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3:2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第一篇: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一、探索与发现

内容目标

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3.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4.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并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5.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学习要求

1.思考《〈物种起源〉绪论》一文是怎样表现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文”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冲击。

2.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

3.课外收集学术界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看法,并说说自己的看法;结合对基因科学研究的了解,交流自己对“科学是双刃剑”的理解。

4.能够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5.了解有关绪言的文体知识。

6.摘出文中自己认为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有启发或警示作用的句子。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栖息 狭隘

免疫 胚胎 冒昧 阐明 辜负

教学建议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以说明为主,应以说明文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研习,可在理清作品脉络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为什么要提前发表《物种起源》和《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辨析“绪论”与“序言”的差别,明白“绪论”的特点。绪论是著作者本人所写,只用于学术类著作,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导言或绪论的这些特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中几乎都具备,所以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物种起源〉绪论》语言非常严谨,体现了达尔文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有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可以从文本研习入手,通过对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分析,了解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工作方式甚至思维特点,如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注重实践以及自信坚定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作为学术报告,在结构上具有条分缕析,眉目清晰,纲举目张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由总而分,渐次进行,以此来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介绍生物科学工程,多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举重若轻、明白晓畅,应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其说明特点及其取得的科普效果。

合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但也要注意不能将说明文教学上成科普课。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相关语文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奇异的自然

内容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科学视野中的丰富多样的自然界,了解自然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2.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清说明顺序,说出所说明事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斑纹》的文体特点: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特点,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4.指导学生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要求

1.思考《南州六月荔枝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有何好处。2.体会自然的奇异,并能清楚、生动地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3.能理解“斑纹”的内涵,并能举例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中的“斑纹”。

4.能体会说明文中所具有的文艺性,能结合具体例子说出《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这两篇文章的特点,尤其是《斑纹》的文体和表达特点。

5.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6.找出文中的诗词名句,诵读积累;画出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品味。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醴酪 红缯 龟裂 渣滓 逶迤 鹰隼 偏袒 妊娠 罪孽

教学建议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经典性说明文,结构比较清楚,相对于一般平实的说明文,其文艺性十分突出,语言生动,特别是引用了大量的古代诗句,不仅有助于了解荔枝的特点,而且营造了优美的意境,使原本可能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这一点教学时需要特别强调。

《斑纹》这类文章,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的特点,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这一点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从传统说明文的角度来解读文章,可以把这些边缘性、交叉性文体的表达方式吸收到说明文写作中来。

要引导学生理解“斑纹”的内涵:“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应引导学生注意《斑纹》的写作特点:一般说明文都是以单个的事物、事理与现象作为说明对象的,而《斑纹》却是以一驭多,自由而洒脱,文章描写了许多现象,但始终以斑纹为中心,散而不乱。应引导学生注意《斑纹》在表达方面的特点,如运用多种手法,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使表达对象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揭示,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如语言绘形绘色,准确又富有诗意与智慧;有的地方画面的说明与描写具有质感,逼真,而有的地方则极富抒情性。再如文中的许多议论性的语句,将自然现象进行文化的阐释,富于个性与启发意义。

枝丹》、《斑纹》等,在教学时应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课外知识。

三、美丽的制造

内容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所展示的景泰蓝、歧江公园的完美的制作与设计,使学生感悟欣赏其内在精神与情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能理解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来安排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的特点。

3.指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学习要求

1.理解《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是如何安排说明顺序和详略的,“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分别具有怎样的精神内涵。

2.学会感受景泰蓝的制作和歧江公园的设计中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整理说明文知识,如根据对象特点说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等,并学会能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新构想或创造诉诸文字。

4.在文中画出一些用语准确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5.积累整理下列词语:砧 椎 臼 釉料 栈桥 湮没

教学建议

本板块属于“选学”内容。可以安排课外自读,也可以在课内完成。

《景泰蓝的制作》和《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说明对象既与科学有关,又与艺术有关,是科学与美的结合。要提醒学生注意审美和科学技术因素在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体现。

《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传统典范说明文,应以此文为范例,让学生加强对于同类说明文明白晓畅的风格以及说明顺序、详略安排、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认识。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手记,景观设计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艺术观赏,还要考虑到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建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涉及的这些内容。《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一篇复杂的说明文,在指导研习时,应首先让学生把握文章大的结构,再把握作者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其中许多文化的、科学的、审美的思想信息,以及其语言方面的现代感、思辨性,有一种智性之美的特色。

《景泰蓝的制作》、《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等都有大量实物或图片资料,应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同时,在指导研读时,则要引导学生依托文字去发挥想像,培养把抽象的说明文字转化为形象的思维能力。

这个专题的几篇作品类型不同,特点各具,既有关于事物说明的,也有关于事理说明的;既有关于单个对象说明的,也有关于一类对象说明的;既有传统的,也有体现了现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既有平实的、典范的,也有文艺性较强的:基本上涵盖了说明文教学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在本板块教学时,可以与前两个板块打通,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说明文的学习,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能看清文章是如何由主到次,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来阐明科技知识和科学道理的;学习如何汲取观点,搜集论据;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的说明文知识,例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等。

写作实践

1.能了解、熟悉说明的对象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能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并能够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写作。3.能根据说明的需要,确定说明文的写作顺序,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如泣如诉

内容目标

1.感受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体会亲情的美好与动人。

2.领悟《陈情表》《项脊轩志》的丰富内涵,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会其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艺术表现力及风格特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4.指导学生诵读。《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抒情的名文,感情真挚强烈,应该多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并揣摩其传情达意的手法。

学习要求

1.能够感受、理解李密和归有光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能理解《陈情表》《项脊轩志》传情达意的手法。2.能分析《项脊轩志》表达的“喜”与“悲”之情,具体说说有哪些“喜”,哪些“悲”。

3.归有光善于选取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结合具体语段,分析这一特点。4.整理《陈情表》《项脊轩志》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归纳整理 “乃”“何”“且”“然”“者”“所”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查找资料,了解有关“表”“志”的文体知识。

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险衅 夙 见背 夺志 躬 疾病 零丁 鲜 成立 祚 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逮 沐浴 拜 除 蒙恩 逋慢 拔擢 故老 希冀 朝不虑夕 区区 皇天后土 结草 雨泽 修葺 洞然 栏楯 兀坐 万籁 庭阶 迨 先妣 瞻顾 归宁

教学建议

《陈情表》《项脊轩志》都表达了感人的亲情,为什么感人,应是教学的突破口。《陈情表》陈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中情感表达的层次性、曲折性以及分寸感的把握、火候的拿捏,十分到位。应结合特定的交际环境,扣住“表”可以“陈情”的文体特点,抓住情感表达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奥妙。例如分析文中8次出现“祖刘”“刘”“祖母”的作用。《项脊轩志》平静地描述记忆中的细节,只在关键处不经意流露感情,将巨大的情感波澜潜藏在文中的今昔对比中,写出了今不如昔的人生悲怀,具有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应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如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补写后两段,分析作者补写的目的,叙写的往事的细节,以及体味其流露出的情感。

应强化对古代散文的鉴赏。鉴赏重整体感受,忌支离破碎;重体验想像,忌冷漠操作;重个性解读,忌标准答案;重语言品味,忌架空分析。应该突出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比如可以鉴赏《陈情表》第3段“凡”“况”“且”“今”“但”几个虚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鉴赏它们的表情效果;还可以分析《项脊轩志》中补写的两段的作用和妙处,也是能够提高鉴赏能力的。

应重视对鉴赏方法的指导。可以运用诵读、替换、对比、举例等方法,指导学生的鉴赏,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培养优良的鉴赏品质。

感受。运用多种读法,比如默读、领读、个性化美读等,用声音把文中深沉的感情表现出来。在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分析,分析其情感及其表达形式,以求感知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应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例如课外阅读《先妣事略》和《寒花葬志》,进一步认识归有光散文通过对生活琐事的娓娓叙述,传达亲人间的深厚情感的特点。

二、执子之手

内容目标

1.能够品味《长亭送别》对恋人不忍分别的悲苦心情的细腻刻画,《罗密欧与朱丽叶》对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的动人描写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体会爱情主题的永恒魅力。

2.了解《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爱情主题戏剧作品典型所具有的内容和风格上的特点:通过“代言体”的戏剧形式、戏剧冲突、时空安排等手段来表现主题。

3.复习戏剧体裁方面的常识和戏剧鉴赏的知识,介绍作者戏剧创作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元杂剧常识,积累相关的知识。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熟悉原作剧情,了解剧中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戏剧的矛盾冲突等。4.分角色朗读,通过品味语言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在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同时丰富自己的美好情愫,提高戏剧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

学习要求

1.能够根据《长亭送别》的唱词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分析崔莺莺有哪些忧虑愁苦,这反映了崔莺莺怎样的爱情理想。

2.能举例分析,说明王实甫既善于化用前人名句,也擅长提炼吸纳生活中的鲜活语言的戏剧语言特点。3.能够揣摩《罗密欧与朱丽叶》精彩的对白和独白,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4.能举例说明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充满激情、讲究文采的“诗化”特点。5.整理积累有关元杂剧的常识,了解“文艺复兴”及莎士比亚代表作品。

6.积累《长亭送别》中“举案齐眉”“金榜题名”“劳燕分飞”“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等成语和典故,背诵、鉴赏“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四支曲子。

7.课外阅读《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读后选择一两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

8.积累整理下列词语:玉骢 凄凄惶惶 余萌 把盏 及第 举案齐眉 厮守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司马青衫 罗帏 登科 鱼雁 青鸾 乳媪

教学建议

《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中外戏剧经典,应介绍作者戏剧创作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元杂剧常识,指导学生熟悉原作剧情,运用学过的戏剧体裁方面的常识和戏剧鉴赏的知识,了解剧中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戏剧的矛盾冲突等。

虽然戏剧教学的重点应是通过戏剧冲突把握戏剧人物,但《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不以戏剧冲突见长,而以内心情感的抒发取胜,因此应该根据专题的内涵,通过理解人物的关键性唱词或台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住人物形象。

应通过戏剧语言,分析《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复杂心理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感情不断地强化深化,鉴赏作品中所展示的热恋中青年男女丰富优美的心灵世界,所寄托的对人与人之间友爱和谐关系的追求。应根据作者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段,引导学生认识、鉴赏《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的诗意美。

剧中人物的感情;运用典故、引用、对偶、重叠、儿化等手段,使感情表达含蓄而又优雅。《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把十四行诗与剧情揉为一体,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多处运用具有象征含义的“莎士比亚式”比喻以及排比对比等手法;语句直白大胆,句式长短变化,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

应设法让学生接触舞台,获得“舞台感”,进而把握戏剧的真谛。可以用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看影视片等形式,让学生亲历舞台的过程,增加对戏剧的理解认识。

三、旧日时光

内容目标

1.从意象入手,分析3首诗或借助意象,或融思于诗的特点,理解语言的深层意蕴,评价感情的表达效果,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2.分析3首诗所歌颂的友情的多样的情感内涵,从而感受作品中深刻、高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3.通过对诗歌的从内容和表达及语言方面的比较阅读,提高现代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要求

1.思考《旧日的时光》的诗题“旧日的时光”在诗中反复出现是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思考“箭”与“歌”的关系,说说对这两个意象的理解。

3.思考《离别》与一般写别离的诗作有何不同,自己觉得可以作怎样的解读。4.整理有关3位作者的文学常识,查找资料了解十四行诗的体裁特点。5.选出自己喜爱的几首中外友情诗,比较其表现手法的异同,背诵其中的佳句。6.从已读过的友情诗中选出一首可以加深对友情认识的诗作,向同学介绍。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时序 轮替

教学建议

“旧日的时光”板块属于“选学”内容。诗作都是抒情短章,难度不大,又都是歌咏友情,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学中可以安排以自读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收集材料,了解作者,组织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应引导学生分析鉴赏3首友情诗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特点:有的歌颂朋友之间地久天长的友谊,有的说明友情心心相印、彼此默契的特征,有的揭示了友情的价值;有的直白纯朴,有民歌风味,有的借用意象,构思巧妙,有的融思于诗,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

《离别》汲取了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传统,熔铸了作者的特定时代的人生经历,表达了现代人的生命感受。这首诗在“离别”中融入了丰富的人生情感内容,缺少具体的叙事情节,表达的是幽渺迷离的人生感悟。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大致把握诗歌情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应培养学生多元思考的习惯和品质,鼓励创造性阅读。

学习新诗,可以用3首友情诗为“点”,由“点”到“面”,安排学生收集友情诗,组织诗歌朗诵会。对于本板块,可从文本研习角度,根据文本的特点,与前两个板块打通处理。这样可以把握住专题的人文主题,突出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激活情感,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文本研习应强调对语言表达的关键处、细微处的品评、咀嚼和揣摩,增强语言运用的敏感,提高对古代散文、中外戏剧和诗歌的鉴赏能力。

写作实践

1.能够根据自己切身感受,确定个性化的表达中心。

2.能够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多样化的写出自己的感受。3.力求写作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

第三专题:直面人生

一、生存选择

内容目标

1.能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价值观,感受他们的伟大人格。引导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2.能具体分析司马迁“隐忍而活”、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3.能够理解分析《报任安书》、《渔父》两文在表达上各自的特点。

4.以“生存与毁灭”为中心,构成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讨愿望,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

学习要求

1.思考司马迁 “隐忍而活”、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并说说对司马迁择生和屈原择死的评价。

2.司马迁在《史记》中借对其他历史人物的评论,表明对生死的看法,他把人对生死的态度分成哪些种,你认为他和屈原分别属于哪一种。

3.探讨《报任安书》、《渔父》的表达特点,分析两文各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

4.积累整理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以表格形式梳理所学的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和省略句。5.查阅资料,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经历、伟大贡献。

6.通过诵读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思想情感,并背诵文中的名句名段。

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曩 望 固陋 卜祝 流俗 蝼蚁 槛阱 圜墙 惕息 强颜 绳墨 陵迟 引节死节 沉溺 缧紲 隐忍 鄙陋 文采 垂 稽 草创 谤议 浮沉 雕琢 固陋 枯槁 倜傥 凝滞 莞尔

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探讨的问题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本板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报任安书》、《渔父》,分别展现了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选择,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的生死观,有巨大的问题探讨空间。在组织问题探讨时,对《报任安书》,应注意文中集中表现司马迁人生观的段落,探讨司马迁忍辱不死、发愤著书的原因。对《渔父》的探讨应抓住几次对话,突出屈原的人格追求。

《报任安书》、《渔父》两篇文章一长一短,一重一轻,在教学处理上应区别主次,突破重点。《报任安书》涉及比较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对探讨的核心问题,应指导学生亲近文本,加深体会。教学中应该落实翻译任务,要求学生主动质疑,为探讨打好基础。其余部分可利用译文解读,便于腾出精力来探讨问题。《渔父》难度不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

探讨不应局限于内容,对于表达特点的探讨也有助于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复杂心情。比如探讨《报任安书》中“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的表达特色,可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痛苦的经历和心理,从而感受他人生选择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又如《渔父》中寓言对话,就是痛苦的内心搏斗的外化,抓住表达上的这个特色,可以更好地感受屈原的人生追求。

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重“言”而轻“文”的倾向,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获得新的发现和认识。所以,不能把文言学习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而要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解读把“文言”“语体”打通,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习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两篇文章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应该督促学生熟读成诵。

二、真的猛士

内容目标

1.通过《记念刘和珍君》的学习,对“生存选择”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深入学习问题探讨的方法。2.能够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分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3.能够掌握《记念刘和珍君》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4.能够分析鲁迅对刘和珍请愿做法和死义精神的评价,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在探讨中有所发现。

学习要求

1.能说出《记念刘和珍君》中记述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了解她的为人。

2.认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深刻启示。

3.鲁迅在热情讴歌刘和珍等“真的猛士”时,也毫不留情地解剖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能分析鲁迅解剖出“庸人”的劣根性。

4.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是《记念刘和珍君》的显著特色,请选择典型段落分析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5.比较分析《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欲言又止,欲止又言”和《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欲说还休,欲休还说”的表达方式所取得的表达效果。

6.查阅资料,了解“三一八”惨案,阅读并给同学推荐相关凭吊文章。

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视听 长歌当哭 惨淡 羽翼 引退 罗网 屠戮 桀骜锋利 寥寥 微漠

殒身不恤 不惮 明证 微茫

教学建议

本板块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问题,让学生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具体文本情境中拓展深化认识,思考人生的选择。《记念刘和珍君》鲜明地表达了对生死选择的态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应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文中鲁迅提出的“真的猛士”和“庸人”两组概念,从“伟大”与“平庸”这个角度透视生死选择的精神价值。

应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如何通过刘和珍的死来探讨生的意义,表现对生命的珍视,对虐杀生命的恶势力的愤慨;引导学生体会《记念刘和珍君》中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的特点,体会其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应抓住文中作者“说”还是“不说”这个关键,梳理相关的语句,弄清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欲言又止,欲止又言”行文方式,探讨它产生的原因和特殊的效果;也可以从对刘和珍片断描写入手,概括刘和珍的精神品质,研读文中充满抒情色彩的关键议论句,引导学生对“真的猛士”和“庸人”的内涵加以探讨,理解鲁迅对生死选择的认识。

应以探讨为核心,突出重点,巧加选择,“长文短教”,“繁文简教”;应使问题探讨有机渗透融合在文本解读中,富有独创性地引导学生去亲历去探究,使学生获得人生发展的精神养料。

对于《记念刘和珍君》中教学难点的处理,教师应从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目标出发,捕捉教学契机,在动态生成中把探讨引向深入。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探讨中勇于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对于文中“真的猛士”、“庸人”、“苟活者”、“死”等鲁迅早期思想中的关键词,可以依据近年学术界的新解读,以便拓宽视野,以便更好地指导、驾驭所探讨的问题。但也要谨慎对待,注意分析,不要盲目求新。

三、苦难中的尊严

内容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论厄运》《直面苦难》的主旨,直面人生中的厄运,培养健康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2.引导学生探讨两篇文章在观点上的异同,分析两篇文章在说理上的不同特点。3.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思考其现实指导意义。

学习要求

1.能分析《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阐述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并思考人在苦难中应该如何保持尊严。

2.能分析两篇文章说理方法各自的特点。3.查阅资料,了解“随笔”这一体裁的特点。

4.查阅资料,并比较《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思考外国说理散文和中国说理散文在说理上所具有不同于的特点。

5.了解培根和周国平,课外阅读他们的作品。

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节制 汲取 浑浑噩噩 苍穹 朝生暮死 无可告慰

教学建议

《论厄运》《直面苦难》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和哲理意味,充满人生智慧,可安排学生自读,教师对两文的观点和说理方式,适当点拨指导,然后对顺境展开探讨。对于学生来说,顺境和逆境是熟悉的话题,应该抓住文本中内容,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认识得到深化。

应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对怎样面对逆境表达的观点的异同。相同之处是,两文谈的是同一个话题,肯定了逆境的价值。不同之处是培根的“逆境观”是英雄主义的,具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而周国平则汲取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养料,倡导一种平民化的“逆境观”。

应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说理方式的不同。《论厄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直面苦难》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具象化的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教学中可以考虑与课外阅读适当打通,推荐和指导阅读培根的《论说文集》和周国平的散文,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写作。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的教学要点是“展开个性化的议论”。文体是议论文。1.

能够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论题进行深入的分析。2.

能够在分析中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一、心连广宇

内容目标

1.理解庄子和王羲之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看法。

.启发学生探讨:有人认为庄子思想消极颓废,有人认为庄子学说语冷心热,应如何看待庄子思想?有人认为《兰亭集序》兴尽悲来、由乐转悲非常突兀,不可思议。应如何评价这种看法? 3.了解《逍遥游》和《兰亭集序》叙议结合阐发思想的写法。4.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学习要求

1.探讨《逍遥游》中“逍遥”和“无待”的含义,思考大鹏与蜩、学鸠等形象在文中的作用。2.能够分析《逍遥游》和《兰亭集序》将叙事和议论有机结合,阐发观点的写作思路。3.能够分析《兰亭集序》中表示感情色彩的词语,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4.能够分析《兰亭集序》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5.积累有关序的文体常识以及有关庄子、王羲之的文学、文化常识。 6.列表归类整理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常用文言虚词。7.摘出文中的成语、名句,理解它们的含义。

8.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鲲鹏 胶 抢 控 志怪 莽苍 晦朔 春秋 匹 穷发 适 翱翔 蓬蒿 劝 树 泠然 暮春 群贤 映带 修竹 丝竹管弦 惠风 游目骋怀 视听 怀抱 寄托 放浪 形骸 情随事迁 俯仰 陈迹 修短 虚诞 兴怀 随化

教学建议

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

本专题许多问题是在前面思考的基础上,最后自然升华出来的终极思考,应推动学生深入思考,而所有的思考必须建立在文本诵读、文思梳理、文词理解、文意阐发的基础上。第二,应该注重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深化,使学生的相关文言知识、文本解读的方法、阅读鉴赏的方法不断得到强化。

《逍遥游》、《兰亭集序》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文章。教学中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两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把两文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

《逍遥游》、《兰亭集序》两篇文章还构成互补关系。前文为我们构筑了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后文侧重谈人生是短暂和渺小的。那么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客观现实?应引导学生注意庄子的主张:提升境界,超越庸常、世俗,使精神得到永恒。

《逍遥游》、《兰亭集序》两篇文章的语言各有特色,一篇汪洋恣肆,一篇清淡雅洁,课堂上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边品味边展开想像和联想,与作者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又可通过诵读表现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二、伟大的情思

内容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帕斯卡尔和罗素作品思想、道德、理性等人生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能体会帕斯卡尔和罗素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能了解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尝试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断片式的杂感或较复杂的说理文,或仿写情理相融的片断或格言。

学习要求

1.思考帕斯卡尔在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中所体现出的对思想与人生的认识。2.分析《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用断片式的随感写出自己思考的写作特点。3.探究如果将罗素的三种人生激情区分出层次,可以怎样划分,及其理由。

4.整合《我为什么活着》一文中关于现实苦难的叙述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中关于人生可悲的观点,认识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是怎样超越现实的困苦,达到生命的永恒的。5.积累关于帕斯卡尔、罗素的文学、文化常识。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孤寂 死寂 流转

教学建议

应启发学生注意帕斯卡尔反复强调的思想使脆弱渺小的人高贵伟大起来并有了尊严的观点,教学中应以这一观点为核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

应启发学生注意文章观点的表述,这个观点既是作者丰富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极富诗意的表达,语言凝炼、隽永,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

应引导学生感受罗素作为一个大思想家的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教学仍然要抓住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追求这一核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意思;走出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及人生的追求。

帕斯卡尔和罗素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语文教学不是要求掌握他们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理论,所以教学中要遵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原则,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的思想腾飞起来,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散发出思想华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观点。应围绕专题的人文话题,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体现出“语文味”。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的教学要点是“以理服人”,文体为议论文。1.

能够在确定议论中心时,增加立意的思想内涵。

2.能够围绕议论中心,恰当地引用名言和事例,增强作文的哲理性。

第二篇: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分析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一、探索与发现

内容目标

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3.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4.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并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5.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学习要求

1.思考《〈物种起源〉绪论》一文是怎样表现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文”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冲击。

2.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

3.课外收集学术界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看法,并说说自己的看法;结合对基因科学研究的了解,交流自己对“科学是双刃剑”的理解。

4.能够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5.了解有关绪言的文体知识。

6.摘出文中自己认为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有启发或警示作用的句子。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栖息 狭隘

免疫 胚胎 冒昧 阐明 辜负

教学建议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以说明为主,应以说明文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研习,可在理清作品脉络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为什么要提前发表《物种起源》和《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辨析“绪论”与“序言”的差别,明白“绪论”的特点。绪论是著作者本人所写,只用于学术类著作,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导言或绪论的这些特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中几乎都具备,所以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物种起源〉绪论》语言非常严谨,体现了达尔文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有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可以从文本研习入手,通过对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分析,了解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工作方式甚至思维特点,如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注重实践以及自信坚定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点。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由总而分,渐次进行,以此来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介绍生物科学工程,多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举重若轻、明白晓畅,应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其说明特点及其取得的科普效果。

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是前沿学科,又与日常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基因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教学中应结合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但也要注意不能将说明文教学上成科普课。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相关语文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奇异的自然

内容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科学视野中的丰富多样的自然界,了解自然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2.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清说明顺序,说出所说明事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斑纹》的文体特点: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特点,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4.指导学生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要求

1.思考《南州六月荔枝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有何好处。

2.体会自然的奇异,并能清楚、生动地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3.能理解“斑纹”的内涵,并能举例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中的“斑纹”。

4.能体会说明文中所具有的文艺性,能结合具体例子说出《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这两篇文章的特点,尤其是《斑纹》的文体和表达特点。

5.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6.找出文中的诗词名句,诵读积累;画出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品味。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醴酪 红缯 龟裂 渣滓 逶迤 鹰隼 偏袒 妊娠 罪孽

教学建议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经典性说明文,结构比较清楚,相对于一般平实的说明文,其文艺性十分突出,语言生动,特别是引用了大量的古代诗句,不仅有助于了解荔枝的特点,而且营造了优美的意境,使原本可能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这一点教学时需要特别强调。

《斑纹》这类文章,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的特点,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也与现在的度来解读文章,可以把这些边缘性、交叉性文体的表达方式吸收到说明文写作中来。

要引导学生理解“斑纹”的内涵:“斑纹”在文中含义是多样的,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应引导学生注意《斑纹》的写作特点:一般说明文都是以单个的事物、事理与现象作为说明对象的,而《斑纹》却是以一驭多,自由而洒脱,文章描写了许多现象,但始终以斑纹为中心,散而不乱。应引导学生注意《斑纹》在表达方面的特点,如运用多种手法,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使表达对象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揭示,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如语言绘形绘色,准确又富有诗意与智慧;有的地方画面的说明与描写具有质感,逼真,而有的地方则极富抒情性。再如文中的许多议论性的语句,将自然现象进行文化的阐释,富于个性与启发意义。

在教学时应注意说明文的实用性特点,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课外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等,在教学时应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课外知识。

三、美丽的制造

内容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所展示的景泰蓝、歧江公园的完美的制作与设计,使学生感悟欣赏其内在精神与情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能理解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来安排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的特点。

3.指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学习要求

1.理解《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是如何安排说明顺序和详略的,“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分别具有怎样的精神内涵。

2.学会感受景泰蓝的制作和歧江公园的设计中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3.整理说明文知识,如根据对象特点说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等,并学会能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新构想或创造诉诸文字。

4.在文中画出一些用语准确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5.积累整理下列词语:砧 椎 臼 釉料 栈桥 湮没

教学建议

本板块属于“选学”内容。可以安排课外自读,也可以在课内完成。

《景泰蓝的制作》和《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说明对象既与科学有关,又与艺术有关,是科学与美的结合。要提醒学生注意审美和科学技术因素在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体现。

畅的风格以及说明顺序、详略安排、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认识。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手记,景观设计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艺术观赏,还要考虑到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建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涉及的这些内容。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一篇复杂的说明文,在指导研习时,应首先让学生把握文章大的结构,再把握作者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其中许多文化的、科学的、审美的思想信息,以及其语言方面的现代感、思辨性,有一种智性之美的特色。

《景泰蓝的制作》、《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等都有大量实物或图片资料,应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同时,在指导研读时,则要引导学生依托文字去发挥想像,培养把抽象的说明文字转化为形象的思维能力。

这个专题的几篇作品类型不同,特点各具,既有关于事物说明的,也有关于事理说明的;既有关于单个对象说明的,也有关于一类对象说明的;既有传统的,也有体现了现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既有平实的、典范的,也有文艺性较强的:基本上涵盖了说明文教学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在本板块教学时,可以与前两个板块打通,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说明文的学习,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能看清文章是如何由主到次,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来阐明科技知识和科学道理的;学习如何汲取观点,搜集论据;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的说明文知识,例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等。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的教学要点是“说明的要素”、“说明的语言”,文体为说明文。1.能了解、熟悉说明的对象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能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并能够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写作。3.能根据说明的需要,确定说明文的写作顺序,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如泣如诉

内容目标

1.感受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体会亲情的美好与动人。

2.领悟《陈情表》《项脊轩志》的丰富内涵,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会其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艺术表现力及风格特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4.指导学生诵读。《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抒情的名文,感情真挚强烈,应该多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并揣摩其传情达意的手法。

学习要求

.能够感受、理解李密和归有光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能理解《陈情表》《项脊轩志》传情达意的手法。

2.能分析《项脊轩志》表达的“喜”与“悲”之情,具体说说有哪些“喜”,哪些“悲”。3.归有光善于选取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结合具体语段,分析这一特点。

4.整理《陈情表》《项脊轩志》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归纳整理 “乃”“何”“且”“然”“者”“所”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查找资料,了解有关“表”“志”的文体知识。

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险衅 夙 见背 夺志 躬 疾病 零丁 鲜 成立 祚 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逮 沐浴 拜 除 蒙恩 逋慢 拔擢 故老 希冀 朝不虑夕 区区 皇天后土 结草 雨泽 修葺 洞然 栏楯 兀坐 万籁 庭阶 迨 先妣 瞻顾 归宁

教学建议

《陈情表》《项脊轩志》都表达了感人的亲情,为什么感人,应是教学的突破口。《陈情表》陈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中情感表达的层次性、曲折性以及分寸感的把握、火候的拿捏,十分到位。应结合特定的交际环境,扣住“表”可以“陈情”的文体特点,抓住情感表达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奥妙。例如分析文中8次出现“祖刘”“刘”“祖母”的作用。《项脊轩志》平静地描述记忆中的细节,只在关键处不经意流露感情,将巨大的情感波澜潜藏在文中的今昔对比中,写出了今不如昔的人生悲怀,具有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应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如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补写后两段,分析作者补写的目的,叙写的往事的细节,以及体味其流露出的情感。

应强化对古代散文的鉴赏。鉴赏重整体感受,忌支离破碎;重体验想像,忌冷漠操作;重个性解读,忌标准答案;重语言品味,忌架空分析。应该突出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比如可以鉴赏《陈情表》第3段“凡”“况”“且”“今”“但”几个虚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鉴赏它们的表情效果;还可以分析《项脊轩志》中补写的两段的作用和妙处,也是能够提高鉴赏能力的。

应重视对鉴赏方法的指导。可以运用诵读、替换、对比、举例等方法,指导学生的鉴赏,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培养优良的鉴赏品质。

应重视诵读。《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抒情的名文,感情真挚强烈,应该多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运用多种读法,比如默读、领读、个性化美读等,用声音把文中深沉的感情表现出来。在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分析,分析其情感及其表达形式,以求感知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应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例如课外阅读《先妣事略》和《寒花葬志》,进一步认识归有光散文通过对生活琐事的娓娓叙述,传达亲人间的深厚情感的特点。

二、执子之手

内容目标

.能够品味《长亭送别》对恋人不忍分别的悲苦心情的细腻刻画,《罗密欧与朱丽叶》对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的动人描写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体会爱情主题的永恒魅力。

2.了解《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爱情主题戏剧作品典型所具有的内容和风格上的特点:通过“代言体”的戏剧形式、戏剧冲突、时空安排等手段来表现主题。

3.复习戏剧体裁方面的常识和戏剧鉴赏的知识,介绍作者戏剧创作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元杂剧常识,积累相关的知识。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熟悉原作剧情,了解剧中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戏剧的矛盾冲突等。

4.分角色朗读,通过品味语言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在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同时丰富自己的美好情愫,提高戏剧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

学习要求

1.能够根据《长亭送别》的唱词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分析崔莺莺有哪些忧虑愁苦,这反映了崔莺莺怎样的爱情理想。

2.能举例分析,说明王实甫既善于化用前人名句,也擅长提炼吸纳生活中的鲜活语言的戏剧语言特点。

3.能够揣摩《罗密欧与朱丽叶》精彩的对白和独白,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4.能举例说明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充满激情、讲究文采的“诗化”特点。5.整理积累有关元杂剧的常识,了解“文艺复兴”及莎士比亚代表作品。

6.积累《长亭送别》中“举案齐眉”“金榜题名”“劳燕分飞”“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等成语和典故,背诵、鉴赏“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四支曲子。

7.课外阅读《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读后选择一两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8.积累整理下列词语:玉骢 凄凄惶惶 余萌 把盏 及第 举案齐眉 厮守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司马青衫 罗帏 登科 鱼雁 青鸾 乳媪

教学建议

《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中外戏剧经典,应介绍作者戏剧创作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元杂剧常识,指导学生熟悉原作剧情,运用学过的戏剧体裁方面的常识和戏剧鉴赏的知识,了解剧中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戏剧的矛盾冲突等。

虽然戏剧教学的重点应是通过戏剧冲突把握戏剧人物,但《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不以戏剧冲突见长,而以内心情感的抒发取胜,因此应该根据专题的内涵,通过理解人物的关键性唱词或台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住人物形象。

应通过戏剧语言,分析《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复杂心理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感情不断地强化深化,鉴赏作品中所展示的热恋中青年男女丰富优美的心灵世界,所寄托的对人与人之间友爱和谐关系的追求。

应根据作者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段,引导学生认识、鉴赏《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的诗意美。

应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表达特点:《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的手段,渲染烘托剧中人物的感情;运用典故、引用、对偶、重叠、儿化等手段,使感情表达含蓄

具有象征含义的“莎士比亚式”比喻以及排比对比等手法;语句直白大胆,句式长短变化,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

应设法让学生接触舞台,获得“舞台感”,进而把握戏剧的真谛。可以用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看影视片等形式,让学生亲历舞台的过程,增加对戏剧的理解认识。

三、旧日时光

内容目标

1.从意象入手,分析3首诗或借助意象,或融思于诗的特点,理解语言的深层意蕴,评价感情的表达效果,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2.分析3首诗所歌颂的友情的多样的情感内涵,从而感受作品中深刻、高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3.通过对诗歌的从内容和表达及语言方面的比较阅读,提高现代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要求

1.思考《旧日的时光》的诗题“旧日的时光”在诗中反复出现是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思考“箭”与“歌”的关系,说说对这两个意象的理解。

3.思考《离别》与一般写别离的诗作有何不同,自己觉得可以作怎样的解读。4.整理有关3位作者的文学常识,查找资料了解十四行诗的体裁特点。5.选出自己喜爱的几首中外友情诗,比较其表现手法的异同,背诵其中的佳句。6.从已读过的友情诗中选出一首可以加深对友情认识的诗作,向同学介绍。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时序 轮替

教学建议

“旧日的时光”板块属于“选学”内容。诗作都是抒情短章,难度不大,又都是歌咏友情,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学中可以安排以自读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收集材料,了解作者,组织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应引导学生分析鉴赏3首友情诗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特点:有的歌颂朋友之间地久天长的友谊,有的说明友情心心相印、彼此默契的特征,有的揭示了友情的价值;有的直白纯朴,有民歌风味,有的借用意象,构思巧妙,有的融思于诗,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离别》汲取了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传统,熔铸了作者的特定时代的人生经历,表达了现代人的生命感受。这首诗在“离别”中融入了丰富的人生情感内容,缺少具体的叙事情节,表达的是幽渺迷离的人生感悟。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大致把握诗歌情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应培养学生多元思考的习惯和品质,鼓励创造性阅读。

学习新诗,可以用3首友情诗为“点”,由“点”到“面”,安排学生收集友情诗,组织诗歌朗诵会。

题的人文主题,突出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激活情感,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文本研习应强调对语言表达的关键处、细微处的品评、咀嚼和揣摩,增强语言运用的敏感,提高对古代散文、中外戏剧和诗歌的鉴赏能力。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的教学要点是“抒发真情”、“短诗写作”,文体为抒情散文和诗歌。1.能够根据自己切身感受,确定个性化的表达中心。

2.能够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多样化的写出自己的感受。3.力求写作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

第三专题:直面人生

一、生存选择

内容目标

1.能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价值观,感受他们的伟大人格。引导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2.能具体分析司马迁“隐忍而活”、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3.能够理解分析《报任安书》、《渔父》两文在表达上各自的特点。

4.以“生存与毁灭”为中心,构成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讨愿望,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

学习要求

1.思考司马迁 “隐忍而活”、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并说说对司马迁择生和屈原择死的评价。

2.司马迁在《史记》中借对其他历史人物的评论,表明对生死的看法,他把人对生死的态度分成哪些种,你认为他和屈原分别属于哪一种。

3.探讨《报任安书》、《渔父》的表达特点,分析两文各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4.积累整理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以表格形式梳理所学的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和省略句。

5.查阅资料,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经历、伟大贡献。

6.通过诵读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思想情感,并背诵文中的名句名段。

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曩 望 固陋 卜祝 流俗 蝼蚁 槛阱 圜墙 惕息 强颜 绳墨 陵迟 引节死节 沉溺 缧紲 隐忍 鄙陋 文采 垂 稽 草创 谤议 浮沉 雕琢 固陋 枯槁 倜傥 凝滞 莞尔

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探讨的问题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本板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报任安书》、《渔父》,组织问题探讨时,对《报任安书》,应注意文中集中表现司马迁人生观的段落,探讨司马迁忍辱不死、发愤著书的原因。对《渔父》的探讨应抓住几次对话,突出屈原的人格追求。《报任安书》、《渔父》两篇文章一长一短,一重一轻,在教学处理上应区别主次,突破重点。《报任安书》涉及比较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对探讨的核心问题,应指导学生亲近文本,加深体会。教学中应该落实翻译任务,要求学生主动质疑,为探讨打好基础。其余部分可利用译文解读,便于腾出精力来探讨问题。《渔父》难度不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

探讨不应局限于内容,对于表达特点的探讨也有助于理解司马迁和屈原的复杂心情。比如探讨《报任安书》中“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的表达特色,可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痛苦的经历和心理,从而感受他人生选择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又如《渔父》中寓言对话,就是痛苦的内心搏斗的外化,抓住表达上的这个特色,可以更好地感受屈原的人生追求。

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重“言”而轻“文”的倾向,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获得新的发现和认识。所以,不能把文言学习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而要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解读把“文言”“语体”打通,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尽管本板块没有整篇文言背诵任务,但决不能因此忽视诵读,因为“声入心通”“声通意解”,诵读是文言文学习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两篇文章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应该督促学生熟读成诵。

二、真的猛士

内容目标

1.通过《记念刘和珍君》的学习,对“生存选择”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深入学习问题探讨的方法。

2.能够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分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3.能够掌握《记念刘和珍君》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4.能够分析鲁迅对刘和珍请愿做法和死义精神的评价,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在探讨中有所发现。

学习要求

1.能说出《记念刘和珍君》中记述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了解她的为人。

2.认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深刻启示。3.鲁迅在热情讴歌刘和珍等“真的猛士”时,也毫不留情地解剖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能分析鲁迅解剖出“庸人”的劣根性。

4.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表达思想感情是《记念刘和珍君》的显著特色,请选择典型段落分析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比较分析《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欲言又止,欲止又言”和《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欲说还休,欲休还说”的表达方式所取得的表达效果。

6.查阅资料,了解“三一八”惨案,阅读并给同学推荐相关凭吊文章。

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视听 长歌当哭 惨淡 羽翼 引退 罗网 屠戮 桀骜锋利 寥寥 微漠

殒身不恤 不惮 明证 微茫

教学建议

本板块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问题,让学生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具体文本情境中拓展深化认识,思考人生的选择。《记念刘和珍君》鲜明地表达了对生死选择的态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应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文中鲁迅提出的“真的猛士”和“庸人”两组概念,从“伟大”与“平庸”这个角度透视生死选择的精神价值。

应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如何通过刘和珍的死来探讨生的意义,表现对生命的珍视,对虐杀生命的恶势力的愤慨;引导学生体会《记念刘和珍君》中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的特点,体会其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应抓住文中作者“说”还是“不说”这个关键,梳理相关的语句,弄清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欲言又止,欲止又言”行文方式,探讨它产生的原因和特殊的效果;也可以从对刘和珍片断描写入手,概括刘和珍的精神品质,研读文中充满抒情色彩的关键议论句,引导学生对“真的猛士”和“庸人”的内涵加以探讨,理解鲁迅对生死选择的认识。

应以探讨为核心,突出重点,巧加选择,“长文短教”,“繁文简教”;应使问题探讨有机渗透融合在文本解读中,富有独创性地引导学生去亲历去探究,使学生获得人生发展的精神养料。对于《记念刘和珍君》中教学难点的处理,教师应从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目标出发,捕捉教学契机,在动态生成中把探讨引向深入。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探讨中勇于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文中“真的猛士”、“庸人”、“苟活者”、“死”等鲁迅早期思想中的关键词,可以依据近年学术界的新解读,以便拓宽视野,以便更好地指导、驾驭所探讨的问题。但也要谨慎对待,注意分析,不要盲目求新。

三、苦难中的尊严

内容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论厄运》《直面苦难》的主旨,直面人生中的厄运,培养健康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

2.引导学生探讨两篇文章在观点上的异同,分析两篇文章在说理上的不同特点。3.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思考其现实指导意义。

学习要求

.能分析《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阐述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并思考人在苦难中应该如何保持尊严。2.能分析两篇文章说理方法各自的特点。3.查阅资料,了解“随笔”这一体裁的特点。

4.查阅资料,并比较《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思考外国说理散文和中国说理散文在说理上所具有不同于的特点。

5.了解培根和周国平,课外阅读他们的作品。

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节制 汲取 浑浑噩噩 苍穹 朝生暮死 无可告慰

教学建议

《论厄运》《直面苦难》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和哲理意味,充满人生智慧,可安排学生自读,教师对两文的观点和说理方式,适当点拨指导,然后对顺境展开探讨。对于学生来说,顺境和逆境是熟悉的话题,应该抓住文本中内容,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认识得到深化。应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对怎样面对逆境表达的观点的异同。相同之处是,两文谈的是同一个话题,肯定了逆境的价值。不同之处是培根的“逆境观”是英雄主义的,具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而周国平则汲取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养料,倡导一种平民化的“逆境观”。

应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说理方式的不同。《论厄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直面苦难》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具象化的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

教学中可以考虑与课外阅读适当打通,推荐和指导阅读培根的《论说文集》和周国平的散文,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写作。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的教学要点是“展开个性化的议论”。文体是议论文。1.

能够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论题进行深入的分析。2.

能够在分析中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一、心连广宇

内容目标

1.理解庄子和王羲之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看法。

2.启发学生探讨:有人认为庄子思想消极颓废,有人认为庄子学说语冷心热,应如何看待庄子思想?有人认为《兰亭集序》兴尽悲来、由乐转悲非常突兀,不可思议。应如何评价这种看法? 3.了解《逍遥游》和《兰亭集序》叙议结合阐发思想的写法。4.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学习要求

.探讨《逍遥游》中“逍遥”和“无待”的含义,思考大鹏与蜩、学鸠等形象在文中的作用。2.能够分析《逍遥游》和《兰亭集序》将叙事和议论有机结合,阐发观点的写作思路。3.能够分析《兰亭集序》中表示感情色彩的词语,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4.能够分析《兰亭集序》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5.积累有关序的文体常识以及有关庄子、王羲之的文学、文化常识。 6.列表归类整理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常用文言虚词。7.摘出文中的成语、名句,理解它们的含义。

8.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鲲鹏 胶 抢 控 志怪 莽苍 晦朔 春秋 匹 穷发 适 翱翔 蓬蒿 劝 树 泠然 暮春 群贤 映带 修竹 丝竹管弦 惠风 游目骋怀 视听 怀抱 寄托 放浪 形骸 情随事迁 俯仰 陈迹 修短 虚诞 兴怀 随化

教学建议

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

本专题许多问题是在前面思考的基础上,最后自然升华出来的终极思考,应推动学生深入思考,而所有的思考必须建立在文本诵读、文思梳理、文词理解、文意阐发的基础上。第二,应该注重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深化,使学生的相关文言知识、文本解读的方法、阅读鉴赏的方法不断得到强化。

《逍遥游》、《兰亭集序》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文章。教学中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两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把两文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

《逍遥游》、《兰亭集序》两篇文章还构成互补关系。前文为我们构筑了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后文侧重谈人生是短暂和渺小的。那么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客观现实?应引导学生注意庄子的主张:提升境界,超越庸常、世俗,使精神得到永恒。

《逍遥游》、《兰亭集序》两篇文章的语言各有特色,一篇汪洋恣肆,一篇清淡雅洁,课堂上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边品味边展开想像和联想,与作者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又可通过诵读表现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二、伟大的情思

内容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帕斯卡尔和罗素作品思想、道德、理性等人生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能体会帕斯卡尔和罗素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能了解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尝试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断片式的杂感或较复杂的说理文,或仿写情理相融的片断或格言。

学习要求

1.思考帕斯卡尔在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中所体现出的对思想与人生的认识。2.分析《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用断片式的随感写出自己思考的写作特点。3.探究如果将罗素的三种人生激情区分出层次,可以怎样划分,及其理由。

4.整合《我为什么活着》一文中关于现实苦难的叙述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中关于人生可悲的观点,认识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是怎样超越现实的困苦,达到生命的永恒的。5.积累关于帕斯卡尔、罗素的文学、文化常识。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孤寂 死寂 流转

教学建议

应启发学生注意帕斯卡尔反复强调的思想使脆弱渺小的人高贵伟大起来并有了尊严的观点,教学中应以这一观点为核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

应启发学生注意文章观点的表述,这个观点既是作者丰富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极富诗意的表达,语言凝炼、隽永,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

应引导学生感受罗素作为一个大思想家的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教学仍然要抓住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追求这一核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意思;走出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及人生的追求。

帕斯卡尔和罗素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语文教学不是要求掌握他们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理论,所以教学中要遵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原则,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的思想腾飞起来,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散发出思想华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观点。应围绕专题的人文话题,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体现出“语文味”。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的教学要点是“以理服人”,文体为议论文。1.

能够在确定议论中心时,增加立意的思想内涵。

2.能够围绕议论中心,恰当地引用名言和事例,增强作文的哲理性。

第三篇: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一个人的遭遇》 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1、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请同学们谈谈对二战的认识,可以在台上展示相关资料。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战争的罪恶

2、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和生命。

二、教学方法: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去感受那血雨腥风的时代。

(二)、课文探讨

解题:《一个人的遭遇》

1、一个人指的是谁? 是怎样的一个人? 索科洛夫(凡尼亚)参加二战的军人

2、他们分别有怎样的遭遇?

索科洛夫

①上了前线——战争刚爆发,木工索科洛夫就上了前线

②被俘受尽折磨 ——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俘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

③逃出集中营 ——“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一方面挨打,另一方面要挨饿;说明战争能给人的肉体上带来痛苦,反衬出战争的灾难和罪恶。

④妻女被炸死 ——从索科洛夫由激动、兴奋到极度悲痛这样的心理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对于人的精神伤害,说明战争的罪恶和残酷。

⑤儿子牺牲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失去所有的亲人更为痛苦的事呢!这样的一种悲痛欲绝的心理正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⑥得到一个新的儿子

3、体会情感变化转折

战争被俘(痛苦)-----带人逃回(惊喜)

家毁妻亡(痛苦)-----儿子幸免(惊喜)

妻死家亡(痛苦)-----儿有出息(惊喜)

儿死沙场(痛苦)-----又得新儿(惊喜)

日念亡人(痛苦)

4、请学生谈对此的感受,揭示主题

控诉战争的罪恶,战争对人的摧残

文中提到另外一个人的作用

5、如何描写这个小孩

凡尼亚【明确】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凡尼亚成了流浪儿!)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凡尼亚的动作近似疯狂,可以看出他对于亲情和父爱的渴望,反衬出战争的罪恶)

6、这说明了什么?(一个人的遭遇)

希特勒入侵苏联,给全体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无法描述的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

不是。不是一个人,而是战争中的所有人都受害,受摧残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三)、小结

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小说在苏联广播时就令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它传到我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如雨,译者也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读完全文后,你觉得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看看当今的世界,仍然有地方战火纷飞,仍然有人包括孩子在流着鲜血,仍然有人还在参拜二次大战中的战犯。为了索科洛夫们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凡尼亚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爱好和平的人不再为战争而流泪,让我们为和平而祈祷吧!启示 :珍爱和平,珍爱生命。【课堂练习】见作业本 【课外探究】

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①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

②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

“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一、作者简介:

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二、文本初读:

小说给我们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我”一个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现在成了德国伤兵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身体时在地面上翻滚时,那种彻底的疼痛和将死的恐惧吗?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平息,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

(二)、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我”的叙述给人造成了怎样的悬念?“我”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 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明确:

美术教室的布置; 门上的十字架;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我”的手迹。

对于“我”整个漫长的人生来说可能是一瞬间,然而这三个月可以发生沧桑巨变。课文在描写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抓住学校的环境。

3、课文始终在描写学校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美术教室成了“停尸间”,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哀伤。

4、在《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明白自己是为了家国而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

明确:“我”虽然回到了自己的战地医院接受了治疗,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字有可能会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永留史册。然而,他可知晓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5、最后,“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要以“牛奶”来结束全文? 明确:那黑板上的手迹、那彻底的疼痛让“我”顿悟 “牛奶”、画画都已成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

(四)题目的意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如今,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

(五)扩展延伸:

“我”是在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思想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有着满腔的热情,对战斗充满了憧憬,然而他们可曾明白:自己到底充当了战争的什么角色?无论是侵略者还是受害者,结局如何?在筱敏的《这一代和那一代的理想》中说道:“军国主义的教育目标是:用希特勒的话说:全世界要在这一代的青年面前都骇的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的身上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骄傲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野。”(学生齐读)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这种残忍使很多无知而血气方刚的青年走向了不归之路,主人公“我”失去了两只手臂和一条腿,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悲惨呢?战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六)总结:

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停止,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新的生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课堂练习】

伊拉克儿童哭泣的双眼(PPT)配乐朗诵(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你见过孩子那惊慌失措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野兽般复仇的眼神吗? 而此时此刻,伊拉克的孩子们 正遭受着战争的摧残

而此时此刻,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交织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爆炸 还有那漫天的硝烟 身边渐渐冰冷的亲人 【课外探究】

阅读史料,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

《安妮日记》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一、走近作者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孰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二、关于《安妮日记》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1944年有一天,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GerritBolkestein)在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

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这才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文字,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学术界编纂的《安妮的日记:评注本》(The Diary of Anne Frank:The CriticalEdition,1989),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这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藏在“密室”(SecretAnnex)的八个人被德军逮捕。蜜普·吉斯与贝普·弗斯库吉尔,也就是在同一幢建筑工作的两位秘书,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一地。蜜普·吉斯将这些纸页收好,藏在一层抽屉中,未加阅读。战争结束,安妮被证实已经过世,她便将这批日记交给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OttoFrank)。

奥托·弗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TheDiaryofayoungGirl)就是这个版本。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二、学习方式: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表现了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四、问题探讨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大家可以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安妮虽然无法回答却一直在思考战争的根源,并且认为“除非所有人没有例外都经历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你是否赞同这一见解?为什么?

指导:(1)这里强调“所有人”,照应了前文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战争发动者的罪过一样大这一见解;说明要接受蜕变的是所有人。而非几个战争狂。

(2)这里的“蜕变”是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彻底改变思想,认识到战争是所有参加侵略行为的人的罪行,并且每一个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在接受着它无情的折磨,所以无论罪行大小,思想根源是一致的,不蜕变这种内在的思想根源,人类迟早还要受到战争狂魔的迫害。

【课堂练习】

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试分析其好处。

(1)炸弹又如雨一般落下来。

指导:说明炸弹的密集。

(2)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指导:小鸟的力量何其柔弱,突出了我的弱小。

(3)大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

指导: 战争的烟云太厚重了,可以看出在战争面前普通人的弱小和无奈。

【课外探究】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作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2)曾有人批判《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第四篇: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我与地坛》教案设计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我与地坛》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二、注音

荒芜()

坍圮()

亘()古

玉砌()炫()耀

宿()命

蝉蜕()

熨()帖 倔强()

猝()然

恪()守

教诲()隽()永

祈()求

渗()透

捋()胡须

三、阅读思考

1、“我”刚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用文中词语)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抓住课文关键语句)

3、在作者最痛苦的时候,为什么作者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而不去别的地方而呢?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4、“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如何理解“宿命的味道”?“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5、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有些东西”是指什么?

6、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7、母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那份沉沉的爱,那么对于母亲的爱儿子懂了吗?

8、母亲什么样的形象永远烙印在儿子的心海里?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解读作者对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深切感悟,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2、感受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理解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4、借鉴本文借景抒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和母亲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三、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文本研习,诵读和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小提琴钢琴协奏曲《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中文名《来自神秘园的歌》),进入情境。可让学生述感受。

教师参考:《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专集的伤感能杀死人,让人象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象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

听这样的乐曲总是让我想起忧伤的童年,我的多灾多难的善良的母亲。你们呢?也许想起屈原,想起司马迁,想起张海迪;想起贝多芬,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想起海伦•凯勒。面对生命中的灾难,突如其来的不幸,该如何面对?泪流满面,痛不欲生,还是“扼住生命的咽喉”,唱起坚强的“海燕之歌”?

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21岁,正值年少有用、豪情万丈之时,突然,灾难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残废了。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他是怎么面对的呢?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一条隧道的呢?

(二)、文本研习讨论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思考归纳

1、“我”刚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用文中词语)明确:失魂落魄。/苦闷,脾气坏,发疯中魔(第二部分)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抓住课文关键语句)

明确: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3、在作者最痛苦的时候,为什么作者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而不去别的地方而呢?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可由学生的回答相机解答问题,也可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⑴地坛有什么特点?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⑵荒芜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四百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学生朗读,思考:剥蚀的是什么琉璃?淡褪了什么朱红?明确:它只是失去了虚荣、浮华,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样子,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⑶地坛的“并不衰败”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确:第五自然段对小生命的描写。

朗读,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感兴趣的句子。

强调:露珠—生命能量的积蓄达到最美的时刻;蝉蜕—摆脱旧我,走向新生。园中的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着生命的喜悦;园中草木生生不息的律动,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为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也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我也不例外: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的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4、“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如何理解“宿命的味道”?“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说,鼓励肯定

参考:“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同病相怜。作者对于生与死的了悟正是得益于地坛和谐、宁静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作者独处其间的心灵启迪,地坛是作者栖息的精神家园,是作者人生的导师,是它给了脆弱如纸的作者活下去的勇气。

5、“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有些东西”是指什么?

朗读六个“譬如”。鉴赏六个“譬如”,写出作者摆脱痛苦后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只要这些美好的东西仍然存在,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活下去。

明确: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三)、小结升华

能说说作者与地坛的对话后明白了应该怎么活吗?

明确: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就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人生的味道。【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命(sù)

炫耀(xuàn)坍圮(tān p ǐ)窸窸窣窣(xīsū)

B.蝉蜕(tuì)熨贴(yùn)

荒芜(wú)

历尽沧桑(cāng)C.玉砌(châ)恪守(gã)

地坛(tán)

肆意雕琢(zhuó)D.颓墙(tuì)教诲(huǐ)

猝然(zú)

亘古不变(gâng)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淡褪

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

坚忍不拔

弥漫

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

心神恍惚

荫凉

急于求成D.聪惠坚贞

娇阳高悬

熨贴

声名狼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开翅膀,忽悠一下()空了; 树干上()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弯了草叶轰 然坠地()开万道金光。

A.甩

B.甩

C.捋

D.捋

摔 【课外探究】

日前,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透露,今年上半年,自杀大学生10人。另据统计,从今年年初到目前为止,北京高校已经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谈谈生命的意义。

明确:珍惜生命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职责!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热爱生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可在课间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地坛这一座荒园,是作者栖息的精神家园,是作者人生的导师,是它给了脆弱如纸的作者活下去的勇气。那么,除了地坛,作者还拥有生命中的其他支点吗? 明确:母亲——我生命的另一个支点

(二)文本研习讨论

1、对于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归纳一下。

教师总结:儿子去地坛,然而真正受煎熬的却是母亲,当这位在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中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乞求的母亲再也无法忍受那种等待的痛苦时,她开始上地坛寻找她的儿子。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

全体女同学朗读第二部分第八段。

2、可以说,母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那份沉沉的爱,那么对于母亲的爱儿子懂了吗?

明确: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咀嚼着母亲沉沉的爱,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懂他的母亲,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读着母亲这一生质朴、真实却又热烈的诗篇„„我想请全体男同学读一下第2部分的第7段,老师希望你们不要做“倔强而羞涩”的男孩,让你们的母亲伤心难过。

3、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对儿子而言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是一个欲哭无泪的故事,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怀念母亲。母亲什么样的形象永远烙印在儿子的心海里?

明确:活得最苦的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就是这样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可是她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在她临终之前她还努力的要说服儿子,要推儿子去北海看看菊花。

朗读最后一段。至此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成为我生命中的支点。

(三)他山之石

播放《慈祥的母亲》

(四)小结升华

地坛和母亲就是作者生命中的两个支点:地坛,作者摇着轮椅在那儿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了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刻思想;母亲,这位沉默而不张扬、含悲而不外露,坚忍而伟大的母亲,载负着心灵的沧桑血泪,在儿子面前展示了“生存”这个最基本的话题的真谛所在。正是地坛和母亲,给了他生的勇气和希望,使他在宁静和执著中寻找到历久而弥坚的活力,从而支撑起他那残破的人生,最终让他又重新“站”了起来。这正如海德格尔说的—— “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课堂练习】

找出文中优美的或者富于哲理的语言,划出来,仔细品读。【课外探究】

《我与地坛》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母爱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更多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其目的在于更清楚地认识海伦·凯勒以盲聋之驱,创造了那么多辉煌的业绩,足以为世人瞩目,为世人景仰,从而更深地体会作者那伟大崇高的精神,而这些坚韧不拔、自我超脱、追求美和崇高的精神,恰恰是我们走向未来需要的精神。【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对“明眼人”等健康人的“批评”言辞。

2、领会文中关键句反复出现的作用。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知道海伦•凯勒吗?

2、请你用几个形容词来评价一下海伦•凯勒。(坚强、好学等)

3、海伦•凯勒的故事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形式朗读课文

2、圈划语句,感知课文

A文中作者列举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圈划文中的句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怠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鉴赏之心、熟视无睹、淡漠、平庸、麻木、呆滞

B作者认为大多数人产生这种悲剧性的人生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a对时间的错觉,总觉得未来的日子还很多

b对自身拥有的天赋及器官的怠倦,只有等到生命快要失去,等到天赋快要丧失,器官快要退化或损坏,才知道它的可贵。

C海伦•凯勒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生活态度是: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享受生命的美好,不虚度光阴,不浪费天赋内心世界:有一颗火热的心,她一直都在用心地生活,一直都在用心地感知。很珍惜自己活着的每一天。

3、再读课文,深化拓展

A海伦•凯勒为什么要提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问题? 目的在于警醒人们珍爱时光、珍爱生命,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B海伦•凯勒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源泉是渴求光明、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

C再读课文,选择最能引发思考的警句,并说说你 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和启示?

【课堂练习】文章结尾处,海伦提出了三个问题,你将如何作答?请将答案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课外探究】

推荐阅读海伦•凯勒的作品:《我生命的故事》、《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等。探究海伦•凯勒的人生轨迹。

《鸟啼》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1、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还有《虹》(1915)、《恰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中更加鲜明。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迷途的姑娘》(1920)、《恋爱中的女人》(1921)等。

本文是劳伦斯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

2、关于鸟啼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最好声音最好听,似调歌舌更叮咛

3、重点字词

田凫()

椋鸟()

老饕()

慰藉()

蔷薇()

束缚()

斑鸠()

荆棘()

chánchán()

zhã()伏

隐dùn()

zhì()息

juã()住

hào()天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劳伦斯的思想和创作思想;

2、知道“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其给人的启示。

3、通过技法鉴赏,学会将抽象道理具体化的方法。

4、丰富情感体验,深化热爱生命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鸟啼”的启示;

2.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欣赏品味法、自主探究法、自由讨论法、迁移教学法

2、学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运用迁移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灵的鸟啼,与幽雅相伴,与美好相随,鸣唱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给人许多深刻的启示。同样,鸟也啼唱在外国文学中,那么英国作家劳伦斯这篇《鸟啼》(板书)中,鸟如何鸣唱,又给人什么启示呢?

(二)、文本解读:获得鸟啼的启示

1、哪几节写鸟啼?哪几节写启示?

明确:全文共15段,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侧重写鸟的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

2、鸟啼在什么环境下出现?又是如何变化的?你又获得什么样的整体印象?

(1)明确:严寒持续,鸟尸横陈,场景让人倍感凄凉。

(2)“吃力”“微弱”——“隐约而清越”——“含糊”“若断若续”——“活泼”“悦耳”。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微弱扫悦耳。

(3)严寒过后,天气转暖,鸟儿不停地啼鸣,汇聚成一个声音的洪流,呼告了一个春天新世界的到来,显示了一种生命本身的张力。

3、象征着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明确:鸟啼又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启示,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自主探究,自由讨论)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我们身上的酷冷”。理解:不必畏惧严寒、死亡和痛苦。

“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理解:春天的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生命的冲力是无法遏制的。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理解:生死无法共存,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

“谁能阻挡到来的生命冲动呢„„”理解:离开死亡,走向新生,是生命的本能,是无法阻挡的。

4、通过这些启示,劳伦斯有什么样思考?

明确: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也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会来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三.活动体验:礼赞生命的高贵

1、思想来源:劳伦斯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的作家,他内心充满苦闷,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批判和否定态度,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对人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怀着憧憬。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的时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内发出的生的感叹,字里行间渗透着哲学的思辩和诗的意境。

2、生命充满神奇的力量,在你的经历中,有过这样的发现和体会吗?

①学生举例:战胜死亡,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奇迹的事例都行。如:植物中的草,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创造生命的奇迹;动物中的蚂蚁,在火海中惨烈地求生,展示生命的悲壮;人物中的史铁生,在厄运中艰难地奋进,用笔敲开写作的大门。

② 教师体会:说说自己的例子。

3.生命以力量证明它的高贵,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因为力量。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可以使生命高贵?能举出例子吗?(交流讨论)

四.写作实践:写出灵魂的感悟

1.本文讲述的是抽象的道德,为什么我们并不觉得枯燥?(讨论)

主要是由于象征、拟人手法的运用,托物言志。

2.请你把你讨论中所说的生命感悟也通过这样的手法写出来。

五.结语:

是的,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高贵的,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拿出行动来维护我们生命的高贵,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快乐的笑语,充满欢畅的鸟啼。让我们倾耳细听窗外那只画眉的低鸣„„倾听鸟啼!

【课堂练习】

1、课文第一部分除了描写鸟啼,还写到了鸟尸,在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分析描写“鸟啼”和“鸟尸”的句子的作用。

2、象征着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

3、从这些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其实是对什么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课外探究】

阅读臧克家的《春鸟》思考:

1、诗中哪些诗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鸟的歌声?哪些诗句表现了春鸟的歌声对自然界产生的作用?各是如何描绘与表现的?

2、劳伦斯的《鸟啼》贯穿着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那么此首诗中春鸟的歌声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思考?

3、《鸟啼》和《春鸟》中哪些语句令你感动,给你启发?两文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一、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二、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复述故事情节。

三、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蹑手蹑脚

纳闷

邪恶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3.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4.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5.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难点是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的历史发展的长河,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速读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三)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确: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4、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1)老贝尔曼是住在楼底下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曲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都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以外,几年来都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肚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他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2)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明确: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3)“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的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明确: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5、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明确: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6、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明确: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7、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明确: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课堂练习】

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老贝尔曼顶着风雨画长春藤叶的过程描写出来(注:200字左右,开篇如下)。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老贝尔曼的屋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看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

【课外探究】阅读欧•亨利的其它作品,探究欧•亨利式的结尾。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五期中试卷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玷辱(diàn)

酒馔(zhuàn)剜心(wān)

央浼(miǎn)B.憎恶(zēnɡ)蘸酒(zhàn)怅然(chànɡ)轻飏(yáng)C.棨戟(jǐ)闾阎(lǘ)雨霁(qí)

孤鹜(wù)D.颤栗(zhàn)夭阏(yū)蓬蒿(hāo)

矜育(jī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蛇头”自认为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偷渡者到达青岛市的同时,我省公安边防总队办案人员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B.张主任苦口婆心的工作触动了居民,此后,居民们再也没有随便扔垃圾的了,一楼下水道也再没有堵过。

C.英超第六名、获得联盟杯参赛资格,布莱克本获得这个成绩到底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前威尔士队主教练马克·休斯真的改变了这支球队?这个疑问在本赛季结束的时候就会得到回答。

D.一边是县领导们的富丽堂皇的办公楼,一边是学生们上课的危房,我们的领导们怎么坐得下去,你们心安吗?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家高中虽然规模不大,建校时间不长,但却连续三年被授予“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B.我们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积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C.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

D.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拼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 亿吨大关

A .④⑥②⑤③① B .④⑤③⑥①② C .⑤①⑥④③② D .⑤④③⑥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①牒京兆试官,令以九皋为解头②。维方将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笑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天宝末,禄山初陷西京。维及郑虔、张通等皆处贼庭。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崔圆因召于私第,令画数壁。当时以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巧,颇绝其艺。后由此事皆从宽典至于贬黜亦获善地维累为给事中禄山授以伪官及贼平兄缙为北都副留守请以己官爵赎之由是免死。

累为尚书右丞。於蓝田置别业,留心释典焉。

(选自《集异记·王维》,有删改。)

【注】①邑司:唐代为公主管理财货和封地租税收入的官员。②解头:唐代州郡保举士子到京城应考叫“解”,被保举的第一名叫“解头”。旅:共同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3分)A.性娴音律 娴:熟习B.仍令赍琵琶 赍:携带

C.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克:能够 D.留心释典焉 释:佛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吾为子画焉 留心释典焉

B.令以九皋为解头 子以文士,请谒贵主 C.岐王则出锦绣衣服 公主则召试官至第 D.本为他人所托 子诚取解,当为子力 7.以下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尤为岐王之所眷重 B.岐王谓曰 C.即令独奏新曲 D.升之客右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与王维同年参加考试的张九皋名气很大,有个经常出入公主府上的客人,请 公主给京兆府的考官写了一封信,让京兆府推荐张九皋做第一名。B.王维按照岐王的吩咐,准备了自己写的诗歌和琵琶曲《郁轮袍》,并和众乐工一起来到公主府上,他的风姿和弹奏琵琶引起了公主的注意。

C.岐王在酒席间向公主推荐王维做京兆府的第一名,公主表示愿意帮忙,她派人向考官传达自己的命令,最终王维以第一名被推荐并考中进士。

D.“安史之乱”中,王维曾经做了安禄山手下的官员。叛乱平定后,他被崔圆召到府中作画,他发挥了所有的绘画才能,后来得到了宽大处理。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线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后 由 此 事 皆 从 宽 典 至 于 贬 黜 亦 获 善 地 维 累 为 给 事 中 禄 山 授以 伪 官 及 贼平兄 缙 为 北 都 副 留 守 请 以 己官 爵 赎 之 由 是 免 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维方将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求庇借。②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

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1)试赏析“北山输绿涨横陂”句。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是即景生情,试分析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泉涓涓而始流。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陶渊明)(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王勃)(3)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4)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无题》李商隐)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将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 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的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都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两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当时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见,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表乱少时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顺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由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和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是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得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选自《美 学新论》,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从美的本质上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美。C.梅花的魅力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得规律。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的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想象作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二月兰 季羡林

⑴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⑵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自己也有点吃惊了。

⑶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开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的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

⑷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的。应该开时,它们就开;应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 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⑸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上,“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⑹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的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离开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曾套用宋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他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⑺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⑻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

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给我增加一点营养。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⑽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⑾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在。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⑿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⒀我年届耄耋,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 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无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16、根据⑴⑵⑶⑷段的内容,概括“二月兰”的特点。(4分):

17、文章中说“原来以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作者提及了二月兰让我回忆了哪些琐事?(5分)

18、阅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说一说季羡林先生从二月兰那里得出了怎样的感悟?(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根据下面示例,从所提供的词语中任选三个,各写一句话,要求句子格式及表意逻辑要同例句相同。(6分)例句:啄木鸟:虽然也凭一张嘴吃饭,但是从来不说空话。提供词语:蜘蛛、蜜蜂、蝴蝶、猫头鹰、乌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假如以”知难行易/知易行难”为辩题展开辩论,请针对正方辩词中的某一点为反方写出辩词。(6分)正方(知难行易)辩词:“知”是“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我们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

反方(知易行难)辩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爱因斯坦就说过这样一席话:“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在为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但是也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 ③立意自定; ④文体自选; ⑤不少于800字。

下载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渔父》教学设计 文本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

    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练习题

    第五册基础知识复习《沁园春·长沙》 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4.万类霜天竞.自由 5.怅寥廓... 6.问苍茫大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辩论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必修4 辩论 编写意图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辩论,大到国际谈判,小到琐事争辩,辩论是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目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1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编写人员 致同学们★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1 *沁园春 长沙 2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

    [苏教必修3]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总结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生生: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稿(面试)

    必修五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一、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