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习题

时间:2019-05-14 18:4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播学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播学习题》。

第一篇:传播学习题

《传播学概论》习题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传播学

4、信息

5、组织传播

二、简答题

1、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2、简述人类传播的基本特点

3、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

4、传播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试论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关系

2.从北京蓝急速网吧纵火案及此后的政府相关政策,谈一谈大众传媒与青少年问题。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市场引导下的传播业发展的利弊观。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简答题

1.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2.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3.谈谈你对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的理解。4.报纸会消亡吗,谈谈你的看法。

二、论述题

1.论述“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2.雪村的《东北人》绕过被音乐工业垄断的发行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私人传播获得巨大的成功。请从传播主体多样化的角度谈谈这一现象所揭示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工业体制造成的冲击。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编码和解码

二、简答

1.请以当代消费文化为例,谈谈社会象征文化的主要内容。2.如何理解共通的意义空间

三、论述 1.论传媒与文化

2.谈谈你对易中天现象的看法

第四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3、线性传播模式

二、简答

1.你怎样理解媒介环境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它的提出者是谁?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在哪里?

三、论述

1.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传播、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2.米德

二、简答

1.人际传播有那些基本功能 2.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

2、群体压力

3、流言

二、简答题

1、什么是CIS战略?

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

3、简述言语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有那些长处何短处?

三、论述

1、组织进行对外宣传时,可利用的传播手段技巧有那些?

2、组织和公关人员应如何建立健全的媒体关系。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社会雷达

3、信息环境

4、信息过载

5、拟态环境

6、麻醉理论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

2、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功能

3、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

4、简述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5、为什么说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

6、大众传播的“大众”和网络传播的“网民”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怎样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3、什么是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这一趋势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践上的更正吗?

4、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功能失调产生的社会不良后果。

5、你认为当今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那些新的变化?

6、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7、谈谈网络媒体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观念的自由市场

2、哈钦斯委员会

二、简答题

1、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2、简述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3、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4、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历史性

5、分析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三、论述题

1.试论资本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背景。2.试述我国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3.从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及其运作机制出发,结合我国传媒发展现状,阐述你对下面这则报道中所述事件的看法。题目:论《东周刊》事件 聚焦:香港女星裸赵**

综述: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封面刊登女星刘嘉玲多年前被疟裸照,震惊了香港文艺界,香港演艺界举行抗议集会,成龙等大牌明星接而起。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东周刊向刘嘉玲及香港市民道歉并停刊,3名主观引咎辞职。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把关人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3.媒介即讯息 4.热媒介和冷媒介 5.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6.流媒体

二、简答题

1.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什么是“媒介依存症”? 4.试析“恶搞”

5.什么叫“媒介事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对社会的真实建构。7.从传播学角度,谈谈你对“博客”的看法。8.简述web2.0对传播学的意义。

三、论述

1.超女娱乐火爆,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你认为因特网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传生了哪些影响? 3.如何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构建永州在外形象

4.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媒体?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个负责的媒体。负责任的媒体一定没有市场,不负责任的媒体就有市场。那么不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有市场,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没有市场吗?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名词解释 1.受众 2.传播权 3.大众社会理论 4.知晓权

二、简答题

1.谈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特点及缺陷 2.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那些基本权利? 3.“受众即市场”的理论的基础和缺陷 4.如何创办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电视节目

三、论述题

1.何谓受众的细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介该如何应对受众的分层化趋向? 2.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3.分析评价新闻娱乐化倾向。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子弹论 2.意见领袖 3.两级传播 4.免疫效果 5.伊犁县研究 6.群体压力

二、简答

1.谈谈意见领袖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制约与影响 2.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3.举例说明说服有哪些技巧。

4.辨析:单面的大众传播消息能够强烈地改变受众已有的态度。

三、论述

1.论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着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位置?

2.归纳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各方面因素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 3培养理论

二、简答

1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要点及意义

2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舆论导向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3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问题的看法。4简述电视的“教养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效果分析理论变迁的社会条件和学术条件。2谈谈你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看法。

3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中哈韩现象与韩国影视剧的流行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帝国主义 2信息主权 3阿尔及尔宣言 4软实力

二、简答题

1国际传播新秩序论争的背景、焦点和实质是什么?

2你认为日益扩大的跨文化传播将对民族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三、论述

1试论“全球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冲击。2试论文化全球化与我国新闻传播的策略。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

一、名词解释 1卢因

2传播学研究中的批派学派 3法来克福学派 4文化工业 5公共领域 6阿多诺 7麦克卢汉

二、简答题

1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

2传播学产生在美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及其侧重方向。4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5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是什么?它和批判学派有什么差异?

6什么是文化研究学派?其主要人物有哪些?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

1批派学派主要有哪些流派?它与经验学派有哪些区别?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文本分析 2内容分析 3抽样调查 4田野调查法 5民族志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问题设计的原则 2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3简述传播学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三、论述(操作)题

1某农村社会机构委托你在一个贫困山村(住户约200户左右,人口约1000人)做一个小范围的关于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查。(1)你认为本次调查要了解的主要情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你将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请陈述。(3)你的调查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列举。

2从大众传播或网络传播领域中设计一个研究课题,简单地说说问题提出的由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

3以红网某一阶段的新闻报道为例分析其所塑造的永州媒介形象。

第二篇: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2、什么是“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生类型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通过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人类以一种效率极高的信息传播方式完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4、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的诞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形成了新形式的多媒体传播。总之,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社会。

5、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其特点为

(1)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6、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新的传播媒介不断被发现和创造出来,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

而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也由此诞生。

7、简述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可以在形式上独立存在,但和指称的对象事物和意义密不可分,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这种交流互动只有通过传授双方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才能获得。符号又可理解为能指,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

8、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可以自由创造。

9、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达功能。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3)思考功能。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10、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产生: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了意义。

11、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情景意义是由一系列情景符号及其相互组合形成的意义。情景是由参与传播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氛围等附随性情景要素构成的,它们所携带的意义会对符号文本系统的意义产生影响,并对传播效果形成制约。

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外,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积极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也在发挥作用。

(1)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

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

(3)情境意义。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12、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如果传受双方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播。

13、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性?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维感情的行为。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字面意义向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转化。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起联想关系。象征行为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约定性。

14、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2)受传者。又称信宿,指的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它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3)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15、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结构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此外,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16、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who / says what /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cct/)

“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这个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但是,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17、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要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功能包括:

1、协调成员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18、群体--(广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9、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集合行为的形态:群集、恐慌、流言、骚动 后果: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的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危机: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社会不公、政治动荡、种族关系恶化达到临界点)

2、触发性事件。(流言、谣言、人肉搜索)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封锁严重、公开度极低、宁愿相信留言)

2014年底湖南卫视《武媚娘》停播事件

结构性压力——受众对国家广电总局对影视作品限制的不满

触发事件——受众对停播、剪胸的不满

官方主流媒体的“失音”,加速了流言的产生和传播

20、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核心内容:群体规范)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2、群体感情(“我们”的感情)

3、群体归属意识

21、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3、施拉姆: 政治、经济、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痹作用”。

1、环境监视功能 正功能

发出警告,促使他们及早防御,“授予地位”的功能 负功能

对社会而言,世界新闻的流通会构成对某社会体制潜伏的威胁。

对个人而言,受到过多的新闻的冲击,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对社会统治而言,环境监视也有负功能 对文化体系来说,因环境监视而产生的信息广泛流通,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也可能出现文化渗透甚至文化侵略的后果。

2、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协调是一种组合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可以避免环境监视的负功能)

正功能

在对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加以组合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中,大众传播协调社会行动的正功能,即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当前的事件并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稳定的各种威胁;

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以使之广为传扬,成为公众的议论中心,这就是所谓“设置议题”。

负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性,它的解释有触及现存社会秩序以至社会弊病的,都会引起广泛的反响。这样,它评论、解释就会受到限22、3、文化传递功能 正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就是社会遗产传递功能。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是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负功能

大众传播的各种教育活动扩大“大众”社会。所谓“大众” 社会,是说大众媒介的受众多数是没有受过专门教育的新对 象,构成的“大众”社会的平均教育水准也较低。

4、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是大众传播最明显的一种功能。

传播学研究已越来越强调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5、经济发展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故大 众传播媒介本身可作为经济单位出现。而其所提供的信息对 社会经济也有着巨大的作用。经济功能可总结为两个基本功能:

第一,影响和改变社会需求(经济信息和广告通 过大众传播传递,引起经济因素的改变。传媒产业 的发展壮大也是大众传播改变社会需求的结果);

第二,大众传播监督市场秩序的基本功能。

22、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3、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

4、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传

6、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7、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3、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那些方面?

①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②特点(理解):a.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等信息符号; b.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合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消息或知识且包含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告知性且指示性,制约人的行为;

c.当某类消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d.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24、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

①(美)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

②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25、你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

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

26、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

(1)让人沉醉在虚拟满足之中,剥夺了行动能力;(2)使人们丧失了辨别能力而顺从现状;

(3)使大众审美鉴赏能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

(4)以低廉的代价占用、剥夺人们宝贵的自由时间资源,“时间窃贼”。

27、.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说服性传播“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霍夫兰(Carl Hovland 192l—1961)是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说服》。

28、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答: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的以后的宏观效果,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利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前者主张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无中介的绝对效果,而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作出的重新评价。

29、试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答: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处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权威性。

30、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自信心假说。

答: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发现出来。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免疫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年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3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是客观或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32、“知沟”假说

1970年,蒂奇纳、多诺霍、奥里恩:《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扩大》 观点: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故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鸿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3、什么是IPP指数,它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

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很显然,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他们还进一步提出“选择性接触假说”

33、简析作为“大众”的受众观 用典型的大众社会论观点看问题,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这可以说是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的核心观点。不过,在说明这种被动性时,传播学者更多地从社会传播结构的变化以及大众传播的性质上来寻找因。以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的关于“拷贝的支配”的观点为代表。

这种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把受众看做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则有失于偏激。在现代社会,接触大众传播是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活动,但并不是全部活动、他们同时还参与着各种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现实社会关系,而这样一些社会关系和实践也必然会对他们接触大众传播产生能动的影响。

34、什么是“使用与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

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获得外界信息消息的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息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心绪转移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35、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 第一,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第二,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

1、使用与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2、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指出了受众的而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4、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37、什么是人内传播?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的和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他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38、试述人内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环节:1 接受刺激; 产生感觉和引起心理活动; 3 产生意识。

要素: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对事物感性信息属性的综合认知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活动

39、什么是人际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特点:1 渠道多,方法灵活;2 传播信息意义更丰富和复杂;3 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4 属于一种非制度化传播。

第三篇: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特点a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c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H.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 a.环境监视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②C.R.赖特“四功能说” a.环境监视功能b.解释与规定功能c.社会化功能d.提供娱乐 ③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一般社会功能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c.麻醉作用

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 ①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后半叶和20C初 ②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③意义: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现象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电视人”和“容器人” a.“电视人”: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b.“容器人”: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内部,因为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认同,但很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类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

“媒介依存症”的特点 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欲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也是唤起和引发人的占有欲和享乐欲的媒介,在追求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由勤俭、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为个人享乐和“充欲”价值,即“他律**望主义”。

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 :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特点及其意义: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c.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d.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电子乌托邦”思想 ①内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无条件乐观,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②评价: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是不对的。因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并不由单纯的技术可能性得到必然保证,而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

大众传媒的特点 地位稳固;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①经营目标: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 ②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③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众传媒活动。原因:作为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大众传媒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把关人理论 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把关”实质:“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经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a.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b.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易入选c.“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2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

1)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2)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为什么说受众对传媒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利?受众行使这权利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由于大众传播是一个公共性很强而且处于市场运作机制下的事业,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受众的社会监督力量都是不能受到忽视的,“公众利益”也是制约传媒活动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则,它使得垄断资本也不能利用他们控制的媒介为所欲为.受众对传播的社会监督控制手段① 个人的信息反馈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众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③诉诸法律手段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简析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1)核心: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2)主要原则:①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当局的特别许可;② 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③ 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任何强制;④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3)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4)代表: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约翰•斯图亚特•米尔、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

5)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简析社会责任理论“美国自由委员会”提出,《自由与负责任的报刊》。

1)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2)原因和背景① 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社会矛盾激化② 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的倾向,严重危害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

3)主要原则①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③ 媒介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④ 受众有权有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目的:① 防止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② 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

简析民主参与理论1)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众的饿自主参与。2)主要观点:① 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② 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 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有自己的媒介④ 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3)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4)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只不过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着一种牵制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 变化过程,试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变化过程,试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统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厉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媒介即讯息——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还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他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大众的定义及特点: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匿名性;流动性。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受众即市场: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③评价: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为什么说受众是权力主体,简述受众的基本权利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利②受众权利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b.知晓权(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c.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

分众论的主要理论依托是什么:社会关系论和个人差异论

什么是“使用与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早期“使用与满足” 研究揭示的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形态有哪些类型?a.广播媒介(美国赫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b.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c.电视媒介(D.麦奎尔: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试析受众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媒介接触行为的影响: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

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含义: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什么是分众?分众论的核心 观点是什么?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核心内容:1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2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3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4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

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 理论 :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意义: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局限性:1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3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传播效果分为那些层次?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1)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与人们的视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与人们的观念或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得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么的言行表现纯来,既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2)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什么是“子弹论”?他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大众传播效果观?

答:“子弹论”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表明大众传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试分析“有限效果理论”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总之,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力强调拉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成为“有限效果理论”

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传播流,意见领袖与两极传播,强化效果或“补强”效果,“结晶”效果,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答: 政治既有倾向性----指的就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选择性接触---受众对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传播流---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意见领袖:---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特征: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大。

两极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强化”效果---指人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结晶效果---是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改变”效果---指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

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3)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霍夫兰是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说服》。

谈谈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点:一,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二,意见领袖的影响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三,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四,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自信心假说。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发现出来。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偈事先接种年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 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和“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这样的机制。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是人们判断意见环境的主要信息源,后者影响更大.“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及评价 要点: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b.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特点:a.舆论观: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制约个人的行为,因此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b.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

评价:a.意义:*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b.争议:焦点集中在其理论前提—*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个绝对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培养理论”培养分析的内容及评价 内容:a.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事物和各种事物、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b.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发挥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更大的作用。c.尤其强调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拥有最多的受众、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必需的识字能力;结合视听觉手段,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现代人从幼年起与电视生活在一起,难以区分“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广泛渗透社会各个部分评价: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统一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间的距离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带来的社会后果。旨在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评学派”。

“知沟”理论 ①理论诞生:P.J.蒂奇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②模式图:A.M.松伯格,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原因: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b.传播技能差异;c.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d.社交范围差异;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f.大众传媒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上述各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力状况。

信息沟理论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c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d新技术层出不穷,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现。

第四篇:传播学论文

从“窃听门”事件看媒介传播的责任本位

1004班

常雪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的投资主体逐步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收视率、发行率、点击率成为衡量媒介成功与否的指标,从而引发的新闻低俗、虚假广告、有偿新闻等媒介问题日益突出。前段时间,“窃听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默多克旗下的百年大报—《世界新闻报》也因此而走完它最后的历程,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再一次受到质疑。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媒体是不是应该努力反思,明确自身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媒体才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大众传播才会循着一条健康、良性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市场化、竞争、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责任

前不久,英国媒体曝出一系列“窃听事件”。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以媒体的知情权为借口,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不遵守法律、违背社会道德、大肆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让人们见识了丧失最起码的新闻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西方新闻自由,又一次暴露出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而“窃听门”事件迫使默多克本人放弃了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计划,也给它的新闻帝国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震撼。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上,新闻媒体应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人类新闻活动自诞生之日来,责任便伴随左右。特别是新闻传播活动独立以后,新闻传播以专业组织机构的形式经行活动并拥有一定权利,责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徐宝璜先生所说“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之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专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产生起就在客观上体现了人类自身对“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对人负责,把以人为本内化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道德责任理应成为新闻传播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认为,责任是自然和社会要求的客观负担。他说:“作为确定的人,应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是无所谓的”新闻传播也不例外。传播学作为人类学科,不可能回避人类的价值判断。新闻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为谁传播应注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把新闻传播置于人的价值背景来考察。新闻传播的人本责任要求传播主体在分析思考和解决媒介问题时要从人的伦理需求出发, 确立起伦理的尺度, 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工具,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各方面分为:新闻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狭义)、文化责任和经济责任。(1)新闻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在新闻活动中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为所报道的每一条新闻和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禁止夸大、片面、偏激、主观;

(2)政治责任是指媒体掌握着话语权,负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义务,要对报道内容的政治导向负责;

(3)社会责任是指媒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重大和深刻,必须对新闻行为的社会效果负责;

(4)文化责任是指媒体报道的内容本身就纪录着历史和时代的进程,它既要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又要引导新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5)新闻媒介经济责任是多元的,包括依法经营,建构企业文明,将自身做大做强等。狭义的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针对新闻媒介的道德责任而言的,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既要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又绝对不能忽视其道德责任,实质也就是要求新闻媒介必须讲究伦理道德,既要真实可观的进行报道,同时还要保证程序上的公平公正,将建立和提升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信用当作媒介伦理实践的首要目标。

而近年来,媒体自身并没有很好的履行它自身的人本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有关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报道中,人们看到的是各种有利于美国的假新闻横行、反战的报道被禁止、媒体受到严格管控的自由。在西藏“3.14”事件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的相关报道中,西方媒体或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或捕风捉影、任意编造,或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前段时间发生的“窃听门”事件更是暴露了新闻媒体的失德行为。除了这些现象,当今新闻媒介在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收视(听)率、订阅率、发行量、点击率成为新闻工作单位追求的指标,新闻媒介管理中事业化与商业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从而引发的媒体泛娱化现象日趋严重,新闻低俗化、虚假广告、有偿新闻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提升发行量、提高收视率、点击率,不惜刊登、报道或者协作或者直接制造的假新闻,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对受众不负责任。更有甚者,新闻媒介演变成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策划者”。那么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些失德行为的产生呢?

(一)媒体行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新闻媒体的数量急剧增加。由于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媒体间的同质竞争、同城竞争也日趋加大。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受众,新闻媒体想尽方法。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作者们乐此不彼地制作耸人听闻的消息、揭发个人隐私、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

(二)经济利益和沽名钓誉的驱使

一方面为了追求轰动性、娱乐性不惜为本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原则,无中生有,制作虚假新闻或是将一些小事炒作的沸沸扬扬。另一方面,现在每年各种组织都会举办优秀新闻的评选活动。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获取相应的荣誉和地位,不惜制作虚假新闻来欺骗读者。

(三)媒体素质和行业管理缺乏

首先,由于新闻工作的需要,各大媒体每年都会招收很多新闻记者。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基本的新闻道德感,他们在工作中会犯很多错误。其次,经年来,由于传媒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媒体对员工都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巨大的压力使得许多记者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保住自己的工作。最后,新闻媒体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制造虚假消息的惩处力度不够重视,造成这一形势愈演愈烈,媒体的公信力也日益降低。

(四)受众自身缺乏判断力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我们每天要接受海量的信息,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媒体上。面对它们,受众习惯于依赖大众传媒,他们往往不加判断或者失去了判断力,不能决定应该获取什么信息、怎样判断信息的真假、如何去选择对自身有用的信息。2003年“非典”期间,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虹主持的“五大城市非典舆情调查”显示:有近两成的市民对于“非典”流行时期的官方正规报道和小道消息“不知道信谁的”。

而对于西方新闻媒体来说,他们自身能够获取更多的新闻自由。西方国家一贯标榜自己是民主、自由、人权的国家,新闻自由更是被宣扬成其民主、自由、人权的标志。“窃听事件”在给西方国家引以为自豪的新闻自由观和制度优越感带来重大冲击的同时,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反思:在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究竟是谁的自由?事实上,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主要被两种力量所控制:一种力量是拥有雄厚资本的大财团,一种力量是政府。这两种力量因为其所拥有的资本和权力而成为西方新闻自由的真正主体。

其一,拥有雄厚资本的大财团是西方新闻自由的主要控制者。西方媒体大都属于私有,被一些大的财团所操纵。根据商业运转的原则,新闻自由的主体只会是媒体的老板,在媒体中工作的人,就算是总编辑,都是为媒体老板打工的,都必须遵循媒体老板的意志。例如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时候,澳大利亚记者艾里克·埃利斯撰写了有关默多克现任妻子邓文迪的报道:《邓文迪·默多克:帝国背后的女人》。可能是因为当事人不愿一些细节为世人所知,这篇报道完成后即被封杀,后来好不容易在几家网站上露面,但也迅速销声匿迹。显然,默多克的资本力量有效地控制了该报道的发表和流向。大财团办媒体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其所控制的媒体无论如何无法摆脱利益的束缚和制约,它实践和追逐的只会是资本的新闻自由。

其次,西方国家政府利用各种手段控制新闻自由。媒体只是西方社会复杂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西方国家媒体和政府之间是一种利益共生、相互博弈、相互利用的关系。鉴于媒体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西方国家政府从来都不会放松对新闻舆论的利用和控制。以美国为例,政府设立有专门的机构,聘请了大量专业工作人员处理媒体事务。为了维护自己“新闻自由”的面貌,在多数情况下,西方国家政府并不直接控制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而主要是通过政策倾斜、利益交换、政治压力等影响媒体的幕后老板,通过媒体老板左右新闻记者和新闻报道。比如,布什政府就积极支持默多克旗下媒体的扩张和垄断,作为回报,默多克的媒体几乎无条件地为布什政府摇旗呐喊。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新闻媒体都暴露出了许多弊端,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审慎地对待。首先,我们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加强对其的新闻专业素质教育。新闻工作者要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忠实于党,服务于民。其次,要建立起新闻界的新闻批评体系,利用此组织来监督新闻媒体,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建立起惩处和制约机制,我们要制订出相关的新闻法规,约束不合理获取新闻的途径,惩处制造假新闻、不遵守职业道德等行为,使新闻事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窃听门”事件给广大媒体机构敲响了一个警钟:媒体要想吸引更多的受众、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对受众负责。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他们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为受众提供出更多有用的、真实的信息,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于媒体机构来说,媒体自身应该明确自身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对于受众来说,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充实自己,不要为错误信息所惑,认真地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肩负起监督媒体的角色;而国家也应该发挥作用,加强立法监督,使新闻媒体合理、透明化的运转。

在大众传媒中,媒体扮演的是传播者、意见输送者的角色,而不是参与者、策划者的角色。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所希望看到的都是这样。用新闻工作者的眼睛或镜头记录生活的原生态,“内容为王”是判断媒体工作质量的有效依据。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人本主义,这才是媒体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期刊网(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

新华网

第五篇:传播学读书笔记

从以上摘抄不难看出,波兹曼认为,童年不同于婴儿期,它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而是一种社会产物。而童年的概念,来源于中世纪以来的成人与孩子之间那道“秘密”的墙,如今电视媒体的兴起将这座墙推到了,所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童年也就逐渐消逝了。作者借用哈罗德•英尼斯的学说,指出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维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 所以,作者在此所表达的“童年的消逝”应该指的就是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作为90后的我们,就是在电视的环境中成长的,代表的是“电视时代”。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的“电视人”概念就深刻的发映出伴随电视的普及成长的一代人的特点:在相对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下形成的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为薄弱。这与父辈所代表的“文字时代”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我们的很多启蒙教育来自各种影视作品,而非来自传统的父辈的“面授机宜”;

记得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在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中,参与民主选举班长的两个小男孩,竞选时唱的歌竟然是《童话》和《北半球的孤单》,还模仿了电视中歌星一样,走下“台”去,和“歌迷”一一握手。这无不讽刺着现在的儿童成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儿童已经在失去本属于他们的纯真和魅力。周国平说,中国当今的现实是,不但是电视文化,而且印刷文化,二者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而且消逝的更为彻底。

其实影响这些“小大人”的不仅仅是电视,然而电视节目却提供了最易模仿的案例。成人的世界,通过这些媒介活动越来越暴露在儿童面前。电视的传播需求是要求我们将“事件典型化”“人物故事化”。对此波兹曼一针见血的指出:“电视以视觉形象的形式而不是语言来表达大多数的内容,所以,它势必放弃文字阐述,而使用叙事的模式。„„电视上播放的一切都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不需要论点和一连串的想法。政治变成了故事;新闻是故事,商业和宗教也是故事,就连科学也变成了故事。”

我们从生活中不难发现,在新闻传播的领域中,对“眼球效应”和形式主义的过度追求,很可能让一个有理想、负责的新闻记者在发现了真相之时,在他企图为观众带去如何的启蒙之时,却发现他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淹没在美女主播、美好时代的电视广告、歌功颂德的晚会等等这些迅速滚动的、处于“12岁儿童的心智”的洪流之中。于是这让务实、负责的新闻工作者沮丧地发现:真相、真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也许有人露出思考的意愿,但立即将被节目结束之后的广告、电视剧拉扯而至娱乐至死的领域。因此消逝的不仅是童年,还有我们被打断的思维,还有我们曾经追求的新闻理念。

不论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还是《童年的消逝》都可以看出,波兹曼对于电视媒介相当排斥,而对于它的批判则显得过于片面和苛责。他把电视称作一种“毫无保留的媒介”,一种除了“图画和故事”之外别无其他内容的媒介。“电视基本上是24个小时不停地播映,它的外在形式和符号形式都使它没有必要、其实也不可能将观众加以区分,它要求不断有新鲜而有趣的信息来吸引观众。因此,电视必须发掘利用文化中每一个现存的禁忌。”他在分析媒介对于儿童的影响时似乎夸大了这些媒介本身的作用,忽视了还有新闻传播把关模式和“把关人”的存在。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视也毫无疑问的具有其应有的积极效应。而且,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些更加理性、富有深度的电视节目、专业频道已形成自己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生态有所改善。当然,波兹曼的分析是基于美国商业广播体制而言的。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媒介体制,相关分析也会产生不小的差异,还需要因时因地而异。不过,“因地制宜”的来看,不知道现在重庆电视台“西红柿”(熙红市)模式,究竟能不能改变“娱乐至死”的局面,能不能给孩子们重新找回“童年”。

下载传播学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播学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11传播学(范文模版)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1、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话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

    传播学复习资料

    传播学复习资料 绪论: 1、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传播学相关理论

    概念: 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简介......

    传播学介绍

    传播学专业共设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 1.传播理论研究方向,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传播效果研究、传播体制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课题领域。责任教授郭庆光......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广告的目的是把各户的商品或服务光广而告知,传播是广告进行的一个重要媒介主要介绍了有关传播的知识内容. 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

    传播学读书笔记 范文大全

    广告的目的是把各户的商品或服务光广而告知,传播是广告进行的一个重要媒介主要介绍了有关传播的知识内容.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传播学总结(推荐)

    传播学总结、复习名解: 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李普曼: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著有《舆论学》等著作,提出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