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
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
错别字是小学生语文作业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现象。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往往成为错题中的“座上客”。尽管老师在教生字时,反复强调这个字该注意什么,不要与哪个字混在一起。但是听写时学生写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担心,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例如在这次期中考卷中用“即使……也……”造句,有学生就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既然”写成“即然”;“蜒”字的右半部分“延”字写成“廷”;“蜿”字的右边下面的“夕”多一点;“保持”写成“保侍”“信”写成“行”。平时写作文,那错别字就更多了,“在”“再”不分;“这”“着”不分;“坐”“座”不分;“暖”写成“目”字旁等等。可以说,学生写错别字成了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治病得先找到病根,我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六种:、自己粗心大意;
2、汉字太难,音近字、形近字混淆;
3、平时写字潦草不认真;
4、思想不重视;
5、刚学生字时没弄懂义;
6、笔误。
病根找到了,就好对症下药了。首先得从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入手。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就是写得不成字,多笔少画,无中生有。别字则是把甲字当作乙字写,字形不错,但用错了地方,这种情况发生的更多一些。这主要因为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字体多变,有不少字形近、音同、义易混。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重视对同音字、形近字的分辨。其次,辨析同音字要“据义定形”。同音字由于音同形异,书写时稍一疏忽,就容易张冠李戴写成别字。而且汉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表意,我们必须根据字义确定字形。“颂”和“诵”都“sòng”,但意义不一样。前者表示“颂扬”,后者表示“读出声”。要写赞“sòng”、歌“sòng”应选“颂”;要写朗“sòng”、背“sòng”应选“诵”。这样据义定形,别字是可以防止的。再者,形近字在字形上只有细微差别,一疏忽就会写错。这就必须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杜绝“笔误”。只要平时严格要求,基本不会因为粗心写错字的。
另外,“勤查字典”“认真书写”“认真读书”“多写多练”也是减少错别字的好方法。其实,避免错别字,工夫在平时,必须自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行。
马家堡小学 孙娟
第二篇: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丰利镇丰西小学邵张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身边的事实看写字教学现状
(1)我班学生的作业摘录:
a 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惊)……
b 我的语文老师有一张爪(瓜)子脸,高挺的鼻子上面有一双同同(炯炯)有神的眼睛,批评起学生来可胸(凶)了……
……
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高不了多少。
(2)周围环境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导向:
现在很多低年级学生平时走在街头非常喜欢看广告牌认字,但街头的广告牌却时不时地出现错别字,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这些流行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 1
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这对处于母语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纠正起来十分困难。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商家根本就不会写字,干脆就自己创造个字出来。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存在一些商家自己造字的现象,这些情况基本都出现在一些手写的广告牌上。在一家烧鸡店门前,笔者看到其手写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字。笔者给店主指出错字时,他笑着说:“这个字是烧鸡的“烧”字,只要顾客能看懂就行了。”
(3)家长的托付:
“老师,我的孩子平时很会写错别字啊!”“是啊,我看平时很少抄词语的,是不是平时抄的太少了?”“我的孩子总是听您的话,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你多布置点作业吧。”……家长们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一脸的诚恳,面对这些农村家长的“重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尽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实施了许多年年,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字教育,依然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学,家长不重视。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生错别字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成为一个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写字教学的规范教育。
2、顺应当前政策的深情呼唤。
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
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3、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对通过写字实现的书面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训练达到“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三学段)“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四学段)等要求。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小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探索预防和纠正错别字现象的措施。
2、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要素
1、实验对象:丰西小学中高年级四个班级
2、实验时间:2008.11——2009.73、实验方法:a 文献资料法b 行动研究法 c 叙事、案例研究法 d 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在课题研究读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深入对新课程教材的研究,特别是生字部分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2、寻找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3、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五、课题研究策略:
1、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班学生在开学初几乎没有学生有把字典放书包里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一种现象。因为对于六年级学生,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不认识的字和不能确定的人经常会发现,而如果学生一遇到这种情况,能及时拿出字典查阅,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反之,则影响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兴趣。因此,让学生随时带着一本字典,对小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另外,当学生遇到两个容易搞混的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错觉,而这种错觉一旦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记忆的时候,就会直接给学生产生一种假象,当第二次遇到的时候,他会对之前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因此,第一次遇到两个容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查字典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2、建立“错别字医院”,争当“错别字医生”。
现在,电视中、街道上、书籍里以及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铺天盖地,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字、用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和辨别,每位同学都在活动中提高了写规范字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纠正自己作业中错别字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用规范汉字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所谓的“错别字医院”,其实就是把平时容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并将正确的也记录下来,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机率。同时,还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开展“错别字纠正比赛”,让学生将平时写错的字一起收集起来,并开展比赛来纠正错别字,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不写错别字。学生级别有“抓错别字护士”、“抓错别字医生”、“抓错别字博士”。
3、寻找汉字的起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产生也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许多汉字的结构和写法,与它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汉字的起源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可能性。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汉字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推荐学生买一些汉字解读书籍:如《说文解字》等,促进学生识字教学,减少错别字。
4、扎实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汉字最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正确引导学习方法,扎实学生的识字写字基本功。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引导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清楚,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错别字的产生才会得到有
效的制止。另外,教师还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写字比赛,对于学生的写字作经常性的评价和表扬、奖励,促进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和兴趣。
写字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能不能把字写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11)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08.11-2009.6)边研究边实践,同时借鉴他人经验,探索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09.7)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条件:
1、错别字纠正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有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平时我们一直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2、学生每人一本字典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并已经学会用三种方法查字典。
3、平时也开展过类似错别字纠正的比赛和活动,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八、预期效果:
1、加强学生的意识,减少错别字,培养正确的识字习惯。
2、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扎实学生的学习基本功,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身边的事实看写字教学现状(1)一些学生的作业摘录:
a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惊)„„
b我的语文老师有一张爪(瓜)子脸,高挺的鼻子上面有一双同同(炯炯)有神的眼睛,批评起学生来可胸(凶)了„„
„„
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高不了多少。(2)周围环境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导向:
现在很多低年级学生平时走在街头非常喜欢看广告牌认字,但街头的广告牌却时不时地出现错别字,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这些流行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这对处于母语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纠正起来十分困难。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商家根本就不会写字,干脆就自己创造个字出来。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存在一些商家自己造字的现象,这些情况基本都出现在一些手写的广告牌上。在一家烧鸡店门前,笔者看到其手写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字。笔者给店主指出错字时,他笑着说:“这个字是烧鸡的“烧”字,只要顾客能看懂就行了。”
(3)家长的托付:
“老师,我的孩子平时很会写错别字啊!”“是啊,我看平时很少抄词语的,是不是平时抄的太少了?”“我的孩子总是听您的话,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你多布置点作业吧。”„„家长们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一脸的诚恳,面对这些农村家长的“重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尽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实施了许多年年,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字教育,依然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学,家长不重视。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生错别字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成为一个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写字教学的规范教育。
2、顺应当前政策的深情呼唤。
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3、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对通过写字实现的书面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训练达到“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三学段)“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四学段)等要求。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小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探索预防和纠正错别字现象的措施。
2、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要素
1、实验对象:朝那中小一二三年级
2、实验时间:2012.10——2014.6
3、实验方法:a文献资料法 b行动研究法c叙事、案例研究法d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深入对新课程教材的研究,特别是识字部分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2、寻找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3、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五、课题研究策略:
1、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学生在开学初几乎没有学生有把字典放书包里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一种现象。因为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不认识的字和不能确定的字经常会出现,而如果学生一遇到这种情况,能及时拿出字典查阅,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反之,则影响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兴趣。因此,让学生随时带着一本字典,对小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另外,当学生遇到两个容易搞混的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错觉,而这种错觉一旦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记忆的时候,就会直接给学生产生一种假象,当第二次遇到的时候,他会对之前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因此,第一次遇到两个容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查字典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2、开展“啄木鸟在行动”
现在,电视中、街道上、书籍里以及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铺天盖地,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字、用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和辨别,每位同学都在活动中提高了写规范字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纠正自己作业中错别字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用规范汉字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
重要影响,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建立“错别字医院”,其实就是把平时容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并将正确的也记录下来,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机率。同时,还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开展“错别字纠正比赛”,让学生将平时写错的字一起收集起来,并开展比赛来纠正错别字,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不写错别字。学生级别有“抓错别字护士”、“抓错别字医生”、“抓错别字博士”。
3、寻找汉字的起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产生也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许多汉字的结构和写法,与它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汉字的起源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可能性。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汉字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推荐学生买一些汉字解读书籍:如《说文解字》等,促进学生识字教学,减少错别字。
4、扎实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汉字最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正确引导学习方法,扎实学生的识字写字基本功。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引导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清楚,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错别字的产生才会得到有效的制止。另外,教师还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写字比赛,对于学生的写字作经常性的评价和表扬、奖励,促进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和兴趣。
写字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能不能把字写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10-2013.1)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13.2-2014.5)边研究边实践,同时借鉴他人经验,探索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⑴、(2013.2-2013.7)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⑵、(2013.9-2014.1.)寻找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⑶、(2014.2-2014.5)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3、总结阶段(2014.6)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条件:
1、错别字纠正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有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平时我们一直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2、学生每人一本字典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并已经学会用三种方法查字典。
3、平时也开展过类似错别字纠正的比赛和活动,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八、预期效果:
1、加强学生的意识,减少错别字,培养正确的识字习惯。
2、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扎实学生的学习基本功,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课题组
2012-10-15
第四篇: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小课题研究规划
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小课题研究规划
一.课题研究的动因
《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学段对写字提出了不同要求:第三学段是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我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每天面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错别字,我准备开展小学生错别字的小课题研究,总结一些对策,减少孩子们书写中的错别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形成的原因,积极探索预防和矫正错别字现象的措施,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率。
2.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深入对新课程教材的解读,特别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新课程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找出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2.针对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探究矫正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提高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效率,为学生的书面表达铺平道路,使新课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3.积极引导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四、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探究汉字特点,纠正错别字。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训练。
2.寻找汉字规律,总结经验。
(二)优化识字教学,纠正错别字
1.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帮助学生记忆难点。
2.运用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突破字形教学关。
3.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字。
(三)依据学生心理,纠正错别字
1.先入为主,积极预防。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
3.正误对比,纠正错别字。
4.激发兴趣,主动纠错。
(四)开展实践活动,纠正错别字
1.开展收集错别字,制作卡片活动。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步骤
研究对象为我校五年级学生,主要采取的是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叙事、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随笔、调查问卷量表及学生作业范例等形式体现。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展示活动和论文交流会,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第五篇:如何减少孩子的错别字?
如何减少孩子的错别字
问题呈现:
孩子进入中年级后,错别字特别多,该怎么办? 问题回复:
孩子容易写错别字,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与孩子的知觉水平有关。他们在识记汉字时只是记住汉字的大概轮廓,对于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并未特别留意。比如:“未”和“末”,他们就容易混淆。
二、新知和旧知的干扰。学习了一组“戈”字部的字:戚、成、或,后来又学“武、腻”等字,孩子们自然就容易造成混淆而写错字。
三、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不长,写字时不可能时刻注意,因此就容易产生错别字。
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教学中根据汉字特点选用多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比如象形字可以让孩子借助图画来理解,教学形声字时,可以让孩子找一找汉字的构字规律。
二、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练习、巩固。平时可以开展一些比赛和游戏,帮助孩子记忆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写一段话或写一篇作文,比比谁的错字少。也可以出示一段学生的作文,让大家一起找错别字,找得多、找得对的学生获得“火眼金睛”的称号。孩子们乐在其中,自然而然地强化了汉字。
三、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象,识记汉字的字形。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无限的。比如教学“啄”字时,教师鼓励孩子想象识记最后的一点。有的孩子说:“里面的一点就是啄木鸟捉住的虫子。”有的孩子说:“啄木鸟啄树皮时留下了痕迹,最后的一点就是痕迹。”说得多好啊!孩子说得生动有趣,其他孩子也记得牢,甚至终生难忘。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学校里,教师要时刻提醒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提笔写字多思考,认真书写不会错。态度端正了,用心写字,怎么可能写错字呢?
为了减少孩子的错别字,我们家长也要配合教师做好一些工作。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提醒孩子认真做作业,不可马虎。遇到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要让孩子主动地查字典。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主动检查、自觉纠错的习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写错别字的几率。
二、为孩子准备一本错字本。每天提醒孩子将作业本中的错字记录下来,定期拿出来记一记,默一默,加强记忆。
当然,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开设一些活动帮助孩子减少错别字。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强化巩固,孩子的错别字一定会大大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