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课《自画漫画像》说课稿
《自画漫画像》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自画漫画像》,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将从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来分析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河北版美术9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基础绘画的延伸,也是学习下一课《漫画与生活》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漫画是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要求以幽默的艺术形象、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令人发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画漫画像属于肖像画范畴,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性格更加明朗。通过生动的人物漫画形象,使学生从漫画表现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审美创造的愿望。
二、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已有明显的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要地位,因而直观性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所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
2.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漫画像具有强烈的夸张和变形特点,而学生由于个人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能力不同,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在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通过以上教材分析,为了使全体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
五、教法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欣赏――启发――引导法”,以漫画像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课件,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动手的创作实践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媒体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法指导
漫画像是现实性很强的艺术,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创作出漫画像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本课要利用大量漫画像作品和创作事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艺术手法幽默,艺术形象简洁、表达以夸张变形为主的思路前提下,启发学生发挥创造思维。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六、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画具是上好本科的前提。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教材等。
学生准备:课本、画具、资料等。
七、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课堂练习、指导评价,课外拓展五个环节组成。
1.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漫画肖像这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之前,我设计先让学生欣赏一些风格不同的漫画肖像作品,以建立初步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现在欣赏的艺术作品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艺术类型?”,从而在轻松的话题中引入新课。
2.讲授新课
这一环节通过欣赏、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体会漫画肖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分析漫画肖像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
欣赏<1>:了解漫画像的艺术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材上的图片和我补充的漫画肖像材料,引导学生欣赏,总结并强调“漫画是一种让人开心,令人发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艺术。”
特点:幽默是漫画的精髓和灵魂
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素材,学生欣赏后可以让学生谈看漫画像后的感想,体会并交流对漫画像幽默感的体会。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漫画离不开幽默,没有幽默,漫画就不成为漫画了。”
欣赏<2>漫画像的艺术表现手段:夸张、变形,省略。
教师运用媒体课件演示不同的漫画像表现手法,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对比、思考、交流它们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学生回答问题基础上,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漫画肖像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省略。
<3>漫画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漫画图片的展示,提问:“漫画中的形象从哪里来?”学生思考并回答,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漫画和现实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漫画像来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的提炼和概括。”
3.课堂练习:怎样自画漫画像
1)教学示范:同学漫画
先展示一学生照片,.观察绘画对象的特点,结合个人性格特点、服饰特点、爱好等概括出主要特点。
再根据这些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画出漫画作品,突出其形体特征。从而让学生了解漫画像的基本创作方法。
对大量的艺术作品的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漫画像的表现手法,在具体的实例示范引领下,学生不仅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心理得到了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教学的重难点也迎刃而解。
2)、创作练习:
本课作业要求以“自画漫画像”为题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自己画一幅漫画肖像。在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的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优秀漫画作品,让学生在充满愉快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4、作业展示,课堂评价。
挑选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欣赏,教师可以作简要的评价,重在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激情。
《美术新课程标准》为美术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艺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的参与过程。根据要求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优秀作品中的表现方法;分析学生优秀作品是怎样突出表现人物的特征的。为下一节课的《漫画与生活》的创作打下基础。
5、课外拓展
欣赏不同风格的漫画作品,即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扩充了学生的美术知识,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课堂小结
最后以声情并茂的语言来做鼓励性的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勇于探索,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加优秀的漫画作品!”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整个教学情景更为贯穿始终,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漫画像的探索创作热情。
第二篇:冀教版五年级第五册第2课测试
第二课测试
一 根据年龄及人称,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单词My mother is my _________ ’s wife.My father is my ________’s husband.2 My ____________ is 70 years old.He is very kind.My ________ is 6 years old.I’m 10.I’m ________ than her.My ________ is my mother’s brother.二 连词组句
1haveIauntsuncles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athermyhasbrother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onehaveIcous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obolderis thanJenny ____
5isthispictureamyoffami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don'tIbrothersandsistershave ______
三 填空
一张......的照片____________old(比较级)_______ young(比较级)____
比......大______________比......小____________多大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测试
一 根据年龄及人称,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单词My mother is my _________ ’s wife.My father is my ________’s husband.2 My ____________ is 70 years old.He is very kind.My ________ is 6 years old.I’m 10.I’m ________ than her.My ________ is my mother’s brother.二 连词组句
1haveIauntsuncles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athermyhasbrother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onehaveIcous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obolderis thanJenny ____
5isthispictureamyoffami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don'tIbrothersandsistershave ______
三 填空
一张......的照片____________old(比较级)_______ young(比较级)____
比......大______________比......小____________多大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想北平》word说课稿
《想北平》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想北平》是作家老舍在青岛时写的一篇文章,他当时虽然身在异乡,但情系北平。本文题目为“想”,但不是平平常常的回想、追忆,而是动情带泪的思念、眷恋。他描绘的是一幅故都俗画,抒发的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闲雅而热烈的情怀。本文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处处不说爱,不说想念,但处处都在说北平的好和北平的美,处处都在表达对北平的喜爱和眷恋之情,这和之前我们已经学过的《胡同文化》、《故都的秋》稍有不同。
2、鉴于以上两点,我设计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1)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美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思念、眷恋之情,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情感的。●能力目标:
研读课文,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爱乡之情。(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美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思念、眷恋之情,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情感的。●教学重点:训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说教法:
由于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赏析能力欠佳,所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量力行原则,我所采取的教法如下:(1)涵咏法:即通过诵读,把自身融入特定情境之中,做到“文若己出”,去细细品味作者的那种细致而深沉的“爱”。(2)导问法:即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情思。
三、说学法:
要求学生先美读欣赏,后鉴读区别,再研读创新。
美读欣赏:是用来把握和领会作者感情的。
鉴读区别:是在比较的前提下阅读课文,寻找不同之处。
研读创新: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新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人往往会对同一事物同一地方产生同样的感情,但感情一样,表达的方式却往往不一样,例如写杭州,就有白居易和苏轼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想北平》
2、整体感知,美读课文
美读全文,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研习课文——导问法
(1)阅读思考,想想作者对“北平”的感情可以用怎样的一个字来概括?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答:“想”和“爱”。教师点评明确:“想”字更好。
理由:写此文时,作者身在青岛,所以作者写时已不仅是“爱”,而是由“爱”而升华的想念、眷恋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
(2)文中作者两次提到“这个爱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这是否和文意相违背了?为什么? 明确:这不是没有“爱”,而是这种爱太为浓厚太为强烈,以至于反而不知说从何说起,犹如舒婷所说的纵使我心中有一个汪洋,但流出来的却只有两滴眼泪。(3)那么作者最后是怎样道出这种“爱”的? A、朗读课文重要自然段,然后自由讨论。B、可能出现的情况:回答零散
C、教师归纳整理:主要通过和其他城市比较,表达对北平的爱 比较结论:
①北平“热闹”,但北平“动中有静”
② 北平布置更为匀调,人为中有“自然风景”
③ 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更贴近自然
(4)作者没有涉及到“爱”,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可以处处体会到这无处不在的“爱”,这种从细微处着眼来体物抒情的写法叫什么?
教师明确: 以小见大。
(5)小结全文:写文章表达感情时,不一定要选择雄伟壮观的景物和轰轰烈烈的事情,只要我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是浓厚的,那么从小处着手,涓涓细流同样也能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平时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以致用,努力做到“情到自然最为真”。
4、创新思维训练
(1)研读课文,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
(2)以“想家”或“想家乡”为话题,当堂训练,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
导入:有首歌唱得好“美不美家乡水,美不美家乡人”,我们这些在外求学的人儿虽不能说是“十足的游子”,但却也是难得回家,因而,我相信我们在此的许多同学内心同样也深埋着一颗“爱家”、“爱家乡”的种子,这颗种子,或许在清晨当我们疾步于雾霭之中时被摧醒,也或许在傍晚当我们漫步于落叶之下时被惊动。那么,今天,请大家就借此大好机会尽情一吐心中的那份牵挂,那份惦念吧!
(3)如时间允许,当堂展示优秀短文片断,做到“奇文共欣赏”。
第四篇: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 色彩的和谐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学会使用邻近色。教学前我准备了色相环及民居、建筑、自然风光、水果等图片,教学中我通过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和谐统一的美感,理解邻近色,感受色彩的魅力。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和谐统一的美感,引起学生的注意,顺利导入新课;其二,通过色相环直观认识邻近色;其三,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自然界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欣赏课内外的作品,结合作品的内容和色彩,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对于色彩调和的美,邻近色产生的视觉效果有了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其四,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平台进行绘画演示,引导学生学习使用邻近色的表现方法,了解色彩和谐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第五篇:冀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说课稿
说课稿
——《用线造房子》
学校:二台镇中心小学 说课人:刘建华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用线造房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房子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房子也是他们最熟悉和喜欢表现得内容。房屋建筑因时代、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欧洲式的,尖尖的房顶直插云端,显得矫健挺拔;中国式的古建筑,不同颜色的墙壁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庄重秀丽;也有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直指青天。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城市人们已告别了火柴盒式的单调的建筑样式。在农村的房屋虽说构造简单,但那富有变化的窗棂、屋门以及屋顶密集排放的瓦片都给人以美感。
通过看一些有关房子的图片,讲解每一组房子的造型特点来引导学生尝试用线的形式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房子,对线条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描绘漂亮房子的欲望。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线造房子》是一节注重“造型与线”的美术表现课。本册课本中第六、七课安排了《形形色色的线》、《美丽的陶瓷》,与《用线造房子》构成了潜在单元。所以,这节课是在学生充分了解线的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线的魅力,起到了呈上的作用。通过利用不同形态的线在房子上进行排列组合,以体验线条的纯粹美感。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风格的房子,感知房子的造型、体会建筑结构线和装饰线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利用房屋为载体进行练习,大胆的想象与创造,用线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子,培养学生线条运用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不同风格房子造型的表现。(线条的组织和运用,线条的疏密安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深刻理解线的表现力和美感,提高线的组织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深入细致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
3.美育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对美术知识、工具和材料有了一定的掌握,已经能够用线条、色块单独完成一幅作品。在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城市人们已告别了火柴盒式的单调的建筑样式。在农村的房屋虽说构造简单,但那富有变化的窗棂、屋门以及屋顶密集排放的瓦片都给人以美感。而且三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以《三只小猪盖房子》的视频导入,引出课题,把学生带进房子的故事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赏析图片。(1)用课件展示一些不同风格、不同造型房子的照片,还有一些相应的效果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房子,丰富学生对房子的认识和感受。
(2)欣赏教材中呈现的学生作品,造型各样,风格各异,为学生设计练习提供范例,扩展学生的思路。
3.讨论交流,启发思维。教师提出:“大家讨论一下这些房子都有哪些特点?每组房子有什么不同?”学生们经过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下面的绘画打下基础。
4.创作实践活动。在实际创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房屋进行摹写,也可以临摹照片,但不做写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几何形概括房子的外观,各部分的大小搭配要和谐,高低错落有秩序,造型要别致新颖,做到与众不同。同时循环播放房子的照片和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5.展示欣赏,自评环节。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6.设置奖项。
设置多个奖项,看看谁设计的房子最受大家的欢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佳造型奖、最佳线条组织奖、最佳创意奖等)7.课堂小结。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甚至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最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根据这节课知识,用线表现自己家的一角。
五、板书设计: 第八课用线造房子
不同风格房屋造型线的运用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体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六、说教法:
1.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房屋特点,用线表现房屋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我采用了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为主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因此我采用了讨论法来找出房屋的不同点,房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
3.为了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
七、说学法: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欣赏、比较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屋造型。
交流、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以小组讨论发言,找出每组房屋的不同之处。
自评法: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八、总结:
线是绘画造型重要的表现手段,关于线的认知和感受以至能灵活运用,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为了加深对线的认识和线的美感体验,教师应该在今后的绘画造型课中,不断地提示学生关注线条的运用。而且学生应该在生活实践中,有意无意的积累着生活经验,从而开拓自己的创作思维。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