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提问梯度的设置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提问梯度的设置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恰当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以引导学生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探究研习的目的。
一、提问不当的几种类型
我们经常忽略了学生认识问题的层进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提出一些大而泛,甚至让学生不着边际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这些不恰当的提问有如下类型:
1.急功近利型。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对所教课文的重难点把握得很好,但是在设置问题时却不注意循序渐进,往往未经基础设问铺垫就把课文的重难点抛给学生,让学生一时不知从何处着手分析问题。
例如,在学习经典文言篇目《赤壁之战》时,文章的重点是分析战前决策和准备的重要作用。有的教师在接触文本之初就抛出问题“战前决策和准备对这场战争的胜利怎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还没有深入研究文本,学生对战前的决策和准备的内容根本不了解,也无法归纳决策对胜利的决定性作用,回答问题时自然不明所以了。
这种直接抛出问题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学生进行分层思考,学生不能回答出来也是意料之中的。因此,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我们既要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核心,也要注意分层设问。
2.大而空泛型。在设置问题时,我们常常以为问题问得越大,学生回答的就越丰富。其实不然。大而空泛的设问往往容易让学生不知该从何处找到切入点。再加上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较窄,概括总结的能力也有限,这一类问题容易给学生一种不着边际的感觉。
在备教李白的《蜀道难》时,一年轻教师在拓展延伸部分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试比较李白和杜甫在诗歌风格上的不同,并分别阐述他们的诗歌对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重要意义。”高中生目前接触李杜诗歌并不多,再加上学生对诗歌的了解程度也参差不齐,设置这样的问题显然不恰当。但是,这位年轻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希望课堂的内容变得更大,更广阔,以便求得“大语文”的效果。所以他还是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们对此问题无从下手,倒希望教师能专门拿出几节课来讲讲杜甫,讲讲李白,讲讲中国诗歌发展史。
语文课堂上设置问题一定要切实关注学生实际,立足于文本和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能为了追求“做大”而“变空”,使课堂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3.盲目简单型。有人说既然问题不能太深,又不能太大,那我们就设置比较简单的问题吧!其实太难不好,太容易更不好。太容易了,学生懒洋洋的,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教学效果相应也较差。有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经常自己把答案说出来,然后问“对不对”“是不是”,学生开始还稀稀落落的应两声,到后来就只有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了。这样的课堂提问,根本就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不用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了!
二、提问梯度的设置方法
如何才能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梯度”呢?一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梯度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设置问题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说设置问题就像砍伐树木一样,先从容易下手的地方砍起,然后再砍那些枝节交错难以处理的地方。语文课堂上设置疑问,在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应先从简单的问题问起,然后一步步问到核心问题。理论上把这种方法叫做“剥洋葱法”,一层层的深入分析,直到把问题剖析透彻为止。有些问题,是由局部到整体组成的,可以先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然后把各个小问题的答案综合起来,概括出核心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时候,我们要对学生讲到说明顺序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学生归纳每一小节所写的主要内容,然后加以总结,找出说明的顺序。如写荔枝果,先写到它的外形,颜色,大小,然后深入到荔枝膜,荔枝的假种皮,荔枝的果核。问清了每一段说明的荔枝的主要特征以后,再把它们综合起来比较,就不难发现作者是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过程来说明的。综合几个小问题的答案,就能得出新问题的答案。这就是典型的由小到大的提问方法。
就拿前文所举例的《蜀道难》而言,教者完全没有必要一下子让学生比较李杜诗风的异同和影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对李白或者杜甫诗歌的了解,然后让学生选出两首比较典型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李杜诗歌进行比较,从而以窥二者诗风的异同。这样循序渐进,步步诱导的方法,教学的效果肯定比直奔主题要好得多。所以,语文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时,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要遵循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课堂气氛,又锻炼学生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回答问题的信心,培养思考问题的兴趣。2.重点或难点问题可适当分解。
设置问题当然要命中要害,体现重点难点。但并不是所有的重点难点学生就能一下子抓住。因此我们可以把难以解答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一点点的让学生去思考。就像是吃大饼一样,一次吃不下,可以分几次来吃。这样既促进了消化,又加深了印象。有益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以《赤壁之战》为例,文章的难点是理解战前决策和准备对胜利的决定性意义。但是如果直接来解答这个问题,对只有高中文化阅历的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来探讨。第一,孙刘二军在战前作了什么样的决策和准备?第二,他们制定这样的战略战术,做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第三,这些决策和准备工作对赤壁之战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这样,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能明确决策和准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探讨这些行为的目的,在引出目的的同时就对这些决策和准备对赤壁之战胜利的决定性意义逐渐清晰了。所以,那些看似很难解答的问题,教师只要合理地进行分解,化难为易,就相应的降低了问题的尖锐性和解答的难度,使学生便于回答。
3.把握梯度间的跨度和衔接。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的设置,要选择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环节,才能体现问题的价值。精妙的提问,通常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疑问时必须考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和衔接。
跨度太大,学生思维够不着,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弄巧成拙。跨度太小,失去挑战性,学生不感兴趣,白白浪费课堂时间。所以有人提出“跳一跳摘桃子”的说法,就是说你既要让他吃到桃子,又不能轻易让他吃到桃子。因为设置问题跨度大,长期“只跳无桃”学生就渐渐没有了积极性。而跨度太小,不用“跳”也能老吃桃子,学生自然就懒于思考了。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把握好跨度,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像走台阶一样,必须是一步一步走过去的。而且“台阶”还不能太高,否则一级台阶跨一大步还过不去,就很难再往上爬。不仅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要适中,几个问题间的衔接也很重要。课堂提问,不能只是简单的把几个问题罗列在黑板上就成,还要使问题之间衔接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的把问题与问题连在一起。
例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作者实在是无话可说
但是又还是要说?”学生回答,无话可说是因为悲愤交加,不想再说;实在要说是因为太过愤怒要痛斥反动派的暴行。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进一步的问,“作者为什么悲愤交加?”学生一定会说,因为反动派杀害革命志士并且污蔑他们。那么,教师就可以跟着挖下去——“在面对这些惨相时作者悲愤的表现反映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作者正直,忠贞爱国的情怀。这样,学生就更深地理解了鲁迅作为一位民主进步人士的爱国精神和爱惜青年志士的品质。于是,层层相扣,节节连环,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为此文最难解决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4.抓住主干问题连环发问。
主干问题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和支撑作用,能够形成教学板块的支撑力,能够形成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它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有价值的问题,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可使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教学《孔乙己》,可以围绕着“笑”字提出一连串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这是围绕着“笑”字“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
一位想取得优异教学效果的老师,应该像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注意研究提问的梯度。
第二篇:语文教学艺术 论文 提问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提问艺术, 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 科学而艺术地进行提问, 从提问中进行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其学习兴趣,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艺术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推动课堂进程的顺利拓展,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爱因斯坦也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1]因为解决问题, 也许仅是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课堂提问, 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设疑新颖, 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激发思维,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 课堂提问, 要讲究发问方式, 改变提问角度, 提问巧, 发人深思, 要力求新颖, 讲求新意能达到激发情趣。例如《祝福》的教学,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 这样学生阅读文章就有了强有力的目的性,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 情节集中, 结构紧凑, 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鲜明。
二、提问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 就能促使学生 开动脑筋, 让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2]。如在《老山界》一文中, 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 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 当妈妈煮好早餐后, 他抢了一碗就吃, 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 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 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 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所以说, 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 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要掌握好时机, 不愤、不徘不能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 那些可以非要想一想、方可求得答案的地方, 就宜用提问, 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不应该提问。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 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 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 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等待足够的时间, 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 教师也要等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3]。这样做的优点是, 问题提出后, 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顺畅, 教师也要耐心听答, 不宜插进追问, 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 支支吾吾, 或答非所问, 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 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在此基础上, 再增加问题的内容, 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这样, 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 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 仅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高屋 建瓴,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 这 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 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 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 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 继续问: 他虽变来变去, 但有一点是没变的, 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 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 教者就因势利导, 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 环环相扣的设问, 在教者的引导下, 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善于运用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通过选择一个发散点,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多角度地思考、分析问题。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 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 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假如按其它标准, 又该如何划分呢? 学生通过这些训练, 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自然会举一反三, 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 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六、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引导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表现在怎样提出问题,还应该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的下个断语“ 对了” “ 错了”。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4]。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 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表现的机会,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他们驱逐心灵的阴云,帮助他们获得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异想天开的创意,标新立异的观点。如果学生对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教师应该适当点拨、引导。也许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到问题中,在“山穷水尽”之际,因为你的引导而“柳暗花明”。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创新源于“ 好奇” 与“ 质 疑”, 课堂上适时适度, 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1] 何炳骅, 云天椿, 林志荣.《语文教学系统纲要》[M] 教育出版社, 1993.[2] 许高厚 《课堂教学技巧》[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颜崇国 《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4]、钱佳清《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探讨》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细化课堂教学环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的缩影。常言道: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阅读只是自我理解,潜移默化的,它不需要把自己的阅读结果反馈给别人,更没有时间与别人交流,因此课堂教学成了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阅读理解立竿见影,当堂把
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内阅读的难度远远大于课外阅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细化教学环节。
一、细化现代文课堂教学环节,提高现代文教学效率。现代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基本遵循整体感知,深入理解,鉴赏探究,拓展延伸。整体感知是学生初步阅读课文,这一环节解决的是扫除文字障碍,梳理课文结构,学生有充足时间独立完成,并讨论明确,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拔,学生将讨论结果在黑板上公布,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生明确了文章结构,对作者的思路有了初步认识,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打下了基础。第二个环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学生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学生根椐搜寻的资料熟悉作者,教师补充介绍写作背景,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精读课文要求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把握段落大意,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内容理解了,进入第三个环节,鉴赏探究,这一环节解决针对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提出的问题,采取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果公布于众,教师针对讨论结果评价总结,这一环节锻炼学生分析、理解、辨论、探讨、合作,要求每一个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也是学生阅读的收获,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拓展延伸主要采取比较阅读,把同类体裁或题材的文章与原文比较,比较两文在选材、写法上的长处,在比较中获得体验,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敬业与语文教学过程取得了一些合理的成效,但也有一些不足,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率太低,没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使教学缺少了现代教学信息,今后在教学中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细化文言文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高中阶段,学生最头的就是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阅读重点是整体感知,包括扫除文字障碍,难句质疑,反复朗读,结合注释自己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完成,让学生发挥自主优势,充分体验学习乐趣。一篇课文,学生初读一无所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课前预习无法保证,只能在课堂上进行,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一环节有两个任务:扫除文字障碍。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板书黑板上,向他人请教,这一环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非常有效,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先让学生读通课文。文字障碍扫除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可采取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合作朗读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二是难句质疑。课文读通了,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一步学生独立完成,第二步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第三步质疑求教。前两步学生口头完成,质疑求教要求学生板书,给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提供依据,学生板书难句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也让学生商量完成,这样学生不仅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刻,记忆深刻。文意疏通完毕,进行探究鉴赏,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讨论题,让学生讨论完成,把讨论结果公布于众,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反馈,学生独立完成课后文言练习,分工协作,任务明确,板书结果,师生共同评议。
三、细化诗歌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诗歌教学效率。诗歌教学在每册书都有一个单元,诗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凝练,凝练的语言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必须通过以下环节去领会,一是读,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二是解,解字音、解句意、解意境,三是悟,悟背景、悟情感、悟风格,诗歌教学的重心就在诵读,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朗诵,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握重音、节奏、音调、情感,采取自由读,示范读,分组读,合作读,集体读,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再现诗歌意象,想象诗歌意境,从而领悟诗歌蕴含的感情,有了对诗歌的领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有了与诗人的共鸣,就有一心领会,背诵起来也更容易,诗歌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熟读成诵,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生有了诗歌鉴赏能力,课外大量阅读诗歌,就会不断提高文学修养。
四、细化戏剧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戏剧教学在高中阶段不做为重点,但关于戏剧的常识性问题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因此,戏剧教学主要让学生课后大量搜集阅读资料,了解有关戏剧知识,全剧剧本,让学生对整个剧本有所了解,课堂上主要采取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让学生编排课本剧,
第四篇: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做一个有诗意的语文教师
逍
遥
东
蔡
小
学
二 零 一
李 会三 年云 四 月八 日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之我见论文
【摘要】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赏识参与,重在实践。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教育;开放教学;;探究学习
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初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既承载传统文化,又富有创新内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为此,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新教学方式。
1.开放教学——创新之前提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有许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教学,都应是第一位的。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使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保证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信息资源学习情境中自定目标、主动发展。
开放教学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开放,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消除学生自卑、胆怯、懒惰和依赖的心理,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以最大的信任,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灵活、巧妙、适时地用鼓励性的话语或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即使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失之偏颇或偏激,教师也应该先赞扬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享受心灵的自由,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继续参加。
教师的思想开放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开放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创新总是与自主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自主,学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时时处处听从教师的吩咐,俨然教师的“傀儡”,创新也就如大厦失去了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在探索知识的方法上对学生持之以“导”,在学生掌握了已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再放虎归山,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探索,教师只在必要时扮演“导演”的角色就够了。
如在教学《石壕吏》时,我们就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改写。而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我们则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续写。不过,学生要以写得灵活多样、富有新意为目标。在改写、续写训练中.学生不但能初步学会对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还能养成敢于除旧、敢于立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因此,开放教学,创新之前提,教师转变观念,践行开放教学,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2.质疑问难——创新之关键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不朽名言。北宋哲学家张载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也才能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人云“学贵善疑”,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教学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创设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
例如:教学《陈涉世家》第二段后,让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便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泛,显得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重点和内容,笔者就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学会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陈涉为什么要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激励其他士卒?”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有探讨价值,笔者便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又如学习全文后,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和敢问的态度,逐步形成善问的品质。
3.想象丰富——创新之核心
想象是创新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无从谈起创新。激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氛围让学生大胆去想象,让学生拥有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能够感受生活,能够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如教学《台阶》一文后,笔者以《父亲》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以满文军的《父亲》为蓝本进行填词习作。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只会唯唯诺诺、按部就班,是形不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又要善于挖掘那些具有探索性、解题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积极寻找多元化的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形成创新能力。
4.探究学习——创新之途径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涮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理念,一种学习素质的培养要求,一种学习方式。它常有一定的专题性质,学习过程不仅重探究性、活动性,而且重合作化、个性化,尤其是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它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最为提倡的教学方式。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