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
浅谈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成生着.和谐文化与伦理秩序的当代重建[M].群众出版社,2008.
王铎.略论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相互支撑与和谐发展[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3).
牟永泉.崇尚伦理道德 促进人际和谐[J].经济师,2010,(7).
赵志浩.扬弃传统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第二篇: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家庭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一部分历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古代关于社会道德“人伦”中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是属于家庭伦理的即强调“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长幼有序”。在家庭伦理建设上也提出了“德教行而民康乐,礼义积而民和亲”的论述,把家庭伦理建设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比如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充满着醒悟人生启迪人伦的睿智。
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以家庭为本位,不同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这可以从通行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五百多年之久的所谓“三纲”、“五伦”的纲常。三纲“者,最早见于《韩非子·忠孝》篇:”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可谓”三纲“说的前驱。”五伦“即五种人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孟子首次提出了”五伦“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人以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孟子不仅讲了五种人伦关系,也讲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五种人伦关系准则,即”义、亲、别、序、信“,亦即” 五教“。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文化。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极深,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家庭,关心家庭,建设符合礼仪要求的家庭。这可谓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当今中国的家庭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多是核心家庭。这种家庭人伦关系主要有夫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这样三种关系。夫妻关系是构成家庭人伦关系的根本,是家庭道德最基本的规范,古今亦然。在现代社会的核心家庭中,夫妻关系最为重要。夫妻之间的道德要求是双向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道德,兄弟姐妹之间的道德,亦应如此。
人所共知,夫妻关系乃人伦关系之始。没有夫妻关系,自然不会有父子兄弟姐妹及其它诸种关系。特别是现代社会核心家庭增多,夫妻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夫妻关系直接涉及家庭的存在、巩固、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重点。夫妻之间的道德要求,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互敬“。所谓”互敬“,就是平等相待,相敬如宾。夫妻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又是亲密无间的生活伴侣,在家庭的地位与权利是平等的。夫妻双方必须承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义务,家政大事,协商解决,谁的意见正确,就按谁的意见办。夫妻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矛盾,这就需要多一点容忍,多做自我批评,严以律己,宽以待他(她),赤诚相见,坦然交心,互谅互让,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和睦为贵。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在改变,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正在形成,新的道德约束力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发生效用,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道德观念的利益化。随着婚姻家庭的不断解体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淡漠,许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导向的道德行为无所适从,使家庭道德领域存在着种种失范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基本道德风貌,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不从根本上消除家庭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重新构筑富有时代精神的家庭道德规范体系,符合新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也就无从建立,而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
总之,”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千百年的优秀家训美德需要继承和发扬,夫妻、长幼、邻里需要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关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使老人们受到充分的敬重,使子女们得到全面的教育,家家家风好,体现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第三篇:有关和谐社会的论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
有关和谐社会的论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文: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
摘 要: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公正需要构成社会秩序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和有机协调,其中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是基础。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集体和社会利益高于一切,个体利益追求服从集体意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成为普遍趋势。社会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在不和谐的利益边界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故而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合理而公正的利益边界观念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边界;社会转型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生活的基本追求,它意味着社会每个成员享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底线、人格尊严和发展平台,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社会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本,这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源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之间的和谐,有效的法理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约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底线。无视或者突破利益边界的约束,对于个人或者社会而言,无疑损坏了社会秩序运行的和谐基础。
一、利益边界的嬗变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52)利益是人们活动的基本行为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1](P439)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在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以及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过程中,利益边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围绕着国家建设目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指引下,国家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城市和乡村分割的二元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集体或者企业单位的利益是压倒一切的核心,个人利益附属于集体意志,国家、集体的利益代表一切。在国家计划生产、分配、调拨、消费的指令性调控之中,全社会保持步调统一。计划体制模式下,所有的生产要素本质上都是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在其现实形式上是以企业单位组织为载体的,与此相应的是个人的各种利益都来自于单位组织,利益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全社会强调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结构系统囊括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全社会的价值观抑制了个人利益的表达和追求。计划体制模式下,个人利益的表达和追求行为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私人财产和私人性质的生产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家意识形态仅仅认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才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2](P77)个体利益客观上的虚置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实际控制形成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单一化,整个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人与单位集体之间的关系,单位集体内部的利益分配边界简单而清晰。个体利益边界的消失普遍满足于“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社会价值观。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异比较均衡而同质化,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上没有心理方面的失衡,换言之,即个体利益边界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治国理政理念指引着市场经济体制模式逐步确立,计划模式下的利益边界逐渐被突破,新出现的利益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客观上使国家和集体或者单位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3](P148)寻求财富的动机得到中央高层的鼓励和支持。在打破平均主义的社会现实面前,一部分人积极努力寻找发财致富的路径。市场化的走势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行为越来越多的遍地开花,城镇集市贸易日益发达起来,整个社会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利益差别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经济体制变革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结构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多元化的社会经济成分和多样化的经济格局导致利益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新型利益格局悄然崛起。但是,随着私人利益的不断膨胀,个体利益边界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突出的现象就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边界进一步复杂化,公共利益边界与私人利益边界缺
乏有效的合法的界定或者合理的认同。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边界观
利益边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历史的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发审视利益边界的构成,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形成不同的利益边界观。构建和谐社会无法忽视不同个体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边界,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是从事经济行为的基本需要,也是每个人内心的理性诉求。和谐社会中每个成员基本的利益得到确认和保持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利益边界的失缺或混乱,无疑损坏了和谐社会秩序运行的基础。
社会公正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生活的基本追求,它意味着社会每个成员享有一个基本的生活底线、人格尊严和发展平台,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事实表明,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如果这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资料得不到保障,那么人们必将处于营养不良或者饥饿状态,长时间的贫困状态必然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追求理想生活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也是社会公正所体现的结果。自由、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个体自由将获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自由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然而,由于所有制差别、城乡差别、职业差别等历史原因和现实困难,人人享有的基本生存权利还远远未取得全社会同等的制度性保障。例如我国目前农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我国农村人口有9亿之多,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农民在低收入约束下,根本没有能力
享受主要配置在城市地区的卫生服务资源,这使农民处于非常不利的情况之下[4](P342)。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还是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已经昭示,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建立起来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优越于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他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3](P116)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3](P38)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然而,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无视目前的利益边界发生的深刻变化。首先,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决定了人们之间利益的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变着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范围、利益内容和利益结构,单一的计划分配利益的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权或使用权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并获得了与其他利
益群体、包括与国家的独立的交往、对话、谈判、讨价还价的地位和权利。利益群体的分化超越计划体制下的组织边界,利益边界不断延伸或者渗透。其次,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竞争,利益是竞争的根源。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手段来确定利益归属,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利益归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的重点,利益矛盾也成为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社会现象,不清晰的利益边界也成为引发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根源。最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既得利益群体日益凸现出来,客观上有违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既得利益群体的相对优势地位和权利支配着社会利益边界的位移和变迁,客观上形成利益边缘化群体的不公正处境,典型的现象就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通百姓住房、医疗、教育等困难。
利益边界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也是必然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计划体制模式的利益边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必然触及利益格局的变革。国家、集体和个体在共同发展、共同获益、共同进步,改革过程中人们之间利益边界的扩展也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利益格局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断失去原有的平衡。在此过程中,人们追求社会公正,要求通过调整以达到新的相对平衡是必然的。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利益边界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的利益边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边界缺失“社会公正”的砝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利益布局,人人享有生
存发展的同等平台。利益边界的主体之间和谐和睦和平共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边界清晰,公共利益为全社会成员同等享有,公共利益使得人人获得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公共利益得到人人爱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利益需要所在,国家和集体利益离开了人这个受益主体都是纸上谈兵,能不能提高每个人的受益水平,能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能不能提升社会生活福利,这些是人们现实的需要。
三、利益边界公正化的思考
纵观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前期是实行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模式,个人利益完全处于集体或者单位组织的附属地位,个人利益追求几乎完全被淹没在社会政治动需要的浪潮中,政治需要取代了生命个体利益的理想;后期以市场经济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实惠,然而由于体制或者制度等种种原因使得社会成员贫富差距不断分化。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客观上的事实发展是缺失合理的公正的利益边界,结果是一方面形成计划经济时期极端的贫穷状态,饥饿或者营养不良是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下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取向下的贫富差距悬殊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不同时期的利益格局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缺乏清晰而公正的利益边界却是客观的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认公正的利益边界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建设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和谐社会的利益边界不可避
免地涉及到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利益发生着的深刻变化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过程。利益边界处于不断转变过程中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应然。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审视,尽管传统的道德伦理对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伦理已经越来越无法规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协调和冲突,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约束和规范机制还有待健全。利益边界的界定需要清晰化的确认,这不仅仅需要社会道德伦理的衡量,更需要公正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不合理的利益边界,合法未必合理的利益所得并未获得普通大众的认同。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突发期,不合理的个人所得尽管取得合法的形式,却只能是埋下社会不和谐的隐患。社会和谐不仅仅是理想,更是现实发展的需要,确认清晰公正的利益边界不仅仅是人们群众的愿望而且是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
和谐社会利益边界的界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建设,这是和谐社会利益格局变革基本的现实政治前提,实现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执政党自身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和谐社会建设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消除冲突、解决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才谈得上和谐,贫富分化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社会越和谐,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越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推测,未来社会将“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P223)这揭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因此,客观而公正的利益边界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个利益边界清晰的利益结构系统有效地规范着人们追求利益的行为,对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2, 223, 439·
[2](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7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8, 116, 148, 373·
[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342·
[5]刘伟.论执政视阈下中共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蕴[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2): 18-24.[6]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1): 1-6.
第四篇:伦理道德建设
社会需要伦理道德的建设
首先,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今天,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我国已经进入了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人们经历着一系列的深刻变革。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国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社会风潮中,保持高尚的伦理道德、崇高的精神素质、端正的思想作风,至关重要。
其次,高中生自身的情况决定着需要加强这一课程。我们的高中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影响着他们自己的一生,更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处于关键的青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年人应当是“有理想、有 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不仅要有知识、有本领,有健康的体魄,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有了道德,其他的一切才有基础,有保 障,有生机与活力;而如果丧失了道德,就丧失了灵魂,其他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不抓德育就会使教育失去方向和灵魂,智、体、美的发展就会是盲目的,即使发展了,对于社会和人民,甚至对于他本人也未必有益;更何况,德育直接关系着智、体、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可以设想,一位品德优良的学生,他的学习目标明确、志向高远、具有坚强的意志毅力和良好的作风习惯,他的 智育也一定会发展良好;相反,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学生,其智育的发展将会遭遇重重困难和障碍,即使原来很聪明也难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选修六的开设是必须的,既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也有益于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五篇:和谐社会视野下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之比较
和谐社会构建与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创新
陈金明 李卫群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摘 要] 任何一种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各有其利弊得失。因此,在创新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作为移民安置的出发点,树立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新理念,摈弃“社会发展必然要以牺牲部分群体利益为代价”的旧观念,变行政驱动移民安置为利益驱动移民安置,变传统农业安置为入股分红安置,形成“在安置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安置”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非自愿移民; 安置模式; 利益驱动; 入股分红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settlement model of involuntary migr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HEN Jin-ming LI weiqun(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443002,China)
Abstract: Any kind of resettlement model of involuntary migration is not perfect, each having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must insist on the rule of people oriented in establishing the resettlement model of involuntary migration, always put the maintenance of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tion at the first place, set up the new idea of sharing frui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discard the old concepts that “social development is bound to sacrifice some groups’ interests”, change the resettlement by administrative drive into by interests driv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resettlement into the resettlement by buying a share, form the virtuous circle that “it develops in setting, and it realizes sustainable setting in developing”, so as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Key words: the harmonious society;involuntary migration;resettlement model;interests drive; buy a share
基金名称:本文是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和谐社会视野下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创新研究”([2009]09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差异与和谐:三峡外迁移民与安置地居民社会关系发展研究”(2008d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自愿移民一般是指因公共工程建设或公共利益需要而被动员或被强制迁移的群体。中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因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和人口迁移活动,产生了5000多万非自愿移民。[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扩大。非自愿移民已对我国社会变迁与社会重构产生重大影响,其安置模式也成为一个关乎社会和谐的复杂性难题,并牵涉到一系列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如公平正义、贫富差距、利益冲突、生 1
态环境尤其是群体性事件等。因此,站在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深入比较各种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优劣利弊,以期更加理性地权衡和选择新的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一
以辩证的思维来审视,和谐社会既追求稳定又强调发展;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按照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理念,在创新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时,理应表达以下价值诉求。
1、彰显民主法治精神 首先,确保非自愿移民的公众参与。非自愿移民不仅是移民安置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公众参与的主体,这就意味着要尊重非自愿移民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十分重视非自愿移民的公众参与。只有在非自愿移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其安置模式才可能得到广泛认同并有效实施。其次,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确立也要与法治相结合,并服从法制的权威,在公平、公正的社会规范体系的支撑下,依法保障移民在搬迁安置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用法律来规范移民安置活动,做到移民安置有法可依,确保非自愿移民迁出地与安置地和谐稳定。
2、恪守公平正义原则 美国学者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2]在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应着力恪守公平正义原则,规避“强势利益集团获利,弱势群体受损,政府买单”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根据公平正义原则,非自愿移民没有理由接受这种生存空间的再安排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困风险,因为他们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并有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对其进行强制剥夺。因此,只要存在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导致次生贫困化的风险,就应该对这种模式进行重新选择,确保给非自愿移民提供公平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以使发展带来的损失和效益的分配更趋平等,并有效保护非自愿移民享有的经济权利和人格尊严。
3、弘扬诚信友爱美德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土壤。在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倡导诚信友爱,就必须以道德作支撑,以制度作保障,促使非自愿移民与政府之间诚实守信、非自愿移民相互之间以及非自愿移民与安置地居民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从非自愿移民安置实践来看,社会诚信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建立社会诚信,政府必须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通过法律的执行、制度的建立,对全社会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让非自愿移民感受到政府强大的公信力。否则,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将引发非自愿移民安置过程中的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此外,在非自愿移民安置实践中,应大力倡导互助友爱的新风尚,建立融洽和睦的新型人际关系,搞好社会救助,帮助弱势群体,使非自愿移民跟上社会发展的新步伐,共
享社会发展的新成果。
4、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由于非自愿移民安置造成了旧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文化样式的破裂,需要重建新的家园。这种重建不是也不可能是原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简单重复,而是新的社会重构与发展,需要进行新的社会整合。[3]在这一过程中,因涉及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文化、心理等诸多领域,稍有不慎,极易引发非自愿移民与政府或开发商之间、非自愿移民与安置地居民之间以及非自愿移民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在确立移民安置模式时,要把安定有序作为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目标,逐步建立起非自愿移民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移民安置过程中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力求避免非自愿移民集体上访、闹事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选择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时,也会面临如何应对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后靠移民安置模式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所以在确立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时,不仅应考虑到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容量,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移民安置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对现有各种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进行理性反思,无疑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选择新的移民安置模式。
现有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因分类标准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别。按补偿方式划分,可分为补偿性移民安置与开发性移民安置;按安置产业划分,可分为农业安置和非农业安置;按安置地距离划分,可分为后靠移民安置和外迁移民安置;按安置规模划分,可分为集中建制安置和分散“插花”安置。这些移民安置模式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其缺陷也相当明显。
1、补偿性移民安置与开发性移民安置
补偿性移民安置,即由政府根据相关政策,对非自愿移民的生产生活资料损失以实物或货币方式进行一次性补偿,以后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则完全自理。这是一种典型的行政驱动移民安置模式,非自愿移民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这种移民安置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是重工程项目建设,轻移民安置稳定。二是重生活补偿与救济,轻移民就业与发展。[4] 三是重项目的狭义成本收益评估,轻项目的生态成本与环境效益核算。因此,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补偿性移民安置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为了克服补偿性移民安置模式的弊端,国际移民机构和我国政府提出了开发性移民安置模式,强调把移民安置作为移民发展的一次难得机会,通过为移民创造生产条件和开辟多种就业途径,恢复和改善移民的生活水平。应该说,开发性
移民安置模式是一个历史性进步。
但开发性移民安置也充满各种风险。其一,由于开发性移民安置在实际执行中,仍是由政府以行政方式对移民的全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安排,移民安置的动力主要不是比较利益而是服从安排的行政驱动,移民安置行为仍是一种非自愿性的被动迁移,移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二,移民作为弱势群体,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差,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他们仍然可能陷入贫困和被边缘化的境地。
2、后靠移民安置与外迁移民安置
后靠安置往往是非自愿移民首选的安置模式。这种安置模式使得移民不必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而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并且这种安置模式相对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尤其对政府而言,后靠移民安置是所有移民安置模式中最经济的一种。但这种移民安置模式也有明显的缺陷:第一,因毁林开荒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第二,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容易引发社会冲突;第三,生产条件差,移民难以脱贫致富,往往导致二次外迁。
而外迁移民安置则有可能克服后靠移民安置的弊端,并能减轻迁出地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缓解迁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可使非自愿移民改善生产条件,获得安稳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当然,外迁移民安置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打破了非自愿移民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造成其在生产开发和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打破了移民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对安置地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三是打破了非自愿移民原有的文化样式,造成移民与安置地居民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均可能产生较大差异,从而出现矛盾冲突。四是可能导致移民返迁的恶果,而返迁又将给国家和移民个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返迁意味着外迁移民安置的最终失败。
3、集中建制安置与分散“插花”安置
移民安置一般遵循就地安置的原则,但如果当地自然环境恶劣,根本不适宜移民居住或者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时,就得本着对移民负责的态度,考虑将整个村组的移民搬迁到新的安置区进行集中建制安置或分散“插花”安置。
采用集中建制安置模式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降低安置成本,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而且能够顺应大多数移民要求,使得移民固有的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可以继续保持,移民传统的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可以部分留存,移民在心理上也容易产生一种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社会整合的预期效果。集中建制安置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自然资源的配置,也不利于移民迅速融入当地社会。
为了克服集中建制安置的弊端,政府往往采取分散“插花”安置的措施,即在一个小的安置点安置一户或几户移民。这种安置模式使安置地不会感到压力太大,也能使移民更容易得到安置地居民的同情和理解,这样有利于外迁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但分散“插花”安置模式也有其弊端。一是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移民与当地居民在土地、基础实施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二是在现实生活中,少数移民因各种原因容易成为安置区中的“孤独群体”,社会交往少,心理压力大,很难融入安置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
4、农业安置与非农业安置
移民安置的产业模式无外乎二类,即农业安置与非农业安置。所谓农业安置,是指依靠土地资源,以农业生产为出发点,每个移民有一份土地作为维持基本生活的依托。在此基础上,移民可以发展多种经营,或亦工亦农,可进可退。但由于广大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重新调整土地特别是大规模调整土地有一定难度,所以对非自愿移民进行农业安置也遇到较大阻力。
非农产业安置是通过行政驱动使移民摆脱土地的束缚,有了更多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对适应能力强、社会关系网广的移民来说,这种安置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有利于提高移民综合素质,改善移民生活质量。但是,非农产业安置模式要受到移民文化水平、就业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农村移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劳动技能相对较差,这就给移民进行非农产业安置带来了困难。安置在非农产业的部分移民,因无法适应新的生活又要求重新安置,有的移民甚至聚众闹事,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三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各有其利弊得失。因此,在确立新的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把握。第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移民安置之路,既立足于移民安置的客观实际,又着眼移民安置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国家和集体利益,又高度重视移民的个人利益;既关心移民生存的需要,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权衡移民安置目标、环境容量及人力资源等因素,遵循多种安置模式并举和风险最小等原则,避免简单化、单一化的移民安置模式,促进移民与移民之间、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和谐发展。
第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随着非自愿移民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的成长,移民安置模式也必然需要改革创新,由行政驱动移民安置向利益驱动移民安置转变;把移民安置尽可能建立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变移民被动服从安置为主动自愿安置,形成“在安置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安置”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非自愿移民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再分配问题。创新移民安置模式,必须始终把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作为其指导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移民安置作为移民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树立利益均衡、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新理念,摈弃“社会发展必然要以牺牲部分群体利益为代价”的旧观念,确保移民损失得到合理回报,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利益驱动移民安置和入股分红移民安置是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两大创新选择。
1、利益驱动安置模式
利益驱动移民安置是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创新选择之一。确立这一新的移民安置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在城市存在失业率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仍然会作出主动、自愿移入城市的选择,而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动力是比较利益与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对如何做到主动移民、自愿移民、科学移民和开发移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利益驱动移民安置模式强调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不是将移民劳动力进行简单的复制性安置,而是从传统农业向大农业及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劳动力的工作区域主要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同时,由于移民安置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家庭的主劳动力,而是整个家庭成员,所以政府在肯定移民劳动力为决策主体的前提下,对劳动力流向进行引导和协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利益驱动移民安置模式是一种有行政协调的主动、自愿移民安置模式。它与各种传统的行政驱动移民安置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指导思想符合比较利益原则,包括现实的利益和预期的利益,能让移民看到更大的利益所在。当然,利益驱动移民安置模式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条件,那就是:工业化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劳动力市场全面开放,移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高。
从长远来看,利益驱动移民安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其一,各种传统的行政驱动移民安置模式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必须通过利益驱动来调动移民在安置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非自愿移民的自愿化。其二,利益驱动移民安置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因为现代农业的前提之一就是适度规模经营,只有达到适度的规模,才能使各种生产要素获得最佳和最为经济的使用,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是有限的土地所承载的劳动力过多,且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广大农民也难以致富。因此,需要通过利益驱动,使部分农村移民自愿主动离开土地,在新的领域从事新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得的收入也比务农种地高出许多,这样既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也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包括农村移民的收入。其三,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通过利益驱动将农村移民相对集中在城镇安置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其四,从现实和发展来看,完全依靠土地谋生的移民越来越少,绝大多数移民在利益驱动之下从事二、三产业。今后,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利益驱动移民安置将会大力推广。
2、入股分红安置模式
入股分红安置模式是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创新选择之二。国家为适应
移民安置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倡和支持这种模式。早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首次提出“入股分红”的安置模式,随后国土资源部又颁布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入股分红”安置作了进一步细化。这种模式对移民安置不再采取以土地换土地等传统的农业安置方式,而是将被征用的农地、林地等有形资产使用权的市场价值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移民则成为企业的股东之一,与工程业主和其他投资者通过资本这条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这种以土地换资本进行入股分红的安置模式,移民由过去的土地使用者变成企业所有者,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成为移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移民的就业不再采用传统的以土地安置为主的方式,而是自主择业。有关政府部门的主要责任也由安置移民转变为如何开发移民的人力资源,为移民创造自主择业的环境和条件。
入股分红安置模式是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股权多样化、分散化的趋势,顺应农村土地资本化经营的方向。这种安置模式将经济激励机制引入移民安置,变一次性补偿为长期补偿并且动态调整,为解决移民长期稳定与致富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时代要求,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大规模移民安置所产生的贫困风险,并从制度上保障移民的基本收入来源和分享工程效益,有利于实现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移民家庭可持续生计系统的重建,对逐步恢复和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将无疑发挥重要作用。[5]
同时,入股分红安置模式能够克服传统农业安置模式的缺点,不需要大规模开荒造田,基本上保持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此外,移民一般可迁移到附近的城镇或通过居民点集中进行安置,原来的社会关系得以继续维系,避免大规模外迁给移民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保持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由于入股分红安置模式涉及到相关工程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工程业主、政府和移民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保证这种新的模式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施国庆.非自愿移民:冲突与和谐[J].江苏社会科学,2005(5):22-25.[2]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3] 黎昕.社会学视野下的工程移民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9):74-77.[4] 段跃芳.开发性移民政策:概念框架、应用及发展[J].江汉论坛,2007(7):131-134.[5]段跃芳、赵彪、黄廷政.投资型补偿与安置模式:概念、制度创新及应用前景[J].湖南社会科学,2009(1):64-67.作者简介
陈金明(1966-),男,湖北京山人,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学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联系电话:***,邮箱:chjm@hqu.edu.cn 李卫群(1986-),女,湖北长阳人,三峡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联系电话:***,邮箱:weiqunli_19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