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五篇]

时间:2019-05-15 03:2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

第一篇: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

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的核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发掘自身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又能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础教学方式。如何把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紧密的相结合,利用好物理教学来开展创新教育,是我国教学体系当今需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物理;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当下我国综合实力竞争与世界科技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创新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题。作为教学主要场所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教学深化改革值得探究的热门话题。下面就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在物理教学中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物理创新教学理念的重点在于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开发创造能力的教学活动,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而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分数的奴隶、考试的工具。而创新教育是把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到物理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创新教育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因材施教和个性的培养。鼓励每一位学生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长处,不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全面的发展。另外,创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再要求学生把物理知识死记硬背而是激励学生亲身的去研究和探索。总之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观念和方法上都要进行创新、改革来适应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传统实验课堂中,教师总是让学生事先就清楚实验的原理、目的和结论。要求学生按照课本的的实验步骤,利用固定的实验器材,一步一步的进行实验活动,学生根本就不用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在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当下,研究实验过程与结果被人们所重视,这种研究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实施实验活动→记录实验数据、现象→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与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新教育的优势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新课改的物理教材中,把实验探究的比例明显提高,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实验前,应该把物理实验设计成为探究形式的实验,有意识的创造探究的氛围,扩展思维空间和探索空间,并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例如,在《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一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几个的问题:①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我们运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出振动的大小?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观察什么,怎么去观察。③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来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实验的根据,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的的实验设计方法去完成实验活动,并得出实验的结论。这样物理教学就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基础理论,而是让学生创造性的发现和探索物理实验。

三、在物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培养,而想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就要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主要场所课堂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创新教育过程中,课堂的教学活动要把传统的灌入型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方式,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激励学生多创造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有趣的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存在的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放在玻璃瓶中的光折射现象。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结论:

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怎样实现创新教育还在初级阶段,作为教师应该大胆尝试、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新,把物理教学打造成为一个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天地,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和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德锈.《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科学》[J].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胡亚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固原师专学报,2003(3)

[3] 何月新《.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甘肃教育,2004(3)

[4] 陈孝强《.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与物理课堂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第二篇:论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

论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生产的核心都是知识,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创新作为根本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经济;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人均产值增长率主要归功于各种投入值的提高,而非投入量的增加。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国际经济和贸易合作组织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提出知识和信息是现代经济的基础资源,科技知识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及应用都来源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创新作为根本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言,这“三个面向”可以归结为:教育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无非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状态。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一种互动关系,其中物质生产是手段,精神生产才是目的。但是,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高度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当今世界,高度的物质文明表现为知识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基础,所有财富生产的核心都是知识,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创造财富的全部要素中,知识表现为最基本的成分,可以说是“最终的生产力”,其他的要素必须依靠知识来更新、依靠知识来装备。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来源和增长已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技术进步和知识进展所确定的人力资本。因此,非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减少,知识进展则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知识(包括科学技术)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所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第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已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地区能够“闭关自守、自在自为”地自我发展。世界科技、经济相互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包括了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劳动和人才的国际化、货币金融的国际化、经济协调的国际化和科技合作的国际化。这种一体化趋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而科技进步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内涵。因此,教育要面向世界,其本质内容就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第三,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科技的突飞猛进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在21世纪,谁拥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并能最先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领域,谁就可能拥有经济、军事和政治的优势,从而在经济上称霸,掌握战略主动权,通过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和信息竞争来把握经济竞争。未来的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相互融合,而两者发展的共同趋势就是知识经济。因此,教育要面向未来也就意味着应当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二、教育应当将创新作为根本目标

教育的结果体现在两个方面:学习和创新。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趋势。学习和创新体现了教育作为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学习是继承,是辩证否定的第一阶段;创新是发展,是辩证否定的第二阶段;在创新基础之上的学习才是辩证否定的第三阶段。目前,我国的教育大多停留在第一阶段,应试教育体制是造成这种单一结果的症结所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封闭式的教育,而不是启发式、开放式、创造式教育,只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注重学生的自我培养,不鼓励学生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愿望,不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孔子说:“述而不作。”正是这种灌输式教育的根源。朱熹说:“述,传道而已;作,则始创业。”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表明了中华民族是勇于创始、敢为天下先的,但近代教育却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没有把创始的优秀传统贯彻于教育之中。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只是人的一生中所要学习知识的一部分,并非完成大学学业就什么也不用再学了。更多的社会经济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一个人在离开校园后必须继续学习。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掌握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要比满脑子都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更能在社会上有所建树。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而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及其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四年大学学得的知识仅仅是基础。因此,学习和接受教育已成为一个人“终身化”的过程,而创新是这一过程惟一有贡献意义的重要环节,也就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创新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青年学生是祖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栋梁。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兴衰的头等大事,我们应当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而付出百倍的努力。

三、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要实现创新教育这一根本目标,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来自于知识的贡献,但并非知识本身就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并非知识本身就能演绎出新知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掌握知识的人来推动,新知识也需要人来创造。只靠学习知识是不能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的是把知识和能力、素质紧密地结合起来。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素质,素质在一定条件下则外化为能力。

素质教育的正确实施,必须以转变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为前提。教育模式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第一,评价制度。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第二,教育方式。包括传教方式与受教方式两个方面。第三,知识的消化方式。包括知识的记忆和知识的理解两个方面。第四,教育结构。包括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广度。第五,教育投资模式。包括教育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投资管理方式等的组合。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从模式上看,存在以下特点:第一,评价体系是应试指标。这一体系用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育的全部效果,使人认为知识被记忆到脑海中就是掌握了知识。第二,灌输式讲解和口袋式接受。“满堂灌”维护了课堂秩序,维护了教师的尊严,也维护了教师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质疑创新的能力。第三,记忆式消化。采取超强的记忆训练,把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就被认为是学习好,按照教师设计的僵化的试卷把知识平铺地摆出来就可以得到好成绩,而另一方面却是创造力严重缺乏。第四,教育结构失衡。要么片面强调基础教育,要么片面强调人才的专业化,专业以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第五,教育投资主体单一化。这种教育模式的后果必然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综合素质差,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因此,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所谓素质是对人的综合评价,一般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性格意志特征、伦理道德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传统教育模式下学制太死、专业太窄、偏重理论、忽视能力,默默读书、从不提问的学生被认为是好学生,而标新立异、思想活跃的学生则被认为是自由散漫、不务正业。创新型人才往往个性鲜明、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并且习惯于逆向思维,往往不能为传统习惯所接受,这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一大障碍。克服这种障碍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进教育体制,培养教育与市场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知识经济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形态,它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新内容。因此,为了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当加大教育改革和教育投入的力度,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第三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能量转换的一门学科,中学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物理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教师们对以往教学的进行一定的反思。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物理实验,使教课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关键词:

基础;认知;能力;素质教育;学习目标;生活;课堂;分组实验

引言:

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物理学家通过实验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从而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文通过介绍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和主要渠道。只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会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并且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强调这一观点。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得到逐步加强。

物理科学实验是根据研究对象、选用有关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排除非本质的偶然因素的干扰,使要研究的现象重复出现,进而通过精确的观察 和测量找出规律,发现科学理论。中学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更深的层次认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验教学符合认知规律: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也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从认知方面讲,人们在学习时应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将相关的知识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传递到大脑,以利于大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去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才能促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2.实验对陪养学生能力有重要意义:

实验具有典型性、复杂性、趣味性和定量研究的全面性,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景,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通过实验,学生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和探索兴趣,不仅可以激发,还可以稳定和发展。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新奇的实验环境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疑问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3.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素质教育。通过实验逐步养成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的习惯,树立尊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能加强安全意识。二是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可以有效克服实验神秘心里、胆怯畏惧心理和依赖心理等,逐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耐心、细心和恒心,进行有条理有层次的实验,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习惯,学会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总之,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先生认为素质教育中加强实验训练有助与事业的成功。

4.实验教学可以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促进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实验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出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精确地发现规律。

物理教学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条:①培养科学的价值观;②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③学习科学方法和培养能力。离开了物理实验,这三条目的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例如,从掌握物理知识来说,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现在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理教学没有遵循认识的规律,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虽然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只来源于实验提供的物理事实,还可以来源于生活,但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本质的、非本质的因素交融在一起,仅仅通过这种途径来使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有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实验则可以提供精心选择的、经过简化和强化了的感性材料,具有典型性、可控性和重复性,因此,它能提供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5.物理实验可以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及实例,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度。轻松地达到了物理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完成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加深理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作为一个中学老师应当做到:

中学老师应当首先认识到在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实验是拓荒者,没有实验就没有理论,因为事实是科学的依据。研究任何科学,必须注重事实,才能总结规律,建立假说和理论。物理实验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学的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

1、要高度重视教学中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演示实验,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做,学生观察的示范性实验演示实验能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听到的现象,通过实验手段再现出来,把“生活世界”转换为“物理世界”,使学生置身于物理情境之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学习动机。在物理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实验中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感受到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物理知识,自然就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学习热情自然就会保持长盛不衰。

例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试管底部安然无恙。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要放手让学生做好课内分组实验,培养他们自主实验的能力: 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使学生自己晓,不用教。物理教学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做实验,系统地从感觉到感知,思维、分析、概括等活动中认识事物的现象、本质、规律,提高操作能力和技能。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这一思想,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探索,例如:讲分子的热运动时,分别给相临座位的两个学生每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他俩同时往杯子里的水中注入一滴红色墨水,过一会儿,就观察到热水中的红色墨水很快地而且均匀地扩散开来,而冷水杯中的红色墨水却仍聚集一团,扩散缓慢,几乎没有动静。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做做,自己再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能透过具体的物理现象,理解并总结出抽象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小实验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因此要鼓励学生做些教材要求之外的课外实验,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有助于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培养,使自主实验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初中物理中的《电磁铁》一节中,提供了如何自制电磁铁的方法,这样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对电磁铁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事实表明,学生在《电与磁》一节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同学对“电磁铁特点”这一知识掌握较好。

综上所述,实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创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培养各种能力。要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作为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和实验人员,必须真正理解物理实验的意义,并建立起热爱物理实验的感情。

参考文献:

[ 1] 魏日升.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 2] 朱忠立. 中学物理仪器与实验[ 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 3] 陈刚. 新编物理教学论[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李海波〕

第四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论: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培训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物理学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转变的理解。

答: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2)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

(3)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

3.简述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答:(1)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3)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物理学习系统的组成。

答:物理学习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

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是负责物理学习的始动、维持和持续和系统。物理学习操作系统是负责信息知识的接收、加工、贮存、输出等具体实质性学习职能的系统,即所谓物理认知系统。

学习的控制系统,是学习的指挥系统,它控制着整个学习行为,作用于学习过程和始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答:《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现将其主要不同介绍如下:

全面阐述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用了较大的篇幅,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相比之下,现行大纲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过于原则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标准》不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 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现行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现行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现行大纲更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那些“基础的”、“难易适度……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出没有强调科学过程。

(3)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现行大纲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两处有所涉及:一处是在教学目的中提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另一处则见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计二百多字。在其主要篇幅“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中完全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内容标准”的“科学内容”部分,无论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还是活动建议,选择时都考虑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才用。

(4)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现行大纲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只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节谈到物理知识与

实际的联系时有所涉及。《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则明确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5)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便于实施,《标准》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若干实施建议。这些建议不求完全,但是对于现行课程不同的基本理念作了尽可能具体的阐述。在“课程内容”部分有较多的例子,用来解释正文的要求并把它们具体化。内容标准每小节后的活动建议,主要目的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导向。这些建议不是必须完成的,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自行开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其他活动。

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随着信息技术是快速发展,物理课程面临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许多问题。特别是教育教学观念上,还需要从知识是第一位、能力很重要,转变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激光器重要上来。当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革和创新物理课程,其实质就是物理课程信息化,即追求“信息技术――物理课程”的单向发展。第二层面的问题是,物理课程创新如何开了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就是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化,即追求“物理课程――信息技术”的单向发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整合应针对现实教育中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的割裂、分离及单向发展等问题,立意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使信息技术与物理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事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主

要是针对当前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存在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 的物理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技术与人的学习活动整合成为有机的连续体的统一体。

第五篇:论物理教学与幽默

论物理教学与幽默

摘 要 :教学幽默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运用教学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物理 教学幽默 作用 运用

乐观,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特征,能排遣和挫败一切痛苦与烦恼,给人生活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医学家认为,愉快的情绪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这种人积极的生观。

幽默,哲学家把幽默视为“浪漫的滑稽”;医学家认为幽默是一种健康机制,是美容心理的良方,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幽默和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生活的调味品和润滑剂。它可以使烦恼化为欢畅,能让痛苦变为愉快,讲尴尬转为融洽;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轻松,具有维持心理平衡的功能。大凡伟大的人们,如林肯、爱因斯坦、卓别林、萧伯钠等,他们之所以能成功,能够声名显赫,除了具有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机智灵活、自信敢为等心理品质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幽默感。即使是想来可能庄重严肃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业是极富幽默感的人,他们并非是整天板着面孔的人。据说,马克思最喜欢看的小说是幽默小说,而恩格斯在1842年还写过专论幽默与政治关系的文章,列宁则利用了幽默才获得了理想的爱情,毛泽东讲话、写文章都诙谐幽默,邓小平善用平实朴素、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复杂的问题,而在人际交往中,大家也普遍喜欢与幽默风趣的人接触。

生命之道在于一张一弛,教学之法也应有紧有松,而营建松驰的教学氛围的最佳调料莫过于幽默。列宁曾对高尔基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简单地说,幽默就是风趣巧妙地思考和表达问题。幽默不但使人发笑,而且促人深思。在物理教学中,倘若教师照本宣科,语言无味,就等于向学生唱催眠曲,学生哪有不昏昏欲睡之理?要是教师善于运用幽默语言,往往能出奇制胜,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的内涵,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学幽默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就需要提高教学幽默艺术的修养,掌握教学幽默艺术的必要技巧。

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幽默艺术则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提高自身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一条别致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教学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轨。可以抓住教学契机,借机发挥、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威信,并在潜移默化中濡染学生心灵。幽默艺术作为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幽默的本质

幽默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它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效果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融合于教学之中,就有了教学幽默。教学的幽默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娱乐性,又具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即在教学中的教育性。可以说它是形神兼备——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的——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以娱乐的感受,而本质的内核是“庄”,给人以教育和受益。因为教学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给人以启迪,在笑声中达到教学的目的。没有蕴含的教学幽默是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也是空洞的。真正的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学幽默的功能

1、幽默语言是兴奋剂,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学幽默是一种艺术,所以它是很美的,教学幽默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美。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无论是讲授深奥的哲学原理,还是教读声情并茂的小说或散文,抑或推导高度抽象的教学公式,都在时时夹杂一些幽默的语句,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启示,受到教益,激发起学习的强烈兴趣。语言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最主要工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物理课中的一些知识,内容本身已使学生望而生畏,再加上讲授不得法的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即使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教学法,一环紧扣一环,又容易使学生神经过度紧张,压力增强,造成身心疲劳,最终也会使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厌学之路。在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创造出风趣诙谐的幽默语言就能使学生绷紧的神经为之一松,精神为之一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消除厌倦的学习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讲解照相机成像原理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照相”的笑话: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机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阵阵笑声,也牢牢地记下了照相机成倒像的特点。又如,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声速”的笑话: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对他说:“请飞机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两位老太太错在哪里呢?”由此引入课题,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进入教学难点的学习,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幽默语言是醒脑剂,能巩固知识记忆,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教学幽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幽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易于学生巩固知识。国外有人研究,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记忆就会深刻。有人曾设计过这样的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过后请他们复述。结果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更深刻。例如,演示用细线悬挂的摆球在摆功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时,我用一个很大的摆球从我的鼻尖前静止释放,当它摆回来眼看就要击中我的鼻子时,学生惊叫起来,可摆球又乖乖地退了回去。然后,我带上一个蛋壳做的假鼻子,重复上述实验,不过使摆球以一定的初速度释放,结果我的假鼻子被摆球击得粉碎。学生在欢笑声中对摆球的特征加深了理解,留下了深刻印象。

3、幽默语言是润滑剂,能接近师生距离,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幽默作为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师豁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的幽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使学生具有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幽默是一种美,对教师来说是美的表现,对学生来说是美的享受。传统的师道尊严,往往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隔阂,倘若教师再板起面孔,不苟言笑,更易造成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教师幽默的语言,能有效地打破师生间的陌生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要是教师的幽默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就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亲和力。这种情感力量一旦形成,就会激励学生满怀信心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幽默语言对维护课堂纪律和抵制各种不良的行为也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我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吃榴莲,便故做惊讶地提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气味?”很快就有学生判断出是榴莲气味,这位教师风趣地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体验分子扩散的现象。不过,象这样的实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学生都笑了,那个违纪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柑子。这位教师将批评教育与课堂知识结合得天衣无缝,既让大家对分子扩散现象加深了印象,又含蓄、温和地批评了违纪行为。又如,初二教材中有关于惯性的一道题,我当时叫了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做,结果有一个学生没做出来,这个学生姓刘,我开玩笑式地对他说:“牛顿姓牛,你也姓刘,要为姓刘的争光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个学生也在快乐中受到了教育和鼓励。

4、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郁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钝,无创造性可言。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个个情绪激活。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会受到老师情绪的感染,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例如,在讲电磁感应时,我给学生表演了科拉顿于法拉第之前所进行的实验:将螺线管和电流计用长导线相连,分别放在讲台前的两侧,将磁铁插入线圈,然后飞快地奔到电流计前去观察,再遗憾地摇摇头。学生捧腹大笑,既为科拉顿感到惋惜,又加深了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暂态效应的理解,并且从中体会到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

5、教学幽默能消除疲劳。

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引起欢乐和愉悦,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整堂课中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对此,心理学研究已经给予了科学的解释,娱乐会使大脑皮层出现一个新的兴奋灶,根据负诱导规律,紧张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皮层兴奋区域得到了休息,起到了消除疲劳,调节神经活动的良好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有感到枯燥、沉闷的时候,这时学生的思维通常处于低潮,如果继续传授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在这个时候若来一点附加的插曲式幽默,则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重新步入正轨。物理教学总要涉及到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物理学家,而这些名人本身是很有幽默感的。“牛顿忘食”就是一个很幽默的故事。一次,牛顿请朋友吃饭,菜肴上齐了,可他突然想起什么,丢下朋友,又钻进实验室去了。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去打扰他,自个儿吃完走了。牛顿从实验室出来,看到吃剩的骨头,惊讶地说:“啊,我还以为肚子饿着呢,原来已经吃过了。”于是又返回实验室。爱因斯坦也有很多幽默故事,他用姑娘与火炉来解释相对论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将这些名人轶事穿插于教学之中,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这些科学伟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三、运用教学幽默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幽默的目的。

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德性。因此,教师运用时出发点应该是真诚善意的,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亲切感、温暖感、真挚感和信任感,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

2、教学幽默应服务于教学内容。

教学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教学幽默应做到适当。

教学幽默是一种很美的教学艺术形式,但它的美在于使用适当。适当表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仅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教学幽默的质,就是教学幽默必须不是低级趣味的,不是单纯为逗乐而幽默,不是过分的玩笑,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可见,教学幽默宜精不宜粗。

幽默作为一种教学艺术,不是想幽默就幽默得起来的。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其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受窘的内心活动逃不过自己的眼睛。其二,要有敏捷的思维力,通过观察获得信息之后,能够迅速分析决策,寻找最佳方案。其三,要有良好的情绪自控力,遇事能镇静处置,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其四,要有幽默的心态,要保持愉快、清新、豁达的心境,从而活跃教学思维。其五,要掌握一定的幽默技巧,掌握丰富的知识,以便临场即兴发挥。此外,教师还需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否则连课堂都驾驭不了,想幽默也幽默不起来。

幽默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笑。笑是幽默最重要的特征。作为一种笑的艺术,幽默给人的是一种富有哲理、饶有意蕴的善意的微笑,往往三言两语即妙趣横生,又鞭辟入里,使人拍案叫绝,忍俊不禁;而当笑容收敛时,又会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但是,幽默不同于油腔滑调、故弄玄虚,要风趣而不失严谨,动人而免于庸俗,过分油滑反而会招致学生的鄙夷,收到相反的效果。这一点是在运用幽默时需要特别把握好的。总之,在创造和运用幽默时,既要寓庄于谐,又要适可而止。这样才能做到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载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创新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创新教育

    论创新教育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这次的演讲题目是——论创新教育。 现如今,望子成龙的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为了迎接众多的应试教育,而马不停蹄的为孩子寻找各类的......

    论创新教育

    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七十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而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却较晚。我国传统的应该教育,不仅使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主......

    物理教学论

    名词解释: 1. 物理课程:是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地选择物理科学的内容,从而改造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 2. 引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指导......

    物理教学论

    1.为什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 答:一、必须坚持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这一思想有它的客观必要。 二、必须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 电气学科教学课程 为主要研究对象。 2、《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电气学科 教材......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物 理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论 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做什么 本文主要写我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的心得与体会,以及从一个“准中......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一)基本内容 一、绪论: 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P001 (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由物理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

    减负与物理教育教学

    减 负 与 教 育 教 学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针对当前存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本文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减负增效谈了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