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意志.
浅谈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如何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 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做出贡献和成就, 都有重大的影响。培 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的信心, 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意志在 体育活动 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 体育活动 又是锻炼意志 的极好手段。作为中学 体育教师 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 “ 工程师 ” , 而且也是塑 造人类灵魂美的 “ 工程师 ”。在 体育 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 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 体育 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 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 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 教师 要及时启 发学生,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 很多孩子 都会非常激动, 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 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 为国争光。事实证明 , 体育 健儿中有的正是这样起步的。
2.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 课上,有的学生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这种情况, 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 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 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 数学 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 程度的减轻,表 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3.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 体育 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 认为只要学好 数学、语文 ,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 体育活动 危险, 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教 育,使这些学生认 识到 体育 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二、在各种 活动 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 活动 ,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 活动 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 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防御性条件反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 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②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 高相似的 活动。
③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1、教师 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 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 高架的距离, 翻松沙坑, 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 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 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 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 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 活动 ,如 1000— 1500米自然地 形跑, 600— 10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 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 “ 极点 ” 现象。意志品 质薄 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 教师 的积极支持与鼓励。“ 极点 ” 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 极好机会。
3.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 活动 ,如羽毛球、排球、足球等 活动 ,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自 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4.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 活动 ,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 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三、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 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 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 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 教学中, 要 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教师 要善于创设 “ 客观困难情 境 ” ,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 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 应。教师 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一个好的 教师 应在 体育 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运动项目的情 况、特点,在内容难度,动作要 求(强度、密度、学生心理要求等方面, 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妥善安排,努力作到不易不难,恰到好处。
四、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 在 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 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 础。在做高难动作时, 教师 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 “ 帮助 ” ,否 则不利于培 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如何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作业、自 我要求、自我监督的能力,并进 行自我暗示的训练。
①自我作业。即要求学生认真观看 教师 示范,细心揣摩动作要领,一次次 地独立完成 教师 所规定的动作。
②自我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 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出山羊分腿腾 越时,由于步伐混乱,踏跳不准,胸腹撞到山 羊上了,以后见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认为其它 体育 项目自己都行 ,只有山羊 过不去无所谓。这
时 体育教师 要及时了解情况,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 为国争光的事例,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不要放松要求。同时 教师 要加强必要环
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 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确 条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 “ 伤痕 ”。
③自我监督。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 做到 “ 公开课和一般课一样, 教师 在 与不在一样,测验与平时训练 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
④自我暗示。教师 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暗示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意志,提 高运动成绩都是有利的。如早晨 天冷不想起床,学生可自我暗示:“ 天冷算什 么,要学习解放军在寒冷的气温下,保卫北国边疆与严寒作斗争 精神,一、二、三,起来。” 这样,就可以骨碌起来,穿衣下床,跑步锻炼。
五、教师 言传身教
教师 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 意志品质, 教师 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 的示范不仅仅是 技能技巧的显示, 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言行去影响那意志 薄弱的学生, 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 以缓解那些怀 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 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师 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 斗志。对学生所表现的勇敢行为 , 教师 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 教师 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二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泽云
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提出了“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目标。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体能、技术和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心和辅导,使部分体育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望跑兴叹”、“望投兴叹”,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造成这部分学生在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发展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不成体育教学任务。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观指导下,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摆脱心理阴影,增强自信,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有必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学生缺少自信心的心理分析及现状
1是因身体肥胖或过于瘦小及身体畸形,掌握运动技能较差,因而出现自我封闭倾向,活动时他们远远地看,而不主动参与。
2是因为遗传,体质相对较弱而引起自卑,怕被同学取笑,怕为游戏失败而承担责任。
3是因为智力技能或运动技能较差,不能理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和游戏规则,惧怕尝试新活动或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总是选择逃避。喜欢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依赖他人帮助。
4是由于生理素质原因,导致体育成绩差,体育成绩提高缓慢。在他们的动机中,失败的成分比力争成功的机会更多。
5是意志品质薄弱,缺少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长的项目难以坚持。6是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在活动中适应性较差,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
二、体育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需要。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方面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特殊作用。
(一)激发运动兴趣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提高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耐久跑教学,以往,一谈耐久跑学生就觉得单调、枯燥,不感兴趣。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带出运动场在校园内按选定的路线进行自然地形跑,并鼓励学生说:这样不仅能发展耐力,还能欣赏沿路风光呢。学生立刻来了兴趣,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可以将音乐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利用节奏明快的旋律,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利用抒情优美的乐曲营造舒心的情境,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更快地进入角色。只有激发运动兴趣,让学生参与,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因而,在某种条件下就会产生自信心不强的现象。在体育活动中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是经常出现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分析失败原因,利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模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如单杠教学,初中学生过去没有学过,教学中把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由易到难,加强辅助练习,逐步完成组合动作。
(三)成功感体验
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住契机进行指导,对于不善于交往、胆怯、怕羞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可多安排他们参加跨栏、跳高、单杠等活动,培养勇气,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则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合作,锻炼交往能力。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渴望,例如跳高教学中,如果用同一高度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练习,就可能使一部分较弱的学生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利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设置不同的高度,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每当前一练习成功完成,学生就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就能使学生以更大的愿望和意志力去完成下一个练习任务,用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鼓励与关心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情意表现,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点头、一次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做得真漂亮。”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信心。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若一名学生没有越过,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而只不过是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这时如果教师对他产生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打击其练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加强保护和帮助,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练习,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五)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保证成功体验的基础,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多与学生接触交流,沟通情感,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锻炼。其次,精心创造课堂环境,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群体活动的喜悦,消除心理隔阂。
(六)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学中,除了重视教学过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方式、方法得当,不仅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还能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合作、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迅速获得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中,主要进行了中学体育学习评价实验,改变过去的“考核”观念,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看重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绝对成绩与相对成绩进行比较,更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强调综合效应,深受学生的欢迎。
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教师每学期选择3个教学单元,学生选择1个自选项目。作为考评项目,学习评价分单元和期末评价两部分。单元教学评价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周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学期总评从学习态度、运动参与、情意表现、合作精神、运动技能、进步幅度六个方面结合教学单元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的方法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成绩分A(优)、B(良)、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关键是看他是否主动参与,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无进步,如果有一点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
第三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课堂教学反思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包括多方面。例如,教师的表情,知识的渊博,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学生对体育竞赛项目的欣赏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助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加强多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威信 技艺 激励 激发 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一个好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求知求技欲,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锻炼去学习,从而在学习锻炼中得到乐趣。下面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怎样诱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一、深化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1、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提倡“快乐体育”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利用中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利用田径与球类、体操、游戏等项目交换循环学习,来代替枯燥无味的跑、跳、投等各种素质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准备活动要多样化,要新颖活泼,趣味横生。课的准备部分,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一些具有游戏性质或配有音乐的练习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本部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4、因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制、体育水平实际情况来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发和练习方式及测验标准。
5、男女合练法。利用学生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的个性心理,可采用男女追踪跑,男女混合游戏及项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室内课可安排学生到电教室观看体育图片、幻灯片及体育比赛电视节目或录象来激发学生兴趣。
二、教师以自己威信来激发学生兴趣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很多“追星族”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对一个人的喜爱和崇拜中所迸发出的热情是巨大的,教师的知识广博,能使学生产生敬仰之情,从而喜欢上体育课并感受到教师是可信赖的人。
2、在体育教学中,利用精湛的技艺使学生平时善于去模仿。如在球类比赛时利用优美动作,简单熟练的战术,使学生产生兴趣。
3、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风趣语言来启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场合利用不同语调和讲话时轻重、快慢、停顿来表示要点的地方,来激发学生激情。
4、教师要有感情投入,用信任的语言表情、眼神,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同时创造一种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好的气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而不畏之情。
三、用激励法激发学生兴趣
1、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体育较差的同学同样也有许多闪光点。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或者也可夸张说他经过努力也能达到优异的成绩,作为体育教师还必须突出自己示范性和指导性,在练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对技能素质差的同学,首先在心理上树起信心,示范时加强讲解力度,练习是给予重点帮助与保护,让这部分同学联系能够独立完成,逐渐培养他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来激发学生兴趣。
2、如果不知道某些学生对体育兴趣不够高的原因,可以从他的知心朋友入手,教师从他的知心朋友了解情况,并通过他的知心朋友给他施加积极的影响,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多与班主任、家长联系。班主任、家长是学生接触较多的人且影响也很大。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让班主任家长做些工作,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四、利用人的需要来激发学生兴趣
1、人类的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今,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人们在学生时代养成体育健身习惯,并在学生时代锻炼自己协调性和节奏感,为自己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带来方便。
2、体育锻炼可使青少年多长高8——12cm,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代,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与这一时期的营养和锻炼。如果你想在生活和工作中拥有旺盛的精力、健美的身材、迷人的气质,那么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是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基础。
五、教师的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质疑的,即使是很有经验的教师,即使他的教案很完善,但在具体实施中,也难免教育对象因情绪、体力、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出现与原教案不相符的现象。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把教师的这种素质称为“应变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随着教师知识面的不断开阔,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运动规律的了解,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对工作得失不断总结而日趋完善起来的,具备了这种素质,就会使教学更合理更富有实效性。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应该关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如果一个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非常差,那么他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不容易调动起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同的激励方法,不同的侧重点,在运用时都应注意合理组合、综合运用,学生只有对体育感兴趣,通过科学持续训练,日后才能使体育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论丛》 李晋裕 天津教育出版社 2.《中学体育教学》 王占春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教育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要营造有利学生思维素质提高的氛围和环境
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氛围和环境,对于学校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营造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这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全面激活学生主体思维的氛围和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心、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辩证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禀赋与潜能,对他们的创新成果给予积极肯定和扶持,鼓励他们努力探索、努力发现、努力创造。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倡导、推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以身示教,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的效仿者。教师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己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关爱学生,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自觉地正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禀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
三、强化教育教学活动
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科学思维训练体系,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向全面发展的方面健康发展,各方面的教育应当把关注和改善学生的思维状态作为共同的着眼点。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因此,在数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动,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青少年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的,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创设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3、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志
自我意志是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学生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
4、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奋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
5、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从科学研究中感受到无穷乐趣,才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了巨大的科学价值。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适当的思维训练,揭示思维方式演进的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目的。
所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是为学生的主体思维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经过学校、教师的努力,必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出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利局面。
第五篇: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袁春夫宁海县西店中学
[摘要]: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关注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及重要特性之一是在体育运动中互相合作,在合作中愉悦自己,快乐大家,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新世纪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关键词]: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 合作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好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身心健康的人才,发表于《紫金之颠》,调查报告中在众多企业给大学生的建议中的是要毕业生能吃苦耐劳占53%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占35%,可见在培养中学生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中学生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下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比较宠爱,不忍心让孩子吃苦,所以现在较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二、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生活在较富裕的家庭中,已经不需要向上一代那样解决温饱和吃一些苦,可以说现在的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苦的真正味道,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
三、学校和家长平时对学生培养最多的是学习,对于团队合作精神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有家长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1、团队精神的概念
团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的承诺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愿望,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互补技能成员组成的群体。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益从而获得以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的多的团队绩效。
2、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忙碌的学习中,学生心中总盼望着每天都有体育课,能够放松心情,愉悦心境,可见体育在整个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对整个班集体的形成班分、校分的好坏有着重要意义。建立成功团队的四个基
本要素:目标、关系、规范与领导力。
(1)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望与目的,因此,建立团队的首要要素便是建立团队共同的愿望与目的,由于人的需求不同、动机不同、价值观不同、内心的恐惧不同,因此要让目标趋于一致,也是极为困难的。但是,俗话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能有具有同理心加上熟练的技巧,建立共同的目标还是不难的。
(2)建立团队组织领导,强化团队联系。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在建立组织的基础上强化团队之间的联系。每个团队中都要有自己的组织领导,采取一些应聘竞争的方式,在团队中担任一定的职务。首先,要健全一种有利于小组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营造一种团结干事的工作范围,培养学生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形成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和努力工作的习惯,其次,相信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拥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但要破除个人主义唯我才行,夜郎自大的傲慢心理。第三,尊重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同学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同学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团队产生团结感,树立共同目标。
(3)组织协调与团队的关系,培养人人参与。
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培养学生主人公的责任感,体育教师有目的的走进每个团队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一起探讨在体育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多运用合作学练,把体育竞赛、体育游戏引入课堂,克服一些学生的惰性,在主动与被动之间认识了自我,找到自信。如:
(一)在迎面接力比赛中,每个小组为了完成各小组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快慢,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小组内一致同意的方案进行比赛。
(二)在体育节和运动中团体分工更加仔细,体育委员与各小组成员共同拟订详细分工方案,指定各小组负责黑板报、解说词、拉拉队、服务、成绩报告、安全、班级排名、运动赛前心理辅导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比赛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
(4)建立团队制度,加强纪律教育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每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行、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制定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对每个团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良好的团队制度可以规范教学行为,例如:良好的纪律、严格的考勤、团结互助和安全教育、爱护与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具备这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新局面的出现,学生能够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建立健全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管理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整体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控性原则要求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进行,有效性原则要求合理有效利用场地器材、人力、时间等资源,保证体育课堂获得最大的利益。
(5)在教学之余,学校应出台多项竞赛活动和举办体育文化节。
举办体育文化节和运动会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平台,学校在出台竞赛和体育文化的项目上,应充分考虑既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体现班集体建设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连脚板、田径比赛中的接力项目、体育游戏等。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学生参加活动并在其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加深对团队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懂的个人和全局的关系,培养他们团队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逐渐加深对团队构成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团队。
(6)把拓展训练引入教学中,激发潜能、熔炼团队。
拓展训练是借鉴先进的团队理论,由传统外展训练发展而来的,它利用大自然的各种条件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与规则结合大自然环境本身存在的各种险阻困难来提升个人意志力,团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为目的拓展训练。“信任背摔”、“盲人过河”就是要求信任,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拓展训练来培养员工团队精神的重要手段。
结束语:“两弹一星”、“航天飞机”的成功的发射,它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结就是力量„„„„”,令人振奋的旋律一直在耳边回荡。时代
需要英雄更需要默默为团队做贡献的无名英雄,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未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科:在体育教育中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辽宁教育行政院学报2005.42、方正泉: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江苏高教 2006.5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越飞:论在体育运动教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重要性,科技信息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