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时间:2019-05-15 03:3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第一篇: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内容提要〕: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尤其长于词。且她是一位在词作中较多地使用对比手法的词作家。对比是清照词创作的一大特色。有往昔的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独生活的对比;有闲愁、相思之愁与颠沛流离的浓愁的对比;有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等。利用这些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更能寄寓和寄托自己更丰富的更为复杂的内心感情波澜,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清照 词 对比手法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今属山东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亦能文。她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自有文学史以来,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渐高: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在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是一颗闪烁着奇异光彩的明星。她的词有很高的造诣,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陈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深远,被称为宋词婉约之宗。尤其是她词中的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寄寓自己更丰富更复杂的感情波澜,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和叹国破家亡、感时伤世的愁苦,并以此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情感。

对比是两种事物之间的相比较,是诗词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在古代的作品中并不少见,使用对比手法的也大有人在。但像李清照这样大量、密集地使用的却并不多,李清照将这种传统手法予以翻新,她将对比运用于全篇的艺术构思中。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内容和画面,寄寓内容,大半是她个人的生活情趣和身世感伤。她总是选择身边的人、事、景作为对比对象,用或空灵,或凝重的鲜活的笔触,由小见大,由外表见内心,由细节见一生。分析一下她的词作,不难发现,她的词作中多方面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生活,是清照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能文。这样 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较早的文化熏陶和良好的家庭影响,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也奠定了她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以后又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伉俪相得,拥有一段甜蜜、温馨的夫妻恩爱生活。公元l127年,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而青州老家和大量未能带走的书籍文物,则在“青州兵变”中化为灰烬。平静、幸福安稳的闺房、书斋生活结束了,赵明诚也不幸病逝。国破、家亡、夫死、无子,再嫁又遇人不淑,打击接踵而至。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而言,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国破家亡之痛、思乡怀旧之情、感叹身世之悲、飘零转徙之苦,每一样都令他心碎,这一切成了她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于是在她的词作中不断出现离乱后悲苦心情和之前幸福美满生活的对照。

二、年少及婚后词作觅闲愁、抒相思之愁苦与饱受颠沛流离生活后的浓愁的对比。

李清照年少时的生活是甜蜜的,幸福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青春的留恋,有时也会无端生出许多闲愁,像《如梦令》“昨夜雨疏见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照词》第3页)昨夜骤然袭来的风雨,无疑使女词人极其敏感、多情的心灵经受了一番折磨。她知道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远,最娇艳的花朵也要面临凋落的命运了。她惜春、伤春,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伤不已,只有借酒浇愁(实际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对青春的留恋和惋惜)。一觉醒来发问,正显示出心事:经受一夜风雨的摧残之后,海棠花的命运如何。有趣的是,卷帘人和女词人的对话,形成心理、性格上的绝妙对照。女词人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灵与卷帘侍女的憨实、淡漠、毫不在意也形成了对照。

李清照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仕,年轻的李清照在离别期间,写下的很多抒发相思之情的优美词作。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红藕香残、西楼月满、花飘水流、雁群南飞,自然界这些无情

物无不牵动她的情肠,深挚极了,对丈夫的深厚爱情永远也无法磨灭(此情无计可消除),纵使愁眉稍展,也依然缭绕心头。她不言不语,只是凝眸沉思,任内心被情感啃噬。《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照词》第14页)将消魂相思写朴素得朴素而深刻,完全显露出女性真实的情操来。

《临江仙》中“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清照词》第114页)整首词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抒发的深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反映词人年老无依,在**岁月里,颠沛流离,作客异乡,当春归大地之时,触景生情,抒发感旧伤今的悲凄之情。词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下片写对往昔生活的追怀、眷恋与如今飘零异地、悲凄伤感相对比,写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形象。

李清照南渡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纵观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作,一曲《声声慢》将词人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生活景况及其内心深处的绝望哀愁,孤独无依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清照词》第101页)这首词以非常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词人在一个秋日里,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境,这实际也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曲折然而又典型地概括了词人南渡以后飘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悲哀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悲伤和忧郁。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迸发出的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李清照南渡后正是在这种愁苦和悲愤中度过余生。

三、词作中往昔之快乐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寂生活的对比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清照词》第1页)描写了

作者回忆自己曾经游览溪亭时的情景,表现了她开朗乐观、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写得活泼秀丽,语新意隽。《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清照词》第14页)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读之令人凄怆欲绝。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再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照词》第14页)被称为“幽细凄清,声情双绝”。此作写重阳佳节夫妻不得团聚的离愁别绪,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感情极其真挚。这一时期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靖康之变,既给她带来亡国灾难,又使她痛失丈夫。以一位孤独嫠妇的身份,飘泊在江南客地,怎会不使她倍增凄清孤寂的情怀?在她作于后期的词中,只消举出两句,就可概括其后半生的凄苦情怀,一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二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读了此等词句,其心情之痛楚,情怀之凄凉,完全力透纸背了。

最突出的对比表现在她的《永遇乐》中。“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清照词》第106页)该词由今写入,由今而昔,由昔而今,立足现实,多层次的反复对比,抒发词人深沉凄怆的家国身世之感。上阙几句都是正反对照:夕阳西下的美景与人在异乡的感慨;浓浓春意与春意几许的疑惑;融合天气与岂无风雨的忧虑;词人在正面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后,用反问的语气描写相反的情绪,显出词人黯淡的心情。下阙有过去插戴满头与今日“风鬟雾鬓”外貌的对比;昔日“偏重三五”与今日“怕见夜间出去”情绪的对比;昔日朋侣香车宝马欢度元宵的热闹于今日:“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寂寞的对比;上阕写元宵节的情景,开头连用两

个问句,将眼前的美好景色与词人隐秘的内心紧密相联。佳节来临,天上日丽云碧,地下柳浓梅艳,可词人心里却是许多的迷惘。这是屡遭厄运、饱经风霜的人特有的心,置身表面上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下阕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不仅有闲暇游乐的时间,更有闲暇游乐的心情,“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去让自己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那是怎样的荣耀!怎样的风光!“来相召,香车宝马”,过去的玩伴依旧兴致不减,但词人变了,却是“谢他酒朋诗侣”,“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没有了游玩的愿望,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灵也衰老了。词人内心失落到了如此“事事休”的漠然境地。通过“盛日”和“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动作、心态将不同的时期词人不同的遭遇、内心感受表现出来。词作结尾却又再生波澜。“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借别人的欢笑,衬托作者的悲凉,以乐写衰,愈见其哀。与“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出一辙,心的向往刚刚升起,忽而又猛然跌落。其含蕴丰富,更耐人咀嚼。一篇词作之中,有今昔时代的对比,有今昔行为的对比,有今昔心情的对比,有自己与他人的对比,有自己身与心的对比,如此丰富复杂的内涵,通过词人娓娓道来,词面上看似平静其实蕴涵着翻腾的波澜!通篇对比,意象鲜明,不言哀而自哀,不言悲而自悲。词人只是如叙家常地娓娓道来,让读者从鲜明的意象对比中领略她那动荡不已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一生的际遇就是一种强烈鲜明的对比,如《如梦令》中天真单纯的佳女(卷帘人)与“浓睡不消残酒”的主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多情;《永遇乐》通过良辰佳节个人处境和情绪前后截然相反的对比,传达出作者思慕昔日家园与忧愤目前时局的心情。她又将虚实融为一体,进行对比,使时空高度浓缩。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词人将“天气”、“衣”、“情怀”与往昔比较,目下为实,从前为虚,实虚参照,形成对比,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绪。

四、词作中柔美的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

李清照被称为婉约词之宗,词作多表现出柔美、清新、自然的婉约风格,但其中也不乏有颇具阳刚之气的豪放风格的词作。《渔家傲· 记梦》正是这种风格 的表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磋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想像奇特,意境雄阔,气质豪放,充盈着一种浪漫激情和理想光辉,与以往李清照词的精巧、玲珑意境、温婉、柔丽词风和含蓄、内向气质形成绝妙的对照,表现出李清照性格气质的另一重要侧面,即奔放、雄奇、超世脱俗的性格气质。这首词以整个宇宙为场景,展开一幅奋飞万里、奔向理想的人生进取图景。意象飞动(云涛、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动、九万里长风、大鹏飞腾),给人一种奔放不羁的快感和解脱感。李清照不仅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还具有一般女性所寡有的贞刚气质。她的词是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俊爽之气。在这首词中,她像庄子笔下的大鹏那样想要超越一切,腾飞万里,直扑未来的理想境界。

浙江金华有南北朝时因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清照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写出《题八咏楼》 “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我们单看这气势,这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啊,倒像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逖闻鸡起舞,想到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国家政治前途之忧、民族之痛啊!

婉约与豪放,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的个性特点。婉约的风格,使她能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而豪放的风格增加了她诗词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

细读李清照之词作,有一种隽永的美,一种空灵文笔下的忆往昔、逸兴壮思、泛舟碧波的隽永的美,亦有凝重文笔下的国破家亡的离恨。几多甜蜜,几多凄苦,李清照走完了她的人生。这位著名的女词人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她不朽的创作艺术,是北宋文学史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清照词》(点校)古敏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0出版。

2、《唐宋词鉴赏词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李汉超主编,《李清照词赏析》,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4月版。

4、张晶 《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感情世界》,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济南社科所编,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参考论文:

1、张月琴《物是人非,欲语泪流--论李清照词作的对比艺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2、周秀怡《典赡婉丽并擅场: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探微》(《佛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韩慧玲《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再论》(《滨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4、陈在东、阎秀平《清新峻爽李易安:李清照词风新探》(《临沂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

5、李建国《论易安词柔中寓刚的艺术表现》(《贵州 社会 科学 》1999年第1期)

第二篇: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

李清照词里的白描手法

学生:王丽梅

指导老师:効天庆

【内容摘要】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物的特征,用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绘画手法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作者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在我国宋代的词坛上,李清照就是一位以白描著称的女词人。在她的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情真意切的自然之美。

【关键字】李清照;李清照的词;白描手法

【Abstract】 line drawing, also known as sketch, the original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of Chinese paint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ink line hook features a variety of scener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itself is simple, to arouse the reader think, to enrich the image of.The painting technique u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article, is to use non-Nong Li adjectives and complex rhetoric, powerful strokes with accurate, concise language, a few vivid image of the pen to write to, to show on the author's own Things feel.Song Ci in China, the zhao is a case of line drawing known poetess.For in her words, out of a sincere expression of natural beauty.【Keywords】 zhao;Qingzhao words;line drawing technique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之宗。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善作书画。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强烈的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词作魅力也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她的作品字里行间包含着生动的形象,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白庙手法。那么什么是白描手法呢?

白描,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是指不用过多的渲染,不以华丽辞藻修饰,更不用曲笔陪衬,而是以朴实的文字准确的描写出生动的文学形象。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 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以上就是白描手法的涵义以及它在写人、状物、绘景时的几个主要特点。李清照作为一位以白描著称的词人,在她的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直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音律和谐优美。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她的词作中弥漫着的感情,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开端即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字的运用是很有难度的,而作者却将此运用的恰到好处。十四个叠字所表现的惆怅而凄厉的金国,与其处于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极为吻合,因此受到历代词论家的高度赞赏。往下写风送雁声,反增添了她思乡的惆怅,还透露出她惜花将谢的情怀。最后写她独坐无聊、内心极为苦闷之状。作者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种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更是全用白描手法,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能够表现她少女时活跃激情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首词中,写的是女主人早上起身后的一个生活片段,是女主人公对昨夜的追忆。这一夜,词人倾听不断入耳的风声、雨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词中通过女主人公与卷帘女的一问一答,暗示出这个抒情形象惜春而又不伤春的内心感受。在这一个层次上,作者曲折委婉的表现了主人公这一丰富细腻的内心变化。首先词人整夜都在为这场风雨所引起的景物变化而担忧。所以,她一早起来,不顾残酒未消,便迫不及待的向侍女发问。这种问答方式反映了主人公特定的心情,因为在这一夜的辗转中,她有着太多的梦想。如果直说,不仅词中包容不下,而且也会冲淡心灵活动的浓度。因此,作者虽未写出“问”的内容,实际上却似虚而实,更加逼真的反映出了她心中的焦虑。

能够表现她情窦初开的词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 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当她蹴罢秋千,慵整纤手,方觉一阵兴奋,不觉出汗,感到害羞。现在静下来,才觉“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于是她“袜划金钗溜,和羞走”。这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生动的表现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到生人,感到害羞,那“倚门”及“却把青梅嗅”等一系列动作,使一个天真娇憨、活泼妩媚、好奇而又含情脉脉的形象活现在读者眼前,达到出神入化、真实细腻的境地。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行乐图啊!图中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出了一位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羞涩的少女,这个少女不就是李清照年少时的自画像吗?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词人年时的活泼气息,她是一个喜欢感知生活的人。从她的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情真意切的自然之情。

再如她对爱情追求的词作《浣溪沙》:“诱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回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首词写的是少女恋情的过程,通过人物在特定坏镜中的几个特别的动作,将恋情的传达描写的细致生动。“眼波才动被人猜”,将少女眉目传情,又恐被人识破的矜持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月移花影约重来”,则表现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的与情人约会。全词心理描写得十分细致生动,感情开展富有波浪,可谓姿态百出,曲尽人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青春少女这种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光辉形象。这首词抓住主人公的几个性格特征进行描写,在写景的过程中,将情穿插其中,可谓是情景交融,感情丰富。

李清照的婚前生活是快乐的,随之而来的婚姻也带给了她很多的幸福。但是美好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在她婚后第二年,她的家庭遭遇了很多不幸。首先遭遇不幸的是她的父亲李格非。李格非在朝廷的“新旧党争”中被罢官并遣返原籍。受此牵连,李清照也被迫随父还乡,饱尝了恩爱夫妻的离别相思之苦。她的词也随之改变了风格,由婚前的欢乐无忧转变为哀怨凄绝,以愁为基调,令人不胜为怜。

以下是她的两首以相思别苦为主题的词《一剪梅》和《醉花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 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当作者送别了丈夫后,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每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有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被作者表达的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女主人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恨跃然纸上,使婚后不久就离别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之一,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于消失;它刻骨铭心,像游丝一般萦绕于心。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不自禁的钻入“心头”。李清照对这种感情做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句之所以超绝,是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中“瘦”字是词眼,为全篇画龙点睛之笔。作者先以“帘卷西风”一句作动态描写,借助西风把帘儿卷起,让帘外的黄花与帘内以花喻比的人相互辉映,达到了花与人浑为一体的效果。花瘦,人比花便更瘦,深刻的表达了闺中人爱情之深,相思之苦。写情至此,堪称极致。女词人一路写来,或熔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现,时露时藏,于词中的结尾处猛然出现,如群山的高峰,漂亮的灯芯,令读者震动深思。从中可见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的温柔、善良、细腻的特点,也有作为文化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你看她出去划船已不像往昔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也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再看她的等待有多么长久,多么辛苦!“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难解?“薄雾浓云愁永昼”,这种相思又是多么的折腾人啊!它已是我们的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这两首词用最简单的景物描写把一个思妇的相思愁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从以上李清照的几首词中可以看出运用白描手法可以使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表达的更有突出性。这点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在散文《背影》中,朱自清想努力表现的就是他父亲的背影。为突出这一点背影两字还做了文章的标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的背影对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但这次他记得却不是平常常见的,而是特定场合,使他极为感动的那个背影,那个终生难忘的背影。为此他选择了白描手法,用写实的笔触,写了当时父 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着力描写了买橘子时过铁路的情形:

“父亲是一个大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些事。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路,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肥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而过铁路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段文字乍一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但细细品味,却情真意切,蕴藏着一股深情。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实实在在的把当时的情形表现出来。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正所谓于平淡之处见神奇。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比起朱自清在文章中对白描手法的运用,词人李清照更胜一筹。李清照的词能使读者强烈的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词作魅力也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散发着耀眼的光彩。

总之,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的某些思想品格至今仍有光彩。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之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抒情词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她也凭着这种高超的艺术才能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① 郭兴良、周建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宋代女性文学》② 苏哲聪,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女性文学史》③ 谭碧正,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清照诗词评注》④ 侯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篇: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学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阅读

一、词人生平经历:

二、写作时期的对比:

三、古迹的特点对比:

四、古人典故数量涵义对比:

五、抒发的情感对比:

六、手法的对比:

《醉花阴》和《声声慢》对比阅读

一、词人生平经历:

二、写作时期的对比:

三、景物意象的对比:

四、抒发的情感的对比:

五、人物形象的对比:

六、手法的对比:

第四篇:对比的写作手法

蚂蚁与蚱蜢

我小的时候,大人总是让我背诵拉封丹写的一些寓言,每一篇寓言的寓意他们都仔细地给我讲解。在我背过的寓言中有一篇叫做《蚂蚁与蚱蜢》。这篇故事的写作目的是让青年人懂得,在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勤勉总是得到奖赏,而游手好闲才受到惩罚——这诚然是个有益的教训。这篇绝妙的寓言(我很抱歉,我现在要讲的,客气一点说,是尽人皆知的,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讲的是蚂蚁在夏季终日繁忙为冬天储备食物,而蚱蜢却坐在草叶上,朝着太阳悠然歌唱。冬天来到了,蚂蚁舒舒服服,囤流仓满,而蚱蜢却没吃没喝,腹内空空。它来到蚂蚁身边,乞讨一点食物。蚂蚁给予的回答就是那句经典性的话:

“你夏天干什么去了?”

“实在抱歉,我唱歌了。我白天晚上都唱过去了。”

“你唱歌啦,好哇,那么你去跳舞吧。”这样的教训,我从来不大信服。倒不是因为我性格偏颇,而是因为童年时代逻辑推理能力很差,是非观念模糊。我同情蚱蜢,有一段时间,只要见到蚂蚁就把它一脚踩死。我这种任性的举动目的在于表示我对谨小慎微和人情常理的不满。后来我发现这种举动倒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有一天我见到乔治·拉姆齐独自一人在饭馆吃饭。这时我不禁又想起那篇寓言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像乔治那样满面愁容、闷闷不乐呢。他的眼睛直呆呆地望着远处,仿佛全世界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肩上。我真为他难过。我立刻猜到又是他那倒霉的弟弟给他找麻烦了。我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你好!”我说。

“有点不痛快。”他回答说。

“又是汤姆闹的?”

他叹了口气说:

“对了,又是他。”

“你怎么还不跟他一刀两断?你为他费尽了心机,现在你该知道他已经没救了。”

我想家家有一部难念的经。二十年来汤姆正是他们家的这部经。他刚开始步人生活时还满不错的——做了买卖,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拉姆齐一家名望很高,人们满以为汤姆·拉姆齐会做出一番有益而体面的事业。可是,一天汤姆突如其来宣布他不喜欢工作,也不适于结婚。他愿意独自一人逍遥自在。他不听任何人的规劝,离开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办公室。他有一点钱,就在欧洲各国的首都度过了两年愉快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不断传到亲戚的耳中,他们都大为震惊。汤姆当然玩得很高兴。可是大家不禁摇摇头说,看他把钱花光了怎么办。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借债。他很有魔力,而且什么都不在乎。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谁比他更容易借到钱。他从朋友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收入,并且很容易交到朋友。他常说花钱买柴米油盐没什么意思,要想花钱找痛快那就得购买奢侈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依靠哥哥乔治。在他哥哥身上,他用不着施展什么手段。乔治很正经,不吃他花言巧语那一套。乔治是个正人君子。有一两次他轻信了汤姆要改邪归正的诺言,给了他一大笔钱,希望他能悔过自新。汤姆用这些钱买了一辆汽车和一些非常精致的珠宝。后来实际情况叫乔治看出,他弟弟再也不会回到正路上来,他就同他一刀两断了。没想到从此以后汤姆居然恬不知耻地讹诈起他的哥哥来。一位有身分地位的律师发现自己的弟弟在自己常去的饭店里站在酒吧柜台后面给客人配鸡,尾酒,或者在自己的俱乐部外面坐在出租汽车司机位置上等候顾客,总觉得十分不光彩,汤姆说在酒吧间里伺候人或开出租汽车完全是高尚的职业,但是如果乔治肯借给他几百英镑,为了全家的名誉,他也未尝不可以放弃这种职业。乔治只好照借无误。

一次,汤姆险些进了监狱。乔治心里非常不安。他去了解这件丑事的详情。汤姆确实做得太过分了一些。他狂妄、轻率、自私,但这是他第一次干不正当的事情。要是他被检举,肯定会被判刑的。然而怎能让自己惟一的弟弟坐牢呢?受汤姆诈骗的人名叫克朗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一定要把此事提交法庭。他说汤姆是个恶棍,应该受到惩罚。乔治费了很大事,破费了五百英镑才算把事情平息下来。谁料汤姆和克朗肖一道把支票兑现,立即同去赌城蒙特卡罗痛痛快快玩了一个月。事后乔治听说这件事,气得要死。我从来没见过他生过这样大的气。

二十年来,汤姆赛马赌博,参加舞会,同漂亮的女人鬼混,在最豪华的饭馆吃吃喝喝。他总是穿戴华丽,风度翩翩。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但人们总以为他最多不过三十五岁。他为人极有风趣’。虽然谁都知道他的人品并不好,可是同他交往却是一种乐趣。他兴致勃勃,精神饱满,魔力惊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他定期向我借钱,我从来不惜做出贡献。每次我借钱给他五十英镑,总感到我是欠了他的人情。汤姆·拉姆齐认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都认识汤姆·拉姆齐。谁也不赞成他,但又都禁不住喜欢他。

可怜的乔治比他这位游手好闲的弟弟仅大一岁,看样子却像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二十五年来,他每年的假期从来不超过两个星期。他每天早晨九点半就来到办公室,下午六点以前从不离开。他正直、勤奋、品格端正。他有个好妻子,他对她很忠实,连思想上也从来没有过非分的念头。他有四个女儿。对她们他可称得上是最好的父亲。他下决心积蓄三分之一的收入,计划五十五岁退休,搬到乡村小住宅去。在那里他打算栽种花草,打一打高尔夫球。他的一生白璧无瑕。他很高兴自己上了年纪,因为汤姆同样也上了年纪。他搓着手说:“汤姆年轻漂亮的时候,一切都好办。可是他比我只小一岁。再过四年他就五十岁了。到那时候他日子就不好过啦。而我到五十岁时就存下三万英镑了。二十五年来,我总说汤姆最后非要倒霉不可。我们倒要看看他到时怎么办。我们要看看到底是勤劳还是懒惰能得到善报。”

可怜的乔治,我同情他。现在我坐在他身旁,很想知道汤姆干了什么败坏名声的事情。乔治显然受到很大震惊。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他问我。

我估计也许发生了最糟糕的事情。说不定汤姆最终还是落到了警察手中。乔治几乎连话也不会说了。

“你不会否认我一生是勤劳、正派、可敬、正直的吧?我一辈子勤勉节俭,期望退休后从储蓄的一点金边股票中得到微薄收入。我始终在上帝为我安排的生活环境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确实。”

“你也不能否认汤姆是个懒惰、平庸、放荡无耻的家伙吧?如果还有一点正义存在,他就该进贫民收容所。”

“的确。”

乔治的脸涨得通红。

“几个星期前,他同一个年龄够得上做他母亲的女人订了婚。现在这个女人死了,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汤姆。——五十万英镑,一艘快艇,一所房子在伦敦,另外一所在乡下。”

乔治·拉姆齐握紧拳头敲打着桌子。

“真不公平,我跟你说,真不公平,他妈的,真不公平。”

我看了看乔治愤怒的面孔,忍不住放声大笑。我坐在椅子里摇来摇去,几乎跌在地板上。乔治永远也没有宽恕我。可是汤姆却经常请我到他坐落在“五月市”的豪华住宅去享用 美餐。如果他偶尔找我借上几个钱,那仅是出于习惯势力,最多也不过二十先令。

蟹爪兰和仙人掌

窗台上,一盆蟹爪兰开花了。

几十朵红色的花,翘着花瓣吐着金蕊,垂挂在翠绿的顶端,看上去就像一柄小花伞。它时常获得主人的夸奖:“看。咱们的蟹爪兰开得多迷人,多漂亮!”

蟹爪兰听到夸奖,得意洋洋。当它看见支撑着自己的是一株仙人掌时,立刻变得十分沮丧。

“多丑陋的仙人掌啊!”它说,“平平扁扁的,就像个鞋底子!表皮也老化了,变黄了。还长了一身黑色的刺。主人为什么把我嫁接在仙人掌的身上呢?这可真像人们常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仙人掌听到了蟹爪兰的埋怨,便说:“美丽的蟹爪兰啊。自从主人把你嫁接到我身上,我就时时刻刻向你输送水分和养料,你才能生长开花——这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啊!难道婴儿长大了,就可以忘记母亲的恩惠吗?”

“可是,”蟹爪兰嚷着,说,“你也太丑了!丑得我都替你害羞……” 仙人掌说:请看看你身边的仙人掌,它丑吗?

“窗台上,放着另一盆仙人掌,它没有嫁接蟹爪兰,自己享用着从土壤里吸收的养料和水分,因此,茎片肥厚、碧绿,还绽开着一朵朵花儿,那花儿根部是粉红色的,面上渐渐变成金黄色,犹如绚丽的朝霞。“啊!”蟹爪兰又惊奇又羡慕,“原来仙人掌也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儿!”

仙人掌说:“可我因为养有着你、支撑着你,永远不会开花了。但我心甘情愿——哪个做母亲的不愿把自己的美丽。全部献给孩子呢?”

《史记》: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

项羽:有朝一日,必当取而代之!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便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句一:写遍身罗绮者,意在 与自己身为养蚕人的粗布做对比,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与有钱人的不劳而获,奢侈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实际是社会贫富悬殊的揭露!

第五篇: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分析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分析

我们在赏析诗词时,经常要提到“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结合诗人本身的遭遇以及具体的创作背景来理解有关诗词的内容。因为,诗词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形式,它必定也是来源于现实的,它所表达的情感也必定是作者在现世界中的生活的具体投射。故而,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对于更好的理解诗人,理解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也正是想从这一角度,来对李清照的有关词作作进一步的赏析。关键词:李清照

知人论世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颗明星,在古代诗歌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很明显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南渡前,生活安逸幸福。其前期词的风格是细腻婉转的。而南渡后,国破家亡,丈夫离世更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故而后期词的风格却是苍凉凄楚的。前期词的主要内容及风格

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幼年即通文墨,加上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这些都为她后来从事词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清照在二十岁左右与山东诸城的一个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俩有着共同的趣味和爱好,精神生活十分和谐,使她沉醉在一种无尚的幸福里。她这一时期除了偶尔因为丈夫外出而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寞外,生活是平静而美好的。这就是她前期作品创作的生活基础,也是她后期作品所时时追忆的实际内容。A.出嫁前 a.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写少女初次萌芽的爱情。词的上片写玩秋千的精神状态。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整个上片都是写人的神态,唯此以雨写景.然而也同时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它以精湛的笔墨描绘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明大白的去见的微妙心理.然而最后她还是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看他几眼。b.如梦令

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这首词中,表现出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形象。这里没有丝毫的造作和粉饰,作者捕捉了闺阁生活中一次荡舟的活动,形象地描绘出女主人公欣欣然生气勃勃,多情地爱惜芳华的性格。B.出嫁后

告别了无拘无束、欢快活泼的少女时代,婚后,由于丈夫要经常外出游学、做官,短暂的离别,也给多情的词人带来悲愁和苦闷。于是,她在作品中表现真挚的夫妇之情的爱情词也是这一时期的内容。醉花阴。九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细致地描摹难描的相思:重阳佳节,怀念远人的心更甚。却自始至终并未直接说明这一点,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周围的客观景物。最后两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却突然地把主人公内心的秘密深刻的揭示出来,使读者理解到原来活动在这平淡环境里的人物,内心却隐藏着难以排遣的别离的苦闷。

二、后期词的主要内容及风格 A.孤苦及故土之思 a.《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因而词情极为悲苦。

b.李清照南渡后的名篇《声声慢·秋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一开首就用了十四个叠字,紧紧抓住了人们的心灵,使人对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的凄凉处境产生了无限的同情,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仿佛每点雨滴都如钢针钉在词人头上,击中心灵痛处,激起一层层涟漪。令人悲痛欲绝。B.盼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小朝廷偷安苟活的鞭挞和批判。《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暮云和壁,人在何处!……”通过“元宵佳节”的今昔对比,对当年的“中州盛日”进行着亲切的,同时也是凄楚的回忆。C..孤雁儿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此词是悼念亡夫之作.通过日常生活中触景生情的描写,发抒悲凉凄苦的感情.香断炉寒与情怀如水,情景交融.梅花初放的景色,本应使人喜悦,但词人却用“惊破”,“多少春恨意”来发抒感情“惊破”.二字用得很妙,表面上是写惊破梅心,梅花初绽,实际上词人被轻快的笛声惊醒,笛声勾起她对往事的回忆.从以上的词作来看,前后不同的生活遭遇对李清照的词的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语言风格上。

其前期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点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中绘了一幅夕阳、碧水、青草、藕花、鸥鹭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美景。一群少女游玩归来,“争渡,争渡”,写出了少女的顽皮,将人物当时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而后期的词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句无不描绘出一个消瘦,苍老,愁绪满怀的女人形象。

(二)对意象的选取上。

李清照的词中用了“酒”这个意象,但是前后期词中的“酒”并不相同。前期有“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等,其中的酒意,不是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闲处的无聊和散愁闲情。而后期则大大不同。“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其中的酒意再无以前之欢快的兴致,而是充满了愁情和悲苦,词人借酒浇愁,然而由于愁浓的得不到片刻的止息。

(三)选取的题材上。

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如《如梦令》、《醉花阴?九日》等都是如此。而后期词作题材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这首词在题材上选用了自己走投无路、学无所用的心境,用“星河”、“帝所”、“天语”、“蓬舟”、“三山”等意象,以惊人的想象力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词人的心情,词人前期作品中并无此类。

李清照的词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后世某些具体情况下,也有它的社会效果。就是在今天,她的大部分词作,也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对她的词作里表现的那些比较感伤的情绪,我们应该综合其出身和时代环境来理解。至于她的艺术技巧,那就更应当为我们所继承。

下载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清照词3首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⑤。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⑦。 醉花阴 李......

    李清照词读后感

    李清照词读后感 李清照词读后感1 在漫长的暑假中,在炎热的夏天里,我在宁静的书香中认识了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

    李清照词读后感

    读李清照词有感四年级 祁艳云 寒假期间,难得闲适,便找来李清照的词读。 李清照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她独创了易安体,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词人,她的词寄托着她的情......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 2、 理解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写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

    对比写作手法训练[推荐]

    对比写作手法”题型训练 阳光的疤痕 ①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阳光。这阳光是那么真切,离开乡村多年,只要一想起,背上仍残留着一种阳光暴晒留下的辣痛。夏历六七......

    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

    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1、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依着我。她总是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地为大地添上一抹光亮,让在外的人们能够......

    李清照词两首 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

    论李清照词风

    论李清照词风 肖燕 计通学院 通信工程1101 11408200113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被称为抒情之圣手,婉约之宗主。其词艺术成就绝高,在词坛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