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教学研讨课------《凉州词》
诗歌教学研讨课------《凉州词》
为了挖掘本校教研专题《诗歌教学策略的探究》的实效性和有效性,21号上午,希信中心小学所有语文老师齐聚多媒体教室,认真倾听谢秋红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唐诗《凉州词》,流畅的课堂构造,抑扬顿挫的激情朗读,形象有趣的简笔画等等都让老师们感受到谢老师的专业水平,现就将本课教研成果总结如下: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本课的教学,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读完整首诗的感觉,比如,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学生会在古诗词句中捕捉“感受”的来源。随后教师就根据学生的读诗感受,由古诗的意象入手,展开教学。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发挥了学生了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古诗教学的新突破。
二、紧扣诗眼,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
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初读感悟,从带给学生感触最深的“孤”字入手,以“孤城”为主要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边塞的荒凉地理环境。老师不是让学生单纯的感受诗像,而是将孤城、高山、黄河联系起来理解,通过“万仞山”对“孤城”的衬托,通过黄河对“孤城”的烘托,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后两句,老师引导学生从“怨” 字入手,感悟戍卒的离愁别恨。教学中没有过于零碎的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去朗读,去品味,去感悟,教师创设情境,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情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三、朗读指导有目标,分层次,讲求实效。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朗读,是学习诗歌语言的主要手段之一。宋代大家朱熹曾经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地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仔细体味每个重点词句的含义,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因此,在教学本诗时,老师在古诗的朗读指导上很下功夫,按照认知规律,制定了“四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感觉——读出意境”,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贯穿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分层次、按步骤进行练读,每个环节注重落实,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课堂上,谢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默读、小声读、齐读、个别读、配乐朗读等,课堂上书声琅琅。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意境,老师激情创境,让学生在哀怨悲壮的音乐感染下,为情所动,随情而读!同时,学生掌握了朗读古诗的方法,相信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也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四、课外拓展,丰富文本,深化了古诗内涵。
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大家闻一多先生曾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巧妙地进行适度的课外拓展,想对亲人说什么,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同时深化了古诗的内涵,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积淀了古诗的文化底蕴,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收获颇丰。
五、挖掘文本内涵,听说读写训练扎实进行。
古诗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受文本的限制,不容易扎实展开。老师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围绕《凉州词》中短短28个字,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听说读写训练,如,对黄河从白云中流出来景象的想象练说、对黄河的词语描述、想象戍卒听到羌笛声的内心活动等。尤其是古诗学完后,引导学生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学生情之所至,言之有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古诗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因为它是千年文化的积淀。作为后人,如何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古诗的内涵和精髓,需要我们不断地阅读、积累,理解、感悟。
第二篇: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唐)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桃花一簇(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渔歌子(唐)张志和 枫桥夜泊(唐)张继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凉州词(唐)王翰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桃花一簇(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渔歌子(唐)张志和 枫桥夜泊(唐)张继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第三篇:凉州词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润物细无声。花重锦官城。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四篇:凉州词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题临安邸 林升【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宋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衢道中 曾几【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五篇:凉州词教学反思
凉州词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
②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读懂诗意,体会是人的情感。
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
④了解更多的边塞诗,体会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诵读,想象画面,边读边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谁来给大家背背? 指名背——齐背 2.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配乐,师朗读)3.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出示:(黑板)20 凉州词
唐 王翰
二、读题.解题
1.生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对诗题“凉州词”和诗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3.师补充: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为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都豪放壮丽。而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三、初读古诗
1.打开书,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2.指名读(出示全诗),相机识字“琵琶” “葡萄” “催”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 4.师生合作读(师四生
三、生四师
三、师读题生读全诗)
四、理解诗意
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
就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
出示:①多读 ②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 ③查工具书 ④结合注释 2.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
以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都可以。
(生自学 师巡视)
五、品读感悟
1.一、二句(出示图画及一、二句)
① 师: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那在这
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出示: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战马、将士)
变色
② 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下? 指名描述
③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板书:热烈)④ 指名读一、二句,把这种气氛读出来。
⑤ 出示音乐琵琶声,——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此刻,军旗烈烈,战马
嘶鸣,出征在即,谁再来试试? 指名读 2.品三、四句
① 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
像在说—出示三、四句,引读
② 在说什么呢?
指名答(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③ 是啊,从古至今出去打仗又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边
关的战场吧!(课件展示)
④ 这战场怎样? 板书:残酷
⑤ 这次酒宴后,将士们就要奔赴这残酷的战场,等待他们的也许会是什么?
(死亡)
⑥ 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举杯消愁、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
⑦ 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三、四句。
⑧ 师:此刻,在将士们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也许面对残
酷的战争他们想举杯消愁,但更多的是即将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与豪迈。(板书:豪迈)
⑨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后两行(引读)
⑩ 是啊,这一醉,(板书:醉)醉在这热烈的气氛,还有什么不能看开呢?
这一醉,醉在这残酷的现实,在潇洒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这一醉,醉在这豪迈的气概,“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六、拓展延伸
千百年来,多少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就这样胸怀壮志,共赴困难,精忠报国,魂归关外,豪放不羁的诗人王翰作为运送粮草的官员曾亲历边关,被边关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却又对战士们残酷、悲凉的军旅生活无可奈何!于是,诗人将这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壮丽的诗篇!齐读
七、作业
课后,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解释:)
板书: 20 凉州词
唐 王翰
热烈↘
残酷→醉
豪迈↗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篇二:凉州词教学反思 《凉州词》教学反思
光谷一小 李嵘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我反复思考后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篇三:《凉州词》的教学反思microsoft word 文档(2)《凉州词》的教学反思
马俊娥
《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思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我是这样上的:
1、题目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2.简介作者王之涣。
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 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古诗的教学要以读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过训练后,基本上能自己结合工具书,完成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诗歌的评析,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篇四:凉州词说课教案反思
一、导入
1、回顾前面所学的一首边塞诗《碛中作》
1、介绍边塞诗的特点和时代背景,齐读诗题《凉州词》。(设计意图:开课力求简洁明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简介,然后直接入题。)
二、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反反复复多读几遍。
三、理解诗意。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话的含义,然后同位间说说。(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理解,做到把握全诗的大概内容即可)
四、分句品读
感悟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意境。指名读
1、这酒宴中最先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生反馈“葡萄美酒”,“夜光杯”
2、能说说这酒的样子吗?光泽呢?指导读第一行。
3、“夜光杯”是什么样的?出示酒杯和葡萄美酒的图片,师相机介绍夜光杯的特色。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均产自西域。
导读,评价重在读出“葡萄美酒”的美丽、香气,“夜光杯”的清丽、亮泽(意图:这里让学生先通过文字展开联想,再通过视觉感知,进一步激发想象,提高品读文字的能力,老师的评价语言跟随文字的表现力和学生的发挥进行有目的的评价,激励。)
4、还听到了什么?生反馈“琵琶”:
5、师补充:琵琶是一种梨形的木制乐器,其声音叮咚作响,清脆悦耳,也是产自西域的乐器。
6、诗中的琵琶声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急促,快速)从哪个字体会到的?“催”(师指导:
1、古代军营中都是在马上弹琵琶的2、“催”为“催饮”的意思。强调是将士们“欲饮”)评价重在读出“催”的急促、热情、上扬的语调。
7、朗读这完整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哎呀,有这样助兴的琵琶曲,还有这样的美酒,这宴席可太——(热闹、盛大、隆重)。那你能读出这一句的感受吗?自己练练吧。
2、(配乐)请一位小小朗诵家用朗读把所有人都带到那欢腾的军营。要求大家闭上眼,跟随他来到军营的上空进行想象,除了美酒、音乐,还能看见些什么?听见些什么?
甚至能闻到什么(配乐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叮当作响的碰杯生不绝于耳,温暖的篝火,豪爽的喝酒身姿,美味的下酒菜,骏马的嘶鸣声等)
那你就读出来。请个人读,两人读,一组读。评价重在场面的热闹,将士的豪爽。
3、全班齐读,让我们共同感受这分热闹与豪爽吧。(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再让学生感受那种浓郁的西域风情下,引导学生想象,边塞将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有幸遇到那么一次欢聚的酒宴,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我启发学生通过看到了、听到,甚至闻到了什么进行想象,将饮酒的场面具体形象化,让这热闹的场面与后面几人回的意境进行对比,更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感悟第二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境。
在这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酒宴上,将士们把酒言欢,不醉不归,可在这热闹、在这繁华的场面背后,他们又会有着怎样的思绪、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齐读第二句。
1、“醉”
大战在即,即将面临的是誓死拼杀,腥风血雨,而他们却在这里一醉方休,可见他们的心态是多么?(放松,豁达)啊!谁来读
2、“沙场”醉卧沙场,沙场指是什么?(cai战场杀敌的声音)你从中听到了些什么?想到了怎样的场景?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诗中的朝代离学生生活十分遥远,激烈战都的场景只能通过老师补充的音效,结合自己平时在小说里、电视电影里看到过的画面,让学生用语言进行补白描述,以助于情感的把握)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这种豁达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指名读
“古来征战几人回”
3、沐浴着清脆的琵琶声,谈笑间,手持酒杯,将士们说了些什么?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听,师范读。你听到了什么?有何感受?(奋勇杀敌,毫无畏惧)为什么会这样勇敢?(珍惜生命,守护战友,守卫国家)所以,面对生死他们怕不怕?(不怕)。指导朗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价重在将士们的勇敢、气势。
(设计意图: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我们今天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看法,那么,我个人还是倾向于重在表现一种豪迈、视死如归的情怀,所以,我首先把学生引进这样一种大义凛然、豪情盖天的情感氛围之中)
六、体会不同的情感。朗读整首诗
1、慷慨激昂
(1)介绍时代背景。(诗人王翰所处的时代是初唐至开元盛世的转折时期,那个时候,而,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骁勇善战,大意凛然的唐朝将士,才使唐朝唐逐渐步入最繁华鼎盛的时期,战马,沙场,军鼓,金刀,鼓动着英雄的热血,战士们对刀山火海之中的浴血奋战更是充满了豪情壮志。指名读
(2)你认为,用句号能表达出你心中的这份激情吗?你认为换成什么标点符号?(!)这真是豪壮的宣言,即使有痛苦,即使有牺牲,但战场上的他们仍然勇猛!用这样的感受朗读全诗。一人读。想像他这样读的请站起来齐读。
2、悲苦哀怨
我们再来想一想,在这临别的酒宴中,一定有他们的亲人也前来送行,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读
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放不下,种种愁云满布在每一位家属的心头,书写在脸上,明天,后天,你们真的能健康完整的凯旋而归吗?同学们,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认为用什么标点符号更合适呢?(?)
3、敬佩、同情、对战争的感悟
你们用真情演绎出了他们心中那份沉沉的痛,深深的苦,可是诗人身处军营之中,真切感受着这欢宴背后,将士心中的踌躇满志,亲人们的悲悲戚戚,他又会是什么感情呢?(敬佩、同情、对战争的感悟),这种种种种,用什么标点可以表达?(„„„)(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从戍边战士的角度、从诗人的角度去体会这两行诗所蕴含的情感。利用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出苦涩悲痛,读出慷慨激昂,读出个人的不同体会。感受古诗多种感情色彩:厌恶战争苦痛之情、豪迈旷达视死如归之情、旁观者的同情钦佩之情,在自己的体会感悟中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完全突破)
七、背诵。(充分张扬个性,让学生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进行配乐朗诵)
八、最后,向大家推荐另一首边塞诗王昌龄的《从军行》。
(设计意图:补充王昌龄的这首诗,让学生再一次领略了边塞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导入.揭题 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谁来给大家背背? 指名背——齐背 2.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
(配乐,师朗读)3.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二、读题.解题 1.生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对诗题“凉州词”和诗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3.师补充: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为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都豪放壮丽。而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三、初读古诗
1.打开书,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2.指名读(出示全诗),相机识字“琵琶” “葡萄” “催”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 4.师生合作读(师四生
三、生四师
三、师读题生读全诗)
四、理解诗意 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
出示:①多读 ②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 ③查工具书 ④结合注释 2.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都可以。
(生自学 师巡视)
五、品读感悟
1.一、二句(出示图画及一、二句)
① 师: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那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出示: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战马、将士)
变色
② 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指名描述
③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板书:热烈)④ 指名读一、二句,把这种气氛读出来。
⑤ 出示音乐琵琶声,——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此刻,军旗烈烈,战马嘶鸣,出征在即,谁再来试试? 指名读 2.品三、四句
① 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像在说—出示三、四句,引读
② 在说什么呢?
指名答(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③ 是啊,从古至今出去打仗又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边关的战场吧!(课件展示)
④ 这战场怎样? 板书:残酷
⑤ 这次酒宴后,将士们就要奔赴这残酷的战场,等待他们的也许会是什么?(死亡)
⑥ 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举杯消愁、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
⑦ 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三、四句。⑧ 师:此刻,在将士们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也许面对残酷的战争他们想举杯消愁,但更多的是即将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与豪迈。(板书:豪迈)
⑨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后两行(引读)
⑩ 是啊,这一醉,(板书:醉)醉在这热烈的气氛,还有什么不能看开呢?这一醉,醉在这残酷的现实,在潇洒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这一醉,醉在这豪迈的气概,“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六、拓展延伸
千百年来,多少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就这样胸怀壮志,共赴困难,精忠报国,魂归关外,豪放不羁的诗人王翰作为运送粮草的官员曾亲历边关,被边关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却又对战士们残酷、悲凉的军旅生活无可奈何!于是,诗人将这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壮丽的诗篇!齐读
七、作业
课后,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
一、导入揭题
板书好课题,这堂课我们进入古诗诵读。齐读课题,说说你想到的?(结合预习本)(凉
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入: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谁来给大家背背?
指名背——齐背
?这都是边塞诗,谁结合预习本说说对边塞诗有哪些了解?找出曾经学过的: 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
(配乐,师朗读)3.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通过预习,你对诗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
师补充: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都豪放壮丽。而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三、初读古诗 1.打开书,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2.指名读(出示全诗),相机识字“琵琶” “葡萄” “催”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 4.师生合作读
四、理解诗意 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
出示:①多读 ②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 ③查工具书 ④结合注释 2.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都可以。
(生自学 师巡视)篇五:凉州词教学设计及反思(1)凉州词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①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
②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读懂诗意,体会是人的情感。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
④了解更多的边塞诗,体会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诵读,想象画面,边读边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谁来给大家背背? 指名背——齐背 2.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配乐,师朗读)3.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二、读题.解题 1.生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对诗题“凉州词”和诗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3.师补充: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为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都豪放壮丽。而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三、初读古诗 2.指名读(出示全诗),相机识字“琵琶” “葡萄” “催”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 4.师生合作读(师四生
三、生四师
三、师读题生读全诗)
四、理解诗意 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
出示:①多读 ②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 ③查工具书 ④结合注释 2.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都可以。
(生自学 师巡视)
五、品读感悟
1.一、二句(出示图画及一、二句)
① 师: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那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出示: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战马、将士)
变色
② 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指名描述
③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板书:热烈)④ 指名读一、二句,把这种气氛读出来。
⑤ 出示音乐琵琶声,——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此刻,军旗烈烈,战马嘶鸣,出征在即,谁再来试试? 指名读 2.品三、四句
① 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像在说—出示三、四句,引读
② 在说什么呢?
指名答(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③ 是啊,从古至今出去打仗又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边关的战场吧!(课件展示)
④ 这战场怎样? 板书:残酷
(死亡)
⑥ 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举杯消愁、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⑦ 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三、四句。
⑧ 师:此刻,在将士们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也许面对残酷的战争他们想举杯消愁,但更多的是即将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与豪迈。(板书:豪迈)⑨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后两行(引读)
⑩ 是啊,这一醉,(板书:醉)醉在这热烈的气氛,还有什么不能看开呢?这一醉,醉在这残酷的现实,在潇洒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这一醉,醉在这豪迈的气概,“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六、拓展延伸
千百年来,多少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就这样胸怀壮志,共赴困难,精忠报国,魂归关外,豪放不羁的诗人王翰作为运送粮草的官员曾亲历边关,被边关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却又对战士们残酷、悲凉的军旅生活无可奈何!于是,诗人将这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壮丽的诗篇!齐读
七、作业
课后,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解
释:)
板书: 20 凉州词
唐 王翰
热烈↘ 残酷→醉 豪迈↗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
一、导入揭题
板书好课题,这堂课我们进入古诗诵读。齐读课题,说说你想到的?
(结合预习本)(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入: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谁来给大家背背?
指名背——齐背
?这都是边塞诗,谁结合预习本说说对边塞诗有哪些了解?找出曾经学过的:
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
(配乐,师朗读)3.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通过预习,你对诗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
师补充: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都豪放壮丽。而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三、初读古诗
1.打开书,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2.指名读(出示全诗),相机识字“琵琶” “葡萄” “催”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 4.师生合作读
四、理解诗意 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
出示:①多读 ②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 ③查工具书 ④结合注释 2.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都可以。
(生自学 师巡视)
五、品读感悟
1.一、二句(出示图画及一、二句)
① 师: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那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出示: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战马、将士)变色 ② 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指名描述 ③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板书:热烈)④ 指名读一、二句,把这种气氛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