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三章 第九课 松软的土壤
授课内容:第三章 第八课
松软的土壤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1)对土壤的特征有一定感性认识.(2)了解土壤的组成.(3)知道“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过程.2、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调查,访问,采集,记录能力.(2)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2)培养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形成珍爱土壤的情感.(3)在了解当地土壤状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重难点: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土壤的组成.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土壤样本,有关于本单元的视频片断,土壤盆栽,实验盘.学生:采集土壤样本的工具.任务驱动页
问题情景:花草树木丛生于岩石间的土壤中,借卡通动物之口提出了一个平常而又包含许多科学道理的问题:为什么草长在土壤里,而不是石头上 引导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从观察土壤到研究土壤的组成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课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
观察土壤就涉及土壤的取样,思考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没有土壤,到哪里采集土壤呢 可让学生观察和并通过观察,从感性上认识土壤.【友情提示】
可到生长植物的地方,考察和采集土壤,既是为课堂探究活动做物质上和感性上的准备,也是一项实实在在地了解家乡土地资源,欣赏家乡自然之美的实践体验活动.可把活动2与考察家乡土地资源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效果会更好.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可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保护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这项室外活动,可由教师统一组织,也可安排学生课前自己活动,但应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如果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好结伴并在成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引申的问题】
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 更肥沃
提问:有同学提到我们要观察研究土壤,就要对土壤进行采集.那么哪里有土壤呢
思考:学生分小组制订采集计划,汇报.任务:刚才每个小组都制订了他们的研究采样计划,采样的工具大家在课前也都带回来了.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小锦囊:第一,注意安全,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第二,边观察边进行记录.活动:采集土壤标本.交流:学生汇报并展示采集的土壤样品.归纳:今天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地方采集了土壤,也学会了采集土壤的方法.在自然界有土壤的地方不少,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它们进行采样,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跟我们今天采到的很不相同的土壤.(同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有土壤的地方一般是生长植物的地方,采样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并强调如果学生自己课后进行采集,最好结伴并在成年人的监护下行动,注意接触土壤后要清洁双手.)目的: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入手,学习土壤采样的方法,从感性上认识土壤.再指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落实考察,采集,观察,记录的活动任务.作业:回家后继续对土壤进行采集并记录.思考问题: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 更肥沃
活动2: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的活动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周围世界浅显的知识,训练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土壤,应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对土壤进行认识.【友情提示】
教材通过活动导语(认真观察找到的土壤,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内),情景图,记录表,既提出了观察态度(如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的要求,也提出了观察内容(记录表中的土壤颜色,土壤粗细,土壤气味……)和观察方法(如观察时要及时做观察记录,以及情景图中的 看,闻,摸,捻等)的要求.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之前与学生共同讨论明确,以增强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交流和发表观察的结果是必要的环节,可根据本校条件选择口头发言,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图表等不同形式.考虑到课桌或实验台卫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有必要在课桌或实验台上放垫板或盘子.【引申的问题】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土壤,可以研究土壤的成分.任务:很高兴今天同学们都把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带到实验室了.还记得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几个好朋友吗(眼,鼻,耳,舌,手)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些好朋友对你采到的土壤进行细致的观察呢 思考:老师点拨,引导学生从土壤的颜色,粗细,气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引导学生讲清楚观察的具体方法.小组讨论,汇报.目的: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记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需要在观察活动前与学生共同讨论,以明确活动目的性和增强其有效性.任务:同学们把观察的方法都说得很详细,那么大家期待已久的观察行动即将开始.在行动开始前老师请同学们留意观察的注意事项.(出示“观察小提示”幻灯投影,如注意填写观察记录表,观察实验要在实验桌上的垫板上进行,注意地面和桌面上的清洁等.)观察: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交流:教师根据课堂的时间灵活处理学生的观察汇报,时间允许在可在课堂上汇报,也可以课后开一次土壤样本展示会.目的:交流和发表观察的结果是必要的环节,可根据本校条件选择口头发言或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图表及土壤样本等不同形式.同时要注意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和卫生习惯,让实验课进行得有条不紊.作业:通过今天的观察活动我们发现了不同土壤有着各自的特点,到底这是为什么呢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了解土壤,研究其里面的成分.教后记: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学生能明白土壤的一些物理特征.第二课时:活动3:研究土壤的组成
学生对土壤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为什么草长在土壤里 ”仍不清楚,这可从土壤的组成特点来认识.利用3个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友情提示】
“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 ”是学生在采集和观察土壤的活动中很容易提出的问题,土壤中的有些成分(如水)是在学生的采集,观察活动中就有可能发现的,但是这项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局限于使学生发现其中的成分,还强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实验l
用来检验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及腐殖质.当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杯中的土里,轻轻晃动一下,会看到土壤中冒出许多气泡和浮在水面上的植物残体.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和腐殖质.实验2
将挖出来的新鲜土壤放入一个饮料瓶中,拧紧瓶盖,放到室外阳光下,过一段时间,饮料瓶内壁上会附着许多小水珠.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实验3
放小半杯的土壤到杯中,加水至大半杯,然后搅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在水中会分成两层,上层是颗粒较细的黏土,下层是颗粒较大的砂.以上3个实验,都应该在学生对“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 ”这个问题做出假设的情况下,再激发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必局限于教材中的方法,只要能够验证假设,方法可以多样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创造能力.如果学生想不出合适的方法,我们可做适当的引导.实验方案确定后,有关方法和注意事项应做适当讲解和补充.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及提高探究效率等方面考虑,不同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进行研究,实验完成后再作充分交流,达成共识.3个实验也可以穿插进行(实验2,实验3可先做处理,等待实验现象的出现,把实验l放到后边).课本中的图片显示了岩石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知道土壤是由岩石逐渐变化而来的这个过程。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松软的土壤》教案
第九课《松软的土壤》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内容及分析】
《松软的土壤》是粤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岩石到土壤》的第二课,由哪里有土壤、观察土壤、研究土壤的三个活动组成。本课着眼于指导学生对土壤的调查、采集、观察、实验、归纳概括、查阅资料、研讨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由采集土壤、初步观察土壤特征到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这个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情分析】
现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位置的认知经验往往比城镇孩子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土壤,为观察和研究土壤做材料准备,提供感性经验,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2.通过同感官观察采集到的土壤(看、闻、捻),认识当地土壤的外部特征,养成认真记录的好习惯,呵护、保护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由感性经验出发,猜想土壤有什么,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类、归纳概括、查阅资料等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对土壤的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过程。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调查、访问、采集、记录能力;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人合作;培养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形成真爱土壤的情感;在了解当地土壤状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土壤结构及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教学难点是土壤的形成。【教学准备】
晒干的土块、实验盘、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废饮料瓶、方便袋、火柴、毛巾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采集土壤
谈话:通过上几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已经对土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到底土壤里有什么东西?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不少认为土壤里有的东西,怎么证明你的猜想?
学习新课
一、土壤的含义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费力,能够生长植物的输送表层。(掌握土壤含义要抓住两个特征: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二、土壤中含有空气、沙和粘土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如学生设计实验 有困难,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空气)
2.实验一:土壤中含有空气、沙和粘土(1)往烧杯中倒入150毫升水
(2)将晒干的土壤一次轻轻地放入烧杯,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土块被搅碎为止,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小组汇报
4.结论:土壤中含有空气、沙和粘土
三、土壤中含有水分各腐殖质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土壤中有水分吗?)2.实验二:土壤中有水、腐殖质
(1)在石棉网上放适量的图,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2)点燃酒精灯给土壤加热
(3)将烧杯扣在土壤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用毛巾裹住烧杯,将它轻轻放在实验桌上。(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5)继续加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毛白眼,有烧焦的味道、土壤变色等)
(6)用等毛熄灭酒精灯 3.小组汇报
4.结论:土壤中含有水分、腐殖质
四、巩固 土壤的机构
矿物质:提供矿物养分,如钾、磷、钙、镁等 有机质:提供氮素养分
水分:输送养分 空气:提供所需气体
通过以上学习,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沙漠表层的沙子是不是土壤?
2.在乡村被学生踩硬了的操场是不是土壤? 3.无土栽培技术中使用的营养液是不是土壤?
五、小结
1.土壤的组成。
2.课后通过上网、看书、实验等方法,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
六、任务
到野外观察土壤,观察土壤的结构,分析土壤肥力的形成,并思考钙土壤是不适合发展农业。
第三篇:土壤里有什么 科学教案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我们来认识一下他(课件)。带着小土壤的问题,我们一起学习《土壤里有什么》。
一、根据自己平时对土壤的了解,谁来预测一下土壤里有什么?生回答。请将自己的预测写在实验记录表1。
师:大家的预测是否准确呢?我们就用自己准备的新鲜土壤进行观察,将观察记录下来。生观察、记录,师巡视。哪个小组上来展示、说明一下他们的发现。生上台说明(投影)师板书。还有哪个小组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或要进行补充?
二、师: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壤,老师准备了干燥的土壤颗粒,你要用什么方法或借助什么器材观察这些颗粒呢?生:手摸,放大镜、手指揉搓。请小组选一种方法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记录在实验记录表2。生观察,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发现。生汇报,师板书。
三、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地质专家给他们起了专用名字。请阅读P52。土壤的颗粒这么细小,我们用肉眼根本分不清,有什么简单方法对它们进行区分呢?生:用水来沉淀。用水来沉淀我们称为沉积实验。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操作的要领(课件)。在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请记录在实验记录表3。小组操作,师巡视。
我们的沉积实验还需要等待一点时间,先来看看四(1)同学们已经做好的成果。师:通过观察你发现土壤颗粒有了什么变化?生:分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层?生:颗粒越重沉积的位置越下。这是四(1)班的实验成果,等一下会再和我们自己的进行比较。
师指板书:除了以上这些,土壤中还有什么物质是我们看不到的?请阅读P54。结合今天的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回答小土壤的问题了吗?生回答。
四、土壤中物质这么丰富,动植物都非常喜欢土壤。请看P54插图,说说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什么?动植物又为土壤做了什么?生回答。我们来朗读高士其的《土壤妈妈》。
五、土壤和动植物们相互依存,那土壤与人的关系呢?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同意吗?我们应该为土壤做些什么呢?生回答。播放公益广告。进行沉积比较,如果还没沉积好,留待下课后比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束。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哪里有土壤 粤教版
第三单元 土壤
第18课
第19课
第20课
哪里有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2.愿意亲近土壤。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学难点: 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讨论:土壤覆盖地表的范围是否很广泛?
四、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
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第2课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 2 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2.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第4课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第五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第六课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
1.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1.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四、黏土的变化
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①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 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 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