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与法律 2015年修订版 目录及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5年修订版
目录及绪论
目 录
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1
二、更新学习理念/4
三、确立成才目标/5 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6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7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8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9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11 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12
一、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13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14 17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7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7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19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1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1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2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4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28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28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32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33 37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37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37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39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41 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42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42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44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48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52 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7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57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59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60 65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65
一、人生与人生观/65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67
三、正确认识人生矛盾/71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73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76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77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79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81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82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82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84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87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89 92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92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92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93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95 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96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96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97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00 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102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102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104
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105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07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108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109
三、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113 117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社会公德/117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17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19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21 第二节职业道德/123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23
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124
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127 第三节家庭美德/128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129
二、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132
三、弘扬家庭美德/135 第四节个人品德/136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136
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137
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139 142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发展/142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142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144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145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46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147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149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50 第三节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152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153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158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62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64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164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165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167 171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71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71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173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75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176 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177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78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179
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182 第三节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84
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185
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187 1 90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190
一、法律权利/191
二、法律义务/194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96 第二节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198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198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204
三、财产权利与义务/207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209
五、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212 第三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214
一、依法行使权利/215
二、依法救济权利/216
三、尊重他人权利/218
四、依法履行义务/219 223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 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 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 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这一系列的人 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同时也需要思 想上的教育和引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 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 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 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跨入 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初步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新的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感到好奇和兴奋,也容易感 到不适和遇到困难。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 好基础,是同学们进入大学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这里聚集着众多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 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大学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有浩瀚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使 大学生接触广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同学们顺利成长成 才的重要基础。大学有浓厚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是知识传播和运用 的基地,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同学们可以全面准 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风; 可以广泛汲取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 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可以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 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需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大 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必修 课之外,各专业还开设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 修相关课程。大学阶段,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 大大增强。大学学习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获取知识的渠道 更加多样化。熟练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和信息,是同学们 必备的技能。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 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生活环境的变化。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 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要自己安排。大家来自五 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自理能力较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应 对自如;自理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可能顾此失彼。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 问题。
社会活动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 会等组织活动增多;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种学 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社会志愿服务的机会大 大增加。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 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大学生活给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的 实际情况,提升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进人大学 就意味着开始逐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为了给 自己的人生理想夯实基础,需要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培养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思 想的交流和碰撞,也会受到种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其中既有政治上的 大是大非,也有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小节。这就要求同学们努力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 智的选择,致力于求真求善、向上向善、善做善为。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步人大学生活,社会交往会更广泛,学习中的难关会更多样,需要培养的能力会更全面。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同学们随时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只有多 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虚心求教、细心体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 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 能力。
一、更新学习理念
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 且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和 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 断提高。
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 有明确韵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 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坚持 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不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对知 识的拓展和领悟。在大学阶段,大量的自学时间、自由的学习空 间,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也对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 主学习能力。
全面学习的理念。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同学们不仅要认真学好 专业知识,还要学好有利于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其他各方 面的知识。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方法,培 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同学们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 学习,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 做事。
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 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 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要成为未来国 家建设的人才和各个行业的骨干,不仅要认真学习,善于思考、掌握、加工、消化已有知识,还要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式,不断激发自己 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 新能力,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将来的创造性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合作学习的理念。“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学习既需 要耐得住寂寞的潜心苦学,也需要相互交流、沟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同学们要在学业上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要在合作中注重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团队 意识。
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最可贵的是坚持。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 新本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 时代,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 基础。
三、确立成才目标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 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德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始终具有关键 意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同学们应当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 义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加强修养,砥砺 品行。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智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本领,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人才的基本条件。同学们需要努力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重要 基础。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 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同时,同学们 还要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 科学方法。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才能胜任现在的学习任务和将来的工作职责。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 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 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加强审美修养,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 丑,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大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应当着力增强服务 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这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同学们正逢报效祖国和 人民的难得历史机遇,要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展现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当今时代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 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既需要提高科学文化 水平和专业能力,又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 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 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 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 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 础。第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 供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第二,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第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与社会主义法律 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 度保障。第一,社会主义法律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 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第二,社会主义法律 的颁布和实施,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第 三,社会主义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社会责 任和家庭责任。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 化和引领作用。要通过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融 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使法律成为饱含道德价值的良法;要通过 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使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弘扬和遵循,并成为衡量执法、司法合理性的重要标准;要通过全民守法,使社会 主义道德成为公民内心的信仰,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 障作用。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持以道德滋养法律,以道德丰富法律,以道德支撑法律,以道德精神和价值促进并引领全 社会信仰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 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 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 界和道德风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 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 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 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 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锤炼的结果。只要坚持去做、用心去做,每个人都会不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 律修养,是与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应当始终恪 守道德和法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尊法 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逐步树立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不断提高 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 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 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 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 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 问题相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 直的价值标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同学们提高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 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范畴凝练概括了国家的 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 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 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更 清晰地揭示了这个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 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 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 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 和中国人民的全部奋斗,蕴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 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 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 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 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明 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才能承担时 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 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 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 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 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 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①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社会的大德。大学生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和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 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 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平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广 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 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 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 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构建具有强大凝聚 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发展进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 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思想观点,特别是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 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 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页。
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依法 治国正在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协 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 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说,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 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 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①。大学生作为青年市的优秀代表,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形成自觉奉 行的信念理念,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人心工程、灵魂工程。大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应深化理陛认知,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大意 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断力;增进隋感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滋养心灵,明确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注重实践履行,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从—点—滴做起,真正拄喇狯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予心、外化于行。
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同学们进人大学后的第一门思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2页。
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 性于一体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 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法律观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使大学生成长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 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要在充分认识学习本课程重要意义的基 础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 成、学有所获。
一、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大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 的舞台,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本课程,能够帮助同学们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明 确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方 向以及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法。
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本课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用深刻的哲理和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同学们获得丰富的思想道 德和法律知识,确立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正确立场,掌握启迪智慧、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 素质。
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德与才是一个人 的基本品质。德为立身之本,才为立身之基。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德 是前提和灵魂,才是能力和工具。同学们只有摆正德与才的关系,不 断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才能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学习本 课程,可以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党和国 家提出的“立德树人”要求,避免走人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各方面发 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学好科学理论。这里所说的科学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构建本课程的 理论基础和贯穿本课程的灵魂,也是学习本课程要把握的重点。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道德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解答;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法律法 规,进行了集中的讲解和介绍。在学习中,同学们既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更要着重把握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并用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 问题。
掌握基本知识。本课程包含丰富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和法律知 识。这些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成果,是哲学社会 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课程,要注意汲取和把握这些思想成果,加强道德修养,培养法律素质,提高精神境界。要在学习好本教材的 基础上,广泛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 自己的思想水平。
注重联系实际。理论学习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而具体。本 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学 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 设、民主法制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真 正领会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要积极主动地向人 民群众学习、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实际 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和法 律知识的理解。
坚持学以致用。本课程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习本课 程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 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一,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古人说过:“修 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 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 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以致 用,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才能实现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学习目的。口学习思考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3.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口阅读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 年5月5日。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 文出版社2014年版。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通 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第二篇:思修与法律
单选
1B 2C 3C 4D 5A 6D 7C 8B 9A 10D 11C 12C 13C 14B 15B 16B 17D 18C 19B 20C 多选
1BD 2ABCD 3ABCD 4ABCE 5BCD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2、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关键是什么?个人应该怎样正确认识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为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法制,并通过法制实现法治,如果每个人都在法制的框架内行为,即使有矛盾也可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有效得到解决,又何愁个人与社会不能和谐发展呢?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个人的包容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包容是求同存异,个人对社会包容,社会自然也会对个人包容,是为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每个人只要对社会对人民作出了贡献,都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千千万万的个人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做出了贡献,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文明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至于哪一方面的贡献大一些,突出一些,则是因人而异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人见利忘义,金钱至上,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泥潭。许多人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就是坚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从他们不平凡的事迹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看到他们闪光的人生价值。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教育和激励无数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努力、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承着先进人物的人生价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简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重要性。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答:职业选择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事业发展方向及社会定位的选择。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对于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科学理性。大学生择业追求美好生活、理想职业和个人前程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清楚地认识到美好的生活来自于艰苦奋斗,追求个人理想和前途要把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或好高骛远追求“理想”的职业,或急功近利追求有“钱途”的职业,或思想保守追求“稳定”的职业,或挑肥拣瘦不愿意干“没出息”的职业。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非常令人担忧。在笔者看来,对就业形势要有清醒的认知,对职业本身要有清醒的认知。许多家长学生不顾子女和自身才智天赋的实际,移民、择校,热衷接受“精英教育”,走“从政”、“明星”之路。但是他们对这些职业的素质要求以及选择几率并未有清醒的认识。相反,当前很多企业对高职业技能的大学生求贤若渴,许多“蓝领”的薪水比一般公务员要高,技师、技工前途光明。
正确对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机制有待完善;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当前的失业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发展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自助择业和主动创业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国家支持大学生的自主就业、自谋职业,大学生应该发挥主观积极性。
1.在择业方面,个人的选择必须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树立正确创业观:①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③是要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分为特殊有效要件,与一般有效要件。其中特殊有效要件是要基于一下的三个要件
如果是双发民事行为前提下,要求“双方合意”,合意即为特殊要件 如果是实践性合同,那么交付就是特殊要件
如果是发生要式行为的时候,那么基于法定或者商业管理或者约定的“要式”似乎特殊成立。原则上要式不具备,合同不成立。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在“合同的主要义务已经履行的前提下”应当视为合同是成立的。
5、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表现,是各个部门法都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在刑法中的特殊体现。但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自身的特征。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材料分析题(答案略)论述题
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谈谈你对大学生应该怎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看法。
答:人的价值,是价值观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既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也重视人的自我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自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既表现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个体对社会的重要性、责任和贡献)和个体需求的满足,也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则表现为个体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论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存在一个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问题。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 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篇:绪论讲稿思修
绪论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导语:请大家谈一谈到了大学之后你觉得有哪些变化,能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些变化?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管理制度的变化。独立生活、学会理财、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大胆实践。
大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有你所想要的知识,这儿有浩瀚的图书和先进的技术,也有广博的资料和优秀的设备。在大学里,我们能接触广阔的知识,培养我们必要的技能。同时,这儿聚集着众多学者专家,他们有着渊博的学识,他们也是育人的良师。我们在他们的指导引领下,能更有效率、更加快速的学习。
大学,有着浓厚的学习、研究、成才的氛围,在这里,知识不停传播、运用、创新;在这里,有着创新精神,人们可不会一直原地踏步;在这里,人们接受这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这里,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很是活跃。
随着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而且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除必修课外还有选修课,这就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课了,这也说明了你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在大学,图书资料和多媒体让各种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所以说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同学们必备的学习技能。而中学生活则相对来说单调多了,主要通过课本来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少,自由支配的学习也少。总之一句话,大学强调的就是自主学习!
不同于你中学时段,大部分人上学的地方离家近,可以回家,有爸妈照顾,庇护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衣食住行这类的事情从不需要你来操心。可上了大学,远离了你的家,住在集体的宿舍,舍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时,你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适应环境。总之一句话,你要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在大学,党组织、团组织、班委会、各种社团,各种活动数不胜数,丰富多彩。你参加活动的机会可以说是大大增加。这可以是你得到锻炼,使你过得充实,过得更加有意义!还是一句话: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自主学习、树立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讨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大学里应该做些什么? 重点谈一谈“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在中国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学习论域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当前中国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在理论界的广泛共识。因此,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并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有些学生并不喜欢这样); 2.要建立目标意识。确立一个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必做); 3.要确定范围。从所用的教材到知识面要先确定下来,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能改动,不能今天以这为主,明天又改成以其他为主了;
4.注重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起来。
5.自我检查和反省。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改正。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包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分目标,这为当代大学生成就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确定目标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青年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才有意义,只有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相一致才会获得人生最大的成功,充分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2.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自身特点相结合。
人们的个体有差异,能力有高低,长短优劣各不相同。确定目标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青年大学生必须考虑自身条件,全面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扬其长而避其短,切不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也不可盲目从众、追逐潮流。个人奋斗目标只有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相符,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和持久的耐力;只有与自己的专业、能力、基础相关,才会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
3.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现实可能相结合。
现实可能是指实现目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反映了奋斗目标的必要性,但要把这种必要性转化为现实可能性,就要努力创造实现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环境条件和途径条件,并且要把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性目标,使长远目标在一系列近期目标实现的积累中逐步得以实现。环境条件可使目标真实、信心倍增;途径条件则使目标可行、结果可期;长远目标可使方向明确、动力持久;近期目标则使效益明显、效果直接。只有同现实可能相结合,奋斗目标才是真实的和可实现的。
注意语言。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活动的基本工具。人们靠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文明的语言树立人文明的形象,雄辩的语言树立人雄辩的形象,幽默的语言树立人幽默的形象,虚伪的语言树立人虚伪的形象。
注意风度。风度是指一个人的风貌仪表和举止态度,同时也是指一个人精神、气质、品格的外显表现。因此风度实际包括精神状态、仪表礼节、行为态度和言辞谈吐。它实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性格气质、学识修养、处世态度等。有人说,“高雅的风度是通向朋友心灵的畅通无阻的护照”。这是每位渴望择业成功的大学生朋友都值得拥有的“护照”。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导语:讲述雷锋精神。
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讨论:从雷锋精神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等国家级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在中国,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他法律或一般法律,如婚姻法等。
法律以各种方式全面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人类社会。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方式被称为法治,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最科学的治理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于西元前350年写道:“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在中国,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之一。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较稳定的品质。
法律素质是指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法律思维能力包括: 1,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2,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3,法律推理的能力.4,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索,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是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善于发掘大学生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提高精神文明素养,掌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践,为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以应用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一门思想教育与法律修养课。学习这门课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掌握理论,付诸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一个大学生结合实际谈的他认为学习思修课程的重要意义。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我将就个人实际分析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该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它以马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此门课程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础,让我正确的去认识世界和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能让我们都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我觉得此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南,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正确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我相信每个大学生在初进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迷茫,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了一种身份,于是我们开始大量这个偌大的圈子,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我想这个时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让我们引咎发问,引导着我们去认识自己和正处处理周边的事事。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栋梁之才。我觉得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生动而活波的,老师从我们的心理实际出发给我们传经授道,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很多清新的气息。当我看到很多同学那么积极地举手发问,当我看到我们不同院系的同学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一股强烈的震撼,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会融合和大胆。还记得老师把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让我们试验哪个组在一张报纸上站的人最多。当时我像个指挥官一样布局我们组的计划,最后我们组拿到了第一名。成功的喜悦和老师对我们成绩的肯定是令我难以忘怀的。此门课程的开设是贴近大学生心理实际的,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和钻研大纲和教材。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目标,认真学习教材,全面系统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其次,要把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掌握对课程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单独孤立地去抓重点、背词句,甚至猜题押题。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一门塑造美好心灵的课程,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自觉是学好这门课最基本的前提和方法。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好它的必要性,做到认真听课,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自觉阅读并独立思考,主动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学好这门课的目的。
这是一门明理课。只有满腔热忱地去追求真理,才能做到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引起思想上的共识。这样就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神实质,学到做人的道理。课堂教学,主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对于重点、热点问题,可以通过充分地讨论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师生要共同探索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德育教学的新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对社会实践有指导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须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
这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和充满活力的课程。课程的活力在于,它要及时反映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反映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新经验。面对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成才道路上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准确地、有说服力地予以回答。学好这门课,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打消停步、满足、差不多的思想,积极追求,不断更新观念,真正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达到不断净化灵魂、升华境界的目的。这个过程本身又需要注重锻炼韧性,持之以恒。只要坚持这样做下去,更高境界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
第四篇:思修目录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一、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第五篇:思修与法律基础
绪论:
1、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6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6——7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10——1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相互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1、什么是理想和信念及其关系?理想的分类?15——17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使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从性质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从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从主体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2、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什么?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如何立志?31——32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
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三个基本方面是什么?
39、55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哪些?41——42 热爱祖国、矢志不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49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哪些?61 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
第三章:
1、人的本质解读?64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的组成是什么?66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3、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哪些错误的人生观?72——73 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4、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什么?75——76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第四章:94——1001、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道德?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娇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高层次的需求;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体系的建设
2、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109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
第五章:
1、如何理解法律的产生和一般含义?119——120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之区别?122 法律渊源不同,法律结构不同,法官权限不同,诉讼程序不同
3、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124——125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实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4、我国法律运行有哪些环节?128 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5、我国宪法的特征表现在哪几方面?130——131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6、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133——136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7、我国刑法的制度?148——149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它通过规范国家的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我国刑法确立了罪邢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8、我国民事诉讼制度?149
第六章: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154——15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
2、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159——165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3、如何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和权威?如何成为法律的坚定维护者?167——169
推进依法执政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开
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立法信仰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七章:
1、有序的公共生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172
(1)、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础保障
(3)、有序的公共生活史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五条基本要求?180——182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3、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186 答: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4、根据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87——190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在艰苦中锻炼时成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5、简述爱情的本质和恋爱中的道德要求。192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的或功利化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6、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是什么?结婚的程序是什么?197 结婚的必备条件有三个: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年龄。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结婚的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人结婚
7、继承法的相关知识?如何分割遗产?199——200 法律范畴中的继承专指财产继承,即自然人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把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即遗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在继承关系中,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继承权同一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原则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原则权利义务相互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