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镜子里的我 教学反思
www.sherc.net 《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1课《镜子里的我》教学反思:
建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虹口区 飞虹路小学 丁霞
第1课《镜子里的我》这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并喜欢自己的相貌、性格、特长等;初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会互相尊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回家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有哪些特点?并思考你喜欢自己吗?为什么? [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回家去照照镜子,看看镜子的我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们照镜子后的感受。
石慧:我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因为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大家常说我的眼睛是水汪汪的。我还喜欢自己的嘴巴,大人们常说我嘴巴很甜。
师:确实在课堂上,小朋友会经常听见老师叫石慧的名字,因为她很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胡咏雪:我的皮肤黑黑的,外婆老说我是“黑里俏”。我最喜欢的是自己的这双手,因为我会画画。
师:瞧,教室里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就是出自胡咏雪的双手,老师还知道,胡咏雪的画还参加过中日友好比赛,得了大奖,真了不起!黄梦婷:我的皮肤很白,眉毛弯弯的。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跳舞。师:来,黄梦婷,给大家表演个舞蹈动作。
肖旭东:我的皮肤也很白,嘴唇红红的,我很会动脑筋,爱帮助人。不过我太调皮了,常惹妈妈和老师生气。
师:肖旭东很不错,通过照镜子,把自己的缺点也照出来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正的。
姜菲挺:我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因为我长得很帅。
葛思琪:我的眼睛小小的,我很爱笑,一笑起来,会露出我那不太整齐的牙齿。就算这样,我也很喜欢镜子里的自己,因为那才是我!
www.sherc.net 帮助下,让这两位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自己。虽然这堂课的最终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但这它所给我的启迪却是深远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建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第二篇:镜子里的我,教学设计
篇一:镜子里的我(心理健康教案)
1、镜子里的我一年级组 沈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健康的生活单元的首篇课文,重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点,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学会接纳自己。课文在逻辑上是认识自己的特点(包括相貌、像个、特长等)引申到不同特点的个体组成集体这样一个较为深刻的道理。认识自己的特点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外表特点,主要通过“七色光”的第一部分和“聪明豆”的第一部分“喜欢你自己吗?说说理由”达成。另一块是认识自己的性格和特长,通过“聪明豆”的第二部分“你还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达成。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七色光”从两片叶子入手,让学生通过照镜子,念儿歌,比高矮,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初步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聪明豆”:出示了四幅具有不同相貌特点的儿童自画像及自白,并请学生对着镜子画下自己的外貌,通过偏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指导,让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认识自己,哪怕眼睛小、嘴巴大、相貌不算漂亮。同时进一步强化认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快活林”:设计了一个“集体完成指纹画”的活动,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而不同的指纹可以组成花朵。在活动中进一步偏重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许多独一无二的人组成了我们的集体。
1.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优点并喜欢自己(相貌、性格、特长等)。(心理健康教育)
(2)知道自己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心理健康教育)
(3)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
(4)初步学会相互尊重。(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时: 2课时
2.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和(2),选择教材中的七色光和聪明豆进行教学。
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3)和(4),选择教材中的聪明豆和快活林进行教学。3.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并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理健康教育)。
4.教学准备
(1)教师: 铅画纸、五彩印泥
(2)学生:每人带一面小镜子 5.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猜猜谜语,引入新课 1.猜谜语:“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要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2. 出示镜子。
3.师:我这儿有一张我们班小朋友的照片,老师可喜欢他啦!想知道他是谁的照片吗? 4.指名一学生上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小结: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有意识地请了一位平时在班中不太引人注目的同学。由于他缺乏自信,在班中一直是沉默寡语,借此游戏,我也想给该生一点信心。5.师:你看到了谁?
生(支支吾吾):是??我。
师: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对呀,老师喜欢咱们班的每一位学生,但老师更喜欢你。6.师:刚才老师让他看的是一面镜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镜子里的我”。7.出示课题:镜子里的我。
活动二:看看照片,了解异同——初步体验 1.出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你相信吗?”
2.出示双胞胎的照片。(可以是班内,也可以是校内)3.提问:他们长得像吗?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4.仔
细观察小组成员的长相,有没有长相一样的?
5.心理健康教育小结: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我们这些不同特点的小朋友在一块儿,就组成了一个集体—— 一(5)班。4.念儿歌p1 活动三:照照镜子,说出特点——加深体验
1.看一看p3,图中这些小朋友的长相有什么特点?
2.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听一听,他们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3.心理健康教育小结:看来,我们要介绍镜子里的我时,得把自己的外貌特征说清楚,尤其是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4.学生照镜子。
5.学生交流:你喜欢镜子里的我吗?说说理由。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点拨学生善于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从而领会“独一无二”。
5.心理健康教育小结:无论你是嘴巴大,还是眼睛小,那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让我们为自己拍手叫好。
活动四:画画自己,编首儿歌——巩固体验
1.照镜子,画自画像,注意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2.自编儿歌。
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每个人的长相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喜欢自己,那时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么,你除了相貌上和别人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交流自己的特点。第二课时
活动一:说说自己,介绍特点——再次体验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除了上节课讲到的外貌不同,你还有哪些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2.看书p4,图中有两位小朋友,从他们的动作中,你能看出他们有哪些特点吗? 3.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自己是怎样介绍的。4.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你有什么特点呢?
5.心理健康教育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每个人不仅外貌不同,还具有各自的特点。
活动
二、观察指纹,了解异同——拓宽体验 1,出示指纹。2.师:在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花纹各异的“图案”,这就是指纹。3.按按指纹,小组内观察,每个人的指纹都一样吗? 4.指纹有什么用处吗?
心理健康教育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每个人除了长相不一样,特点各一,连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活动三:画画指纹,完成作品——动手体验 1.完成指纹画。
要求:把全班同学的指纹都按在铅画纸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指纹画。
篇二:镜子里的我.心理健康 教案 四年级一班doc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镜子里的我四年级一班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它最近的心情不好,请大家帮助它。2.学文明理
(播放课文录音故事)
请每个同学对小黄莺说句话,老师把大家说的话录下来带给小黄莺。
(学生轮流发言的同时老师为学生录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许多人,他们也有过小黄莺这样的烦恼,但是他们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问题。书中的课文就给同学们介绍了一名美国残疾人的故事,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3.活动明理
(1)分角色表演“小马过河”。表演结束后 a.请小马说说开始时为什么不敢过河?
b.请观众说说后来小马为什么又敢过河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
c.请演员与观众共同分析: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与能力,结果会怎么样?
(2)模仿人物:请参加表演的同学尽量表现出被表演同学的特点与优点,然后请问同学们猜一猜被表演的同学是谁?这个同学还有什么优点?再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特点。
(3)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并将写有形容词的条幅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参照词语为自己画像。
要求:画得不好没关系,但要在图画上表现出自己的优点。
冲动 顺从 好奇 助人 独立 爱争论 细心 沉着 节约的 周到 合作 文静 乐观 固执 有效率的
4、总结全课
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始学会怎样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回家后请你将课后[实践园]中的话读给妈妈听听,再把[实践园]中的小报作好,把它贴在你的床头,每天看看自己的长处,增加一份信心,就会增加一份前进的力量。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要记住,不论美丑,世界上只有一个你。篇三:三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镜子里的我1 第一课 镜子里的我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教学难点: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第三篇:借镜子教学反思
《借镜子》教学反思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生活是灵感的源泉,生活是创新的平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偶然一次苹果击头得到的灵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是偶然看到工人制陶而受到的启发等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经验,善于动脑思考,就能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奇迹。《借镜子》就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孩子,他再一次玩耍中偶然发现镜片能反光,因此想到借镜救母,让一生顺利地为母亲做手术。这个孩子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
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美国小男孩汤姆的妈妈患了急性阑尾炎,必须动手术。第二自然段讲小汤姆借镜救母的经过,是全文的重点。第三自然段一设问的形式告诉我们,小汤姆就是后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让孩子们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非”字,两竖分开一个“三”。在教学过程中,在危急关头,爸爸,医生是怎么做的?抓住“愁”,“抱”,“急”,“踱”这四个词,体会他们当时心急如焚的心情;而爱迪生遇事却沉着冷静。体会在关键时刻,他们的不同表现。
学完本课,让孩子们说出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从小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所以,我们一定也要像爱迪生一样从小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一个顽童。在一个炎炎夏日,我曾经不止一次一丝不挂地跳进这池塘,追逐过游鱼,捉过青蛙,逮过蝴蝶,摘过莲蓬,挖过莲藕,也掐过荷叶,采过荷花。那时候仿佛爱什么就追什么,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心里要求不高,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多顾虑,似乎与世无争,仿佛无欲无求,心里纯洁得像白云,感情简单得如白纸,天真无邪得好像我就是一个主宰者,而池塘就是整个世界。这里是那么神秘,又是那么神奇,这里既有幽静的诗情画意,又有热闹非凡的花鸟虫鱼。水是流动的诗,鱼是水中的鸟,荷是纯情的少女,蝶是多情的公子,黄鹂和燕子是行吟诗人,青蛙和知了是不倦的歌手。我曾经在水里静静地观看那柔若无骨的荷花,也曾经把莲蓬里的莲子想象成一位位神童,曾经趴在岸边对着泥洞里的青蛙默默地观望,也曾经把莲叶当遮阳伞顶在头上观察那飞来飞去欲停未停的美丽蜻蜓。我曾经把荷花当成天上的仙女,也曾经把荷叶上的水珠当成未经定型的珍珠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案 302镜子里的我
镜子里的我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写有关人物的形容词题板、格言条幅、个人小时候的生活照片、森林动物演出大会故事配乐录音及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它最近的心情不好,请大家帮助它。2.学文明理
(播放课文录音故事)请每个同学对小黄莺说句话,老师把大家说的话录下来带给小黄莺。(学生轮流发言的同时老师为学生录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许多人,他们也有过小黄莺这样的烦恼,但是他们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问题。书中的课文就给同学们介绍了一名美国残疾人的故事,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3.活动明理(1)分角色表演“小马过河”。表演结束后 A. 请小马说说开始时为什么不敢过河?
B.请观众说说后来小马为什么又敢过河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
C.请演员与观众共同分析: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与能力,结果会怎么样?
(2)模仿人物:请参加表演的同学尽量表现出被表演同学的特点与优点,然后请问同学们猜一猜被表演的同学是谁?这个同学还有什么优点?再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特点。
(3)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并将写有形容词的条幅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参照词语为自己画像。要求:画得不好没关系,但要在图画上表现出自己的优点。冲动顺从好奇助人独立爱争论细心沉着节约的周到合作文静乐观固执有效率的。4 总结全课
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始学会怎样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回家后请你将课后 [实践园]中的话读给妈妈听听,再把[实践园]中的小报作好,把它贴在你的床头,每天看看自己的长处,增加一份信心,就会增加一份前进的力量。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要记住,不论美丑,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第五篇:神奇的镜子教学反思
神奇的镜子教学反思
上了一堂没有准备好的课,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很惭愧。感谢这些活泼的孩子给了我灵感与启迪,使得这节课很精彩,师生感受颇深。
课文内容是这样的,刚满7岁的爱迪生想出了用镜子反射聚光的道理,救了得急性阑尾炎的妈妈。上课伊始,同学们分别说出了镜子的很多的用途,然后我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生说:“这个镜子是什么样的?”之后有的又说:“这镜子神奇在哪?”还有的大概说了课文内容,我没有拘束学生的想法,只要语言规范,与镜子有关就行。让我没有想到学生提的问题是那样贴切,不用引导、启发。
在分析爸爸责怪小爱迪生时,用什么语气读,学生体会较好,读出了愤怒的语气。当屋子变得亮堂起来了,爸爸又怎样了哪?有的说恍然大悟,接着又问“恍然大悟”是何义呢?有的说晃了一下,有的说开始说的胡闹,后来错怪他了,也有的说悟出来了,但有个学生却说突然一下明白了。爸爸由责怪到明白,那么爸爸会有什么表现呢?由心理变化线索让学生先想象再回到原文。指名读“孩子,爸爸错怪你了。”你又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是这样说的“爸爸应该向儿子道歉;高兴、惊喜;也应该感到惭愧,大人没有想到的办法,却被7岁的孩子想到了,所以爸爸应该惭愧。”学生理清了爸爸的心理变化,对小爱迪生更加佩服,对科学更加热爱。借此机会问:“你想对爱迪生说些什么呢?”钦佩之感油然而生。
爱迪生后来发明了电灯,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源于什么呢?引导学生大胆说。可以说上课前我没有准备分析爸爸的心理变化,而是这群孩子给了我灵感,使得大部分学生很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升华了情感。
在今后的每 一节课 里,我一定认真解读文本,挖掘资源,创造更加宽广的知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