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钱志亮

时间:2019-05-15 02:3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讲稿: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钱志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讲稿: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钱志亮》。

第一篇:讲稿: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钱志亮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钱志亮 讲座讲稿[1]

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

一、生命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不了解生命就不可能敬畏生命 [ 不敬畏生命就不可能珍惜生命 [ 不珍惜生命就不可能自觉地去呵护生命 [ 不懂得要呵护生命怎么可能爱孩子呢?

个体生命起源于精卵子的结合

妈妈给的卵子

[ 姥姥造好了放在妈妈的肚子里的 [ 姥姥当年造了七百多万个卵胞 [ 放在一个叫“ 卵巢” 的地方 [ 大家都想出来变个人 [ 彼此激烈竞争

[ 到妈妈青春期的时候还剩下10-20 万

妈妈的排卵 [从青春期开始排卵 [每个月只能一般排1个 [排到更年期就停了

[能力再强也不会超过500个 [还必须排在第100-249之间

[ 早于100,妈妈“ 懂事” 没那么早—— 遇不到爸爸 [ 晚于249 就已经排了21 年了 [ 老百姓说:别不管三七二十一 [ 妈妈差不多35 岁了—— 卵子老化

[ 老化后第14 对染色体上就有一个跑到21 上面去 [21 对原本有俩,多一个就成仨——21 三体综合症

爸爸给的是精子

[爸爸每次“播种”的时候一般有2-8克 [每克大概有1-2亿个精子 [谁都希望成功

[4-16亿“争先恐后”大军中只有跑得最快那组中第一个破壁者才能成功!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几率 [爸爸只跟妈妈——30亿分之一

[爸爸可能一生“播种”2000次——种我的几率:两千分之一 [“播种”的那次正好在妈妈的100-249——666分之一 [正好在排卵期——四分之一 [唯一受精——近十亿分之一 [生命来之不易,太伟大!

生命在娘胎的发育:

[每2个受精卵只会有一个成功着床

[每八个着床后的受精卵中在生命孕育的278天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有一个胎死腹中没见到天日

[每15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有一个遇到出生障碍——和妈妈一起过不了鬼门关

即便是剖腹产也不是温柔的一刀 [ 切开腹壁 [ 拉出子宫 [ 切开子宫 [ 拉出胎儿 [ 剥离胎衣 [ 缝合子宫 [ 缝合腹壁

每25个出生者中会有一个先天缺陷者——经受不了病毒、辐射等的考验

每40个孩子就有一人5岁前夭折——渡过不了生命磨合期

结论

[由了解生命而生的一种敬畏 [由敬畏生命而生的一种珍惜 [由珍惜生命而生的善待生命 [由善待生命而生的呵护生命 [由呵护生命而生的捍卫生命

二、来时各有差异,出生看门第 遗传学理论认为

[ 每个生命的发展从精卵子结合的一刹那,就决定了其特有的发展的顺序

[ 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有机体的心理也有遗传问题 [ 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

高尔顿:能力是遗传的

[他在调查 1768-1868 年这 1OO 年间英国的首相、将军、文学家和科学家共 977 名获得智力成熟的人的家谱后发现,其中有 89 个父亲、129 个儿子、114 个兄弟,共 332 名杰出人士。而在一般老百姓中 4000 人才产生一名杰出人士¡ª¡ª¡°普通能力¡±是遗传的 [在调查 30 家有艺术能力的家庭中,他发现这些家庭中的子女也有艺术能力的占 64%;而 15O 家无艺术能力的家庭,其子女中只有 21% 有艺术能力¡ª¡ª ¡°特殊能力¡±也是遗传的 [他还用 80 对双生子的资料,以双生子比其他亲兄弟、亲姐妹在心理特点上更为相像的事例,证明人的心理完全是遗传的

[高尔顿根据遗传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倡导善择配偶,改良人种

生理遗传决定长相、身高、肤色等:先辈的种系特征 [身高 [身材、肥胖 [肤色、青春痘 [相貌、脸型、下颚 [秃头

[大眼睛、长睫毛、双眼皮 [高鼻梁、大耳垂、耳垢 [声音

心理遗传决定智力、行为、性格等:亲子之间心理惊人的相似性 [脑结构 [脑成像 [EEG(脑电图)[AEP(脑干诱发电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酶)等

各国21世纪科技焦点之一:基因 [ 基因图谱破译 [ 基因治疗 [ 基因疗法 [ 转基因工程 [ 干细胞工程 [ 蛋白质组 [ 人兽杂交 [……

出生时的差异的启示

[家族基因不好不是孩子的错,都是命惹的祸 [生在谁家非我定,富贵在天福在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在聪慧富贵家族,但是社会是多元的 [承认遗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有的差异在精卵子结合的刹那间就产生了 [谁愿意一生下来就不如人?

[无条件接纳每个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良心

三、实属弱势群体,儿童伤不起

[身体发育尚不完备:体力不足以抵御外来侵犯 [心智发育尚不健全:智力不足以预见伤害危险 [社会认知尚不充分:社会经验不足以认清环境 [情感意志尚不成熟:能力不足以承受心理伤害 [行为习惯尚在养成:活泼好奇爱模仿常制造意外 [道德观念尚未明确:是非辨别能力尚不完善 [经济尚未独立自理:生活依附于监护人 [政治尚无表达机会:毫无政治话语权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威胁人类健康的隐患越来越多:

[交通事故、高层建筑、食物与药物中毒、“电老虎”、“气老虎”、水火无情烧灼烫淹、玩具隐患、辐射与噪音、电视、电话、卡片、光盘、录像、网络、出版物、校园暴力的影响等

独生子女对家庭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哪里也马虎不得!儿童童年遭遇的不利因素的数量和发展迟缓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

[不利因素包括出生低体重、贫穷、营养不良、传染病、有毒环境、父母吸烟、酗酒、吸毒、虐待、忽视、家庭暴力、长期的精神恐惧和紧张等。[童年不利因素与成人心脏病的发生比例

[不利因素包括出生低体重、贫穷、营养不良、传染病、有毒环境、父母吸烟、酗酒、吸毒、虐待、忽视、家庭暴力、长期的精神恐惧和紧张等。儿童需要安全保护

[有关儿童伤害的案头分析和调查表明——儿童伤害是1-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换言之,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健康的第一危险已不是传染病和慢性疾病,而是伤害

[国家2020目标: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63% 的5-14岁的儿童死亡是伤害造成的 伤害是1岁以上儿童的首要死因

儿童伤害的数据

[卫生部2004—2005年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8.2/10万,其中1—17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5.3/10万,占该年龄段死亡构成的53.6%。

[儿童伤害死因顺位依次为溺水、交通事故,然后依次是跌落、中毒、自伤。溺水为我国儿童伤害主要死因,儿童溺水死亡率为10.52/10万,占儿童伤害死亡的37.3%,其中1—4岁儿童溺水死亡率为19.17/10万,占该年龄组儿童伤害死亡的50.9%。

预防和控制儿童的伤害

[

1、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

[

2、制定、完善有关保护儿童免受伤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筑安全、食品安全、交通规则、公共设施、场所安全等

[

3、要建立常规的儿童伤害事故记录和报告制度,准确了解和掌握儿童伤害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

4、社会动员与宣传。健康教育、宣传,态度、知识和行为的改变。

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手机、游戏、广告、图书和影视中不良信息的影响 [儿童沉迷网络的危害 [教会儿童学习正确使用互联网 [培养儿童健全人格

[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打击黑网吧 [免费公益性上网、推行绿色上网软件

预防和打击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对儿童实施一切形式的暴力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反对拐卖行动计划(2008—2012年)》; [ 成立打拐工作领导机构:公安部打拐办; [开展被拐受害人的救助工作;

[开展宣传、教育和服务,预防“拐卖”发生

四、国家有法可依,维护其权益 1.生存权

[ 生存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

2.发展权

[发展权是指充分发展其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

[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 [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00年9月6-8日。联合国召开第55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千年宣言》,联合国所有189个成员国做出承诺,在2015年实现八个方面的目标: [

1、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

2、普及初等教育

[

3、促进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利 [

4、降低儿童死亡率 [

5、改善产妇保健

[

6、与艾滋病、疟疾和其它疾病作斗争 [

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

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3.参与权

[是指儿童有权参与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

4.受保护权

[ 受保护权是指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

5.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贫困、残疾、失去监护和暂住人口中的未成年人以及其他有实际困难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学生的权利

[受教育权:不能随便赶出教室 [公正评价权:褒贬一致性 [物质帮助权:免收学费、无/低息贷款、减免杂费

[人身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心理健康权、名誉权 [荣誉权:荣誉公示 [隐私权:分数、家庭 [肖像权:不能用作商业 [信用权:借贷

[程序权:接受管理和批评、处分程序、申诉权、起诉权 [休息权:作业量 [通信自由权

我国的儿童权利 立法

[我国的《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对青少年所享有的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受安全保护权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反对一切的反教育行为 [差生伺候优生吃饭 [用暴力对待“后进生”

[用非人性的标语口号来督促学生拼命学习[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

[用沉重的学习负担剥夺其幸福的童年

《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此项权利,缔约国尤应:

[实现全面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

[鼓励发展不同形式的中学教育、包括普通和职业教育,使所有儿童均能享有和接受这种教育,并采取适当措施,诸如实行免费教育和对有需要的人提供津贴 [以一切适当方式根据能力使所有人均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使所有儿童均能得到教育和职业方面的资料和指导 [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按时出勤和降低辍学率。

《未成年人保护法》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处 [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 [教师再骂“笨死了”将受惩处 [教师不能在校内吸烟 [突发事件先救未成年人 [父母外出要委托“代家长”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犯法 [教育法院可剥夺父母监护权 [再走丢小孩监护单位要担责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保证未成年人必要的娱乐时间

[保证未成年学生必要的睡眠、体育锻炼时间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五、满足发展需要,学习多鼓励 [学生是个学习的生命体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间接经验 [有限时间学习无限知识 [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学习[学习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学习内容的复杂性——掌握学习策略 [学习渠道的多样性——关注学习环境

儿童的需要

[成就:又快又好地完成困难的任务 [获取:为了获得(知识)

[从属:与他人建立友谊,进行合作,加入小组 [自治:渴望独立与自由 [认识:探索、阅读和寻求知识 [建构:组织和建立

[顺从:钦佩、尊重或者遵从他人 [统治:影响、控制、领导和指导他人 [表现:获得注意、留下印象、激动和愉快 [说明:提供信息、讲述事实、解释、示范 [避害:避免失败、羞耻、羞辱和焦虑 [有序:进行安排和组织

[游戏:放松、娱乐、获得快乐、解闷 [赏识:寻求表扬、奖赏

[一致:同意他人观点、相信他人、进行强调 [求助:寻求接纳、帮助或保护

学生是个发展的生命体 [有极大的可塑性

[最需要教育、也最容易接受教育

[具有发展潜能:谁也说不好哪个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千万不能小瞧每一个孩子:曾参、爱迪生、福特、华罗庚

[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也与遗传、教育、主观能动性有关

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

[先天因素:遗传基因、孕期情况、生产方式

[环境因素:家庭、家族、社区、社会、自然、校园环境 [教育因素:抚养人、抚养方式、早期教育的情况 [主观能动性:主动性、上进心、成就感、荣誉感、坚持性

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学的儿童发展观

[先天是前提:承认“瓜豆各得”的同时看到“龙生九子”的现象,反对 “遗传决定论” [环境是条件:承认“近朱近墨”的同时看到逆境成材的现象,反对“环境决定论” [教育很重要:承认教育改变命运的同时遵循“功能有限”规律,反对 “教育万能论” [主观能动性是催化剂:承认“天道酬勤”的同时看到事与愿违现象,反对 “主观决定论”

不否认梦想 不一成不变 不只凭经验 不转移压力 不强行灌输 不动辄告状 不随意惩罚 不只盯缺点

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无助的,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

教育就是引领学生修行的活动:培养人 [在尊重生命的存在与差异前提下 [努力发现各自生命的价值与潜能 [让其充分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尊严 [将其带到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去 [引领其做个有人性的人、有信仰的人 [做个人格健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

一个孩子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如果学会了勤劳善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么即便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只是暂时的,将来他一定会生活得非常充实与幸福,甚至大有作为

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 德的不足无法由才来弥补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 [芸芸众生 常念平等尊重 [有缘相见 彼此 怜爱相惜 [大爱无言 只在 身体力行 [博爱无边 只存 一念之间 [广开智慧 教育 积德积福 [教书育人 你我 造化人类

第二篇:钱志亮讲话稿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钱志亮 讲座讲稿

回到原点看人

——兼与大家讨论人才观

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

不但要关注群体的人,更要关注个体的人

群体的人强调共性、社会性

个体的人强调差异性、个性 不但关注外在的人,更关注内在的人

外在方面“训练”人、“塑造”人、“培养”人

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

后现代的教育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意义,教育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

教育给人以道德,道德是一种修行,所以教育造就人生,引领人成人;

教育给人以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教育改变人生,培养人成材

教育使人获得解放:解放的意识、能力、手段,获得自我关照、自我呵护、自我救治、自我筹划,不是通过知识使人遭受“奴役”、“异化” 很多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人,在“盲干”+“蛮干”。

汉字“人”的涵义

训诂学的人

笔画——简单、清爽 笔锋——原则、灵活 结构——稳当、实在 外形——乐观、积极 关系——团结、互助

究竟人是什么?万物之灵的玄妙之处

直立行走? 懂得感情? 使用工具? 语言交流? 大脑思维? 群聚分工? 应用了火? 创造文化?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 教育要做的事情就是缩小人与其他动物的共性、扩大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异性,这样人就更加远离禽兽、更人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

人与所有动物的共性 又称人的自然属性

每个人所固有的人类最原始的自私特性,是每个人生存于这个世界所具有的自我生存、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因

人是动物演变过来的,因此,人就必然具有动物所具有的特性 新陈代谢(吃喝拉撒睡)繁衍后代

人与少数动物才有的属性

人的社会性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中 每个人都有多种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等等 社会关系是人以利益为核心构成的矛盾体 表明人不自由的一面:受他人、社会制约

个人与他人、集体、或社会以责、权、利为内容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人的本质属性

人类自己积累、发现、创造并传承

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穿越时间和空间来传递 科学:求真,给人以理性,使人理智; 艺术:尽美,给人以感性,让人富有激情;

人文:致善,融理性、感性、悟性于一体,其中的信仰,给人以悟性,使人虔诚

宗教信仰视野中的人

宗教学的人——人生图何:前世(西方原罪)、今世(东方仁义)、来世(南方转世)

佛教视角的人性 佛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善良的,只是由于种种物欲作崇,致使人的本性遭受蒙蔽走向堕落

只要人信仰神佛,加强宗教道德修养,便能去掉蒙蔽,恢复自身固有的佛性,从而在极乐世界得到永生。

基督教天主教视角的人性

倾向于恶

“原罪”:罪恶的根源在人自身之中,人由于摆脱不了自我中心,因而有罪 人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或耽溺于物欲当中不能自拔在精神上陷于无限痛苦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邪恶的根源,正是这种罪,造成了世间深重的苦难。人类必须为此承受苦难和痛苦

伊斯兰教视角的人性

善恶兼具

天赋人性原是善良仁慈,可以代表真宰“安拉”的;但以私欲与环境的驱迫,也有作恶为歹的可能。

认为人性是天赋的理性与人为的欲求相合而成。

东方文化视角的人性

墨子素丝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孟子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存养、扩充、求放心

荀子性恶论:生而有好利焉… 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而忠信亡焉。生而有好声色焉… 而礼义文理亡焉。——化性起伪

董仲舒性三品:“ 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斗筲之性”——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

人性——教育的逻辑起点

性善——扬善 性恶——去恶

善恶兼有——扬善去恶 无所谓善恶——净化成长环境

教育的任务是

尽量限制人类与所有动物的都有的生物属性 极力扩大人类和少数动物才有的社会属性 无限彰显只有人类才有的精神属性

多学科视野的人

物理学家说:人是熵的减少者 化学家说:人是碳原子的减少者

文学家说:人是唯一知耻或者需要知道羞耻的动物

历史学家说:人是文化的积累者,陶器的创造者,农作物的播种者,书写的发明者

政治学家说:人是他所归属的社会的依次更替的塑造者

心理学家说:人是复杂而非凡的大脑拥有者,具有思维和抽象能力,这种能力压制他先天的天性和感性

人类学家说:人代表着如下特性的缓慢积累:两足的外表,敏锐的目光,勤劳的双手,发达的大脑

生物学家说:人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猴次目、人猿超科、人科、人属、智人种的杂食动物

哲人眼里的人

亚里士多德:陆栖两脚的动物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培根:人不过是自然的仆役和翻译员 法国拉美特利: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

达尔文: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是一种高级动物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是理性、爱、意志力

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哲学的人:

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神经与智力(先天遗传)、气质与性格(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动(主观能动性)

“亮”眼里的人

人是 有人文精神的 高级 灵长类的 动物

人文精神

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人类的自我关怀,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关心对人的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性:恪守人伦、独立人格、坚持人道 理性:清醒态度、崇尚科学、敬畏文明 超越性:人生价值、生活品质、尊严权利

人性

恪守人伦——本分做人 独立人格——崇尚自由 坚持人道——仁爱道德

理性

感性是拍脑门、随心所欲

理性是相对于随意性的感性而言的

经过周密合理性思考后而决定的合乎逻辑的言行。包括 清醒态度——独立判断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敬畏文明——尊重传承

超越性

人生价值——满足不同需要 生活品质——追求幸福美满 尊严权利——被尊重有面子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培养人文?

人类社会有175万年的野蛮进化史,人类文明是近0.5万年的事,非理性的烙印根深蒂固,隐隐作祟

历史变迁中,物欲的膨胀、世俗的影响、激烈的争夺、相互的蚕食、专制的束缚、思想的偏颇,人类出现了扭曲的人性、变态的心灵,演出了一幕幕反文明、反进步的战争、浩劫、侵略、强权、掠夺、**等恶剧、丑剧

因无限贪争而发战争

根据俄罗斯军事专家弗·伊·斯里普琴科的统计,在地球上出现文明的5500年当中,共发生15000多次战争和武装冲突,有几十亿人丧生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只有300年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

——【俄】弗·伊·斯里普琴科:《第六代战争》,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5页

爱因斯坦说:

“战争倾向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正像河水要时常泛滥是它本性的一部分一样;并且也正像需要用人为的办法来防止洪水那样,人类也必须采取人为的办法来防止战争。”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2版,第251页。

成吉思汗曾经说过

“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378页

人类越来越凶残

20世纪成了人类流血最多和怨恨最深的世纪,是一个幻觉妄想的政治和骇人听闻的屠杀的世纪

司空见惯的残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杀人是用大规模生产手段有组织地进行的 美好的科学潜力和实际已发生的政治罪恶之间的对照令人震惊 像这样全球性的无处不在的屠杀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

出于这般狂妄的非理性的目的,持续不断地集中精力从事肉体消灭,更是旷古未闻

野蛮杀戮的二十世纪

两次世界大战以及30余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共有8700万人命归黄泉 大约有18岁到30岁之间3300万人是年轻人为了民族主义或意识形态,或为两者而捐躯的

两次世界大战算来至少死了850万名和1900万名军人,对几个主要的欧洲国家中的天才、能人和基因遗传造成了大规模的生物性的灭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1300万名妇女、儿童和老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2000万名妇女、儿童和老人 中日战争中死亡1500万名中国老百姓

——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6页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志亮答:从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处在反抗列强侵略的战争之中,无数知书达理的仁人志士都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了,对中国的天才能人基因造成了大规模的生物性的灭绝;加上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西方文化冲击的三次折腾,中华文化几乎面临“断根”边缘。

21世纪的今天安宁吗?

卢旺达种族屠杀 索马里海盗横行 恐怖分子制造血腥“七五” **喇嘛想回到农奴时代 美国非法越境绝杀本.拉登 反政府武装虐杀俘虏卡扎菲

主权国家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被武装入侵

集中营幸存校长的信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幸存者。我的眼睛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事,瓦斯房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死,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孩被“高学历毕业生”射杀且焚烧,我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个有人性的人。

千万不要让你的辛苦,栽培出有学识的怪物、有技术的疯子或受过教育的纳粹。阅读、写作、算术等学科只有用来把孩子教得更有人性时,才算是重要的。

2011年 “底线被挑战”的现象反思人的教育

安全:故宫被盗 Vs 动车追尾 司法:天津许云鹤 Vs 云南李昌奎案 道德:药家鑫七刀 Vs 小悦悦事件 食品:染色馒头 Vs 塑化剂饮料 经济:CPI坐飞机 Vs 工资爬楼梯 行政:官员微博开房 Vs 中石化天价茅台 教育:绿色领巾 Vs “差生”走廊考试

医疗:武汉无钱交手术费被医生拆线Vs上海手术室起火医生逃走病人被烧死

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沦丧 工业社会追求物质文明导致物质至上、功利主义 市场经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金钱至上、拜金主义 社会转型、道德失范正导向享乐至上、消费主义 竞争的激烈化低龄化正导向不择手段、英雄主义 人口控制独生子女使得孩子娇生惯养、个人主义 产业结构调整人才过剩导致分数至上、实用主义 追求个性化生活的离婚导致自私自利、享受主义 否定传统格调低俗恶搞证明精神空虚、虚无主义 男不谦谦君子女不贤良淑德不男不女、自由主义 程序化流水线教学使得学生死记硬背、机械主义 市场文化、商业伦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非人文教育导致的社会

个人他治、道德丧失、政治狂热、盲从和迷信、蒙昧和偏执、盲目的逆反、历史的虚无、本我的迷失、游戏的迷恋、网络的沉迷 毒品的泛滥、暴力的崇尚……

中国古代的为人之道:

周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礼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 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

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 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所有的差别,承认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谋人类全体之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

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捍卫人基本的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提倡自由和多样性,容忍各种差异

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思想进行独裁专制,这些形式包括教会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社会体制的各种有可能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的压迫形式

反对一切宗教的、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中具有那种:贬损个人、压制自由,愚弄智识,或非人化的信条

反对一切基于种族的、性别的、宗教的、年龄的、国别的岐视

人道主义

提倡人的尊严,确认人是最高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重视人的现世幸福,确认满足和发展人具有的实在的尘世需要和才能 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发展能力,要求实现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追求人类的完善,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真正人的关系

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

不但要关注群体的人,更要关注个体的人 群体的人强调共性、社会性 个体的人强调差异性、个性 不但关注外在的人,更关注内在的人 外在方面“训练”人、“塑造”人、“培养”人 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

后现代的教育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意义

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传递

那种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人的自主、公正和生存尊严的教育已经远离我们

当今的教育被淹没在机械化培养、程式化教学、标准化测验、模式化要求、集体化生活、规模化复制的冰水之中

现代教育体制忽视个体、忽视差异

关注所谓“绝大多数人”的集体,忽视单个独立个体的存在 在强调“适应社会”的借口之下,打磨受教育者的个性和棱角 在“个人服从集体”的幌子之下,忽视甚至践踏个体需要与尊严

当代教育是在摧残学生、背离人文精神 整齐划一的要求:人性的压抑、尊严的践踏、“奴才”教育 唯智育论的泛滥:人伦的践踏、道德教育的缺位、人格缺陷普遍 偏离理性的航向:唯师唯书的盲从、没有敬畏心和责任感的盲动 人生超越的迷失:人生价值金钱化、生活品质庸俗化、尊严权利麻木化

现今教育是对人的“异化”

有知识无智慧、有成绩无常识 有能力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 有欲望无节制、有目标无理想 有技能无灵魂、有学位没品位 有个性无合作、有心动无行动 唯权利弃义务、认契约丢道义 重效率轻公平、有灵活无原则

人文教育缺失导致社会

个人他治、道德丧失、盲目的逆反 政治狂热、盲从和迷信、蒙昧和偏执、历史的虚无、本我的迷失、毒品的泛滥 游戏的迷恋、网络的沉迷、暴力的崇尚……

回到人的原点的教育观念

接纳: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承认:每个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 明白:没有哪个学生希望自己落后 摈弃: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 拒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树立:五指有长短,做人要厚道 认定:教育就是个“来料加工”工作 牢记:“麻袋绣花,基础太差”道理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

在尊重生命的存在与差异前提下 努力发现各自生命的价值与潜能 让其充分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尊严 将其带到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去 引领其做个有人性的人、有信仰的人 做个人格健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

教育的三个境界

以工具性为主,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应付世俗各种考试、考核、面试,能在商业化的社会中满足生存之需。即能站得人前,此为第一境界

以人文性为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培养真实个性与独立人格,能在庸俗功利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态度与不泯的人性。即能耐得住寂寞,此为第二境界

以精神信仰为主,“文以载道”,儒者兼济天下,侠者为国为民,道者独善其身,释者身体力行……。即能退得人后,笑看花开花落,此为第三境界

教育意味着

追求人类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 追求永恒的终极的普适价值 真诚、善良、守正、理性 仁爱、道义、礼仪、勤劳 智慧、宽容、清白、热情 诚信、公正、自由、希望 勇敢、信仰、气节、精神

一个孩子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如果学会了勤劳善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么即便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只是暂时的,将来他一定会生活得非常充实与幸福,甚至大有作为 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 德的不足无法由才来弥补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年轻一代

热爱祖国而非危害祖国 服务人民而非背离人民 崇尚科学而非愚昧无知 辛勤劳动而非好逸恶劳 团结互助而非损人利己 诚实守信而非见利忘义 遵纪守法而非违法乱纪 艰苦奋斗而非骄奢淫逸

教育孩子“八荣”从身边做起:

热爱祖国:从孝敬父母、爱家庭开始 服务人民:从团结同学、服务社区开始 崇尚科学:从实践检验开始 辛勤劳动:从自理与家务开始 团结互助:从合作多赢开始 诚实守信:从说话算话开始 遵纪守法:从走路靠右开始 艰苦奋斗:从认真完成作业开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一千多年前,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两千多年前,《圣经》:“教孩童走他当行的道,即便到老,也不偏离”

第三篇: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钱志亮 讲座讲稿

现代父母的角色定位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现代父母的角色定位》,我将首先做一些理性的讨论,然后解读转型时期家庭面临的挑战,在讨论现代父母的角色定位和分工角色误区之后,告诫今日做父母的注意事项。

一、生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什么

很多人当了家长之后,才开始想我为什么生这个孩子?是的,有些问题今天做家长的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1.我为什么生这个孩子?

无论从生物学、从经济学、从社会学、从心理学,还是哲学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生物学角度的回答是两性相互吸引,满足彼此生理需求,生殖繁育、传宗接代,“把根留住”;经济学角度的回答是双方的经济合作,拥有共同资产后使生活获得适当的满足;对晚年的投资;社会学角度的回答是扩大家庭的社会网络(改变资源),改变社会地位(阶层的流动),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心理学角度的回答是婚姻让感情有依归并延续;哲学角度的回答是达到心灵契合,开始另一个成长。

2.孩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妈妈这个角度来说,孩子是妈妈卵巢中20万大军当中杀出来的一位骁将!因为每一个女人来到人世间的时候,卵巢里有几百万个卵泡,到性成熟的时候还剩20几个万,一个女人能力再强也不会超过排出500个。所以全世界有排“500强”这个做法。每一个人当年在妈妈那里必须杀到第100个到第249个之间,因为到了249意味着妈妈的排卵面临着生育非常关键的转折期,妈妈在排卵三七二十一年后,卵巢老化了,老化后第14个染色体就有可能跑到第21个染色体上面,导致21个染色体原本是两个结果出现了三个,孩子有一种疾病叫21三体综合症又叫唐氏综合症。所以老百姓有时候骂这个人脑子不发达,就是骂249后面那个数——250。

对父亲来说,父亲播种孩子的时候一般播种2到8克精液,每克精液有2亿左右个精子,游得最快的那组当中最早破壁的那一个才有可能成功。你我当年都是游得最快的,速度相当于一匹马的速度,这匹马叫奥巴马,奥巴马不过是三亿人中选出来的,你我和我们的孩子都是4-16亿中拼将出来的!所以看每个孩子时候都要用接见奥巴马的态度来对待他,中国男人一般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到此为止。

3.孩子为什么偏偏生到我家来?

第一是因为你和你爱人有能力。各位,现在的中国有6%到10%的夫妇患有不育症,你我能有一个孩子是很万幸的事情。第二个是缘分,如果他能选择家庭的话,绝不会生在你家,也不会生到我家,他有可能会生在邓家、江家、温家、胡家,习家也行,为什么生在你我家?是缘分,所以父母必须对得起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和选择。

二、父母的态度和孩子的表现

1、专制型父母

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

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

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斯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另一种专制——过度保护

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拒绝与同学交流,拒绝老师教育帮助,形成儿童退缩行为。

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2、放任型父母

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祖辈,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甩手”父母如是说。

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

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

另一种放任——过分的溺爱和宽容

容易使子女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放任”型的学生

父母缺乏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亲子关系多不正常,孩子情感上被忽略或对立,父母不和,视儿童为出气筒进行辱骂或殴打,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经常体罚、对子女缺乏适当监督和养护。

这类孩子从小就缺少温暖和爱,心情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景中,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但可能患有与饮食、睡眠、呼吸、排泄等方面的疾病,还可能对自己失去调节控制的能力,患有精神疾病或人格上的缺陷,他们一般情绪波动大,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愿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富于攻击性。

据对某工读学校的调查:女生中30 %的家庭成员中被判过刑,25%有坏作风;母亲酗酒行为,子女行为越轨率为23%;父亲有酗酒行为的子女行为越轨率为32.8%;父母有性犯罪,子女行为越轨率为44%和62%;60%的少年犯来自破裂家庭。

3、民主型父母

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

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2:1,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好多父亲忙于工作而较少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全交给母亲,母亲既要担当“慈母”的角色、又要担当“严父”的角色,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又担当“严师”的角色,多重角色的混合会使孩子莫名其妙,对母亲形成复杂情感、对社会形成歪曲认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意见不和。

当家长们毫不隐讳地在孩子面前为家庭问题争吵时,孩子们会感到迷惑,没有安全感;孩子会钻你们两人的空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一定要团结统一,分歧要在私下里解决,要让孩子确信你们在家务活、日常杂务、作息时间以及禁止打架、偷窃、撒谎等规章制度上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使一方强烈反对另一方的某些观点,孩子在场时也应作出暂时让步。要给双方以管理不同事务的权力,如父亲负责处理杂务,母亲监督执行作息时间,避免一方负责所有的规则,否则,当这位“负责人”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会对规则置之不理。

儿童三个反抗期要不同对待 “儿童共有三个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是2-3岁,会说话会走路了,你要拉着他手,他一甩,“我要自己走!”。这时,家长要放任他的反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要把他的创造力扼杀掉。第二个反抗期是在7-8岁,这时的反抗叫挑战权威,用老师来骗家长,“我们老师说的”或用家长来压老师,“我妈说的”,有的孩子开始跟家长翻白眼,拿别人东西„„此时,家长要坚决镇压,不要让孩子挑战权威得逞。因为,此时孩子挑战的是家纪和校规,将来就有可能挑战国法,此时家长不管,将来就有可能是警察来管,到那时就麻烦了。第三个反抗期是在青春期。这时如果遇到孩子跟你发脾气,你就偷着乐吧,因为他把你当成最亲的人来发泄。此时的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

这个时期就是现在!后面我会讲到如何沟通。

三、现代父母角色的定位

今天做家长应该关注孩子什么呢? 1.关注孩子健康。

健康有三个方面:睡眠、饮食和运动。(1)睡眠

父母应该关注睡眠的八个方面,睡觉时间的长度到睡眠时间的巧度,从卧室的朝向到卧室里面辐射的指数,从床铺的温度、床铺的硬度到床铺的高度和床铺的朝向。

一个在幼儿园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是11个小时,小学生每天要睡够10个小时,初中学每天要睡够9个小时,睡眠有三大功效,恢复智力、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关于孩子睡眠时间的巧度,一个孩子是睡着的时候在长个子,人一般在22:00-1:00为生长激素的分泌的高峰期,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生长发育,意味着孩子在10点之前必须是睡着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孩子卧室的朝向——尽量朝南有阳光,紫外线消毒杀菌;卧室的辐射——不面对电视发射塔、移动通信中继站;床铺的温度——冷热合适;床铺的硬度——胖孩儿偏硬、瘦孩儿偏软;床铺的高度——小腿高度;床铺的朝向——南北向,头北脚南。

(2)营养保健

一个是关注孩子吃什么,一个是关注孩子喝什么。东方饮食的营养食物塔和西方是不一样的,农耕民族和西方游牧民族的肠胃系统是不同的,我们吃得最多的应该是粮食,其次是蔬菜,最少的是肉、蛋、奶,西方正好和我们相颠倒。我在咨询当中经常会遇到家长说我的孩子脾气特别大,毛发怎么这么重?肉吃多了。食肉动物都比较凶残,而食草动物都比较温顺。

在肉的选择方面,注意,腿多的不如腿少的,腿少的又不如没腿的。

四条腿的当中当然是自主采食动物肉比人工养的动物肉要强得多、好得多,所以如果你能够找到兔肉、驴肉就可以不让孩子吃羊肉,孩子能吃得了羊肉就不要吃牛肉,你家买得起牛肉就别给孩子吃猪肉,越往后污染越重。

自然的禽类肯定要比喂养的禽类好得多,就说吃鸡,老百姓家养的土鸡一般得三、四个月才能吃到,才有吃头,而肉鸡厂里面的鸡从蛋壳出来到用它的尸体只需要35天的时间,凭什么让不到一两的东西在35天里长到三、四斤,在座的各位都清楚,激素啊!为什么今天女孩子的例假来得越来越早,为什么今天的男孩子日益趋于女性化,为什么今天男子不孕率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在饮食这一块稍加小心。

再看蔬菜的选择,蔬菜买回去之后最担心的是农药,对吗?是。您的蔬菜是先洗一下后摘,还是先摘一下后洗,学问就出来了,当然肯定是先洗后摘:因为蔬菜也是有生命的,你先摘它,它就有了损伤,泡到水里,农药和细菌就通过伤口感染进去,所以蔬菜应该一冲二泡十分钟,三洗四摘五再冲,六下刀,七下锅,八下肚。

至于说喝的学问不用我多说家长就清楚,孩子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但很多糊涂的家长总认为不给孩子买点冒泡泡的东西喝下去就不足以表达我对孩子的爱心,其实你不是爱,而是一种害,不信买瓶可乐,把孩子掉下来的牙放进去,72小时之后,牙没了,溶解了。

(3)体育锻炼的管理。

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颁发了《学生体制健康标准》,对孩子测试哪些都有明显的界定:中小学生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台阶试验、50米跑、50米×8往返跑、800米跑、1000米跑。

孩子要想升高中,现在中考里的体育已经由去年的30分增加到50分,以后还会不会加?不好说。男女生必选项目分别为1000米和800米跑;个人限选项目:单杠引体向上或投掷实心球、仰卧起坐或投掷实心球;此外还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四大类供区县随机选择。

2.关注孩子的精神

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教育投入是我们做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各位家长,今天您孩子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越多,将来可支配的优质社会资源也就越多。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您想在他身上花钱,尤其是教育这块,你还花得出去,千万不要抱着陈旧的观念,将来找个好高中就行了,错,现在高中全国都是“三限”,那时候你抱着钱想花都花不出去!所以早期教育家长一定要十分的关注。

关注孩子的精神中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加强亲子交流。因为今天我们能够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早上起床忙完上学去了,像在北京孩子中午都不回家吃饭,等到放学从幼儿园接回来爸爸妈妈忙着做饭,吃完饭孩子要写作业,幼儿园的孩子再洗一洗就7、8点了,还有多少时间跟孩子坐下来交流,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通过语言、通过表情、通过动作、通过身体接触各种途径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宝贝,你对爸爸、妈妈来说很重要!”“宝贝,爸爸、妈妈认为你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你是爸爸妈妈的心肝,是爸爸妈妈的四分之三”。说这些话不用花钱,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是管我,而是为了我好。

做家长还要全面关心孩子。如果孩子在学校没考第一,不要动不动就问这次考的怎么样,因为第二名相比第一名来说也是失败者,我们可跟他交流的话题还有很多很多:生活健康、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

如果您的孩子取得一些进步,您就不失时机的对他有一些表扬,“你真棒”“你怎么这么优秀”“你太能干了”“我做梦都没想到能生出你这么优秀的孩子”„„。说这些话不用你花一分钱,孩子拥有的是自信,有自信的孩子才懂得自尊,有自尊的孩子才懂得自己去自强,自强的孩子才有可能自立。孩子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没考好或者最近表现的不好,告诉孩子“别灰心”“努力”“加油”“有爸爸妈妈帮助你”“哪儿跌倒哪儿爬起”“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孩子就会有一个轻松健康的心情,孩子就会轻松健康快乐地飞,否则只能痛苦缓慢地爬。

3.关注孩子的安全

孩子在十八岁之前,身体发育尚不完备,体力不足以抵御外来侵犯;心智发育尚不健全,智力不足以预见伤害危险;社会认知尚不充分,社会经验不足以认清环境;情感意志尚不成熟,能力不足以承受心理伤害;行为习惯尚在养成,活泼好奇爱模仿常出意外;道德观念尚未明确,是非辨别能力尚不够完善。

各位家长,孩子18岁之前您别忘了您是他的监护人,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因为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留给孩子安全的隐患也越多。我在很多地方都跟家长说,您家孩子在小学毕业之前我个人强烈建议是要去接和送,有人说“我们小的时候也没有用接送”,是这样的,您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你喂饱就不错了,没有闲心再偷别人的孩子来养;您小的时候贫富差异没有那么大,社会矛盾没有那么尖锐;您小的时候车辆没有这么多;您小的时候道路交通体系没有这么复杂。所以你要稍微留心,毕竟孩子对你我来说就是一锤子买卖,千亩地就这一根苗。

4.关注对孩子的价值引导

孩子做得好,毫不吝啬我们对他的肯定和表扬。孩子一些不良的言行,我们必须对他以矫正和约束,孩子错误的表现我们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孩子身边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有一个评判,注意,家庭的传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传承,二是家族或家庭观念的一种传承,否则缺少其中的一个,我想都是家庭的一种悲哀。我们应该传承给孩子的是从小爱爸爸妈妈开始到爱亲戚朋友、爱邻居爱同乡爱人民,从爱爸爸妈妈和我组成的家,到爱自己的家族,到爱家族所在的社区,到社区所在的家乡,爱家乡所在的祖国、爱祖国所在的地球。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给孩子的价值引导。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珍爱自己、亲爱家庭、热爱家乡、关爱社会、敬爱祖国。

传统文化当中特别强调一个家庭的家风,传统文化当中的礼仪仁智信、温良恭俭让,老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新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靠家庭教育来传承的。

做父母亲最应该给孩子的就是教会孩子修炼,教他修身:身全、身健、身正,让他懂得保全自己的生命,懂得健康自己的身体,养一身浩然正气。

我们教孩子修心,让他的心静、心安、心平。心净则无疑虑、无杂念、纯净,净生慧;心安则无矛盾、无冲突、和谐,安生序;心平则无对立、无欲望、顺从,平生和

我们让教孩子修道,修人道、循天道、谙世道。修人道是明人伦、守道德、遵法纪;循天道是要法性、顺应、共生;谙世道是懂得尊重、包容、关怀。

我们还要教孩子修德,修口德、积心德、养德行。

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在家庭教育中也很具有价值。我们应从教孩子身边细节的东西做起。热爱祖国从爱父母、爱家庭开始;服务人民从做家务活开始;崇尚科学从实践检验开始;辛勤劳动从独立作业开始;团结互助从关心家人开始;诚实守信从说话算话开始;遵纪守法从走路靠右开始;艰苦奋斗从不与人攀比开始。

四、关于现代父母的角色分工

做父亲母亲对孩子应该分工什么,要从一个孩子发展包括哪些方面说起。在教育学当中一个孩子的发展包括三大块,一个是能力,一个是身体,一个是人品。其中能力是基础,体质是支撑,人品决定了他将来能否出人头地!

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比较重要的一个资本,能力包括实际能力(知识、技能)、潜在能力(学能、创造力)、社会能力(自理、应人、应物)三个方面。80年代强调的比较多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90年代提出教育的“两个核心”,那就是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孩子能力的第二个方面,是潜在能力。进入到21世纪,今天课程改革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培养孩子的第三种能力,那就是社会能力,包括孩子的自立能力、应人能力和应物能力。

身体包括体质(具全、无病、身高、体重)、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柔韧性)、健体(锻炼方法、锻炼习惯)三个方面;如果把一个人众多的成就看作是零,那么身体是那些零前面的一,没有了一,零再多,还是零!

人品包括人格(兴趣、性格、气质、情绪)、品格(人品、德性、遵纪)、风格(做人、做事、个性)三个方面,最终孩子在社会上能不能出人头地、出类拔萃或脱颖而出,得看他人品的状况。过去教育者比较关注孩子的人格和品格,而今天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在单位当中能不能迅速地被委以重任,能不能迅速地成长起来,得看他风格,那就是做人的风格能不能被大伙所认可,做事的风格会不会被某个领导所赏识,而个性风格能不能被群众所接纳。

什么对孩子来说最重要? 当然是生命和健康,活着最重要!任何以牺牲孩子健康为代价取得所谓的成就都是不足挂齿的!

其次是他的人品。一个孩子一辈子可以不去做什么学问,但是他走到哪儿都要做人。

第三个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格。人格健康的孩子说话是嘎巴脆的,走路是脚底下有弹簧似的,看上去是喜庆的,心态是阳光的、积极的、向上的、奋发的、进取的!人格健康的孩子生活中有一些挫折和困难,不用担心,他苦中能找到乐;而人格不健康的孩子说话有气无力、走路没精打采,心态是灰暗的、消极的、退缩的,将来物质条件越丰厚,他活着依旧感受不到幸福,甚至很痛苦。

第四个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人之气。人和猪最大的区别在于,猪死了才肯做贡献,而人是活着的时候就想着为身边的人和自己生存的社会做点事。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死了之后没人想、没人探,就是因为他没有人气。独生子女的今天一个孩子要没有了人气、没有了朋友是非常可怜、非常可悲的。

最后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人之才,是孩子的才华、才学、才艺、才干、才气,排在第五位。但是今天有些家长往往容易本末倒置,看一个孩子往往先看他的学习成绩怎样,这就错了。至于说一个孩子的家庭出身,他的性别、他的长相、他的身高、他的漂亮指数不足挂齿。

面对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今天做父亲、做母亲在孩子成长当中角色要有所分工。

1.父亲的角色

我呼吁我们的父亲在孩子成长当中不要无为而治。男人今天面临着很大竞争压力,这个沉重的社会压力会让我们不得不去辛苦地在外面劳作,但是一个人要记着,事业的成功是一时,家庭的幸福是一世,尤其是孩子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四十岁前看老子,四十岁后看孩子!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在两个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是智慧的启迪,二是人格或者是做人的一种引导。难怪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现在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父亲跟孩子呆的时间越长,孩子的后劲越足。

2.母亲的角色

要想扮演角色,能做的事情就是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孩子沟通是要注意:

提高沟通水平:他们读的东西我们也读

刺激沟通兴趣:力图寻找共同话题,求认同

增加沟通频率:心理催眠

讲究沟通策略:母亲→父亲→齐上

抓住沟通时机:情绪高兴时 选择沟通地点:餐馆、茶馆

邀请沟通人员:孩子崇敬的人

注意沟通方式:力求心平气和平等、真实

拓展沟通内容:也谈异性与情感价值引导

五、现代家长角色的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分别有以下几点: 1.定位舍本求末

我们今天的家长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重规范轻道德。

各位家长,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从老师和家长这里学到的是勤劳、善良,学会的是自强不息,学会的是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即便他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好,哪怕是倒数第一,您用不着替他担心,因为“才”的不足“德”完全可以弥补,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他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2.夫妻角色颠倒

传统当中应该是慈母,可是我们发现好多妈妈今天不再是慈母。举例子,孩子犯错误,母亲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醒,“宝贝,这样不好,妈妈不喜欢这样”,然后警告:“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第三步是忽视:“妈妈没你这样的孩子”;如果还不改,第四步是严重警告:“你要再这样,妈妈就告诉爸爸”,如果还不改,第五步叫威胁:“你等着,你爸爸马上就回来了”,还不改,女人最后做的事情就是告状。你不要伸手打孩子。男人要记得,老婆要告你妈妈的状有可能是诬告,但从来不会诬告孩子。所以清醒的脑袋应该知道,如果夫人告孩子的状了,男人一定对孩子要严加教育。传统文化中的夫唱妇和、夫唱妇随。父亲的职责就在这儿,所以慈母严父。

爸爸打的时候孩子,妈妈装作没看见,等打完了再假惺惺地过来问候: “爸爸打你了?” “都是你告的状”

“是我告的,我之前说过了没有,你为什么不听,以后要干嘛?” “听妈妈的话!”

“对了,周杰伦早就唱给你听了,‘听妈妈的话,别让她说啥!’可你不听。你看爸爸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回来你把他气成这样,这有杯水给爸爸端过去,同时叫爸爸不要生气,叫他来吃饭。”

这就是女人在扮演书记和政委的角色,在调和着家庭的矛盾。今天的妈妈是这样的吗?不,回来之后说“宝贝,渴了,喝点水,饿了吃点饭,”然后盯着写作业,哪儿不对劲,动手就打“谁叫你这样写的”,啪,打上去了。你不但是母老虎,还是神经病的母老虎。

3.亲子辈分搞乱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一个孩子12岁之前,你没有必要向他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有些事你可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但有些要他们做的事却只能以命令的方式而不能用提问的方式。一个孩子打小必须懂得什么叫服从,什么叫规矩,什么叫规则,否则你家孩子将来到哪儿都矫情。

4.家教奖惩不利

奖惩不立,所以风化就败掉了,家风不好就完了。所以古人云“奖惩不立,则风化败” 忽视惩罚。忽视惩罚不行,否则,孩子将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第三次的摔倒。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训——公平合理地处罚并没有什么错,不过惩罚要与所犯错误相关联——不要“秋后算总帐”,要与所犯错误的程度相当——不要感情用事。

忽视了了奖励也不行。奖赏是对对方基本的肯定,每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满足此需要可以使个体产生更多的“力必多”,孩子对精神奖励的渴望胜于物质奖励,奖赏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滥用“赏识”是欺人自欺的自慰。

5.父母口径不一

要对两口子一块对,要错一块错,千万不要一个对,一个错,小东西太聪明了,知道怎么去钻空子。当家长们毫不隐讳地在孩子面前为家庭问题争吵时,孩子们会感到迷惑,没有安全感;孩子会钻你俩的空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一定要团结统一,分歧要在私下里解决,要让孩子确信你们在家务活、日常杂务、作息时间以及禁止打架、偷窃、撒谎等规章制度上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使一方强烈反对另一方的某些观点,孩子在场时也应作出暂时的理性让步。

6.过多否定责备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别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看待问题,应该对事不对人,尽力避免说“总是”和“从不”,喋喋不休地指责孩子的缺点等于精神折磨,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宽容孩子尝试错误,对孩子的错指出并予以纠正,让他知道你相信他能按你所期望的做好,即使他这次没做对,不要动不动“你总是„„”,“从来不„„”,各位家长你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他才会认真听,改的越好。

7.过高期待成绩

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态度不认真,那就错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题,“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对他说了多少遍了,他就是不听!”“怎么说也没有用”“狠狠揍了也不行!”„„

殊不知,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有10%到30%的孩子存在着学习能力障碍。这是由于孕期不良环境,生育时早产、难产、剖腹产,人工喂养、隔辈抚养、过早教育、过度管教、缺乏室外活动、学习机会剥夺等原因造成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障碍、性格退缩、感觉统合失调等症状,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而不是打骂所能解决的。

一个孩子能不能高智商读书成绩好不好有8个因素决定,即父母智力正常、远血缘通婚、春季出生、母乳喂养、睡眠充足、勤于运动、体重适中、吃好早餐。这8个因素具备的越多孩子聪明的可能性越大。8.不忍吃苦受罪

今天很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那就错了,因为古人的话现在读来犹在耳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英国有句话说:“不砸破核桃壳就吃不到核桃仁,不忍受学习的苦则得不到幸福!”。我们今天的记忆还不能移植,所以你不去下苦工夫,那些知识不会自动的跑到你脑袋当中来。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古时候,有刺股悬梁、穿壁引光、积雪囊萤、燃糠自照等勤奋好学的故事,主要是要教育青少年树立好学上进的志向。”

六、家长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问题提出:我们常常碰到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如何与老师闹别扭,如何如何与家长顶嘴等,经过究因分析后,我们多半发现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极相关。

1、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

孩子们一般喜欢并尊重有文化、有教养、好学上进、作风民主、举止文明、关系和谐的家长。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

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调查表明:许多学业不良儿童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气氛:家长经常约些朋友晚上打牌、闲聊、外出跳舞、嗜好看电视、玩游戏

2、家长对学校、对教师要有积极的态度

家长应该多向孩子讲述自己小时侯在学校的趣事,向孩子多传达一些自己对学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记忆的信息,努力培养孩子对学校的情感。否则如果家长给孩子传递的都是自己多么多么不愿意上学、学校生活多么多么枯燥无味等一些消极信息,可以想象孩子对学校的概念会是什么样。正确对待“常言”:许多人对刚入学的孩子说:“又被上套了”之类的话,其实他们的话语就等于告诉孩子:学校生活是痛苦的潜台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这种负面的信息会影响到孩子对学校的期望。

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

老师“管”孩子的初衷绝不是与孩子为敌,“管”比“不管”绝对强!出现老师教错了或老师管“多”了的现象是难免。

家长心里着急或生气是正常的,但从教育好孩子的角度出发千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否则不但破坏了老师的威信,以致教师今后很难开展对你孩子甚至对其他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且也使孩子陷入了两难境地,使孩子心目中的两类权威发生激烈冲突,让孩子觉得不知道听谁的好了,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孩子人格障碍:在家长面前表现一个样,在老师面前一个样的双重人格

3、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

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

在家里,有条件的可以单独安排一个房间,住房条件不允许的,也要为孩子安排一个墙角,放一个书桌,供孩子存放书和作业本,使孩子处在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中。

4、注意在家里用完东西就放回原处的榜样作用

以培养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这不仅会使学习环境保持整洁而有条理,而且可以节省寻找学习用品的时间。

例如,在学习前把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这样既免得其他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铺开了写。要求孩子在学习后将各种用品都放回原处,再次学习时可随手拿来。否则:学习用品乱放,杂乱无章,学习时又找这,又找那,半天还找不齐,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妨碍脑力集中,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业,严重的极有可能诱发孩子注意力分散性质的多动症。

5、家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订阅一些报刊杂志

一方面自己拓宽知识面以便有与孩子交流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以书中的某些内容为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论与交流,这对做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学习、促进亲子情感交流、防止“代沟”的产生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代沟”问题——总觉得是孩子大了,不听管了,没办法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学习与积累,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不如孩子了,在孩子心目中已不再占有权威的地位了,可有的家长仍然行使家长的权力,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心理:要么明着对抗,你说什么他就反驳你什么,交流不起来,家长十分苦恼与伤心;要么说什么都不听你的,“非暴力不合作”,我行我素,家长什么也插不上手。因此家长不断更新思想、更新知识结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6、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或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或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此时,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还可以跟孩子讲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很重要的。

7、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

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时间规定;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形成一种时间定向,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

8、力戒拖延和磨蹭

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不专注,学习时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迟迟进不到学习状态中,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貌似学习,学习效果极低 “名模”(名磨=著名的磨蹭)白白浪费了时光

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 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

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

9、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10、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

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校上就会产生积重难反的大困难。

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一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11、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因此,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最好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12、良好的休息习惯

“学生比老师还累”的说法不无道理,老师讲完课后可以回到办公室休息,一天上3-4节课,而学生必须马不停蹄地开始应付下一个老师,如此车轮阵一般忙碌一天,再加上完成每个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消耗很大、十分疲惫,因此休息和睡眠对学生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

我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忍耐我这么长的时间与大家沟通,感谢在座各位的聆听。谢谢!

第四篇:钱志亮 讲座讲稿 科学的早期教育解读

讲座简介:科学的早期教育应该基点在精卵子结合一刹那、起点在脱离母体的一瞬间、目的在为终身发展奠基础、内容以感觉运动训练为主、途径以亲子游戏互动为主、人员主张家庭全员都参与、原则遵循自然自由至自律。

一、早期教育的基点在精卵子结合一刹那 遗传学理论认为

每个生命的发展从精卵子结合的一刹那,就决定了其特有的发展的顺序

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有机体的心理也有遗传问题

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 儿童早期发展的本质是潜能的表达和发挥,潜能可以通过适时、适宜的刺激得到良好表达

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进化论认为

难以达到的和过早、过量的不适宜刺激会阻滞、打击潜能的表达,有时造成潜能不表达或异常表达

过早的环境压力、过度的能力要求所产生的伤害是进化链上的终止信号,它阻断了进化的可能性,淘汰了不适宜的物种

被损伤的潜能是无法恢复的——就像低一级物种被淘汰,不可能再进化到高一级物种一样

同样,在人类个体发育过程中,当生理成熟度未达到时,给予成熟阶段所具有的能力、技巧训练,希望能提前获得成熟阶段所具备的能力、技巧是违反生理学规律的决定孩子聪明与否的父母因素

父母智力正常

远血缘通婚(“出五腹”)母亲有性高潮 春季出生 母乳喂养 睡眠充足 勤于运动 体重适中 吃好早餐

钱志亮的建议 平常心,自家孩子自己知道 循规律,顺其自然按部就班 有信心,及早教育开发潜能 选环境,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豪华装修,羊毛出在羊身上 舍得花钱,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早期教育的起点在脱离母体的一瞬间 新生儿有32种无条件反射

胎儿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安全和舒适的,出生以后,环境骤变,新生儿必须独立地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还必须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

觅食反射、吮吸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探究反射、蜷缩反射、怀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下来的,是本能性的,是固定神经联系,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个体感知觉的发展 出生时最好的感觉

嗅觉、味觉、内脏感觉

出生前和出生时习得的感觉

触觉、本体觉、前庭平衡觉

出生后习得的感觉

视觉、听觉

全面发展的孩子聪明灵通

聪:在言语理解、言语听力、阅读、背诵、算术运算、抽象思维等方面有优势 明:在图画、书写、走迷宫、拼图、操作、认人、条理性、看图写话等方面有优势

灵:灵巧,手巧心灵、操作技巧、运动协调 通:通达,通情达理、幸福快乐、适应社会

三、早期教育的目的在为终身发展而奠基 让早期教育回归纯真的本位:

价值取向由“知识学习”“智力开发”走向 “全面发展”

培育孩子真善美的价值观、发展幼儿的生存能力、建立幼儿的自主自信、学会与人合作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个性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好奇探索乐于学习的动机

早教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不惜钱财进行智力投资,为孩子购买高级玩具、儿童读物等,还拿出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教孩子背诗、识字、数数等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智力是成才条件之一

品德、性格等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关键作用 品德决定着成才的方向

良好的性格,如勤奋、勇敢、毅力等则是成才的重要保证

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衡量的为终身发展而准备的内容一:生存能力 吃、喝、拉、撒、睡 穿、梳、戴、抹 卫生、整理、劳动

为终身发展而准备的内容二:习惯养成

规律生活很重要 遵守常规要知道 积极参与热情高 独立完成少烦恼 文明礼貌重在教 清洁卫生自己搞 与人合作信誉好 收拾整齐能做到

为终身发展而准备的内容三:语言沟通 言语理解、音量控制 口语表达、语气表达 词汇积累、看图讲话 态势语言、情感语言

为终身发展而准备的内容四:情绪管理 了解他人 情绪表达 换位思考 人际关系 礼仪交往 冲突处理

为终身发展而准备的内容五:社会适应 自我认知、自我效能、自我管理 和谐共处、与人合作、互助共赢 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知晓家庭、了解社区、了解社会…

为终身发展而准备的内容六:学习品质 好奇心、态度、兴趣 注意力、专注(定力)责任心、荣誉感、成就感 坚持性、主动性、灵活性 独立性、合作性 整洁与条理 习惯

立足长远兼顾近期 vs 急功近利

长期目标: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能力、自我意识等的初步形成阶段,如果这一时期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将会有利于他一生的发展。

短期目标:早期教育为孩子顺利上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做准备,有责任为他们顺利进行幼儿园学习乃至以后的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

急功近利的典型:早教幼教“小学化”

鼠目寸光把小学课程先学一遍,这样上小学后就“赢在起跑线”——殊不知领跑不会超过一学期,由于关键能力没有得到发展,此后大批沦为“仲永之流”

儿童成熟水平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品质共八个方面 为应付小学入学考试,大班课程小学化

更有甚者改户口提前上学、八月底剖腹产……

“早教幼教小学化”的问题

长期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畏惧情绪,会扼杀学习积极性

因学习的压力孩子少有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可能形成心理上的挫败感

原本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知识消化不良”,到上小学时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束缚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像力

童年只有一次——钱志亮

早教幼教“小学化”伤害了孩子

学业上 “抢跑”的孩子除非有非常强的自制能力,否则上学后一定是老师“一讲就会,一考就错”

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给儿童带来巨大压力

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退缩,甚至丧失自信心 泯灭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种下厌学和不良人格的种子

四、早期教育的内容以感觉运动训练为主 蒙台梭利提出幼儿教育的四个方面:

肌肉训练(运动训练):幼儿时期是肌肉训练的一个重要时期,应该为他设计各种有助于肌肉训练的体操

感官训练(视听触):是最重要的。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和多方法的感官训练,使幼儿发展对不同刺激的敏锐的感觉和观察能力

实际生活训练:与幼儿自己有关的:自我服务的工作;与环境有关的:管理家务的工作

初步知识教育:初步知识教育与感官训练是相联系的,正确的感官训练会有助于初步知识的教育。通过初步知识教育,幼儿迅速掌握了书写、阅读和计算,但最重要的是它们使幼儿感到高兴和愉快

早教训练之一:触觉教育

母乳喂养 亲子同床 多抱多背 捞痒咯吱

拥有毛绒玩具 多玩沙子和水

早教训练之二:本体觉与平衡觉教育

大动作:爬、走、跑、拉、钻、滚、跳、攀、打、翻… 平衡能力

神经协调:身体协调、快速轮换、眼手协调

精细动作:抓、捏、掐、拧、撕、揉、涂鸦、描红、画画、折纸、剪贴、雕塑、女红、择菜…

早教训练之三:听觉教育

听觉注意能力 听觉辨别能力 听觉记忆能力 听觉系列化能力 听觉混合能力 听觉理解能力

早教训练之四:视觉教育 空间关系 视觉辨别 图形--背景辨别 视觉填充 物体再认 视知觉速度

早教训练之五:知觉转换 听觉转视动:听写图形 听觉转动作:完成指定 视觉转动作:模仿表现 视觉转言语:看图说话 ……

钱志亮的建议

多看:一有空带孩子拓宽视野,见多识广 多听:三岁前不怕家里人口多,能说会道 多动:不玩到天黑不带回家里,手巧心灵 多抚:后背由上而下反复抚触,安全信任 多学:不因自己无知耽误孩子发展 多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走向成功

五、早期教育的方法主张抓关键期的巧干

“印刻”(imprinting)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

个体在这时刻所印刻的对象,可以使该个体对它接近、并发生偏好,而且不会被忘却,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它的永久约束性的依恋。

印刻现象和一般的反应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现代行为学的创始者奥地利动物学家K·Lorenz 1935年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一个有机体生命中的一段时间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可超过任何其他时间——事半功倍

此行为发生学理论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奖,为揭示人类个体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

他后来又与荷兰行为学家Nikolaas Tinbergen合作,证明了不同形式的行为是互相协调进而组成一个行为序列的 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司马懿

1.5-3岁:器官协调、感觉与运动整合 1.5-4岁:对物品与自然发生兴趣 2~3岁:计数

2-4岁:时间、空间概念的加强 2.5~3.5岁:遵守行为规范 2.5-6岁:精确感觉、精细运动 3岁左右:独立生活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发展 3~8岁:外语学习4岁以前:形象视觉、色觉辨别 4-5岁:顺序排列  4.5-5.5岁:阅读兴趣

个体智力发展曲线图

智力发展存在着关键期现象:12岁定终身 6岁时智力的80%就差不多确定:7岁看老 80%的70%在3岁前确定:3岁看大

喂养有学问

为什么必须要煮熟? 为什么说五谷为养? 为何宝宝要多吃鱼? 为何要多熬粥熬汤? 喂奶喂到什么时候? 吃水果有什么讲究? 不爱吃蔬菜怎么办?

抚育有窍门

抱左边还是右边? 宝宝缺钙怎么办? 吃鸡蛋有何讲究? 怎么判断冷和热? 后背淤汗怎么办? 为什么要多光脚? 睡眠有什么讲究?

早教讲方法

分床睡还是同床? 为什么必须仰卧? 哭要不要去制止? 是否要介入冲突? 孩子犯浑怎么办? 体罚打哪儿合适? 左撇子是否纠正? 发音不清怎么办?

六、早期教育的途径以亲子游戏互动为主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在《野草》中的《风筝》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可能给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

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确认儿童不仅有发展权、受教育权,而且有享受游戏的权利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21条

生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蛹在变成蝴蝶以前,需要一个表面看来静止的、停息的、休眠的状态 儿童表面的幼稚下面隐藏着极富意义的很有价值的生活,那是他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

儿童只是在表面无所事事中的好奇、探索、涂鸦、幻想、游戏、哼哼唱唱、蹦蹦跳跳中悄悄地构造一个未来的他自己、未来的那个成人,绝对不是无聊、浪费生命

游戏就是幼儿建构积累的过程

在游戏中,既有想象、直觉、兴趣、意愿、爱好、情感、意志等主观的体验和感受,又有对客观、真实、具体、规范的社会存在的理智判断和逻辑思考

在游戏中,幼儿过去的经验得以再现,当前的现实得以表征,未来的可能得以萌芽和预期。在游戏中,幼儿既有对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有与人和社会的交往,也有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性的最佳融合游戏是儿童精神成长的沃土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获得情感、认知、社会性、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在早期儿童的生活中,没有什么活动比游戏能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经验

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解放感、自由感,并不仅仅止于逃避现实或从现实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解放与自由,而是进一步朝向自身的“人性”的解放与自由

游戏是“假想”与“现实”的统一;是“自由”与“约束”的统一;是“主体性”与“反主体性”的统一;是“我在”与“无我”的统一;游戏具有双重性格,是多样性、矛盾性的辩证统一

——王小英《探寻儿童游戏意义的新视野》:《学前教育研究》 2006年第10期

世界幼教之父福禄蓓尔:游戏、恩物、作业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游戏是幼儿时期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是组成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童年时代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游戏包括精神性游戏和运动性游戏两种

恩物是一种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活动玩具。“恩物”主要有6种,基本形状是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整套恩物体现了简单到复杂、统一到多样的法则,展现了自然事物的性质、特征,是幼儿理解周围客观世界和形成对万事万物的主观认识的媒介

作业是为幼儿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例如,绘画、纸工、刺孔、用小木棒拼图、串联小珠等,在作业的方法上,要求从简到繁循序进行

民间传统游戏

拉大锯、捉迷藏、打手背、骑大马 跳皮筋、编花篮、荡秋千、踩高跷 跳房子、挑棍儿、踢毽子、滚铁环 跳大绳、抓子儿、翻饼烙饼 折纸、剪纸

如今早教花样百出:

幼儿英语、幼儿科技、幼儿书法、幼儿拼音、幼儿舞蹈、幼儿识字、国学启蒙、情商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挫折教育、礼仪教育、蒙氏算术、数学启蒙、思维训练、珠心算、纸工创意、泥工创意、多彩创意、感统训练、少儿武术、体育、创造力培养、奥尔夫音乐课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孩子的教育上,常常是孩子的兴趣与父母的期望大相径庭,父母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往往是徒劳无益,甚至伤害了孩子 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给儿童带来巨大压力

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退缩,甚至丧失自信心 泯灭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甚至种下厌学和不良人格的种子

过度教育——得不偿失

个体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格塞尔“双生子爬台阶”的实验告诉我们,任何过早教育、过度教育都是属于“揠苗助长”的摧残行为

表面上似乎是丰富了给孩子的心理刺激,实际上却造成刺激剥夺的后果

过早或过度教育剥夺了婴幼儿以健康心理走向成熟的机会,也妨碍了父母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到孩子早期成长的过程中去

钱志亮的建议

家长:重视与孩子一起的时光 妈妈: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爸爸: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 孩子:不玩到天黑坚决不回家

七、早期教育的人员主张家庭全员都参与

亲子关系的自然性——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从生命萌芽的时候起,就确定了父母的角色身份,父母对子女来说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

亲子关系的社会性——无法推脱的抚育关系:要对子女尽抚养教育义务,教他成人、成才

亲子关系的持续性——没有退休的终身套牢:从孩子出生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

亲子关系的深刻性——潜移默化的深深烙印:父母言行对子女潜移默化影响,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最大、最深刻

亲职缺位的社会现象:

城里白领妈妈竞争激烈化工作繁忙、白领爸爸经常加班应酬花钱请保姆看孩子 城里蓝领父母为了生计疲于奔命也没空陪孩子随便交给老人看孩子 有钱父母把孩子早早送到寄宿机构 没钱父母外出打工甩孩子给祖父母 高学历有本事父母没有时间参与早教 低学历没本事父母不懂如何参与早教

社会变迁对家庭人伦的影响

父子有亲(责任与义务)——父子无亲 夫妻有别(分工与合作)——夫妻无别 兄弟有悌(仁慈与友爱)——没有兄弟 长幼有序(敬重与服从)——长幼无序

今天的家庭问题越来越多

不和睦家庭、再婚家庭 单亲家庭、离异家庭 领养家庭、寄养家庭 隔代家庭、分居家庭

父亲亲职:勿无为而治

男主外,竞争激烈的时代,做男人不易

奋斗事业兼顾家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孩子荒废不得 养不教、父之过,尽职责、不犯错。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钱志亮讲座讲稿-解读入学成熟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钱志亮 讲座讲稿[1] 解读入学成熟水平每年四月份开始,接受咨询时家长问得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孩子是否该提前升入小学。到了九十月份,很多新生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一般又集中在为什么孩子入学适应困难、为什么孩子刚入学就不喜欢上学、为什么老师总是反映孩子不会听讲、坐不住、老跑神、特粗心、小马虎„„

小学低年级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一般集中在孩子“太小”(其实生理年龄已经到了上学年龄了)、孩子没“长熟”就上学了、“有问题”、家长操之过急了(提前上学)、学习能力不足、幼儿园没教到位„„

现实中我们会观察到好多类似的孩子:刚入学就厌学;上课老管不住自己;磨蹭;不会听讲;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笨手笨脚;自理能力差;不会与同学相处;经常哭哭啼啼;„„

这些都是由于孩子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提前上学的结果!孩子入学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艰难转折:

——人生使命发生变化:人生职业由轻松快乐的“玩”转换到不付出努力不可能成功的“学习”,“老师说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工作一样,学习是小学生的工作,不能玩儿了”;

——学习环境发生变化:生活的阵地从充满童趣的幼儿园转移到到处充满竞争血腥的小学,原先已经“混熟”了的幼儿园“小朋友”转眼就都换成互不相识的陌生“小同学”了;“幼儿园是老师顺应孩子,小学是学生适应老师”;

——学习内容发生变化:原先的主要内容游戏活动转换成听说读写算拼的知识技能学习了;玩成了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奖励品”、“奢侈品”;

——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幼儿园学习就是看老师怎么做自己再模仿操作,小学必须记忆、反复作业、多读多写;小学就有学业了,“业精于勤荒于嬉”;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幼儿园吃喝拉撒睡穿戴抹老师全程关照,吃饭都是老师分好了送到各自座位,喝水都统一行动,小学中午得自己排队领饭、自己记得喝水、吃完饭还得自己刷碗;幼儿园急了可以哭,“小学生怎么好意思哭呢?”;

——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幼儿园阿姨象妈妈,小学老师就是老师;幼儿园老师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小学老师们走马灯一样一个一个地来又一个一个地走,“车轮阵”似的“弄晕我们为止”,上完课就走了,倒好,课间自由了、也没人管了;“幼儿园老师哄着我们,小学老师拿纪律要求我们”;

——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幼儿园比谁长得高、长得壮;在“学生的分数就是家长得面子”盛行的时代,小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期望与压力;

——生活规律发生转变:幼儿园可以睡到较晚,从容起床到幼儿园吃早饭,上小学必须在家吃早饭;幼儿园中午可以睡午觉,小学顶多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幼儿园晚上回家没作业,困了就睡,小学必须写完作业才敢睡!„„

在义务教育体制下,我国各地的入学标准都以生理年龄,界定在6周岁起到7周岁,所以入学登记时是必须“查户口”的,这是国家教育制度所决定的。

外国入学的年龄一般都界定在5岁,主要是因为其文字主要是字母文字,易于辨认与书写,而我们使用的方块汉字相对而言对视觉辨认和精细肌肉的要求要比他们高得多,所以我们向后推迟一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幼儿园里,老师最大的体会就是孩子在年龄上的差异,而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有时看到哪怕是大一个月在各方面的发展就不一样。而在小学里,年龄的差异有时也分外明显:有的孩子是刚满6岁,有的孩子快7岁了!坐在教室里,行为自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视觉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即便是生理年龄相同,随着后天成长环境和受教育水平与程度的不同,孩子彼此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取决于:孩子出生后的抚养人、早期教育的内容与程度、幼儿园教学的水平等综合因素。

我们在小学的观察实践表明,孩子在进入小学的时候差异就很大!入学前的一项满分为60分的心理测验表明,一般的孩子得分20-30分左右,高的达50,低的还不到10分。根据我们多年的追踪发现,低分孩子并不意味着“笨”,日常生活中他们其实挺“聪明”,但是往往由于年龄问题而显得“发育迟缓”(delay),低年级时“翻身”的可能性不大,一般要到3-4年级时才“暂露头角”,有的要到5-6年级才“彰显本色”,有的到初中后才显示出“后劲”,我们称这些孩子为“起跑缓慢者”。知识在无限地增长,而每个孩子的学习时间却是有限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今天学校的教学必定是高速度与高效能的过程,注定有许多“学习缓慢者”因为不适应而惨遭淘汰,他们其实不是“学不会”,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过去的留级制度为这类孩子“另辟蹊径”,给他们“救助之道”,翻开历史我们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有“留级”的经历,现而今取消留级制度后,一旦孩子起跑失败即预示着终身拼命追赶甚至终身失败。古人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竞争低龄化、激烈化的当今社会和“12岁定终身”的法则已经注定这些“起跑缓慢”的孩子将会被无情地甩在后面;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孩子的“毫厘”之处正是不为世人所了解的“入学成熟水平”。

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从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神经协调能力等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判断孩子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

孩子如果达到了“入学成熟水平”,在学习与掌握知识、理解教师语言、眼神及动作暗示等方面会十分迅速,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就会多些,而教师的积极评价又会影响着同学对孩子的评价,同时也决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孩子的自我定位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孩子未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尽管孩子并不笨,但由于不在同一起跑线,就会陷入消极的恶性循环之中,影响孩子的发展,导致“学力不济”性学业不良,迟缓、多动、违扭等行为问题,不会听讲、磨蹭等学习习惯问题,紧张、焦虑、自我评价低等心理健康问题等。

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旗帜鲜明地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n长期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n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畏惧情绪,会扼杀学习积极性

n因学习的压力孩子少有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可能形成心理上的挫败感 n原本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知识消化不良”,到上小学时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n束缚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像力

童年只有一次——钱志亮

“幼儿教育小学化”伤害了孩子

n学业上 “抢跑”的孩子除非有非常强的自制能力,否则上学后一定是老师“一讲就会,一考就错”

n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n给儿童带来巨大压力

n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退缩,甚至丧失自信心 n泯灭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n种下厌学和不良人格的种子

幼儿园片面发展的孩子在小学里

n视知觉发展不力¡ª不明:书写糟糕、阅读不良、丢三落

四、不修边幅、马马虎虎、一听就会、一考就错

n听知觉发展不力¡ª不聪:不会听讲、记忆缓慢、运算出错、思维发散不好、不善言表、大智若愚

n运动协调发展不力¡ª不灵:书写障碍、共济失调、毛手毛脚或笨手笨脚、经常闯祸、碰杯打碗、体育不好

n触觉情感发展不力¡ª不通:触觉过敏、芒刺在背、六神不安、脾气糟糕、性情古怪、或矛盾儿或边缘儿,干部和三好生没人选他

儿童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

n影响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孕期、出生)、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 n在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家庭与幼儿园的联合塑造、自发生长与外在培养的相互促进下,会使相同年龄儿童的生理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处在不同的状态,这就使得孩子们在进入小学时即存在着很大差异 研究思路

n幼儿园的目标 n小学课程要求 n寻找接轨之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目标

n健康目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有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

n语言目标: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n社会目标: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能遵守日常生活的行为规则,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n科学目标:对周围的食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表达、交流探索的结果。能从游戏中感到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爱护动植物,关心环境资源。

n艺术目标:初步感受并喜爱生活中的艺术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n长期目标: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促进感官和运动能力发展、形成和发展语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和品质、了解社会规则、促进身体和人格健康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n短期目标:每一个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都要进入小学,幼儿园有责任为他们顺利进行小学学习乃至以后的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

小学课程结构分析

n小学课程:语文、数学、外语、体育、思品、科学、计算机、音乐、美术 n核心课程:语文、数学、外语 n重要课程:体育

n全面发展课程:思品、科学、计算机、音乐、美术

语文课程能力分析

n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n听:态度和结果 n说:形式和内容 n识:辨识和记忆 n写:书写和写作 n读:阅读和朗读 n拼:拼音和组词

n译:古今对译和普通话与家乡话的对译

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 n数与代数 n空间与图形 n统计与概率 n实践与综合应用

n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外语五大块:

n情感态度: 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n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n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

n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n文化意识: 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小学一年级体育达标 n50米跑(腿肌肉奔跑)

n2X25米往返跑(腿肌肉奔跑+灵活性)n立定跳远(腿肌肉爆发力)n投沙包(胳膊肌肉力量)n坐位体前屈(腰肌和腹肌)n跳绳(大肌肉+协调技巧)n踢毽子(大肌肉+协调技巧)

研究策略

n充分了解幼儿园的目标和小学的课程要求,并寻找两者的接轨之处。秉持尊重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也致力于服从小学课程及儿童现实发展需要的最终目的,解构小学各个学科所涉及到的儿童各种认知能力和领域

n专注于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而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的下移

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经验

n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判断儿童能否成功入学的标准:

n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学习态度、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基础 n欧洲“ 新教育运动” 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强调的感觉训练 n世界幼儿教育最前沿的“ 学习品质研究”

我们的判断依据:

n视知觉能力visual perception n听知觉能力auditory perception n运动协调能力movement coordination n知觉转换能力perception conversion n数学准备能力mathematics readiness n语言沟通能力language communications n社会适应能力social adaptability n学习品质 learning quality

入学成熟水平一:视知觉技能

主要有空间关系、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等几个方面。

——空间关系是指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这方面的视觉功能是指对物体或符号(图片、字或数字等)的位置以及与他们周围一些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识字教学、书写教学、阅读教学等都离不开空间关系,简单检测方法观察孩子是否经常把3写成“E”、6和9难分、士和土同一等;

——视觉辨别是指把一个物体从另一个物体中区别出来的能力。例如,要孩子在一列有两个耳朵的兔子中找出一只仅有一个耳朵的兔子,即求异的能力。找出相同的图形、图片、形状、字母与词是另一种视觉辨别任务。物体可以通过颜色、形状、模式、大小、位置与明暗来区别,视觉辨别字母与字词的能力是阅读学习的基础,如孩子能否将bpdq分辨;

——图形--背景辨别是指把物体从包绕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的能力。有这方面缺陷的儿童不能够把所要求的项目从视觉背景中区别出来,他们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

——视觉填充是要求儿童在部分刺激不出现情况下认识或区别物体。例如只看见了长颈鹿的脖子就能说出是什么动物、只看到自己姓名中某个字的一半就能说出是哪个字等。——物体再认是指当某个以前见过的物体再次出现以后,把此物体认出来的能力。这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几何形状的再认,如正方形;对物体的再认,如猫、脸或玩具等;对字母、数字及词的再认等。

入学成熟水平二:听知觉能力

判断孩子听知觉能力发展的情况可以从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和听觉混合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衡量: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辨别的能力以及辨别一组或一对词之间差异的能力。如向儿童呈现发音差异很小的一对字或词(如“再—才”、“为一会”、“百一白”、“b一P”等),要求儿童背对测试者(避免儿童从说话者的口形中找出视觉线索),判别这对音的同异;

——听觉记忆能力是指贮存与回忆所听到信息的能力。例如,要求被测儿童做三个不相干的活动:关门和把书放在桌上、喝奶,儿童听了以后是否能够把这三件事贮存起来,在做的时候再回忆起来呢?或者从能否复述大人讲的故事等方面检测;

——听觉系列化能力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回忆出来的能力。例如能否准确复述7-9位数字、按笔画顺序书写、准确复述一句话等;

——听觉混合能力是一种把单个语音或音素混合成一个完整的词的能力。有这方面缺陷的儿童不能把音素“g——uāng”合成“光”的发音,或把“pú--táo”形成词“葡萄”。

入学成熟水平三:运动协调能力

运动能力主要是大肌肉运动和精细肌肉运动两类,而这些与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偏重认知、轻视儿童运动活动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关;还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揠苗助长,剥夺儿童自由活动和剧烈运动的需要,人为地造成了儿童运动缺陷。达到入学成熟水平的孩子一般能

——各种各样地走:向前、向后、侧身、带着物体走、边走边放物体(如把小球放到瓶子中)、、跳跃着走、蒙着眼睛或眼睛注视某一特定位置走、学着各种动物样子走等;

——各种各样地跳:向指定方向跳、单脚跳、双脚跳、三级跳、摸高跳、跳绳等;

——平衡:沿直线走、在低平衡凳上前后走、侧着走、表演各种动作(如跳跃、旋转、抬物体、丢物体等)、独立骑两轮车、前滚翻等;

——扔与接的动作:把某一物体扔进特定的目标中、接住他人扔过来的各种东西等; ——精细肌肉动作:如描写、抄写各种线条、图形、字母、数字、实物(画画);能把水倒到各种容器中,并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如到某一刻度、不准洒);会使用剪刀、系鞋带、扣纽扣、使用针线、折纸等。

入学成熟水平四:知觉转换能力

入学的孩子除了在上述三方面独立发展较好外,小学学习活动中还需要视听动能互相转换的能力,如

——听觉到动觉与视觉:孩子听一个有节奏的打击声,然后把它转换成视觉一动作形式,即用点和破折号把它写出来;或要求孩子把听到的字、字母、数字写出来; ——听觉言语到动作:把听到的一些要求(听觉一言语)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把它体现出来; ——视觉—言语或动作:模仿别人的动作或表情、看图说话、看图做动作等;

——触觉—视觉或言语:闭眼睛触摸某件物体并确定所摸的物体是否与所看到的物体相同;或者隔着一层布摸物体(不许看)然后把它描述一下或画下来。神经协调可以通过孩子模仿原地踏步走、对指测验、翻掌测验、“你拍一我拍一”游戏、“一枪打四个”游戏等方法进行判断。

入学成熟水平五:数学准备

数学准备技能是指学生上学前应具备的与数学相关的数数、对应、分类、排序等基本能力。

儿童与数学 n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如小朋友有几个指头、爸爸妈妈谁高、小白兔有两只耳朵三瓣嘴四条腿还有一条短尾、苹果是圆的等等都是数学。

n数学除了充斥日常生活外,还广泛地运用于今天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如今的数学已成为众多工作岗位的先决条件、就业机会的敲门砖,因此数学能力将制约一个人的发展潜力。

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意义

n一方面是认识世界的需要,通过数学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 n一方面也是培养习惯的需要如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学习兴趣等;

n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n我国课程方案将语文、数学、外语列为小学主科,因此幼小衔接离不开数学准备。

——数数:由1数到100,由10倒数至1;

——对应:知道数字与具体环境之间的联系,是理解数字涵义的表现,如爸爸妈妈自己是三口人、大家有两只手、椅子有4条腿等;

——分类:指把物体按照一种或多种性质进行分组或组合,如根据花色、颜色等将扑克牌进行四种以上的分类;

——排序:依赖于对物体一般属性的认识,能将物体按照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进行排列,如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属性对物体进行有次序的排列。

入学成熟水平六:语言沟通能力

n言语沟通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人类交流方式 n基本过程是:说话者有一种思想要表达,利用言语对它进行编码,表现为合乎语法的话语,把深层结构转化为表面结构;听话者则对话语进行译码,把表层结构按其理解还原为深层结构,并对此作出反应

n言语沟通过程常常伴有其他非言语的符号系统加以补充。言语沟通的意义

n言语沟通作为人与人沟通的直接桥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性,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工作效率、建立和谐社会都非常重要。

n学校的主要活动是教学,教学的主要媒介就是言语沟通;课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离不开言语沟通,因此言语沟通能力良好的孩子,不但能准确接受理解老师和同学的言语,而且还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思想,赢得老师和同伴的接纳与信任,更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适应学校生活也非常迅速;

n反之,言语沟通能力弱的孩子听不懂别人的语意、读不懂他人非言语暗示、不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被人误解歧视耻笑、缺失玩伴、心情沮丧„„ 语言沟通能力包括

n正确接受理解他人言语 n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 n音量适当 n表达流畅

n词汇丰富:组词能力、形容词描绘、给形容词加名词、说出恰当的数量词、说出恰当的反义词、说出介词和方位词、说出礼貌用语

n口语表达能力:造句、听话改错、听故事回答问题、看图讲话、介绍小朋友 n体态及肢体辅助语言的应用

入学成熟水平七社会适应能力

n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应有的、适合其生存环境的、公众化言行举止的能力,它是个体在社区内生活工作、交往、参与活动的最基本的必备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

n学校即社会,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例如竞争、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突变、角色和角色转换、赞扬、批评、成功、失败、规范、处罚„„都会在学校生活中预演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

n适应性行为包括:独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能力

n社会技能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如接受权威、谈话技巧、合作行为;与自我有关的行为,如情感表达、道德行为、对自我的积极态度;与任务有关的行为:参与行为、任务的完成、遵循指导等。

入学成熟水平八:学习品质

n学习品质是指参与个体学习过程的有机体的一切身心状态,他是一个人在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的意志以及学习自信心等各个方面。

儿童的学习包括 n对知识经验的掌握 n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n学习兴趣的形成 n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n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掌握

学习品质的意义

n优良的学习品质对学习活动起始动、维持、激励、定向和调节的作用,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合理地调节学习者的紧张与松弛、监督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指导学习者灵活辨证地解释看待学习结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学习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水平的发展,带动其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学习品质从本质上

n是人格特征在学习上的体现,而人格特征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工作、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学习和教育活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训练的方式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n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品质对学业成就的预测功能超过智力条件,而且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入学前阶段最为有效,学习品质在入学准备发展中会起到整体的统领作用。

学习品质的内容

n好奇心、坚持性、主动性、责任感、灵活性、独立性、合作性、专注力、整洁条理、荣誉感性、学习兴趣、生活习惯

如果您的孩子在上述方面存在问题,我们建议:尽快补救或及早做延长幼儿园教育年限之准备。

研究三步骤

n1.出版理论书籍告知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n2.研制专业量表,诊断出哪些方面出了问题 n3.编写提升手册帮助家长和教师训练提升孩子 研究著作出版 n2006年;36元

河南美术出版社

《学前早知道》

六种能力,200页 n2011年4月;65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入学早知道》

八种能力,441页

研发了《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量表》

n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结果发现,高、低分两组受试者在每个题目上的得分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表明量表题目具备良好的区分度

n通过计算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来检验量表的信度。全量表(共59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7 n分半信度:把问卷的奇、偶题号分成两半,采用分半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所得分半信度系数为0.757,经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校正后的分半信度为0.862,表明题项测定内容具有同源性

n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均在0.184-0.504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各个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均在0.501-0.799之间,存在较高相关。这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n两年的追踪发现极为准确

n获得国家版权局著作版权,软著登字第0248227号 n正在市场研发,2011年9月投放市场

主持编写了一套《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提升方案》,现代出版社,2011 视知觉

北师大幼儿园黄珊园长及其团队 听知觉

明天幼稚集团郑永爱园长及其团队 运动协调

六一幼儿园刘建霞园长及其团队 知觉转换

棉花胡同幼儿园张立园长及其团队 数学准备

蓝天幼儿园吴华英园长及其团队 语言沟通

北海幼儿园柳茹园长及其团队 社会适应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冯慧燕园长及其团队 学习品质

北京市安华二幼吴红霞园长及其团队

本研究得到了诸多小学权威肯定

n特级教师、北京光明小学老校长刘永胜:近些年有些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违背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干扰了小学教育,我一向反对!我认同钱志亮从心理学视角提出的八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n特级教师、北京中关村四小校长刘可钦:我们从不搞什么入学测试,但会约家长来谈一次话并对孩子进行活动观察,关注如钱老师所述的行为习惯、社会适应、学习品质等能力的提升和准备!

n特级教师、北京实验二小副校长华应龙:如志亮的研究所述,儿童入学数学准备内容除了数数外,定位、正逆排序、对应、分类、比较、图形建构、时间、货币、推理、数感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n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小学入学准备重在能力准备,幼儿园大班必须走出拼音、识字、算术、英语等学科知识教学的误区!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的本质是拔苗助长,其结果适得其反!

n特级教师、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孙广杰:小学入学考拼音、考认字、考算术是一种短视行为,钱志亮教授入学成熟水平概念的提出,对引领家长科学地帮助孩子进行入学准备,起到了非常有价值的引导作用!

幼儿园到小学的变化

n人生使命的变化:人生职业由玩到学习n学习环境的变化:校园、伙伴、教师 n学习内容的变化:游戏活动到知识技能 n学习方式的变化:观察操作到记忆读写 n师生关系的变化:保育老师到教育老师

n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小朋友到小学生 n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睡眠时间的变化

详情参见

《入学早知道——儿童入学必备的八种学习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让每个孩子有尊严地开始其学生生涯!

亮。任何转载、复印和引用都需征得其同意。

下载讲稿: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钱志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讲稿: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钱志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9.11回到原点看人钱志亮教授讲稿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钱志亮 讲座讲稿 回到原点看人 ——兼与大家讨论人的本质属性 讲座简介:借着两千多年前圣哲们的智慧,分析了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性,从人的本质属性——......

    钱志亮教授讲座学习心得

    钱志亮教授讲座学习心得 我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聆听了全国教育名家钱志亮的讲座《回到原点看人》,让我重新思考了师生关系。我觉得要像钱教授讲的敬畏每一个学生的生......

    钱志亮讲座讲稿-面向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5篇材料)

    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钱志亮 讲座讲稿 面向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一、儿童全面发展的涵义 n心理方面健康发展 智力因素方面 非智力因素方面 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n社会层面......

    听钱志亮教授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免费分享创新 听钱志亮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16日,我参加了教育学院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有幸聆听到钱志亮教授的讲座《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他的个人素质,个人魅力非常值......

    听钱志亮教授讲座心得[推荐]

      听钱志亮教授讲座心得 前几个礼拜,我有幸聆听并学习了北师大教授钱志亮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听了钱志亮教授的讲座,不禁使我想起一句老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一、语......

    听钱志亮讲座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听钱志亮讲座心得体会 今天,我聆听了钱志亮教授的《回到原点看人》的讲座。在讲座中,钱教授语言幽默、表情丰富、表演生动,阐释了对教育、对人生的态度和理解,解读了教育的......

    钱志亮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幼儿教育解读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幼儿教育 讲座简介:现实幼儿教育已经被搞得鱼龙混杂!本讲座认为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是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抓关键期事半功倍、游戏为主自......

    听钱志亮教授讲座心得体会(共五则范文)

    听钱志亮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钱志亮,北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曾任北师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