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教案
一、导入
1、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2、师:大家知道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哪一个地方的吗?
3、师:你们对新疆有哪些了解?
二、新授
1、师:新疆位于我国西部,有葡萄干、哈密瓜、羊肉串,有天山和雪莲,人民热情好客。新疆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如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等。那里融汇了多民族的歌舞语汇和民族风味,其中维吾尔族的歌舞最享盛名,闻名于国内外。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请大家想想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音乐的速度、旋律和情绪怎样?
欣赏音乐,学生回答,师小结: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5为一部分 6-7为一个部分。音乐材料很相近。12和45的旋律是一样的,3是过渡句稍有变化。后面一部分出现了反复记号。选择:A、中速稍慢 B、中速稍快
C、进行速度
A、优美而富于动感 B、中速稍快 抒情而细腻 C、激昂而悲壮`
A、欢快 B、悲伤
C、豪迈
2、师:听老师来哼唱一下旋律,请大家找找歌曲旋律中的前小节结尾和后一小节开头的旋律音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创作手法我们叫做“鱼咬尾”。
3、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和老师轻轻地用啦来哼唱一下旋律。第二部分中出现了什么音乐记号?我们要重复一遍。哼唱旋律
4、师:我们把词填进去试试看。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填词演唱。
5、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请大家轻轻地跟着唱一唱,并想想歌曲中有哪些演唱形式?选取其中一种喜欢的或者想出更好的演唱形式跟伴奏来唱一唱。两遍。
6、师:亚克西。这是维吾尔族语言,中文意思是很好,很棒的意思。
7、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大家知道是谁搜集整理的吗? 王洛宾,他是北京人,特别喜欢新疆民歌,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为了民族的音乐,他一生扎根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歌的素材,一生整理、收集了700多首作品。因此,他有个美誉叫做“西部歌王”。
他的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8、师:可以说,王洛宾先生把新疆的音乐介绍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让我们来听听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中由我国著名歌唱演员谭晶唱响的《青春舞曲》。
9、视频谭晶的《青春舞曲》。
10、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的《青春舞曲》,你能听出其中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吗?
11、师:是手鼓。手鼓是汉族人民对新疆一种打击乐器的俗称。手鼓的新疆语叫“达卜”。流行于新疆唯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地区。常用于独奏﹑合奏及伴奏。师: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中的手鼓打的哪一条节奏。出示节奏进行选择。
12、师:这样的节奏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这是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使歌曲变得更加欢快、活泼,同时也突出了维吾尔族音乐的欢快、热情、豪爽。
13、师生一起打节奏。先念连续念 再打节奏。让我们试试为《青春舞曲》做伴奏。
【有时间多可以让两组学生唱,两组学生打节奏】
14、师:有人说:新疆人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赋,也是外人艳羡的才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歌舞《青春舞曲》,一睹她们的风采。欣赏歌舞《青春舞曲》。
三、小结 师:维吾尔族的歌舞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每个人都是人生的导演,每一天都是现场演出。同学们,好好学习,积极进取,让青春流光溢彩,让人生没有遗憾。祝愿大家的明天会更好!
找歌曲的谱子
找青春舞曲编配的节奏谱子
找青春舞曲的演唱音乐和伴奏音乐、手鼓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达卜(达甫),因用手敲击时发出像“达”“卜”两种声音而得名,新疆的手鼓是用桑、核桃等木作框,框内缀有铜环、铁环。一面蒙羊皮或驴皮,高档品则用品皮。演奏时双手交替击鼓而发音。一般以右手击鼓心,发音“咚”,用于强音;左手击鼓边,发音“嗒”,用于弱音;双手击鼓边可作滚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见到手鼓我心里痒痒也随便敲几下,同样的手鼓,拿我手里敲出来的声音与维族朋友弄出来的声音完全是天壤之别,而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男女老少几乎都
会演奏。维吾尔族个个能歌善舞,这可是一点都不错。
维吾尔族在演奏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不同的音响,音色千变万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出音响。乌兹别克族在演奏时,左手持握手柄,用右手拍击鼓面。锡伯族的达卜,鼓的背面设有一个手柄,拴系于鼓框内侧,鼓背用羊皮遮盖,中心留有通孔。在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和锡伯族,手鼓通常由男子演奏。只有塔吉克族的手鼓,几乎全由女子演奏。
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第二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能力目标:
1、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舞蹈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坂城的姑娘》,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有人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它是哪个民族的?(生:《大坂城的姑娘》、新疆)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她物产丰富,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想跟老师一起到新疆去听一听,看一看吗?让我们先来听听她的《青春舞曲》吧!
(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二、学习与感受
1、随乐学唱
(1)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板书: 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2)教师范唱,学生击掌伴奏。(3)学生跟多媒体哼唱。
(4)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完整连唱,教师琴声伴奏。师:请同学们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能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吗?(唱完后,教师评点、点拨)
(5)分组分段演唱(多媒体伴奏),唱后互评,教师总评。
2、作者介绍
师:有个人特别喜欢新疆民歌,他是北京人,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为了民族的音乐,他一生扎根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歌的素材,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700多首作品,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青春舞曲》的作者——王洛宾。这首歌就是他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哪位同学还了解并会唱一些新疆民歌?说给大家听听,也唱给大家听听。
(向学生介绍王洛宾的代表作《掀起你的盖头来》)
3、随乐舞蹈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这辽阔的土地,就会被那悠扬的歌声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吗?想跟老师一起学学吗?
(播放《青春舞曲》伴奏,教师示范动作)
师: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做好吗?(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跳得棒极了,你们能把舞蹈动作带入歌曲中吗?请同学们分组表演,然后自我评价哪组表现最好。(多媒体伴奏)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歌舞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青春舞曲》的曲调欢快、活泼,歌词也寓意深刻。我们一起朗诵一遍歌词,看看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
(学生读完后各抒已见)
三、回味小结
师:美丽富饶的新疆令我们神往,优美、欢快的新疆歌舞令我们陶醉。歌舞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我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
(播放《明天会更好》,学生离开教室)
第三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授课人:木子店镇祠堂铺中学
王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知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通过表现创造,培养学生们的创新与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体验作品的内涵,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4、通过欣赏: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难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创作出简单的表现歌曲的舞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了,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轻松一下吧。(多媒体放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大家随着音乐击拍或者律动吧。(师生随音乐律动)
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新疆)。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新疆的地理位置(我国的西北部)。
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同学们能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新疆吗?(学生先自由发言,然后师出示课件带领大家去领略新疆美好的风土人情)
二、师生互动 学唱新歌 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新疆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最能代表这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吗?(歌舞)亚克西,同学们说的太棒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名的新疆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
1、听范唱。让学生试着随着节奏击拍。4/4拍,并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活泼,欢快,青春活力)
2、节奏练习。听范唱做节奏练习。(师带领学生打拍子)
3、学生跟唱。(学生跟着范唱学唱歌曲)
4、完整连唱歌曲,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唱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三、分组合作 集体演唱
过渡:亚克西,你们的接受能力真不错,练习几遍就能完整地唱出来了!同学们,2014年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即将来临,这将是我们麻城的一场盛会哟。届时将有很多明星大腕来登台献唱。你为我们家乡的兴荣感到自豪吗?今天我们也来举办一次演唱会好吗?下面要把我们可爱的同学分成打击乐组、歌唱组、舞蹈组。
1、练习打节拍,用自制乐器来打节拍。
2、练唱青春舞曲,要活泼欢快有活力。
3、自编舞蹈(播放青春舞曲舞蹈视频,学生自由练习)
四、知识升华 感悟青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师做总结:告诉了我们有事物是可以去而复返,有些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大家应该珍惜宝贵的青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五、小结本课
今天这节课接近尾声了,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现在我们正处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时代,美丽的西部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衷心祝愿同学们能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在不久的将来加入西部大开发的队伍,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第四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 仪、音响设备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 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民族的服装、乐器、舞蹈 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学重点】
1.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 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2.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教学难点】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 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 掘“青春”的思想含义。【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 《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 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 表情地背唱这首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
(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 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 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 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 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载歌载舞的歌曲,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 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8.音乐活动
(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几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 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 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小结】 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课后记:歌曲学的较快,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能积极参与为歌曲编配打 击乐伴奏,但在舞蹈动作的编排方面还不够积极,有待于引导。
第五篇:《青春舞曲》教案
《青春舞曲》教案
——《天山之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旋律特点;
2、了解新疆音乐和舞蹈的特点,学习其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材分析:
1、《青春舞曲》是由作曲家王洛宾(被称为西部歌王)搜集编创的一首维吾尔族民间歌曲。歌曲短小精悍,而且具有激人奋进的哲学思想,因而深得中外人民的欢心与喜爱;
2、歌曲的旋律采用了重复、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给人以非常完整统一和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鲜明感受。教学重点:
1、学唱《青春舞曲》,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情绪;
2、新疆舞蹈动作动律的掌握(移颈、抖肩和翻腕)。教学难点:
1、《青春舞曲》的节奏表现力及情绪的把握;
2、歌曲与新疆舞蹈动作的融合与展现。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新疆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提问: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和舞蹈?
2、通过提问和讲解使学生对新疆有所了解,快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其进入教师设定的课堂情境中来。
二、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青春舞曲》,提问:歌曲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分析:歌曲中第六、八乐句与其他句乐节奏、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新疆音乐节奏以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为主,形成强弱鲜明、活泼轻快的特点。
3、节奏练习:
4、歌曲教唱:
① 跟着钢琴唱简谱,解决学生在歌唱中遇到的错误。② 了解歌词大意,加进歌词演唱。
③ 了解歌曲的音乐特征及歌曲情绪;有情绪的演唱《青春舞曲》。
5、让学生了解新疆舞蹈的风格特点并产生学习新疆舞的欲望;师鼓励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融入到舞蹈动作的尝试体验中。
师提问:这首《青春舞曲》原本是一首舞曲。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想到最具有新疆特色的舞蹈动作有哪些?生回答。
6、新疆舞蹈视频欣赏,加深学生对于新疆舞蹈动作的印象,并做补充。师提问:除了我们刚刚说到过的舞蹈动作,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有特色的舞蹈动作?学生认真欣赏并感受体验新疆舞特色动作。
7、新疆舞蹈基本动作教学:翻腕,移颈,抖肩。
8、歌舞学习成果展示。
结合歌曲《青春舞曲》,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融入所学的舞蹈动作,表演新疆舞。
三、游戏拓展:
1、引导学生在曲谱中找到“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这一特征介并绍鱼咬尾: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
2、引导学生根据鱼咬尾的手法,师生一起编创一个音乐舞蹈游戏,使学生加深对“鱼咬尾”的理解。
四、介绍王洛宾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