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击乐《朋友来跳舞》
打击乐:《朋友来跳舞》
活动设计:徐蕊 执教:徐蕊 2014年3月13日第五周 星期四
课时一: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能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做动作。2.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打击乐器、图谱。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有节奏地进入活动室。
二.倾听音乐《朋友来跳舞》,给予幼儿自主探索节奏的机会。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朋友来跳舞》,一起来听听!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边哼边做动作。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你们能不能试着跟着音乐的节奏边哼边用身体做动作呢?
3.请个别幼儿表演自己探索出来的节奏及动作。4.集体跟着音乐的节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三.尝试加入乐器,跟拍演奏。1.初次尝试,跟音乐一拍一下打节奏。师:轻轻拿起乐器,跟着节奏,一拍一下。2.介绍乐器,请每种乐器独立演奏。
师:我要听一听到底哪一种乐器的声音最好听,我们来比一比哦。3.学看指挥,演奏乐曲。
师:你们声音都很好听,现在,我是一名指挥家,我要和我的乐队一起演奏了,看看指挥家的手势是请哪一组来表演的呢。
课时二: 活动目标: 1.学看图谱,并能跟着音乐准确地拍出节奏型。2.尝试自选材料做打击乐器,并听辨其音色进行归类。3.体验演奏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音乐带,在教室里投放经过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如喝水的杯子,盘子、碗筷、积木,瓶子,木棒等等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复习乐曲《朋友来跳舞》的节奏。二.出示乐曲图谱。
1.师:这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怎么打节奏?师: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儿讨论回答。
重点练习X XX X X / X X X-// 2.听音乐,看图谱,尝试拍手打节奏。
师:你可以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拍手打出节奏吗? 三.听音乐,看图谱,用乐器表演。1.集体练习。
师:请你轻轻拿起你的乐器,根据音乐和图谱,打出节奏。2.个别幼儿表演。
师: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特别好听,我们来请他们给我们表演一下,为什么他们的声音那么好听呢? 幼儿表演。3.分组合作表演。
师:注意,指挥家来啦,看看我请谁。
四.交换乐器集体表演。
师:请小朋友们把乐器轻轻放在小椅子边上,全体起立,平移交换乐器。幼儿交换乐器。
师:拿起你的乐器,立正站好,演出正式开始。观众们想看到每一位演奏家站的直直的,面带笑容的表演,幼儿表演。
五.整理乐器,结束活动。活动反思:
第二篇: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打击乐教案
中班幼儿打击乐活动教案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设计意图: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的敏感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表现力。《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节奏鲜明,旋律欢快,结构工整,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节奏容易掌握,在乐器配乐与演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乐感与锻炼幼儿的演奏能力的同时又能带给幼儿快乐的享受。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性质,能够看图形总谱演奏
2、喜欢参加演奏活动,积极体验幼儿之间合作的乐趣,感受音乐的美好
3、能够正确使用圆舞板、铃鼓、碰铃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圆舞板、铃鼓、碰铃等打击乐器;歌曲图形总谱
活动过程:
导入:师“小朋友们好!昨天啊我们的好朋友洋娃娃到老师家做客,她想和小熊一起参加一个舞蹈大赛,但是他们没有伴奏很苦恼,就想向我们需求帮助……老师就和洋娃娃说我们的小朋友都很有爱心是很棒的小乐手愿意帮助他们,小朋友们愿意帮助我们的好朋友吗?”
幼:愿意
师:那我们就先来听一下他们准备的音乐。播放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师:小朋友们是不是都知道这是什么歌啊?对《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我们一起试着跟音乐一起用动作打节奏好不好? 再次播放音乐,一起用动作打节奏……
师:小朋友们都已经再次熟悉了这首歌曲,下面我们请出圆舞板、铃鼓、碰铃乐器朋友一起完成伴奏好不好?老师准备了一张图谱小朋友们可以看着图谱尝试演奏。选择哪个图形配哪个乐器……
幼:……
师:老师觉得可以尝试……我们一起试一下,小朋友们看老师的指挥来演奏 ……小朋友们演奏的很好听,这次老师不指挥大家看图谱演奏…… 小朋友们演奏的很熟练了,(想不想交换乐器演奏?轻轻离开座位坐到想要演奏的乐器的的位置上,再来一遍)……
结束:我们的小乐手们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一起去帮助洋娃娃参加比赛吧!
第三篇:我们来跳舞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帽子,了解帽子的作用。
2、引导幼儿大胆运用贴、团、印等技能装饰帽子。
活动准备:
1、装饰好的帽子若干顶(4-6)
2、漂亮的动(植)物图片若干,各种颜色的皱纸,印章、印泥等若干。
3、用纸剪好的“帽子”人手一份。
4、已学会唱《新年好》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新年好》进入活动室
师:(听,这是什么歌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走边唱)是呀,新年快到了,我们小朋友又要大一岁了,园长老师已经给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看看?
幼:想。
师:那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礼物呀。(教师出示示范帽子)
幼:帽子。
二、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装饰好的帽子
师:哇,这么多漂亮的帽子呀!那你最喜欢哪一顶帽子呀?(请小朋友上前来拿着喜欢的帽子回答)你为什么喜欢这顶帽子呢?(你喜欢这顶帽子的哪个地方呀,如:颜色、图案方面——引导幼儿讲述)
幼:有小动物的。。。
教师小结:园长老师送给我们小朋友的帽子真是漂亮啊!有的帽子上有许多小圆点,五颜六色的,像彩色的小雨点,有的帽子上有许多可爱的图案。那你们知不知道帽子有什么用吗?(现在是冬天了,早上起来小耳朵会很冷,我们戴上帽子就会怎么样啊?)
幼:漂亮的,带上帽子就不会冷了。。。
教师小结:对,冬天的帽子戴上去可以保暖的。
三、引起幼儿装饰帽子的兴趣
师:刚才我们看了好多漂亮的帽子。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帽子(教师出示未装饰的“帽子”)你们觉得这些帽子漂不漂亮啊?
幼:不漂亮。(漂亮)
师:那我们一起把它们打扮得漂亮一点好不好?(这些帽子和那些帽子哪些更漂亮啊?)
幼:好
师:等一会儿小朋友打扮的时候可以像这顶帽子一样用印章印上漂亮的图案,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咦?这顶帽子上的小圆点是怎么变成的呀?(引导幼儿讲述)。老师告诉你吧,只要拿一张皱纸,先捏一捏,再搓一搓(教师迅速将皱纸团团圆)变变变!啊,变出来了。然后我们把小圆点用固体胶粘上,再贴到“帽子”上去就可以了。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其他小朋友看看她有没有变出小圆点。
教师小结:哦,变出来了,她的小手真能干。现在我们知道了是用这个皱纸放在手心里面像做圆子一样搓成一个个彩色的小圆点的。你们能像她一样变出许多小圆点吗?
幼:能。
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帽子”呀,皱纸呀,小印章呀,你们自己去选一顶帽子,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不好?(现在就请你们过去吧)
四、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五、作业欣赏与讲评
师:已经打扮好帽子的小朋友坐到前面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打扮帽子的。哇,你们的帽子打扮得这么漂亮啊!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打扮帽子的呀。来,我们一起把帽子戴上,笑一笑,老师给你们拍照。
师:我们跟客人老师说一声“再见”。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第四篇:朋友聚餐又跳舞
朋友聚餐又跳舞
1981年2月7日,据统计,去年共采写稿件156篇(其中有一部分稿件是与报社记者合写的),用稿97篇,另外写内参1篇。这些稿件主要反映伊犁州直属县市农牧业战线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只要深入基层,到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去,要采写的新闻素材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去年11月在特克斯县采写的十多篇稿件,大部分是在公社以下采写的。在五公社一个由穷变富的生产队,我就采写了4篇稿件,一篇人物通讯,介绍生产队长的先进事迹,一篇小特写《光棍队里新娘多》,还有2篇消息,都被采用了。当然,到基层采访,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食宿条件较差,生活比较艰苦,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否则,就很难真正沉下去。
3月19日,傍晚,莲香邀请的客人陆续来了。莲香忙着炒菜、做饭。我陪同客人聊天。不一会,菜炒好了,大家围坐在饭桌前,喝酒、吃菜。饭后,客人们开始跳交谊舞。有人邀请莲香跳舞,莲香婉言谢绝,说:“我从来不会跳舞。”我也不会跳舞,只是好奇地跟在别人后面学走舞步。
3月22日,这是一个繁忙的星期天。莲香洗衣,我擦地,收拾房子,打扫卫生。刚忙完,上海老乡、老友吴其昌、彭财珍夫妇带着松松来了。不一会,上海老乡、老友陈克强带着两个孩子也来了。我赶紧上街买菜。莲香忙着炒菜、做饭,热情招待客人。大家凑在一起喝酒、吃饭,说说笑笑,十分热闹。
4月2日,清晨起来,在特克斯县二公社招待所房间里,抓紧时间,突出写稿。早餐后继续写稿,一鼓作气写完通讯《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下乡知识青年李迪扎根记》。此稿以前采写过,《新疆青年》杂志和《伊犁日报》都刊用了,而电台没有采用。三月上旬回电台开会时,农牧组编辑底国联从旧稿堆里翻了出来,让我补充点新材料,赶在“五四”用。晚上,背上录音机,前往知青队采访。
4月6日,在特克斯县二公社采访快一周了,几乎天天一日三餐喝奶茶、啃馕饼,连咸菜也没有。今天,乘知青队的拖拉机返回县城。临走时,听说伊犁州委书记赵予征一行来二公社检查工作,县委办公室提前打来电话,通知公社作好饭菜准备,招待上级领导。
4月11日,昨天从特克斯县采访回来。今天,《新疆文学》副总编吴连增同志来我家作客。我特意上街买肉、买菜,莲香忙着准备饭菜,热情招待客人。老吴以前是电台塔城记者站记者,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比较熟悉。晚饭后,记者站组织了一场小型舞会,我专门负责放舞曲。我们全家人都来观看,就是都不会跳。大家舞兴正浓,一直跳到深夜两点半才结束。
第五篇:教学反思(我们来跳舞)
教学内容:
我们来跳舞
教学反思:
在上本课时我特意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我们新疆的歌舞录象,之后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舞蹈,评价舞蹈的美,让学生感受舞蹈,之后再来通过欣赏舞蹈的美术作品感受舞蹈中的线条(从找线条到区分不同的线条)。由自己所见的舞蹈来创造一幅有关舞蹈的绘画作品,最后进行展示互相评一评谁的最好看。
在上完本课后与几位教师坐下来探讨时发现在上本课时还应多加一些游戏会使学生学习气氛更加浓烈比如在学生跳舞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学生模仿录象中的动作,在模仿的时候,其他学生到台上来比赛谁能够用最简单的几根线条来概括出舞蹈的基本动态,比出线条最少,最像的作品。并且在学生创作作品还应该强调色彩的深浅、冷暖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