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
论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
-------朱自清先生语文欣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刘中奎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具备了读书思想的习惯或能力,阅读文章时就能独立分析文章句式安排得是否巧妙,成语运用得是否得体,思想表达得是否充分,在独立分析的过程中,思想的条理与清晰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学生也就逐步形成了朱自清一贯强调的一种语文能力:欣赏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朱自清看来是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朱自清
语文教育思想
欣赏能力培养
朱自清(1898一1948),祖籍浙江绍兴,自称扬州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为自清,字佩弦。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把毕生精力献给我国教育事业的语文教育家。对于他在语文教育上的贡献,他的生前好友、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他兼有中学及大学的教学经验,兼有新旧文学的修养。除了文学造诣,又富于研究的精神。除了本国语文的修养,又有外国语文的精深造诣。“所以就语文教学方面说,他真是个全才”①,“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②穆木天评价他说:“佩弦的死,不仅是中国文艺界的损失,而且是中国教育界的损失。他在语文教育,文艺教育方面的成就,比他在文艺创作方面的成就,还要大。作为语文教育家.文艺教育家看,他在中国,确是数一数二的。”③时人在悼念他的挽联中称他是“万世良师”、“文化导师”、“青年师,青年友”、“人师”、“一代宗师”。
朱自清说过:“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的确,自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到1948年他因贫病去世,朱自清做了一辈子的国文教员。
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1920)、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21)、上海吴淞中国公学(1921)、台州浙江省立第六师范(1922)、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23)、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1924)、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1924、1925)等校担任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离开浙江到清华大学任教,主讲大学“普通国文”,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后,仍亲自讲授“大一国文”课程,直至1948年去世。
注释:
①引自《悼念朱自清先生》,原载《国文月刊》,1948年9月,第7l期。②引自《朱佩弦先生(代序)》,原载《中学生》,1948年9月号,总203期。引自《佩弦的死》,原载《新民晚报》,1938年8月31日。
尽管他一直自称是“教书匠”,自嘲“教鞭画笔为糊口,能值几钱世上名”,但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哺育出一批杰出的人才,对他们的学业进修、人格养 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如此,他还在长期的语文敦学实践过程中,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性质、任务、教材编选、讲授方法等等方面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思考,写出《精读指导举隅》(1942)、《略读指导举隅》(1943)、《国文教学》(1945)等语文教育著作,编成《新编开明高级国文读本》(1948)、《开明文言读本》(1948)等语文教材(以上均与叶圣陶等人合著、合编)。同时,他还出版了一系列散文集、杂文集、学术专著如《经典常谈》(1946)、《诗言志辨》(1947)、《语文拾零》(1948)、《语文影及其他》(1948)、《论雅俗共赏》(1948)、《标准与尺度》(1948)等,这些论著中也有不少研究语文教育的文章。
在以上一系列理论作品中,朱自清着重就语文教育中欣赏能力的培养、作文训练、经典训练、人格熏陶等方面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都不是为研究‘语文教学法’理论而写的,面是他自己一生学语文、用语文、教语文的经验总结,因而非常切实;同时,这些论著大都是在他阅历较深、经验丰富、思想成
熟、文字运用纯熟自如的时期写成的,因此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④它们不仅指导着朱自清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而且影响了当时的语文教育,对于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飞速发展的时期,其间,许多热心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教材、教法等诸多方面都作了深入、透彻的研究。其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目的的研究是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个问题,他们各抒己见展开激烈争论。争论的主要分歧在思想修养和语文能力培养二者的位置究竟该怎样摆正。以思想修养为主是一派,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是一派,不分主次,齐头并进又是一派。其中,以叶圣陶、夏丏尊为主的一派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重要的是培养语文能力,但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又离不开思想修养,只是后者不是语文一科独担的任务,而应与他科共同承担。朱自清的观点与叶圣陶、夏尊等人基本一致,他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中说: “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文从字顺’是语文训练的事。‘辞明理达’,便是文化训练的事。······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这自然不是国文一科目的责任,但国文也该分担起这个责任。”⑤这虽然是针对大一国文而讲,但同样也适用于中小学国文。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他又说:“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1)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2)‘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在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伦理上,我们须认为前者是主要的。”⑥由此可见,朱自清强调语文教育既是语文训练同时又是文化训练。
首先,围绕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训练他提出一系列见解。
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是国文科特有的任务。当时的语文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在阅读训练方面,朱自清认为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读书思想的习惯或能力。“听说读书(包括报纸、杂志等)的习惯或能力,指‘善观大意’,注意句式、成语、生字等,而读书的嗜好的培养,也甚重要。所谓思想的习惯或能力,指的是思想的条理与疏密等。”⑦
注释: ④引自暂洪顺、刘书红:‘语文教学的全才来自蒲先生如是说》,《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0期。⑤引自《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1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⑥引自《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39l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⑦引自《中等学饺国文教学韵几个问题》,《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39l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具备了读书思想的习惯或能力,阅读文章时就能独立分析文章句式安排得是否巧妙,成语运用得是否得体,思想表达得是否充分,在独立分析的过程中,思想的条理与清晰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学生也就逐步形成了朱自清一贯强调的一种语文能力:欣赏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朱自清看来是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他说:“我想中学生念国文的目的,不外乎获得文学的常识,培养鉴赏的能力,和练习表现的技术。”⑧“了解和欣赏是诵读的大部分目的;”⑨在我看来,“欣赏并不是给课文加上‘好’、‘美’、‘雅’、‘神妙’、‘精能’、‘豪放’、‘婉约’、‘温柔敦厚’、‘典丽函皇’一类抽象的、多义的评语就算数的;得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重和用力的地方。找出那创新的或交古的、独待的东西,去体会,去领略,才是切实的受用。”⑩
注释:
⑧引自《论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朱自清全集》第二卷,第7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⑨引自《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朱白清全集》第二卷.第3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⑩引自《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朱自清全集》第二十二卷,第7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那么,在阅读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读书思想的习惯或能力,进而形成学生的欣赏能力呢?朱自清认为主要应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训练:
一、分析、了解语言文字
在当时一般人看来,分析、了解语言文字似乎是低层次的,欣赏才是高层次的,过分重视语言文字的分析、了解会降低自己阅读能力的档次。朱自清则认为,只有“透彻的了解”语言文字,才能读透全篇,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体会作者旨趣,刁‘能得到文章的“切实的欣赏”,“一般的意见将欣赏和了解分成两截,实在是不妥的。”①叶圣陶在悼念朱自清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他教导学生采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还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藉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藉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胡,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知道他的心意中为什么起这么样的波澜,写成这么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心意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②
注释: ①引自《<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全集》第七卷,第19I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②引自《朱佩弦先生(代序)》,原载《中学生》,1948年9月号.总203期。
这段话精辟概括了朱自清在分析、了解作品语言文字与作品欣赏之间关系的观点。为了说明分析、了解作品语言文字与作品欣赏之间关系的密切。朱自清举出一般人认为不可分析的诗为例。他说一般人觉得诗只能综合欣赏,一分析诗就没有了。其实诗是最错综复杂的,最多义的,必须用“细密的分析工夫”。若只是囫囵吞枣的读诗,“所得着的怕只是声调辞藻等一枝一节,整个儿的诗会从你 的口头眼下滑过去。”③
因此,他主张不论文言文、白话文、文言诗、白话诗、散文都要分析语言文字。“文艺教学应当注重词句段落的组织和安排,意义的分析;单照概括的文艺原理或批评原理来讲论作品的大意,是不够的。文艺教学跟文艺批评不尽同,教学不该放松字句”④,“单说一首诗‘好’,是不够的;人家要问怎么个好法。便非先做分析的工夫不成”⑤,“读书首先得了解诗句的文义:不能了解文义,欣赏根本说不上”⑥。
针对当时青年学生读书不注重分析、咀嚼语言文字,采取“大而化之,不拘 小节”的读书态度的现象,朱自清明确反对青年学生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认为“‘读书不求甚解’一句话,照字面讲,最易误人,尤其是青年学生。”⑦他 批评青年学生喜欢读“架子书”的现象。他所指的“架子书”是指文史方面“概 论”、“大纲”、“小史”之类的书。青年人靠在这些书上,不必阅读、理解原著,就“除知识欲满足以外,还可以靠在这架子上作文,演说,教书。”⑧而且架子书以外,一般中学生从小就受过一些国文训练,用他们现有的国文底子来阅读普通的书报,可以很轻松的对付。这两点原因导致青年学生对于浅显的古文或古书以及白话文学作品,“只是怕麻烦,不上劲儿。事事等兴趣。兴趣不常来,来了不常在”。⑨
注释: ③引自《<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全集)第七卷,第19l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④引自《中学生与文艺》,《朱自清全集》第四卷,第47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⑤引自《诗多义举例》,《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20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⑥引自《<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208页,江苏教育出版杜,1996。⑦引自《高中毕业生国文程度一斑》,《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41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⑧引自《论青年读书风气》,《朱自清全集》第四卷,第33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⑨引自《高中毕业生国文程度一斑》,《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41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于是读书就采取了“麻麻糊糊”的态度。朱自清指出采取这种“好读书不求
甚解”的读书态度,危害极大。因为“架子书”之外,没有别的,“没有东西填进去,晃晃荡荡的,总有一天会倒下来”①。结果是“写别字”、“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最终贻笑大方。他认为一个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训练或是没有下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阅读文章时是“不可能了解大意的”,更不要说领会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了。②因此,他主张青年学生无论是读诗,读古文,读白话文,都要求“甚解”。他说:“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③遇见不懂的词汇,要“查字典,找考证,死记忆”,以求“甚解”。学习时,必须字字求了解,必须进行咬文嚼字、分章析句的语言文字训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陶渊明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欣赏境界。既然分析、了解作品语言文字对作品欣赏、领受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分析、了解训练,让青年学生达到一种“迅速而自由”的阅读并最终形成欣赏的能力昵?朱自清认为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是很重要的一步。精读训练主要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是详细的讲解,注重怎样分析语文的意义。”④主要包括对文章“句子的形式(句式)”、“段落”、“主旨”、“组织”、“词语”、“比喻、典故、例证”等多方面的分析、讲解、讨论与思考。⑤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对予正处在打基础阶段的青年学生尤为重要。’只有弄通了这些,他们才能“迅速而自由”的进行略读、赏读。“迅速”是就阅读速度而言,主要与略读关联:“自由”是就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个人能力对作品进行的创造性阅读而言,主要与赏读关联。朱自清认为精读是略读、赏读的基础,略读、赏读是精读的结果与升华,前者是举一,后者是反三,二者密不可分。超越语言文字的精读训练阶段,想快速获取阅读资料的内涵,敏锐把握作者的意念,自由惬意的欣赏是不可能的。
注释: ①引自《论青年读书风气》,《朱自清全集》第四卷,第33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②参见《‘国文教学’序》,《朱自清全集》第二卷,第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③引自《论诗学门径》,《朱自清全集》第二卷,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④引自《中学生与文艺》.《朱自清全集》第四卷,第47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⑤参见《了解与欣赏——这里讨论的是关于了解与欣赏能力的训练》,《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346页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如何进行精读训练呢?朱自清认为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二者要有机结合 起来,既不能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单由教师“孜孜兀兀的预备课文,详详细细的 注释课文”,也不能象古代私塾那样实行放鸭式教学,单纯让学生放开嗓门机械 背诵,获益多少全凭天分,更不能“不看笔记,不改作文,只天天上讲堂去开开 话匣子”,“东引一个文学家,西引一个文学家,这儿捡点儿,那儿凑点儿”,说①得“天花乱坠”。尽责的国文教师讲解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让学生接受充分的训练。上个世纪20年代,朱自清就设计了这样的“五步教学法”:(1)课前学生预习;(2)课上学生报告预习结果;(3)令学生分述各段大意及全篇大意;(4)师生共同研究篇中的情思与文笔;(5)一篇读完,进行口问或笔试。
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如讲授较容易的材料,可不必令学生预习,临时让学生默读,然后让学生分述每段大意及全篇文章。②总之,教师的分析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巩固贯穿整个课堂,同时进行。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二者之中,朱自清更重视学生的练习。他一直强调中学生需要充分的练习。他所说的练习,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做练习题,而是形成语文习惯与能力的语文全面训练。他把练习分为预习、讨论、复习三步。预习是在上课之前,包括通读全文、认识生字生词、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等几步。讨论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的讨论与教师的指导相互结合进行。朱自清说:“我们可并不是说‘指导’就由教师一个人这样从头至尾演讲下去。‘指导’得在讨论里”。③“‘指导’得在讨论里,每篇‘大概’中的每一节,都该是讨论的结果,这结果该是在学生自己
研求之后,在讨论时间里,又经教师的纠正或补充,才得到的。”④他还要求,在讨论中,“教师不但得帮忙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还得提供他们所没有注意到的重要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若是课文里有可以和读过的课文或眼前的报章杂志的材料相比较的,教师也应当抓住机会,引起相当时间的讨论。”练习的最后一步是复习,复习包括吟诵、参读相关的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等几种形式。这样,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有机结合,共同进行语言文字的分析、了解训练。青年学生透彻了解了语言文字,切实欣赏的能力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形成了。
注释:
①引自《高中毕业生国文程度一斑》,《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410、41l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②参见《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朱自清全集》第八卷.第40l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③引自《<精读指导举隅>例言》,朱自清全集》第二卷.第12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④引自《<精读指导举隅>例言》,《朱自清全集》第二卷.第12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为了进一步方便语文教师及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精读训练,1944年,朱自清又与叶圣陶合作出版了《精读指导举隅》一书,全书包括前言、例言、正文三部分,前言、例言系统说明从哪些方面怎样进行精读训练,正文部分选取《药》、《谈新诗》、《封建论》等六篇文章为例,具体说明怎样精读这些例文。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为语文教师指导广大青年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精读训练提供了可资模仿、借鉴的范例。
正如朱自清在语文教育的目的中所说的那样,语文教育既有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的任务。语文能力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智力因素以及阅读欣赏及其写作表达能力。思想修养则主要是培养和涵育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力因素,也就是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朱自清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学校人文环境以
及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个人言行都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有很深影响,因此,他不仅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还把学校的入文环境、教师的人格素养都看作是一种更广意义上的语文环境,把它们对学生人格的影响看作是大范围内的语文教育,强调语文教育应从以上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十二卷,朱乔森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2]陈孝全著:《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3]《朱自清》:朱乔森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4]《朱自清自传》:吴周文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5]《国文月刊》第71、72期。[6]曹洪顺、刘书红著;《语文教学全才的朱自清先生如是说》,《中学语文教学》,2001、1。[7]姚荷芬、江建林著:《精读细思,领悟旨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l。[8]刘少雷著:《强化背诵意识,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9。[9]周启宏著: 《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语文教学与研究》,200l、9。
第二篇: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边叙述、边评论的写人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对新文学的贡献;学习朱自清先生谦逊、质朴、公正的个人品格和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
3、引导学生将人物小传与前面的人物消息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朱自清先生谦逊、质朴、公正的个人品格和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为教学的重点;本文边叙述、边评论的写人方法及人物小传与消息的区别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了解朱自清先生与作者冯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冯至还是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冯至的治学方法是“洋为中用”,学风特点是严谨,人品是诚实、正直,谦虚、平等待人和爱国。
二、整体感知全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与朱自清交往过程)
(2)本文回忆了有关朱自清哪些事迹?
(3)作者这样选材、组材有何作用?(4)从所写事迹看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评论朱自清先生的?
(5)作者是如何评论朱自清的?
提示:第1题,是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2、3、4题,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新文学的贡献及其朴实谦逊的高尚品质、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第5题让学生掌握写人方法之一述评。解决了这五个问题,也就达到了本文的教学目的。
三、仔细品味全文
1.文章用了三个方面的事例来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有偏见”。除概括事例以外,其他两个是具体事例,这两个是(不得照抄原文,均不得超过20个字)答:.①批评作者对象征派的攻击“有些过分”;②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
2.文章第五段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我们应该怎样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答:脚踏实地,爱憎分明,忠实地为新文艺作贡献。
3.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朱自清先生怎样“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这三个方面是:
答:①鲜明的政治态度,②高尚的思想品质,③对新文学的重大贡献。
4.从下列题目中任一个,说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提示:(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描写。
(2)①以作者与朱自清的交往时间为线索,倒叙。②照应开头,使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3)采用叙评结合,对比性的叙述。
(1)简析《朱自清先生》的人物刻画方法(2)浅析《朱自清先生》的构思技艺
(3)《朱自清先生》的表现手法赏析
第三篇:读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
读朱自清先生《论朗读》后感
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胡春艳
那天在中语会的年会上,秦晓华老师讲到朗读,说了这样一句话:“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枉做语文老师。”回来之后,我赶快找到这本书去读。朱自清先生强调: “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这个言简义赅的论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
一、课文朗读成品主要是为“听”制作的,通过“听”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篇完整作品的情感与内容的熏陶,这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呢?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读实践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有声语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生一直误读为“其∨喜洋洋者矣!”错读的原因是不理解,怎么读怎么难受。若老师以正确的示范朗读第一次就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情感和语气立体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立马也就理解了,不会再犯错误。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在要学生朗读时,常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训练。朱自清先生还提到“背说”一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用的复述课文,其用意也在于让朗读有效地帮助说话。大家都知道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古人最生动、最精辟的概括。对于作文,前人还主张“耳治”“口治”,这也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大作用,其中还包括用朗读的方法修改作文。
四、朗读教给人怎样做人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重视朗读,就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审美的功能。
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讲究韵律美和节奏美。朱自清先生说“大概律诗和词平仄谐畅,朗读起来,可以按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又都可以延长字音,每拍每顿听上去都很亭匀的”,“ 散文有时得吟,有时得吟诵”可见用不同的韵律和节奏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意思和境界。使朗读本身充满了美感。
我们的语言是很美的。而语言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文章的结构美等等,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品味。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兴趣又必将变为推动学
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第四篇:读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
读朱自清先生《论朗读》后感
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
胡春艳
那天在中语会的年会上,秦晓华老师讲到朗读,说了这样一句话:“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枉做语文老师。”回来之后,我赶快找到这本书去读。
朱自清先生强调: “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这个言简义赅的论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
一、课文朗读成品主要是为“听”制作的,通过“听”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篇完整作品的情感与内容的熏陶,这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呢?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读实践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有声语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生一直误读为“其∨喜洋洋者矣!”错读的原因是不理解,怎么读怎么难受。若老师以正确的示范朗读第一次就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情感和语气立体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立马也就理解了,不会再犯错误。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在要学生朗读时,常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训练。朱自清先生还提到“背说”一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用的复述课文,其用意也在于让朗读有效地帮助说话。大家都知道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古人最生动、最精辟的概括。对于作文,前人还主张“耳治”“口治”,这也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大作用,其中还包括用朗读的方法修改作文。
四、朗读教给人怎样做人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重视朗读,就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审美的功能。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讲究韵律美和节奏美。朱自清先生说“大概律诗和词平仄谐畅,朗读起来,可以按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又都可以延长字音,每拍每顿听上去都很亭匀的”,“ 散文有时得吟,有时得吟诵”可见用不同的韵律和节奏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意思和境界。使朗读本身充满了美感。
我们的语言是很美的。而语言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文章的结构美等等,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品味。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兴趣又必将变为推动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第五篇: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古人们爱说“文如其人”,是指“为人与其文章之相似[①]”。文章归根结蒂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不同的文章彰显着不同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然而在纸醉金迷的当今盛世“文如其人”成了稀有物种。君不见在“作者不作,主编不编”的某些院校,在“小人物捉刀,大人物署名,总编总是不编”的某些社团,在盛行抄袭的学界,在“文字贿赂”盛行的某些官场,手与心分离,文与人无关,文如其人乎?至于网络,有[0]数字统计:“文如其人”的概率最多只有1%。
“文如其人”,我们呼唤着!
愈是如此,愈觉得“文如其人”的珍贵,不由想到朱老先生那样老一辈知识分子。为人,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永恒的“人类的精神”,真诚的、高尚的、执着的一种对血肉乃至灵魂的影响,为民族、为国家命运而奉献一生的精神;为文,绝对没有背离生命感的浮华的技巧,表里如
一、性格坚强,一生没有背叛纯正的艺术,没有放弃对真正的文学的追求。读先生文章,更觉“拂去尘世间的功利与俗气”的可贵,真可谓文如其人。
正是这种散文的魅力,才吸引我去欣赏他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美不胜收的文字。
朱老先生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那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自由的追求为散文开拓了崭新的境界,不仅建构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大厦,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和借鉴的珍贵遗产。
一 文中有画,画中有情
《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
在朱老先生的笔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每每掩卷,使人们好像看见朱老先生刚刚放下画笔,将一幅描绘生机盎然的迎春图展示在读者面前。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
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反复咀嚼后,心里满是遐想,好像看到遥远的将来也这样鲜艳夺目。
《春》是热烈欢快的。由于“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便不觉时间的珍贵,整天醉心于“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直到欣赏了《匆匆》,才第一次感到迷茫,“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感叹先生善于从一闪即逝的现象中捕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却又常常疏漏的现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欣赏之余,忍不住扪心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掩卷深思,优美、生动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淌于纸上却有如此的震撼力。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震撼力源于什么?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高度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先生对人生高度的责任感与读者的沟通。
我之所以对朱老先生的散文几近痴迷的程度,是因为他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我。的确,朱老先生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他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首名曲,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在耳畔。
如果说《春》的内心世界是欢快的,朝气蓬勃的;那《绿》和《威尼斯》则是他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让我们先看看《绿》是怎样铺开的吧?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绎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淡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美女的描写,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她们的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难怪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谭的绿了”,这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啊!
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形容朱老先生的散文一点儿都不为过。当欣赏《威尼斯》的时候,仿佛一组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描绘威尼斯的风光用的是浓墨重彩。请看:“在圣马克
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澄清。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使读者不仅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亮丽,而且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文化之城呢?其颜色也自然是绝而不俗的了。你看,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这些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
朱老先生写叙事的主要代表作是《背影》。这篇散文的特点是质朴中见深情。作者并不正面写父亲的肖像表情、青布马褂的“背影”,而是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送儿子上车、拣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几个动作,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不辞辛劳地为儿子的背影刻画,便把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的不可言说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上,可以体味出人生的悲凉,概叹社会的不公。同时,人们又从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愤懑中,激起对象父亲这样的旧知识分子的怜惜、恻隐之心。真挚的父子之情与冷漠的世态人情形成强烈而又鲜明的对照,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平实中潜存着愤意,素朴中含有激情,这便是《背影》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朱老先生散文共同的艺术特色。
朱老先生的写景散文,细腻秀丽,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这种“贮满诗意”的文字,所构筑的“文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境界,才使他的散文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 语言凝练,精雕细琢
散文与人的世界的同构,使阅读者可以从自己的视角,从不同的维度去解悟它的真谛,寻求其美的内涵而获得艺术的享受。《绿》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荷塘月色》又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绿》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这些
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
这篇散文是抒写作者心境的一个名篇,作于1927年7月。作品开头就是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好的艺术作品”,多是“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①]”在《荷塘月色》里,“心里颇不宁静”聚焦成一束“凝光点”,使作品能够“贮满诗意”的内核。有了它,作者主观世界的情和客观世界的景就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意境的开拓就有了逐层转深的“神经”。有了它,诗意才能传出熠熠的神采。
朱老先生散文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大家”早有高论,我只想在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的同时,去倾听他字里行间搏动着“自己的声音”。
“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先生借着小路的“静”,抒发自己踽踽独行郁闷。随后,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和《春》里“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是多么明显的不同。最后,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老先生,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的。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看、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由此提纲携领,“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
朱老先生很重视语言锤炼,一词一句都要经过反复周密的推敲才写定。他的文章绘形表物、表情达意,都做到了准确生动、亲切自然。特别是他对动词的使用,往往表现出他造句时追求诗意的生动。比如,写月光照在叶和花上,本来是一般化的。他却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
如,叶子和花在风中“颤动”,树缝里“漏”出一两点灯光,也都是用词不同凡响之处。
叠字、叠词的运用,是朱老先生散文中常见的。他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词句流畅、和谐、琅琅上口。叠字的艺术效果在于“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增大语调的和谐。”同时,还可以使语言的行进速度放慢,使文章柔美、平稳、舒缓,这是朱老先生的散文艺术特点。例如他散文作品中的“蓊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田田”、“层层”、“密密”、“静静”、“弯弯”、“重重”等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平淡质朴 凸现人格魅力
朱老先生的散文“文字越见得周密妥帖,可是,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②]”。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但是他能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会,善于捕捉一闪即逝的现象,并挖掘其内在的深远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使读者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事物中,从自然景色的描绘中窥见当时黑暗的社会风貌,体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感、内在的思绪和潜在的情感细流。纵观朱老先生一生的散文创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论,都在真诚地“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个侧面②”,体现他作为“大时代一名小卒”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生”的特色。
我之所以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不仅仅因为其作品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他用自己独具的人格魅力,一笔笔勾勒出一个个人情美、人性美的活脱脱的形象。
首先,朱老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自尊意识。“五四”退潮以后,朱老先生动摇了他最初建造“光明”的信念,产生了孤独和彷徨,出现了他的第一次心理危机,也就随之产生了他的“刹那主义”的哲学。为了摆脱自身的孤独和彷徨,不至于使自己沉沦颓废下去,他努力以积极态度看待人生,使自己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有独立之意义和价值”。他说:“因怅惆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能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于是我的生活里便起了一个转机„„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③”十分清楚,朱老先生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为平复个人的心理危机,求得个人生命意义的充实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正是他痛苦的自尊意识。他的理想幻灭之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这时期他个人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他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气节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
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所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在《荷塘月色》中“偷得片刻宁静”时剖示内心的“现代的懊悔”。秦淮歌妓来与他俩纠缠不休,对此,俞平伯依照“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的逻辑,持同情、超脱态度,所以事后还“怡然自若”;朱老先生却十分认真、拘谨和自尊,既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又受到内心“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的诱惑和卖唱,陷入了理智和情感的“争斗”之中,一时竟然难以排解这袭上心头的苦恼,“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自尊意识流贯全文,并构成了这篇游记中矜持笃诚的人格色彩。其次,朱老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从“五四”退潮到大革命失败,他的心一直受磨受难,感到在大时代里,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是“寻常人所难堪”的“苦在话外”。唯其一直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所以就需要用爱的琼浆玉液来滋润一颗寂寞、枯竭的心,用爱和泪广施于人,以排解自己的内心痛苦,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他在他的散文天地里筑起了一个“爱”的天国。一方面,从人性、伦理、道德上,抒写自己博爱意识。这一组散文多写于大革命失败的前前后后,如《背影》、《儿女》、《给亡妇》、《冬天》、《哀韦杰三君》、《我所见到的叶圣陶》、《怀魏握青君》等多表现父子、夫妻、师生、朋友间的感情。朱老先生从作为儿子、丈夫、父亲、老师、朋友所应有的伦理、道德及仁爱之心出发,检点自己在人伦关系中的生活细节,对自己的粗疏、随便、懈怠,表示深深的自责和无尽的悔恨。愈是自责自悔,愈是表示修善补过,便愈是宛然托出一颗诚挚、广博的爱心。特别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更从字里行间里发现了他带给我们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背影》是朱老先生收到父亲那封“„„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后萌动创作契机,文章通过当年父亲为自己买桔子的背影的忆念,倾吐了今天儿子对父亲的感恩图报之情。作者不是正面地、直接地评说这种感情,而是自审那时自己对父亲送行过程中不敬的思绪,——总觉得父亲与搬行李的脚夫讲价时“说
话不漂亮”;他又是叮咛又是嘱咐茶房,“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太聪明了”,自责自悔是出于作者为人的人性、伦理、道德,更是出于自己对父亲的一片挚爱深情。灵魂的自尊更加反衬出对父亲的情之切切,爱之深深,反衬出远在他乡的儿子对父亲健康状况的忧愁,以及自己不能守在老人身边尽孝的痛苦。
另一方面,用悲剧心理观照和描写人生,伴随着他“爱”的饮泣,使散文散发着人道主义的温馨气息。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哀伤沦落风尘的歌妓;《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忧思五岁小女孩将一生失去“生命的自由”;《阿河》哀惜一位被社会遗弃而被卖来卖去的青年女子„„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执政府大屠杀记》,该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有预谋、有组织地屠杀爱国群众的血腥罪行,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留下了详尽的珍贵记录,并启示人们向反动政府讨还血债,哀痛被无辜杀害的爱国学生和民众;自尊和博爱,是朱老先生早期散文的两种主要形态,也是他思想、感情、人格的具体表现。他怀着悲剧性的心理为现代散文美学弹奏着美丽的心曲,淋漓尽致地披露了他的主观深层世界,裸露地再现他全部的生命空间,从而为现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审美内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朱老先生用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在散文美学范畴提出了“意在表现自己”的命题,这是他对现代散文的突出贡献。
四 结论
我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因为其作品语句优美、生动,很深入人心,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其作品凸现出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不仅如此,更因为他有骨气。是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真诚的、高尚的、执着的追求;书写了老一辈知识分子那个大写的“人”。在40年代,“一身重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③]”。朱老先生无论为文为人都浓墨重彩地实践了他特立独行,直面人生,哪怕惨淡的人生态度。
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正是这种魅力吸引我去注意他那些用心用情构叙出来的文字。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②”从朱老先生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越到后来,他越追求这种朴素自然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的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是一种“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是博大精深后的平易浅近。朱老先生的两种不同文采、风格的散文可以说大致反映了他散文发展变化的过程。绚丽之极乃有平淡,朴素从风华中来,自然由雕饰脱胎,终于达到炉火纯青、自成高
格的境界。
是夜,春夜淅淅沥沥,润物无声。我又一次翻开了朱老先生先生散文集。每当心烦意乱的时候,品一品朱老先生的散文,如品味一杯香茗,如欣赏一段古乐,烦躁的心被朱老恬淡的文字所浸润,渐渐变得平和安详。
“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③”把真诚的心捧献给读者,正是朱老先生的为人为文之所在。
我看重朱老先生的美文。更看重朱老先生的人格。
或许,朱老先生的散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
参考文献
[1]郭沫若.《沫若自传?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 宋?苏轼.《唐宋八大家之苏轼散文卷》,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5]朱自清.《背影?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