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2:4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篇:2018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步骤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写的两则新闻,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步骤二 自学互研 自我感悟

1.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主体:从“二十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2)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

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步骤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一、分析消息各部分的特点。1.简要分析标题特点:

标题简洁、概括性强,提示了报道的要点。“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2.简要分析电头内容:

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3.分析导语的语言特点:

“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二、精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

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此前已作详细报道。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止……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3.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

这处议论透辟地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

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这一方面,在当时已是众所周知,可以一笔带过,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气”,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也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三、探究本文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1.请从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例句①: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渡至”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文字简洁有力,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至发电时止”,时界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准确得体。

例句②: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确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2.请从语言的鲜明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很多。例如“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地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挡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3.渡江战役是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因此语言严肃、庄重,文中有很多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

在文中显得郑重得体。例如:“均是”“即已”“业已”“至……止”“甚为”“然”“诸县”等等。同时,这类词语使全文语言更凝练。

步骤四 当堂演练 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新华社播音员,你接到主席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用一段话表述你此时的心情。2.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每人写一篇新闻稿,报道校园新人新事。步骤五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 百万(兵力)横渡(锐不可当)导语 渡江概况冲破(排山倒海)横渡(一往无前)主体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西路军——所向无敌(略写)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背景

结语一方面……一方面…… 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扬 展 将 渡 士 江 神 盛 威 况

第二篇:1《消息二则》第1课时【教案】

《消息二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消息的文体特点和基本知识。

2.品味文章用语的准确和精炼,感受新闻反映主要事实的叙述语言特征。

3.体会作者的自豪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消息的文体特点和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用语的准确和精炼,感受新闻反映主要事实的叙述语言特征;了解文章体裁,体会作者的自豪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准备

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两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消息的特点。2.结合旁批,了解消息报道的重点。3.分析消息的导语、主体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结合旁批,了解消息报道的重点。分析消息的导语、主体及其

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想当年,诸葛亮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巨幕。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就是解放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次战役——渡江战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写的战地报道《消息二则》。(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前布置的相关常识。(1)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2)背景资料: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

内和平协定》。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 芜湖(wú)荻港(dí)泄气(xiè)要塞(sài)....歼灭(jiān)摧枯拉朽(kū xiǔ)锐不可当(dānɡ)....溃退(kuì)督战(dū)

..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这两则消息,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朗读第一则消息,结合旁批收集整理有关消息结构的知识点。根据这个结构给第二则消息标注层次。

(2)从这两则消息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梳理新闻要素的具体内容)

投影: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纷纷溃退。结语:人民解放军正……朱总司令的命令。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渡江区域。

主体:中路(略)、西路(详)、东路(较详)

(2)4月22日,毛泽东报道两则战地消息:21日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22日夜晚10时,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总结:两则消息,一个事件,不同的动态。希望同学们了解新闻消息的及时性。

2.自主探究:跳读课文,自主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在课本的旁批中做好标注。5分钟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的成果。

(1)请结合两则消息的标题,阐明标题在消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内容从形式上、要素上、内容上理解其作用)

(2)根据两则消息的导语,思考新闻消息的导语有何特点?(从导语的位置、内容、作用与文题的联系等角度思考)

(3)消息的主体有何特点?两则消息的主体可以分为哪几层?请分别概括层意。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明确:

(1)标题:就是消息正文之前的题目,多为不加标点的语句,一般能高度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文中两则消息的标题均从人物、地点、事件、结果四个方面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需要了解的是新闻有时还有引题、副题。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渡江区域。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和第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是新闻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主体共三层:

第一层:第②句,交代事件开始的时间、地点。

第二层:第③④句,从反面、正面叙述事件的经过和结果。第三层:第⑤句,点明人物精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主体共三层:

第一层:(从“二十夜起”到“即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补充了解: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有时明显表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消息结束时总结性的话,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四、达标测试

见当堂达标题

(一)10分钟完成,订正。

五、布置作业

在今晚的新闻联播或今天的报纸上节选一则新闻消息,篇幅300字左右,准备组内的新闻发布会。板书设计:

1消息二则 毛泽东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从概括到具体

第三篇:第2单元美食天地 第1课时-教案

第2单元 美食天地

一、输入和编辑文本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按零起点的要求编写,符合农村实际。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处理文字,包括文档的建立、文本的输入和编辑、排版格式的设置、查找与替换、撤消与恢复等内容。

二、学情分析

我所担任七年级(1)班、七年级(2)班、七年级(3)班3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常用的应用程序。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至少熟练掌握一种输入法。(2)掌握文本的修改、添加、删除方法。(3)掌握文本的选择、移动和复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练习,学会在Word中输入、编辑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会灵活运用学习经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文本的修改、添加、删除、移动和复制方法。难点:通过实践练习,学会在Word中输入、编辑文本。

五、课时安排

建议4个课时。

六、教学准备

美食天地的文字资料。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输入法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前两节课中我们认识了Word 2003,掌握了他的启动、关闭、窗口的各部分名称。那谁知道Word 2003是用来做什么的吗?(文字处理软件)。

那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用Word 2003能制作出哪些精美的作品(展示幻灯片第1至8页)

同学们觉得这些作品怎么样?是否也想亲自制作出类似或更精美的作品呢?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展示幻灯片第9面“看图猜字迷”),我们猜出以后如何把答案输入到里面?(使用输入法)那你们了解或使用过哪种输入法?(拼音输入法较多)除了拼音输入法你还知道有哪些输入法?

那先来看老师如何输入这两个答案(教师使用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完成字迷答案输入,边操作边讲解动作)。大家同学看了老师输入答案以后觉得哪种输入法容易接受?为什么?(有拼音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输入法的种类和他们各自的特点,为制作出精美的作品迈出我们的第一步。

二、新课

1、老师介绍目前输入法的种类:

展示幻灯片第10页,介绍目前输入法的种类以及优缺点,如:扫描输入需要安装扫描仪和汉字识别软件,且错误率较高;手写输入需要安装手写板,倒划笔会导致识别错误,且输入速度极慢;语音输入法虽然不错但对普通话的要求较高。最后使学生感受到键盘输入才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高效的输入法。

2、键盘输入也有不同的输入方法,(展示幻灯片第11页)郑码输入法(因为时间关系不再一一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问度娘)了解了有这样的输入法就行。

笔画输入法(与手机上的笔画输入法一致,根据汉字的笔顺输入笔划,直到该字出现,缺点受笔顺限制而且速度很慢)

五笔输入法(前提要学会背字根表并把字根表与字母键结合起来,还需要学会拆分汉字,特点是输入速度快,只要会拆,不会读的字也能拆出来并录入,缺点是拆字时会受到较少的笔顺影响)

拼音输入法(拼音是小学就已经学习过的,只需要输入该汉字正确的读音就可以进行汉字输入,特点是都有此基础,容易接受,缺点是重码多、受方言音影响等)

3、拼音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也分很多种,对其他的不再一一介绍,今天我们重点来介绍一款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相信操作过计算机的同学都曾使用过这种输入法。但你们是否熟练的掌握了他的使用方法呢?相信一定会有所欠缺,接下来我们重新来认识一下:

首先要学会如何选择我们需要的输入法,两种方法: 第一种通过鼠标选择(教师演示)第二种通过组合键选择(教师演示)展示幻灯片第12页

4、学生操作练习

打开Word文档后使用两种方法选择“搜狗拼音输入法”。

5、输入法的状态切换

学会选择输入法以后,当我们需要把中文切换为英文或大写状态,需要把中文标点切换为英文标点,需要把半角切换为全角,在不更换输入法的前提下能否实现?答案是肯定的,设计输入法的人早把这些问题考虑到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不改变输入法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切换到需要的状态。

教师演示中英文切换、大写字母切换;

教师演示中英文标点的切换,以及讲解中英文标点的区别; 教师演示半角与全角的切换,以及讲解半角与全角的不同。(展示幻灯片第13页)其他的工具略作介绍。

6、学生操作练习

打开Word文档后使用两种方法选择“搜狗拼音输入法”,并尝试切换各种状态。

7、展示幻灯片第14页完成字迷输入游戏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选字。

8、引导学生介绍如何快速选择需要的字 展示幻灯片第15页

9、强化练习

发送幻灯片第16页、第17页、第18页字迷游戏到学生端,并让学生独自完成。

10、总结

展示幻灯片第19页、第20页、第21页。

今天我堂课我们认识了输入法的种类,并学习了如何使用“搜狗拼音输入法”,但大多人都停留在单字录入,没有掌握好两字词、三字词、四字词或常用句的输入方法,这些以后都会在我们的学习中慢慢掌握,学习技能一定要戒骄戒躁,不是任何事情都能一蹴而就。下课!

第四篇:新人教四下数学教案第2单元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备课教师 王赞赞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设计意图】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4)学生动手操作(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确定方法。(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设计意图】从更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本质的习惯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1)学生试连线(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找一找、想一想和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认知得到巩固,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研究二维与三维图形打下基础。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四)提炼升华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预设: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

五、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完成课堂作业本

全课反思: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情况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三、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模型、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手影游戏吗?人们用灵巧的双手能够变换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让我们欣赏一下。

2.师: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观察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预设:

生: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

3.师:你知道吗?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类似这种的变与不变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物体的观察。(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入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探索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出示图形:

2.活动建议:

(1)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2)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摆出来。(3)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强调:只摆一个立体图形观察)3.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

4.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预设: 第一组展示:

(1)师: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2)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

生: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

(3)师:前面我们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4)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 预设:

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第二组展示:

(1)师: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2)问:这个立体图形,检验一下,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3)师:比较一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预设:

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5.同时出示三组图形

(1)师: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2)师: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怎样可以快速判断? 6.学生分组讨论 7.交流信息 预设:

生: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8.师:我们还有很多种拼摆的方式,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们来看一看。(展示其他方案,应用观察方法对比)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生的学习只有亲历其中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自主地研究,利用现实生成的素材,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发现更能够被普遍接受。

(三)巩固练习P14做一做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集体交流结果: 预设:

生:这3个物体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3)实物验证并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适当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学生对于方法的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模型。

(四)提炼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生:要全面观察

2.师:是呀,观察要全面!请看屏幕,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人生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是难免的。对不同的生活际遇,我们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看待。时候换个角度看,你会发现,人生原有另一番滋味,另一道风景。正如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设计意图】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在《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写到:“数学家的造型与画家和诗人的造型一样,必须美;数学的美很难定义,但它却像任何形式的美一样真实。”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全面观察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数学,而是将其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这是一种“大数学观”的体现。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完成课堂作业本 全课反思:

第五篇: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课时 教案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时 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自己在升入初中后面临的变化。知道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给自己的机会,初步规划自己在中学时代的读书目标和想要完成的事及采取正确行动。

能力目标:在认知基础上培养热爱中学时代的过程,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

知识目标:懂得作为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理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重点难点】

重点:中学阶段的重要性。

难点: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的机会,重塑一个新的自我。【教法学法】

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导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诗歌导入

齐读教材序言中的诗《中学时代》。师导入:正如诗中所言,中学,我们来了!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诗意的激情一起来开启《中学序曲》吧!

方式二: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伴着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走进了初中的校园,拉开了中学时代的序幕。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1.来到初中生活你有哪些新的体验? 2.你认为中学时代重要吗?为什么? 3.你认为成长给了我们哪些礼物?

4.从新塑造一个怎样的我?你将怎么做?

三、探究平台

探究

(一)新的起点 1.说一说:(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有?(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 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

2.探究与分享: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词语不统一,可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随笔

参考答案:新奇、兴奋、紧张、害怕、快乐、孤独、多彩、新鲜、挑战等词语均可。

3.图片欣赏:精彩的中学生活。4.探究与分享

材料 开学以来,我在学校里经历了许多新鲜事:我和同学参观了校史馆,语文老师给我们开列了一长串课外阅读书目,地理课上我第一次尝试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班主任让我们自己组织选举班委、制定班规和班训、设计班徽,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事„„(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

(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学生根据自己近几天的观察据实回答。

5.阅读感悟(材料见课件)

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中学时代重要性: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1)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2)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3)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4)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

6.思考: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参考答案: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 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程。

探究

(二)成长的礼物

1、(图片见课件)

说一说: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成长的礼物。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了我们的个性。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2、思考:如何对待这些礼物?(新的机会我们如何做?)

参考答案: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3.探究与分享 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 交流展示 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 参考答案:(见课件)

4、想一想: 理想的我?

参考答案: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5、教师寄语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进入初中,对同学们采说 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起点”主要指(C)A.新同学 B.新老师 C.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2.下面属于我们中学生活新变化的是(B)

①学习科目增多了 ②课程学习难度增大

③学校的生活丰富了,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待着我们参与 ④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

⑤老师不再像小学里那样关心我们了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3.进入中学后,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下列同学对“新自我”的塑造不恰当的是(C)A.小青:阳光灿烂,积极进取 B.小华:学会学习,包容他人 C.小强:坚持己见,特立独行

D.小红:意志坚强,勇于探索

4.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①集体生活,丰富我们的个性 ②新的课程,增加我们学习的压力

③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④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教学反思】

对于刚刚踏入初中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初中生活是陌生而向往的,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是这一框题的主要任务。因此我首先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安排了这节课并以说一说、想一想、探究与分享等形式来让学生了解、珍惜初中的生活进而更快的适应初中的生活。

下载2018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单元 快乐宝贝 第一、二课时(新人教三下音乐教案)(大全5篇)

    第一单元 快乐宝贝 第一、二课时(新人教三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快乐宝贝第一、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

    第六课 京韵(第1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

    第六课 京韵(第1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 第六课京韵(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

    1《消息二则》名师教案(第1课时)(模版)

    《新闻二则》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语言(1)积累重要的词句;(2)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 2.语文常识: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及相关知识; 3.阅读: (1)根据新闻的文体特点(如及时性,真实性等......

    第八单元第一、二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 我又长大一岁了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唱、动、听”中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从而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能用自然的......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巷深处》第一、二课时教案

    知识和技能目标1、在默读基础上,细读课文中具体表现“瞎眼养母”深沉无私挚爱养女的片段,理解作品运用典型生活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2、认识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

    第1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 教学设计 1.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unit is the tenth unit of the book.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

    《消息二则》名师教案(第2课时)(全文5篇)

    《新闻两则》名师教案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3.再读课文,理清新闻的六要素(见学习目标详解): 二、合作探究......

    二班语文下册第1、2单元教案

    二(1)班第1、2单元教案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 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