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5篇

时间:2019-05-12 08:3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

第一篇: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

裴香兰,佘 蒙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教育博客的应用是博客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对教育工作的一次推进式发展。博客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点。教育博客作为博客的一个子集应用于现代教育,是对教育传播方式的一次突破。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研究了教育博客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内容、途径、传播者和受传者,指出了教育博客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育博客;传播学;传播者;受传者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212-03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这种具有明显大众性的媒体,在得到人们的认可之后,已经成为继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即时聊天工具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现在红极一时的微博也是从博客发展而来的。博客的风靡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其中教育正是其价值体现明显的一个方面。

一、博客 1.什么是博客

“博客”一词,是音译自英文单词“Blog”,有两重意义,一是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二是来源于“Blogger(拥有博客的人)”。它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IT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来的。对于博客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的说法不一。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给博客的定义是:“‘博客是一种可以让任何一个普通用户实现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个人表达的网络出版方式。’或者更形象、更简单的理解是:博客就是个人网上的家,就是一个以个人作为主体的网站。” 2.博客的分类

博客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例如,按博客的使用性质分为个人博客与企业博客;按存在方式分为托管博客、附属博客和独立博客。在本文中,笔者为方便研究分析,将博客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分为生活类博客、时效类博客、知识类博客。(1)生活类博客。这类博客的内容以生活日志为主,包括心情随笔、文学作品、娱乐信息等,内容十分繁杂,在整个博客大军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由于它能够成为一个分享交流思想情感的平台,所以受到众多网民的喜爱。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此类博客具有人际传播性质。(2)时效类博客。这类博客的内容具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在数量上虽然较生活类博客少,但由于博客内容的可读性与时效性,往往能够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由于传播信息的快速性、随意性,不会受到任何外力干扰,所以这一类博客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传播的新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此类传播具有大众传播性质。

(3)知识类博客。这一类博客以知识传播为主,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此类博客往往只针对单独的领域。由于针对性、专业性强,这一类博客的被关注度往往少于前两类博客。读者大多也是从事与博主相同工作或同领域的人,群体较为单一。3.博客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博客与其他网络媒体一样,拥有即时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性。

(1)即时性。博客内容往往反映的是一定阶段内,博主的个人思想状态、心情状态或是新闻事件等等,这些具有时效性的内容在博客中会得到及时甚至同步的反映与传播。

(2)多元性。博客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也可以添加音频、视频,使博客的内容更加的饱满,更容易让受众理解接受。

(3)自由性。博客内容不受排版编辑的限制,内容的多少随博主本人而定,而且博客的内容也不会受到制约,有着充分的随意性和言论自由。

二、教育博客 1.教育博客的定义

在百度百科中,对教育博客的解释是,教育博客是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它超越了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有助于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

教育博客,按其内容划分,是知识类博客的一种。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学与教育领域;其二,网络教育与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

教育博客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博主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一次对教育领域的推进式发展。首先,利用了博客这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对教育资源成果进行共享,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教育经验进行总结。这种形式的共享平台,对教育模式的发展改革有着推动作用。其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育,丰富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外的学习交流。第三,教育博客更能够成为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工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2.教育博客的功能

教育博客在使用过程中对整个教育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辅助正规教育。有些教育博客的博主本人就是老师,博客的直接目的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利用网络进行课堂外的教育活动。博主利用博客的开放性、自由性,将博客制作成一个师生网络互动的平台,博主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有关学习的讯息、作业内容、课堂重点知识总结、考试通告等等。在这里,教育博客发挥了辅助教育的功能。(3)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方式的指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协作。一些教育博客的博客作者针对的不是单独的教学工作研究,而是关注受教育者成长中长期的教育问题。学生的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生在校受到系统化的管理,有理论的依据和教师的监督。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家长没有经验也做不到与其他人的分享交流。针对这种现状,许多教育博客专门针对学生家长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教育理论指导,使他们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4)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而教育博客在分享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对教育体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结合到教育实践工作之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三、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教育博客的传播过程 1.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提出的传播学理论,一个较为完整的传播过程应当是双向循环式的传播。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在由传播渠道被受传者接收之后,受传者将变为传播者通过传播渠道向传播者传递反馈信息。而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在被受传者接收到以后就很难再反馈到传播者,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传播媒体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而在博客的传播过程中,受传者的反馈能够轻易地及时地被传播者接收到,双方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这就使博客这种媒体更适合当今这种大众传媒的时代。教育博客,依托博客的先天传播优势,在教育传播中具有良好的双向性(如图1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2.教育博客中的传播者与受传者

由于博客是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传播媒体,所以教育博客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并不绝对,可以相互转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在反馈过程中,受传者又变成了传播者。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包括教育研究人员、教学实践工作者、学生家长。(1)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研究人员是研究教育学领域出现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前景的专家学者,他们作为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博客内容较为权威,有实际意义。针对的受传者包括同样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从事教学实践的老师、学生家长等。

(2)教学实践工作者。教学实践工作者多以老师为主,作为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其传播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实际,针对的受传者更加直接,例如同行业教师、学生家长、自己的学生等。(3)学生家长。教育博客中学生家长作为传播者分为自主传播与反馈传播。自主传播是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将自己对子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做出的分析或经验进行的交流分享等,受传者通常是其他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个体。在做反馈传播时,往往是通过在他人的教育博客中以评论或留言的方式进行,受传者包括博主本人以及阅读博客的其他受众。

(4)学生。在教育博客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进行主动传播的,他们在教育博客中以反馈为主,反馈内容的受传者往往也是博客作者及阅读博客的其他受众。3.教育博客中的信息

教育博客首先作为一个个人性质的网页,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反映博客心情或者生活的信息,但是主要内容仍是与教育有关的信息。(1)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是教育研究人员或是资深教学实践工作者对教育中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课题研究的成果。这类信息,往往针对性强,逻辑性强,权威性强,能够被广大受传者接受认可,在某些方面能够对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

(2)教学案例分析。一般是资深的教学实践工作者,对自己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真实案例的分析解释。这类信息,由于案例具有真实性,而且案例问题的解决也为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借鉴,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能够被教学实践工作者学习采纳。

(3)教学经验总结。一般是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突出成果的总结,或是资深权威的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工作总结。这类传播信息内容多、涵盖广、综合性强,往往是数年或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的精华,对教学工作以及教育研究的工作有着借鉴意义。

(4)教育信息资源。一般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例如PPT课件、Flash课件、调查汇总表格、调查报告等。这些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是可以直接使用,方便快捷,对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4.教育博客的传播途径

教育博客作为一个单独的传播媒体,自身便是其信息的传播途径。它依附于母体博客本身,以互联网为路径,以个人主页为载体。教育博客向受传者进行链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固定的网络地址,直接进入博客;二是通过博客附属的网站登录进入博客;三是通过其他博客的链接转入博客。5.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

一种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受传者和反馈两方面进行分析。受传者是媒体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反馈是受传者对媒体传播信息的反应。在教育博客中,由于博客内容的个性化、传播范围的有限化、受传者的非固定化,导致独立的教育博客受传者较少。而教育博客的整体传播情况由于其传播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受传者的范围也只局限在与教育领域关系密切的人,所以教育博客领域的受传者远不如其他媒体受传者多。但是就受传者反馈方面来说,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十分明显。由于教育传播的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实用性强,比其他媒体更加容易展现出来,这使得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较其他媒体在教育传播方面要更加成功。

四、教育博客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育博客质量,使教育博客不再多而不精近年来博客的发展十分的迅速,规模呈几何模式扩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表明,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5331.3万人,较上年底半年增长率为10.9%,其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占比为65.7%。

伴随着博客的发展,教育博客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众多的教育博客中,优秀的、被受众广泛认可的教育博客占据的比重却极为微小。有些所谓的教育博客打着专业性的幌子,实质却是生活类博客。也有一些教育博客中完全没有原创内容,千篇一律地引用、链接,使教育博客沦为平庸。所以要鼓励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者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提高教育博客质量,从而挤压滥竽充数的不良教育博客的存在空间。2.提高教育博客的时效性,与教育网站同步实施教学

教育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其功能不能单单满足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还应该起到教育作用。教育博客应该强化其自主性、随意性,以满足远程网络教学工作需要。但是现今教育博客的远程网络教育功能正在渐渐退化,被教育网站、资料站等所取代。教育博客的反馈功能要强于教育网站,但是因教育博客缺乏时效性,使学习者更乐于去资料站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可以对教育博客与教学网站、资料站统一规划管理,利用专业知识教学网站弥补教育博客在专业性方面的不足,利用教育博客良好的反馈功能提高教育网站、资料站的实效性。3.提高对教育博客的认同感,避免只看“点击率”

由于缺乏对教育博客的规范化管理,一些权威性、可信度不高的教育博客影响了受教育者对教育博客的认同感。博客是一种开放式不受限制的传播媒体,对其传播的内容也没有专业的组织或人员进行审核检验,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博客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便由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点击率。过分看重点击率,使得一些不良的教育博客得以生存发展。

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最具权威性、最受信赖的大学应担负起这一责任。首先,提高师生对博客教育的认同感和关注度。高校应运用自己良好的师资主动去关注和监督身边的教育博客。可以考虑将教学博客与校园网联系起来,让教师主动地关注他人的教育博客,去更新自己的教育博客,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去参与互动。长此下去,教育博客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树立起来。

教育博客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器,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应该大力发展。只要重视教育博客的发展状态,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并予以扶持,终有一天,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改变我们固有的教育思维,丰富教育形式,成为未来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篇:传播学视野中的《背影》

传播学视野中的《背景》

口张永辉(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口张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 100016)

关键词:传播学朱自清背影父子认知不和谐

摘要:《背影》是朱自清与父亲失和之后的一封“和解信”,是他们父子之间人际传播和自我传播的结果。1917年的朱自清对父亲作出的审美评价和智力评价是庸父、愚父、丑父、衰父的混合形象,对父亲作出的情感评价是一个衰老、然而努力的爱子之父形象;两者之间存在养“认知不和谐”。由于知识结构、个性气质、文化观念等的不同,他们父子失和实为必然1925年的朱自清对父亲依然存在养“认知不和谐”,而程度更甚。但朱自清最后都是以对衰父或大限将至之父的同情、宽容、感恩和爱达到哲时的心理平衡。

经典文学作品就像万花筒,不同的读者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关于朱自清《背影》主题

①②的解读,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原父情结—民主、平等的现代父爱观;父亲形象的母性化;父子③④⑤⑥冲突;父慈子孝;父子之爱;儿子的无过之悔;等等。在认为文章是写了父亲的漱犊之情这一点上,研究者们能达成共识;但对父子感情、父子关系、父亲形象的解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角对这一经典作品作出新的解读。

先回顾一下与《背影》有关的具体事件。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应父母之命在扬州与武钟谦结婚;1917年,朱自清跳级进入本科学习,同年冬,祖母去世,因此回家奔丧。“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是因为父亲出了一点事造成的—此前其父朱鸿钧任徐州榷运局局长,经济较为宽裕,就在徐州纳了儿房妾,被另一姨太得知,因此赶至徐州闹 得沸沸扬扬;“父亲”因此被革职,又借了五百元打发姨太太,—朱自清祖母的死与此变故有很大关系。朱自清与他的父亲回家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发生在浦口车站的事。

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回到江苏、浙江等地教书;1921年,一度回到扬州任教,山于与校长意见不和,再加上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朱自清仍然无法自立,工资还得山父亲代领,因此又辞职到上海;儿个月后又携妻带子奔波于杭州、台州、温州等地,从此与父亲来往口少;1922年,朱自清曾回扬州探亲,父亲先是不准进家门,然后又不理不睬;此后因母亲在家遭受委屈,朱自清将母亲接走,从此便儿乎与父亲断绝了来往。此前也曾因朱自清的父亲不喜欢儿媳武钟谦爱笑的性格和经常回娘家而闹出矛盾,直到1925年大概两年时⑦间朱自清没有回扬州。“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署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作者在1947年7月说:“我写《背影》,就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⑧不到意境上去。”《背影》发表于1925年11月22口《文学周报》第200期,署名佩弦。发表见书后,朱自清立刻寄回老家,父亲见后很高兴,还详细解释给家人听,至此,父子矛⑨盾终于得以和解。

传播学一般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也叫内向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内在或外在刺激,经大脑处理最后做出

⑩反应的过程。人际传播是指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活动。本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的心路历程。就《背影》而言,父子失和大约四年之后,“父亲”来信述说自己的病痛和对大限将至的忧虑,儿子写文章发表并及时寄回,这样《背影》就具备了人际传播的“文件”性质,或者说具有了“回信”的性质。父亲的来信实质上是希望父子和解的一种信号,儿子的“回信”即《背影》也就具有了同意和解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一篇供众人欣赏的文学作品,还是一篇负有特殊使命的实用的“信件”。当然,这一“信件”也是作者自我传播的结果。那么,这一自我传播的过程到底是怎样运动变化的?很明显,文章中涉及到两个作者的形象:一个是1917年浦口车站亲历“背影事件”的朱自清;一个是1925年读过父亲的信之后反观“背影事件”并做出评价的朱自清。

先看1917年的朱自清。当时他已二十岁,在北大读书,身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氛围之中,不可能不接受个性独立、精神自山、民主与科学的文化洗礼。而其父是在传统文化纲常伦理教化下的一个普通市民。也就是说,父子两人在情感、思想、经验等方面必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代沟;而且,随着不断成长,具有现代文化知识的朱自清已初步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形成了对这个社会的整体感受,作为一个口后会在文学上大放异彩的文学青年,他更具有非同寻常的审美敏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前提,可以想见,当朱自清把“姨太太**”、祖母的丧事和家庭的经济窘境联系起来时,他会对其父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不知道在年轻朱自清的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些微的轻视、怨恨、乃至批判、厌恶恐怕总会有的;这种感情、评判或许已经上升到显意识,或许还沉伏于他的潜意识,或许轻,或许重,这些都是我们只能推测而无法证实的。但是,这种态度我们在“背影事件”中却可以隐约地看到——父亲与脚夫讲价,朱自清“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说话不大漂亮”,是朱自清对父亲的审美评价,里面也包含着智力评价;“迂”,是朱自清对父亲的智力评价,其中也包含着审美评价。从外貌形象来看,“父亲是一个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但恰恰是这个平庸的、愚笨的、五衰的父亲,蹒跚地穿越铁道、努力地上下月台—买橘子的形象深深打动了年轻的朱自清的心!一下子让年轻的朱自清看见了父亲的心!以至于历经坎坷的漫漫八年之后,作者还记得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背影!庸父、愚父、五父的形象让人轻视,让人心里不愉快,让人失去精神世界的平衡;而衰父、努力之父、爱子之父的形象让人心生同情,让人在悲哀之中心生感动,甚至让处于智力优越、体力优越、审美优越的年轻的儿子有意无意地宽容庸、愚、五的父亲。若细加分别,这种混合感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智力型的、情感型的和审美型的;但最终,情感型的感受—同情与感激占据了上风—看见父亲背影而流泪和找不着父亲背影而再次流泪,都是这种表现。但问题依然存在,即:智力型感受、审美型感受与情感型感受是属于不同性质的感受,它们并不因为情感型感受占据统治地位而自行消亡;他们只是暂时退到心灵的阴影中,似乎消失了踪迹而并没有消亡。也就是说,在年轻的朱自清的内心世界中,实际上存在着传播学理论中所谓的“认知不和谐”;即在其内心世界中有相互矛盾的因素在‘}肖无声息地对峙。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认为,“不和谐”会使人产生心理的不舒服,促使人试图减轻这

(11)种不和谐感,以达到和谐。

在朱自清与其父的人际传播过程中,父子之间达到了表面的和谐;而在朱自清的自我传播过程中,他的心理世界并没有达到和谐。从1920年毕业到1925年,朱自清与其父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直到父亲来信和朱自清以《背影》回应,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才得以缓解。

朱自清生于1898年11月22口,而《背影》发表的时间是1925年11月22口,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这究竟是朱自清的有意安排,还是巧合,当然,就本文的题旨而言,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朱自清的有意为之。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生口”对每个人都是一件大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口”对每个人尤其是一件大事;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口”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被赋予了儿女必须向父母感恩报恩的“孝”的涵义。

前文说过,《背影》中有两个朱自清,第二个就是1925年11月前后反观“背影事件”并写作《背影》的朱自清。四年多的父子失和的起因其实是一些貌似无足轻重的小事:父亲对儿媳武钟谦的不满,朱自清对父亲代领工资的不满,朱自清母亲所受的委屈,等等。但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父亲是否把朱自清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父亲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结构,山此也引发了有些论者有关父亲专权的研究。而朱自清恰恰又是一个在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与学者。所以,父子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中国现代新文化与中国传统世俗文化的冲突。独立个性、思想自山、人人平等、民主科学等新文化观念,在朱自清的父亲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儿亡儿得亡等传统世俗文化观念,在朱自清看来是封建糟粕。山此看来,父子失和实为必然,而父子和解也颇为不易。

朱自清的父亲无疑是爱儿子的,这从《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中可见一斑;也自清的父亲也是一个比较刚毅的人—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这些都可以看出朱自清的父亲不是一个狠琐懦弱的人,而是一个颇具个性的人。恐怕也正是这种比较刚毅的个性,容易使其干涉儿女的生活。父亲的爱子之情与父亲的专权混合在一起,使父亲的形象在朱自清的心里成为一个矛盾的复合体。这就造成朱自清在看待父亲时产生“认知的不和谐”,也就是情感上的亲近感与思想上的排斥感的矛盾冲突。

但是,已是好儿个孩子的父亲、二十八岁的朱自清,在面对疾病在身、大去之口不远并写信求和的父亲时,内心会是什么感受?在死亡面前,人们的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具有了反抗宿命的悲壮色彩;人们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九死无悔彰显着生命的崇高精神;人们在天、地、人、事、物和灵、肉、知、情、意的多维交叉关系中试图保持平衡的努力,显不着人类追求“和谐优美”的情怀;人们对假、恶、五的嘲笑和讽刺、玩笑和幽默、嬉笑和怒骂,处处散发着喜剧的光彩;然而,在终将到来的死亡面前,人们的相伤相害、相疑相忌、相争相夺、相互掣肘、相互束缚、相互疏离等等表现,显得那样无聊,显得那样滑稽,显得异样的五陋,也显得异样的渺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当朱自清面对“其言已善”的求和的父亲,还有什么理山不应之以善言呢?况且,接到父亲来信的时间和朱自清写作《背影》的时间,是如此接近朱自清的生口!我们不难推测作者此时的心态。所以我们宁愿相信《背影》的发表时间11月22口,是朱自清的有意为之!他分明是在向自己和父亲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尽管父子之间产生隔阂,但是,他是不会忘记父亲的养育之恩的!情感上的亲近感占据上风,思想上的排斥感沉没到心灵底层;同情心、宽容心、感恩心上升为心灵主旋律,而对父亲的理性认识淹没在感情的潮起潮落之中。

因此,回响在《背影》中的声音就主要表现为四种:第一,对1917年的朱自清的批评:“真是聪明过分”;“真是太聪明了!”第二,赞美父亲并为父子失和以及父亲的坏脾气寻找适当的原因:“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口。”第三,对无微不至的父爱的描绘:送子进站、上车、买橘子,无不写得纤毫毕现。第四,对父亲的感激感恩之情:文中作者有四次流泪,后三次流泪都是这种情感的表现。

1917年的朱自清存在着对父亲的“认知不和谐”,最后以他对父亲的同情心和感恩心达到暂时的表面上的内心和谐;1925年的朱自清同样存在着对父亲的“认知不和谐”,最后以他对父亲的同情心、宽容心和感恩心达到内心的和谐。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选择信息时会避免那些与自己的态度相违背的信息,而尽量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这是选择性接触;人们会尽量注意那些与自己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这是选择性注意;人们会尽量把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导向与自己态度相一致的方向,这是选择性理解;人们也会尽量记住那些与自己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这是选择性记忆(12)。我们不用怀疑朱自清对父亲感情的真实性,我们同样也不用回避朱自清对父亲的“认知不和谐”;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注意在父子和解这一动机下,朱自清会对有关父子关系的信息做出合于自己目的的选择,以使自己不平衡的心理导向平衡,使自己认知的不和谐导向认知的和谐,使紧张的父子关系导向父子和解。

而最终导向的是朱自清对父亲的同情、宽容、感恩和爱!作者简介:张永辉,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张华,文学硕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李苑.“原父情结”的反思[J].名作欣赏,2005/23: 29-31.②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01:234-239.③陈民.东方版父子冲突.名作欣赏[J]2003/10: 41-43.④季羡林.季羡林说朱自清散文《背影》[J].名作欣赏,2003/03:1-2.⑤刘玉凯.如何读《背影》[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1:44-47.⑥张俊.无过之悔:《背影》文化内涵别解[LJl.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6:30-32.⑦参见: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⑧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M]朱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83.⑨张以帆.朱自清弟弟谈《背影》[J].解放日报,1987-04-05.⑩许静编.传播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8,76.(11)(1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卜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M].郭振之、孟颖、赵丽芳、邓理锋、郑宇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6,71-79.

第三篇:教育博客

亚洲教育网:

教育博客

听过新浪博客、网易博客,那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你听过吗?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了。几年前亚洲教育网就为广大中小学校的老师、学生及家长构建了专注于教育交流的新方式——教育博客。

刚刚为人父母,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慢慢长大,变得叛逆、莽撞,却不知如何引导。每天和一群孩子斗智斗勇,晚上回去还有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可学生成绩不好有时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父母永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身上,往往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让所有家长一起面对教子难题,共同分享教子经验;让所有老师分享育人心得,实现家校有效沟通;让所有的学生表达独立想法,拉进亲子距离。

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实现了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大家通过电脑、电视、手机三种不同的终端都能进行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写博客来记录自己的学习想法、心得,记录生活,在自己的每一天上留下思考的划痕;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整理思路,固化知识,获得更多更好的想法;分享,将自己的有些想法、经验与人分享;交流提高,通过交流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相互提高;交友,互相鼓励,一路同行。

亚洲教育网教育博客构建了全新的教育博客新形势,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教育博客:

第四篇:教育传播学之我见

教育传播学之我见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传播学呢?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因为《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核心课程。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流动。如何将教育信息结构化、符号化,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实质。无论是基于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以及远程教学模式,都可以在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内找到合理的解释。教育传播学与教育技术学总体的目标都在于为教育服务,即为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而服务。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按照具体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与物力资源的结合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它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或选择与使用的学习资源,如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等。教育传播的目的则在于借助于各种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技巧来实现传播知识、传播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吸收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对远程教育学学科理论基础、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展望和远程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有所了解。为将来更快的适应远程教学和开放学习的新的环境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和发展新的学习态度、战略和方法。

《教育传播学》对教学有什么指导作用呢?教育传播学是一门教育学与传播学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传播学的理论和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现代教学中随着传播学逐渐和教育学不断的结合,常把教学看成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形成了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教育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媒体来传播知识,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性交流。在知识传播中,媒体的应用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人作用。媒体作为人体器官的延伸,将蕴含在其中的信息赋予人类感官。近年来,通过现代媒体的研究与运用,媒体的传播效果更加显著与广泛。而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运用先进的媒介进行教学活动。如通过幻灯、投影媒体的运用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Internet网上漫游,受教育者可以获取更多、更全的知识。在现代教育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借助于种类众多,功能强大的现代教育媒体,不只老师能方便顺利的进行教学,甚至学生也可以成为自我传播知识的主体。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前进的强大动力。

第五篇:教育传播学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

一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含义:教学系统设计又称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地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委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

发展历程:萌芽(杜威和桑代克“桥梁学科”的构想),行为主义(斯金纳),认知主义。特点: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

意义: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存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科性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源于军队和工艺培训领域,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国外)加涅“九五矩阵理论”,为学习设计教学;瑞格卢斯细化理论(ET:宏策略);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CDT:微策略)

过程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和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主导-主体”模式)

肯普模式是ID1的代表:它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

史密斯-雷根模式是ID2的代表。

二 教学目标分析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五 学习环境设计

六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

下载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

    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 杨金玲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摘要在以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为认识论的现代教育中,出现了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普遍现象。本文......

    新教育博客

    新教育——幸福的教育 2017年7月,我校正式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新教育实验的道路上,很幸运自己是一名外小人,在校长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下,我能享受新教育带给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博客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应用博客可以开展在线学习。 博客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写与录的平台,供人们去记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写下自己的感想,抓住一瞬间的思绪。在写与录的同时,人们会积极的调动......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遣兴陶情 志昭宁远 遣释意兴,陶冶情趣;志好昭彰,宁静致远博客相对其它网络工具有众多优点,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采用,并逐步应用到教学中去,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笔者在这方......

    开阔教育视野(合集五篇)

    开阔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参加庄浪县天津援教活动心得体会 庄浪县南湖小学石颖 我有幸于2017年7月3日参加了在庄浪县实验小学开展的天津援教活动。在与驰骋在教育一线......

    在教育博客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育博客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天津市瑞景中学 杨晓波 走进课堂5年,终于站稳了讲台。可是还是不知道什么样的课学生喜欢?怎样把课上好?怎样上课才能让学生又喜欢又能都有收获......

    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与创新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创新教师教育观的基......

    教育梦 博客梦 名师梦

    教育梦 博客梦 名师梦 ——让反思成为培养名师最给力的方式 一个人要有梦想,一个团队要有梦想,一个国家更要有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梦是灵魂,是重中之重。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