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俄语八年级下册第3课说课教案
初中俄语八年级下册第3课说课教案
我们飞向莫斯科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围绕“Туризм”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八年级上册第13课“Мы едем в Пекин”和第14、15“В Пекине”已经介绍了与主题“Туризм”有关的词汇、句式和活动。本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句式“几点飞离北京”“几点飞抵莫斯科”“去莫斯科做什么”,以及在旅行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礼貌用语,如:请问,您是否需要帮助?“劳驾,请问„„”“谢谢您的帮助。”“不必这么客气。”通过学习含有上述句式和套语的对话扩展与主题“Туризм”有关的话题,增大语言的输入量。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语法上,重点学习和复习带前缀和不带前缀的运动动词;(2)通过学习生词,复习掌握前置词на что?(лететь на соревнование),из откуда?(вылететь из Пекина),в куда?(прилететь,идти,ехать,лететь в Москву);
(3)复习时间表示法:в 11.50.2、能力目标:
本课练习1和它前面的“Это надо знать!”引出了本课的核心教学项目之一:提供帮助、请求帮助、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答复别人的感谢等。学会使用这些功能项目,对围绕主题“Туризм”开展活动很有帮助。
3、德育目标:
本课通过不同的情景复现了上述交际功能的礼貌用语。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初步掌握运动动词лететь的变化和用法。
初步了解带前缀у,вы,при的运动动词的意义。复习巩固前置词в,на(куда?),из(откуда?)。复习时间表示法。
2、难点
能听懂并回答下列问题,并能在模拟的交际情景中运用:Првам помочь ?Простите,можно вить?Можно чаю?Наш самолѐт/побус не опаздывает?Когда прилеолѐт?
оаетссзатите,спросд/автоет сам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八年级上册第13课“Мы едем в Пекин”和第14、15“В Пекине”学习了与主题“Туризм”有关的词汇、句式和活动。本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句式“几点飞离北京”“几点飞抵莫斯科”“去莫斯科做什么”,以及在旅行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礼貌用语,如:请问,您是否需要帮助?“劳驾,请问„„”“谢谢您的帮助。”“不必这么客气。”不会有太多困掌握与主题“Туризм”有关的句式、套语和词汇。
(二)、教法概要:
1、情景性同语言知识训练的统一;
2、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统一。在教学中通过“五步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突出重点和难点,坚持综合四会训练,落实笔头练习。
三、说程序
1、新课导入:
听歌学唱。播放歌曲录音《Я иду и ты и идѐшь》和《Вместе весело шагать》。激发学习兴趣。听录音,并找出对话中“提供帮助”和“请求帮助”的套语,找出后再回忆有关的套语。放录音—Вам помочь?---А что,вы говорите по-русски?--Да,я учил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 школе。---Прекрасно。Мы хотим посмотреть вот эти открытки.Покажите нам, пожалуйста.–Вот, пожалуйста.2、新课讲解:
(1)重点词лететь:教师在黑板上写出лететь的现在时和过去时形式以及人称代词及名词,如:летит,летят,лечу,летим,летишь,летите,летел,летела,лет ели,я,ты,он,мы,вы,они,птица,самолѐт,друзья。
看图对话:教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学生到黑板前把老师写的动词和相应的人称代词或名词连线。学生根据老师画的简笔画进行对话。连接速度最快且正确者为优秀。能做6句对话者为优秀。
(2)按示例编对话:Составьте диологи по образцу:--Простите,вам помочь?—Будьте добры,где находится
кинотеатр?—Вон там.—Спасипо за помочь.—Не стоит.能编出对话者为良好。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1)教师将对话1中的套语写在黑板上,并讲解它们的用法。Простите,вам помочь?
Будь добр /Будь добра„
Спасибо/ Благодарю за помочь.Пожалуйста.Не стоит говорить об этом.(2)自由交谈,使用老师所给的套语。掌握有关帮助的套语的使用。给出词组: лететь в Москву,лететь на юг,лететь на самолѐте学生用所给词组造句。能造4句者为优秀,3句为良好,2句为及格。
4、归纳总结与反馈练习:
本课板书所呈现的重点词汇、句型。总结本课的重点,难点。
5、板书设计:
Третий урок
Мы летим в Москву
Простите,вам помочь? Будь добр /Будь добра„
Спасибо/ Благодарю за помочь.Пожалуйста.Не стоит говорить об этом.лететь в Москву,лететь на юг,лететь на самолѐте
1)спасибо /благодарить за что
2)желать вам больших успехов на олимпиаде
3)Мы вылетели в 6 часов утра,а прилетели в 6 вечера。4)Самолѐт вылетает из Пекина。5)Самолѐт прилетает в Пекин。
第二篇:俄语说课
做为一名俄语教师,既要深化俄语教学,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俄语教学事业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进行俄语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激发学生的俄语学习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入门阶段,教师一定是把好听、说关,使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打好基础。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此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面加强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俄语教学日趋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四者之间相辅相成。
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今,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性人才,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这种优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
开辟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俄语。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措施。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有机结合教学,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有利于巩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开展此类活动:开设俄语角,教唱俄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俄文短剧,观看俄语电视节目,组织俄语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活动。这些活动无疑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俄语能力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俄语教师,应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加速转变角色,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经常涉猎各领域的知识,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深化俄语教学,要努力让同学们心情愉快、饶有兴趣地上好每一节俄语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俄语教学质量,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时下,由于受英语和计算机热的影响,开设俄语学科的学校会面临生源、择校及就业方面的重重困难: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家长重视不够,生源素质差等等。做为一名俄语教师,既要深化俄语教学,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俄语教学事业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进行俄语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俄语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入门阶段,教师一定是把好听、说关,使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打好基础。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此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说课堂用语
当学生刚接触俄语这一学科,会感到陌生。所以我们开始就要给他们创造一种学习外语的良好氛围,激发他们的新奇感,从而使他们对俄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从第一节课开始便说些适当的课堂用语,如:“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ребята”.“Садитесь пожалуйста”.“Смотрите на доску”.“Слушайте внимательно”.“Молотец”.“До свидания”等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大增,渴望能早点尝到更多的俄语知识,像老师那样运用自如,使俄语教学具有良好的开端。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课堂上不再是一块黑板、一张嘴,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取而代之的是幻灯片、课件等。课堂可采取分小组竞赛,采用情境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厌烦情绪也就逐渐消失了。
二、全面加强听、说、读、写技能训练。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俄语教学日趋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四者之间相辅相成。一)训练学生听正常语速的能力。
教师从一开始就要使教学交际的语速接近真实交际的语速,以便尽早培养学生听正常语速的能力。人为的语速过慢会破坏调型、重音的规范,会影响学生的快速反应,以致削弱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在朗读课文时,学生不看书静听,主要是依靠听觉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教师第一遍朗读宜用慢速,碰到难句或生词可停下来加以解释,读第二遍时要用正常的语速,以及训练学生整体感知听到的内容。只有训练正常语速的能力,才能培养起不借助心译直接理解俄语连贯言语的能力。二)说的形式多样化,情景化。
当学习情景对话时,我们可把全班分成几组,将对话进行部分替换,由小组推行选中心发言人(2人)到台前进行表演。如果学习的是短文,我会布置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或大意,在提问个别学生时,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暂时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求他们一方面要聚精会神地听别人的回答,同时也要主动地想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如发现自己的答案与别人的不同,可举手要求回答,这样来组织个别提问就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三)诵读是培养阅读技能的重要手段。
朗读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有助于检查和促进学生对读物内容的理解。只有通过朗读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流利、有表情的朗读技能。朗读时,眼、耳、口、脑同时并用,有助于牢记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朗读的滚瓜烂熟,再用之于口语,就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朗读也有助于口语的发展,朗读作为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作为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手段,又可作为巩固、复习、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手段。
四)加强写作,注重积累。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起初,可让学生积累词汇、句子等佳句,然后再要求学生写日记,开始只写简单句,用几句话的意思表达清楚,然后逐渐增多,对于写得好的日记则要在墙报中进行展示,这样既能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又能鞭策其他学生努力写好日记。初中阶段的作文基本都是记叙文,如“Моя семья”、“Наша школа”、“Наш город”等。每学习一个话题之后,在布置学生进行写作,批改时写得好的作文直接誊写在作文本上,写得不合格的作文则对学生进行当面批改,指导之后则要进行第二次面批,直至合格后才允许写在作文本上,时间久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初中阶段的应用文写作主要有“贺卡”、“病假条”、“邀请函”、“菜单”、“课程表”等。首先要掌握书写的格式、写作的技巧。每训练一个应用文,要求学生口头表述,当面批改效果较好。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今,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性人才,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这种优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动手动脑
看到才能想到,想到才能做的更好。如在八年级下第二课讲的如何写贺卡,这时可用动画做了一个同学虚拟的生日,同学们送去真挚的祝福,学生在下面制作。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可让学生精心制作贺年卡,通过制作贺卡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进入知识的殿堂,焕发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二)创设俄语交际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情景”是俄语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俄语教学中能创设好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培养学生的俄语交际能力。如:我们在讲“На рынке”一课时,可先动画示范用俄语怎么买水果和食物,然后让学生分组模仿动画,进行买卖,并让学生进行扩展,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学能力。
多媒体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独特的效果,它能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化抽象为具体,丰富学生思维的广度,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化思维能力。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增加学生思考的内容。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疑,抓住思路,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看课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深入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甚至会跳出课文的局限。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新知识,使“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四、开辟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俄语。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措施。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有机结合教学,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有利于巩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开展此类活动:开设俄语角,教唱俄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俄文短剧,观看俄语电视节目,组织俄语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活动。这些活动无疑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俄语能力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为一名俄语教师,应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加速转变角色,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经常涉猎各领域的知识,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深化俄语教学,要努力让同学们心情愉快、饶有兴趣地上好每一节俄语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俄语教学质量,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石榴》教案 苏教版(推荐)
《石榴》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谁来描述一下,石榴是什么样的?你留心过石榴的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散文去全面感受石榴的美。
老师准备了一首郭沫若的诗歌,请大家欣赏看看(师朗诵《天上的街市》)。
你了解了作者的哪些情况?本文写于什么时候?当时有没有坚持抗战、不怕威压的人? 是呀,环境再残酷,也不能吓倒所有人;同样,残酷的环境也不能吓倒所有的花。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反复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特征。
二、作者作品简介
由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简介作者情况,师根据学生介绍情况进行补充。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六部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以及杂文《甲申三百年祭》(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三、散文文体介绍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
四、学生分组展示字的读音、词语释义及整体感知部分。
1.读准字音
奇崛 枯瘠 玛瑙 琢成 犀利 劈刀 皓齿 束缚 唾津 潜溢 2.解释词语 犀利:
劈刀:
匀称:
束缚:
柔媚:
争妍斗艳:
奇崛:
枯瘠:
盎然:
忍俊不禁:
丰腴: 3.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4.仔细阅读描写石榴的语段,思考:文章描写石榴的顺序是什么?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明确: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依次写了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等。5.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反问的句子来。(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6.本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是什么?(联系写作背景思考)
明确:作者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第2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效果
1.给划线的字注音
奇崛 犀利 皓齿 雕琢 丰腴 争妍斗艳 2.解释下列词语
忍俊不禁: 争妍斗艳:
枯瘠: 盎然: 陆离:
3.《石榴》的体裁是_____,作者按___石榴、___石榴、___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二、小组合作讨论导学案上合作探究题目(时间为5分钟)
三、小组分组展示,每小组一道题目。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石榴什么样的独特之处? 明确:对比 最可爱
2.文章第2——6段,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之美的?石榴美在何处?(其中第二段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必须说清被比较事物的异同点)
明确:按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依次写了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等。形态美:枝叶、花朵、果实 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敢于抗争 3.读课文第7---9段,思考: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4.文章最后写昆明石榴的特别,“特别”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5.这么美的文章,作者仅仅是为了歌颂石榴的外在形态美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认为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联系背景,想想作者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写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来答。
6.文章前后两次把石榴比作“夏季的心脏”,为什么这样说?前后两次的意思一样吗? 注:学生展示时,可由学生补充评价,同进对于他们不完善的地方,师讲解补充。
四、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做到课堂作业本上
1.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的散文,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来结构全文的。
2.作者在文中拿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比较,突出了石榴不畏烈日的特点。3.文章在描写石榴时,按照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石榴之美。石榴之美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本文采用__________的写法,明为赞美石榴,实则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第四篇: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说课教案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说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主题是“家务和许可”,其功能项目是“礼貌地请求”和“征求许可”。语言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用情态动词uld来礼貌地进行请求或者征求他人的许可。本节我要讲的是本单元的SetinA的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表示家务的短语;学会用uld表示礼貌的请求以及征求许可,并能作出相应的回答。
过程与方法:本采用问题导入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在家中是如何帮助父母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做家务,由此过渡到关于家务和许可的话题,然后教授与家务相关的短语和表达。多采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用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一结构来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意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让学生意识到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重要性,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父母。
三、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为一些动词短语和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的用法。
教学难点为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堂活动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Unit3
TheFirstPerid
Step1
Lead-in
T:Duftenhelpurparentstdsehuserathe?hatduusualld?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说说自己在家做的事情,过渡到本节的内容。
Step2
Speaing
教师出示几张做家务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做家务的动词短语。由1a部分的图片引出本节的目标语言,然后要求学生两两对话多多练习目标语言,达到能脱口而出的目的。
Step3
Listening
接下来的听力要求学生自主完成1b的内容。通过听来巩固目标语言的用法。
Step4
Tips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的语言结构,同时归纳一下英语中表示请求的句型。并要示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的形式举出相应的例子,然后板书到黑板上让全班来分享。不妥的地方教师可以学生修正。
Step
Pratie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个单选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Step7
Suar
回顾本节所学内容,同时能意识到要在生活中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3 新人教版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4.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完成导学题。土地改革:
①背景: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②原因: ③开始: ④法律依据: ⑤内容: ⑥实施: ⑦结果: ⑧历史意义:
5.教师使用课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简要说明西藏民主改革,补充比较1950年土地改革同1946年土地改革的不同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有哪些主要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等,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3)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减少了改革的阻力。)6.教师使用课件,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师使用课件,指导学生观看相关插图和材料,形象地了解土地改革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问】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7.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关系和共同历史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土地改革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8.教师推荐与“土地改革”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加深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9.小结: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10.教学板书设计
六、随堂练习
1.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A.全国解放
B.镇压反革命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2.一位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户一夜间分得田地三亩八分,该史实最早应在()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3.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4.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到1952年底,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材料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看出政府采取该措施基本目的是什么?(3)该措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C(1)土地改革
(2)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效果: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农民翻了身,获得了土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