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民生问题
来源:绿色新闻网 作者:王宇 发布时间:2008-6-16 21:24:00 浏览次数:1145次此信息由 杨燕 志
愿者发布 [提要]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制度保障…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
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制度保障
引言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曾经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民的衣食之忧,进入新世纪,民生问题更加突出的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
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提高民生质量
“和谐”指的是合乎逻辑或规律的状态,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合理搭配、协调、协同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正如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阐述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勾勒出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等九大目标任务,字字体现民情,句句蕴含民意,条条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将“和谐社会”的目标概括为“五有”,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充分说明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解决好民生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问题是要提高民生的质量。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
二、和谐社会视野中民生问题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质文化生产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民生问题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新矛盾。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比如目前我国还有两千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仍处在温饱线下,城镇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了当前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在新时期,我国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
(一)教育问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关键,教育的公平发展是构成社会和谐最可靠的基础之一。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日渐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随着基础教育管理权的下放以及教育与经济的关联逐渐增强,很多教育机构选择了将大多数教育资源投入到一小部分所谓的重点学校,尖子班,优班等等,开始走向精英教育路线,这种现状产生的后果是人为地制造了差距,同时铸成了农村的一大批被视为“基础薄弱的差校”和“垃圾学校”。
第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当东部地区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的时候,很多偏远西部山区还处在前工业时期,基础教育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短缺、办学硬软件低、质量水平差等方面。
第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处于不利地位。城市外来的民工子女,他们不能享有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在享受义务教育时处于不利地位。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于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和个人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保证就业压力很大。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第二,职业供求比例不匹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但长期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而且职业供求不匹配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3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岗位空缺与求职者之比值相当悬殊。有的供过于求,如:北京的美容美发岗位为18∶1,剪裁缝纫工为6∶1;天津保险业务人员为8∶1,采购人员为9∶1;沈阳的数控操作工为6∶1,模具钳工为7∶1。与此同时,还有求过于供的,如:天津的机动车驾驶员为1∶31,维修电工为1∶56;南京的计算机工程师为1∶8,保险业务员为1∶10。第三,高素质劳动力分布不均。比如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高等学府相对集中,历年的大学毕业生很大一部分要在当地谋取就业,必然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同时二级城市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局面。
(三)收入分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有了大幅提高,国民财富大大增加。在分配领域一直倡导“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分配原则对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但是,在经济繁荣,分配有序的背后,还存在一些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第二,分配格局有待改善。目前社会存在着初次分配不太合理,二次分配缺乏力度与公平,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第三,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具有很浓的平均主义色彩,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影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收入分配的矛盾,势必会造成三农不稳的局面。
(四)社会保障问题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总的来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保障面窄。社会全体公民都应成为社会保障的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远远不够,同时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执行成本也很高。
第二,制度不统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发放为基础、以部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生活救济为辅助而形成的一套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征费率等方面没作具体规定,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制定或修订了本地区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在具体规定上都有别于其他地区。总体来看,发达地区征收费率低,不发达地区征收费率高,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第三,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有待用制度解决,贫困人口和大量的失业队伍的存在,不仅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而且这部分人的基本生存如果得不到保障将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
三、解决民生问题关键在完善制度
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对此,党中央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此,笔者认为,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最关键的是用制度来保障。
(一)实现教育公平是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
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目前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环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要保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的权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
(二)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维持生活稳定的基础
要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要加强对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要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首先,完善收入分配法规,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初次分配由市场决定,再分配由政府调控。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上的调控作用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途径来实现的。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而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只有把握好这两个对象,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再分配不足往往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再分配过于倾向低收入群体也不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政府在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时要做到,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只要对高、中、低收入的调控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也必将有益于社会分配制度的完善。再次,通过强化社会责任,借助政策并用立法引导大家参与慈善公益事业,逐步把第三次分配的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日益加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大量没有纳入社会保障的群体,因此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和谐,人民需要安居乐业。我们党一定会在这种和谐理念的指引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的开拓前进,解决好人民的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改善民生已逐步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问题日常生活改善
所谓民生问题, 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民生问题是这个时期面临的一大问题。抓住民生问题, 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 经济社会就愈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会如期实现。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 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目前大家较为关心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住房问题
提起住房,就会想起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个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即有家可居,有业可乐。而住房问题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之一。诚然,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如果说让每一个人都有家可居,是有点奢望。但是最起码也应该保证普通百姓、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能住得起房吧?目前虚高的房价,恰恰是因为没有遵从市场经济的结果。虚高房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超高利润。房价居高不下,恰恰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片面强调政绩所致。如果每一级政府和领导,能有杜甫那样的胸怀,人民何愁无家可居?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什么文化人士,必须记住的是“安居”是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二、就业问题
我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人人都有稳定的收入,谁还会干偷鸡摸狗的事呢?这话虽然不全面,却非常的有道理。百姓能有业可操、有业可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个根本。目前所存在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民工问题、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等,都突出的说明了有业可乐的重要性。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完善和执行《劳动法》,是“有业可乐”的关键。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企业对打工者的工资克扣问题。由于打工者的流动性,很多企业对临时性质的打工者普遍采用延发工资的办法,致使打工者最终要被克扣少则一月、多则数月的工资。
三、医疗体制
人吃五谷杂粮,就难免身体有恙。而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从药品的监管,到药品的价格,再到医疗机制,我们始终没有走向正规。而后果就是让老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实事也说明政府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如何完善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如何让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如何完善医疗体制,是改善这个问题的关键。目前农村开始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希望老百姓在未来的一天,不再为看病发愁。
四、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事关国家前途与未来的大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有个传统:学生所学,首要在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老师所授,首要在于教做人,然后才是传知识。现在教育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视学知识,而忽视了学做人。这也是社会不文明的根本原因之一。做人的根本是从遵守规则做起,是自觉的遵守社会的公德和公则,是遵守国家的法律。可面对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自觉遵守社会公则呢?而大学现在存在的资源浪费更是突出。试问:这样的教育机制如何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呢?
五、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尺度,不在于是否荣获了诺贝尔奖,也不在于是否荣获了奥斯卡奖;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是人民的文化修养水平,是人民的道德素质水平,是人民的文明程度。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带动各种形式的艺术繁荣,就会带动人民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六、食品安全
国家固然有监管的责任,政府的确也有整治的义务,但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多是因为我们中的所谓“人民”造成的。从这个意义说,我觉得悲哀,觉得是一种耻辱。为了绳头小利,而相互残害着。对食品安全的的治理如果仅仅靠国家和政府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得到改善的,全民必须有不挣黑心钱、不挣丧良心钱的素质。往往那些施害者,同时又是另一种食品的受害者,我们的食品安全就是这样一个耻辱的恶性循环。我们在责怪这个社会的时候,也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
七、贫富分化
富者穷奢极欲,穷者苦于生存。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分配不公,是因为富者的剥削,是因为富者的不道德资本,是因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因为穷者的根本利益未受到保护,是因为垄断行业的强取豪夺。贫富分化现象如此之严重,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国家如何完善税收制度,如何调整分配制度,如何提高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分化的根本。
我们国家正在不断在以上方面做着探索性的改变,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些问题会被很快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个口号,他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和谐社会很快就会到来!
第三篇:和谐社会视野中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困惑出路
一、引言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包括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在困惑中徘徊,与此形成面鲜明对
照的是,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中国农民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8811万老龄人口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1]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
对农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人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异议。显而易见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集体保障”已不复存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土地保障”变得越来越脆弱;4-2-1式的家庭增多使“家庭保障”日益面临挑战;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使“社会救助”有如九牛一毛;农民微薄的收入也使“商业养老保险”成为空中楼阁。毫无疑问,能不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不能切实解决日益严峻的农民养老问题,事关中国农村的社会稳定,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国际间的经验来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一般滞后于城镇,除最早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丹麦(1891年)外,大多数国家的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滞后于城镇30-50年。如果以1951年中国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比城镇滞后了50年,真正到了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时候了。
这种局面也促使党和政府对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进行反思,198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并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统一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2]。从1986年开始,由民政部负责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重点是建立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因为种种困难和问题而止步。
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学界和政界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退和模式选择等问题都有很大的分歧,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险制度都有着太多的困惑。有鉴于此,笔者拟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中暴露出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若干选择进行反思。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实践与困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江苏省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座谈会”,确定以一些发达地区为试点,并在这些地方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
第二阶段:(1992--1998)推广阶段。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2年1月方案开始实施,后来在各地全面推广。
第三阶段:(1998--2002)整顿阶段。1998年,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一时期,农民参保人数下降,农保基金运行难度加大,官方认为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收新业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向商业保险过渡。
第四阶段:(2003以后)恢复阶段。十六大以后,中央逐步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2004-2005年,更是在事隔十八年后连续两年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农村问题的第六、第七个一号文件。在这种大背景下,东部地区一些地方渐渐恢复了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努力。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8万人,全年共有205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85亿元。[3]
十几年来各地的探索实践证明,合理的制度未必就是立即可行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并不那么简单,不是高呼一下重视“三农”问题、“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就行得通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不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很难顺利地推向前进的。
问题之
一、法律依据与保障的困惑。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虽然有了十几年的实践,但一直存在法律保障缺失的问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行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三,一是准法律依据:主要有1992年1月颁布实施的《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
第四篇:现代民主治理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这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各不相同。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同途
径,在这里我仅从现代民主治理的角度谈谈对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本来就是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等,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和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创造力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一直就是人们孜孜不断地追求的东西,是人类的理想目标。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事实上是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逻辑的作用下,社会利益分配或迟或早会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开始逐渐形成,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利益群体一经形成,它们不仅有经济上的要求,而且必然会产生出相应的政治要求和其他社会要求。它们需要有合法的正常渠道来表达其利益要求,并要求国家的政治决策充分体现其利益需要。因此,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社会的和谐是各种利益群体和各种思想观点同时并存,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种相互融洽的关系,是古人所追求的“和而不同”。因此,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特别要保护少数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是一个团结的社会、互助的社会、合作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敦睦,但是,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公民与政府良好合作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简而言之,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善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和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一个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的社会决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和谐社会需要权威和秩序,它要求,无论社会发生何种变化,始终有一个核心的政治权威,它有能力驾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它还要求,无论社会变化如何之大,社会生活依然遵循着基本的秩序。当然,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没有对法律规范的充分尊重就没有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级之间剧烈的利益矛盾,直至暴力冲突。一旦社会的尖锐利益冲突演化成剧烈的政治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相互信任。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
说,人是天性合群的动物,唯其如此才能组成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合群,是因为能够相互信任。人类若没有足够的相互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正因为信任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所以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宗教,没有一种文化,不把它当作核心价值和基本规范。用我们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同样的道理也完全适用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社会理想。古人在****多年前就提出的“天人合一”问题,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用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和庄子都明确主张“天与人一也”,“天与人不相胜”,“治人事天,莫若啬”,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充分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要求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的增长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进而言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既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统筹,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也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
总而言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政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通才能人和。各级政府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努力推进公共权力与公民社会对社会事务的共同管理,带头成为民主的表率、法治的表率、善治的表率、宽容的表率、诚信的表率、合作的表率。
第五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全力构建和谐社会(湖北省云梦县委政研室)近年来,云梦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全力实施“四大工程”,在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云梦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一、大力实施“富民工程”。
“天下和静在于民乐,天下民乐在于富庶”。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寻求新途径,不断开辟新领域,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近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2006年达到了3955元。2、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促增收。从狠抓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入手,不断提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先后推广了早引1号、鄂棉1
5、中豆8号、台湾樱桃蕃茄、马来西亚南瓜、金美人西瓜等一批优良品种,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着力优化种养模式。先后推广和发展了鱼—禽(畜)—果(粮)、鱼—藕(莲)、麦—瓜—稻、麦—玉米—豆等立体和高效种养模式。如我县城关镇的伍姓村、前湖村大力推广花(包)菜+夏季蔬菜种植模式,农民亩平纯收入超过6000元。着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县范围大力推广保温种植技术、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如隔蒲潭镇刘胡船村的大棚菜种植,有的农户亩平年纯收入达到10000多元。
二、大力实施“惠民工程”。
“为政在于为民,为民在于惠民”。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来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三、大力实施“利民工程”。
“为政之本,在于利民”。围绕群众所盼、所急选准实事项目,从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项目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近三年累计实事项目投入达5亿多元,实施了乡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等系列利民工程。2、大力加强“户户通”有线电视工程建设。为了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我县在农村实施以“村村通光纤,户户通有线电视”为核心的“民心”工程。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工程技术人员走村串户,夜以继日抓紧施工,将有线电缆由光节点向乡村、农户延伸,发展农村有线电视8万多户,在全省率先建成了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湾的有线电视网络。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极大地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如今,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里就可以收看到36套清晰的电视节目。广大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深切地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云梦县被国家广电局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
3、大力开展“清洁家园”工程建设。我们以实施“清洁家园”工程为突破口,利用我县被国家列为“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建设县”的机遇,积极开展了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和改厕、改圈、改厨相结合)配套技术。在4个乡镇8个村的1500余户农民家中实施“一池三改”建设任务,项目入户率、资金到位率和“一池三改”成功率达到100%,实现户年增收节资千元,实现项目自然村“三无”(即雨天无污水横溢、晴天无臭气熏天、日常无“四害”为害),实现农家庭院明净、美化、清洁、卫生。在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的同时,还与基本农田建设结合起来,建成高产高效农田10多万亩,兴修了一批水利设施,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6.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31.8万亩,分别占全县农田总面积的97%和85%。
四、大力实施“安民工程”。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做好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2、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我县北部曾店、倒店2个乡镇属革命老区,经
济发展相对滞后,有3000多农户仍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土坯房中。县委、县政府把消除“土坯房”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县、乡财政为主,发动县直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等多方筹措专项资金200万元,完成了对2000多户农村土坯房的改建任务。同时,在城镇还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行租金补贴和租金核减,让低收入家庭实现居者有其屋。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