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诗教学教师个案分析
培养小学生儿童诗创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教师个案分析
——《我们上路了》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实践,引向创作。《我们上路了》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意境,体会诗意,产生联想,尝试创作,让语文课堂因诗歌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我们上路了》一诗描绘“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前面可能会遇到美丽和挫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本节微型课意在突破一个重难点:运用联想的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挖掘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加深对诗歌内涵的感悟。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三、教学过程
一、深入理解诗句,体会全诗思想。
1、自读诗歌,边读边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触在书上批注。
2、生在小组内交流。
2脑、动手、动口。并能仿照诗歌的形式,创作同一类题材的小诗,用自己稚嫩的笔“写”出告别童年的心情或者替作者补写自己觉得合理添加的诗节。
另外,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而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多和学生交流,看看现在的学生们关心什么,想要什么,反感什么,“有的”才能“放矢”。
其次,教师必须充分熟知文章,能从各个角度分析文章,并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最后,了解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激励学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由此可见,让诗歌走向生活,让诗歌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诗意化的课堂中更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诗歌,创作诗歌,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诗歌而精彩!
第二篇:幼儿园教师个案分析
xx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个案分析
教 师:xxx 班 级:xx班
时 间:2018年1月20日
一、情况介绍:
在班上有个叫xx的孩子,他在大多数时候是一个有礼貌、并且能够耐心听话的孩子,许多的孩子都愿意做他的好朋友,并且与他进行交谈,但是,有的时候他却非常爱讲话,在老师的提醒下还是不断地与周围的小朋友进行打闹,或者是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好好排队,在场上到处乱跑,特别是在午餐环节,他还是愿意在位置上与同伴交谈,不能够安静吃饭,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评,有的时候也在私下进行交谈,但是却起不到什么作用,我也与他的家长交流过,他的家长也表示会在家里与他好好交谈,但是讲话的情况仍然没有改过,因此我觉得对他好好观察。
二、观察实录:
发现一:在班级集中活动的时候,我发现他坐得特别好,就直接对他进行了表演,“罗伟焜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棒,坐的直直的,而且小眼睛能够认真的盯着老师,老师今天要好好表扬他。”在之后的活动过程中都能够安静做好,并且愿意举手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减少了与周围同伴交流的情况。
发现二:在一次的区域活动之中,罗伟焜在班级的益智区操作拼图材料,在这方面他的能力很强,在操作材料的时候专心致志,并且充满耐心,由于拼图的数量较多,许多孩子拼到一半就放弃了,但是他能够一直坚持,并且将整幅拼图完成,在区域活动结束之后,我请他到全班小朋友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他露出了害羞的微笑,并且在接下去的分享活动都能够认真倾听。
发现三:在一次午餐活动的过程中,罗伟焜又与同桌的小朋友开始讲话了,但是这一次我没有直接打断,而是搬了一张凳子坐在他的旁边,原来他在讲自己周末与爸爸妈妈出去玩的快乐经历,讲的正在兴头上,同组的小朋友也在一起参与。在他们讲完之后才发现我坐在他们的旁边,他们不好意思的笑笑,就开始安静的吃饭,在午餐活动结束之后,我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交谈的内容,同时与他们共同讨论这些话题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交谈,同时通过谈话,在之后的午餐活动都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之下保持安静。
三、分析与措施:
其实罗伟焜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孩子,他愿意参与不同的活动,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当然教师正确的看待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需要老师耐心发现,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同时,关注到孩子们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为孩子创设适当地环境,让他们更好地发展。
当然,我们在关注孩子的时候,也要关注到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由老师开展的,孩子们所处的每一个环境都会对他的发展产生影响,教师与家长的及时交流,能够让双方了解到孩子在不同环境的表现情况,为孩子的在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信息,此次与罗伟焜进行及时的交流,也对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四、实施效果
在老师与教师的引导下,罗伟焜减少了上课以及吃饭的时候讲话的情况,当然偶尔还是会出现,在老师的提醒以及关注之下,他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我们需要关注到他进步的地方。
第三篇:分层教学个案分析
分层教学个案分析
清水小学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二十多年来以来我都一直担任班主任和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地处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人员特别多,留守儿童几乎占了一大半,再加上爷爷奶奶几乎不识字,不懂教育,因此许多孩子都成了“问题”孩子。我们学校的后进生比较多,问题越来越多。有时候搞得自己精疲力尽,而学生还不怎么当回事。
上一学期,我就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我们班有位这样的学生,他的心理障碍很大,很难打开他的心扉。他平时总是独来独往,没有一个同学可以谈得上和他交往。他平时说话毫不考虑结果,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严重的是他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比如别的同学遇到难题问老师的话,他会认为那位同学想在其他人面前表现,所以故意拿题问老师。他个人的行为也与众不同,而且还会缺课,我曾经想试图跟他聊天,但他以一句“我没空”而让我下不了台。可能是我事先批评过他一次,所以产生与我对立的做法。
„„有一段时间,他又不上操而且也经常缺课。其他同学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没有人敢过问他,听说他遇到了一些麻烦,我想帮助他,但他会认为我在同情他,这是他最忌讳的。照这样下去,他迟早会出问题,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我做了多种尝试,试图打开学生的心扉,没有简单粗暴地把问题学生向学校甚至社会“一交了事”,也没有弃之于不顾。
董博文同学的一些表现,反映出他的确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其家庭背景做个全面的调查,是什么原因让他“目空一切”。在主动而不伤其自尊的前提下与其家庭取得联系,一般来说,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都比较敏感,所以我在与他家庭接触时要“智取”。
我对家长说说替朋友搞“家庭洗涤用品”抽样调查到他家里去。没有提起学校、班级、同学的事情,对他的父母也尽量“报喜不报忧”。
通过寻找他的“闪光点”,比如了解他有什么爱好,再来“投其所好”,尽量在他的爱好领域里让他找到自信。鼓励他大胆地去面对自身不足,而关键是能让他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根据他提问题的动机和难度,一是耐心细致地讲解问题,从最基础方面开始,步步为营,不管他能否听懂;二是故意说自己需要时间,然后找机会和他一起共同解决那个问题,增加与他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针对他不做操用吃早饭来搪塞,为什么别人吃早饭不耽误时间。在班里轮流学生(当然要有他)安排带操,带操的同学必须对出操队伍的纪律全面负责,当他自己也负责了全班的纪律后他应该有感触。
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要注意:善于冷落,警视。班主任不要总围绕着问题学生转,他们的问题不是很短时间形成的,而且是在长期的与父母、老师斗智斗勇中形成的,他们已经习惯于老师、家长、同学的注意,即使是他们的恶习也能得到满足。如果他们失去了老师、同学的关注,失去了关注的人群,就像小溪在流淌中遇不到石块就不能激起浪花,只能安静的向前流淌。一时间的冷落特殊学生,会能使他们的恶习有所收敛。当他们有所察觉的时候要适时的引导,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一种反差,从而警视自己的错误,那样他们的恶习就会有所克服了。教师还要以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泛视人们对明星的崇拜何其疯狂我们都有目共睹,那我们就不凡发挥崇拜效应的正面作用,让学生崇拜老师,当然这就对我们做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以性格魅力感染学生,要求我们教师不但有乐观、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时刻以一颗爱心呵护学生。同时教师还应该以讲台魅力征服学生,当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以他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时,学生对他是非常的崇拜和爱戴的,这时候学生对教师的教诲自然就会言听计从。要投其所好引领学生。对于叛逆的学生来说你表扬他,他说老师在巴结他,你批评他又说老师在收拾他。这时我们可以从他的喜好入手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产生好感再适当地引领学生,让他们感到心灵的震撼,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接受老师的教育。总之,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让我们做班主任的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感悟,才能获得收获。我深信:生命之歌,因爱心与责任更加动听;生命之河,因爱心与责任不再干涸;生命之光,因爱心与责任永不熄灭;生命之诗;因爱心与责任流光溢彩!
第四篇:《童趣》教学个案分析
《童趣》教学个案分析
一、上课,教师通过幻灯出示《童趣》复习目标
1、课文讲了几件事
2、重点字词、语句
3、背诵课文
4、默写课文
请学生阅览复习目标。
感想:课前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有所准备。由教师直接出示学习目标见解高效,但可否改为先由多个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对所学知识有所回忆整理后再由教师指正。学生也多一个主动复习的机会。
二、教师通过幻灯出示重点字词
明察秋毫物外之趣项为之强怡然自得以虫草为秋盖一癞蛤蟆余年幼方出神鞭数十徐喷以烟
让学生在书本中找出字词自己先进行复习。三分钟后请举手的学生逐一回答,学生齐答补充。教师一个个指出,学生一个个解答。
感想:
1、先让学生找出不会字词相互解答,提出来不会的,教师板书,最后才出示教师准备好的字词,或者让学生先默默解答出现的字词,不会才看书找答案。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字词学习的重点,除了自己不会的是重点外,一些古今异意、多义词、新词是常规重点。
2、回答此类问题时让差的学生先回答会更好,能让他们尽快融入全班的学习氛围中去。关注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学习效益是提升全班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尤其在初一阶段不放弃每一个差生对以后的学习持续提升犹为重要。课堂要多设计基础问题给差生解答的机会。
3、齐答在中学课堂中不要用太多,预防滥竽充数情况出现。对于较活泼的班级,齐答尤其不能出现太多,不利于安静高效课堂学习环境的形成。安静地听别人回答问题,积极地反思自己的得失并有序地在老师安排下进行问题的解答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修养。
4、不动笔墨不读书。先让学生独立笔答问题会更好,可以训练学生笔答能力和书面语言能力,同时学生的参与面更广、参与程度更深。
5、可以进行拓展练习。单个的词语不易记忆,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更好解释。或先背诵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句子,或找反义词同义词多义词,或联系生活中例子进行解答,等。同时要求学生在听讲时要做好笔记,说完要记下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笔记习惯与能力。
三、教师通过幻灯出示重点句子。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鹅也。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4、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让学生在书本中找出句子自己先进行复习。三分钟后请举手的学生逐一回答,学生齐答补充。教师一个个指出,学生一个个解答。
感想:基本感想同前面。另外同一个问题,可以由不同学生多次解答,甚至由一个学生多次解答。先由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始提问,依次过度向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
总结,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些句子是重点:或是中心句、关键句,或是古今差异大的句子,或是今日沿用的句子,或是优美的句子,或是注解中成句解释的句子,或干脆是课后练习要求掌握的句子。要力争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四、出示学习要求,给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熟练背诵全文。
学生大声背诵,不久,声音减弱。教师在讲台周围看学生背书并整理分清讲台上的试卷。时间到,教师提4个学生齐背书,学生背后教师点评,学生鼓掌。点6个学生齐背书,再点评再鼓掌。
感想:
1、学生背书前,教师做一定的背书指导会更好:如何背课文,如背书不图快,图文字、情景的再现,在脑子里过电影等。
2、学生背书时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尤其是走进教室后排的学生中听学生背更好,借机会给差生以鼓励,给优生以安慰,同时了解学生背诵掌握情况。试卷的整理工作一般应该放在课前准备好,把教师45分钟的精力与注意力全部放在学生身上会更好。
3、提多名学生同时背书,很好,是高效率的检查方法,背书后教师有评价及时反馈很好。学生鼓掌也很好,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班级团结力。评价环节也由学生来完成会更好。
4、在听同学背书时,自己应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在这里做指导:专心听讲听背书是对别人的尊重,也可以把握机会进行对比复习。
五、教师发下试卷,做综合练习题。告诉学生要做哪几题。部分学生没听明白,教师再说了一遍。学生做题,部分学生参与讨论,教室不够安静。3分钟后,教师请学生上讲台写答案。教师在讲台周围巡视,指导学生做题。教师与生一起讲评试卷,未完,下课。教师布置作业回去完成,下节自习课讲评。
感想:
1、部分学生没有听清教师要求时,可以写在黑板上,恰当地运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可以减少课堂声音,养成学生快速进入安静状态的习惯。如果教师不喜欢吵闹的课堂,教师自己要先注意减少声音的产生。
2、在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试卷时,要学生上台写答案可以走道学生身边指定上台,不出声点名更好。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前要求个别学生准备好上台,可以在上课前告知,也可以在发试卷时走到学生身边轻声告知。
3、教师的巡视面要扩大,课堂巡视重点多半应该放在差学生身上,给他关注,给他压力,给他指导。同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当堂解决。充分地巡视也可以使每个学生更专注于学习。
4、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要及时,要大范围。本节课的反馈可以当堂完成。例如,当堂批阅学生试卷当堂反馈,例如只改最快完成的前20名学生的试卷并当堂报出结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更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试卷教师当天完成批阅和反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与学生的任何作业,教师都要尽快批阅反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是决定教师下一步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第五篇:个案分析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分析
百里中心小学:李宏强
一、个案档案:
杨春虎,男,1999年8月6日出生甘肃省灵台县百里乡杨新庄村杨新庄社,父亲:杨小英,杨春虎现就读于百里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由姑母监护。
二、问题概述:
杨春虎同学上课不够专心,学习和思想状况一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但却尊师敬长,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属于典型的“普通型”留守儿童。
三、资料收集:其姑母告知:杨春虎的父亲自杨春虎7岁始便外出打工,偶有回家,偶打电话,或偶寄财物,但总体收入状况欠佳,勉强度日。杨春虎的姑父由于维修自家房屋,不慎摔下,严重受伤,险些半身不遂。现在监护人生活贫困,且常年体弱多病,不能承担过重的体力活,家里的大小活儿多数压在了稚嫩的杨春虎身上。杨春虎现由姑父母监护,真可谓“相依为命”,艰难求生。
四、个案分析:
1、亲情的缺失:杨春虎的父母在外务工多年,很少与子女相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父母的不闻不问,亲人的隔代观念,几乎让年幼的杨春虎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陪伴他的除了孤独之外,更多的就是泪水了。
2、生活的贫困: 贫困的生活让杨春虎由于营养不良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留给我的印象除了脸色惨白之外,更多的是无助的眼神。
3、繁重的劳动: 由于上面谈及的诸多原因,我们的杨春虎不得不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做饭,洗衣,喂猪样样精通,有时还要帮助姑姑忙地里的农活。繁重的劳动苦得杨春虎成了一个“佝偻”的“小大人”了。
4、极度的自卑:同学讥讽的笑声和藐视的眼神,邻居风言风语的谈论,让杨春虎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当同学们在操场上欢歌笑语的时候,往往能在教室里找到眼圈发红的刘杨春虎。
五、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1)、班主任的良言抚慰: 班主任老师往往是学生最信任的人,我会常常走近杨春虎,一起与他分析现在的处境,帮助其想办法,竭力为其解除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惑,多次在其焦虑的脸上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容,老师的一句话有时是那么的重要。
(2)、同学的榜样感染: 为了让孤独、自卑的杨春虎走出封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括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谈心、学习和搞活动。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业能力等方面帮助他,努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进步。
(3)、集体的感化温暖: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主动的参与进来,既让他觉得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
2、尽力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鉴于监护人接近文盲,而且自身病痛的原因,对杨春虎的教育和引导几乎为零,甚至有时还会将自身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幼小的心灵上,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对此,我们班级师生会尽最大的努力,安慰并鼓励他们坚强的站起来,度过难关;同时还将一些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法交给他们。
3、设法寻找社会力量的帮助: 我们将正在想法设法让社会来帮助杨春虎和这个家庭。,还杨春虎一个温馨的家庭。
六、个案教育的成果:
1、在思想道德方面:
前面已经说道,杨春虎同学在教育之前,除了存在较重的焦虑感和孤僻感之外,并无道德上的较大缺陷。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现在的刘杨春虎,已经变得开朗了,愿意与同学和老师接触,喜欢将自己的欢乐和痛苦与外人分享或分担,特别尊重老师和长辈,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提高。
2、在行为习惯方面:
原来的杨春虎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活儿,整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学校,上课有时打瞌睡,通过“三结合”的教育,杨春虎同学在处理学习和家务方面的能力更强,现在,他能较好的处理好学习与家务的矛盾,能轻松的安排好学习与家务的各项事宜,做事非常有条理。俨然一个“大人”形象。
3、在学业能力方面:
刚入五年级的杨春虎,各个学科均落下很多,在学习上不能找到任何自信,现在能够主动地学习了,各科作业基本上能及时完成了,语文考了85分,可以说,杨春虎同学的学习精神已感染了全班绝大多数同学,他在学习上的进步让我们没一个人都感到兴奋。
七、个案教育启示和反思
从杨春虎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还是在学业能力方面,他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转变,就其核心而言,应该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以为枯萎的小草带来整个春天;爱可以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爱可以给孤独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爱可以带来不可以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