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大全]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的题目是《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分析、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是《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第一章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本书的概论部分,了解了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本节课进一步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发动机的组成和作用,这为今后学习详细的具体构造、原理和维修打下基础,起到过渡作用。学好本章节也能起到提升学生对汽车核心部分的认识,培养对今后学习的兴趣,并为实训课打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四冲程发动机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组成,以及它们的作用。2.能力目标: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多听、多看、多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发动机内部结构的认识,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对本专业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只有掌握了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作用才有利于接下来对各部分的具体原理及维修的理解,依此确立本节课的
重点: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每部分的作用。
难点:各部分的具体组成零件及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安装部位。
二、说学情
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而对内容枯燥的理论则学习效率低。另处,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学生之前学到的发动机概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留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有效运用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及依据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演示、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
依据: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汽车内部结构想了解,但缺乏相关知识,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经验认识,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认真学好结构组成,了解专用名词,更多的提出“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并有发动机模型和部分零件实物,如:连杆活塞、活塞环凸轮轴、摇臂、起动机等便于搬动的小件。
四、说学法及依据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教师创设情景,举例说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易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的特点,该课应为两节。
1、导入。首先播放发动机动画的视频,提出两个问题:
1、发动机的作用?
2、大家知道发动机上有哪些部件?(学生根据自己的一些汽车知识讨论回答)(5分钟)
2、结合多媒体、模型、部分实物,讲解两大机构五大系统(20分钟)
3、讨论,巩固(认识组成零件),将学生分成四组,列举一个组成部分的部分零件,看哪一组说得更多,更准确。(10分钟)
4、课堂小结。首先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教师先对学生掌握的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在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后布置作业结束(5分钟)
六、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主要采用提纲式
一、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二、曲柄连杆机构
三、配气机构
四、冷却系
五、点火系
六、起动系
七、燃油供给系
第二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读书铸魂 强体博才
XXXXXX学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工程汽车学院汽修教研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一、课前分析
(一)生产实际分析
新发动机装配、发动机大修及气门出现异响时,都需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二)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已经完成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并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体构造及曲柄连杆机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前两个模块的教学,该班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渴望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和对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自以为是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学习优点和不足,在深刻分析他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气门间隙的概念,领会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两次调整法进行四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与老教师的交谈、学过的学生的交流及自己教学经验,确定本次课的难点为: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我校对模块教学的要求,本次课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2名学生。由我负责每一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了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次课总体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这个难点的理解,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生动形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4.口诀教学法:为了更快的使学生掌握两次调整法进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教学生“双排不进、不进双排”的口诀。
5.示范操作法:在实践操作时,先由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探究学习:研究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凸轮的形状等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使其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与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上课地点为发动机实训室。课前,教师应准备好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工具箱、发动机总成等;学生应准备好工作服、教材、笔记本、作业单、以及评价表等。
(二)教学导入设计
首先通过提问检验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举案例提出本节课的项目任务为“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
(三)气门间隙的概念
案例:根据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当气门间隙过小,将导致气缸密封性变差,降低发动机动力性能,使得发动机工作无力;当气门间隙过大,将导致进气不足,发动机冒黑烟,影响发动机的环保性。由气门间隙过大和过小对发动机造成的危害案例,现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其自然的引出气门间隙的概念。同时将气门间隙的位置、气门间隙大小解释清楚,以便达到预期的知识目标。
(四)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
采用对比教学讲述气门间隙调整的两种方法: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先讲两次调整法法,后讲逐缸调整,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气门间隙的调整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两次调整法检查调整 DA462型发动机的气门间隙为例进行教学。
采用口诀教学法,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1-3-4-2,以“双排不进和不进双排”的口诀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并讲解“双排不进和不进双排”的含义,使同学们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特色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更好的达到预设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随堂练习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增强同学们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的原理
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教师提问、串联知识点、实物教学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知识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方式,回忆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七)项目评价、项目考核
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当堂反馈。
重视过程考核,注重能力评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重视项目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
(八)拓展资源、总结提高
在评价总结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知识的拓展,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九)作业布置、巩固强化
深入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可以对其他型号发动机进行练习与研究。
作业布置填写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的实习报告单以及注意事项。培养同学们融会贯通的能力起到课堂延伸训练效果,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
1、检查方法
2、调整方法
当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可以调整的气门为1-3-4-2双排不进曲轴旋转360°可以调整的气门为1-3-4-2不进双排.
第三篇:《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
《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学院汽车工程系的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汽车构造》 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工作原理。下面我将从本课程的特点、教材的选择、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难点以及我如何设计授课过程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课程特点
《汽车构造》 是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本门课程在整个汽车专业的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们汽车 专业,不管学生是汽车维修专业的还是汽车营销和保险理赔专业的,本门课程都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材的选择
为了贯彻教育部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的办学理念,我们始终把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培养的目标,并且尤其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鉴于此,我们选择了作为国家银领工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由张子波主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材。
三、教学目的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汽车构造中的基础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街上的汽车来回运动的动力源泉是什么,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工作的基本原理,同时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四、教学内容
本章包含以下知识点: 1、发动机的分类 2、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3、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术语及工作原理 4、国内外发动机型号的含义
五、学生特征分析 万事开头难,对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汽车的专业课程,新鲜感比较强,好奇心也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实当一个好师傅,把学生领进专业课程的大门,为他们继续学习夯实基础。
六、教学难点
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有:1 . 学生对发动机的内部构造不太熟悉,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没见过发动机,更不要说其内部构造了。2 . 学生的机械知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高,在看书上的结构剖视图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3 . 学生对于发动机的内部到底是如何燃烧的,混合气是如何形成的等动态问题很难理解。
七、授课方法及教学设计
在讲授本节的内容的时候,针对我们刚才分析的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遇到的教学难点,我作了如下的课堂设计:首先通过引入“大家每天都看到车辆在路上来回的跑,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汽车来回跑的动力从哪儿来的吗? ” 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来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我给大家总结各位同学的意见,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同时使用我们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里面有丰富的彩图、动画和视频,以动态的形象引领学生的学习。这时,学生们也许会有疑问了,车上的发动机到底是不是老师课件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啊,好,这时候就是我们发挥实物教学法的优势,带着同学来一起观察我们的车上的发动机,一起来看我们的发动机解剖实物,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们就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的具体实物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联系,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认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畏难情绪也就不知不觉的消失了。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时间的把握,尽量避免出现满堂灌,合理的安排授课进度。每节课的最后两三分钟,我会给各位同学对本堂课的内容做个总结,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书,提问题,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很多想法,当然这些想法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在这里,我也恳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共同来帮助我不断提高,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的让学生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学到知识,爱学知识,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当然我相信有在座的各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帮扶,我一定能做到。谢谢大家!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整个动力传动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将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汽车行驶和换档的平顺性,严重的甚至造成换档困难,无法行驶。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五个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在整个系统里是一个容易损坏的部件。这节课主要是学习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对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各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为整个自动变速器拆装作好铺叙。
2、教学内容的处理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中的零部件比较多,而且其相互位置关系有严格规定。为了使学生能充分了解该内容,教学分三步进行。首先,通过录象演示其拆装过程,初步了解其拆装过程。然后,学生通过电脑模拟操作其装配过程,如果装错、装反,电脑都会提示错误,这样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装配关系。最后,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达到对所学行星齿轮机构拆装内容的掌握。同时教师在学生的电脑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加以引导、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工具、零件等摆放一定要按顺序排列整齐,以及实训结束后必须将工作区域打扫整理干净,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将来从事汽车修理工作做准备。
3.教学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2)、了解别克4T6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3)、熟练掌握别克4T6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拆装步骤。(4)、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别克4T6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只有掌握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才能保证安装时不会装错,同时也是接下来为学习变速器动力传递做好理论储备。
本节课的难点是三档离合器和输入单向离合器的安装方向判断以及各部件间的装配关系,通过录象、电脑模拟操作、老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操作训练来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
授课的班级是20531班(05汽修双元制试点班),全是男生,是从原来三个汽修班里选拔组成的,因此,学生的总体素质相对其他班级还是可以的。由于之前他们在汽修企业已经有过半年的工作经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学习兴趣都非常高,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强。
三、教学方法
“任务引领”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复习、新课导入,引出课程所学的知识,以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通过三个教学过程实施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三步进行,先在电脑教室通过录象演示其拆装过程。然后,学生通过电脑模拟操作其装配过程。最后,在实训室通过学生的进行实际操作。
1、复
习
通过提出问题: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变速传动机构的类型?由学生回答,来复习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
2、引入新课
根据复习时提出的问题,引出由于汽车长时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加上驾驶员的不规范操作,将引起自动变速器的损坏,特别是其中的行星齿轮机构的非正常损坏。从而造成汽车动力下降、油耗增加、起步困难、换档发冲等不正常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从而进一步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讲授新课(1)、录象演示,学生观摩,教师引导。(电脑教室)(2)、学生电脑模拟操作装配过程,教师指导。(电脑教室)(3)、学生在变速器实物上实际操作。(实训室)
4、课堂小结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行星齿轮机构拆装的操作方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课采用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归纳的方式进行小结。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效果评价,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这样做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使得他们了解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5、布置课后作业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为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了让学生完成《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的工作任务书,工作任务书内容包括:实训科目、信息导入(车型、变速器型号)、准备阶段(所用工具、设备、材料)、任务的实施步骤、检查注意事项。
解放CA1091变速器构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处理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职业高中系列教材《汽车构造》第十章《变速器和分动器》中的第三节。变速器是汽车底盘中构造最为复杂、技术性能要求很高的一个总成,是《汽车构造》课中重要的一个章节。教材本章第一、二节分别阐述了变速器的作用及传动变速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齿轮传动的方向并能通过啮合齿轮的齿数计算传动比,即i=所有从齿数乘积?所有主动齿齿数乘积。本节教材中,先编排了变速器的一般构造,即常用变速器的共同属性,然后介绍CA1091、EQ1090、JB2020变速器的构造及工作状况。其中CA1091是一种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但又具代表性的变速器,将其阐述清楚后,其他变速器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和拆修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修理水平。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变速器的整体结构,即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的装配关系怎样;
②了解变速器各档位的操作方法及动力传递顺序。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演示,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灵活适用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
3.思想目标:
①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探索精神;
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对汽车修理的热情和信心。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综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变速器的构造及各档位的操作方法。因为结构是原理的基础,学生认识了变速器的结构,就为分析各个档位的动力顺序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基础,在今后学习变速器故障诊断,进行变速器拆修时,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
本节课的难点是各档位动力传递顺序。此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的初级阶段,职高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变速器不论哪一个档位,各轴、各齿轮都在旋转,因此,不容易从众多旋转的齿轮中找出具体某一档位,究竟是哪几对齿轮在传递动力。
(四)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本节教材共分四大问题讲述变速器结构,它们分别是普通有级式变速器的构造、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变速器的结构分析、副变速器,共需三课时。在讲解本节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打乱教材的编排体系,先重点以CA1091变速器为代表讲述其构造,再比较EQ140、BJ2020、上海桑塔纳轿车等变速器的异同点,总结出变速器的一般构造,最后讲述副变速器,这既利于教师“教”,也利于学生“学”。
本节课,教师可先利用变速器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并以“轴”为骨架讲述各部分构造的装配关系。然后仍以此图说明工作情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基于汽车总成认识结构的基础上认识其工作过程。
根据变速器总成零件较大、很直观的特点,为加强学生对结构的认识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益,对本课教材作如下处理:①引入新课时,细化教学目标;②采用实习演示法,在实习台上分类摆放各零件,加深学生对结构的认识,使教学主动、美观,突出重点;③补充一工作情况,即动力传递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简洁地实现由结构向原理的过渡,促进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掌握,突破难点;④复习巩固时,用细比的教学目标检查效果,比较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根据“两基三点”的基本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遵照启发式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原则,确定以“设疑―――探疑―――解疑”的启发式教学为主线,配合实习演示,引导学生生动、具体地探疑和解疑,然后过渡到重点内容的复习巩固、难点内容的再认识,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本节课内容较多,重要的轴、轴承、齿轮达二十多个,且根据教学目标还要将轴、齿轮以动力传递顺序为纽带连接在一起,使学生明确他们的装配关系、工作关系。这的确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设计学习卡,将重点内容问题化、量化、表格化、科学化,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才能收到“引而弗代,牵而弗达”的启发效果。
演示法和启发诱导法相互渗透、密切配合,利用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结构,利用启发诱导法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兴奋点,使教学活动自然、紧凑,引导学生探疑。采用一步一步地解体整个变速器,使学生感觉像在看一本精彩的故事书,急于知道结果。这必有一个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情绪高涨,有强烈的求知欲;在结局时,学生心中释然,发出感叹,“原来是这样的啊!”
环环紧扣,精心编排,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可利用的兴奋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三、学法指导
现在的职高和技校学生普遍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缺乏探求新知识的能力、信心和热情,习惯依赖教师讲授、被动获取知识,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根据启发式教学原则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善导是着力点,会学是落脚点。指导学生会学,就应该以发展为主旨,以思维为主攻,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通过教学目标的细化,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好本节课知识有什么好处,用目标激励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意志力,创造学习情境。
(2)采用实习、简图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简洁地认识变速器的构造,在其头脑中形成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发挥其形象思维的协调作用,使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用科学的方法理解、识记。
(3)教师通过设疑―――探疑―――解疑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号召全体学生参与,既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体素质得到培养。
(4)讲、练、演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应用,强化他们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并转化为能力。
(5)在听课和复习巩固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细化学习卡。这样学习目标针对性强,反馈信息准确。
四、教学程序
(一)衔接导入
1.上课伊始,教师检查提问:多级齿轮的传动比公式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3.教师板书课题,下发学习卡,交待本节课教学目标及学习卡的使用方法。
采用根据教学目标编写的学习卡,有利于创设情境,集中精力,便于学生有目的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情绪、意志和学习方法产生直接的导向功能和调控作用。
(二)讲授新题
1.教师演示设疑―――提出问题
(1)教师与学生配合演示变速器三种工作状况:
①教师任意挂入五个前进档中的一个档位,请两名学生演示:主、从动轴旋转的圈数有何差异?握主动轴的学生旋转主动轴,另一学生能否使从动轴不转?
②教师挂入空档,两学生感觉又如何?
③教师挂入倒档,一学生顺时针方向转动主动轴,从动轴旋转方向怎样?
(2)学生每演示一现象,教师便用精当地语言表述演示结果,并设置如下疑问:
为什么将变速器简单地操作一下,从动轴旋转一圈,主动轴便转几圈,为什么有的档位主、从动轴旋转方向不一样,且主动轴旋转,从动轴可不转呢?
通过巧妙设疑,创设兴奋点,学生热情高涨,迫切想弄清三个为什么,教师抓住时机,对此变速器进行解体,从其内容结果中寻找答案,恰到好处地将学生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
2.教师引导学生探疑、解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实物演示与启发诱导两种方法巧妙结合,紧紧抓住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演示,变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积极地探索性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解体变速器,认识内部结构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将一台变速器的轴承、齿轮、健全部拧松,同时制作各标志牌(包括齿轮名称、序号、齿数,其中齿数一栏留下空格),教师采用边分解边讲述的方法,依次将轴、齿轮在实验台上摆放整齐,并放上标志牌。
①变速箱四根轴的名称及装配关系;
②变速箱上各齿轮的名称及作用。
教师交待齿轮名称后,分别请学生数出各齿轮齿数并记到标志牌上。
学生观察实习台上各标志牌的内容及构件实物,并将相关内容填入学习卡。
教师精确地讲述,熟练地操作,科学而美观地摆放,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由然升起对老师的佩服之情,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获得成功的渴求。
(2)变速器工作情况
①教师对照动力传递示意图,对刚学习的结构产生一个整体认识,这是由结构向原理过渡的载体。
②对照简图,教师讲述一档的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两个主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的名称及一档的动力传递顺序、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教师将变速器拨为一档,并请两名学生记下主、从动齿轮旋转的圈数,与刚才计算的传动比较,看是否吻合,从中学生恍然大悟,发出感叹:“原来是这样的啊!”
③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发问:采用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能否在掌握一档的情况下,分析一下二、三、四、五档是怎样传递动力的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找基础好的学生、中等学生及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别对以上各档位进行分析,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实物验证。这一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用精练恰当的语言将操作信息传递给全体学生。
④教师对着简图讲述倒档、空档的操作方法,并分别请学生演示,由学生自己分析动力传递顺序,并记载到学习卡上。
(三)复习、巩固
采用完成、整理学习卡的方法,督促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做到“教与学”心中有数。
(四)掌握、反馈信息,创设新的兴奋点,为后续过程埋下伏笔
1.抽查中、差学生掌握的情况;
2.交待并学习了CA1091变速器后,我们常见车型EQ140、BJ2020、上海桑塔纳轿车的变速器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
五、效果评价
本节课采用学生填写学习卡,并按评分标准进行自测,老师整体评价检查,记载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由于采用了学习卡,评价时容易把握标准,可操作性强。
本节课如果配合电化教学手段,可进一步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并可将教师的演示变得更清晰,更便于全体学生观察,特别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汽车发动机构造》复习题
.《汽车发动机构造》复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
1、汽车总体构造通常由
发动机、底盘、车身
以及
电气设备
四大部分组成。
2、现在汽车上大多数都是采用四冲程发动机,即每个工作循环要经过
进气、压缩、做功
和
排气
四个活塞行程。曲轴转两圈,完成一
个工作循环。
3、装在活塞上的活塞环包括
气环
和
油环。
4、现代化油器的主要工作系统有
主供油系统、怠速系统、加浓系统、加速系统
和
起动系统。
5、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用英文表示为
__EFI,电子控制单元简写为ECU。
6、凸轮轴或曲轴位置传感器常用的有
电磁感应式、霍尔效应式
_和光电式三种类型。
7、过量空气系数α
=
0.88
~1.11
范围内最有利,动力性和经济性都较好。
8、汽油机尾气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有
CO、HC
和
NOx。
9、排气消声器的作用就是降低排气
噪声,并消除废气中的火焰
及
火星。
10、汽油泵的作用是将汽油从
汽油箱
中吸出,并送入
化油器浮子室
中。
二、选择题
1、国产发动机的型号
4100Q,其中“
”是表示(C)
A、长度为
100cm
B、高度为
100cm
C、缸径为
100mm
D、宽度为
100cm
2、在采用气门摇臂的配气机构中,进气门的气门间隙一般为(A)。
A、0.25~0.3mm
B、1mm
C、0.3~0.35mm
D、0.4~0.5mm
3、以下传感器中输出的信号属于数字信号的是(C)
A、水温传感器
B、氧传感器
C、光电式传感器
D、电磁式车速传感器
4、以下元器件属于执行器的是(C)
A、水温传感器
B、空气流量计
C、喷油器
D、电磁式车速传感器
5、以下元器件不属于执行器的是(B)
A、汽油泵
B、烟度计
C、点火线圈
D、活性炭罐电磁阀
6、在讨论排放控制和催化转化器时,甲说不管空燃比是多少,三元催化转化器都能控制
CO、HC
和
NOx的排
放量;乙说,空燃比必须控制在14.7
:1
附近,才能使三元催化转化器有效地控制
CO、HC
和
NOx的排放量。
试问谁正确?(B)
A
.甲正确
;
B.乙正确
;
C.两人均正确
;
D
.两人均不正确。
7、气缸盖螺栓的紧定要求是(D)。
A.一定要拧紧
B.按顺序分次拧紧
C.按规定力矩拧紧
D
.按工艺规范拧紧
8、当装用两根气门弹簧时,气门弹簧的螺旋方向应(B)。
A
.相同
B.相反
9、化油器怠速喷口在(A)。
A
.节气门下方
B.阻风门上方
C.主喷管内
D.节气门上方
..10、加浓装置的加浓量孔与主量孔(B)。
A
.串联
B.并联
11、汽油发动机在中等负荷工况时,过量空气系数值为(B)。
A
.
0.6
~
0.8
B
.0.9
~
1.1
C.
0.8
~0.9
D
.
1.1
~
1.2
12、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在1.05
~
1.15
范围内的可燃混合气叫做(B)。
A
.功率混合气
B
.经济混合气
C.过稀混合气
D
.过浓混合气
13、主供油装置的工作状况为(A)。
A
.除怠速外都工作
B
.除起动和怠速外都工作
C.各个工况都工作
D
.除加速外都工作
14、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ECU
以(B)作为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主控信号。
A
.节气门开度与冷却水温度
B
.发动机转速与空气进气量
C.进气温度与进气量
D
.进气温度与传动
轴转速
15、现在绝大多数电控汽油机都采用(C)喷射方式。
A
.同时
B
.分组
C.顺序
D
.连续
16、D
型汽油喷射系统采用的空气计量装置是(B)。
A
.翼片式空气流量计
B
.进气岐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C.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计
D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17、在下列空气流量计中,测量空气质量流量的是(D)空气流量计。
A
.翼片式
B
.压力式
C.卡门涡流式
D
.热线式
18、使燃油压力与进气歧管压力之差保持恒定的是(C)。
A
.节气门体
B
.油压缓冲器
C.燃油压力调节器
D
.电动汽油泵
19、装有(A)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其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方式。
A
.氧传感器
B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C.进气温度传感器
D
.曲轴位置传感器
20、柴油机压缩行程中压缩的是(B)。
A
.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气
B.纯空气
C.柴油蒸气
D
.柴油
21、柴油机气缸内,燃烧时最高压力产生在(B)。
A
.预燃期
B
.速燃期
C.缓燃期
D
.补燃期
22、在下列燃烧室中,(B)的燃烧室起动性能最好。
A
.球形
B
.ω形
C.涡流室式
D.预燃室式
23、柱塞式喷油泵的每一循环供油量取决于(
D)。
A
.喷油的压力的高低
B
.喷油泵凸轮的转速
C.柱塞上移速度的大小
D
.柱塞的有效行程的大小
24、柴油机出现“飞车”现象可能是(D)引起的。
A
.油门踩得过大
B
.喷油器漏油
C.喷油泵弹簧过硬
D
.调速器失效
25、输油泵的作用是向喷油泵输送足够数量和具有一定压力的柴油,它的供油压力一般为(A)。
A
.
0.15
~
0.3MPa
B
.
~
2MPa
C.
0.1
~0.15MPa
D.0.015
~
0.03MPa
26、引起柴油机排气冒白烟的原因可能是(C)。
A
.喷油压力过高
B
.混合气过浓
C.喷油压力过低
D.喷油泵转速太高
三、判断题
1、(×)衡量一台发动机的性能主要是看它的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2、(×)发动机的转速越高,它的负荷也越大。
..3、(×)在采用气门摇臂的配气机构中,进气门的气门间隙比排气门的气门间隙大。
4、(×)发动机冷起动时需要的是稀的混合气体。
5、(√)由于电控喷射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形成较为理想的可燃混合气比,故大大降低了排放污染。
6、(×)发动机进气温度越高,汽油雾化越好,发动机功率越大。
7、(√)气门油封损坏,会造成排气冒蓝烟。
8、(√)汽油机排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与混合气浓度有关。
9、(√)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主要功用是为发动机供油。
10、()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11、(√)现代汽车采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的目的是:使发动机有最佳的空燃比和点火正时。
12、(√)采用同时喷射方式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不需要进行气缸和活塞位置的判别。
1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一般都采用连续喷油方式。
14、(×)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通过测进气歧管的真空度来直接测得空气进气量。
15、(×)翼片式空气流量计的优点是进气阻力小、响应速度快、不需温度补偿。
16、(√)线性输出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其主体是一个滑片可变电阻。
1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
18、(×)ω形燃烧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以油膜蒸发混合为主。
19、(×)孔式喷油器一般用于采用分隔式燃烧室的柴油机。
20、(×)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就像注射器的针筒一样,只要柱塞一向上运行,分泵就开始供油。
21、(×)两速调速器的作用是维持柴油机在任何给定转速下稳定运转。
22、(×)最佳喷油提前角是指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
角。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通常是一个常数。
四、填图
1、按图填写机体组的主要零部件名称:
..气缸垫
气缸盖
油道和水道
气缸体
曲轴箱
油底壳
气缸
2、按图填写冷却系的主要零部件名称:
散热器盖
节温器
水温表
上贮水箱
风扇
水套
散热器
分水管
百叶窗
下贮水箱
放水开关
水泵
五、名词解释
1、发动机排量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一般用
V
L
表示:
V
L=V
h
xi
..式中:
Vh
-气缸工作容积;
i
-
气缸数目。
2、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一般用ε表示。
ε=
Va/
Vc
通常汽油机的压缩比为
~10,柴油机的压缩比较高,一般为
~
22。
3、配气相位
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称为配气相位。
4、气门间隙
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或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这一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第五篇:论文:汽车发动机构造
汽车发动机构造论文
一.摘要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二.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机器
三.正文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结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其结构型式多种多样,但由于基本工作原理相同,所以其基本结构也就大同小异
汽油机通常由曲柄连杆、配气两大机构和燃料供给、润滑、冷却、点火、起动五大系统组成。柴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无点火系)。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这是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是由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挺杆、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新鲜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3.燃料供给系
由于使用的燃料不同,可分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燃料供给系又分化油器式和燃油直接喷射式两种,通常所用的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数量,以调节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进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缸内喷入定量柴油,以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
4.冷却系
机动车一般采用水冷却式。水冷式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和水套(在机体内)等组成,其作用是利用冷却水的循环将高温零件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发到大气中,从而维持发动机电动正常工作温度。
5.润滑系
润滑系由机油泵、滤清器、油道、油底壳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润滑油分送至各个相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以减小摩擦力,减缓机件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
6.点火系
汽油机点火系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7.起动系
起动系由起动机和起动继电器等组成,用以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一个工作循环。凡是曲轴旋转两圈,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一圈,即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两冲程发动机。
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度,于是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时结束。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约为0.075MPa~0.09MPa。由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件及上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到370K~440K。
(2)
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小。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压缩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并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0.6MPa~1.2MPa,温度约为600K~800K。
(3)
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并迅速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压力迅速升高,从而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作功,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作功结束。
作功开始时气缸内气体压力、温度急剧上升,瞬间压力可达3MPa~5MPa,瞬时温度可达2200K~2800K。
(4)
排气行程。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推动下,被排出气缸,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结束。因排气系统存在排气阻力,排气冲程终了时,气缸内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MPa~0.115MPa,温度约为900K~1200K。
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由于使用燃料的性质不同,四冲程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着火方式与汽油机有很大区别。下面主要叙述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循环的不同之处。
(1)
进气行程。进气行程中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纯空气。
(2)
压缩行程。压缩行程中将进入气缸的纯空气压缩,由于柴油的压缩比大,约为15~22,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压力可达3MPa~5MPa,温度可达800K~1000K。
(3)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被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00K左右),柴油混合气便立即自行着火燃烧,且此后一段时间内边喷油边燃烧,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作功。
作功行程中,瞬时压力可达5MPa~10MPa,瞬时温度可达1800K~2200K。
(4)排气行程。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
由上述四行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可知,两种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基本内容相似。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他三个行程是为作功行程做准备工作的辅助行程,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发动机起动时的第一个循环,必须有外力将曲轴转动,以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当作功行程开始后,作功能量便通过曲轴储存在飞轮内,以维持以后的循环得以继续进行。
3.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也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但它是在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内完成的。
(1)第一行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当活塞上行至关闭换气孔和排气孔时,已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被压缩,活塞继续上移至上止点时,压缩结束。与此同时,活塞上行时,其下方曲轴箱内形成一定真空度。当活塞上行至进气孔开启时,新鲜的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至此,第一行程结束。
(2)第二行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燃烧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作功。当活塞下行到关闭进气孔后,曲轴箱内的混合气被预压缩;活塞继续下行至排气孔开启时,燃烧后废气靠自身压力经排气孔排出;紧接着,换气孔开启,曲轴箱内经预压的混合气进入气缸,并排除气缸内残余废气。这一过程称换气过程,它将一直延续到下一行程活塞再上行关闭换气孔和排气孔为止。活塞下行到下止点时,第二行程结束。
由上两个行程可知:第一行程时,活塞上方进行换气、压缩,活塞下方进行进气;第二行程时,活塞上方进行作功、换气,活塞下方预压混合气。换气过程跨越二个行程。
(三)发动机活塞
活塞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气缸中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传给曲轴。此外,活塞还与气缸盖、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
由于活塞顶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承受很高的热负荷;活塞还承受周期性变化的的气体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因此要求活塞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质量尽可能小,导热性能要好,要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温度变化时,尺寸及形状的变化要小。
汽车发动机目前广泛采用的活塞材料是铝合金,有的柴油机上也采用合金铸铁或耐热钢制造活塞。
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三个部分。
1.活塞顶部。活塞顶部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用来承受气体压力。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活塞顶部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常见的有平顶活塞、、凸顶活塞、凹顶活塞及成型顶活塞。
(2)活塞头部。活塞头部是活塞环槽以上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气体压力,并传给连杆;与活塞环一起实现对气缸的密封;将活塞顶所吸收的热量通过活塞环传给气缸壁。
活塞头部切有若干道用以安装活塞环的环槽。汽油机活塞一般有3~4道环槽,上面2~3道用以安装气环,下面一道用以安装油环。在油环槽底面上钻有若干径向小孔,以使被油环从气缸壁上刮下来的多余机油经过这些小孔流回油底壳。
(3)活塞裙部。活塞环槽以下的部分称为活塞裙部。其作用是引导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并承受侧压力。
(四)直列式气缸体
气缸体与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简称气缸体。气缸体上部有一个或数个为活塞在其中运动作导向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部为支撑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
气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并由它来保持发动机各运动件相互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
为了使气缸散热,在气缸外部制有水套(水冷式发动机)或散热片(风冷式发动机)。
在上曲轴箱有前后壁和中间隔板,其上制有主轴承座孔,有的发动机还制有凸轮轴轴承座孔。为了这些轴承的润滑,在侧壁上钻有主油道,前后壁和中间隔板上钻有分油道。
发动机气缸排列常见的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形式:单列式(直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但为了降低发动机的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左、右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γ<180°者称为V型发动机。
(五)发动机相关术语
(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处,通常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处,通常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
(4)冲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
(5)曲轴半径--曲轴与连杆大端连接的中心到曲轴旋转中心的距离。
(6)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的容积。
(7)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8)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称燃烧室容积。
(9)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整个空间的容积,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10)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四.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构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