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梦 博客梦 名师梦
教育梦 博客梦 名师梦
——让反思成为培养名师最给力的方式
一个人要有梦想,一个团队要有梦想,一个国家更要有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梦是灵魂,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教师,在筑梦和追梦的路上,如何有效促进专业成长,进而成就名师梦想?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纵观魏书生、李镇西、吴正宪等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的成长轨迹,莫不是如此。让我们借助博客平台,让反思放飞教育梦想,让反思促进专业成长,让反思成就名师梦想。
——题记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也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为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06年1月,依托郑州教育信息网注册运行的郑州教育博客搭建了这个平台:“它以其特有的群体和功能,为中原教育人搭建起一个现代化的教研平台,为郑州市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新的蓬勃活力。”在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宝华的以身示范和辐射引领下,在郑州教育信息网全体工作人员和众编辑的支持鼓励下,各位博友笔耕不辍,华章不断,在博客中积极探索教学新径,交流管理经验,品鉴生活真谛,畅谈学习情怀,一路博来一路歌,教育博客已成为展示郑州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这道靓丽的风景线中,有一道“多彩”风景线尤为引人注目,它就是被郑州市田宝华副局长及《中国教育报》提及的“二七博客现象”: “在教研员和名师的带动下,全区各个学校及名师工作室都积极利用本校博客群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教师个体之间互相砥砺,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得以强化,团队凝聚力得到提升,跨区域、大范围、多层面交流的局面正在形成。” “当然,任何“现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凝聚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它的美丽凝聚了二七博友太多辛勤的付出,它的芳香源于众编辑和外域博友们太多深情的呵护。在大家的支持和呵护下,二七博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蓬勃发展历程。在追逐教育梦想的路上,二七教育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精心绘梦,用心织梦,从而让梦想轻舞飞扬,在脚踏实地的践行中铸就名师之梦,走一条前所未有的“三三”名师培养创新之路,用键盘弹奏出一曲荡气回肠的多彩之歌三部曲……
(一)绘梦篇
(梦想需要导航,需要创新,需要高瞻远瞩。铺开画纸,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共握一枝“多彩”之笔,齐心绘就一副浓墨重彩的名师培养蓝图,然后,朝着这个伟大梦想去脚踏实地的践行……)
为加快名教师培养,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反思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养成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实现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型,促进名师团队集群化发展,2011年3月16日下午,二七区名教师培养工程推进会在长东艺术橄榄中心召开。当时的河南省教育厅师训处处长尹洪斌,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邵水潮,省教育厅电教馆馆长李普涛,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郑州市教育电视台台长、电教馆馆长周怀军,郑州市教育局师训处处长刘秋英,中共二七区委书记朱是西,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刘子科以及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二七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珊主持。
刘子科局长从二七区“名师培养工程”的目标、思路、抓手、保障四个方面对《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深入推进“名教师培养工程”指导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努力建立教育人才高地,形成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应,并通过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聚合,实现优势互补、经验分享、思想交锋、智慧启迪,为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师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条件。同时保证各校每一学科都有名师带头,通过名师的辐射带动,促进名师队伍的迅速“膨胀”和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六名工程”整体推进,加快“教育体育名区”建设。犹记得与会的郑州市教育局田保华副局长连着说了五个“感动”,他说,“要让反思成为二七的区域文化,并坚信在反思的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会更有成效。”会前,与会领导出席了二七区“名师培养中心”揭牌仪式,观看了“名教师培养工程”宣传片《反思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名师给力教育体育名区》。会后,机关各科室及二级机构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区名师培养中心人员,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及部分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代表等370多人听取了专家李迪的报告《写作伴我成长》。
这次会议,让以教育教学反思为主要抓手的 “三三” 名师培养模式正式启动。二七区教体局高屋建瓴,率先倡导广大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反思,坚定走一条教育家成长之路。一时间,各校教师建博、写博蔚然成风,写博俨然成了二七的一种潮流,一种文化。
(二)织梦篇
(梦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但美丽的梦想,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践行,只能是纸上谈兵。二七教育人携手共进,风雨同舟,沿着绘就的蓝图,用爱心、耐心、真心,一点一点进行织梦……)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详细解读
2011年3月16日,经专家论证以教育教学反思为抓手的“三三”名师培养模式正式启动。它是由区名师培养中心——学区名师工作站——学校名师工作室组成的教师成长三级服务平台,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核心成员——发展对象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三级梯队,由合格工作室——优秀工作室——示范工作室组成的名师工作室三级攀升机制,旨在把更多的教师直接纳入培养视野,充分发挥各级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位教师做最好的自己”,激励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在这次会议上,随会下发了《二七区教师反思能力提升活动方案》,确立了三步走的方针战略:分启动宣传、多方推进、深化提升三个阶段;分反思习惯形成、反思境界内化、反思文化养成三个层次。随会还向各校下发了《反思能力提升系列学习材料》,详细解读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使教师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更新教学观念,对于如何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型,给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指引。
二、创设氛围,提升品质,坚定信念
1.头脑风暴:学习相关文件,认识写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介各校典型经验,树立榜样,加强宣传和引导;召开教育教学反思现场会,推介区域内教育教学反思先进经验等。通过广泛宣传,大力倡导全区教师人人建博、写博、逛博、评博,通过写教育教学反思,引领教师从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记录——发现——思考——收获,促使教师走一条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2.定期举行博客沙龙
为进一步创设写博氛围,加深博友感情,提升博客品质,用博客的视角去关注、促进教育教学,迄今为止,二七区教体局一共举行了五期多彩教育博客沙龙。每一期都有每一期的主题,每一期都有每一期的心动,每一期都有每一期的收获,回眸五届博客沙龙,有太多的精彩值得铭记,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感动。
2012年3月17日,为破解教师成长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七教体局率先承办了以“网络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的郑州市2012年第一期教育博客沙龙。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周怀军、二七区教体局局长刘子科等多位领导与来自各兄弟县(市)区的博友1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为助推“感动二七教育人物”评选,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2年 4月25日,以“春天,让我们一起寻找感动”主题的沙龙在马寨一中举行;2012年9月14日至16日,以“博客,激越多彩梦想”为主题的第四期沙龙暨培训活动在风景秀丽的重渡沟举行;2013年5月15日,以“弘扬正能量,成就多彩梦”为主题的第五期沙龙在春晖小学举行,刘子科局长以一个普通博友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了写博的三重境界,共同畅谈职业幸福。五期沙龙的成功举行,创设了浓厚的写博氛围,增强了职业幸福感,在坚持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坚定走在成为一条教育家的康庄大道上。
三、搭建平台,倾情引领,共同成长
1.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倾情高端引领
诚邀魏书生、李镇西、吴正宪、王三阳、马骉、贾志敏、于永正、周士良、卞祖善等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相继前来二七进行高端引领:或引领示范课,或面对面交流,或专家报告,方式不一而足。如优秀博友和李镇西、魏书生等大家面对面座谈交流,畅谈撰写反思的必要和重要性;2012年11月8日,王三阳教授以《绽放你的美丽》为主题给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区骨干教师、“感动二七”团队等做报告,他激励大家善学、勤写、多思,在互动交流、经验分享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马骉教授《立足本原保持本色》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当前教师教育工作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沿理论、思路、方法与策略。其间,掌声不断,笑声不断,聆听大师的指点,让大家受益匪浅。此外,还诚聘魏书生、李镇西、吴正宪等为区名师培养中心顾问,全国优秀班主任周士良现落户二七教育。
2.领导身体力行,校长以身示范
二七教体局领导高度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博客,各校校长也以身示范,笔耕不辍,倾情进行引领。如听风博友坚持用反思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创造出辉煌的“马寨现象”;二七冬天的雪坚持撰写反思,至今一日一博;二七飞翔的白鸽、二七红色解放人、二七小芳、与点等一大批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撰写反思,用无声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本校教师。
3.自我反思,由“博”到“专”,博专结合
在领导的以身示范和名师的倾情引领下,各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撰写反思,在反思已经成为习惯的基础上,引领教师由博到专,博专结合,即写作内容从教育科研、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理念素养、职业幸福等方面选择某一方向、某一领域进行长期关注、撰写反思,逐步实现以“专”为主,“博”“专”结合。如博友皎月晴空、小主该写博了、享受阳光等博友长期专注于课堂教学,她们从一个故事、一句名言、甚至一件生活小事都能联想到教学;博友青青芳草地写《红楼梦》读后感,能把名著和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去写,活学活用,角度选得非常好;博友采薇的《论语》读后感结合教育教学写得厚重,很有质感;博友么么小丫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中,其清新的文字和风格让人耳目一新,优秀的博友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举例。
4.同伴互助,逛博评博论博,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同伴互助,各名师工作站、工作室建立QQ群和博客圈,鼓励众博友积极进行逛博评博论博,通过讨论、分享、交流、点评,互相学习,交换思想,碰撞智慧,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
5.借助博客大赛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为把博客当做现代化教研平台,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力量,按照郑州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区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郑州市举行的教育博客大赛。在第五届、第六届博客大赛中,我区的教师参赛人数、获奖人数均名列前茅,相继涌现出何世民、听风、二七冬天的雪、初荷、缘爱飞翔、温婉若玉、文雅之竹、宁静致远、行者、王秋红、海的声音、青青芳草地、我心飞扬、花光月影、小小的我、瑞雪飞、天使至爱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金奖、银奖博主。
四、运行“三三”模式,科学引领
1.区名师培养中心:依托“三三”名师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反思实行三级上传,即:先由名师工作室上传本学区工作站,工作站再上传名师培养中心,名师培养中心人员最后对博文进行筛选、加精。区名师培养中心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理论素质强,业务功底硬的优势,除了对全区教师撰写的精品反思进行筛选,发表至各大网站博客外,还积极深入一线指导各学区、各名师工作室工作。
2.名师工作站:各名师工作站(以教育共同体为牵头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团队优势,开展形式各异的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如“一抹新绿”名师工作站,立足于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开展有效的名师培养活动;高起点,解决教师如何写教育反思的问题;重服务,为优秀反思提供展示空间,培养优秀教师不断进步。通过工作站建立QQ群和“一抹新绿”博客圈,方便成员更好、更快地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好书推荐活动’”班主任沙龙”“师德论坛”等;每月围绕一个主题撰写博文,如5月份围绕“我眼中的多彩课堂标准”在博客上开展交流研讨,定期举行共同体沙龙等。
3.名师工作室:各校名师依托学校名师工作室,以教学反思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极富成效的活动。马寨一中名师工作室,克服教师流动比较大,年轻教师多等困难,二七的听风博友坚持用反思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做实名师培青工作,创造出辉煌的“马寨现象”,工作室成员反思在郑州市教育信息网博客排行榜中名列前茅;长江东路小学名师工作室、兴华小学的启点名师工作室,在教师开博、撰写博文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学校的博客圈,让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加入圈子,教师之间相互浏览反思,互相学习,相互鼓励,以反思促成长,以反思促提高。
依托“三三”模式,建立精选上传机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切实提升撰写博文反思能力,引导教师更多关注自己的课堂,梳理自己的经验,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使反思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名师培养模式运行的整个过程。
五、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博文质量
1.开展“博客之星”评选。名师培养中心开展了全区“博客之星”评选,活动,博客之星每月一评,凡是符合条件的教师皆可以成为博客之星,并把他们的博客地址予以公布。各名师工作室、工作站也相继开展博客之星评选。优秀博文分别在名师工作站、工作室网站、《多彩期刊》等进行展示。
2.结集优秀博文集。为有效促进全区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与生活情感的交流,二七区进修学校组织人员,从教师所写优秀博文中用心筛选并编辑了二七教育博客精品反思集《在路上》,目前已经结集出版并发放到每一位教师的手中。二七各名师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纷纷结集各具特色的博文集,截止目前,共结集博文集80余本,其中名师工作室50本,名师工作站17本,个人专集若干本。
3.开展多种形式的表彰。如去年教师节,博客团队被评为“感动二七”团队,受到区委、区政府隆重表彰,极大提升了博客团队成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4.在高端平台展示优秀博友的优秀作品。鼓励教师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凤凰网建立自己的博客,集体注册“多彩多议”博客,展示原创精品博文;积极和杂志社、报社联手,鼓励教师做签约作者。
5.争取更多机会让优秀博友与知名教育教学专家、作家面对面学习交流。
三、扬梦篇
(把教育当成一种信仰,把反思当成一种习惯,把博客当成一种力量,把写博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追逐梦想,超越梦想,让梦想轻舞飞扬……)
截止目前,全区教师仅在郑州教育博客注册人数就高达5230个,暂居郑州市各县市区之首,不但广大教师参与其中,一些学生甚至家长也积极参与进去,逐渐形成了名师引领、师生同行、家校互动的良好写博氛围。目前,撰写反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二七教育的一种风景和富有特质区域教育文化。
我区独具特色的名师培养模式,受到了国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2011年12月,《人民日报》第18版文教周刊的《教改在基层》栏目中对“三三”名师培养模式进行强力报道;6月2日,《中国教师报》以《破解教师教育发展困境之路——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城乡教师专业发展“三三”培养模式解读》为题面向全国做了长篇报道;人民网、河南教育、郑州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也都相继做了相关报道。近三年来,所取得的名师培养成效也是显著的:我区教师先后有628人次实现了名师梯级攀升,其中教育教学专家12人,国家家名师1人,省级名师16人,省级骨干教师222人,市杰出教师1人,市名师9人等。今年,在郑州市第四届名师评选中,经层层选拔考核,博友缘爱飞翔等11人顺利入围郑州市名师人选,我区教师入围数量位居郑州市各县市区之首,并有两人光荣入围郑州市杰出教师人选。在郑州市教育局已公示的人选中,我区有9人入选2013年-2015年省级中小学名师培育对象。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师不辞学,故能成其博,师不辞思,才能成其专。在追梦的路上,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们,在追逐教育梦想中体味幸福,用梦想把学校与学生联系起来,用奋斗把梦想与现实、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基于博客的反思行走,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要克服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唯有坚持,再坚持,唯有坚持才能成就卓越。让反思成为培养名师最给力的方式,让我们乘着梦想的翅膀,一起飞翔在路上……
第二篇:教育梦
中国梦我的教育梦
二郎坪初中姚乐
展翅高飞,是鸟儿的梦;自由奔放,是骏马的梦:百花盛开,是春日的梦;教书育人,是我的梦。梦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梦是美丽的,是我们每个心中最真实的写照,是我们每个人前行的动力。
清晨,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我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在这一天中,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经历吃饭、睡觉、学习。日复一日,不知不觉我已和他们一起走过了几百个日日夜夜。在这期间,我看到了农村家庭的困顿,看到了青少年学生的迷茫,看到了青少年向往民主、自由,追寻美好、幸福的愿望。我看到学生们每天五点半就要起床,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上床休息。青少年读书成长,修德长才,可以吃苦,但不能如此疲倦。这期间我看到老师们忙于业务,不能追求更高境界,看到城乡教育不均衡,农村凋敝,城市拥挤,我读懂了一名农村教师的诸多无奈、无助,体会到教师身上时隐时现的高傲与卑微。
这期间,我抱怨过,试图想要放弃过;可就在我真正想要放弃的那一霎那,我才发现我不能这样做。在心底的一个声音告诉我:从你到学校报到的那天起,你以后的岁月就要和教育紧紧绑在一起了,你要坚持。这时,梦想如同久被尘封的小树,经历过了风雨,更清晰而茁壮。想到自己培育的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怎么能够放弃,应该引以为豪。为了梦想,再坚持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渐渐地,我意识到了我已经放不下了,我深深的爱上了他们,爱上了这个职业。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不断地告诫自己,为语文找一条路。一条自己愿意去走的路,一条不枯燥自己也不枯燥学生的路,一条不把语文等同分数的路,一条回归语文本真的路,一条让人视语文为生命过程的路„„
那就是,让学生学会梦想,在这个竞争激烈、世俗纷争的社会中,我希望他们能用梦想的眼光去发现生活所掩盖的美好;
让学生学会梦想,让他们在梦想的曙光里,明确生命之船航行的方向。纵然前进的路途曲折而艰难,却远胜于没有梦想的荒凉与孤寂;
让学生学会梦想,用广阔的天空、巍峨的高山去激发他们昂扬的斗志,让他们在自己的梦想里激荡,激荡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一座更巍峨的高山.......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追寻实现任何梦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千百万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我渺小而又倾慕伟大,卑微而又追寻高贵,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改变自己身上的一点一滴,传播我的梦想,传播心里的正能量,改变身边的学生、同事,进而影响更大的周围。
马克思曾说过: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为。虽然我生命中未必能有什么成就,但我心向往之。老师就是奉献的代名词,作了老师的我才深深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听到家长们满意的答案,我顿时感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希望,也为了下一代的中国梦,我将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脚踏实地地编织自己的梦。
初出茅庐的我,讲课水平也不高,讲课内容也没有激情,也没有把学生管理的服服帖帖,但在我的心中怀有一份信仰,一份激情,一份奋斗,这些处处弥漫着中国梦的味道。
花开四季添特色,潮涌九州涌风流。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在追求理想,为国奉献中,激扬无悔青春。让我的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第三篇:教育梦
梦想引领我们一路前行
电子商务组有人说:梦想是电源,点亮明灯,照亮人生。也有人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
每个人的梦想都有所不同,有人想拥有份稳定的工作,有人想有个幸福的家庭。实现梦想,要有种虔诚的情怀,要有种理想的情怀,要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胸,要有种淡泊名利的豁达。有了梦想,就会有激情,就会信心,就会有耐心。吕响亮老师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平凡的教师。她淡漠名利,用自己谦逊、淡定的个人魅力,将这样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梦想一直感染着我。
吕老师经常和我说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吕老师正是这样在她的教师道路上一步步前行着。一直被吕老师感动着,我感动于以为对学生如此用心的老师。
上学期,吕老师怀了孕,早期的妊娠反应剧烈,但是她依旧坚持在三尺讲台上。临产请假前,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高三21班的孩子们。虽然她从未做过这些孩子的班主任,但是她在自考路上一直陪伴着,呵护着。她担心在她请假的这些日子里,这些孩子们无法系统地复习《国际商法》的考点,通不过自学考试。在家休息的日子里,吕老师一直打电话询问这些孩子们复习的状况。一旦听到学生成绩下滑的消息,她就会让王昕老师把学生的试卷拿回去,整理出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找出失分的原因。考前学生普遍出现了焦虑、松懈的状况,吕老师得知了这个消息,还在坐月子的她来到学校,给这些孩子们打气加油!在吕老师的关怀下,在4月份的自学考试中,全部通过了《国际商法》,通过率100%!
人都说:梦想,能描绘出生命的曲线,能增添生命的光环,能燃起心中的火种。人都说:亲其师,信其道,导其行。吕老师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源于她内心最深处梦想的呼唤,她喜欢孩子们,愿意凭借自己的一些能力于孩子们有所作为。
正是有了梦想,才会让繁琐的日子充实而诗意,正是有了梦想,才会在浮躁的社会中安放好自己的心灵,正是有了梦想,才会拥有一份宽容、善良、静等花开的教育情怀,正是有了梦想,也才会让自己的生命旅程厚实而多彩。吕老师的梦想是朴实的,更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就如她所言——我力求用我真诚的思考与付出,用我对教育、对我学生爱,照亮我自己的人生。但愿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这样的教育追梦人。我相信:我的教育梦想也会让我像吕老师这样不停的行走,让我不断的尝试,希望有一天,我能领略到教育的真谛,让我享受到身为人师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篇:教育梦
我的教育梦
合肥市绿怡小学陈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古人的最大梦想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军人的梦想是沙场杀敌,建功立业;商人的梦想是点石成金,做时代的弄潮儿;学生的梦想则是能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府。家长的梦想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和普通人一样,也希望有宝马香车,豪华别墅。对于教育,我愿意做一个有梦想的教师,因为梦想让教育熠熠闪光。
我用心去上好每一堂课,讲解每一个题目,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我尽心尽力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并不是为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响亮的头衔,因为我一直认为这些头衔是社会对教师最大的欺骗;也不为得到太多的物质财富,因为我压根就得不到;我之所以这样去做,只是为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当然更是为了我的学生们。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学生学会阅读,喜爱阅读。
书是人们的良师益友。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成才”;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作家林语堂说:“读书能让人得新知,增学问,养性灵”。做为一名教师,同样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和我一样从书中去感悟人生。与李白一起欣赏唐朝的明月;与苏轼一起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穿越时空的隧道,与精英们一起分享精神的盛宴,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情形啊!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做班级的小主人。
吕叔湘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主动做事远比被动完成来得幸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成功的乐趣中发掘自身的价值。这种习惯的养成远比我们传授给他知识更重要。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个孩子都能生长出一对翅膀,一只是自由的翅膀,另一只是快乐的翅膀。
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身与心的解放,而教育的真正本质恰恰是人的解放,不是人的枷锁。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心灵的舒畅,而舒畅与幸福一样,是一种真实的个性化的体验。快乐是人生的目标,更是人生的动力。早在20世纪初,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中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我梦想,蒙台梭利和陶行知的这些20世纪之梦,在21世纪能够变为现实。
我有一个梦想,让我们班的孩子个个成才,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二年级的他们活泼可爱,勤劳善良,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着一颗感恩的心,如果能给我更多的时间我要将我班的王子璇培养成为文娱小明星,因为她能歌善舞;;我要将他们培养成为篮球明星,因为他们球技超群;如果还能给我再多的时间,“用教育发现去点亮孩子的自信,用教育道德去震撼孩子的心灵,用教育精神去影响孩子的生命!”——这就是我的教育梦想,用一种信念建构一个梦想,用心灵和行动谱写人生每一个灿烂的情节„„
这就是我的教师梦,一个普通教师的普普通通的梦!
第五篇:中国梦 教育梦
乘着“中国梦”的东风
扬起“教育梦”的风帆
-------仁和区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仁和区东风小学
薛高华
一、小学教育现状
二、目前出现的问题
1、城区和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
2、教学和德育发展不均衡
3、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
4、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
5、家校互动教育发展不均衡
6、学校特色发展不均衡
7、学校管理团队水平
8、三、发展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决定指出了全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措施: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确保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并随着财力增长进一步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比例。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法治的教育。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房地产开发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制度,通过新建公办幼儿园、政府购买服务、给予补贴等方式,扩大公益性学前教育资源。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探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启动教师“县管校用”改革,推进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持续开展“百村支教”、城乡学校对口帮扶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五是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六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七是发展壮大职业教育,试行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深化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八是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前教育儿童和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构建“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自主办教育、社会监督评教育”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九是强化教育督导,完善督政、督学和监测评估制度,实施市、县级督学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
一、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仁和区属于城郊地区,教育发展十分不均衡,相当部分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在在偏远的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其着力点和着眼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工作,可以从几方面来开展:
1、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争取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办学条件的完善如:多媒体教育教学设备;教师办公条件;教学环境建设;教育资源共享等。
2、加强对农村师资力量的培养。首先在配备师资时,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的需求。其次,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长期在偏远和民族地区的教师。再次,加大对农村教师的研修力度和强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争取在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名校长、名教师。
3、促进农村学校和城区优质学校的协同发展。建立薄弱学校和优质资源学校携同发展的共同体,全方位合作,共同进步,均衡发展。涉及教育管理、党群团建设、教学科研、教师交流、德育活动、后勤建设等各方面,达到齐头并进,力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让农村孩子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与城市学校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4、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教育均衡发展。打破以前单一化模式,创建更加开放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教育均衡发展制度,采取师资力量全区域化,每位教师不再固定于某所学校,区教育局可以根据工作情况,按需调配师资,合理运用教育资源,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全区教育水平和谐、均衡发展。
二、提升城区基础教育的品牌竞争力。
城区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是我区的教育优质资源,继续加强城区基础教育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不但可以更好的树立仁和区教育形象,同时将城区优质资源做大做强后,建立教育品牌,采取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这时的优质资源就像一个动力十足的源泉,向农村或薄弱学校输送更优秀的教育人才,携同全区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同时可以留住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建设小康社会夯实人才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优质人才资源。提升城区基础教育的品牌竞争力,不仅是为仁和区教育输送人才,同时可以提升仁和区的城市形象,推动我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和谐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试谈农村小学教育现实困境和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教
师队伍建设。自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已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了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中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2.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3.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4.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纷纷重视,而且也得到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比较明显。
国家的各级政策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资源建设如何能够弥合和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的深深鸿沟?这些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开展到现在以来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难题问题。教育教学资源能否真正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益,也仅仅只有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明确看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规划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真正实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能够有效地去促进农村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应该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
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且反复实践,不断完美完善,才能精益求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这样才可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五是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宣传,大力宣扬农村教育所作出的新成绩,宣传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的教师或者学生,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事迹得以宣扬,品德受到歌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的目的。六是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转
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三、师资力量薄弱
1.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村级小学教师并不能任教于自己所学的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完全的发挥和施展。在大多数情况下
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性没有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上面的提高。教师如果适应这个新的专业课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实实在在的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就工作环境而言,社会各种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的优质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非常贫瘠状态。待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质量。虽然我校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年龄结构完全畸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村级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教师工作量也非常大,就教学效果而言,效率很低,效果也差。而且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根本就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一人多职的,即便是有了专业老师,因为教师队伍的严重短缺,也变成了一人多职。专业教师不足既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
四、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切实的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
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