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江西高校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
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______的指导下,通过______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方面。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_____而生,又为_____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__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与解析:
1.特殊道德要求,一般社会道德,阶级道德
2.职业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劳动过程,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4.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5.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荣誉感
6.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
7.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 8.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9.教育,教育,教育 10.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______。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1.A2.B3.B4.D5.C6.D
(三)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
1.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2.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3.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4.正确。
5.错误。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7.正确。8.正确。
(四)解释题
1.教师道德2.教育机智3.师生关系
1.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2.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运用自己的才识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它是教师创造性教育才能的最高表现,是教师的高度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综合体现。
3.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五)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 4.热爱学生对教师有何要求? 5.团结协作在教育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6.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哪些要求? 7.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是什么?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2.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13.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14.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 15.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1.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4.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地对待学生。
5.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运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
6.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庄、朴素大方。7.教师的语言表达应符合以下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通俗;语言表达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应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有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知识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主要有:文化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偶像崇拜所导致的“追星”心理;信念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心理上的闭锁性所导致的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内容的社会性的增多。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的特殊要求有:要具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要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做“四有”新人;要“学会关心”。
11.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12.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
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
13.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14.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难于达到的师生之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
15.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指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三类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待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
(六)论述题
1.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2.分析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1.(1)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灵魂对灵魂的塑造,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给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师的劳动具有周期长、见
效慢、艰巨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3)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稳定的情绪,否则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4)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5)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克服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使其始终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之中。2.师生关系模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同。(1)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2)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3)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设计题
1.请你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设计一套开放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
2.在对开放性调查问卷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请你再设计一套封闭性调查问卷。无答案 讨论题
1.读了以下这段文字后,请你谈谈自己对教师的仪表的看法。
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走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擤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
2.“棍棒底下出孝子”,体罚学生有时也是必要的。请你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3.阅读《中国孩子敢向新世纪发问吗?》,并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学生的创造性的。无答案 教学实践
1.运用你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到中学去进行实地调查。
2.与学生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应是怎样的? 3.与教师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当代中学生的特殊心理要求。
4.请中学校长从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学校对中学教师(包括未来的教师)的特殊要求。无答案
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2.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3.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8.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10.()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答案与解析:选D。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两类。其中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因此,答案为D。
2答案与解析:选D。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解决。专家不仅拥有某一领域的大量的知识经验,而且这些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组织是非常合理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被提取和应用。专家不仅拥有丰富且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也拥有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因此,答案为D。
3答案与解析:选C。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因此,题中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答案为C。
4答案与解析:选A。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答案为A。
5答案与解析:选C。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正是功能固着的表现。因此,答案为C。
6答案与解析:选A。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为此,可以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因此,答案为A。7答案与解析:选C。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因此,答案为C。8答案与解析:选B。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正属于这类问题。因此,答案为B。
9答案与解析:选B。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答案为B。
10答案与解析:选C。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因此,答案为C。11.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1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5.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1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19.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
20.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1答案与解析:选B。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观念并不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因此,正确答案选B。
12答案与解析:选A。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因此,正确答案选A。
13答案与解析:选B。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道德发展的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因此,正确答案选B。
14答案与解析:选D。在道德情感中,爱国主义情感表现为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和无限的感激,这样一种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因此,正确答案选D。
15答案与解析:选D。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因此,正确答案选D。16答案与解析:选D。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因此,正确答案选D。
17答案与解析:选A。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正确答案选A。
18答案与解析:选A。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A。
19答案与解析:选B。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心里产生的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因此,正确答案选B。20答案与解析:选B。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小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选B。
2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22.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23.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2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会谈 B.倾听 C.鼓励 D.询问
25.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由()首创的。A.皮亚杰 B.雅各布松 C.艾里斯 D.沃尔茨
26.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A.学习目的 B.教学目的 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27.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A.目标分类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析 D.任务执行
28.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29.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A.知识 B.领会 C.综合 D.评价
3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是()。A.知识 B.领会 C.综合 D.评价
31.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A.功能 B.大小 C.用途 D.年龄
32.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33.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21答案与解析:选D。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也就是产生焦虑行为。因此,正确答案选D。
22答案与解析:选A。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因此,正确答案选A。
23答案与解析:选C。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人格测验包括多相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因此,正确答案选C。
24答案与解析:选A。教师通过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因此,正确答案选A。25答案与解析:选B。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这种方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经后人修改完成。因此,正确答案选B。
26答案与解析:选D。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D。
27答案与解析:选C。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力求使任务变得细化可行。因此,正确答案选C。
28答案与解析:选B。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对每一个领域进行详细的分类,使之形象化、条理化,成为一个教育目标体系。因此,正确答案选B。
29答案与解析:选A。知识是认知领域的构成部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此,正确答案选A。
30答案与解析:选B。领会是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因此,正确答案选B。
31答案与解析:选A。一般说来,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即将课堂空间划分成一个个领域,某些领域只属于某个人;第二种是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即将空间划分为各种兴趣范围或工作中心。因此,正确答案选A。32答案与解析:选B。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考&试大$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正确答案选B。
33答案与解析:选B。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因此,正确答案选B。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5.()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6.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7.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8.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A.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因此,答案为A。
2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因此,答案为C。
3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考&试大$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
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C。
4答案与解析:选D。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D。
5答案与解析:选B。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B。
6答案与解析:选D。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因此,答案为D。
7答案与解析:选C。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因此,答案为C。
8答案与解析:选C。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C。9答案与解析:选B。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因此,答案为B。
10答案与解析:选B。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B。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
13.()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14.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15.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17.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1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1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0.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答案与解析:选C。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考&试大$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因此,答案为C。
12答案与解析:选C。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因为学生是通过对“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获得“水果”这一概念的意义的。因此,答案为C。13答案与解析:选A。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答案为A。
14答案与解析:选B。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因此,答案为B。
15答案与解析:选C。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因此,答案为C。
16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技能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操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因此,答案为D。
17答案与解析:选B。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因此,答案为B。
18答案与解析:选A。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因此,答案为A。19答案与解析:选D。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因此,答案为D。
20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因此,答案为D。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2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2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4.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2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28.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来的。A.加涅 B.布鲁纳 C.斯滕伯格 D.弗拉维尔
21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因此,答案为A。
22答案与解析:选B。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因此,答案为B。23答案与解析:选D。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是属于组织策略中列提纲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
第二篇:2008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______的指导下,通过______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_____而生,又为_____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__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与解析:
1.特殊道德要求,一般社会道德,阶级道德
2.职业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劳动过程,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4.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5.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荣誉感 6.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
7.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 8.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9.教育,教育,教育 10.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______。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________。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1.A2.B3.B4.D5.C6.D
(三)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
1.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3.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4.正确。
5.错误。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6.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7.正确。8.正确。
(四)解释题
1.教师道德2.教育机智3.师生关系
1.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2.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运用自己的才识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它是教师创造性教育才能的最高表现,是教师的高度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综合体现。3.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五)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 4.热爱学生对教师有何要求? 5.团结协作在教育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6.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哪些要求? 7.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是什么?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2.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13.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14.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 15.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1.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4.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地对待学生。5.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运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
6.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庄、朴素大方。7.教师的语言表达应符合以下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通俗;语言表达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应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有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知识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主要有:文化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偶像崇拜所导致的“追星”心理;信念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心理上的闭锁性所导致的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内容的社会性的增多。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的特殊要求有:要具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要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做“四有”新人;要“学会关心”。
11.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12.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
13.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14.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难于达到的师生之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15.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指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三类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待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
(六)论述题
1.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2.分析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1.(1)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灵魂对灵魂的塑造,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给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师的劳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艰巨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3)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稳定的情绪,否则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4)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5)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克服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使其始终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之中。
2.师生关系模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同。(1)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2)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3)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设计题 1.请你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设计一套开放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2.在对开放性调查问卷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请你再设计一套封闭性调查问卷。无答案 讨论题
1.读了以下这段文字后,请你谈谈自己对教师的仪表的看法。
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走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擤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
2.“棍棒底下出孝子”,体罚学生有时也是必要的。请你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3.阅读《中国孩子敢向新世纪发问吗?》,并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学生的创造性的。无答案 教学实践
1.运用你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到中学去进行实地调查。
2.与学生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应是怎样的? 3.与教师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当代中学生的特殊心理要求。
4.请中学校长从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学校对中学教师(包括未来的教师)的特殊要求。无答案
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2.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3.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8.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10.()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答案与解析:选D。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两类。其中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因此,答案为D。
2答案与解析:选D。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解决。专家不仅拥有某一领域的大量的知识经验,而且这些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组织是非常合理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被提取和应用。专家不仅拥有丰富且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也拥有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因此,答案为D。3答案与解析:选C。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因此,题中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答案为C。
4答案与解析:选A。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答案为A。
5答案与解析:选C。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正是功能固着的表现。因此,答案为C。
6答案与解析:选A。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为此,可以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因此,答案为A。
7答案与解析:选C。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因此,答案为C。
8答案与解析:选B。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正属于这类问题。因此,答案为B。
9答案与解析:选B。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答案为B。
10答案与解析:选C。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因此,答案为C。11.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1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5.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1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19.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0.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1答案与解析:选B。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观念并不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因此,正确答案选B。
12答案与解析:选A。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因此,正确答案选A。13答案与解析:选B。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道德发展的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因此,正确答案选B。14答案与解析:选D。在道德情感中,爱国主义情感表现为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和无限的感激,这样一种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因此,正确答案选D。
15答案与解析:选D。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因此,正确答案选D。
16答案与解析:选D。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因此,正确答案选D。
17答案与解析:选A。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正确答案选A。
18答案与解析:选A。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A。
19答案与解析:选B。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心里产生的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因此,正确答案选B。
20答案与解析:选B。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小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选B。
2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22.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23.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2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会谈 B.倾听 C.鼓励 D.询问 25.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由()首创的。A.皮亚杰 B.雅各布松 C.艾里斯 D.沃尔茨
26.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A.学习目的 B.教学目的 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27.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A.目标分类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析 D.任务执行
28.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29.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A.知识 B.领会 C.综合 D.评价
3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是()。A.知识 B.领会 C.综合 D.评价
31.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A.功能 B.大小 C.用途 D.年龄
32.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33.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21答案与解析:选D。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也就是产生焦虑行为。因此,正确答案选D。22答案与解析:选A。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因此,正确答案选A。
23答案与解析:选C。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人格测验包括多相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因此,正确答案选C。
24答案与解析:选A。教师通过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因此,正确答案选A。25答案与解析:选B。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这种方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经后人修改完成。因此,正确答案选B。
26答案与解析:选D。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D。
27答案与解析:选C。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力求使任务变得细化可行。因此,正确答案选C。
28答案与解析:选B。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对每一个领域进行详细的分类,使之形象化、条理化,成为一个教育目标体系。因此,正确答案选B。
29答案与解析:选A。知识是认知领域的构成部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此,正确答案选A。
30答案与解析:选B。领会是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因此,正确答案选B。31答案与解析:选A。一般说来,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即将课堂空间划分成一个个领域,某些领域只属于某个人;第二种是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即将空间划分为各种兴趣范围或工作中心。因此,正确答案选A。32答案与解析:选B。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考&试大$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正确答案选B。
33答案与解析:选B。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因此,正确答案选B。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5.()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6.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7.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8.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A.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因此,答案为A。
2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因此,答案为C。
3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考&试大$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C。
4答案与解析:选D。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D。
5答案与解析:选B。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B。
6答案与解析:选D。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因此,答案为D。
7答案与解析:选C。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因此,答案为C。
8答案与解析:选C。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C。
9答案与解析:选B。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因此,答案为B。
10答案与解析:选B。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B。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
13.()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14.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15.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17.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1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1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0.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答案与解析:选C。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考&试大$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因此,答案为C。12答案与解析:选C。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因为学生是通过对“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获得“水果”这一概念的意义的。因此,答案为C。
13答案与解析:选A。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答案为A。
14答案与解析:选B。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因此,答案为B。
15答案与解析:选C。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因此,答案为C。
16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技能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操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因此,答案为D。
17答案与解析:选B。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因此,答案为B。
18答案与解析:选A。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因此,答案为A。
19答案与解析:选D。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因此,答案为D。20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因此,答案为D。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2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2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4.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2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28.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来的。A.加涅 B.布鲁纳 C.斯滕伯格 D.弗拉维尔
21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因此,答案为A。
22答案与解析:选B。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因此,答案为B。23答案与解析:选D。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是属于组织策略中列提纲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24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因此,答案为B。
25答案与解析:选A。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答案为A。
26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为B。
27答案与解析:选B。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考&试大$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属于组织策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因此,答案为B 28答案与解析:选B。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布鲁纳在其著名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才明确地将认知策略划分出来,在其学习结果分类中单列一类。因此,答案为B。
第三篇:2013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0791-88252995
***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孺子路266号铂仕创意中心A座8楼
标题(任选其一,注意换标题)
2013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模拟题|试题资料|华图教师
2013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历年真题|冲刺预测|模拟题|华图教师
江西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笔试真题|考试资料|模拟题|华图
江西201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真题|考前冲刺|华图教师
2013江西招教考试历年真题|模拟题|考前押题|华图教师
2013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下载|考试资料|华图教师
2013江西教师考试模拟题|预测题|历年真题|江西华图教师
江西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真题|考前预测模拟题|江西华图教师
江西2013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真题下载|华图教师
2013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江西华图教师
2013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详解|模拟预测题|华图教师
江西201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预测卷|江西华图教师
(文章内容自行删减)
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江西华图教师为大家整理了历年的真题以及答案,希望大家能通过对真题的练习,来巩固现在所掌握的知识。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模拟题
(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洛克
4.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B.个性C.平等D.分层次
5.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功能是()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2013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考前预测模拟题--小学音乐专业知识
1.舞蹈《霓裳羽衣舞》诞生的朝代是()。
A.汉B.唐C.宋D.元
2.“热瓦甫”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乐器()。
A.藏族B.蒙古族C.维吾尔族D.哈萨克族
3.苏州弹词有说有唱,伴奏乐器是琵琶和()。
A.板胡B.唢呐C.巴乌D.小三弦
更多试题资料,教师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江西华图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考试海量备考资料请见【江西华图教师网】:http://jiangxi.hteacher.net/
第四篇:2010年江西教师招聘试题
2010年江西教师招聘试题
一、单选题
1、同一心理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差异性
2、具有单向思维与自我中心观念的儿童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哪个阶段的儿童()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维果斯基将儿童借助别人的帮助和启发而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A、最近发展区B、个别差异
C、学习准备D、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4、开始注重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的个体,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已处于()阶段。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客观自我5、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D、自信
6、当今青少年学生追星现象折射出了他们的()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心理自我7、学生在解题时,喜欢察言观色,且易受他人影响和干扰,其认知方式是()
A、沉思型B、场依存型
C、场独立型D、冲动型
8、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创新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科学文化教育
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
A、否认了心理因素B、否认了模仿的教育作用
C、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D、否认了本能的教育意义
10、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B、负强化
C、惩罚D、消退
11、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的分类,学生的学习主要属于()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2、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联结学习论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理论D、建构学习理
1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
14、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孔子 苏格拉底B 孔子 亚里斯多德
C 孟子 柏拉图D 朱熹 苏格拉底
1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A 内容正确B 方法恰当C 目的明确D 情感深厚
1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热爱学生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 团结互助
1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18.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19、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
D.岗前培训教师资格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C.1986年12月1日
D.1996年9月1日
二、填空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的是(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的《学记》。
4、维果茨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5、(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6、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 步骤进行的学习。
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
来的。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三、判断题
1、教科书审查人员,可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
3、学生学习的一切知识都应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4、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
5、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6、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是遗传素质的差异。√
7、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9、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10、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11.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1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1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14.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5.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
16.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17.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18.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9.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
20.18个月大的儿童可以服从延迟满足的要求×
四、简答题
1、教师应具体哪些职业素养?
2、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及其策略是什么?
3、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4、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5、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6、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五、论述题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案例分析题
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1、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2、从德育的原则来看:长善救失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从德育方法来看:锻炼法
第五篇:江西电视台招聘试题
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招聘初试试题
姓名:
第一题:试分析下面两首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相通之处。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州桥》王安石
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第二题:对下面三个“新闻”的定义逐一作出评析,并谈谈你对“新闻”的理解。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
(3)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第三题:结合具体例子,谈谈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
第四题:现在有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喜好效仿港台电视主持人的装束和腔调,对此你有何评论?
第五题:根据你的观察与分析,国内新闻类电视栏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你个人比较欣赏其中哪一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