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37页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锥和圆柱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准备】
把学生每十人分一小组,投影片。
【回顾导入】
教师: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种新的图形——圆柱和圆锥。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哪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并在小组中议一议,也可以翻书看一看。每个小组委派一人代表回答。教师引导有次序地归纳。
【复习讲授】
(一)复习圆柱。1.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形体特征有哪些?学生归纳,教师板书:圆柱是立体图形,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是一个曲面。
(2)做第37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互
相说一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答案:
第1、2、6是圆柱,3、4、5是圆锥。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指名其中一小组的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面积×2。(3)完成第37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算的。答案:(从上到下)282.6dm2
10.676m2
3140cm2 3.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圆柱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教师板书:底面积×高;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做第37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体积的部分。答案: 从上到下依次为:314dm3
2.198m3
6280cm3 4.学生独立完成第37页第3题。
提示: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是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后再计算。
教师指名说一说,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答案:
3.14×10×20+3.14×(10÷2)2×2=785(cm2)
3.14×(10÷2)2×20=1570(cm3)=1570(ml)=1.57(L)(二)复习圆锥。1.圆锥的特征。
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圆锥的体积。
(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1教师板书: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即V=Sh;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
3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2)做第37页第2题中有关圆锥体积的部分。答案:从上到下依次为:10.048dm3
1.1775m3 【课堂作业】
做练习七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小组讨论订正。答案:12.56×5×4÷3.14×422=20(dm)【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部分学生立体观念不强,抽象思维能力差。有些学生计算能力太差,计算准确率低。
第二篇: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5)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三篇:《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功率和效率》复习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了解简单的滑轮组,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重、难点: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2.认识简单的滑轮组,会计算其机械效率。
三、教学思想:
由于三年级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在上课前小组教研确定复习版块,把教材重新组合,力求高效。一般在教学前让学生做复习提纲,通过做复习提纲,把本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并记忆,在课堂上主要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通过中招题进行练习,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备战中招)版块一:功
教师先提问并讲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通过课件列举没有做功的例子:如“搬而未动”是有力没有距离;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牵引力没有做功,因为有距离没有牵引力;吊车吊着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拉力没有做功,因为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题中给的距离与拉力垂直,没有关系。然后让学生练习: 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C.吊车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5m,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D.小明把书从地面上捡起来,小明没有对书做功 ;
2.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4N重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300J B.做功100J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3.小明将放在水平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 J,水平拉力做功 J。
学生在说答案的过程中要求讲方法,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另外做完后对版块一进行总结。版块二:功率
教师先举例两个学生比赛爬楼,问在这个过程中做功没有?做了功,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启发学生思考:假如他们体重相等,让他们爬上同样的高度,比较时间;也可以比较在同一时间内看谁上的高;假如体重不同,上的高度、用的时间都不同,只能分别计算,比较他们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从而引出功率,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物理中的“控制变量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1.一辆车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个动滑轮欲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下图所示,若司机用750N的拉力在5s内将汽车水平匀速拉动1m,那么司机所做的功是 J,司机做功的功率是 W。2.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快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C.做功多并且用的时间长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D.物体做功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3.中学生小华在一次跳绳的体能测试中,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cm,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A.5W B.50W C.500W D.5000W 学生在说答案的过程中要求讲方法,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另外做完后对版块一进行总结。
版块三:滑轮组的效率
1.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2.如右图,用拉力F拉着货物上升了一定高度,则
此滑轮组中做的有用功是 ;
额外功是 ; 总功是。3.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4.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行解决,对于“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学生回答的不全面,教师可通过公式进行引导。然后结合中招试题进行练习,看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二)、中考链接(把握现在、成就未来)1.如右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2.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3.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将一批建材运到10m高的施工处,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装置中动滑轮重100N,工人每次匀速提升一箱重400N的建材,不计绳重和摩擦。试问:
(1)每次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各是多少?(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第三题找两、三个学生演板,然后让其它学生指出不足、不妥之处,引起学生注意。
课讲完后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不懂得问题通过小老师讲解进一步掌握。课后反思: 本节课作为一节复习课,采用教师简单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讲练结合,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在授课中让学生分析问题,大面积提问学生,努力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面广,精力集中,另外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之处是讲的点儿有点多,但知识面不够广,还有难度不高。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备课,把复习课上好、上实,努力提高课堂效果。
《功、功率和效率》复习教案
九 年 级 物 理
张
雪
彩
第四篇:4克和千克复习教案
“克和千克”的复习。
复习说明: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自行复习,翻阅课本等)
师:说说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1.单位认识。
师:测量物体的重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
师:质量的单位有哪些?(板书:克和千克)
2.直观感受
师: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重量约是1千克或者1克,回顾已经建立的直观感受。
动手掂量掂量小石子和砖头(大约是1克和1千克)
3.进率关系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克与千克的重量,那么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谁来说一说?
(板书:1千克=1000克)
4.测量
师:测量物体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哪些?
二、练习巩固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两分硬币重1()
一袋瓜子重200()
一支牙膏重150()
一头牛重300()
一瓶金龙鱼油重1000()
一只鸽子重250()
一个西瓜重4()
一只蚱蜢重6()
(完成书P121T9,圈一圈)
2.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 48克()2千克
5200克()6千克 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 600克()6克
1000克铁()1千克棉花
(完成书P121T10,比一比)
3.排一排
600克 1千克 20千克 3000克
()<()<()<()
660克 60千克 8000克 88千克
()>()>()>()
4.填一填
1千克=()克 500克+500克=()千克
2千克=1500克+()克 4千克50克=()克
2500克=()千克()克
500克+2900克=()克=()千克()克
5.解决问题
苹果
梨
桃子
杨梅
西瓜
1千克6元
?
1千克8元
1千克24元
1千克2元
①梨的价格是西瓜的3倍,1千克梨要多少元钱?
②杨梅的价格是苹果的几倍?
③买4千克苹果要多少元钱?
④买2千克桃子和1千克杨梅共要多少元钱?
⑤1千克杨梅比3千克苹果贵多少元?
⑥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想一想:
一桶油连桶重9千克,倒了一半油后,油连桶重5千克,原来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提高?
第五篇:复习教案:近义词和反义词
复习: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聚拢—聚集 掠过—擦过 活泼—活跃 增添—增加 俊俏—俊美 轻快—轻捷 鲜艳—艳丽
赞歌—颂歌 偶尔—偶然 清香—芳香 忽然—突然 破裂—裂开 姿势—姿态 如果—假如
仿佛—好像 雪白—洁白 赶紧—赶快 飘动—飘舞 缘故—原因 绽开—开放 悄悄—偷偷
沉积—沉淀 干涸—干枯 晶莹—闪亮 锐利—尖锐 饲养—喂养 灵活—灵巧 决定—打算
在乎—介意 覆盖—遮盖 舒适—舒服 疲劳—疲惫 温暖—暖和 扩大—扩展 清新—清爽
咆哮—怒吼 裸露—暴露 宽阔—广阔 延伸—延长 挺立—耸立 责备—责怪 长久—长远后悔—懊悔 奇怪—奇异 劝说—劝告 有名—著名 悲惨—凄惨 孤单—孤独 帮助—援助 害怕—惧怕 叮嘱—嘱咐
要求—恳求 严肃—严格 相信—信任 召集—聚集 忧伤—悲伤 称赞—赞扬 安慰—慰问 哀痛—伤痛 受益—得益 滋味—味道 假若—假如 持续—延续 着急—焦急 讨论—议论 商定—确定 沉默—沉寂
洪亮—响亮 急忙—匆忙
服侍—伺候 情形—情况 愤怒—愤恨 防御—抵御 绝招—绝技 调换—调动
同意—赞成 立刻—立即 新鲜—新颖 终于—总算 霎时—顿时 安静—沉静 迅速—立刻 啜泣—哭泣 附近—周围 竭力—全力
轻柔—温柔 颤抖—颤栗 清澈—清亮 赶紧—急忙 一定—肯定 瞬间—霎时 经常—常常 仔细—认真 故意—有意 密切—紧密 估计—估量 漂浮—悬浮 遐想—幻想 悬挂—高挂 巨大—庞大
奇异—奇特 费解—难懂 赞叹—赞美 神奇—神秘 特殊—特别 立刻—马上 处境—境况平等—公平
犹豫—犹疑 凝视—注视 吃力—费力 叮嘱—嘱咐 诚恳—真诚 祝福—祝愿 悲惨—凄惨
弥漫—充满 搜索—搜寻 协助—帮助
创造—创新 燃烧—焚烧 寻求—寻访 永远—永恒 颓然—颓丧 光辉—光芒 茂密—茂盛 普照—遍洒 追寻—追求 无比欣喜—欣喜若狂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结结实实—扎扎实实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连绵不断—连绵起伏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蹑手蹑脚—轻脚轻手 异口同声—不约而同 寂静无声—鸦雀无声
无影无踪—踪迹全无 语无伦次—颠三倒四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 人烟稀少—地少人稀 提心吊胆—心惊胆战 面如土色—面无血色
禁不住—忍不住
反义词:
光彩夺目—黯然失色 一无所有—应有尽有 沉默不语—夸夸其谈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高高兴兴—凄凄惨惨
诚心诚意—虚情假意 脱口而出—守口如瓶 匆匆忙忙—慢慢吞吞 如愿以偿—事与愿违
小心翼翼—毛手毛脚 名不虚传—有名无实 爱不释手—不屑一顾 语无伦次—有条不紊 黑沉沉—亮堂堂 沉甸甸—轻飘飘 偶尔—经常 机灵—笨拙 乌黑—洁白 俊俏—丑陋
轻快—笨重 展开—合拢 快乐—悲伤 停止—开始 破裂—完整 赶紧—拖延 朴素—华丽
干涸—湿润 有趣—乏味 晶亮—灰暗 鲜艳—黯淡 灵活—笨拙 清脆—沙哑 一般—特殊
麻烦—简单 坚硬—松软 扩大—缩小 减少—增加 清澈—浑浊 咆哮—低吟 裸露—隐藏
宽阔—狭窄平坦—陡峭 粗壮—细小 结实—瘦弱 笔直—弯曲 责备—赞扬 劝告—怂恿
接受—拒绝 仔细—马虎 悲惨—幸福 帮助—欺负 熟悉—陌生 轮流—固定 相信—怀疑
得意—谦虚 满意—失望 称赞—批评 果然—不然 悲伤—高兴 疼爱—厌恶 成功—失败
持续—中断 安慰—恐吓 受益—受害 棘手—容易 淹没—漂浮 洪亮—沙哑 忘记—牢记
温和—严厉 承认—否认 特别—平常 新鲜—陈旧 肯定—否定 热闹—安静 迅速—缓慢
放下—举起 掩盖—暴露 光明—黑暗 温暖—寒冷 奇异—平常 灿烂—黯淡 敞开—关闭
过去—现在 节约—浪费 保护—破坏 轻松—紧张 麻烦—简单 升起—落下 漆黑—雪白
犹豫—果断
遗憾—满意 悲惨—美满 细心—粗心 创造—模仿 危险—安全 燃烧—熄灭 漫长—短暂 茂密—稀疏 颓然—振作 喜欢—讨厌 高—矮 浮—沉 穷—富 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