出学生代表在班内展示译句,其他学生纠正、补充。(5)、老师及时给以鼓励性评价。2、诵读课文,体会文章写作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二部分(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
第四部分(第5段)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四、布置作业:将文中加点词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就课文内容质疑。体会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观点,背诵课文,并能够领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一、读课文,品味语词。
①、第二段中两个反问句语气和作用,如将它们改为陈述句,效果有何区别 ?
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 ”与“天下物皆然”中的“然”词义相同否 ? 是否都应重读。
③、“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一句中去掉“惴惴焉”如何 ? “摩玩”一词表达什么感情 ?
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句中“叹”与“惜”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 为什么而“叹” ? 为什么而“惜” ? 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⑤、“然则予因不幸而遇张乎,生因幸而遇予乎 ? ”中“然则”一词删去有什么不好 ?
⑥、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读课文,感受语情。
重在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句式来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以及形象化语言的感染力,与作
者情感达到共鸣。
因课时有限,背诵可放在课外。因议论文的背诵较记叙文背诵难度更大,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可采用线索记忆法或分层消化法进行记诵。
二、质疑讨论。理解中心。
1、找出课文中形象表现借书读书专心、困难的句子,以及有书读时懒散的情况的句子,并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故有所览辄省记” 写了年轻时候借书困难,用心之专。
B“素蝇灰丝时蒙卷轴” 与前句对比,写出了不求进取的懒散状态。
2、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书非借不能读也”。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意义?作用? 过渡句,由书及物,说明“书非借不能读”
这一论断有普遍意义。
4、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提示之一: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
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幸”“不幸”“专”怎样理解?
幸:指学习条件好;不幸:指学习条件不好;专:指勤奋学习。学习条件不好,也要创造条
件,勤奋学习。
8、“叹”“惜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感叹;珍惜。表达作者感叹光阴可贵,劝勉青少年应该及时努力的思想感情
6、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归纳:(1)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4)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5)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6)“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7)“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8)“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归纳 写作特色
1.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中间三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
2.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作文,论述逆境对人的影响。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柏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并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掌握全文的内容及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过去文人不良的借书风气和扭曲的读书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 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自我调侃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 当社会上存在着不良的读书风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2、简介作者
柏杨,原名郭立邦,后改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幼丧母,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等。代表作《丑陋的中国人》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物极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花雕:一种上等的绍兴黄酒。绍兴旧俗,用彩色酒坛贮美酒作陪嫁礼物,故名。亦省称“花雕”。
雀跃:像雀跳跃一样。形容十分欣喜的样子:欢呼雀跃。
诅咒zǔ zhòu: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骂。
干没ɡānmò:①投机图利。②指侥幸之利。③冒险侥幸。④贪求;贪得。⑤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潸然泪下shān: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摇尾乞怜: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歃血shà xuè:古代几方相会结盟时的一种仪式。口中含牲血表示忠诚。一说手指蘸血涂在口四周:歃血定盟。
三、诵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四、明确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批判借书不还的恶习,对受损者极表同情,但是,全文正面批判借书者甚少,相反,倒是花了大部分篇幅细写被借者的狼狈和倒霉,甚至写其“恶劣”的讨书行为,“恶毒”的开骂。但是,这种“恶劣”、“恶毒”大都是反讽,导致“恶劣”的大都不是正常的道理,是一种歪理。我国相声艺术有言,“理而不歪,笑话不来”。正是因为歪理成串,歪理歪推,文章才充满了幽默的谐谑之趣。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分析识记了本文的重点字词,感知了文本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这一节课我们做入的分析。
二、解读文意,合作探究:(组内朗读课文,勾画文中起关键作用词句,合作探究文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理解、体会。其他生作补充,老师及时点拨。)
1、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什么主张?
答:
借书必还。
2、作者主要针对什么人进行了批评,同时还对哪些人进行了批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主要针对借书不还的人进行了批评,同时还对盲目崇洋用酒柜代替书橱的人和用书装点门面的人也进行了批评。在批评中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并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3、作者用谴责的态度分析了借书不还的原因,说说主要有哪四点?
答:(1)、在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不愿归还。(2)、有的是绝版珍本,宁愿举家潜逃,坚决不还。(3)、借书不还也不会吃官司。(4)、认为书主只是摆放着并不读不会发挥书的作用。
4、作者分析了借书人之所以得逞的原因,说说主要有哪两点? 答:书主碍于情面,不好不借;不管书主是否同意,强行索取。
5、作者主要分析了书主不愿外借的哪三点愿因,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
书主不愿外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因为书是自己省吃俭用买来的,二是因为借与不借都会伤感情,三是因为书外借后大多收回不了。在分析中作者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深深的同情。
6、有的书主采取了哪些阻借和乞还的措施,结果如何?
答:
有的书主在书后题字,阻此子孙外借,作者称之为“磨刀阻吓法”,结果是恶客压顶不能阻此书籍外借;有的书主在书上印文,婉转陈词,恳求借者主动归还,结果是都不能求情的话也不能打动借者不还的铁石心肠。
7、作者描绘赵朋友借书的言行有何作用?
答:一是展示借书人的伎俩讽刺其的丑态,揭示其丑恶的内心;二是表现书主迫于情面不得不借的无奈;三是为下文提出自己的主张作铺垫。
8、作者为什么要建议成立“借书必还大联盟”?
答:
作者提出这个建议,一是讽刺和谴责借书不还的社会现象,二是倡导借书必还的主张。
三、达标测评:做课后练习题 第一题 :(夸张词语见下文第二段。体会如题干文字;或故作夸张,痛快淋漓,引人发笑深思)
实际通篇的基调都是似乎夸张失实、不合常理,却引人会心一笑的。文章真正要讲的就是一件事,即倒数第二段说的,书被人借去不还,到自己要用时却只能干着急,心情窝火。这对读书人而言其实是有点要紧的,是值得认真一说的。因为天下读书人向来容忍了这一坏习惯,认为是很正常的一件无可奈何的事;也同时宽容自己这方面的坏习惯,未设身处地替书主人想一想。作者采取另一种幽默风趣的写法,不仅同样给人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开怀大笑的轻松阅读中可能更易让读者接受;同时,一些在严肃正经的文字中不便表达的愤激之词借此说出,借此引起读者的“严重”关注。因此,类似倒数第二段的似乎夸张失实却引人会心一笑的词语在文中多处都是,例如大家努力崇洋、中华民族还有蓬勃的生机、恶客、暗起杀机、悲剧、伟大的景观、举家潜逃、救国救民等。
第二题:(谐趣、新异、洒脱自如、率性而为的表达效果,有关例子见下文)
时而穿插使用庄重的文言,时而又使用通俗的口语,本文中这种有意为之的新颖怪异的表达,产生的是一种谐趣的和陌生新鲜的感觉。首先是谐趣,这是幽默手法中常用的不伦不类法。其次是陌生新鲜感。读者习惯了现代书面语,突然夹杂了许多不常人文的文言词语和口语,特别是一连串的文言虚词,其新异的表达使读者耳目一新。所用文言、口语词汇不仅是妥帖的,许多处还显得更为精粹传神,比如第七段的“是为……法”,第五段的“一场悲剧于焉上场”、“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这是口语)”等等。以及谚语等通俗口语,读来像脱口而出,有韵有味,因此这还表现了文章语言的丰富和作者驾驭语言的纯熟能力。全文中,文言词语、句式比较多,如盖……也者、于是乎,也等。口语如“哎呀,老哥,给俺瞧瞧”、“还不如捅我一刀”等等。
第三题:(表面自我贬低,实显对方无理、可气,读之既有趣又有顿悟之乐;例句见下文)
自我调侃,自我嘲笑,自我贬低,是幽默的一大重要手法。具体表现有三类:
1.把自己说得很无奈,似乎很不占理,把对方说得似乎很占理,实际上则显示了对方的无理。典型的句段就是“雅贼”那段,扩展一点包括“恐怕同情的不是书主,而是恶客”那几句话,即词句品味•积累的第二句段。类似的还有第六段中“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销”那几句。
2.故意暴露自己的缺点,贬低自我形象。典型的句段如倒数第四段里书主夺回书的经过,包括恐吓、哀求,宣称内急等,让读者在这令人发笑的假骂中体味真情。
3.夸大其词地把自己的处境写得很狼狈,很可怜,如痛彻心肺,潸然泪下等。这同样是故作可怜,人们在会心一笑中理解了其示弱于人,以退为进的策略。
静默草原 鲍尔吉·原野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本课字词。
2、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3、体味本文表达对草原感受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情感。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领略散文优美的文字魅力,积累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审美体验。
2、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净化心灵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蕴含深义的语句,理解作者对草原的深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及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
学生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有关作者的一些信息。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鲍(bào)前瞻(zhān)簇(cù)立 迥(jiǒng)然不同 摩挲(suō)面颊(jiá)鬃(zōng)翡(fěi)翠 衣襟(jīn)咆哮(páo xiào)冥(míng)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词、节奏、情感的抒发等。
3、点名让学生读课文,师生评议,指导朗读。
4、学生读课文,画出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
5、学生交流描写草原特点及文章所表达的对草原的感受
三、合作探究 解析疑点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以下问题来理解草原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
1、“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分别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是否矛盾?
2、“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如何理解作者将自己比为“母牛”、“烈马”?
4、本文题目是“静默的草原”,为什么说草原是“静默”的?
四、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1、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朴素平实,而且富有哲理性的感悟。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精美的语言,细细品味。
点拨:可从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式、所蕴含的道理、重点词语、作者的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赏析。
2、学生在自主品味的基础上,前后位(或小组内)进行交流、评议,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交流。
3、集体交流。重点品析一下语句:
可以按照:“我发现 这个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 ”句式说话。
五、课堂练习:
1.每组有一个读音不正确,你能找到吗?
(1)穹庐(qióng)局促(cù)瞭望(liáo)()
(2)前瞻(zhān)面颊(xiá)渺小(miǎo)()
(3)簇立(chù)迥然(jiǒng)翡翠(fěi)()
2.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景随()移()然不同()不足道 宽厚()慈 起伏无()凝立()想
3.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草原与大海又有什么区别呢?(提示:从第10段中找)
4.本文多次使用对比的手法,共用了四种景物和草原对比,这四中景物是什么?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2)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外荐读:可从网上搜索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并进行拓展阅读,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以及他对草原的情怀。
附:板书设计
1、特点:辽远 苍茫
2、感受:自由又不自由
母牛——品尝清水——温柔的爱
3、情感
烈马——摩挲草尖——热烈的爱
善忘——豁达 坦然
4、态度
静默——沉稳 不张扬
执教人:四中 许春玲
《孔孟论学习》 【教学依据】:2011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了本课的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诵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习、说、罔、殆、知、愤、悱、居、资、暴等关键词语
3、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学习“孔子九则”与“孟子九则”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诵读孔孟读书妙语中,受到启发、教育,思考自己的读书方法。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二、自主探究:
(一)、作者作品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
(二)、诵读文章,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读准字音。
论 lún 说yuè 罔wǎnɡ
殆dài
悱fěi 隅yú 奕yì
辟(pì)杵chǔ
2、学生自读,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3、个别点读:及时发现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朗读指导,纠正停顿不当的地方。
4、自读课文,识记积累文言实词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古文翻译要求:“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在翻译课文中,勾画出疑难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老师巡查学情时,发现收集问题并及时给以点拨。
5、组内选出学生代表在班内展示译句,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6、老师及时给以鼓励性评价。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生:“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与三隅反,则不复教也。
三、达标测评:
1、试背全文。
2、整理积累出自本文的成语。
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
不耻下问
左右逢源 第二课时:
一、导语: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论学的十则经典语录,这堂课我们来读一读亚圣孟子论学的三则语录。孟子是思想家,也是教育家,他不仅自己善于学习,对学习态度和方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善于教导学生领悟和运用。今天,我们就来做孟子的学生,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吧!
二、合作探究:
(二)、初读孟子论学第一则,读通读顺。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出声通读课文。
2、学生齐读,教师正音,板书:
一日暴之
诲
二人弈
鸿鹄
弓缴
3、学生再齐读两至三遍,直到读准字音。
4、学生自己出声朗读2分钟,目标:读准、读通、读流利。
5、鼓励学生主动示范朗读。多人示范朗读后,全班齐读。
(三)、理解孟子论学第一则的字义句意。
1、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不会翻译的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3、请几位学生合作串讲大意,教师点拨,在译句的准确性和通顺度上给予指导。
4、由学生上台,自选搭档,任选一则,一人朗读,一人用现代汉语说其句意。
5、全班朗读,教师在停顿、节奏、轻重等方面稍加点拨。
(四)、深入理解孟子论学第一则所蕴含的“为学之道”。
1、师生轻松对话。
师:这一则,似乎内容比较复杂,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里包含了我们耳熟目睹的成语和句子。生:(可以自由接话)一暴十寒、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师:你们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生:(可以互相补充)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专心致志——专心、思想集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不专心,开小差,心有旁骛。
师: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而一暴十寒、心有旁骛的学习当然是不会有成果的。当时,有人认为是因为孟子辅导不力,才使得齐王昏庸不明,孟子便说了这样一段话阐明了自己的看法。你发现孟子增强议论说服力的“秘笈”了吗? 生:比喻(对比)。
师:谁来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鼓励学生担当小老师)
生:本则篇幅最长,难度较大,师生问答的形式,有助于教师引领学生循序深入。以学生熟悉的成语、句子为切入点,一可引起兴趣,二可以旧带新,快速切入核心内容。以下讲解内容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加以点拨:
1、先以植物生长作比喻,指出如果“一暴十寒”,再容易生长的植物都不可能生长,那么人也是这样,孟子教导齐王的时间少,而小人影响齐王的时间多,齐王当然昏庸不明了。可见教育、学习要长期进行,持之以恒。
2、再以学下棋作比喻,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这里孟子又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二人的表现加以对比,加强了表达效果。学棋如此,其他方面的学习当然也是如此,专心致志是必不可少的。
2、朗读2-3分钟,散读与齐读相结合。
3、填空式朗读,关注关键语句: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也,小数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五)、理解孟子论学第二则的字义句意。
1、学生借助注释注音,朗读。教师正音。板书。chǔ 血之流杵
2、学生借助注释试着出声串讲,发现疑难。
3、质疑、释疑并串讲大意。
4、在师生对话中理解本则中孟子所提倡的读书应有的质疑精神。
师:“质疑”这个词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我们在语文课上,尤其是文言文学习中就经常以质疑的手段帮助我们学习。这里的“质疑”主要指的是对我们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孟子在读《尚书》这本古籍的时候也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有没有区别呢?
生:有区别。他是对书中的内容产生怀疑,提出了不同看法。
师:《尚书》中是怎么记载周武王伐纣的情形的?
生:血流飘杵(血之流杵)。
师:孟子认为这不是事实。他的理由是什么? 生: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可请学生用现代汉语再讲一遍。)
师:尽管孟子的推断未必与史实相符合,但这种大胆怀疑,不盲从书本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因为这表明,他是用心在读书,他是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从此,孟子也给我们留下了经典名句
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师:后来,人们把这个道理推广到了读一切书籍、文章,这个句子就成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5、齐读孟子论学第二则。
总结:孔子孟子论学的经典言论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直到今天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世世代代的读书人从中获益匪浅。
三、达标测评:
1、背诵《孔孟论学》。
2、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学习,是否有需要改正或调整、改进的地方呢?请你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体会,要求在文中适当引用这一则中的关键语句。
雷雨前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涵
2、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3、通过探究,培养同学们的剖析问题的能力,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练习,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探究,领会文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感受作者的战斗精神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培养同学们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3、教育同学们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涵,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探究文中出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习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采用逆推的办法。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或结论,然后围绕主旨或结论逆推到课文的开头,再顺势而下,把握全文。课的起始就启发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再进一步启发:作者希望“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那么,雷雨前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呢?请同学们就“干净清凉”这个词寻找两个反义词。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就顺势而下,要求学生阅读,找准描绘雷雨前肮脏闷热世界的几幅画面,拎出它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的纵式结构特点。最后再来品析文章主旨的深刻思想、扎实基础和丰富感情。这样按结尾——全文——结尾,主旨——“逼”出主旨的一幅幅画面——主旨的教学流程来进行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和背景 介绍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茅盾”是192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腐蚀》等;散文集有《茅盾散文集》、《话匣子》、《野蔷薇》、《见闻杂记》等。现有《茅盾全集》行世。
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那个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对白区进行文化“围剿”,全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中国革命已经从大革命失败时的低潮转入30年代前半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断掀起、不断深入。作品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表达了革命者奋力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雷雨前》是茅盾散文写作第二阶段的代表作。他在大革命失败后,怀着极其苦闷的心情,远走日本两年。这两年是他散文创作的第一阶段,以《雾》为代表作。1930年4月回国后加入“左联”,与鲁迅先生并肩战斗,开始了他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国民党曾经对他下了逮捕令,逼迫他过着极端秘密的地下生活,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邀请他,他也未能前往参加。处境虽然险恶,但他已结束了思想上的苦闷期。他已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生活了,他已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了
三、走进课文
(一)、自主学习粗读课文 浏览全文启发思考:
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明确:“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第二单元:合作学习品读课文 【教师】品读全文思考
作者希望“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那么,雷雨前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呢?请同学们就“干净清凉”这个词寻找两个反义词。【学生】(明确:“雷雨前是个肮脏闷热、龌龊窒息的罪恶世界。”)
【教师】既然“雷雨前是个肮脏闷热、龌龊窒息的罪恶世界。”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一画面的? 【教师】(提示: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来描绘的,找出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并分析在这一时间段内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及其特征。)如写“清早”的氛围:闷热、无风,露宿的人、灰白的幔,河干、土硬还像在“吐”“热气”。这都是从视觉、触觉得来的实际感受。写“这一天上午”的氛围:幔外也许有风而幔纹丝不动所造成的“热辣辣的一股闷”,汗腻胶着皮肤像结成了一层壳,真实地再现了随时间推移,热闷增强、压抑郁闷的气氛也随之增浓的真切情景。“午后三点钟光景”,到“人像快要干死的鱼”时,“天空那灰色的幔”才“裂了一条缝”!但这“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转瞬即逝,那幔和密云不雨的情势也极其顽固:“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把郁闷腻热的氛围渲染到极点。即从第一至第三个意段,写清早还在发热的石桥、被云遮住的太阳、龟裂的泥土,写午后三点钟对降温无济于事的电闪、雷鸣,这一幅幅关于天气景象的图画,表现了郁闷窒息、密云不雨的天气景象,因此作者渴望“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教师】思考:“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这句话如何理解,表达里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明确:表达了人们要求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信念。对大雷雨的渴望,对大雷雨来临的喜悦,充满了对光明前途的向往,是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教师】思考:由此可见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学生】(明确:象征,教师讲解象征的写法。见课件)第三单元: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教师】请各小组合作探究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生】灰色的幔:国民党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 【学生】苍蝇、蚊子、蝉儿:反动官僚、帮闲文人 【学生】风雷闪电:一切革命力量 【学生】执刀巨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学生】大雷雨:革命高潮,推翻反革命统治的的大决战
四、考考你:(见课件)
五、小结全文
【教师】请大家谈一谈,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略
绿 朱自清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挚充沛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勾画批注法、合作探究法、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的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教师导读、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案例描述:
一、感知课文
1、导入新课:在临水骋怀单元我们感知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见底,领略了黃果树瀑布巨大的声响和惊心动魄的气势,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朱先生对水的全新演绎。课件显示课题
2、熟悉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标段序。
课件显示问题:
1、建立“我” 的字词库和同学交流。
2、请从课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3、请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谭绿的特征的词语。
二、研读课文
1、课件显示问题
课文中有一个从写梅雨瀑过渡到写梅雨潭的句子,请找出来。并分析这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2、解决问题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早已没有瀑布了”(1)从写开始“追捉”过渡到写步步“追捉”;
(2)明确关键句是点明上段写梅雨瀑的目的,在于衬托美的令人“惊诧”的梅雨潭的绿。
3、能力训练
1、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课件显示文中几个重要动词分析解决问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
——“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
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
——“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
例词还有镶、踞、展、浮、送、钻、扯、揪、攀、裁、挹、拍、抚摩、掬、吻……
2、问:对梅雨潭的绿,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绿的哪些特点?
明确:
比喻: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样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拟人:“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
写出了绿的迷人可爱。
对比:“绿杨太淡了,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太暗了”。写绿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想象和联想: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
3、课文结构
(1)第二段为第三段铺垫和蓄势,强有力地衬托出“绿”的令人
“惊诧”的美。
(2)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强化了感情的力量
三、主题升华
1、通过课件“小组交流”单元使学生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习如何以情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抒发了对绿的由衷喜爱,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热情的讴歌绿色呢?
2、通过课件“我的收获”单元接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拓展延伸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五、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所有比喻句,并写出比喻句的作用,背诵课文第三自然
蚂蚁 南帆
【教学依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发出的感慨。
2.欣赏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细致描写。
过程与方法:启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情感态度价值: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感悟。【案例描述】
一、激情导入
播放儿歌《蚂蚁搬豆》,让学生回味儿时童趣,有什么感触?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联想、想象,充分调动积极性。)教师随机解说:假如你面前出现一只蚂蚁,为一粒饼干屑而奔忙,你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随南帆走近蚂蚁,去认识它,思考它。(板书课题与作者,让学生谈谈对南帆的了解)
二、自主探究:
1.通过朗读,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体会简洁美。
2.再次朗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蚂蚁描写的句子,感受作者如何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生动形象的。
3.反复诵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理解,感悟生之机趣,培养学生的爱心。
活动一:感知蚂蚁形象美 师:请同学们大声用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过课文内容。(提示:可按照“本文通过对
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引发
”的句式来概括。)(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生:思考后回答。本文通过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师: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2:(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活动二、感受描写细致美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师: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温馨提示: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生3:(学生交流)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师: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4生: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师总结: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机趣美?
活动
三、感悟作者机趣美
学生齐读6-9段,然后合作探究下面内容: 师: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蚂蚁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师: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生:“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生: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
生: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生: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师小结: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我们要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活动四:领略自我观察美
作业: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机趣美。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学生较容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品形象,但对于后文作者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我通过让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来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降低难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但在文本讲解过程中体现还不足。
3、学生对于感悟式写法借助联想,寻找恰当的契合点还难免落入俗套,不能别出心裁,这需要在增加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注意体验生活。
《日出》
刘白羽 一课时
【教学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现代文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刘白羽的《日出》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关日出的五幅图画,前四幅全是铺垫,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对此进行充分的、细致的、油画般的描绘——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气势,它给人的思索与遐想,笔墨不多却令读者无法忘怀。【学情分析】: 日出现象对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学生可能从未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索,特别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对日出的象征义的理解可能是个难点,需要做引导点拨和分析。【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积累识记“绯红、无羁、拂拂”等词语音义。
3、会模仿本文的写日出的色彩光线写法,写一段本地的日出景象。
4、理解日出象征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法、勾画批注法,明确作者共具体描绘了三幅日出图,但重点是高空日出图。
2、合作探究法、启发讨论法,学习作者用层层衬托的手法来突出重点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新生祖国的由衷礼赞之情。2.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点】: 体会并学习文中对“日出”景象的生动细致的描绘是重点。【教学教学】:领会“日出”的含义是难点。【教学资源】: 视频、课件、板书、图片
案例描述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有关描写“日出”的古诗句后,出示课件(课题和作者),利用课本上的“日出彩图”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的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自由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日出景象,并说说为什么。
3、试分析一下这些古诗句中的日出景象属于什么地域的、什么季节的日出景象(课件出示古诗句,引导回答后订正)。
4、教师提示学习本课的相关要求(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字词检测:(课件略)
2、朗读课文,熟悉文本。(学生自己读,小组读,班内读。)
3、勾画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培养学生在文中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师:文中“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
生: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
生: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
师: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
生:只好读日出
师:试用简洁的话语概括:
生:海涅:
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生: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作者为什么特意到其他两个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
生:作者在黄山狮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生:作者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三、合作探究:(1)、播放录音课件,学生自读,小组读,班内读。(2)、生依序勾画文中有关描绘了日出图的词句及日出前后色彩变化的词语。(3)、根据提示概括作者描绘的日出图。(温馨提示:某人何时、何地、做某事。)(4)、根据提示完成日出形态变化的表格(温馨提示:包括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阶段)。(5)、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6)、师巡查学请,收集疑难,及时点拨。(7)、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师:文中共描绘了几幅日出图?分别是什么?前四幅图画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五幅图
生:海涅高峰之上看日出。
生:屠格涅夫原野看日出。
生:作者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看日出。生:作者在黄山狮子林看日出。
生:作者在飞机飞临祖国万仞高空上看日出。生:前四幅全是辅垫。
师:小结前四幅全是辅垫,作者描写高空日出前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以上内容,为写日出,先写日落,为写高空看日出,先读日出,失去看日出机会,欲扬先抑,层层对比烘托,步步蓄势,目的是突出高空看雄伟无比日出的其奇景。师:那么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生:实现了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在飞机飞临祖国的万仞高空上。
师: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学习“高空看日出”部分)
生:分三层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
生: 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
生: 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生: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师、从段中找出“日出”的象征义句,并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1958年。(突破难点)生:“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 师:“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结尾段中“黑夜、晨光、黎明、太阳”等有着怎样深刻的象征意义呢? 生:作者由高空观日出,激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此盛赞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与无限光明的前景,激励自己和所有的人们奋发图强,与时俱进。
生:结尾段中出现的“黑夜、晨光、黎明、太阳„„”正象征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奋斗历程,以此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志。
师小结:作者描写高空日出图时,按照时空顺序,抓住了色彩、形态的变化,突出了其动态的美;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致的描绘;最后展开联想,表露自己的豪情,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达标测评:
结合本文的学习,试描绘一下最近几天的某一天日出景象,要求注意色彩、光线的变化。板书设计:
日出
刘白羽
书本上读日出 :
1、海涅高峰看日出
向往
2、屠格涅夫平原看日出
错过看日出的经历:
1、作者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看日出
2.、作者黄山的狮子林看日出
惋惜
归国飞机上看日出:
惊异
主题:讴歌祖国书豪情
主要写法:层层衬托突出重点;抓色彩光线描重点;多方设喻展开联想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我以提问、激趣、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儿有序。
3、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
4、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体会日出的象征意义上,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还有些欠缺。学习方法指导还不足。语文课堂就应该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
使至塞上 王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一、导入: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边塞诗。齐读题目《使至塞上》
二、自主探究:
1、简介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2、解题:使:出使;(王维)出使到边塞。
3、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王维《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即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4、诗体: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大家回忆一下,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三、合作探究,赏析课文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师: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生: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师:“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师: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师:请同学们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生: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师: 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生: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师: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师: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师:作者到达边塞看到怎么样的景象?叙述了边塞将士怎样的生活?
生: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理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生:奇丽壮阔、紧张的战斗生活。
师:诗了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小结主题: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布置:背诵默写本诗。
泰山日出 徐志摩
【教学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现代文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热情的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学情分析】: 日出现象对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学生可能从未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索,特别文中多次写到“光明”那么学生对“光明”的含义的理解可能是个难点,需要做引导点拨和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过程与方法:精研课文,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以及作者诗化灵动的文辞。
情感态度与价值: 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精彩词句,比较刘白羽的《泰山日出》。
【教学难点】:文章所浸透的诗化的灵动的美。
【案例描述】: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随着刘白羽先生在飞机上看了一次雄伟瑰丽的日出景象,今天,我们在随着徐志摩去泰山顶上看日出。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阅读《目标与检测》上的作者介绍,了解作者。
2、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课下注解,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音、词义。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勾画描写泰山日出的具体语句,并有感情的朗读,熟读。(培养学生在文中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播放泰山日出的多媒体画面,要求学生边看边用课文中的语句加以解说,感知作者诗话般的语言,完成本文的教学重点。
1、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诗哲等。浙江海宁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2、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饱饫(yù)
无餍(yàn)
醒豁(huò)
厚毳(cuì)
雾霭(ǎi)
溟濛(míng)
飒飒(sà)
祈祷(qídǎo)
层累(lěi)
蜿蜒(wānyán)
驰骋(chíchěng)涛澜(lán)四隅(yú)
浮礁(jiāo)
海句力士(gōu)
无垠(yín)横亘(gèn)
消翳(yì)
三、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小组读,班内读。(2)、生依序勾画文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具体语句。(3)、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4)、师巡查学请,收集疑难,及时点拨。(5)、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师:同样是描写日出,试比较刘白羽与徐志摩所描写旭日初升那一刻的句子,指出两人所描写的最生动之处。
生1:刘白羽:见课本第4页。有感情的朗读
生2好处是太阳本来是有固定形状的,刘却以液态(沸腾)来形容,显得特别新颖,刘白羽式的创造。
生3:刘白羽选择了一系列富于动感和力度的动词来表现日出的强大力量(矗起、闪、抛溅、上冲、迸射、冲破、飞跃等)动感力度较强的词表现日出一刹那的巨大气势和力量,极其雄壮、瑰丽、真的是气象万千。
生4:“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这里夹杂了作者独特的感受,晨光与黑夜的交替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的交替,这里作者联想到的是新中国的瑰丽景象,同时双关。
生1:徐志摩:见课本第10页。有感情的朗读
生:2:传神地刻画了对日出的企盼、渴望,对初升之时跳动状的精微感受,似乎感受到作 者在呼唤,在催促,在目不转睛地注视,在协助太阳完成这一伟大的诞生。
师:认真品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本文并没有完全写日出的景象,它其实是表现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种渴望?
生1:见课本第9第10页 ①②③④⑤⑥ 有感情的朗读
生2:在文中“光明”指日出的光明 生3:在文中“光明”指社会的光明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在文中“光明”是双关语,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指社会的光明。光明(即东方)在文中反复出现,特别是字里行间洋溢的热烈情感,使人感到这一不仅仅是自然意义的光明。作者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不消极颓废,而是积极地呼唤迎接光明的到来。文章中如“光明”“复活”“海句力士”等等都是在表现“五四”精神。作者夸张的欢乐就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文章中的悲喜交互,也表明光明来之不易,它经历了漫长黑夜的沉睡(痛苦、屈辱的等待)冲破了重重的障碍,也得以觉醒,这艰难的获得让作者悲喜交互。
师: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除了以情动人外,文章华丽的词藻,优美的语言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细品味文中节奏感强,意蕴丰富的句子。(明确:见课后题“词语品味积累”。)
生1: 文章语言:新颖的搭配(生动、传神)
生2:根据字义临时造词(新鲜、典雅)
师:比较刘白羽和徐志摩写法的异同.师:刘白羽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在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奇景)徐志摩:很善于调动读者情绪和作者同步发展,循序渐进。徐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情绪来得很快,很突然,引起读者的惊异,以戏剧性的悬念,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刚开始漫不经心,懒洋洋,笔锋一转“果然”读者的情绪还没跟上“我不由得打声狂叫”引起读者的惊异的作者激动的景色,倒不一定一下子很惊人,很令人震撼,写景抒情文章常用的手法,以作者的情感为主导。
刘白羽:1)描写角度新。2)立意深远。3)表现手法巧妙。
徐志摩:词藻华丽、立意新奇、色调绚烂、富有音乐性。
师:小结文章通过诗话的语言,神奇的想象,将个人的内心灵思和对风景的体验幻作祝祷的巨人,热情的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
三、达标测评:背诵文中精彩段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我以提问、激趣、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儿有序。
3、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
4、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体会“光明”的含义上,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还有些欠缺。学习方法指导还不足。语文课堂就应该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体会诗中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过程与方法:
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发挥想象与联想,仿写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理解意象,把握情感。教学难点:
1、通过想像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有谁能讲出这个古老的爱情悲剧呢?故事中有情人被阻隔在天河两岸,难以团圆,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此发出了太多感慨和遐想。然而在郭沫若的诗中,我们将读到关于这段传说的别样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9),我国近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戏剧《屈原》、《棠棣之花》。
2、时代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浪漫气息浓郁的诗,这些诗收录在《星空》里。【案例描述】
三、研读《天上的街市》
1、听录音朗读,注意停顿
2、生自读课文,读出感情
3、思考以下问题
师: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想象的?
生:第一节写实的,二~四节是想象。
师:诗人由远远的街灯和天上的明星依次想到什么?
生:诗人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街灯、明星—天上的美丽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4、合作探讨: 师: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生: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地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中七夕才能相会一次了;“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师: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想象,要对传说中的故事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20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而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师:悲剧变喜剧,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师: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生: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5、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用优美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五、全文小结
天上的街市:对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想象和联想训练
1、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牵牛花开放了,•••••• 笼中的小鹦鹉,•••••• 月光照在地上,••••••
2、仿照示例,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联系起来。
示例: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1)雪花——茶
(2)钢笔——月亮
(3)夏夜——钢铁
(4)沙滩——车轮 【课后反思】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沟通,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由于内出班的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本来就没有很好的基础作平台,所以我就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我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一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二是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加深领悟。三是重视让学生联系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四是由于此次上课的班级为内出班的学生,他们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在上课时我多注意对他们的引导启发,先给他们教方法再进行实践练习。
此外,利用多媒体,能人为创设情境,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多方位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积极思维,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去探讨文本世界,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真正领悟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利用多媒体能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广泛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教学过程的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朗读诗歌时注意节奏、重音、情感表达的运用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异,使得真正能领悟诗歌内涵并和作者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为数不多。学生的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以后应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视野,加强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多领会诗的情感,真正做到“读出情感”。
下雨天,真好 学习目标:
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
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4、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
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教学难点:
1、掌握文章结构特点
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教学设想:
教师通过课前播放童声歌曲《小雨点》创设情境,进而营造氛围,然后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知内容要点,在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合作中领悟文章主旨,最后请学生积累有关怀旧思乡的诗句或名言,拓展文学视野。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用具:PPT
音乐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童声歌曲《小雨点》,一曲“小雨点”把我们带到了“下雨”的世界。小雨点是多情的,它总是敲打着我们的窗户,奏出婉转的旋律,小雨点像一泓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走进琦君的《下雨天,真好》,和作者一起感受下雨天的那份美好与温馨。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
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4、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三、检测预习
我会读
湿漉漉()魂牵梦萦()熹微()黏溻溻()紫檀木()静谧()
摇曳()
四、众人拾柴火焰高(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一)与文本对话(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感悟作者说的“好像雨天总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了亲人和朋友,游遍了魂牵梦萦的好地方。悠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提问:作者用雨珠的链子串起了哪些“好时光”?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结合预习完成自主评估作业,然后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
(二)与同学对话(深入学习,合作探究)1.、“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这些小孩子的“坏心思”(例如多次逃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写进文章呢?
2、从文中所记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性情慈善?
3、作者对下雨天的感觉是不是始终不变呢?她为什么会说“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从中可以看出雨天还给作者带来了什么?
(三)梳理文章结构 下雨天,真好 形 下 雨
人
乡 情
事 神
(四)与生活对话
请说说你自己关于雨天的趣事。
(五)情感激发:教师激情朗诵雨天感悟
我喜欢下雨天!下雨的夜晚,独自撑一把伞,走在无人的旷野,任凭雨水冲刷自己,把自己多天来染上的习俗之气完全冲散,两旁的大树似乎成了我的伙伴,在雨中尽情的享受着这天赐的甘露,听着雨珠落在地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四周寂静,喧嚣的尘世中,只有这声音是属于我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的属于我自己。扔掉伞,让自己在雨中尽情的放纵,感谢这大自然的恩赐!
我喜欢下雨,喜欢在这朦胧的雨季中享受着那份恬淡。下雨天,真好。
五、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作业)
请将你平时积累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或文学作品拿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 柳宗元 背景说明:
《小石潭记》是初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由五篇山水游记组成,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自然的壮美,接受自然的陶冶。《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条理十分清楚。
二、过程描述: 【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等手段自己查找有关资料。(2)、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移步换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寄情于山水的。(3)、本文描写简洁、明快,教学中多用朗读,增强语感,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4)、做好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征、移步换景写景的方法,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自朗读中感受理解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教学重点:重要的文言实词的学习及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以及寄托山水间的情感 【案例描述】: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派遣掉心中的愉悦,流连其中,乐而不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二、自主探究:
(一)、走进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在政治上,因遭宦官和官僚势力的反对,被贬为永州司马。心情抑郁的他。以游山玩水。行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写成了《永州八记》今天我们学习的《小石潭记》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二)、诵读文章,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读准字音。
篁竹()清洌()为坻()为屿()为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
2、学生自读,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
3、个别点读:及时发现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朗读指导,纠正停顿不当的地方。
4、自读课文,识记积累文言实词(1)、一词多义: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清澈而寒冷
以其境过清
清:冷清。
参差披拂
差:形容词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动词交错(2)、词类活用:
斗:本义为“北斗星”此处意为“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形容词。蛇:动物名,这里意为“像蛇那样”
犬牙:本义“狗的牙齿”此处意为“像狗的牙齿那样”。(3)、古今异义:去 :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处
怡然:
古义: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义:怡然痴呆或深思的样子或愉快的样子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在翻译课文中,勾画出疑难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老师巡查学情时,发现收集问题并及时给以点拨。(4)、组内选出学生代表在班内展示译句,其他学生纠正、补充。(5)、老师及时给以鼓励性评价。
生:我们组的疑难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生: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长短不齐,随风飘荡。
生:青青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时而覆盖缠绕,时而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师:同学们翻译的很好,古文翻译讲究“信、达、雅”。“信”就是忠实于原文,不能在翻译过程中改变原句意思;“达”就是翻译的语句通顺流利,“雅”就是翻译的语句不仅要通顺,而且要语言优美。
2、诵读文章,感知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小石潭,请按段落概括这个石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教师板书:
3、跟读课文,感受文章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小石潭你会用用哪个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出你对小石潭的印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点评。)清
四、背诵课文,识记积累文中的重点语句并默写。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小石潭的美,坐在幽静的小石潭边,我们都会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柳宗元在小石潭边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继续走进小石潭,走进柳宗元。
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
师:文章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生:
篁竹——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生: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师:文章怎么写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种“移步换景”的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描写了潭水、游鱼两种。
生:潭水,清澈透明。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不过你知道这种写法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 生:侧面描写
师:我们班的胡新元同学能说出这种写法,我们给他掌声鼓励好吗? 生: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师:那么游鱼又有什么特点?作者如何写的呢? 生:游鱼,活波快乐。
生: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生:作者采用拟人修辞
师: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怡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师: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
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师: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难点,应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来思考。)生: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生:作者的心情孤寂忧伤。
师:当时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职,心中愤懑难平,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终究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总结: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
三、达标测评: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教后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疏通字句后,合作探究、寻找、发现、品味小石潭优美的景致。围绕一个“石”字,从各个角度品味,扣紧某一个“美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表看法,教师适度点拨。
4、我平时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做得不够,在他们回答不来问题的时候,自己总急于说出答案。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注意避免这一缺点,提前布置学生借助网络等手段查找资料,了解了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因而在授课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如何生动清晰地描写景物以及作者如何寄情山水。
5、学习之后,我们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掌握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