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2:1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第一篇: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中午好!

我是李昀羲,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进行说课。我选择的篇目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接下来,❤我将从说课标教材、说教学方法和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结合新课标中主动、合作的教学理念进行说课。【说课标教材】

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做到不做教参的搬运工、知识的复制品,重视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互动合作、过程体验和实际应用。变教学课为学习课;变执行课为自主课;倡导个性化,而非标准件。

二、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中的一首。诗词赏析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单元的宋词学习中,《辛弃疾词两首》是在学习《苏轼词两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豪放派词风的关键;同时,本节课所侧重的情感分析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贯穿了怀古咏史类诗词的整个教学,也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掌握诗词赏析方法的基础,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就目前知识构成情况和之前古代诗歌的学习基础来看,他们对古典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与认识,而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也让学生对宋词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要真正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赏析方法技巧从而内化为鉴赏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本节课进行赏析方法的教授与引导,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赏析诗词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宋词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对词的一般知识的掌握、了解词的特点、词的章法等等。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 首先,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词人辛弃疾的生平,以及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 第二,通过诵读与分析,体会词人的创作心态与所抒情感,分析词人的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 第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最后,在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归纳,使学生掌握本首词中所涉及的以用典为代表的一系列修辞手法,并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方法有较为系统、具体的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诗词赏析水平。

五、重点难点❤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为“三个一”:

一种词风。即对豪放派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一类作品。即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

一种手法。即对用典手法的掌握,这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说教学方法】❤

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进行了如下设计:

在教法上,我将做到:❤

1.提问法贯穿课堂。在这里,我会注意设置问题的思维价值,将典故分析与情感把握作为主要的问题切入,杜绝“浅、碎、平”,做到“精、实、活”;

2.点拨法与归纳法作为关键与抓手,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与知识拓展最终服务于应用;

3.多种资源,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资源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效果、拓展学生视野。

在学法上,我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 1.充分预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

2.以诵读法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朗诵作品,感知作品,配合圈点法,解决基础知识障碍,做到自主学习;

3.分组讨论,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会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与引导,真正做到体验过程,避免讨论过程的虚假与无效。

这些教学方法将在以下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背景介绍、诵读与整体感知、逐层分析与方法指导、拓展练习与升华总结和布置作业六大板块,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2’)❤

当韩国乐天集团执意支持“萨德”,我们热血沸腾,无比愤怒!因为,任何时候,一个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不容许受到侵犯。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孱弱的王朝,领土任由外族割裂,主权任由外族践踏,而一批忠勇之士徒有热血,空握吴钩,请缨无路,壮志难酬,一声声叹息绵延千古,令无数后人扼腕。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兼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走近这位悲剧英雄,去体会他内心的愁苦与愤懑。

二、背景介绍(5’)❤

我将提出下面这两个问题来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提问的基础上讲授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同学所回答问题的补充,做到知人论世,从而自然地过渡到词的情感方向。

三、诵读与整体感知(5’—8’)❤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诵读示范音频,同时在PPT上展示相关图片,创设情境。请同学通过范读体会作者在词中传达的情感并畅谈感受。随后进行自由诵读,并找出韵脚。然后我会分别请班上的几位男女同学进行朗诵,营造同台竞技的气氛,同时,请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和把握。

四、逐层分析与方法指导(15’)重点❤

在集体诵读后,分上下两片对词进行分析,❤❤重点包括渐次递进的结构、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以及典故和含义和用典手法的运用。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典故含义和情感指向这两个重难点。我所把握的整体方法是:逐一击破,由点及面。

1.结合书下注释配合点拨法,使学生透彻理解每处典故的含义和所指;

❤2.提出下面四个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清层次,进一步加深对抒情方式的理解,分析通过用典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总结用典手法的作用,强化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

❤3.在明确问题答案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用典手法的作用和怀古咏史类诗歌的赏析方法;

4.课后,我将选取一些关于赏析本首词的文章,作为课外补充,为学生拓展视野。

五、拓展练习与升华总结(10’)❤

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我将在在PPT上展示一首怀古咏史类诗词❤,针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巩固加强,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最后,我会回归课文,立足诵读,让学生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诵,使学生再一次体会词人的情感,感悟他苍劲悲壮的词风,描绘词人的英雄形象和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2’—5’)❤

首先是基础性作业:背诵这首词,完成相关的练习作业。

在此基础上设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运用“用典”手法,创作一首诗或者词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并写出所用典故。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交流展示。

七、板书设计❤

本着美观大方、一目了然、突出重点的原则,我将板书设计为主板和副板两个部分。主板为教材课文服务,以这首词的结构为框架,突出这首词的情感表达与典故含义;副板作为知识点的体现,以PPT的形式将对用典手法的分析方法和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技巧进行归纳与梳理。

第二篇: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内容

一、课前导入

1、辛弃疾是个苦闷的人。从《宋史·辛弃疾传》辛弃疾南来以后,任职的空间变化即可以看到他的命运:江陵、江西、湖南,奏请创建军队,“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则再调江西,又调福建,“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闵王殿’,遂丐祠归。”辛弃疾看出朝廷的形势,干脆隐居江西铅山二十年。这次66岁又被韩侂胄任为镇江知府,准备北伐。这二十年,则是读书种地写词的二十年,这些典故应当是在这个时段里积累起来的。而这是被迫的无奈的。

当时,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二、预习课文: 1 .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2.思考问题:

(1)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2)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

三、听课文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疏通文字。1.讲读课文。

(1)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

①分两层。“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 “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 ”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② “ 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 ”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想当年 ”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 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③同学朗读上片。

总结: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2)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①第一层: “ 元嘉草草 ” 句。“ 元嘉 ”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 北顾涕交流 ” 的诗句。

②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③第二层。“ 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 ” 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联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 佛狸洞下 ” 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调 ” 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④作者写佛狸调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⑤最后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 “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佞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总结下片。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1、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 “ 掉书袋 ” 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 “ 京口怀古 ” 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五、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首词借 “ 怀古 ” 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辛弃疾的词,进一步体会他的风格。

第三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中午好!

我是XXX,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进行说课。我选择的篇目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接下来,❤我将从说课标教材、说教学方法和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结合新课标中主动、合作的教学理念进行说课。

【说课标教材】

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做到不做教参的搬运工、知识的复制品,重视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互动合作、过程体验和实际应用。变教学课为学习课;变执行课为自主课;倡导个性化,而非标准件。

二、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中的一首。诗词赏析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单元的宋词学习中,《辛弃疾词两首》是在学习《苏轼词两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豪放派词风的关键;同时,本节课所侧重的情感分析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贯穿了怀古咏史类诗词的整个教学,也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掌握诗词赏析方法的基础,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就目前知识构成情况和之前古代诗歌的学习基础来看,他们对古典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与认识,而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也让学生对宋词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要真正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赏析方法技巧从而内化为鉴赏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本节课进行赏析方法的教授与引导,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赏析诗词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宋词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对词的一般知识的掌握、了解词的特点、词的章法等等。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词人辛弃疾的生平,以及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第二,通过诵读与分析,体会词人的创作心态与所抒情感,分析词人的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在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归纳,使学生掌握本首词中所涉及的以用典为代表的一系列修辞手法,并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方法有较为系统、具体的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诗词赏析水平。

五、重点难点❤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为“三个一”:❤

一种词风。即对豪放派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一类作品。即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

一种手法。即对用典手法的掌握,这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说教学方法】❤

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进行了如下设计:

在教法上,我将做到:❤

1.提问法贯穿课堂。在这里,我会注意设置问题的思维价值,将典故分析与情感把握作为主要的问题切入,杜绝“浅、碎、平”,做到“精、实、活”;

2.点拨法与归纳法作为关键与抓手,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与知识拓展最终服务于应用;

3.多种资源,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资源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效果、拓展学生视野。

在学法上,我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1.充分预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

2.以诵读法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朗诵作品,感知作品,配合圈点法,解决基础知识障碍,做到自主学习;

3.分组讨论,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会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与引导,真正做到体验过程,避免讨论过程的虚假与无效。

这些教学方法将在以下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背景介绍、诵读与整体感知、逐层分析与方法指导、拓展练习与升华总结和布置作业六大板块,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5’)❤

由于本节课是《辛弃疾词两首》这一课的第二课时,首先我会要求全班同学一起背诵《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随后提问学生《水龙吟》这首词中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设置导语导入本课。

二、背景介绍(5’)❤

我将提出下面这两个问题来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提问的基础上讲授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同学所回答问题的补充,做到知人论世,从而自然地过渡到词的情感方向。

三、诵读与整体感知(5’—8’)❤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诵读示范音频,同时在PPT上展示相关图片,创设情境。请同学通过范读体会作者在词中传达的情感并畅谈感受。随后进行自由诵读,并找出韵脚。然后我会分别请班上的几位男女同学进行朗诵,营造同台竞技的气氛,同时,请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和把握。

四、逐层分析与方法指导(15’)重点❤

在集体诵读后,分上下两片对词进行分析,❤❤重点包括渐次递进的结构、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以及典故和含义和用典手法的运用。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典故含义和情感指向这两个重难点。我所把握的整体方法是:逐一击破,由点及面。

1.结合书下注释配合点拨法,使学生透彻理解每处典故的含义和所指;

❤2.提出下面四个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清层次,进一步加深对抒情方式的理解,分析通过用典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水龙吟》,引导学生总结用典手法的作用,强化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

❤3.在明确问题答案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用典手法的作用和怀古咏史类诗歌的赏析方法;

4.课后,我将选取一些关于赏析本首词的文章,作为课外补充,为学生拓展视野。

五、拓展练习与升华总结(10’)❤

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我将在在PPT上展示一首怀古咏史类诗词❤,针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巩固加强,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最后,我会回归课文,立足诵读,让学生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诵,使学生再一次体会词人的情感,感悟他苍劲悲壮的词风,描绘词人的英雄形象和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2’—5’)❤

首先是基础性作业:背诵这首词,完成相关的练习作业。

在此基础上设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运用“用典”手法,创作一首诗或者词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并写出所用典故。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交流展示。

板书设计❤

本着美观大方、一目了然、突出重点的原则,我将板书设计为主板和副板两个部分。主板为教材课文服务,以这首词的结构为框架,突出这首词的情感表达与典故含义;副板作为知识点的体现,将对用典手法的分析方法和对怀古咏史类诗词的赏析技巧进行归纳与梳理。

第四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永安附中语文组的苏娇。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说明: 首先是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3课《辛弃疾词两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辛弃疾词两首》是高一必修模块最后一篇讲读的诗词。这首词之前的几首词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赏析,教学生从什么角度,如何抓住重点精读。柳永词重在领会婉约风格、苏轼词重在体会豪放风格。在此学生已经基本明确诗词要反复诵读体会,学会欣赏其思想内涵、艺术手法。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辛弃疾这个人及词作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领略辛弃疾的悲壮慷慨的豪放词风,感受他壮怀激烈的爱国之心。

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将辛弃疾词两首进行对比,学习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其中,这三个目标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用典是本课是难点,没读懂这些典故根本无法领悟作品。接下来是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本节采用诵读法、提问讨论法、点拨法、对比法、讲练结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学法: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诵读、讨论、想象、拓展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下面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具体阐述,1、课前准备

课前我会印发施蛰存的《永遇乐》赏析。(材料见教参71页。)让

学生熟读这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用典是本课的难点,没读懂这些典故根本无法领悟作品。所以学生通过读这篇文章,再品读优美散文的同时,可以深入领略辛词的内涵,还能感受诗词赏析的写法,借助这些赏析材料,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导入

我以臧克家为济南的辛稼轩纪念馆撰的对联导入:“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射斗牛,剩有悲壮词千篇。”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词的兴趣,在温故后概括出辛词的两个显著特点:壮怀激烈的爱国之心、悲壮慷慨的豪放词风。我简单介绍下辛弃疾生平,通过写作背景,自然导入新课

3、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学生自读,派代表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进行学法建议

1、让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

2、注意正确断句;

3、尽量读出感情。,而且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情感目标。朗读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检查学生预习成果的过程。

4、文本探究

本环节重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典的手法。通过教师一一提问这首词“用了那些典——为什么用这个典——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效果”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学生课前准备成果展示的过程,要求学生尽量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典故,同时通过想像、联想体会诗人情感。明白什么是用典及用典的妙处: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5、拓展延伸

将《水龙吟》《永遇乐》这两首辛弃疾不同时期写下的词进行对比提醒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比这两首词,(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学会品评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知人论世法

6、布置作业

背诵《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知人论世法提前预习品评下一课《李清照词两首》,将其进行对比。

第五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一、导入(显示幻灯1)

学习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在辛弃疾祠前题的对联

二、解题(显示幻灯2)

选自《稼轩长短句》,长短句即 “词”。作者辛弃疾,宋代又一位豪放派爱国诗人。当年辛弃疾被宰相韩侂胄任为镇江知府,到达京口(镇江市,隔长江可望扬州)。当时,韩高谈伐金,不作实际准备,同时继续过着奢靡的生活。辛弃疾既渴望祖国山河的,又为当时情势担忧。因此,写了这首词以发感慨。

三、听录音,学生自读

四、利用课文注释,思考:作者在词中提到了哪几个历史人物?(用课文提到的名称)

明确:提到孙权、寄奴、元嘉、佛狸、廉颇五个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板书)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些看法,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诗词中的这种手段,习惯上称之为 “用典”,用典与作者的看法感情之间往往是一种类比。

⑴典故1:

①“觅”字换成“见”字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觅”字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见”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②除了“觅”字之外,还有哪些词表现了作者对孙权的赞扬?(英雄、风流。)③的确,辛弃疾对孙权十分崇拜,情有独钟。他在京口北固亭上的另一首怀古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出示《南乡子》词,师生共同吟读一遍。

⑵典故2:

①这一阕下面的两句话是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对刘裕的赞美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②这句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金、铁、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何其壮哉!)上片是诗人登上北固亭所见(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和所想。

结合当时的背景,我们可以较容易地看出:写孙权的“英雄”是为了说明应当“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写寄奴是为了说明“气吞万里,恢复中原”;

结合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建功立业、抗金杀敌的明主,这里怀古就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苟且偷安;同时也蕴涵了诗人对北伐抗金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再次朗读这一阕。

⑶典故3:

①“元嘉草草„„北顾”一句中出现了两个贬义词,“草草”、“仓皇”,这里为何要列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外戚韩佗胄欲借金国势力渐衰之机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6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南宋还未具备战胜金兵的条件,因此这里列举历史事实的教训是表明自己对韩侥幸求胜是不赞成的,认为切不可草率从事。然而韩佗胄悍然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②写元嘉的“草草”是为了指出不应当 “草率北伐,丧师辱国”。

⑷典故4:

①以下三句回忆自己43年出生入死的事情。“四十三年”,由怀古转入忆昔伤今:当年词人亲身经历的扬州一带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迄今记忆犹新;“可堪回首”承上启下,转入现实。长江北岸瓜步山下,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庙前迎神赛会,鸦飞鼓响,香火缭绕,热闹非凡。

②这表明了南宋百姓怎样的精神状态?(联系菲律宾、台湾人对日本的态度)(表明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③面对这样的场面,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句话中?(面对此景,作者无限痛心,“可堪回首”包含无尽悲痛,这难道不是南宋王朝妥协投降、丧权辱国的严重恶果吗?)写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是为了提醒统治者不应当“偏安忘耻,腐败无能”。

⑸典故5:

写廉颇被弃,是为了揭露当权者“不用志士,排挤人才”。

五、这五个典故在安排次序上有何特点?(上下联用典内容有什么不同?)

①作者的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性,上阕两个典故是从正面说明“应当怎么做”,写对外敌的正确做法。下阕三个典故是从反面指出“不应该怎样做”,是写面对外敌的错误做法。五个典故,有反有正,借古喻今,全面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形势的认识及对恢复中原的看法。

②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典故? 既然是“怀古”,当然要怀古,咏古事;既然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则提到的古人古事必须与题相切,四个典故都与“京口”有关。

另外,都与抗敌有关,前四个都是建都江南的朝廷与北方朝廷相对抗的史实,所以正好与作者所处的南宋形成类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古喻今”。可见,用五个典故更重要的是借历史事实含蓄而形象深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感情。3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啊,刘裕率兵北伐,部队精锐,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下载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篇1 学习目的:1、诵读全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体会辛词用典特色;3、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体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集锦7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汇总五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2、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感受艺术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吟诵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体会辛词用典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是否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两位男主人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9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青岛市城阳一中 【教学过程】一、由一首词导入(ppt出示)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学习目的:1、诵读全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体会辛词用典特色;3、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体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难点:重难点:了解全词中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