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中的《背影》

时间:2019-05-15 05:5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播学视野中的《背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播学视野中的《背影》》。

第一篇:传播学视野中的《背影》

传播学视野中的《背景》

口张永辉(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口张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 100016)

关键词:传播学朱自清背影父子认知不和谐

摘要:《背影》是朱自清与父亲失和之后的一封“和解信”,是他们父子之间人际传播和自我传播的结果。1917年的朱自清对父亲作出的审美评价和智力评价是庸父、愚父、丑父、衰父的混合形象,对父亲作出的情感评价是一个衰老、然而努力的爱子之父形象;两者之间存在养“认知不和谐”。由于知识结构、个性气质、文化观念等的不同,他们父子失和实为必然1925年的朱自清对父亲依然存在养“认知不和谐”,而程度更甚。但朱自清最后都是以对衰父或大限将至之父的同情、宽容、感恩和爱达到哲时的心理平衡。

经典文学作品就像万花筒,不同的读者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关于朱自清《背影》主题

①②的解读,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原父情结—民主、平等的现代父爱观;父亲形象的母性化;父子③④⑤⑥冲突;父慈子孝;父子之爱;儿子的无过之悔;等等。在认为文章是写了父亲的漱犊之情这一点上,研究者们能达成共识;但对父子感情、父子关系、父亲形象的解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角对这一经典作品作出新的解读。

先回顾一下与《背影》有关的具体事件。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应父母之命在扬州与武钟谦结婚;1917年,朱自清跳级进入本科学习,同年冬,祖母去世,因此回家奔丧。“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是因为父亲出了一点事造成的—此前其父朱鸿钧任徐州榷运局局长,经济较为宽裕,就在徐州纳了儿房妾,被另一姨太得知,因此赶至徐州闹 得沸沸扬扬;“父亲”因此被革职,又借了五百元打发姨太太,—朱自清祖母的死与此变故有很大关系。朱自清与他的父亲回家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发生在浦口车站的事。

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回到江苏、浙江等地教书;1921年,一度回到扬州任教,山于与校长意见不和,再加上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朱自清仍然无法自立,工资还得山父亲代领,因此又辞职到上海;儿个月后又携妻带子奔波于杭州、台州、温州等地,从此与父亲来往口少;1922年,朱自清曾回扬州探亲,父亲先是不准进家门,然后又不理不睬;此后因母亲在家遭受委屈,朱自清将母亲接走,从此便儿乎与父亲断绝了来往。此前也曾因朱自清的父亲不喜欢儿媳武钟谦爱笑的性格和经常回娘家而闹出矛盾,直到1925年大概两年时⑦间朱自清没有回扬州。“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署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作者在1947年7月说:“我写《背影》,就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⑧不到意境上去。”《背影》发表于1925年11月22口《文学周报》第200期,署名佩弦。发表见书后,朱自清立刻寄回老家,父亲见后很高兴,还详细解释给家人听,至此,父子矛⑨盾终于得以和解。

传播学一般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也叫内向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内在或外在刺激,经大脑处理最后做出

⑩反应的过程。人际传播是指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活动。本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的心路历程。就《背影》而言,父子失和大约四年之后,“父亲”来信述说自己的病痛和对大限将至的忧虑,儿子写文章发表并及时寄回,这样《背影》就具备了人际传播的“文件”性质,或者说具有了“回信”的性质。父亲的来信实质上是希望父子和解的一种信号,儿子的“回信”即《背影》也就具有了同意和解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一篇供众人欣赏的文学作品,还是一篇负有特殊使命的实用的“信件”。当然,这一“信件”也是作者自我传播的结果。那么,这一自我传播的过程到底是怎样运动变化的?很明显,文章中涉及到两个作者的形象:一个是1917年浦口车站亲历“背影事件”的朱自清;一个是1925年读过父亲的信之后反观“背影事件”并做出评价的朱自清。

先看1917年的朱自清。当时他已二十岁,在北大读书,身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氛围之中,不可能不接受个性独立、精神自山、民主与科学的文化洗礼。而其父是在传统文化纲常伦理教化下的一个普通市民。也就是说,父子两人在情感、思想、经验等方面必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代沟;而且,随着不断成长,具有现代文化知识的朱自清已初步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形成了对这个社会的整体感受,作为一个口后会在文学上大放异彩的文学青年,他更具有非同寻常的审美敏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前提,可以想见,当朱自清把“姨太太**”、祖母的丧事和家庭的经济窘境联系起来时,他会对其父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不知道在年轻朱自清的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些微的轻视、怨恨、乃至批判、厌恶恐怕总会有的;这种感情、评判或许已经上升到显意识,或许还沉伏于他的潜意识,或许轻,或许重,这些都是我们只能推测而无法证实的。但是,这种态度我们在“背影事件”中却可以隐约地看到——父亲与脚夫讲价,朱自清“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说话不大漂亮”,是朱自清对父亲的审美评价,里面也包含着智力评价;“迂”,是朱自清对父亲的智力评价,其中也包含着审美评价。从外貌形象来看,“父亲是一个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但恰恰是这个平庸的、愚笨的、五衰的父亲,蹒跚地穿越铁道、努力地上下月台—买橘子的形象深深打动了年轻的朱自清的心!一下子让年轻的朱自清看见了父亲的心!以至于历经坎坷的漫漫八年之后,作者还记得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背影!庸父、愚父、五父的形象让人轻视,让人心里不愉快,让人失去精神世界的平衡;而衰父、努力之父、爱子之父的形象让人心生同情,让人在悲哀之中心生感动,甚至让处于智力优越、体力优越、审美优越的年轻的儿子有意无意地宽容庸、愚、五的父亲。若细加分别,这种混合感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智力型的、情感型的和审美型的;但最终,情感型的感受—同情与感激占据了上风—看见父亲背影而流泪和找不着父亲背影而再次流泪,都是这种表现。但问题依然存在,即:智力型感受、审美型感受与情感型感受是属于不同性质的感受,它们并不因为情感型感受占据统治地位而自行消亡;他们只是暂时退到心灵的阴影中,似乎消失了踪迹而并没有消亡。也就是说,在年轻的朱自清的内心世界中,实际上存在着传播学理论中所谓的“认知不和谐”;即在其内心世界中有相互矛盾的因素在‘}肖无声息地对峙。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认为,“不和谐”会使人产生心理的不舒服,促使人试图减轻这

(11)种不和谐感,以达到和谐。

在朱自清与其父的人际传播过程中,父子之间达到了表面的和谐;而在朱自清的自我传播过程中,他的心理世界并没有达到和谐。从1920年毕业到1925年,朱自清与其父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直到父亲来信和朱自清以《背影》回应,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才得以缓解。

朱自清生于1898年11月22口,而《背影》发表的时间是1925年11月22口,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这究竟是朱自清的有意安排,还是巧合,当然,就本文的题旨而言,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朱自清的有意为之。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生口”对每个人都是一件大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口”对每个人尤其是一件大事;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口”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被赋予了儿女必须向父母感恩报恩的“孝”的涵义。

前文说过,《背影》中有两个朱自清,第二个就是1925年11月前后反观“背影事件”并写作《背影》的朱自清。四年多的父子失和的起因其实是一些貌似无足轻重的小事:父亲对儿媳武钟谦的不满,朱自清对父亲代领工资的不满,朱自清母亲所受的委屈,等等。但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父亲是否把朱自清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父亲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结构,山此也引发了有些论者有关父亲专权的研究。而朱自清恰恰又是一个在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与学者。所以,父子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中国现代新文化与中国传统世俗文化的冲突。独立个性、思想自山、人人平等、民主科学等新文化观念,在朱自清的父亲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叫臣死臣得死、父叫儿亡儿得亡等传统世俗文化观念,在朱自清看来是封建糟粕。山此看来,父子失和实为必然,而父子和解也颇为不易。

朱自清的父亲无疑是爱儿子的,这从《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中可见一斑;也自清的父亲也是一个比较刚毅的人—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这些都可以看出朱自清的父亲不是一个狠琐懦弱的人,而是一个颇具个性的人。恐怕也正是这种比较刚毅的个性,容易使其干涉儿女的生活。父亲的爱子之情与父亲的专权混合在一起,使父亲的形象在朱自清的心里成为一个矛盾的复合体。这就造成朱自清在看待父亲时产生“认知的不和谐”,也就是情感上的亲近感与思想上的排斥感的矛盾冲突。

但是,已是好儿个孩子的父亲、二十八岁的朱自清,在面对疾病在身、大去之口不远并写信求和的父亲时,内心会是什么感受?在死亡面前,人们的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具有了反抗宿命的悲壮色彩;人们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九死无悔彰显着生命的崇高精神;人们在天、地、人、事、物和灵、肉、知、情、意的多维交叉关系中试图保持平衡的努力,显不着人类追求“和谐优美”的情怀;人们对假、恶、五的嘲笑和讽刺、玩笑和幽默、嬉笑和怒骂,处处散发着喜剧的光彩;然而,在终将到来的死亡面前,人们的相伤相害、相疑相忌、相争相夺、相互掣肘、相互束缚、相互疏离等等表现,显得那样无聊,显得那样滑稽,显得异样的五陋,也显得异样的渺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当朱自清面对“其言已善”的求和的父亲,还有什么理山不应之以善言呢?况且,接到父亲来信的时间和朱自清写作《背影》的时间,是如此接近朱自清的生口!我们不难推测作者此时的心态。所以我们宁愿相信《背影》的发表时间11月22口,是朱自清的有意为之!他分明是在向自己和父亲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尽管父子之间产生隔阂,但是,他是不会忘记父亲的养育之恩的!情感上的亲近感占据上风,思想上的排斥感沉没到心灵底层;同情心、宽容心、感恩心上升为心灵主旋律,而对父亲的理性认识淹没在感情的潮起潮落之中。

因此,回响在《背影》中的声音就主要表现为四种:第一,对1917年的朱自清的批评:“真是聪明过分”;“真是太聪明了!”第二,赞美父亲并为父子失和以及父亲的坏脾气寻找适当的原因:“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口。”第三,对无微不至的父爱的描绘:送子进站、上车、买橘子,无不写得纤毫毕现。第四,对父亲的感激感恩之情:文中作者有四次流泪,后三次流泪都是这种情感的表现。

1917年的朱自清存在着对父亲的“认知不和谐”,最后以他对父亲的同情心和感恩心达到暂时的表面上的内心和谐;1925年的朱自清同样存在着对父亲的“认知不和谐”,最后以他对父亲的同情心、宽容心和感恩心达到内心的和谐。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选择信息时会避免那些与自己的态度相违背的信息,而尽量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这是选择性接触;人们会尽量注意那些与自己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这是选择性注意;人们会尽量把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导向与自己态度相一致的方向,这是选择性理解;人们也会尽量记住那些与自己态度相一致的信息,这是选择性记忆(12)。我们不用怀疑朱自清对父亲感情的真实性,我们同样也不用回避朱自清对父亲的“认知不和谐”;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注意在父子和解这一动机下,朱自清会对有关父子关系的信息做出合于自己目的的选择,以使自己不平衡的心理导向平衡,使自己认知的不和谐导向认知的和谐,使紧张的父子关系导向父子和解。

而最终导向的是朱自清对父亲的同情、宽容、感恩和爱!作者简介:张永辉,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张华,文学硕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李苑.“原父情结”的反思[J].名作欣赏,2005/23: 29-31.②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01:234-239.③陈民.东方版父子冲突.名作欣赏[J]2003/10: 41-43.④季羡林.季羡林说朱自清散文《背影》[J].名作欣赏,2003/03:1-2.⑤刘玉凯.如何读《背影》[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1:44-47.⑥张俊.无过之悔:《背影》文化内涵别解[LJl.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6:30-32.⑦参见: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⑧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M]朱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83.⑨张以帆.朱自清弟弟谈《背影》[J].解放日报,1987-04-05.⑩许静编.传播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8,76.(11)(1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卜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M].郭振之、孟颖、赵丽芳、邓理锋、郑宇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6,71-79.

第二篇: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

裴香兰,佘 蒙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教育博客的应用是博客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对教育工作的一次推进式发展。博客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点。教育博客作为博客的一个子集应用于现代教育,是对教育传播方式的一次突破。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研究了教育博客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内容、途径、传播者和受传者,指出了教育博客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育博客;传播学;传播者;受传者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212-03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这种具有明显大众性的媒体,在得到人们的认可之后,已经成为继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即时聊天工具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现在红极一时的微博也是从博客发展而来的。博客的风靡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其中教育正是其价值体现明显的一个方面。

一、博客 1.什么是博客

“博客”一词,是音译自英文单词“Blog”,有两重意义,一是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二是来源于“Blogger(拥有博客的人)”。它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IT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来的。对于博客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的说法不一。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给博客的定义是:“‘博客是一种可以让任何一个普通用户实现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个人表达的网络出版方式。’或者更形象、更简单的理解是:博客就是个人网上的家,就是一个以个人作为主体的网站。” 2.博客的分类

博客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例如,按博客的使用性质分为个人博客与企业博客;按存在方式分为托管博客、附属博客和独立博客。在本文中,笔者为方便研究分析,将博客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分为生活类博客、时效类博客、知识类博客。(1)生活类博客。这类博客的内容以生活日志为主,包括心情随笔、文学作品、娱乐信息等,内容十分繁杂,在整个博客大军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由于它能够成为一个分享交流思想情感的平台,所以受到众多网民的喜爱。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此类博客具有人际传播性质。(2)时效类博客。这类博客的内容具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在数量上虽然较生活类博客少,但由于博客内容的可读性与时效性,往往能够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由于传播信息的快速性、随意性,不会受到任何外力干扰,所以这一类博客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传播的新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此类传播具有大众传播性质。

(3)知识类博客。这一类博客以知识传播为主,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此类博客往往只针对单独的领域。由于针对性、专业性强,这一类博客的被关注度往往少于前两类博客。读者大多也是从事与博主相同工作或同领域的人,群体较为单一。3.博客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博客与其他网络媒体一样,拥有即时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性。

(1)即时性。博客内容往往反映的是一定阶段内,博主的个人思想状态、心情状态或是新闻事件等等,这些具有时效性的内容在博客中会得到及时甚至同步的反映与传播。

(2)多元性。博客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也可以添加音频、视频,使博客的内容更加的饱满,更容易让受众理解接受。

(3)自由性。博客内容不受排版编辑的限制,内容的多少随博主本人而定,而且博客的内容也不会受到制约,有着充分的随意性和言论自由。

二、教育博客 1.教育博客的定义

在百度百科中,对教育博客的解释是,教育博客是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它超越了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有助于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

教育博客,按其内容划分,是知识类博客的一种。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学与教育领域;其二,网络教育与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

教育博客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博主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一次对教育领域的推进式发展。首先,利用了博客这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对教育资源成果进行共享,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教育经验进行总结。这种形式的共享平台,对教育模式的发展改革有着推动作用。其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育,丰富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外的学习交流。第三,教育博客更能够成为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工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2.教育博客的功能

教育博客在使用过程中对整个教育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辅助正规教育。有些教育博客的博主本人就是老师,博客的直接目的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利用网络进行课堂外的教育活动。博主利用博客的开放性、自由性,将博客制作成一个师生网络互动的平台,博主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有关学习的讯息、作业内容、课堂重点知识总结、考试通告等等。在这里,教育博客发挥了辅助教育的功能。(3)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方式的指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协作。一些教育博客的博客作者针对的不是单独的教学工作研究,而是关注受教育者成长中长期的教育问题。学生的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生在校受到系统化的管理,有理论的依据和教师的监督。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家长没有经验也做不到与其他人的分享交流。针对这种现状,许多教育博客专门针对学生家长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教育理论指导,使他们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4)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而教育博客在分享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对教育体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结合到教育实践工作之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三、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教育博客的传播过程 1.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提出的传播学理论,一个较为完整的传播过程应当是双向循环式的传播。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在由传播渠道被受传者接收之后,受传者将变为传播者通过传播渠道向传播者传递反馈信息。而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在被受传者接收到以后就很难再反馈到传播者,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传播媒体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而在博客的传播过程中,受传者的反馈能够轻易地及时地被传播者接收到,双方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这就使博客这种媒体更适合当今这种大众传媒的时代。教育博客,依托博客的先天传播优势,在教育传播中具有良好的双向性(如图1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2.教育博客中的传播者与受传者

由于博客是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传播媒体,所以教育博客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并不绝对,可以相互转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在反馈过程中,受传者又变成了传播者。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包括教育研究人员、教学实践工作者、学生家长。(1)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研究人员是研究教育学领域出现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前景的专家学者,他们作为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博客内容较为权威,有实际意义。针对的受传者包括同样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从事教学实践的老师、学生家长等。

(2)教学实践工作者。教学实践工作者多以老师为主,作为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其传播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实际,针对的受传者更加直接,例如同行业教师、学生家长、自己的学生等。(3)学生家长。教育博客中学生家长作为传播者分为自主传播与反馈传播。自主传播是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将自己对子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做出的分析或经验进行的交流分享等,受传者通常是其他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个体。在做反馈传播时,往往是通过在他人的教育博客中以评论或留言的方式进行,受传者包括博主本人以及阅读博客的其他受众。

(4)学生。在教育博客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进行主动传播的,他们在教育博客中以反馈为主,反馈内容的受传者往往也是博客作者及阅读博客的其他受众。3.教育博客中的信息

教育博客首先作为一个个人性质的网页,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反映博客心情或者生活的信息,但是主要内容仍是与教育有关的信息。(1)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是教育研究人员或是资深教学实践工作者对教育中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课题研究的成果。这类信息,往往针对性强,逻辑性强,权威性强,能够被广大受传者接受认可,在某些方面能够对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

(2)教学案例分析。一般是资深的教学实践工作者,对自己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真实案例的分析解释。这类信息,由于案例具有真实性,而且案例问题的解决也为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借鉴,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能够被教学实践工作者学习采纳。

(3)教学经验总结。一般是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突出成果的总结,或是资深权威的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工作总结。这类传播信息内容多、涵盖广、综合性强,往往是数年或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的精华,对教学工作以及教育研究的工作有着借鉴意义。

(4)教育信息资源。一般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例如PPT课件、Flash课件、调查汇总表格、调查报告等。这些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是可以直接使用,方便快捷,对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4.教育博客的传播途径

教育博客作为一个单独的传播媒体,自身便是其信息的传播途径。它依附于母体博客本身,以互联网为路径,以个人主页为载体。教育博客向受传者进行链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固定的网络地址,直接进入博客;二是通过博客附属的网站登录进入博客;三是通过其他博客的链接转入博客。5.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

一种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受传者和反馈两方面进行分析。受传者是媒体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反馈是受传者对媒体传播信息的反应。在教育博客中,由于博客内容的个性化、传播范围的有限化、受传者的非固定化,导致独立的教育博客受传者较少。而教育博客的整体传播情况由于其传播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受传者的范围也只局限在与教育领域关系密切的人,所以教育博客领域的受传者远不如其他媒体受传者多。但是就受传者反馈方面来说,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十分明显。由于教育传播的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实用性强,比其他媒体更加容易展现出来,这使得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较其他媒体在教育传播方面要更加成功。

四、教育博客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育博客质量,使教育博客不再多而不精近年来博客的发展十分的迅速,规模呈几何模式扩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表明,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5331.3万人,较上年底半年增长率为10.9%,其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占比为65.7%。

伴随着博客的发展,教育博客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众多的教育博客中,优秀的、被受众广泛认可的教育博客占据的比重却极为微小。有些所谓的教育博客打着专业性的幌子,实质却是生活类博客。也有一些教育博客中完全没有原创内容,千篇一律地引用、链接,使教育博客沦为平庸。所以要鼓励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者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提高教育博客质量,从而挤压滥竽充数的不良教育博客的存在空间。2.提高教育博客的时效性,与教育网站同步实施教学

教育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其功能不能单单满足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还应该起到教育作用。教育博客应该强化其自主性、随意性,以满足远程网络教学工作需要。但是现今教育博客的远程网络教育功能正在渐渐退化,被教育网站、资料站等所取代。教育博客的反馈功能要强于教育网站,但是因教育博客缺乏时效性,使学习者更乐于去资料站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可以对教育博客与教学网站、资料站统一规划管理,利用专业知识教学网站弥补教育博客在专业性方面的不足,利用教育博客良好的反馈功能提高教育网站、资料站的实效性。3.提高对教育博客的认同感,避免只看“点击率”

由于缺乏对教育博客的规范化管理,一些权威性、可信度不高的教育博客影响了受教育者对教育博客的认同感。博客是一种开放式不受限制的传播媒体,对其传播的内容也没有专业的组织或人员进行审核检验,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博客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便由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点击率。过分看重点击率,使得一些不良的教育博客得以生存发展。

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最具权威性、最受信赖的大学应担负起这一责任。首先,提高师生对博客教育的认同感和关注度。高校应运用自己良好的师资主动去关注和监督身边的教育博客。可以考虑将教学博客与校园网联系起来,让教师主动地关注他人的教育博客,去更新自己的教育博客,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去参与互动。长此下去,教育博客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树立起来。

教育博客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器,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应该大力发展。只要重视教育博客的发展状态,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并予以扶持,终有一天,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改变我们固有的教育思维,丰富教育形式,成为未来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民生问题

来源:绿色新闻网 作者:王宇 发布时间:2008-6-16 21:24:00 浏览次数:1145次此信息由 杨燕 志

愿者发布 [提要]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制度保障…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

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制度保障

引言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曾经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民的衣食之忧,进入新世纪,民生问题更加突出的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

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提高民生质量

“和谐”指的是合乎逻辑或规律的状态,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合理搭配、协调、协同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正如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阐述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勾勒出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等九大目标任务,字字体现民情,句句蕴含民意,条条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将“和谐社会”的目标概括为“五有”,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充分说明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解决好民生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问题是要提高民生的质量。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

二、和谐社会视野中民生问题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质文化生产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民生问题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新矛盾。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比如目前我国还有两千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仍处在温饱线下,城镇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了当前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在新时期,我国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

(一)教育问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关键,教育的公平发展是构成社会和谐最可靠的基础之一。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日渐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随着基础教育管理权的下放以及教育与经济的关联逐渐增强,很多教育机构选择了将大多数教育资源投入到一小部分所谓的重点学校,尖子班,优班等等,开始走向精英教育路线,这种现状产生的后果是人为地制造了差距,同时铸成了农村的一大批被视为“基础薄弱的差校”和“垃圾学校”。

第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当东部地区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的时候,很多偏远西部山区还处在前工业时期,基础教育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短缺、办学硬软件低、质量水平差等方面。

第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处于不利地位。城市外来的民工子女,他们不能享有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在享受义务教育时处于不利地位。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于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和个人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保证就业压力很大。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第二,职业供求比例不匹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但长期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而且职业供求不匹配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3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岗位空缺与求职者之比值相当悬殊。有的供过于求,如:北京的美容美发岗位为18∶1,剪裁缝纫工为6∶1;天津保险业务人员为8∶1,采购人员为9∶1;沈阳的数控操作工为6∶1,模具钳工为7∶1。与此同时,还有求过于供的,如:天津的机动车驾驶员为1∶31,维修电工为1∶56;南京的计算机工程师为1∶8,保险业务员为1∶10。第三,高素质劳动力分布不均。比如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高等学府相对集中,历年的大学毕业生很大一部分要在当地谋取就业,必然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同时二级城市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局面。

(三)收入分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有了大幅提高,国民财富大大增加。在分配领域一直倡导“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分配原则对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但是,在经济繁荣,分配有序的背后,还存在一些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第二,分配格局有待改善。目前社会存在着初次分配不太合理,二次分配缺乏力度与公平,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第三,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具有很浓的平均主义色彩,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影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收入分配的矛盾,势必会造成三农不稳的局面。

(四)社会保障问题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总的来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保障面窄。社会全体公民都应成为社会保障的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远远不够,同时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执行成本也很高。

第二,制度不统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发放为基础、以部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生活救济为辅助而形成的一套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征费率等方面没作具体规定,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制定或修订了本地区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在具体规定上都有别于其他地区。总体来看,发达地区征收费率低,不发达地区征收费率高,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第三,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有待用制度解决,贫困人口和大量的失业队伍的存在,不仅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而且这部分人的基本生存如果得不到保障将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

三、解决民生问题关键在完善制度

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对此,党中央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此,笔者认为,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最关键的是用制度来保障。

(一)实现教育公平是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

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目前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环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要保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的权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

(二)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维持生活稳定的基础

要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要加强对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要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首先,完善收入分配法规,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初次分配由市场决定,再分配由政府调控。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上的调控作用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途径来实现的。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而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只有把握好这两个对象,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再分配不足往往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再分配过于倾向低收入群体也不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政府在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时要做到,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只要对高、中、低收入的调控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也必将有益于社会分配制度的完善。再次,通过强化社会责任,借助政策并用立法引导大家参与慈善公益事业,逐步把第三次分配的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日益加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大量没有纳入社会保障的群体,因此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和谐,人民需要安居乐业。我们党一定会在这种和谐理念的指引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的开拓前进,解决好人民的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四篇:伦理学视野中的终身教育

伦理学视野中的终身教育

摘 要 终身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潮,是和社会经济与人的自身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的一次性传统教育的挑战。然而,目前终身教育的思想及重大意义,仅在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中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广大社会成员对于终身教育仍然了解甚少,本文试图以道德为观察视角,来探究终身教育的伦理精神,以有助于推动终身教育思想的广为传播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尽快建立。关键词 终身教育 道德 善 恶

终身教育是指对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一生所进行的教育。具体来说,终身教育包含了纵向教育和横向教育的连续和结合。从纵向上看,它指出了人生发展的每个时期受教育的连续性;从横向看,它指出了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互相结合的。由此可见,终身教育否定了将人生截然分成前一段用于教育,后一段用于劳动的观点,对只注重学历教育忽视学历后继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1 善恶与终身教育

善、恶是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范畴,是道德评判中最一般的表示道德价值的概念。善同恶一起,构成区分德行和非德行的最概括的形式。人们通过企求善来反映自己最普通的利益、要求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又借助善来评价他们周围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一切社会现象。

从“善”与“恶”的视角看终身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必须首先对准善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善?简而言之,善就是那种既符合人们的要求,又符合外部现实性的实践活动。善恶是教育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善恶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教育善恶的标准。教育善恶标准一方面要体现教育道德的伦理特性,主要包括对教育活动过程、结果、要素进行合理性、合目的性的检验,以期达到教育伦理规范的要求。教育善恶标准另一方面是要反映教育道德水平,人们对教育的评价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但主要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教学水平的评价、学生质量的评价。对教育的伦理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们对教育的新要求。

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新思维。这一与中国古老的教谚“活到老,学到老”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提议,从概念的提出到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新思潮的形成,虽然为时不长,各国对其认识也不尽一致,但由于这一新思潮顺应了现代社会的改革趋势,满足了当时各国教育现实或教育市场的需要,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西方到东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终身教育都被广泛接受,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等手段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化的保障和护航。终身教育的意义已超越国籍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种族界限等范围。借用北欧福利社会制度“从摇篮到墓地”这句形象广告语作为自己标志性口号的终身教育,引起世界教育界强烈的激荡,成为当代社会最富有影响力和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目前,国际教育界对终身教育比较共同的理解是,这几乎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教育形式或制度。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培训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种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

传统教育体系的特征,是以一个学习者或受教育者按线型流程完成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教程为标志的,而以终身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教育体系,则开始于传统教育体系结束的地方,是传统教育体系的延伸和拓展。以至于国际教育界通常把终身教育是否诞生,看成是衡量教育是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按照终身教育思想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是入世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 终身教育的道德伦理精神

终身教育的道德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终身教育是道义的事业

我们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活动,是道德教育,它是培育理想人格,造就人们内在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道德教育总要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状况发生关系。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包括终身教育必须从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与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相一致,服务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公正状况同广大社会成员的个人和整体目标一致,道德教育才能更有成效。

终身教育中的又一种社会活动是教育人们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培养的功夫。人们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形成,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接受道德教育,努力进行道德修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有了公正伦理环境,人们才有可能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才会自觉地进行学习伦理知识,省察克治、内省、思过、积善、慎独、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第五篇:和谐视野中的社会管理

和谐视野中的社会管理

什么叫“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对整个社会及其个别环节的运动、变化,进行自觉的、有目的、有规律的运筹、调控、整合,从而促进社会正常地有序地发挥功能,并且能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社会管理涉及到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涉及到社会各类子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社会管理复杂性的特征也日趋明显。

由于社会管理的内容相当宽泛,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不仅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而且更应当动员全民的协同参与。需要各方参与的领域很广,当务之急是要遵照六中全会的决议,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这里讲三点看法。

必须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的要点

要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民主与和谐成正相关:高度民主高度和谐,低度民主低度和谐。

不要以为社会就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实际上社会的运行无不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是反映事物本质的。要搞好社会管理,必须研究社会管理的规律。而要全面把握社会管理的规律,在当前,在中国,重点要坚持以下几点。

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通过传统的计划体制和权力构架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功能开始弱化。政权在手不等于人心在握。只有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才能凝聚人心。有“心平”方有“气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会管理体制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就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这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大胆借鉴了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预计,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完善,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

要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要大力加强社区管理和建设,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保持 血肉联系的纽带,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社区也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在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和社区互助等社区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要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使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成为村民之间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亿万农民直接行使管理自治事务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民主与和谐成正相关:高度民主高度和谐,低度民主低度和谐。要在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同时,注意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做好基层各项工作。

要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特别是“社区人”转变,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要由社会各种组织来承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团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对这些组织实行由行政控制为主转向政策规范和法律监督为主的社团管理模式,减少政府包办,强化行业自律,增强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使其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下,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要完善社会指标体系,发挥社会运行状况监测体系的作用。指标是领导的指挥棒。指标是考评的依据。指标是办事的分寸。社会指标体系是社会管理的依据,是人民群众监测、监督的准绳。要搞好社会管理,必须制定尽可能完整的社会指标体系、人文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是社会管理的依据,是人民群众监测、监督的准绳。社会指标是分析社会现象或社会发展的一种量化工具。在组织保障方面要完善社会监测机构,并以社会第三方的独立评估机构为辅,构建交叉式、立体网状型的监测体系。尤其是完善对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的社会影响评估机制,及时了解相应的发展趋势、社会影响,及时预警,及时防范。指标是领导的指挥棒。指标是考评的依据。指标是办事的分寸。目前已初步制定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事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反映人口状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预期寿命等人口状况指标;反映教育科技状况的教育事业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程度、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教育与科技状况指标;反映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生活水平和质量指标;反映医疗卫生情况的卫生事业费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医疗卫生指标;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治污投资占GDP的比重、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还有反映社会稳定状况的城镇失业率、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等社会稳定状况指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来进行系统分析,就可以反映各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及发展的潜力大小,以此为社会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政府应当把插到经济中的那只手向后缩一缩,把插到社会中的那只手向前伸一伸,伸一伸,再伸一伸。政府只有强化社会职能,才能把政府建成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政府的职能不论有多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都应当是最主要的。

政府社会管理的重点是对家庭、社会团体与社会自治所不能解决的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威加以解决。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面很广,比如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管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政府的经济职能是调节,只能是调节,而对社会那就是管理了。

“十一五规划”把许多经济指标只作为预期性指标,而把许多社会事业作为约束性指标,还掷地有声地指出:“具有法律效力”,是一大转折,一大亮点。长期以来,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常常越位,而在社会职能上却很少到位。政府应当把插到经济中的那只手向后缩一缩,把插到社会中的那只手向前伸一伸,伸一伸,再伸一伸。政府只有强化社会职能,才能把政府建成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否则,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永远是一句美丽的空话。因此,我们要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具体地说,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从生产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政府,政府职能应该从以前重GDP、重生产建设、干预经济运行,转向提供公共产品,重视教育、卫生、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方面;转向社会管理,即完善市场运行规则,强化监督管理,通过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

从提供经济物品向提供制度环境转变。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最主要的公共产品就是制度,就是服务。提供一个稳定、统一、公开、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保证各种创新机制有效运转,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作为服务型政府,其主要职能是为各类投资者、消费者提供有效率的市场制度。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二是提供有效的规则和制度维持市场秩序和提供诚实信用度。三是提供和经营市场无法供给的公共产品。这几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如果没有政府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那么,正当的竞争就无法得到保护,就会形成扭曲。因此,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直接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主要为社会提供经济物品的做法,转向由市场发挥自组织功能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和充当裁判上多下功夫。

从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过去,我们国家管理体制的一个特征,就是行政管制型的政府。行政管制的具体形式就是事事需要审批和政府许可。从行政审批向公共服务转变,一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于社会。包括提供教育、文化、娱乐、公共卫生、交通、通讯、能源、道路、照明、水电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二是将服务寓于监督管理之中。改变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管理绝不是管制。

从集中管理型向依靠市场调控型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我国在组织社会生产的方式上,要实现根本转变。政府将经济生活“总指挥”的角色让位给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自由竞争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经济的动力。政府对经济主体的管理是一种间接管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资源的分配,只能以法律和政策来表明国家对经济的期望和态度。企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企业用什么原料、技术、人才和怎样使用,均由企业自己决定。

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正处在社会体制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重大调整的过程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之间互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贫困、低收入等多种原因出现生存困难时,提供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政策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建设。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应对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为正在来临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做准备的需要。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解除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改善居民的消费心理。

中国正处在社会体制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重大调整的过程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中国来讲,主要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现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二是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中国将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并轨,下岗职工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新的减员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保障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建立基金调剂制度,增强承受能力;强化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再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在“保生活”和“促就业”方面的作用。

三是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要全面落实城市低保制度,切实贯彻属地管理原则,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都要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要建立城市低保对象家庭备案制度,规范收入审核和待遇申领程序,完善低保工作法规和程序,确保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建立稳定的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建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从多方面保证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

四是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中国旧的公费医疗劳保制度,国家包揽过多,医药资源浪费严重,而大量企业职工基本医疗又得不到保障。为了革除这些弊端,中国政府决定按照“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思路,在全国城镇进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并配套进行医疗卫生和医药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至城镇大多数从业人员。加快落实并规范现行各类补充性医疗保险办法,制定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具体办法,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五是探索建立农村和小城镇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人口老龄化,中国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居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也希望建立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因此,首先要尽快研究制定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以及农转非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其他农村人口。在有条件的村镇,可以从实际出发,采取自主自愿、民办公助、分散决策、标准有别的办法,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并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会扶持相结合,共同保障农村和小城镇老年居民基本生活。少数相对富裕的地方还可以探索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办法。

六是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各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合理确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既要保障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职工基本医疗需要,又不能超过社保基金承受能力,避免导致社保基金入不敷出,给社会经济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在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商业性保险的作用,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多形式地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主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一定要有现代化的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软件”也要现代化。“软件”并不软,谚云:“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近年来腐败分子之所以前“腐”后继,不能不认为与篱笆扎得不紧有关。今后,我们一定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不管是谁,都无权用一支笔、一句话、一言堂,胡乱挪用社保基金。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大踏步地向前推进,就一定会让那种违规操作,沿着社保基金“寻租”的勾当,一去不复返!

下载传播学视野中的《背影》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播学视野中的《背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球视野中的地方治理

    全球视野中的地方治理发展趋势 [日期:2006-03-17]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 作者:谢庆奎 杨宏山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在全球性的新公共管理和政府再造运动中,地方治理(local govern......

    比较法视野中的中国宪法

    比较法视野中的中国宪法 单 纯  2012-10-31 19:27:00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摘要: 宪法是法治的纲领,其宗旨是保障公民权利,因而是社会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法......

    反垄断法视野中的中国篮球协会

    反垄断法视野中的中国篮球协会 刘长青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篮球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CBA篮球联赛日益完善,我国的一系列篮球制度也逐......

    跨文化视野中的生态批评

    跨文化视野中的生态批评 大会议程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5月8日下午 大会开幕式 时间:14:00-14:30 地......

    生涯规划视野中的志愿者行动

    生涯规划视野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万荣根 摘要:从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角度看,志愿服务是认识社会、完善自我、增长才干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应正视自身志愿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涯......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广告的目的是把各户的商品或服务光广而告知,传播是广告进行的一个重要媒介主要介绍了有关传播的知识内容. 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

    传播学介绍

    传播学专业共设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 1.传播理论研究方向,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传播效果研究、传播体制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课题领域。责任教授郭庆光......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