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教学反思
《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欣赏两首作品,体会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民歌素材,寓意深刻,借助民族音乐等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在欣赏作品之前,我先让学生熟悉作品旋律,再分别听辨乐曲中相对应的主题音调,并启发学生总结各民族音乐的大致特点,拓展学生再民歌领域的视野。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环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聆听作品(提出问题,分段赏析,先唱乐谱再分析歌词等方式熟悉作品)—背唱民歌主题—结合课后实践与创造完成作业,通过启发、讨论、总结等方法,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御风万里》为重点欣赏曲目,由于时间安排所限,没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只是粗略欣赏,以后在备课中,应把握好时间。
第二篇:御风万里
《御风万里》教学设计
黄陂区祁家湾四黄中学
易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分析、比较,能够分辨乐曲中四个音乐创作素材所属的民族及其风格特点。
2、能哼唱作品中汉族、蒙古族两个民族民歌主题,并能听辨出乐曲中四个民歌主题。
3、能够体会和感受乐曲蕴含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能哼唱作品中汉族、蒙古族两个民族民歌主题,并能听辨出乐曲中四个民歌主题。
三、教学难点
体会乐曲中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香港回归盛况实录视频,配以《御风万里》中的一个片段,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香港回归这一大事件在当时产生的轰动,体会人们无比欢愉的心情。
(二)熟悉四首民歌的主题旋律。
1、聆听乐曲《黄河船夫曲》主题
听《黄河船夫曲》,思考: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吗?
学唱歌曲,总结特点。
同一曲调不断反复,朗朗上口,豪迈壮阔。
用代表黄河的黄色表示旋律线条。
播放《御风万里》听到《黄河船夫曲》旋律请举起左手。
2、聆听乐曲《嘎达梅林》主题
生学唱主题。
用代表草原的绿色表示旋律线条。
播放《御风万里》听到《嘎达梅林》主题时挥动右手。
3、聆听乐曲《囊玛》主题
生学唱主题。
用代表蓝天的蓝色表示旋律线条。
播放《御风万里》听到《囊玛》主题时拍手。
4、聆听乐曲《哈萨克族民歌》主题
生学唱主题。
用代表葡萄的紫色表示旋律线条。
播放《御风万里》听到《哈萨克族民歌》主题时拍腿。
(三)听辨旋律
1、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负责听辩一个旋律,听到自己组别的旋律请举手示意。
2、将四个主题编号,听到哪个旋律主题,就用手指出示编号示意。
(四)听辨乐器
识别每个民歌主题首次出现时候的主奏乐器。
(五)完整聆听。
体会乐曲后半段所表现出的兴奋而热烈的狂欢之声。
(六)课堂小结
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为了庆祝香港回归而作,从乐曲中我们感受到这响彻大江南北的欢腾。祖国的富强统一,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师教生从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营的课堂。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循序渐进,重在参与,重在过程。在开放式提问题与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中,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能力,陶冶性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不能“教”的,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教学机制主要不是依靠讲授和诠释的方式来进行。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致使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反之,以大量的语言去讲解音乐的特点、情感内涵、曲式结构等,尽管你讲得多么精彩,语句修饰得多么华丽,结果都会成为学生的耳边风、纸上谈兵罢了。
第三篇:市公开课《御风万里》 -
《御风万里》教案
教学目标:
一、图片导入
这节课首先老师带来几张图片请同学们欣赏,然后请同学们告诉我,图片上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历史事件?
生:。。
师: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1997年7月1日,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百年耻辱在这一刻成为历史,举国上下到处是欢欣激越的情绪。有一首作品把当时人们那种百感交集欢欣激越的情绪表达的淋漓极致,这首作品是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而作,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之夜在香港首演。这就是郭文景先生创作的交响序曲——《御风万里》。
二、新授部分
(一)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可以说气势恢宏,整首作品演奏大约10分钟的时间,它的结构是——今天咱们来欣赏后面的两部分。
(二)整体欣赏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作品,注意这两个乐段在节奏和速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生:。。
下面就让我们分段仔细欣赏作品。首先看B段,B段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有四首民歌素材创作而成,下面就让我们对四首民歌逐一分析一下。
(三)欣赏B1四首民歌 1.第一首——《黄河船夫曲》(1)听歌曲
师:第一首《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陕西汉族的劳动号子。我们来听一下,感受一下歌曲的音乐情绪。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还是粗犷豪放的)生:粗犷、豪放、深沉……
(2)我们来跟唱歌曲,感受一下歌曲表现了船工一种怎样的精神? 师问:。。提示:他们害怕风浪吗?
(展现了陕北人民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有一乐句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是哪一句?我们来唱一下,跟琴唱乐句。第一遍唱谱,第二遍用啦唱。(3)听乐曲片段
师:如果这段旋律用其他乐器来演奏,会是怎样的效果呢?我们来听双簧管演奏的旋律——
师:双簧管是西洋打击乐器木管组的乐器。双簧管的音色是怎样的?尖锐的还是柔和的?甜美的还是雄壮的?(柔和、明亮、甜美、悠扬)用它演奏出的《黄河船夫曲》还是粗犷豪放的吗?对,而是纯净、甜美。
(4)我们用“啦”模唱旋律。跟音乐模唱。“嘘,注意,有一件乐器加入进来演奏了另一段旋律——你能听出是什么乐器吗?这是圆号,它是西洋管弦乐队铜管乐器组的乐器。刚才圆号演奏的是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的一句旋律。
2.《嘎达梅林》
(1)听歌曲《嘎达梅林》
好,接下来让我们来看蒙古族的民歌《嘎达梅林》,这是一首短调歌曲,它是科尔沁草原人民为了纪念用生命保卫家园的蒙古英雄嘎达梅林而创作的。咱们先来听一下歌曲。(2)跟唱歌曲
下面让我们轻声跟唱歌曲。(3)比较乐谱
同学们看这里,这是刚才我们学唱的那个乐句,下边这个乐句与这一乐句有什么关系?是经过这一乐句改变而来的。这一乐句在作品中出现两次,第一次由圆号演奏,第二次是整个的弦乐声部演奏。我们来听一下。
(4)这一句非常简单,我们来模唱一下。第一遍唱谱,第二遍用啦唱。
3.藏族《囊玛》
除了汉族、蒙古族的民歌外,还有两个主题旋律,我们来听听它们是哪个民族的旋律?
(1)首先听这段音乐是哪个民族的?
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旋律?你是怎么判断的?图片?音乐?到底是不是藏族的呢?老师给这段音乐配了舞蹈,同学们可以从老师的舞蹈再判断一下。是藏族的吗?是藏族民歌囊玛。由西洋管弦乐队弦乐器组小提琴演奏)
(2)我们都知道,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囊玛就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歌舞之一。下面就让我们学习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1)师哼唱旋律与学生一起跳舞。4.哈萨克民歌(1)初听
除了上边我们学过的三首民歌片段,还有一个音乐主题,大家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哈萨克族,短笛,短笛的音色——清脆、明亮。)这段音乐节奏紧凑,情绪热烈,洋溢着哈萨克族民歌豪放宽广的性格特征。(2)学舞蹈动作
哈萨克人大多都喜欢跳舞,他们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内心的哀乐。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跳一段哈萨克族的舞蹈。
(四)聆听B段 1.欣赏B1 刚才我们分析了作品第二部分中出现的四首民歌,下面让我们聆听四首民歌融合在一起的音乐片段,咱们分组来体验作品。第一组跟唱《黄河船夫曲》的旋律,第二组跟唱《嘎达梅林》的旋律,第三组跟我跳藏族舞,第四组跳哈萨克族舞。来,我们一起。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作曲家把四首民歌融合在一起,有什么寓意?(提示:这四首民歌难道仅仅代表的是四个民族吗?还有没有更深的寓意?)
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整个作品是以《黄河船夫曲》为主线的,其他三首民歌,无论是蒙古族的《嘎达梅林》、藏族的囊玛,还是哈萨克族的民歌,都像支流一样汇入到我们的母亲河中,它进一步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不畏艰险的民族。2.欣赏B2 当所有四首民歌完全包容在一起后,弦乐声部以强力度齐奏出《黄河船夫曲》的旋律。我们听这段旋律在情绪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激昂了,气势上刚劲挺拔势不可挡)那它象征着什么呢?(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的祖国发展了,强大了!)
(五)第三部分
强大了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终于迎来了香港的胜利回归。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作品的最后一部分,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问:这一部分情绪上更加怎样?激昂了。
师:这一部分是乐曲第一部分A段的变化再现,情绪更加热烈奔放,表现人们沉浸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欢乐之中。
3.完整聆听两部分
好,下面让我们完整的来聆听一下这两个乐段,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认真的去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其中有文明荣耀的辉煌,也有饱受凌辱的苦难。我们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你的梦,我的梦,我们的中国梦!
第四篇:《台湾风情画》教案
《台湾风情画》
教学目的
1、欣赏聆听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2、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3、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
教学难点
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教学工具
教材、钢琴、音响、课件。
教学内容
1、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2、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每个学一个动作)
3、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4、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5、(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
教学总结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总体清晰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御风万里》教案2
《御风万里》
一、学习目标:
1、聆听《御风万里》,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元素。
2、通过聆听体验对比分辨中西乐队,比较中西乐队的风格色彩。了解中华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概况,简单了解彭修文。
3、展望中华民族管弦乐队及民族音乐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聆听《御风万里》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认识中西合璧的意义。
2、难点: 分辨《御风万里》中的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导入聆听。
说出传统京剧乐队使用哪些乐器。(二)、新授课《御风万里》。
1、聆听民乐演奏《御风万里》回答问题。
2、介绍民族管弦乐队发展概况和代表人物。
3、唱《御风万里》主题熟悉作品人,议论有关民族音乐的发展问题。(三)、做练习进一步巩固。
四、教学资源建议:
学生自主查阅中国器乐创作发展概况的相关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御风万里》这个作品学生在前面单元里已有接触,以此作品进一步介绍民族管弦乐队以及彭修文概况,可用时较短。
2、播放《御风万里》的各个片断并进行比较,有利于锻炼培养学生的听觉。
3、组织简短的议论:
谈谈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交响乐,引导学生关注怎样借鉴西洋为我所用。向学生渗透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意识。
4、视唱乐谱,判断主奏乐器,感受音乐风格,辨别民族归属,领会作曲家引用它们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1、播放传统京剧音片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2、聆听京剧片断,分辨并写出有哪些乐器。
3、了解传统京剧乐队的构成,为新课作铺垫。
4、依次播放两段音响,要求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中西乐结合的《御风万里》导板,聆听作品、熟悉主题。组织学生交流(事先查找)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器乐曲的创作,讨论交流建国后器乐曲 创作以及乐队的发展状况,认识彭修文等课件。了解民族器乐的发展及在发展过程中老一代音乐家彭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