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共5篇)

时间:2019-05-15 02:5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

第一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

信息素养: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善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员;确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以便实际应用;将新信息和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李克东: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和理解能力、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桑新民:第一层次:高效获取、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第二层次:有序化的归纳、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第三层次: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关于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四个方面:具有较高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积极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较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较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计算机文化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1年,伊尔肖夫:“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1978年-80年代,中国大学里的Basic语言教学:1982-1983年,我国中学计算机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Basic语言及简单的编程等。二.计算机工具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

1994年《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2.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使用。3.常用软件: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4.程序设计语言:Basic、Logo。5.计算机的应用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信息文化观念(20世纪末99年之后到现在)

2000年“纲要”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模块(八个):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数据库初步(选修)、程序设计方法、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选)、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我国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高中):

理念: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合格公民;营造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学生建设有特色的课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交流合作共建信息文化。

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感态度和价值观)思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任务素养培养相融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结构: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管理。

讲授法、教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范例教学法。几种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评价分类:基准(结对、相对、个体内差异)功能(前置、形成性、总结性)表达(定量、定性)工具(标准化测试、自编测试)方式(系统测试、日常观察)总结性评价的概念:对一个阶段、一门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鉴定。特点: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着眼点在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考试考查的题目要求较高。作用: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就程度的水平、对学生学习提供反馈、预测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的复习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的复习重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薛国军

1.教学过程设计

2.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泰勒模式

3.现代教学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基于经验的教学论 4.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 5.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6.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7.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8.理解课程 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过程实施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广义的教学设计指的是把课程设置计划(总体规划及各门具体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媒体教学材料看作教学系统的不同层次而进行的系统设计;狭义的教学设计是指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项教学单元、课时或某一项培训等此类微观教学系统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其基本环节和内在逻辑结构都是动态的。

教学顺序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项言语信息与另一项之间几乎不存在学习迁移的联系;另一类是有意义的言语信息的学习,需按一定的逻辑联系安排教学顺序。智慧技能的教学顺序设计,主要有三种理论指导:①布鲁纳(J.Brunner)的螺旋式课程及发现教学法。②奥苏贝尔的渐进分化理论及先行组织者教学结构模式。③加涅的分层方法及序列化教学。态度的教学顺序可按加涅提出的榜样人物法。其教学步骤可以是:让学习者了解与相信榜样人物,例如学习著名物理学家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事迹等;看到榜样人物从自己的行动中或从取得的成功中得到快乐;通过这类活动,使学习者在产生共鸣中得到强化,这就增加了他们采取类似行动的可能性。动作技能的教学顺序可按加涅和布里格斯(L.Briggs)提出的先教局部技能,通过适量练习,掌握关键要领后,再进行全套程序的学习的原则进行,其教学顺序可以是:①认知阶段;②分解阶段;③定位阶段。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其中按教学单位的规模可分为: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当前,国内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研究突出了以下几点: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探索个别化教学;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的探索。新课改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

学习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或认知方向,它是关于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为促进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内在品质,与他主学习、机械学习相对;探究学习关注学习的手段,途径,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则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和竞争学习。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任何一个完整、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都由理论基础、教学程序和操作方法三个层次构成。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1.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教学情境的特定性,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2.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需要。3.在目前已有的与教学媒体运用有关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视研究适合物理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探索物理教学方法设计的一般规律。4.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实现,过去过多地把教学方法设计的重点放在传授知识而引起的诸多问题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学习环境设计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学源流;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注重学习者的活动,重视活动的过程;重视学习共同体,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强调各种制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介入学习环境,使得学习环境表现出了活动合作化、情境真实化、资源全球化、工具多样化、学习自主化、评价多元化、师生关系交互化等显著特征。

教学媒体作为资源的携带者和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其选择和设计是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任务。选择媒体的顺序:①描述对媒体的要求;②采用合适的选择模型;③作出最佳选择;④阐明媒体运用设想。

课堂教学管理是师生共同参与,彼此交往,有目的、有计划和多维度地协调课堂内外各种因素,生成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它是建立有效教学的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成的动态历程。课堂教学管理通常有三个层面构成: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具体策略:①加强教学节奏、课堂段落和学生注意的管理调控;②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恰当调节师生焦虑水平;③改进课堂交往结构、提高学生参与比率;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参与设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做好准备,制定时间安排,确保课堂过渡顺利进行;⑥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和活动程序;⑦充分利用提问控制课堂行为,所提问题应丰富多彩,意味深长;⑧综合运用模式控制、目标控制和评价控制等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⑨随机应变,正确运用课堂教学应变技巧。

二 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

多尔描述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是不确定的,但确实有界限的。后现代主义寻求在过程中反思来组织自己的课程,因此,后现代主义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过程”。为了构成这种过程,多尔设定了如下四个替代泰勒原理的基本标准或原理。1.丰富性。这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要促进学生和老师的转化和被转化,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失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2.回归性。“回归性”是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回归”旨在发展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的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他的架构是开放性的。3.关联性。“关联”的概念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具有教育和文化双重的照片那个要意义。前者可以称为“教育关联”,后者也可以称为“文化关联”。4.严密性。后现代主义架构中的“严密性”是不确定的和诠释的。其所谓的严密性,第一是只有目的的寻找不同的变通方案、关系或连接;第二是指有意识的努力寻找我们或是他人潜藏的固有假设,并在这些假设中展开磋商对话。4R是事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核心内容。关联性是把其他3R粘合起来的胶水。课程的丰富行为关联性提供了舞台,回归性则故意向后看,就如“初见般重新审视过去的一切”,关联性由此萌发。严密性可以说是一种评价方式,或者是有目的的寻找是否有其他可行性选择,也为我们引入了多元视角,他对于我们发展后现代的道德观至关重要,这种道德观将超越现代主义中二元化的简单道德观。总之,多尔将混沌学理论充分的用于课程领域,为现代主义课程向后现代主义课程过度的“自组织”过程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三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的一大困惑。目前国内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⑴教学包含课程(大教学论)。苏联学者主张将课程作为教学理论的一部分,表现为把课程作为教学一部分的“大教学论”。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教学著作,大部分是将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吴也显说:“课程是教学的方案,而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课程都是以教材的形式体现出来,各科教材又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教育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它的加工才能实现。⑵课程与教学并列(小课程与小教学观)。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者大量翻译介绍西方现代课程理论,多年来多年来国内课程理论专家相继出版著作,如《现代课程论》,标志着课程论已成为我国教育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与教学论并列的对立的研究领域。有学者提出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实践的两个领域,课程教学的方向与目标,教学是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就开始机械的,单向的,线性的发生关系。⑶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观。20世纪初杜威提出了将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思想。我国的研究者张华也提出课程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双方的共同交流,师生共同构建内容与意义。韦迪用“课程教学”术语来概括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所以说二者实属一件事,高度连接,关联与融合,不可分隔。⑷课程包含教学(大课程论)。英美国家的学者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认同把教学作为课程一部分的“大课程论”。大课程论观认为:课程的类型和属性是多方面的,因而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因而包含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体现出大课程论的倾向。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主要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教学包含课程的大教学论,课程与教学相对独立,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

四 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五 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学改革依然是教育改革领域的核心问题,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将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并促进课程论的发展,目前呈现如下几种趋势:

第一,重视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课程层次上做到进一步融合,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操作,技术知识各有侧重,彼此照应。

第二,将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人文性课程进行课程内涵方面的融合。偏于自然科学的科学主义理论直接影响了课程与教学的深层变革,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巨变,是人类将课程研究专项技术领域,从而忽视人文性课程的关注,不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是人文的,社会的,自然的和谐基调融入教育改革。

第三,关注与课程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学科的有重要影响的新成就的研究,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脑与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多个视角来关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方法,并从中获益。

第四,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如何体现于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实现了真正的革命性变革,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为在教学中及时体现信息技术发展动态,一方面配备一定规模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将信息技术的教育渗透到各类教学大纲中。第五,有关注知识的传播转向关注人的发展。多年来中国大陆的教育一直以服务政治,经济发展为目的,丧失独立性,正是基于这一点,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人士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课程的民主化。

第六,提升学科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关注学科理论本身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支撑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学科教育的研究。不仅对学科教育本身进行重新界定,而且关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深层探讨,提升学科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建立新型的、完整的、开放的、动态的研究体系。

第七,研究群体将走向多学科领域与多层次研究者的国内、国际合作,趋向于从全球化的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中去体会课程。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同时,课程的国际化在形成和内容方面都有表现。人文课程中所体现的民族性与本土性,在国际化的同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将浓缩的文化成果纳入课程,丰富课程体系。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摘要:主要讲述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目标、基本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对课程教学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1).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基本要求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3.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2011年9月发表于《经济生活文摘》

刊号 CN-11-4505/F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A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黄潭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来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关键词]教育课程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其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它的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是信息技术课程化,它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题一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则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言归于好程互动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

实际上和实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涵了“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信息技术”的两种单向整合,双追求一种深化和提高,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已经分别就“信息文化——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讨,分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深入挖掘,探讨和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这一课题,人们需要首先在更深的层次上探明两个基本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哪些基本原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不仅关涉课程结构与课程过程的平衡和统一.而且是当代课程本质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文化哲学视野里,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在课程结构与过程的统一的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文化价值学习以及学习的实现,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分别处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经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信息化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有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以及课程研制的整合等四条基本原理.

(一)知识的整合 A07 在分科课程的历史传统里.对人的学习而言.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知识的“外在”与“内化”的关系、不同知识系列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准备”与“获取”的关系.所以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是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的;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文化背景里,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 这里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冲主动的过程,就需要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比,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和时空统一的整合.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颗畅地融会到已有经验的意义系统之中.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A07 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⑦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社、社会历史性、导向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现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⑧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由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的全过程.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整合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整合。这关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是“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整合.这关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比、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独特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价值的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于虚拟生活世界,对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动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四)课程研制的整合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信息文化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切的新课题文化。前述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以及价值的整合.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信息课程文化的创生,而这一创生只有在自觉的课程研制过程中通过规划或设计,实施和评价才能确立和实现.因此,所谓课程研制的整合原理,指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生出信息比课程文化.课程研制是进行课程规划,并把课程设计投入教育活动中实施并进行评估,反A07 馈和修改完善的过程.包括课程规划或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基本阶段.在课程规划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确定信息化的理论取向、目标取向,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经验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等,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阶段,采取适宜的多种教育活动样式,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在课程评价阶段,建构起信息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研制过程的状态,待别是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认和推进信息化课程文比。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文化.所以需要在此着重提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强凋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在已有课程研制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者仅仪被动地参与了课程实施,甚至仅仅被动地参与下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很少参与课程评价.并几乎被排斥在课程规划或设计之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谓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就是学习者要全程参与规划,实施和评价等课程研制全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规划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从过去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研制者。这样,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课程研制的主体,就可以尝试解决当前我国课程研制中教育技术专家、教育理论专家学科专家与教师、学生分离甚至对立的问题,让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和学生一起研制课程、在全国性和地区性层面的课程研制中,以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为主,教师和学生为辅;而在学校层面的课程研制中,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类专家是指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基本原理,紧接而来的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撩人心弦的基本策略问题,它召唤人们挥洒才情去梳理和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的完满思路和可行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2、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3、重构模式。重构模式并不是一件难事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的话,那么要使它代替已有的课程模式则是相当大的难题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培养能够操作新课程模式的教师。任何课程,一旦投入实施,就必然由教师来操作。新的整合课程的实施成功与否,决定性的环节是它与教师之间是否互相恰切。要使他们与新的整合课程相恰切,就必须对已有教师进行及时培训和改革师范教育的模式。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A07 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联系电话 *** 黄潭中学 余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 内容

1632年,捷克夸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949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行为目标之父)

一、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1.教学内容:指“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还包括“怎样教”的问题。两个概念的外延不一样。教学内容还存在形态的划分问题

2.教学进程:是“怎么教”这个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教学进程还有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程。3.学科:指教学科目。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内容(知识或技能),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实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

4.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如课程表上的“语文”“体育”“音乐”等。科目与学科的区别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容。5.知识:与技能、价值观并列,是学校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6.经验:是学校课程内容和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7.活动:是学校课程的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8.计划或方案:有人认为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的动态意义。

课程与计划有密切相关。

三、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

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

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规律)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五、课程目标的取向 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学科的价值,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看成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术系统性是课程的基本形式。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主要是反映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如人本主义课程观就把情感与认知和学生行动的整合看成课程的核心。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2.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认为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

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和指导的目标。含义比较模糊,有一定的随意性。

行为性目标,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行为性目标的基本特点是具体和可操作,也好评估。它的缺点是忽视情感意志的领域,枝解人类行为的整体性(高级神经的参与),有控制本位的倾向。

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目标不是预定的,更关注过程。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追求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表现性目标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结果是开放而非预定的。

需要注意的,在实际课程目标撰写中,这几种形式可能出现在同一个课程目标中。即有的目标是普遍性的,有的是行为的,有的是生成的,而有的是表现性的。

六、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3.学科发展的需要

七、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一、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注重基础性:这源于基础教育的地位和特征;基础性主要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贴近生活:这是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社会有紧密联系

3.尊重学生经验:课程要为儿童理解和接受,课程就必须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人控制下解放出来。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三、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施瓦布把学习者、即使、教材和环境看作课程组织的四大要素。古德莱特把课程的要素划分为范围、连续、序列、整合四个方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组织要素是: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等四个方面。

校本课程这一术语有多种理解。我们这里界定为: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学科取向、学生经验取向、社会问题取向以及混合取向,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应该是不一样的。2.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

泰勒提出要注意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要点 3.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关系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方是学校和教师,是一种较为民主的课程决策机智;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它作为一种课程开发的模式,在开发主体、开发范围、教师脚色、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影响等方面均有自身特色;

也有人把校本课程这一根本特征理解为: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1)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参与的、开放性的课程决策过程(2)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具有情境性和适应性的课程结果(3)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1.是体制上的变革,走向课程管理的民主化,激发地方和学校办出特色;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是促使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开发出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各色课程,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在体制内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

4.也有利于民间社区的资源走进学校的课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 1.它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

2.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它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模式; 3.它也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理论; 4.给教师提供一种实验机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校本课程上午实施侧重解决谁来开发和怎么开发的问题。需要有效的组织程序和恰当的方法。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1.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要素说: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和媒体 六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媒体和目标 七要素说: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 2.教学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1)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是人类的种族经验,作为个体在遗传上不能自然获得。个体通过教育掌握种族的经验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实现人类文明的传递和再生产。从教学内部看,教学内容是学生的认识对象,而学生又是认识的主体。这样,教学内容制约了学生的认识方式,同时又建构了主体。2)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有多种描述,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动说、师生合作说等。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双方任务侧重点有别,互动实现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授业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对整个教学活动负责;学生一般是受业者、参与者、学习者和管理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师生关系还可以从伦理、情感角度来描述。1.现代教学的形成

现代教学的产生以17世纪为起始,19世纪基本形成。有如下特征: 1)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学对象。2)课程体系变革。

3)发展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4)教育科学发展。出现一大批现代教育理论著作。5)教学方法体系日益丰富,班级授课制日渐成熟。2.现代教学的分化和多样化

到20世纪,现代教学出现分化和多样化新局面。首先,美国出现新教育;

现代教学就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具体形态:

一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的班级教学模式,一是以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为主的活动教学模式。二战以后,多种流派共存共生的教学新格局(如前苏联、美、德)。

三、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

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

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类):

1、美国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1)认知领域——知识、理解、运用、综合、分析和评价六个层次(2)情感领域——态度、兴趣、理想、欣赏、适应方式

——接受、反映、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

(3)动作技能领域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加涅的教学论思想融合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及控制论等观点,是西方教学理论集大成者之一。(《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学习的条件和教学理论》)

3、奥苏泊尔的教学目标分类——抽象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

4、罗恩特里的教学目标分类——求生技巧目标、方法目标、内容目标

5、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思想——教养目标、教育目标、发展目标(班级授课制)

6、中国学者顾泠沅的教学目标分类模式——技艺水平的教学、说明性理解水平的教学、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即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

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1、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目标上,主张进行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在教学程序上,主要强调以下环节:一是感知。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而,在尽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二是记忆。他认为知识的获得靠记忆,而记忆主要是通过经常复习和多做练习等实现的。三是理解。四是判断。

在教学策略的原则上,主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直观性原则;二是循序渐渐原则;三是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与主动性原则;四是巩固性原则。

2、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

第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培养出有道德的人。第二,在教学程序上,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认为教学有四个基本阶段: 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系统——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

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第三,在教学策略上,强调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具有主动性和要使教学具有教育性等原则。

3、杜威的教学模式

杜威认为,观念知识在本质上是经验,经验中包含着做,包含着行动。另一方面,行动基于观念、知识,是观念的具体化过程。由此,知与行是直接统一的。所以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杜威强调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性,重视反思思维。他认为思维过程分为五个形态:

⑴ 暗示,在情境中感觉到要解决的某种疑难; ⑵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排除的疑难; ⑶ 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搜集事实或论据; ⑷ 推演观念或假设的涵义;

⑸ 在实际行动或构想的行动中检验假设,从而解决疑难获得经验。杜威构建了实用主义的教学模式。特点是:

第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灵敏、缜密而透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养成创造的智慧,即使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二,在教学程序上,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需要经历五个具体步骤: 1.设置疑难的情境。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 2.确定问题。在情境内部产生一个问题; 3.提出假设。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 4.推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5.验证。通过应用来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在教学策略上,一是提倡从做中学;二是注重儿童兴趣,认为兴趣是天赋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三是采用发现式教学,主张教师不要向学生简单地奉送真理,而是要共同参与儿童活动,引导儿童去探究和发现真理。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由单一到多样

2、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3、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4、由刻板到灵活

5、由被动性到主动性

6、由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手段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2、研究性教学模式

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评价优缺点)

1.讲授法:具体方式主要有四种: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很大。

2.谈话法:根据教育任务不同谈话法的具体方式有三种: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和检查知识的谈话、指导和总结 性的谈话。

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对于学生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育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做好充分准备。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克服谈话法的不足。(3)提出的问题应明确具体、难易适度。(4)在谈话结束时要进行总结。3.讨论法: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学生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种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讨论前,要选择好讨论的题目或内容。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拟订发言提纲等。

(2)讨论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不轻易地对学生的各种意见加以评价。(3)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克服讨论法的不足。

(4)讨论结束时,要及时地予以总结,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

4.读书指导法: 5.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的智力、体力和情感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念解决有关问题,或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和行为,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有的知识、观念,并培养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只有学生了解了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才可能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作自我要求和自我检查;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用理论指导练习,才能保证练习的顺利进行。

(2)要精选练习题,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精选题目可以收到一反三的效果。各门学科的题目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从教学要求出发,选择那些有典型意义的,解一题可弄清一类的题目给学生练习。选题应注意代表性和针对性,要防止搞“题海战术”。同时应注意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如口头练习、心理练习、书面练习、操作练习等,以减少学生练习的心理疲劳,提高练习效果。

6.参观法:

参观法的优点在于,以大自然和社会作为活教材,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局限,能够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它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难以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安全问题。7.实验法: 8.演示法:

演示法优点在于,直观、具体、生动使学生在直接的感知中认识事物,主动获取知识。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征,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演示如果选择对象不合适或出示时机不成熟,会造成课堂教育零乱,不紧凑等。

教学手段: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教学最优化原则

4、健康和安全原则

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

1、教学任务和目标

2、学习者因素

3、教师因素

4、经济因素

5、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必然结果 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

1、丰富教学内容

2、扩大教育规模

3、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

1、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授课,班级人数确定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一

3、教学进度与学习年限统一

4、分科教学

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

个别辅导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辅导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对教材的复习和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的辅导,目的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是对学科内容相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的辅导。在进行个别辅导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个别辅导,一般是个别进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有效地进行指导。个别辅导就是个别指导,而不是通常的课堂教学,而不要搞成课堂教学中的分组教学。

2.个别辅导,是以学生的自己的独立学习为基础的,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自己独立完成有困难的情况下,才求助于教师。

3.在个别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问题给予帮助,而且要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学习和思考方法。4.平等地对待学生。

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分类:

1、根据学习某学科知识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有关现场进行教学。

2、学生为了从事某种实践活动,需要到现场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现场教学的作用

(1)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

(2)现场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更为生活,丰富。

(3)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技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4)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现场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目的要明确(2)准备要充分(3)重视现场指导(4)及时总结。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调节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教学评价的改革(发展趋势)

1、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

4、自评与他平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式

1、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

2、学生学业成就的质性评价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

2、规范性

3、整体性

4、灵活性

5、发展性原则 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

1、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

2、社会及家长的期望

3、学生对课堂规则的认识规律和态度

4、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熟水平

5、学科特点 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

1、课堂规则的要求要科学合理(合理性、科学性、可执行性)

2、课堂规则的内容要规范明确

3、课堂规则的数量要少而精

4、课堂规则制定的过程要有学生参与

5、课堂规则的表述应以积极的语言为主

6、课堂规则的执行要公平公正

课堂问题行为:这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美国威克曼把课堂问题行为分成扰乱性问题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

奎伊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课堂问题行为分成人格型、行为型、情绪型 我国学者把课堂问题行为分成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适 还有的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攻击型)和内向性问题行为(退缩型)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1、实施预防性管理,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3、积极开展行为矫正,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 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特征:指导性、统整性、操作性、可控性、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学生情况

3、制定教学策略

4、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教学进度计划(3)课时计划

2、上课(中心环节):讲授课、演示课、讨论课、阅读指导课 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得好、教学效果好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延续)

4、课外辅导(必要补充和必要环节)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重要环节)

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 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要在中国的教育热土上开花结果,要促进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第一,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

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锤炼出了一整套的看家本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教师通常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

第二,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

今天的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信息时代,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但今天的教师不同,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基本上都没接触过电脑,缺少了与信息技术的一份亲

近感。大多数的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虽然视频平台可以聘请人来进行制作,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的话,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

第三,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为了实施“翻转课堂”,很多人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视频自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第四,要建立教育评价的新机制。

要打破现有的谁是教师,就由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观看自己的任课教师的视频来学习,也可以观看其他老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够顺利通过学习,都应该计算学分。这样的一种机制,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翻转课堂到底翻转了什么?它有哪些特征?

焦建利老师是这样说的“

1、颠倒教室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

2、颠倒教师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3、颠倒教师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4、颠倒教师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中的教师

在课前,教师要把要讲授的知识,做成视频,发布到网上,供学生自学。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现成视频,但这往往会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合。

在课堂上,教师真正走下“圣坛”,走向学生中去。由传统的讲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贯彻建构主义的相关思想。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对话”和“协商”中完成“意义建构”。

“翻转课堂”中的学生

在课前,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讲课视频,由于视频可以随意暂停、重播,因此很方便学生自学。在此过程中学生把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拿到课堂上进行解决。

在课堂上,学生真正获得解放,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可以把遇到的问题与同学或老师分享,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或教师的知道,解决问题。并且学生之间的进度不一定相同,充分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所有的学校或地区,都有条件来开展“翻转课堂”吗?翻转课堂适用于所有的学科吗?

下载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重点(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第一部分 1.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先提出“课程”这一术语,并将之概念化为“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博比特。3 2.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

    幼儿园课程论复习重点

    1幼儿园课程:由教育者依据16认知学派对幼儿园的启示:子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工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需要,1)课程就是促进幼儿在认知作,而项目课程是自由选择活有目的,有组织,计划地为......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索引[共5篇]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1. 在西方教育史上,西方教育家斯宾塞在其名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先提出“课程”这一术语,并将其概念化为“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在中学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将逐步成为中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报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从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用合理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2......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书心得 现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上课不仅仅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是有了很多其他的更先进、快捷的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选五篇)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一、简答题(2题×10分=20分) 1、简述分科课程标准的内涵。 2、简述三维教学目标的内容。 二、论述题(40分) 1、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谈谈你对......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教法(完整版)

    2014年教法 一二三四五章考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第三章考设计题 填空:0.5*30=15;选择:1*10=10;判断:1*10=10;简答:25;设计题:40; 考点:分层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