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
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
杨金玲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
摘要在以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为认识论的现代教育中,出现了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普遍现象。本文从生命教育的视野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反思,从滋养生命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的生命价值观:知识的终极价值是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包括智慧价值和精神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知识价值智慧价值精神价值
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愈来愈热衷于追求知识,狂热地进行教育投资,“知识至上”的声音压倒一切。可是我们却深切地感受到在科学知识为人类谋取愈来愈多的福利的同时,当代人的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回到教育的本体世界——生命世界中去寻找失落的知识价值。
1、知识教育必须回归生命
1.1对知识的再认识
对“知识是什么”的回答,代表了人们不同的知识观,而知识是复杂的,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至今没有形成共识。在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是对事物属性和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1杜威说:“知识即指操作或行动,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2罗素感叹道:“知识是一个不能被精确定义的名词。”3„„ 虽然对知识没有形成定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知识与认知者紧密相关;知识具有过程与结果两个要素,知识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不具有价值中立性,它与人是有关涉的。
为了能够深刻认识知识,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哈贝马斯从人的三种旨趣出发,把知识划分为三种类型:技术的知识、实践的知识、解放的知识。这里,解放的知识不断协调并超越前两种知识。波兰尼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其中显性知识指可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指无法表达的知识。梅耶把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关于活动的程序、步骤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指调控认知过程的知识。至此,知识开始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引自张华等著:《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转引自洪成文著:《现代知识教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改变了其价值中立的公共面孔,走进了个人世界,浸染上了人的情感与理性色彩。
1.2对知识教育工具化的反思
从知识发生学看,知识最初是一个整体,后来出现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化。科学知识凭借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独特优势迅速占据了知识教育的顶端,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斯宾塞曾经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因为它最能为人类的完满生活作准备。至此,知识的工具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和空前重视,人们甚至对知识的工具价值达到了崇拜的地步,“时间就是金钱”的格言变成了“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可以给人带来财富的工具价值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我们认为,知识的工具价值指的是在健全生命的框架内,知识可以服务于生命的有用性,可使人学会“创富”的本领。例如,观测得出的自然规律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劳动技能方面的知识可以给人类提供谋生的手段和改造环境的本领等等。可见,知识的工具价值既不应该被过分抬高,也不应该被鄙夷不屑。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存在的有灵性的实体,人既不可能只活在柏拉图的精神世界里,也不应该像动物一样行尸走肉。
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不等于把知识工具化,在这里应避免的一个错误观点就是认为知识的价值就是其工具价值,知识教育的核心就是教给学生工具化的知识。这种观点的危害是:教育成了唯利是图的教育,知识成了牟取利益的手段,人成为知识的奴仆,知识教育完全游离于生命之外,成了物化的、非人的教育。知识教育既应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又应摆脱工具化教育的纠缠,使知识教育充满生命的热情与灵性。因此,生命呼唤教育回归,知识渴望与生命相逢。
2、知识的生命价值观内涵
2.1生命对于教育和知识的本体论意义
生命对于教育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只有人类社会才有真正的教育,所以,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双重存在,决定了人既具有内在规定性又具有超越性。人生活在有限之中,但又有追求无限的本性,即人要超越自己的内在规定性,这一方面给人造成了痛苦和幸福,另一方面又使人和社会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回归生命,是对人的认可,对生命的尊崇。生命教育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真实的“人”的教育。
生命对于知识,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是人类几千年认知活动的成果,它纵向跨越时空,横向穿越认知活动的各个领域,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必须把知识传递下去,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从这一点看,知识是既存的有待认识的客观真理,与个人无关,更与生命无关,它是价值中立的。现代教育奉行的就是这种知识观,可是,当知识进
入教育过程,就必然与人发生联系,于是,现代教育就在这种知识观下,培育出了残疾的生命:书呆子现象、硫酸泼熊事件、自杀和杀人事件等等屡见不鲜。这些残疾的生命无声地昭示了现代教育的失败。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现代人的知识价值观是不健康的,现代人对知识的追求表面上是崇尚知识,实际上是向往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而对于生命终极价值的“应然”追求,早已抛之脑后。可是,功成名就却遮不住内心的空虚,名利双收仍抵不过生命的落寞,于是,出现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是必然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知识的生命价值就在于知识可以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达到滋养生命的终极价值。
2.2知识的智慧价值
智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们对智慧的说法莫衷一是。《牛津英语词典》中对智慧的定义是:“对于有关人生和行为的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目标与手段的选择中表现出判断的公正合理。”4怀特海认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5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两点:智慧的产生离不开知识,智慧总是与实践不可分离。
从字义学上分析,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智”中有“知”又有“日”,“日”代表光明与劳作。有“知”无“智”易“得病”,即为“痴”。可见,有知识是有智慧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智慧的达成要以知识为基础,以活动为中介。因此,我们认为,智慧是高于知识的一种境界,是能正确选择人生价值取向并在此观照下正确洞见事物发展趋势,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知无智的生命是呆板的,充满智慧的生命是富有灵性的。无论从个人向度还是从社会向度来看,教育都是要培养充满智慧的生命,因此,知识必须走向智慧。
知识怎样才能走向智慧?怀特海说:“通向智慧的唯一道路是面对知识的自由。”6 杜威认为,知识不是被告知的,学习知识即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与追求;皮亚杰提出,教育应大力发展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应致力于“造就智慧的主动探索者”。可见,要促进由“知”向“智”的转化,教育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由活动空间,这里的活动即指思想层面又指实践层面,教育要在约束与自由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只有在自由活动中知识才可能催发智慧。
在知识教育中,我们应该反对阻碍智慧产生的两种知识观,即终点论知识观与过程论知识观。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实际上就是终点论知识观,即把学到客观知识作为学习的终点,认为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这种知识观的实质是把人看作容器,扼杀了人的灵性,智慧根本无从产生。过程论知识观则认为过程的意义远4《牛津英语词典》,第191页。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页。转引自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大于结果,知识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求知的过程上,结果怎样并不重要,这种知识观似乎更有助于智慧产生,但在缺乏知识基础的情况下,智慧很快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等于从根本上阻断了智慧的产生。前面已提到,知识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犹如平衡木的两端,把知识教育放在任何一端都会出现失衡现象。所以,知识教育要对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进行审慎地反思与批判,要在平衡木上寻找平衡点:既要传承文明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建构个人的主观世界。我们认为,只有在学生建构个人主观世界的过程中,知识才具有了生命的意蕴,智慧才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2.3知识的精神价值
精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兼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向度,感性和理性两个区间,它既可以指个体独特的内心世界,又可以指社会团体共同的信念和意志力。罗素说:“精神——常识可以这样讲——是由做出各种不同事情的人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从认识或知觉方面讲,他们有知觉、回忆、想象、抽象和推理的活动;从心理情绪方面讲,他们有快乐的感觉和痛苦的感觉,他们还有情意和欲望;从意愿方面讲,他们可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件事情或者不去做一件事情。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划入‘精神’的事件范围之内。”7可见,罗素理解的精神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层面的所有现象。
蒂里希说:“作为精神而完成的生命,既包容着真理,又包容着激情„„既包容着正义,又包容着强力意志”。8
所以,许多哲学家把精神看作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我们认为,精神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具有明显的知识韵味和情感、意志特征。知识是精神产生的原基,同时又涵育着精神的不断发展,知识的精神价值指的是知识可以引导人求真、向善、审美。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活动。古代诗人屈原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中饱含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与渴求;柏拉图认为“知识即美德”,求知就是追求良知和德行;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是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理解和对道德的把握。早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在生产劳动中观察自然,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地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也形成了相依为命、赖以生存的人际关系。他们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的思考虽然是形而上学的,但却属于本体论的知识,并催生了人去不懈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同时,随着科技与文化的进步,精神对知识的发展愈来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布鲁诺宁可被架上火刑柱也要捍卫“日心说”,达尔文不顾宗教势力的压制公布了《物种起源》,马克思遭7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第31页,商务印书馆,1997。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第118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9。
受流亡之苦也坚持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在追求能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知识的过程中,精神逐渐形成了求真、向善、审美的正义性和情感性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命也因而具有了动人的光彩。纵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求知的过程即求真、向善、审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如入夜细雨,滋养生命,悄然无声。
因此,教育就应该注重挖掘知识的精神潜质,通过启迪、熏陶、主体间交往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精神逐渐丰盈起来,唤醒人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
至此,我们似乎对爱因斯坦“当一个人把所学的知识都忘完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话有了些许感悟:为了生命的和谐与圆融,为了使知识能滋养出美的生命,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必须转变原有的“重利轻人”知识价值观,走向关注生命的知识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0~112.。
[2]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4.73~92.。
(作者简介:杨金玲,女,1976年生人,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联系电话:***,0531-86182549(办),电子信箱:yangjl7602@163.com)
第二篇:珍爱生命_价值观教育
珍爱生命 价值观教育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了还能再长。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地向上生长„„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活下来的,我们又何曾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前几天,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不能忍受饭菜不合口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看到这,我不由得惊叹了,我真的非常不明白!竟然为了这种小事而自杀,这是多么不值得啊!这可是一个大学生啊!他寒窗苦读了十几年,好不容易考试了理想的大学,既然为了饭菜不合口味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可惜啊!
大家知道张海迪姐姐吧!她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
对于张海迪姐姐来说,她随时都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她没有,她仍然是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这不就是体现了张海迪姐姐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么?
如果没有了生命,那么,那些学习、财富,又从何谈起呢?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花开并不意味着花落,而是为了结果,结果并不代表了终结,而是为了更生。生命是一幅亘古的画卷,生命谱写了一篇篇永恒的乐章。
生命因多彩而丰富
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悠悠地起的白云,是风雨过后蔚然升起的彩虹,是婴儿满月的笑脸,是重阳登高的老人饱经风霜的面庞。当你呱呱坠地,生如夏花之绚烂,到安然逝去,死如秋叶之静美。退却浮华,拂去喧嚣。当你蓦然回首时,才发现“生命只不过是上天借你一用的资本”,这种资本最终会归还上天,会因你的消逝而消逝,你只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同时也留不下任何足迹。所以,我们更应当珍惜多彩的人生,不在漫漫人生途中,留下太多遗憾。用今日的无悔选择,拼搏奋斗铸就明日的春秋华盖。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郭明义的颁奖词,他用爱心和责任铸成一道光环,照亮无数人的心,使无助的人不再彷徨,在人们心中久却不忘。奉献不是为了索取,而生命却会因奉献而变得美丽。
生命因追求而珍贵
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这是凤凰以生命的美丽和终结换取人间的祥和与幸福,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才得以重生,在生命中不断追求,完善自我。一代书圣王羲之,五更鸡鸣,挑灯墨池边,六月的酷暑,蚊虫在头顶飞旋,汗水润湿了笔杆,二月的寒冬,墨池变成了砚台,双手冻成了紫红,却依然笔走龙蛇,宣纸上依旧残有飘然字体,最终写下《兰亭序》成为后世临摹的典范。他终其一生,都在向人们展示着“追求是成功的基石”
生命因短暂而永恒
人生在世,短暂十旬。红颜弹指,芳华刹那。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长空,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逐光和热。十五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却在这华夏土地上谱写了一曲英雄壮丽的骊歌,遗范垂后世,风采映苍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落笔仅八字,千载壮忠魂。命运将她推入死亡的深渊,而她却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刘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和英明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隽永。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雪纷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朝朝暮暮,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岁岁年年。人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每一位大学生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虽然生活的时代与我们不同.但他对世界的根本观点从对人生的理解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永远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理想信念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甚至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根木原因所在。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学生在学生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2004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活动,使我们认识了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木禹。他选择到贵州省贫困山区小学志愿义务支教,他的事迹在大学生心中引起了震颤,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生命价值观
论“生命价值观”
———夹缝中生存,依然要乐观
我是李正乾,今天很高兴能代表326宿舍在这里就关于生命价值观阐述我方观点:“夹缝中生存,依然要乐观,敬爱生命”。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屡次发生自杀事件:去年12月在湖北发生的几起自杀事件。据报道,去年12月15日,江汉大学大三女生宿舍楼7楼跳下身亡;12月16日,湖北大学一大四学生竟然因找到工作喝酒庆祝猝死;12月17日,武汉江夏区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女生,疑因感情问题,在寝室烧木炭自杀;12月18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一大四男生寝室内自缢身亡„„一连串自杀事件让人感到震撼,以至我们不禁要向生命发出强烈的追问,向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发出苛责的声音。的确,当一起起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时,已经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可再忽视的现实,那就是生命价值的信仰正在不断崩裂、沉陷,也折射出我们国人错误的生命价值观,已经挑拨了社会大众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随着白布与尘土一起掩埋的年轻躯体尚且尸骨未寒,留下的悲剧与叹息依然存留在这个被诩以高度文明的自然社会中。我们既然能够有机会在人间走一回,就应该懂得生命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比死更艰难,因为生活的路,本来就是充满磨难和坎坷的不平之路,不管如何,我想我们都应该笑对生活。
活着本该是一种高贵而自觉的行为,人类文明自古以来便视生命尊严高于一切,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注重生命礼仪、伦理传统的古老国度。反观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生活在城市一角的“蜗居一族”、清扫大街的环卫工,尽管生存同样艰难,但是,他们的内心依然高贵,坚强的选择活着。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生命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他们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社会价值,更多的是个人价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参加党的一大的代表,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有的成了英雄,流芳百世,有的却成了狗熊,遗臭万年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当初他们参加正确的时候,其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态度、人生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革命,有的则是为了当官、发财、出名,所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拿毛泽东和周佛海这一正一反两个人来说,毛泽东早在学生时代就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结果他从韶山冲走上了天安门城楼,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周佛海在党的一大以后说过,他之所以参加革命,就是想当官、想发财、想出名。由于个人的目的一时未能实现,后来他便投到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民族的败类,最后人民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生命在很多时候,不仅仅属于你自己,属于你的家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和其他关爱你的人,为了不把伤心、痛苦留给这些人,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家庭、婚姻、生存压力时,我们不妨苟且地活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因为,除了生存之艰,人间尚有温存与善良,就算形如“蚁族”、住如“蜗居”,也应该高贵自信的活着。活着的意义在于感知人间的温暖,用自己内心的善良和温暖为他人点亮一盏明灯,也为自己带来欢乐。无论遭遇多少白眼挫折,被别人瞧不起,我们都要及时调整心态,“你最要讨好的人就是你自己”,相信风雨之后会见到彩虹。个人要努力,不要将你心态的方向盘总是交给别人把握,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步建立自信,既要会以乐观的心态努力奋斗,又要学会享受美好的生活。
最后:我摘抄了星云大师的心药方,希望大家每天都是“晴天”。
心药方:
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星云大师
第四篇:历史课中生命教育
给学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高乐山镇民族中学李靖
写中篇文章是缘于偶然的一次历史课上给我的触动,甚至是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使我不得不触动我内心深处有关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层次思考。那是在上“南京大屠杀”时,我在给学生看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时,我竟然看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脸上显出不屑的神情,更有三到四个学生竟然有幸灾乐祸的表情。我当时马上关闭了相关设施,只问同学们:“这值得我们去笑,或者幸灾乐祸吗?同学们,我们该以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历史事件。”
想当年鲁迅因看到同样的现象,体会到国人的精神麻木而毅然弃医从文,而时间到了今天,虽然历史不会也不可能重演,却难道让鲁迅先生所看到的情景,内心所感受到的苦楚重现。
无独有偶,不久又爆发了惨绝的“5.12”大地震,看到国人所迸发出来的强烈的责任感,爱国情,主人翁意识,对于生命的珍爱,对于生命的讴歌,对于生命的礼赞,又让我觉出许多欣慰,看到许多希望。
诚然,在时下的青少年群体中,特别是在中学生中,确实存在践踏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自私、冷漠、颓废„„而出现这一现象,当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社会的层面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家庭的层面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习惯,很多礼仪,很多传统,很多精神的严重缺失;而作为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阵地——学校,无论我们教师怎样为自己的辩护,为自己加上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都有责任去为这一现象负责;当然,也有义务去挽救、去拯救、去唤醒学生心中最原始的,刚刚萌生的生命意识,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更应有这样的使命感,责任感。
人的生命存在是中学教育的原点和基石。中学教育就是应生命存在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而中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具有生命理念的教学过程中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体验作为生命的情感,领悟生命的价值,享受生命的辉煌,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而作为人文色彩浓厚的历史学科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其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历史知识的传递与情感的投入,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生命的积极情感,所以,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历史这一中学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那么在历史教育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如果希望学生热爱生命,就让他和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作为老师,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绝非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的全方位素质的展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传递给学生,因为教师总是主动的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给学生施加影响。而在这种影响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只是一个最单纯的表象,而教师对学生的更多的影响,则是体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隐性的层面上,是潜移默化的。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来对待自己人生的历史教师,自然会以最富激情的语言,最感人的情感,最有感召的肢体语言,将自己最好的精神层面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受到触动、受到启迪、受到生命的洗礼。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去积极主动的感受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精彩,感悟生命的价值,敬畏生命的珍贵。所以,即使一个学问再深,知识再渊博,如果每天却传递给学生的是负面的情绪,消极的思想、颓废的生活态度、庸俗的世界观,很难想象,带给学生的会是什么?培养出来的人会是
“才”吗?只有教师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才会把正能量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一生受用不尽。
(二)改变观念,传递学生健康的生命意识,带给学生正能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在我们这一代的教师中已根深蒂固,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载体。我记得自己上初中时的第一堂历史课就是这样,教师把重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记下来,接下来就是背,就是我们后来的“讲一讲”“抄一抄”“记一记”“背一背”的四个“一”,我们后来也就把历史课形象的称为“四姨课”。而新课标却要求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让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课堂上得以体现,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尊重他们生命的独立性,尊重他们的存在。也要在每一个教学流程中,唤起学生的生命独立性,体会生命的存在,感悟生命的价值,只要教师真正把这种生命意识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然会珍视每个学生。特别是面对所谓的差生的时候,更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情”“手中有爱”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客观公正的面对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存在的价值、生命的乐趣。自身的闪光点,就一定会把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传递给学生,并给学生以生命的正能量的补充,让他们能积极健康的面对人生,正确定位自己,充满自信。
(三)深挖教材,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丰富的人文性、文化性、知识性、精神性、爱国情怀、责任意识等丰富的生命意识的素材,蕴藏其中,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也是无法替代的。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里本身的教学资源,找好契入点和融入点,融入“生命意识”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命教育。
例(1)在讲到人类起源时,可以引导学生体验人类生命进化的艰辛与漫长,人类探索自然的勇气和艰辛。直接给学生传递相关的生命意识,给以正能量。
例(2)在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引导学生体会其民族精神、伟大的爱国情怀,忠贞不二的忠诚之心,自然而然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倾向、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人生观。并引导学生讨论“岳飞之死的” “值”与“不值“。让学生直接思考“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例(3)在讲到陶渊明一节时,让学生思考其“隐世避居”的处世态度,并各抒己见,自然融入学生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作为老师的我适时点拨学生,怎样在人生道路上去克服困难与挫折;怎样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怎样去体现“生命”的价值;怎样去演绎自己生命的精彩,并且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在当今竞争激烈甚至惨烈的社会中去直面人生,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所以,我们的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元素比比皆是,只要我们适时挖掘,合理利用,它会为我们的历史课堂增添不少的生命的闪光点。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互动,在情感交流中,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正如我在文章开篇所引用的案例,触动了我,也给我教学教研上以新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可能是每位历史教师必须的。作为历史课,有自己鲜明的学科特色,但也有自己学科的“劣势”,无论是人物、事件、现象等等都是与我们相距甚远,陌生且难以体验的,若能在教学中合理科学的借助现代的教学设施,把相关历史背景、历史教材、历史材料、历史人物、历史画面展示出来,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最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这本身也是对学生原始生命存在的一种感召,同时,也会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这一高层次的情感体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充分利用现实中的教材、现象说法,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无论课堂的教学怎样精彩,形式怎样新颖,但带给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还是现实生活中来得更直接。如果能挖掘本地的乡土教材中的历史资源,采取合理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与历史零距离的接触,学生受到的生命教育就会触及灵魂。作为我的家乡,也是学生最熟悉的他们的家乡,虽谈不上是红色根据地,但相关的历史教材也可信手拈来。如“唐崖土司皇城“,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厚重;“严家祠堂”可以让学生透过历史看到“礼仪”看到“家教”;“小村红色根据地”“忠堡大捷遗址”“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家乡历史教材,可以信手拈来、科学利用,适时融入到教学中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带给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使学生通过对家乡的历史的再认识,把爱国爱家拉得更近了;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腾飞,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并且是零距离的感受,其效果更明显,触动更深,影响更远,带给学生无限的正能量。
当然,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那只能是空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能在自己的教学流程中,主动渗透生命教育的元素,尊重学生、珍视生命,培养学生树立健全生命意识,健康的人生态度,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生命的珍贵、生活的美好,他们就会茁壮成长,让我们带着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把正能量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扬起生命的风帆,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第五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培训心得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培训心得
华师政法学院的梅萍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她的讲座对我们从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启迪意义。
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人称为90后,鸟巢一代,世博一代。这些青年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与社会主流文化呈现出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的特点。对于教育者而言,要理解青年文化是最具表达力和影响力的亚文化,青年往往在引领社会风气之先;青年文化还是最具矛盾性的文化,青年往往用叛逆、夸张的方式表现自我;青年文化也是最具强烈参与诉求的亚文化,由此导致了网络的充分利用。
教育者还要理解青年的发展是他们的本质和根本需求,用另外一种方式说,没有哪一个青年拒绝成长,不渴望成功。同时,也要理解青年在总体上还是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对青年的政治取向高于福利取向,教育取向高于权利取向。也就是说,我们队青年政治上的要求很高,但相应的福利却减少,对青年教育很多,但相应给予的权利却减少。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对新事物最敏感,最积极地群体,他们是青年知识分子,对问题的看法和探究更深入,他们的激进与先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与破坏力共存;他们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互动频繁、尖锐;他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追求单一,缺乏理想信念;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呈现;他们对传统政治冷漠,但个体化、社会政治参与并存;他们生存压力大,导致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选择的困难。上述都是青年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矛盾性,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些特点,对我们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生命价值观教育关于生死的五大原理也是本讲的重点。包含“生命与生活之紧张”原理,生命是内在的、稳定的,生活是外在的,变化的,要从生命的意义去理解生活中的感受,协调生命与生活。“人生时光与物理时间不等式”原理,人生时光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可操作性,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人生时光,而物理时间客观存在,不能改变。“生命共同体”原理,人类是一个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人生命的经历也是一个共同体,要协调发展。“生死互渗”原理,死亡是渗透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的,死亡不是临死前的那一刻。“死是生活的终止,生命可以永存”原理,生命包含生物学上的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精神生命可以长存。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生死问题,做到不畏惧死,但也不碌碌无为的活,寻找我们为何而生的答案。
这些生命价值观不仅是我们要教会给学生的,而是辅导员自己首先要学会的。我们在教育学生从“何以为生”到“为何而生”转变的时候,先解决自己“为何而生”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生命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找到幸福感,先解决自己是否追寻到有尊严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