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播学复习资料
传播学复习资料 绪论: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2、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儿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而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
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广义地说,传播学包括大众传播学。
4、大众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与发展:
1922年,李普曼《舆论》。
1927年,拉斯韦尔发表《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对宣传进行研究。
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大众传播学》,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学的框架,汇集了前人有关大众传播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大众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传播学研究。
5、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拉斯韦尔程式(5 W模式):“说明传播行为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问题:
1、谁传播,2、传播什么,3、通过什么渠道传播,4、向谁传播,5、传播的效果怎样。”
6、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1)、两大学派的由来和立场
自然科学:研究物质,探讨物质运动的规律运用严格的科学的方法; 人文科学:表达人生,揭示生命的意义,充满想象和自由;
社会科学:研究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背景下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社会群体等社会现象。(2)、两大学派比较 A研究内容不同
经验学派关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落脚点在传播效果上;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为何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意义上。经验学派重事实判断,而批判学派重价值判断。
B研究方法不同
经验学派强调从经验或事实出发,通过量化与统计过程,求得实证性的结论;批判学派具有思辨特征,从宏观的、联系的和总体的方面把握传播的意义。C研究立场不同
经验学派对现状持肯定态度,把自己置身于现存体制之中,旨在帮助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批判学派对现状持否定态度,把自己超越于既定秩序之外,旨在否定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批判学派致力于揭示——社会权力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导致媒介受到控制,而且媒介强化了不平等的社会权力结构,批判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它,从而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平等与解放的终极关怀。
经:经验、定量、功能主义、具体实证、注重效果 批:批判、思辨、马义、广泛联系、注重控制分析
第一章:大众传播模式
1、名词解释: 传播过程:传播现象内部和外部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间的关系。模式: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单化的形式。5W模式(拉斯韦尔):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传播效果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传者
效果 ④德福勒模式(互动过程模式):
⑤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2、传统线性模式的缺陷?
5W模式的缺陷:将传播过程视为单向直线运动的过程,忽视了受众的主动性和反馈作用;
过于简单,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具体背景,如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等。香农--韦弗模式缺陷: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了反馈的作用,不能体现互动性。
3、香农--韦弗模式的主要特点?
讯息 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 讯息
信源 →→→发射器→→→噪源→→→→→→→接收器→→→信宿 A、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B、反映出了传、收过程中的信号转换现象; C、讯息变成了“发出的”和“接收到”的两个
4、赖利夫妇模式的内容和意义?
意义:揭示出了进行传播活动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和说明制约传播的复杂的社
会因素提供了科学的启示。
5、马莱兹克模式应该怎样理解、分析?
意义:传播结构中的要素没有改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
传播的关系进一步展开。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B、影响和制约接收者的因素; C、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不足: 虽列举了各种影响因素,但未对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6、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意义:A、突出了反馈的机能;
B、拓展了噪音的影响;
C、表现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
不足:将影响简单地归为噪音,没有认识到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
7、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意义:A、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看作是平等的传播行为主体;
B、引申出了“传播单位”的思想,认为每一个传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不足: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及传播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一般难以实现完全平等的传播关系。
第二章:内容研究
1、名词解释:
符号: 符号是一种用来代替其他事物或含义的东西,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也
是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
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中包含了符号出现的方式和语境。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研究传播内容的具体方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的、有系
统的和定量的研究。④情境意义:传播情境,即语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2、符号、信号、症候的差异?
A、征候引发的是事物的自然反应及其自然联系的结果;
B、信号引发的是某事、某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存在及其条件反射(或本能性)的反应; C、符号引出的是事物的概念,是高级的信息载体,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而征候和信
号是物理世界和动物世界的一部分。
3、举例说明符号的特性?
A、任意性:能指——符号的形式
“树”
所指——符号的内容 B、约定性 C、组合性 D、传授性 E、跨越性
4、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符号?与实际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体现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语言与实际的关系:(1)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5、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和功能? 类型:(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
(2)体态服饰语言
肢体动作
(3)象征符号(例子)功能:(1)传播态度与情绪
表达
(2)辅助语言传播
(3)代替语言
6、静态意义有哪些类别? 内涵性意指和外延性意指
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
外延: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指称性意指和区别性意指
指称性意指:对外部世界的分类,也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以进行思考的概念性意义。
区别性意指:通过符号间的关系从外延或内涵上赋予一些特征以形成相互区别的意义。本意性意指和衍义性意指
本意性意指:人们给予符号的最初意义,是符号意指的核心部分。
衍义性意指:符号在使用中衍生出的原先不存在的意义,并逐渐成为符号所指的一部分。
7、什么是动态意义?分别有哪些组成部分?
含义: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除了符号本身的意指之外,还包括与其他符号组合呈现的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以及传播语境所形成的意义。组成:传播者的意义
A传播者通过编码活动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意义。
B传播者意义效果
受传者意义
A受传者通过译码在传播过程中获取的意义。
B受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符号意义。
8、什么是内容分析法?有何用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含义:内容分析法是研究传播内容的具体方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的、有系
统的和定量的研究。用处:描述媒介内容。
将媒介内容(拟态现实)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
分析传播者和传播内容的关系。
④作为研究媒介效果的出发点。
⑤评价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形象。
操作流程: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抽样分析样本、选择分析单位、对内容分类)、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9、以一个非语言符号为例,说明它的意义是如何生成的?
第三章:控制研究
1、名词解释: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将一切信息过滤和筛选后传播给大众。
双重行动模式:传播媒体组织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联的两个阶段,即 A新闻采集,把
关人主要是记者;B、新闻加工,把关人以编辑为代表。
意见自由市场:人们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皆不受外来条件的干涉。④自我修正: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和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修正,并最终 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⑤知晓权: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
2、控制研究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A、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
B、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状;
C、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
3、怀特的把关模式是怎样的?采用了哪些方法?有何不足? 模式:(1)模式的提出:11,910条
——
1,297条,1/10
选择标准
输入信息
→
门区
→
输出信息
(2)对比考察
(3)个案研究;个人角度审视 方法:
不足:夸大了编辑的权限,忽略了媒介组织的更广泛的因素,也割裂了把关活动的连续性。
4、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怎样的?
(1)模式的提出:驻外记者
→
分社编辑 →
总社编辑
(2)揭示了一系列的把关环节;
(3)对其作用不分主次。
5、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1)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作是把关人,但最关键的还是媒体组织。(2)传播媒体组织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联的两个阶段,即“双重行动”:
A、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
B、新闻加工,把关人以编辑为代表。
6、报刊的四种理论是哪些?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D报刊的共产主义理论
7、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传播权利论?
指在传播活动中,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分成对立的两极,其中一小部分充任权力的主体,其他大部分作为权力的客体,即无条件服从的传播对象。
8、肯特·库柏提出“知晓权”?
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
9、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带来了哪些现实问题?
观点:(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问题:(1)资本取代政府控制了报刊;
(2)煽情新闻泛滥;
(3)自由竞争被垄断取代,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10、意见自由市场?自我修正理论?
意见自由市场:人们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皆不受外来条件的干涉。自我修正理论: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修正,并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11、自由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和发展,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斗争过程,它同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自由原则紧密相连,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同时也在形式上承认了人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因而推动了社会进步。
12、怎样认识自由主义理论?(1)、产生背景(2)、发展
A从集权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过渡
1644年,约翰·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
约翰·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原则。
B从思想进入实践
孟德斯鸠从三权分立的原则出发阐述了言论自由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性;
卢梭从舆论的角度论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容,核心是:主权在民,人民可以订约,也可以解约,有革命权;
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
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的十条修正案(“人权法案”)。
C自由主义理论的现代发展
约翰·米尔发表《论自由》(1859),为自由主义辩护和论证的集大成之作;
肯特·库柏提出的“知晓权”思想(3)、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4)、自由主义理论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5)、自由主义理论的实质
A历史进步性:
B面临的危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面临的深刻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的私人
占有和生产社会性的矛盾,在大众传播中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
利益不可调和得矛盾。
(6)、新闻自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采访自由、传播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
新闻自由是指公民接收新闻、发表意见的自由,即搜集、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开办、占有、使用、接触新闻媒介的自由,以及发表意见与评论的自由。
13、为什么说“窃听门事件”冲击了自由主义新闻理念?
14、社会责任论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现状? 立场: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是针对自由主义发展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对自由主义的改良、发展和完善,主张传媒在充分享有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积极主动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观点:(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全面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现状:(1)从理论上讲,比自由主义理论更为完善;
(2)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好地协调了公众、大众传播媒介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3)约束和控制是建立在媒介自律的基础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
(4)尚未形成足以与自由主义理论相抗衡的传播体制。
15、发展传播学的基本观点? 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威廉·哈森: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
16、控制的形态?(1)、政治势力控制:法律控制、政策控制、制度控制、新闻信息源的控制(2)、经济控制:金钱控制(广告控制、赞助控制)
组织控制
NBC
通用电力公司
CBS
西屋电气公司
ABC
迪斯尼公司
(3)受众控制: A个人的信息反馈;
B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C诉诸法律手段;
D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自我控制:A媒介组织制定出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职业道德)
B传播者按一般行为准则(道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第四章:媒介研究
1、名词解释:
媒介:媒介是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中的信息载体,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
组织,即传媒机构。
媒介即讯息:强调媒介的重要性,媒介所传递的是什么样的特定内容反倒无关紧要。传媒
不仅是手段、工具、载体,其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开创
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④微博: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是一个基于用
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
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⑤媒介融合: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 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2、古登堡印刷《圣经》的意义是什么?
3、人类传播有哪些基本媒介?各有何特点?(1)书写媒介:
(2)印刷媒介:读者拥有主动权。便携性和易存性。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时效性不强。(3)广播媒介:真实的记录、复制和控制人类的声音。及时性和跨时空性。易接受性和多功能性。较强的亲和力。
(4)影视媒介:声响并茂视听兼容。传播范围广,互动性,指向性。(5)互动媒介:
4、请比较不同媒介的性质?(1)书写媒介:(2)印刷媒介:(3)广播媒介:(4)影视媒介:(5)互动媒介:
5、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是指那三个?(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6、赖特的“四功能说”增加了哪个?
(1)、环境监视
(2)、解释与规定(3)、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
(4)、提供娱乐
7、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是怎样的?(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8、试论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1)、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的某一感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2)、冷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低清晰度”地延伸人的某一感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高,想象力发挥程度高。(3)、评价:
A启示我们吧媒介放到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即媒介的出现带给人们文化和文明的影响。B对传播媒介作用的关注,激发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媒介,将媒介同人的感官心理联系研究。C过分强调媒介作用,甚至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D论述缺乏科学性,一些基本概念没有做严格的科学划分。
9、媒介发展变化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五章:受众研究
1、名词解释:
(1)受众: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既包括大规模信息传播中的群体(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对话人)。(2)反馈:受众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3)靶子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
播媒介射出的“子弹”击倒,有时,受众可能拒不接触传媒的某些内容,或
接触后丝毫不影响自己的行动。
(4)个人差异论:以心理学为依据,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各受众成员对大众
传媒的不同反应,在于个人特性的差别。
(5)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社会群体特性的差异影响社会成员如何对待媒介
信息。
分类指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收入、职业等。(6)社会关系论:研究日常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受众成员接收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应。
2、受众有哪些角色特征?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3、受众的选择性心理机制包括哪几层?如何发挥作用的?(1)选择性接触(注意):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注意力总会自然而然的趋向那些符合自己观念、态度、志趣及需求的内容,同时忽略或回避那些与自己无关和与己相对的内容
(2)选择性理解 :受众依据自身的价值体系,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以避免认知的不协调
(3)选择性记忆:受众在已经理解的信息中,将其中最有利己的部分储存与大脑中。
4、应该怎样科学的看待受众(科学的受众研究)?(1)、个人差异论: 以心理学为依据,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媒的不同反应,在于个人特性的差别。
(2)、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社会群体特性的差异影响社会成员如何对待媒介信息。
分类指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收入、职业等。
(3)、社会关系论:研究日常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受众成员接收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应。
5、大众传播的反馈有什么特点?
延迟性、间接性、累积性、代表性、量化性
6、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什么?作出评价?
含义:指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身需求满足的基本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
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评价:意义:认识到受众的主动选择
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
问题:(1)夸大了受众的能动性
(2)把受众个人与社会系统相分离,只讲自己对媒介的使用,只谈满足个人的 需要,而忽略了受众个人与群体网络、个人意志与历史趋势的关联。
7、听众、观众调查方法有哪些?
面对面调查、电话调查、日记法、记录仪法、网络调查法、手机短信调查
第六章: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1、名词解释:
(1)传播效果: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
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
潜在的。(2)魔弹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只要讯息“命中目标”就会产生传播者预期的效果,认为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3)两级传播:大众传播
→→
意见领袖
→→
一般受众
↓
中介者
(4)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
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达者。
(5)沉默的螺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
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6)议程设置功能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通
过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影响受众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哪三个?
(1)从个体心理角度来看: 认知层面
→
心理和态度层面 →
行动层面
(2)从社会影响角度来看:A环境认知
B价值形成与维护
C社会行为示范
3、魔弹论的问题在哪?
过分夸大了大众传媒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4、意见领袖的特征是什么?微博中的意见领袖有哪些新变化?
特征:
A、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即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其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
B、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和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或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
C、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领域则可能是被影响者。D、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大,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新变化:
5、议程设置功能论的基本设想是什么?
(1)我们所接触到的媒介讯息是经过把关人筛选、安排所形成的媒介议程;(2)凡是大众传媒视为重要并在媒介报道中突出强调的问题也会得到受众重视;
(3)一个事件或一个议题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赖以评价事件或论题重要与否的主要依据,传媒是通过系统地突出传播某些问题来发挥议程设置作用的。
6、沉默的螺旋的构成命题有哪些?
(1)个人的意见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7、请概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轨迹?
(1)早期强效果论:20世纪初——30年代末
魔弹论(2)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A伊里调查
B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
(3)适度效果论:70年代至今
A对有限效果论的反思
B特点注重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
强调传媒的有力影响。
注重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篇:《传播学教程》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林雄二郎日本《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
容器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中野收日本《现代人的信息行为》)
“把关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大众: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或小群体、群集和公众。
受众: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微观);2)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直接间接、有意无意、明显潜在)和结果的总体(宏观)。“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传播技巧: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填空
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符号的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b.传达c.思考
传播过程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众、讯息、媒介、反馈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传播过程的特点: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面对面的传播、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六种传播制度 “规范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前四个是报刊的四种理论)
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作为“市场”的受众、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传播对象的属性包括: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2)人际传播网;3)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4)人格、性格特点;5)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
简答
1、拉斯韦尔的5W
(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3、“主我与客我”
米德、美国。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
4、“镜中我”
库利美国 《社会组织》。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5、人际传播的特点
1)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4)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6、群体规范功能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8、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2)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9、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1)环境监视——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2)解释与规定——传达信息时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3)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4)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10、社会责任理论
“美国自由委员会”提出,《自由与负责任的报刊》。
1)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2)原因和背景① 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社会矛盾激化。② 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的倾向,严重危害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
3)主要原则:①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 媒介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④ 受众有权有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目的① 防止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② 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
11、民主参与论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众的饿自主参与。
2)主要观点:① 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② 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 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有自己的媒介;④ 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3)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4)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只不过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着一种牵制作用。
12、“拷贝”支配
清水几太郎日本 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即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意味着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拷贝”不是“实物”本身,而人们又缺乏将之与实物对照的手段,也只能把他当做实物的代替物。
1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理由: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当我们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基本权利: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b.知晓权(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c.媒介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
论述
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这种地位赋予功能,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人们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2、马歇尔·麦克卢汉
加拿大《机械的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合著)三个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媒介即讯息含义: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
媒介: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综合”——“分化”——“再综合”的历史。这种观点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推论。
“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
分类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但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局限:他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的极端性和片面性。1)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2)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到自己所发现的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的对象。3)理论的全部依据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3、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大众传播的定义:是由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意义的消费”。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4、“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源于40年代。
早期
①广播媒介:赫卓格,美国
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
②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
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
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获得外界信息消息的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息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习惯)
③电视媒介D•麦奎尔
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a.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b.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c.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d.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
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
社会条件因素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竹内郁郎日本对卡兹模式做了补充
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根源;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
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1)评价: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2)意义: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
3)局限: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5、四阶段说及其代表性理论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历程
一、魔弹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魔弹效果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经典研究成果: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二、有限传播效果阶段(1941-1965)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代表性研究
1940-1944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提出了两级传播模式
1942-1945霍夫兰等人对新兵电影教育研究《大众传播的实验》
1947库柏和雅霍达的“比格特先生”漫画研究
1955卡兹等人出版的《人际影响》
1962罗杰斯《创新与扩散》(革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滞后者)形成多级传播模式
三、传播效果的扩展阶段(1970年至20世纪70年代)适度效果论观点: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代表性研究:理麦库姆斯和肖《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19724、强大效果论 时间:20世纪70年代后观点:强大效果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
代表性研究:
诺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1973《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6、“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1965年德国议会选举、1972年诺尔 纽曼在《重归大众传播强力观》首次提出、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全面概括
基本观点(三个命题):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沉默的螺旋强调大众传媒在控制舆论方面的强大效果,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即使大众传媒强调的不是多数人的意见,也可能会使媒介意见成为主流意见,可见媒介对创造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众传媒所表达的优势意见和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逐渐减少,合并形成了沉默的螺旋,其中表达优势意见或不愿意表达异常意见的人数日益增加。
7、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处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权威性。
“休眠效果” 霍夫兰: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效果,两种给人一种公平的效果。(霍夫兰)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给人一种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给人一种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贾尼斯)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给人一种观点鲜明,但同时也给人一种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而另一种给人一种理解的困难性。(霍夫兰、曼德尔)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前者指摆事实讲道理,后者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感染对方。“诉诸感情”的说服效果略好于“诉诸理性”。无论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H.H.哈特曼)5)警钟效果: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不同。所唤起的心理紧张效果大小与诉求的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效果与之相反。(贾尼斯)
传播对象的属性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生产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也同样重要的制约作用。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意见领袖、群体归属、受传者的个性
第三篇:同济大学夜大广告学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传播学中5W模式:拉斯韦尔。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研究内容:传播者(控制分心)、传播讯息(内容分析)、传播媒介(媒介分析)、受众(受众分析)、传播效果(效果分析)等。2.群体感染: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3.沉默的螺旋:得到赞同观点越多积极参与者越多。缺失赞同或遭到攻击时,人们会保持沉默。沉默造成增势,如此循环,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4.培养理论: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5.传播的类型:①传统分类为:自我(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②按照传播中所运用的符号分为言语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种类型;③从传播媒介可以将人类传播划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类;④从行为主体的角度,传播也就可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
6.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
7.人际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②就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而言,在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③由于人际传播中的反馈及时,所以双方的交流也就容易充分;④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比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⑤在人际传播活动中,特别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容易走样。
8.人内传播的特点:①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保持衔接关系;②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④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9.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受到了传播活动的影响,在什么方向、多大程度上加强或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二、论述题
1.分析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的区别(理论结合例子):
★群体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表现为盲信和盲从。例:纳粹的宣传片就是群体暗示的经典之作。
★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例: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球迷暴动、印尼发生的迫害华人事件都是群体感染的负面案例。
2.从米德的主我、客我方面谈人内传播理论:
①主我I:意愿和行为主体②客我me: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③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④人的自我意识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也体现着互动⑤客我可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形成新的自我⑥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互动的介质是信息。
3.大众传播的积极和消极功能:
★积极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实施教育、提供社会服务、丰富文化娱乐。
★消极功能:①大众传播是即可以为善服务,有可以为恶废物的强大工具②环境监视功能:麻醉、信息超载、文化渗透③社会协调功能:对社会弊端的报道;受众主动判断精神减弱④教育或文化传递功能:标准化教育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⑤娱乐功能:娱乐至死;电视中的暴力节目等。
4.传播效果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②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③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
5.组织内传播的正式与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①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②纵向传播:有单向流动的性质,根据信息的流向,又区分为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两种。
★非正式渠道:①组织内的人际传播渠道。②组织内的群体传播渠道。
6.麦克卢汉的四个学说: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它说明传媒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2、有重要启发意义,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思辨性推论。2媒介即讯息: ★受众影响:
①传播媒介影响了我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
②印刷媒介强调的是视觉,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它使人类的思考可以与感情分开;
③印刷媒介带着专业和技术的分化,同时也造成了疏离感与个人主义。★社会层面:
①印刷媒介使国家可能产生并导致民族主义的高涨;
②电视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毁坏的感官比例的平衡。大众传播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 ③媒介内容就像破门而入的盗贼携带的一块多汁的肉,目的是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3热媒介与冷媒介:
来源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及与此成反比的受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冷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口语等),为受众填补缺失或模糊的信息提供机会。
★热媒介:高清晰度的媒介(如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等),给受众提供充分且清晰的信息。
★区别:①冷媒体邀请人深度参与,它兼收并蓄;热媒介剥夺人深度参与的机会,它排斥异己。②热媒介并不留下这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媒介的清晰度低,参与度就高。
○热媒介是一种感觉延伸,它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资料完备的状态。
★例:
1、从视觉上说,照片具有高清晰度。卡通画只有低清晰度,因为他提供的信息非常少。
2、电视是一种冷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量少的可怜,大量信息要靠自己去填补。
★冷热的外延拓展:冷媒介和热媒介调节者文化的环境的温度,他们给文化环境提供信息,又反过来从文化环境中吸取能力。一种或一群媒介可以吧文化炒热,热文化常常刺激冷媒介的兴起,反之亦然。
★作用影响:麦克卢汉用冷热分析美国政治力量的消长,在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根据自身特点,巧妙利用各种媒介的冷热特性,扬长避短,争取将更好的一面呈现给选民。4地球村的提出:
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我们的中枢神经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5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积极意义
①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对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启迪意义; ③关于地球村的语言,也是符号当代世界的发展。★片面性
①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卫衣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②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工具或技术的主宰对象; ③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单人不完全受感觉支配。
7.议程设置理论: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
○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观点
①大众媒介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②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③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④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议程设置理论诞生在传统媒体生态之下:传播权集中在少数媒介手里,受众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其主动性的发挥也只是从常接触的媒介中去选择。虽然公众有个人议程,但只是受传统媒体的影响后的议程,由于传播活动处于卖方市场,他们不可能也没能力自己设置议程。
8.知沟假说理论 Knowledge Gap 蒂奇诺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尽管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信息传送到每个家庭和社会角落,人民在接触和利用的机会上平等,但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非如此。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 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芝麻街
○ 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通过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 在对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举措失败了。
○(塞萨米大街)播出后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但总的实际效果却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 这部以缓解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后面两字没有)○ 1970年提出了“知沟理论”
缩小甚至消除知沟的某些条件:
1、在多元化社区,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信仰,因而知沟有扩大趋势;在同质性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同,知沟则有缩小趋势。
2、当人们对某个议题感到冲突时,知沟也可能缩小,知沟引起的社会关切程度越大,知沟就越可能缩小。
3、差异不但表现在知识水平上,而且体现在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上,除了大众媒介,人际传播等各种传播方式都影响着知沟,这就使得知沟假说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 知沟假说被置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社会变迁以公共事务和科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其进程表现为公众对某些观念或科技的不断接受。知沟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可能引起公众在这些方面的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对社会变迁有深远影响。○ MEF 100元电脑:目标:每位落后地区学童人手一机
○ 基本概念:
1、社会结构: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性别、城乡
2、不同阶层间的知识差距:天花板效应,优势者早就知道,劣势者因媒体传播也迟早知道。
3、社会系统中的资讯流通量。
○ 提契纳的理论修正:
1、原提出,知沟的5个原因:传播技巧、资料存量、社会接触、选择性暴露/接受/记忆,媒价性质。
2、修正后,加入社会系统变项:事件的本质,事件对系统的冲突程度,媒介报道的重复程度
○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造成“知沟”扩大: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视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会活动越活越,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信息就是财富 Information rich-Information poor ○ “知沟”假设可用以下方式表达: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 “知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因此,当大众媒介媒介流量继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 媒介使用与知沟的关系
1、教育程度低媒介使用少,教育程度高媒介使用多,知沟越大;
2、教育程度高但媒介使用少,教育程度低但媒介使用多,知沟越小;
3、教育程度高
○ 关于传播效果的探讨:
1、大众传播会影响社会群体的知识差距;
2、大众传播可能使得所有人的知识水平提高;
3、但是不同群体的提高水平是不一样的,而社会的知识沟有增大的趋势。
第四篇: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广告的目的是把各户的商品或服务光广而告知,传播是广告进行的一个重要媒介<大众传播学>主要介绍了有关传播的知识内容.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优秀传播模式具有构造动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直观的简化功能,预示功能。一般的传播模式有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整体互动模式在社干活中显得日益重要。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呈现于描述。它遵循审查批判原则,服从事实原则。
传播功能不是人类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对任何社会所起的作用和效能,传播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取向,主要“聚焦于媒介的运作及其对受众所产生的效应”,探讨的是大众传播的体系和功能。从功能产生的渠道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个人的功能。这种功能按照施拉姆的解释也叫内向型功能或社会成员自身功能。组织功能是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年呢管理和作用应该完成的任务,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传播是一种社会需要,社会进程和社会现象,因而也必须具备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传播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时也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如可信度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
传播学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学好传播学显得非常重要。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传播学的重要组成,变革,功能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等等,总而言之,《大众传播学》是我获益匪浅。
第五篇:传播学介绍
传播学专业共设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
1.传播理论研究方向,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传播效果研究、传播体制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课题领域。责任教授郭庆光是国务院新闻学科评议组成员,也是本学科第一部国家级重点教材《传播学教程》的作者;责任教授陈力丹横跨新闻学、传播学两大领域,其代表性成果《精神交往论》和《舆论学》是国内传播研究中的经典之作。
2.视觉传播研究方向,包括电视传播和摄影传播。视觉传播是新闻学院的优势学科领域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我国摄影界和广电行业培养了包括“荷赛”摄影大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目前,新闻学院作“211”和“985”重点建设项目的广播电视演播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为视觉传播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国内一流的设备和条件。本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盛希贵教授,是我国视觉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
3.新媒体研究方向。新闻学院自1997年起开设网络新闻传播课程,2000年在硕士层次设立网络传播方向。目前,新媒体研究以“大传播、全媒体”理念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本方向博士生导师彭兰教授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并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
4.策略传播研究方向。策略传播是西方应用传播近年兴起的重要分支,也是传播学科的国际前沿地带,研究方向包括了公关、广告、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学科领域。该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是国家形象传播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倪宁教授是广告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厚实的理论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传媒管理、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传播学专业目前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3 人,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富于学术创新精神。目前,我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北卡莱罗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东京大学信息学环等众多国际著名大学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定期聘请著名学者来院讲学,并为在校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