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有感(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03: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有感》。

第一篇:读《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有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有感

赖秋艳

读完《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想到的第一句话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百度一下: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会有如此感慨,原因如下:

(1)本书给人以享受之感。本书的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数学与文化概览》,首先以强有力的证据论述了“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读来大快朵颐!从本书中,我们了解到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文化,而我们的作者则从“数学对象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并且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一面论述了数学是一种文化。而当现代文化研究中,人们将文化看作成套的行为系统,核心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组成时,作者亦将数学家构成的群体看作是数学共同体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来论证数学与文化的关系。很好的论证了数学是一种文化,更体现了数学家的辩证思想,据理力争,让人不得不深信数学就是一种文化。同时,作者还揭示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拥有文化的某些普遍的特征外,还有自己的本质独有的特征。让人不得不惊叹数学之美,数学之妙!接着,在第二节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如:“数学:科学的语言”让人认识到数学语言的精确性、简约性、逻辑性和抽象性;感悟到数学——世界通用的语言的原因之一。而“数学思想方法”则告诉我们数学并不仅仅是由一个个问题堆砌而成的,在问题的背后,是我们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一种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分析对象间数量关系的一种逻辑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培养,是我们将数学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一种能力培养。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能让我们收获外显性的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也能让我们收获内在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数学教师如果能体会到这一点,从而能重视每一个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并能很好的把握,相信无论在提高自己课堂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还是在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培养相关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本节中作者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有理论更有例子,全面并具有说服力,让人真正由心底欣赏到数学的文化价值。然后,在第三节中,作者深化了数学文化价值,从数学与艺术的关联探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体的例证,生动的图画,耐人寻味的理论依据,让读者深深欣赏到数学之美!最后,作者在接下来的几章中,选取了数学中部分精华知识,立足于数学教育的现状,紧扣数学课程标准,让读者了解到本章知识点背后的数学史,认识到其所凸显出的数学文化,更不自觉地思考这类知识该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更生动地体现,其背后的数学教育价值何在?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读完本书后,思考:该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呢?如本书第六章的《多元文化下的勾股定理》在其第一节介绍了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中西方的不同证法。而在第二节中,作者紧扣数学教育改革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勾股定理的教育价值,并凸显其背后的数学思想。通过具体事例,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传统的精髓——割补定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我国数学文化中追求直观、实用的倾向,而且欧几里得证法更给读者们展示了西方数学文化传统的另一侧面——严谨的逻辑和理性的推理。中西结合,如此好的教材,教师该如何利用呢?根据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学生第一次接触勾股定理是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而《课标》中表示:7~9年级学生在数学思考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大胆的猜测;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

推理能力。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数学目标是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足见,勾股定理内容的学习是一项很好的依据课标实现教学目标的好素材。而从同学们已有的知识结构看来,同学们在多年的数学学习中,已有进一步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能力、依靠图形等自主验证相关猜想的能力以及根据三角形相关性质证明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结合教材以及本书中的“多元文化下的勾股定理”,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A、采用讲练结合和讨论交流的数学教学模式学习“勾股定理”的新知识

a、教师可借助各国邮票等素材,或结合生活中的情景事例,提出疑问:图中的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引发学生学习、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b、让同学们自主画多个三角形,并合作、观察、推理、归纳概括出相关结论。c、教师可借助相关的电脑软件如几何画板等向学生展示其结论的正确性。

d、进一步地,教师可进一步补充数学史上勾股定理的赵爽证法让同学们感受数形结合的简洁明了的同时,体会传统数学重视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数形结合等数学史;并介绍《几何原本》中勾股定理的证法(此时的学生已在7年级下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性质,笔者认为学生完全有能力掌握此证法,只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感受西方演绎推理的数学方法下的严密逻辑,并初步感受中国数学在现代乃至当代对世界数学并无多大贡献的原因实质,给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一个教学体验。书中,作者表示:用历史来丰富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一个直接的方法是让学生去了解一些早期数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来了当时人们所关心的数学主题,让学生回到问题提出的时代。学生在解决源于数世纪以前的问题时会经历某种激动和满足。相信在课堂上或者在课外教师引入一些数学史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世界观的同时,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探索数学兴趣的,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数学史的知识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能接受的!B、采用引导探究的数学教学模式,进一步巩固“勾股定理”的知识

证明勾股定理的剖分法、拼补法、拼拆法等,都渗透着进与退、分与合、变与不变、正向与逆向、一与多等的辩证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勾股定理的知识为基础,借助勾股定理证明过程中的割补法等相关数学证明方法提出新的猜想,从而自主探究证明新的数学公式等。如平方差公式的探索。

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定理,其背后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是数学史上数形的完美结合,并且许多数学家在寻找其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探究出更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多这一部分史有一个全面而且具体的理解,并根据所教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适合学生的勾股史,让学生在惊叹古人解决数学问题的强大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数学知识,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其他的几个章节的数学知识,无论是看似简单的还是复杂多变的,作者都在数学文化视野上让读者在了解其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给予了读者数学之美的享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书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数学文化底蕴的深厚,更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数学知识的背后蕴藏着的是作者对数学的喜爱之情,真正从骨子里对数学的一种欣赏。同时,本书不断引领着读者去欣赏数学,不断地去思考数学与文化的关系,去感悟数学知识背后非凡的美妙!

第二篇:读《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 心得

读《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 心得

文中指出:“课程形态的数学文化是反映数学文化研究的成果,它从可操作的实践层面为数学文化教育价值奠定基础;它从哲学的层次,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数学思想观念系统,并以一定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数学文化”的传播、交流、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文化特性的了解和数学本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验到数学文化的品味和世俗的人情味。”怎样挖掘数学文化素材,融入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数学家与数学发明

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一些数学家相关的故事进行收集并作熟悉的了解,这样当在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与学生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随时插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如,在解决“如果每对兔子每月可生一对小兔,每对小兔在第二月也可以生产一对小兔,如此继续下去,且不发生死亡,问一年中共可生兔多少对”这一问题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斐波那契数列的知识;在进行“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教学时,可以先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讲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的小故事等等。总之,以数学家为线索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我们可根据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介绍不同层次的相关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美学与数学文化

文化的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以致法国诗人诺瓦利也曾高唱:"纯数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既是科学家同时又是艺术家的数学工作者,是大地上的唯一的幸运儿.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符号是数学的一大特征。有些人见到一个个符号就犹如听到一个个美丽动听的音符;有些人见到了符号就眼花,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这与他们对符号本身的认识程度有关,所以在课堂教学,适当介绍一些数学符号的来龙去脉,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符号的深刻认识,并从中得到乐趣。比如,在立体几何课应该适当提及到学生感兴趣的美术绘画,传授学生如何把立体的图形画在平面上。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要有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赏心悦目的,使追求和探索数学中的美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的美陶冶性情,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三、文学与数学文化

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举例来说,数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数学中的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那么文学中的对仗是什么?以王维所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来说,这里,上联对下联,其中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如“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看其余各词均如此。不难发现,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化中、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数学中的“对偶理论”,拓扑学的变与不变,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

四、诗歌与数学文化

尽管诗歌与数学在我们今天看来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问题和解答、运算法则常常以诗歌形式来表达。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有机地将这些数学诗歌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中的数学美,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如著名的“李白打酒诗”: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遇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干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该诗的大意是:李白在大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遇到酒店将酒壶中的酒加倍,见到花就喝一斗酒,三次遇到酒店,三次见到花,最后喝光了壶中的酒,原来壶中有多少酒?用逆向思维知,最后遇见的一定是花。因此依次遇到的是酒店、花、酒店、花、酒店、花。设原来壶中有酒x斗,由题意可知:2【2(2x-1)】-1=0.解方程,得x=7/8

总之,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又不能仅限于数学史,还应该有一些“非数学”的内容。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努力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才能将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融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第三篇:学数学文化有感

其实选择”数学文化”这门选修课是因为高中数学特别好,有一定的兴趣,开始两周去试听的时候,很喜欢老师的讲课风格。

他告诉我们文化是一种感觉,一种品位。是关于怎么看人,看事

“数学文化”这门课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数学的知识,包括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发展等等,我们国家是一个数学大国,也是一个数学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周三经一”的思想,也就是今天人们讲的圆周率π,而西方国家到了17世纪才有这样的概念,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工作,令世界震惊。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天天都在跟数字打交道。一个人不识字完全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识数,就很难生活了,现代科技进步,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觉得“数学文化”这门课程为我们剖析“数学”这门神秘而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学,对我们来说是获益匪浅的。

记得前几次上课,老师讲的中国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差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让我对这门课充满了好奇,每次都有不一样的知识进入我的大脑。可能是因为老师讲课很激情,也可能是因为老师的讲课内容特别有意思,也有可能是我对甘肃那个地方有特别的感情,我会认真听没一节课,觉得有情趣的地方我还会给室友讲。我记得老师说过,“南方人精明,北方人憨厚;南方人狡狭,北方人豪爽;南方人小肚,北方人直肠 ”,而且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北方马驰平原,视野辽阔,东西南北,一目了然;南方曲里拐弯,到处都是大山遮蔽了视野。因此南方人小肚,北方人直肠;北方白杨树高大魁梧、笔直挺立;南方的树显然显得更弱小、更弯曲,看不出正直的情操;其中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内容是: 北方女孩外刚内柔,南方女孩外柔内刚。北方女子豪爽,直率,很率性的可爱,有些北方女人太过豪爽,脾气耿直,过于急躁。南方女人细腻,委婉,很含蓄的感觉,有些南方女人很难交心,交往起来有点费劲。但是北方女子操持为家,做事井井有条,从不违心;而南方女子比较自我,做事会权衡利弊,以双赢的方式来处理两个人的关系。

听讲了几次课后,我觉得我收获蛮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数学的王国里漫游着,学习着,就像参观景点一般浏览了数学世界的奥秘。特别是老师给我们讲述的关于我们内江师范学院黄老先生的故事,特别让人感慨。黄老先生不光教会我们在知识的探索中要勇于前进,更要在生活懂得感恩,感谢那些给予我们机会的人。黄老先生的年纪虽然已大,但是他每早出现在忙碌的校园里,那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总是会给予人力量。

除了数学的历史以外,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数学史上的一些名人的故事,在这门课上我还第一次真正了解了黄金分割、概率等数学分支以及它们诞生的意义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等等很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很多知识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并不一定就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那样,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小于180°,也可能大于180°,这些可能暂时对我们的用处还不大,但了解了这些东西对我们以后学好“数学”这门课程或者说研究这门科学有很大的帮助。记得老师在讲概率的时候,他用美国的一则新闻来问我们:有三道门,只有一道后面有小轿车,选择了第二道,现在主持人打开第一道,后面没有小轿车,现在换不换答案呢?根据这个问题,班上的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老师一一问了同学们的意见,还让一些同学上讲台去讲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用概率的知识讲解了答案,我们应该换到第三道门,老实说,在生活中,任何事都是有概率的,都应该认真思考后再回答,再给予答案。

我很喜欢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因为在这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张大千去他的故乡敦煌的故事,老师讲的特别有激情,因此我们特别有兴趣。还有就是关于黄金分割的知识,让我们欣赏了名画、美丽的建筑。特别是蒙拉丽莎的微笑和奥尔黛赫本,让我们欣赏了美丽的事物。老师告诉我们,只有在蒙拉丽莎的微笑的微笑里,看到自己,那才能证明你读懂了这幅画。老师举了很多例子,说明黄金分割点制造的美。

老师的讲述让我越来越喜欢数学,让更加了解了数学,并让我看到了数学的美丽和壮观,还让我对数学——这门把一切事物抽象化的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我想说说我的数学文化的老师,在我看来,这是一位很会抓住学生兴趣的老师,他不会总是波及数学知识,也不会总是让我们算题,在恰当的时候他会跟我们讲讲数学小故事,会用一些趣味数学思考题来集中大家的注意力,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与回答的机会,不论结果或观点是对的或错的,他都会耐心的聆听完并给予鼓励。并且最重要的是,他说。我们上课可以不听课,但是绝对不能玩手机,手机是鸦片。这真的是很多老师都做不到的,在我看来,这位老师在“用心”上课,会真正教会我们不一样的东西。他交给我的东西,于我来说,是内在的。他独到的见解、他宽泛的知识面,于我来说,可以说是震惊。对于课堂上的疑问,不论是下课还是放学,他都愿意耐心解答,不论是关于课上还是课下的知识,他都会用他的见解解答我的疑虑,特别让我觉得很钦佩的是,老师会用身边发生的事来给予知识我们,他善于夸奖别人,是我觉得一个非常值得别人学习的品质,他夸奖吕老师女儿的事例,会让我觉得这个老师很用心、很会和人相处,会夸奖别人的人一定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很值得人学习。或许他教会我们的不是解一道微积分的题,也不会是教会我怎样更快的学好算术,但她鼓励我们用一颗数学思维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事,教会了我每件事都要去思考,要用不一样的思维去对待每一件事。

第四篇: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深,使我懂得了好多数学的道理,对我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而数学史对于大学数学教学来说就是一种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工具。认识到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将数学史与大学数学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不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其数学方面的素质修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启发文科学生的人格成长、发展其认知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数学史是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俗言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家与困难、问题的斗争史。数学本身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种精神,一种探索精神。比如,微积分是由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维尔斯特拉斯等多位大数学家前赴后继,历尽艰辛,历时千年才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了解数学理论知识建立的历史,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局的完整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逐步的克服障碍,在探索中学习。

2.数学史可以构建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学好大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 使得很多学生有畏难心理, 大学数学的学习也相应的恶化成枯燥无味的公式记忆和解题演练。荷兰数学家和教育家赖登塔尔就批评那种注重逻辑严密性、而没有丝毫历史感的教育乃是“把火热的发明变成了冷冰冰的美丽”[2]。因此, 如何构建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数学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不容质疑的影响,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两方面都是这样。数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反映在它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三次重大的产业革命。比如,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主体技术是蒸汽机、纺织机等,它们的设计涉及对运动与变化的计算,而这只有在微积分发明后才有可能。又如,原子能的释放,首先是由于爱因士坦利用数学工具导出的著名公式揭示出质能转化的可能性。而现在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数学的参与。“神舟飞船”的历次成功飞行都离不开数学家的参与。数学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同样也很深刻。比如,日心说的决定性胜利是在牛顿用当时最新的数学工具——微积分和严密的数学推理从动力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出发推演出太阳系的运动之后。哥白尼的学说得到证实恰是通过这样的事实:天文学家加勒根据几位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推算和预报找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在学到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适时的将数学知识与其在促进当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将有助于树立学生对数学课正确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3.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在数学史上,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变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比如,自从数学中引入了变量,运动就进入了数学。在高等数学中至始至终贯穿着动态的变量的思想,函数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函数出现历史的介绍,就可以教会学生学会用变化、运动的观点看待事物、看待世界。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又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富有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4.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学将有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掘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品质。牛顿曾经说过:“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数学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精确性,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人类为实现“飞天”梦想的过程中,就因为“粗心”而上演了十分悲壮的史剧。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但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准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发现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二小时后,在亿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一声爆炸,飞船坠毁,民族英雄殉难。造成联盟一号坠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忽略。这则与数学有关的真实故事,既说明了数学活动是何等需要严密谨慎,踏实细微、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又生动的说明了自然规律如何,客观公正而又铁一般地起着作用。在大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及时的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将使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踏实细微的优秀品格的形成大有助益。而这种优秀的品质对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必需的。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大学数学的文科学生来说,其形象思维能力教强,形象思维丰富多彩。而纵观整个数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种创造的演化史。在创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理性思维的力量。比如,描述极限的ε,δ语言的出现,就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美的体现,这套语言克服了以往对极限直观描述的随意性、抽象性。数学是人类思维所能达到的最严谨的理性。通过结合数学史的教学,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有助于养成兼收并蓄、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数学史的学习中,学生还可以认识到科学事业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需要对前人的许多知识批判性的继承,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只能造成自大和落后。在牛顿开创微积分以后,英国大陆数学发展的滞后就是典型的自我封闭的恶果。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应该有开阔的视野,敢于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我所用。

总之,因为大学数学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文科方向的学生,所以在数学教学合理的融入数学史教育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讲授,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听课有感

元通小学陈英

本次讲座,汪老师提到了无数伟人学习、研究、教学数学的事例,使我们感受到什么才是数学,为什么要学数学,我们应该怎样来教学数学这一学科。听了这次讲座,感触很深: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数学就是一种文化。接下来我就简单地谈谈本次听课的启发。

一、对“文化”加强理解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如果说数学需要“文化”,那么首先教师需要“文化”。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工作。另外,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一个数学教师,如果不能对自己的学科怀有一种追本溯源的态度,如果不能对“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教育、数学与人的关系、数学教育存在的意义、数学教育之目的”等有一份深切关注与深刻思索,他的工作则必然就带有一种盲目性与追逐性,自然就无法在纷繁复杂的数学教育变革中寻得“不变的东西”,找准继承与创新的支点。

二、对“数学史”更加关注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发展史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传承,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真正热爱数学的教育工作者,理应具备深沉的历史感。明了中国数学的历史、明察西方数学的历史、明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知悉中国数学“问题解决”之传统,知晓西方数学“科学理性”之渊源。或许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永远不会与孩子们提及“笛卡尔”、“亚里士多德”、“尼采”、“米藏山国”、“弗赖登塔尔”,但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并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数学前进的精神力量与源泉。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知道现在国外的数学课程改革之进程,把握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也汲取他们历次改革后沉淀下的原创性的经验与教训。熟悉“回到基础”、“新数学运动”、“《人人算数》”等,知道他们每一次变革的背景、思考与问题。千万别以为,这些只是课程专家们理应关注的。坚信,你的视野有多开阔,你创造的空间就有多大。

三、实现“文化价值”

数学有着它自己的丰厚的文化渊源。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己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数学文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文化”。在关注数学历史性和数学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数学文化有一种朴素的理解: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

式、。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那么,数学的文化价值必显露无遗。

我们应该坚持,具有文化诉求的数学课堂并不排斥具体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相反,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正是依托于具体数学知识、方法的学习而得以实现的。知识和方法是载体,是数学的文化价值赖以彰显、实现的母体和根系。我们应以一种古典、审美的情怀,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提升、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关注数学精神品质的有机渗透,不仅丰富了数学文化的内涵,更为今后开展数学文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开掘出新的思路,展现新的契机,描摹新的未来。

下载读《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有感(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有感(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有感(范文模版)

    读《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有感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专著]/(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从小,我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解出一道数学应用题远比写出一篇作文更能......

    读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模版)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金堂县实验小学 谢晗 假期中,很有幸拜读了张齐华的《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作者张齐华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已经得到......

    【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感

    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感 贵州省乡村名师小学数学曹光林工作室:余其强 我读了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了抽象的数学思想,内......

    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感

    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感 QDSYLY 每次看书我都会发现自身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我会对比着去发现自己哪些地方还没有做到,然后再去发现我需要学习什么。 一.不足 1.......

    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一书中提到,数学教师成长的一个必然途经,即是由唯一重视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转而意识到应当更加重视......

    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感(本站推荐)

    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感黄石小数好书推荐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需要通过在教学中长期地渗透和影响才能......

    读《趣味数学》有感

    读《趣味数学》有感 张庄联校,宁艾学校,四年级140班,董凯娜。 《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奥数乐翻天”讲的是两三个穿......

    读数学西游记有感

    读《数学西游记》有感 文|成旆杭 (小记者证号:xzb001257) 《数学西游记》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正是这本书,让我逐渐迷上了数学。 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重返大唐,接受观音菩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