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19-05-15 02:2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渗透》。

第一篇: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渗透

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渗透

李国仁

(酒泉市实验中学

甘肃·酒泉

735000)

[内容摘要] 在高中古代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乡土历史史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来,减轻学生高考心理压力。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仅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乡土历史; 高中古代史; 教学; 渗透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条支流,它与祖国的历史血肉相连。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段,南屏巍峨之祁连山,北枕北山山脉。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也曾是古代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现在又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渊源流长,境内众多的文化遗存、历史古迹使其拥有深厚的文化韵味。据统计,酒泉市境内已发掘出来的各时代文物遗存共计100多处,其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5处。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这里,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在这里出土,火烧沟文化、魏晋墓壁画文化在这里发掘„„使得每一个酒泉人为之自豪、骄傲而引以为荣。而高中古代史其本身就是对祖国历史的再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乡土历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热爱家乡、祖国的感情联系起来培养他们更加高远的志向,对高三学生而言,还可以减轻他们的高考压力。本文仅就结合酒泉市及其周边县市的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

一、乡土历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乡土历史作为我们周边的一些史料,很多流传于民间,有些其本身就生动直观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对于:这些地方史料,很多学生或多或少的知晓一些,但很多未曾注意或不甚清楚,有些还是以讹传讹的东西。许多内容在教科书中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到。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却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东西,是趣味性很强的东西。因为借助的知识是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可以逐渐渗透到整个历史学科中来。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就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比如,在讲述到夏商周“青铜时代”具体特点的时候,可以讲述一下1975年酒泉地区玉门市境内出土发现的3700年前羌族文化“火烧沟文化”遗存。证明当时已经到磨制石器、铜石并用和开始使用青铜工具时代。在讲述到魏晋南北朝经济这一节的时候,讲到当时已经利用石油、天然气。可以讲一下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载:酒泉建寿县(今玉门)南山有火泉,火出如炬。在北周武帝时,突厥进攻酒泉,酒泉人利用石油浮于水面的特点,点燃石油火烧突厥人的攻城器械,突厥人用水扑火,导致大败。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所知晓周围的一些乡土历史。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以这种生动的教学 方式,让学生真真感悟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二、乡土历史可以丰富和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增强学生求知欲 学生对历史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有,一、来源于书本,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历史类读物的了解;

二、来源于社会,具体的史。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乡土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从教科书中获得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教科书中所没有的知识。比如,在讲述到西汉的民族关系时,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西出陇西征匈奴时,收复河西走廊,可以讲述在河西建立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四郡,其中两郡就在酒泉境内。使学生知晓这些城市的来历,通过这些翔实生动的内容的讲述必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心理倾向,也促使他们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上发生迁移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乡土历史可以减轻学生因为考试或面临的高考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

高中古代史本身是高三文科班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若过分的强调考试的价值等,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很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而穿插一些乡土历史,让学生在主动的探讨和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营造出一种“愉快式”的教学方式,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就已经掌握了该知识点和与之相关的知识框架。如在秦汉史部分讲到东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让他们在 洛阳传教,还为他们建造了白马寺。不少学生说到在敦煌也有一白马寺,对此,教师可以简单的予以讲述,公元384年,西域大僧人鸠摩罗什来中国传教,其所骑的白马病死于敦煌。因其对佛教贡献很大,当地人集资修建了一座白马寺予以纪念。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的影响,还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就已经掌握了白马寺与佛教的关系这一高考考点,消除学生对高考的恐惧心理。

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拓展

古代史其本身离现在的时代就很遥远,学习起来不好掌握,有些还很难理解。但适当的结合一些与之相关的乡土历史知识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比如,在讲到张骞通西域或开辟丝绸之路这一节。好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汉武帝要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这里就可以给学生讲述当时河西走廊(包括酒泉)的大部分地区被匈奴所占领。而大月氏原来生活在这一地区,却被匈奴赶到西域。是故张骞通西域的主观目的就是为了联络大月氏来共同夹击匈奴。这样一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五、通过一些具体的乡土历史人物,激励学生,促使其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在酒泉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他们彪炳史册,流传千古。象张骞、霍去病、张仪潮、曹仪经、郭何、刘昞、„„他们的很多事迹流于民间,有一些人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却为酒泉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他们立志成才或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的讲述,使学生能从这些人物 的身上学习到很多崇高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总之,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并非单独存在。只有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与教材内容相互联系,互相渗透,才能真真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高中古代史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既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同是也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真真作到“寓教于乐”。

注释:

本文所涉及到的酒泉乡土历史来自于:

[1]赵向标.酒泉区情概论[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酒泉市志编纂委员会.酒泉市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学案例

引言:历史学科是一个教育功能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就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然而,要实现这个教育任务和目标,我认为教师需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可行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还要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

初中世界史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许许多多鲜活的历史人物,丰富震撼的历史事件,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和发人深省的历史哲理。二十世纪既是人类高速发展的时代,令人欢呼雀跃备受鼓舞,同时又是人类一个大破坏大恐怖的世纪,其中两次世界大战就爆发在这个时候,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民族矛盾,种族屠杀更是层出不穷。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历史事件,如何正确认识人类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我们历史课堂当中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以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课为例,就德育教育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过程:

一、体验历史真实,抨击反动统治

1.历史图片再现历史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本节课在导入时用到“勃兰特惊世一跪”和“东史郎鞠躬道歉”两幅图片,学生由观察生兴趣,由兴趣生疑问:前西德总理为何要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馆前?日本老兵又为何要对中国人忏悔谢罪呢?他们的这种做法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由此导入课题“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既顺理成章,又牢牢吸引住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接下来的正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勃兰特和东史郎这种勇于改过的作风还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对同学们以后的为人处事起到良性影响。

在讲述“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 “燃烧中的德国国会大厦”、“德国法西斯焚毁进步书籍”、“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法西斯党徒从毒气室里向外运送尸体”、“巨大的焚尸炉”等图片,再现当时的历史场面。这些真实血腥的历史图片让学生震惊不已,不少同学皱紧眉头,满脸悲愤。不用我过多解释,学生从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很快理解了法西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本质,深切体会到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其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令人发指!2.历史视频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体验历史、感受历史、认识历史。

接着我还用到了视频文件,给学生播出“奥斯威信辛中营犹太人惨遭屠杀”、“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录像片断,让学生更为深切的体验那段历史。德日法西斯对于犹太人和中国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被虐杀者虽然肤色、民族、年龄、性别不尽相同,却有着人类面临死亡和非人折磨所共同的本能的惊恐绝望和惨烈哀号。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群情激愤。很多男生攥紧拳头咬牙切齿,不少女生低下头去不忍目睹,甚至有的女生泪眼模糊。这时候任何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才最具有说服力。同学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法西斯无与伦比的邪恶残暴和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认识到法西斯的做法是对人类生命权的蔑视,对民主自由和正义真理的践踏,法西斯的统治是极其反动的,从而反对法西斯、追求正义真理的健康情感。

二、给予科学方法,匡正偏差认识

学生中尤其是个别男生,很是崇拜希特勒,喜欢希特勒能呼风唤雨,不可一世,把希特勒巨大的破坏能力认为是骄傲的壮举,将希特勒遗臭万年、千夫所指的形象认为是英雄的榜样。学生的这种认识偏差和盲目崇拜,是因为他们年龄尚幼,还未形成科学客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尚未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观其个别,不看其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告诉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用客观辨证的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历史人物是否值得肯定,关键是看他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后,请一位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的男生扮演希特勒,以演讲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这样,希特勒通过欺骗、谎言和蛊惑人心的宣传,由一个不名一文的流浪汉一跃成为不可一世的国家元首。希特勒这种盗世奸雄的丑恶嘴脸形象被这位同学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之后,“希特勒”又得意洋洋地描述他是如何剿杀共产党人、如何进行文化专制、如何打破国际和约、如何实行种族灭绝以及如何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位同学表演得滑稽可笑却又入木三分,同学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和确切的史实重新评价希特勒,匡正了原先错误的认识。对于希特勒,有的同学说他是不折不扣的疯子和邪恶的魔鬼,有的说他是战争狂人和历史的罪人,有的说他是乱世枭雄„„总之,希特勒带领纳粹党破坏民主和平、践踏人类文明,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不值得肯定的反面人物。最后大家形成统一认识:一个人的本事和能力再大,但如果用于邪道,带来的只能是灾难,而且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大,破坏程度越深。

三、纠正狭隘民族观念,尊重人类普世价值

德日法西斯分子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叫嚣犹太人和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理应消灭,而德意志民族和大和民族才是优等民族,理应统治犹太人和中国人。这种荒谬言论其实反映了德日法西斯分子狭隘的民族观念,他们不懂得尊重人类的普世价值。对于这一点,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大家找出实例去驳斥种族优劣论的荒谬,从而证明不同民族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该友好相处。同学们经过激烈讨论,纷纷举例:有的小组说,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都是犹太人,而他们对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小组说,被德国纳粹关在集中营里、受尽折磨的犹太少女安妮写出了著名的《安妮日记》,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还有许多像莫泰尔、阿莱娜这样的处于战乱时期的犹太少年也都留下了美丽的文章和诗歌,他们非常的优秀顽强,与其他孩子一样追求美好,向往自由与和平;还有的小组说,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向犹太人下跪谢罪,以及东史郎、小山一郎、吉田勇雄等日本侵华老兵向中国人赔礼道歉,都说明他们已经承认了民族之间的平等性,当年法西斯分子的种族优劣论只是他们为侵略扩张寻找的借口而已。通过同学们的集思广益,大家明白了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大家都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分子,应该和平共处,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权利凭借其势力去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

四、联系现实生活,呼唤世界和平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胜利63周年,法西斯的反动统治已经成为历史,成为过去。但是,直到现在,日本的右翼组织还矢口否认侵略中国,叫嚣“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他们甚至篡改教科书,抹杀侵华罪行,迷惑日本的中小学生,让他们不能了解历史的真相。另外,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每年都要参拜供奉战争罪犯灵位的靖国神社。历史的悲剧已然发生,不能重新再来,我们现代人须要做的是正视历史,反省历史,思考如何才能防止法西斯势力的东山再起?如果大家都像日本某些领导阶层那样对历史不负责任,甚至否认历史,那么人类就不能获得真正、彻底的和平与安宁。在当今世界,类似法西斯反人类、反和平、反自由的恐怖主义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和平与安全的一块毒瘤。我们如何才能消除恐怖主义呢?这两个问题大同小异,但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我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提醒他们从政治、经济、宗教、思想文化和种族矛盾等多方面思考,给他们两周时间去查阅资料,加以完成。两周后作业返回,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我加以归纳有如下五点认识:第一,正视并反省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悲剧,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第二,加强对和平自由与民族平等的倡导宣传,让大家都热爱和平,求同存异,友好相处;第三,缩小贫富差距,加快贫困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第四,发展中国家要自强不息,努力增强综合国力,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变真理。第五,大家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地与恐怖主义做斗争。

新课最后,我缓和了一下沉重、压抑的气氛,在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的背景画面下,在《友谊地久天长》的优美旋律中,我做了如下小结:同学们,新课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是,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正视更要反省这段历史,吸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生命、坚持正义,自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美好的人类大家园!

反思:《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是一节比较沉重的历史课,但最终在同学们的若有所悟中比较完满的结束了,由此可见这节课还是较为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德育效果。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我得出一些认识。

在历史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时代,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而历史学科的内容却有着明显的“过去时”和“既往性”特征,因此,必须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才能使德育有机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

那么,怎样才能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优化思想教育?我想,除了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之外,还要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历史与时事热点的结合。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历史教学,从本质上讲,体现了唯物史观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时事热点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公众关注,青少年也感兴趣。每当教材内容与某个时事热点有某种内在联系时,有些学生总希望能发表自己的“高论”。作为一名教师,这不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契机吗?例如,1999年5月,“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举国上下,群情激奋。我在上课时讲述了“北约”成立的背景目的、“北约”东扩的过程、“北约”嚣张的原因,又让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教学已经演化为对“北约”罪行的声讨。这样的思想教育效果,一定会使学生铭心刻骨、终生难忘。

第二,历史与生活的结合。学生对什么知识最感兴趣?不是考试要背的死知识,而是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知识”。因此,要以教材为依托,广泛联系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且要使“联系”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例如,在讲授“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时,我问学生:大家看过香港电视剧《新龙门客栈》吗?其中的“东厂”干了多少坏事呀!学了这一节,大家都知道了,原来所谓的东厂、西厂都不是生产经营的工厂,而是明朝君主专制下用来杀人的“工厂”。学生在学习中使自己在影视剧中得到的历史表象上升为对历史理性的认识,加深了对明朝“厂卫特务机构”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历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历史教学目标的三大块: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人们总是以了解历史知识的多少作为培养的目标。这是对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窄化”。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以史为鉴。“以史为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鉴史知今”。从学习历史到认识今天,这是一种认知“迁移能力”。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托教材,联系现实,“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会不生动活泼吗?历史教学的目标还会不能达到吗?

最后,要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总是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会因其时空的不同、形成条件的不同,导致其发展趋势和结果的不同。因此,在利用三个“结合”的方法建立“联系”时,也要注意其“区别”,不能牵强附会、简单类比。

南京沙洲中学 陆斌琴

2008-5-15

第三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初探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初探

摘 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对乡土地理教育在课程目标和活动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求。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本文提出了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案例,加强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关键词:乡土地理 就近取材 贴近生活 兴趣点

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

引导语: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有明文规定、具体要求和课时安排,为了更有效地、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有必要参透乡土地理。

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系统的获得地理知识,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地理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知识的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学生初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如何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通过这几年乡土地理的教学,我觉得应该讲究三点策略:距离学校和学生住址越近的地理事物越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知识越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学生越感兴趣的地理知识越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

学生活动范围主要在学校和家庭这样一个圈子内进行。如果让他们调查、分析、理解身边的地理事物,肯定要比他们学习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容易接受。我选取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据首先选取离学校最近的,然后根据需要由近及远。在学习家乡畜牧业特点时,我们选择了离学校只有一公里的一个养鸡场去参观,了解这个养鸡场的生产情况,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内容,再分析家乡畜牧业特点,然后与其它地区畜牧业比较,找出家乡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探究家乡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贴近生活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乡土地理教学更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学以致用。我们家乡的地形和气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就要让学生理清,知其所以然。石林县属于云贵高原,有山地,也有山间坝子,气候主要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也有高原山地气候。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降水少,夏秋季降水多,经常受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这是学生生活能够体验到的。如果引导他们分析这些气候特点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就会调动学生探究地理规律的主动性,就会把生活实践和理论依据联系起来。如果能引导他们思考这样的地理环境,我们应如何适应并因势利导来发展本地的经济和文化,就更有教育意义了。

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在学习乡土地理知识时,一定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在享受中学习受益。多数学生都喜欢旅游,远处去不了,我们就找近处的旅游景点,双休日带他们去看一看。发动学生搜集近处旅游景点资料,分析这些景点的特点。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入乡土地理的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密结合乡土材料,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 地理事物和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地理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内容。为此必须利用乡土地理内容阐述说明,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抽象到具体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比如在讲到旅游的时候,我们分析旅游资源种类及价值,旅游业的发展的时候,就可以以我们石林为例,对旅游的相关内容进行展开,石林旅游资源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有山有水,比如圭山、长湖,有大叠水瀑布,还有彝族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可以说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价值也极高,有科学研究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也可以分析石林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在分析旅游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从旅游资源本身,基础实施,品牌影响力,距昆明的距离,环境等方面分析石林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石林旅游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应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理教材阐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空间距离远,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而地理图表又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必须运用乡土地理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去观察、分析地理事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工业布局在城市区位中是否合理时,我们就可以用石林天合烟叶复烤厂的位置来分析,考虑我们石林的风向对城市的 2 影响,可以研究废水的去向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来分析。

三、用身边的事实更容易让学生动情动心,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都不可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知识,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比如,在讲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石林夏天和冬天天亮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使学生加深印象。因此要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新闻和地理现象,能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心人,避免培养出新一代的书呆子。

四、课外有目的的让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培养能力 比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要素,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出去实地观察,看看具体的地形情况,什么鞍部、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

总之,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之社会化,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活了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桂芝.《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地理教育,2005.【2】 杨斌.高中地理课堂呼唤乡土地理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马俊.《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德育在乡土地理中的渗透

德育在乡土地理中的渗透

湛江市第五中学 潘宏权

一、德育工作的形式

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有多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材料内容,教材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状况,采用灵活机动的形式,来实现德育在地理乡土教学中的渗透。开展德育教学形式有搞调查、写小论文、讨论(辩论)做习题等形式,各种形式各有所长,只要灵活运动,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搞调查,写小论文,它只要利用学生课外的时间,对自己家乡的环境调查并对某个专题开展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情况、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提升情操,提高意识,特别对环境污染状况,村民卫生意识。教师对具体的某个村级区域了解不足,通过学生的成果,来充实自己的材料和提高自己对所在县市了解,并制订相应的方法,在地理教学,特别是在地理乡土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教育。搞调查,写小论文对于个别同学的德育教学效果较好,而开展讨论会,做材料分析题,则可以实现全校全班的德育教学目标。

二、德育教学工作开展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1. 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学生

“上梁不正,下梁歪”,从这句话中知道,要实现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必须要求教师注重言论,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状态,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是一个授业解惑的师者,而且是学生人品学习的楷模。同时还要求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要注重言行,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只有这种无形和有形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谆谆教导中,受到升华,模仿中审视自我,做到以情育德、陶治情操,以事熏陶,明辨是非、以理育人,提高认识等方法,才能实现德育教学目的,才能去影响一代人,影响一个区域的社会精神面貌。

2.正确把握德育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

由于地理教学不仅仅学生德育教学,而且要进行知识教育和智力及能力培养,为此要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德育教学和学科知识教学的平衡,努力实现双丰收,避免只重学科教学,不重视思想品德现象和只重德育不重视学科知识,造成本木倒置,教师课外应多从这两个教学方目标出发,多下苦功夫,备好课,积极利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和手段,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

3.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要实现德育在地理乡土教学中的渗透,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在课堂中创造有严有松,紧驰结合的氛围,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才能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得到德育教育。乡土地理教学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手段,乡土地理,大家熟悉、分析易懂易理解,但是我们在分析乡土地理时,也应用多种方式方法不拘泥于一招一式中,不拘泥于陈旧的方式,不同的例子用不同方法去讲解,实现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地理教育,特别是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说说简单,但做起来是复杂繁琐的工作。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挖掘乡土,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做到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中,那一定会把地理教学的大任务完成。

第五篇:浅谈扬州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利用

浅谈扬州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利用

摘 要:教师应将乡土历史穿插在全国通用历史课本中讲述,以全国通用历史课本为主,乡土历史为辅。讲述乡土历史的目的:一是普及乡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二是对全国通用历史课本进行补充,使学生对历史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

关 键 词:中学 历史教学 新课程 乡土历史

乡土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历史资源是学生看得到、容易很快接受的知识。新课改将乡土历史看作是极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提出了一项活动建议,即“搜集有关社区(或家乡)的历史材料,考察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乡土历史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扬州乡土历史教学现状

目前,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初一年级就发放了《扬州历史》的乡土教材,但是到了初三中考前才使用,且有一定的考试范围提供,教师只是根据中考的考点在书上进行勾画,对于考试以外的内容很少去关注。学生对乡土史的了解,不是通过教学,而是通过自学或其他途径获得的。

由于各学校的初

一、初二历史专业教师的匮乏,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

一、初二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时,很少有教师结合《扬州历史》乡土教材来讲授。这就使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历史无法走进学生的视野。

二、乡土历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积淀丰厚。在春秋,两汉、隋唐以及明清时期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本文尝试以扬州地区的历史遗迹为例,促进乡土历史和北师大版教材的衔接,以求丰富素材,引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1)、春秋争霸和邗沟的开凿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前484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将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春秋争霸”这一内容时,简要的指出吴王夫差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开凿邗沟,并且筑邗城于蜀岗之上。因和乡土历史联系,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小诸侯国众多的分裂时期。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汉广陵王墓 扬州因两汉文化而著名,讲到汉朝时不能不提到扬州。扬州是汉朝初年分封“同姓王”时藩王的封地,先后建立过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等藩国,汉墓几乎占遍扬州周边的山峦,其中最著名的是汉广陵王墓。

通过课前调查大部分同学都没听说过汉广陵王墓时,我对其做了介绍: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地处蜀岗古城遗址南缘,展出的是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葬,刘胥是汉武帝刘彻的第六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距江苏省扬州市45公里处的高邮市天山乡神居山上,当地农民开山采石时发现了刘胥及其王后的两座大型墓葬。由于当地开山凿石,造成山石松动,不利墓葬的就地保护。后将汉墓迁至扬州汉墓博物馆。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定国都于广陵。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促进了扬州经济的发展,但其图谋篡夺帝位。他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中央废除。学生认识到汉初分封的王国对中央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那么到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是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过渡到课文的正文部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和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位于扬州邗江区槐泗镇。隋炀帝陵前,有扬州学者阮元修陵时立的石碑。碑文题“隋炀帝陵”四字,是当时的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

隋炀帝这一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与扬州这座城市的渊源关系以及大运河与扬州城市兴衰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乡土史教育的机会。通过展示“隋炀帝陵”的图片导入《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这一课,隋炀帝在皇位上的14年中,这位短命的君主始终忘不了扬州,先后三下扬州,直接把这里当作了帝家。据说,他三下扬州的过程中,龙舟绵延两百余里,单是船队的纤夫就有8万人,两岸还有20万骑兵护送。可谓乐极生悲,最终,他也在江都被部下所杀。他留给后人的,除了扬州城外的一掊黄土,还有一条贯穿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展示大运河扬州段图片,指出大运河对于扬州这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城市的重要性。联系现实指出今天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天下之盛,扬为首”与唐城遗址博物馆

扬州唐城遗址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冈之上,城廓明晰。几百件唐代出土文物,风采依旧。让您感受大唐文化的风采,领略盛唐扬州的繁荣景象。

唐代扬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其经济地位已经超过了长安、洛阳,遂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在讲课文唐代“社会经济繁荣”这一目时,可以列举扬州的繁荣情况,位于大运河和长江交汇之处的扬州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来自各地的货物在此集散、贸易,是中国东南的第一大都会,是造纸业、造船业、制锦业和铜镜制造业中心,也是盐业、茶叶、药材重要的集散地。教师可展示图片扬州出土的“打马球图铜镜”,指出这是我国紧存的两面有关打马球图案的铜镜。

(5)、“扬州繁华以盐盛”与个园

清代康雍乾时期,由于扬州是我国中部各省食盐供应的基地和清王朝南北漕运的咽喉,扬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城市。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

在讲“明清经济的发展”这一内容时,讲到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引出安徽商人中很多是盐商,清代扬州是重要的食盐集散地,富可敌国的安徽盐商们很多都住在扬州城里,生活在全球最富庶城市里的盐商们又过着一种怎样的日子呢?这是当年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想知道的事情。与隋炀帝一样,这位满清皇帝也酷爱旅行,他一生中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扬州游玩。乾隆皇帝离开扬州后,当地的盐商找来颐和园白塔的工程图纸,按照原样建了一座真正的白塔。这就是今天瘦西湖白塔的由来。近代,一个以盐而兴旺的城市衰落了。今天,扬州的盐商为我们留下了个园等精致的园林宅院建筑,作为扬州城市的名片继续发挥出它的价值。

三、开展乡土史教学的途径

1、学校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里的乡土历史读物、历史地图、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对丰富学生的乡土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2、历史遗址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扬州市和周边县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这些都是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学生利用假期参观这些历史遗迹,加深其对家乡历史的了解。

3、社区历史资源。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乡土历史素材。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中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对家乡的了解。

4、历史音像资料和网络。学生上网查询各种历史教育网站,文献记录片和影视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这些是乡土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乡土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与现行教材有机的融合。一般情况下,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应是学科教科书及教学内容的辅助性材料,而不应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防止喧宾夺主,从而影响或打乱正常的教学内容。

其次,从目前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仍是进行乡土史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乡土史教学决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成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的参加实践活动。

再次,要注意鉴别乡土史料的真伪。教师在运用乡土历史资料时,应该加以分析和鉴别,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例如,关于瘦西湖白塔的由来的历史传说,显然掺杂了一些虚构成分。教师不妨加以解释,这从侧面反映了扬州盐商的富甲天下,以及扬州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底蕴。

五、开展乡土史教学的意义

1、乡土史教学有利于同学们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对乡土史是感兴趣的,因为乡土史是他们身边的历史,与他们的距离最近,几乎是触手可及,当然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另外乡土史有相当一部分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趣味性很强的东西,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2、加强乡土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有效途径。

只有对家乡充满了爱才会引发出对民族、对国家甚至对全人类的爱。乡土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只有让学生亲身去看、去听、去感受家乡的古今变化,体验家乡的沧桑岁月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3、乡土历史是生动的直观教材,是对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和喜爱,其原因之一就是认为学习历史用处不大,加之所讲的历史事件离我们太久远,从而感到枯燥无味,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地方历史知识,则可缩

短空间上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史的内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效果非常好,是对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

诸多理由让我们相信,加强乡土史教学很有必要。但是,目前乡土史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把学习历史教科书和乡土历史结合起来,把各个不同阶段的乡土资料补充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王兰著:《扬州导游词》(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6)朱福烓著:《扬州史述》(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11)

下载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渗透word格式文档
下载酒泉乡土历史在高中古代史教学中的渗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古邳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工作计划 悠悠中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即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中华民族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章节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

    德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憗拕英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崐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崐教学......

    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之我见 泾县稼祥中学方静 我校历史省级课题《乡土历史资源开发和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第一阶段的研......

    浅谈凤阳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浅谈凤阳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吴雅娴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科书也在努力地体现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其中地......

    浅淡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推荐五篇)

    浅淡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作者简介:月参加工作,在乡级中学任教6年,2012年12月获得中学物理一级教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现在担任一个班的物理教学、学......

    苟杰宝 2013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四中苟杰宝邮编:730400 【摘要】 在历史学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体地说,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因为......

    在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刘凤阁

    在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永清县后奕中学 刘凤阁 065601 *** 常听老师叹息:“对某学生可真没办法,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也比较差。”“某学生竟然敢与老师顶嘴,甚至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