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巧求周长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3:5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课巧求周长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课巧求周长教学设计》。

第一篇:微课巧求周长教学设计

《巧求周长》教学设计

海港区杜庄学区第一小学 杜娜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熟练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运用平移的思维,转换的方法,求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 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思维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假设、猜想、验证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直观法、归纳法、实践验证法 学法指导:观察质疑、微课引入、小组合作 课前游戏: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猜字游戏,1.师:同学们玩过猜字游戏吗?今天张老师准备了一些字谜,请你作答。看哪些同学抢答正确,回答迅速。

二、益智故事

导入:同学们,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要打破原先的思维定式---转换自己的思维角度—才能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今天我们就根据这种转换思维角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巧求周长》 1.齐读一遍课题。

2.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什么是周长?学过了哪些图形的周长?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字,那就是“巧”,问什么是“巧”? “巧”:指的是灵敏、灵巧、巧思。

师:不错,这节课我们不只是学会求周长,更要学会如何“巧”求周长。

二、理解平移,进行转化: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猜一猜哪条路线近一点呢?

生:两条路一样近,因为把竖着的两条线段往右平移,转化成了这个长方形的宽,横着的两条线段往上平移,这样便得到一个长方形,A路线是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是350米,B路线也是一条长和一条宽,也是350米,所以这两路线是一样长的。

师:你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 师: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师操作课件)刚刚这位同学说了一个词,叫“平移”。

师:能将这个图形通过平移的方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再进行比较,这真是一个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平移---转化---长方形

师:我们就用平移的方法一起进行巧求周长的研究。2.微课介绍平移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深入理解 1.出示“凹”型图形

师:让学生指出它的周长。

师:我们能否利用我们刚刚学过的平移法,把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上台演示。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怎样求出它的周长啊?请你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请学生展示汇报。(20+10)×2+3×2=66(米)

生:我是用平移法,先把这条线段往上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先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在加上多余的两个线段的长,就是这个“凹”型花圃的周长。

(针对做错的学生,要及时纠错。)

2.出示:下图是由6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此图形的周长。(1)让学生读题。

(2)这个图形还是有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如何计算它的周长呢?

(3)学生独立完成,上台汇报。(1×4+1×2)×2+1×2=14(厘米)

生:用平移法把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是4,宽是2,周长是14厘米。师:同学们其实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思考方法,请你仔细观察。1×14=14(厘米)

小结:做题时,我们要打破原先的思维方式,可以多角度进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才能做到巧求周长。

3.出示:下图是由5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此图形的周长。(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2)学生汇报。

生1: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多余的边长。周长12厘米。

生2:平移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周长是12厘米

小结:从这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解答问题时,我们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转换思维角度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

四、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1.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小组合作完成。(2)小组汇报。分为四种情况:

①排成一排,围成的长方形长是24厘米,宽是1厘米。周长:(24+1)×2=50(厘米)

②排成两排,每排12个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2厘米,周长是(12+2)×2=28(厘米)

③排成三排,每排8个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3厘米,周长(8+3)×2=22(厘米)

④排成四排,每排6个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周长(6+4)×2=20(厘米)

(3)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把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形,不管围成什么样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没有变化,只是周长发生了变化。

五、总结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我们不光学会了巧求周长,还要学会打破思维定式,用转换思维角度的数学思想解决关于实际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第二篇:《长方形的周长》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长方形的周长》微课教学设计

讲授者:合作市一小 王彩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长方形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王老师带你们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的第二课时《长方形的周长》。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回忆周长的概念(课件出示周长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朋友过生日,给他准备了一张卡片(课件出示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卡片正好是我们熟悉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对!长方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是一个封闭图形,老师想要在这个卡片的周围放上一圈红色丝带,你能帮老师算一算,到底需要多长的丝带吗?对!计算丝带的长度其实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正文讲解

1、方法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吗?嗯,没错我们首先要知道每条边的长度,这个长方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cm,3cm,5cm,3cm,长方形中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因为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四条边的总和,所以依次把四条边直接加起来就得到长方形的周长了,长+宽+长+宽,带入数字是5+3+5+3=16cm。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2、方法二:噢,我们知道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我们可以利用乘法来计算,因为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所以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代入数字是5×2+3×2=16cm。

3、方法三:除了上面两种方法外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对,长方形里面有两组相同的长加宽,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呢?我们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长方形的周长=(长+宽)乘以几呢?对,×2因为有2组(长+宽),代入数字是(5+3)×2=16cm。

4、小结 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16cm,这三种方法你都想到了吗?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对比以上三种方法我们会发现,方法三是最为简便的,所以在以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方法三是应用最多的。

三、课堂小结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你学会了吗?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此结束,谢谢聆听!再见!

四、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

方法一:5+3+5+3=16(厘米)方法二:5×2+3×2=16(厘米)

方法三:(5+3)×2=16(厘米)

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课堂是一面镜子,它会折射出课堂教学中的完美和不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认识与实践,虽不完美,但同样具有一处独特而真实的探索意义,让我们共同在认识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第三篇:第18讲:巧求周长(教案)

第18讲:巧求周长(教案)

课前知识复习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草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引入 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它们的周长,我们可以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它转化为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利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将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图形周长就会增加几个长或宽;反之,将若干个小长方形或正方形合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图形周长就会减少几个长或宽。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求此图形的周长。

2米3米

思路导航:如果把每层台阶的宽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层台阶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台阶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下层的台阶长度一致的地方(如下图),这样楼梯侧面图就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然后我们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求出此图形的周长。

2米3米

(2+3)×2=10米。

例题2 下图是由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这题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将它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如下图:

这个长方形的长含有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长为2×4=8厘米;宽含有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宽为2×2=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2×2)×2=24厘米。

练习二

1,下图是由5个边长为3厘为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此图形的周长。

2,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求此图形的周长。

例题3 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当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两个正方形的8条边就减少了2条,而已知两条边的和是6厘米,那么一条边长就是6÷2=3厘米。所以,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 米。

练习三

1,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例题4 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为,将9个这样的正方形如下图一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思路导航:从图上可以看出,9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共有3排,每排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5×3=15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就是15×4=60厘米。

练习四

1,把16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第四篇:《什么是周长》微课设计

《什么是周长》微课教学设计

大家好!今天我微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内容《什么是周长》的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蚂蚁,小蚂蚁有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经常锻炼身体,瞧,它在树叶上又做起了运动。(演示蚂蚁爬树叶的动画,学生观看)你能说说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吗? 哦,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周长),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周长,(补充板书:什么是周长)

二、自主合作,探究“周长”。1.描一描。

课前你们每人也都准备了一片漂亮的叶子,请你学着小蚂蚁的方法,用彩笔在白纸上描出树叶的边线。描好之后用同样的办法来描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谁来展示你的描法,演示时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你来说(边说边指)我是从这里开始描再描到这里结束,你呢?我是从这里开始再描到这里结束,你的方法也不错。数学书封面呢?你来说,我是从这里开始又描到这里结束。还有没有其它的描法了,有。2.认一认,说一说。

看来描的方法有很多种,不管刚才大家是怎么描的,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老师是这样来描的(课件演示)(板书: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3.找一找,摸一摸。

不只是他们有周长,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或图形也有周长,现在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边线。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这位男生你来说吧,黑板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的周长,这位同学语言表达的完整又准确,掌声送给他。这位女生你来说说你们找的结果吧,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桌面的周长,你说的也很好,高高举手的这位孩子你也来说一下吧,大屏幕一周的长度就是大屏幕的周长,你说的也很棒。4.量一量。

大家找了这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无处不在的。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周长,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手中的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现在以小组为形式,商议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分工操作,进行实际测量并填写下表,最后说一说你们用到了什么测量工具,怎样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5.数一数。

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周长以及如何测量物体的周长,下面有3个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它们的边线吗?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描,你怎么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哦,用直尺量一量。现在老师把它们放到格子图里,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我知道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现在还用量吗?对,不用了,直接数就行了。现在大家打开书45页,写出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数的时候一定要记清你是从哪里开始的,最后要数回到哪里。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20厘米,第二个是18厘米,第三个是30厘米,你数对了吗?

三、巩固练习。

大家真是细心的孩子,相信这个问题大家也会很容易解决的。(出示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聪明爱思考的好学生,相信你也是个善于发现的好孩子。其实,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课件出示)我们做裤子时,裁缝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腰围,还有头的周长,大树树干的周长,体育跑道一周的长度。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拓展练习:回家测量家人的腰围、一棵大树树干的周长。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第五篇:数学活动《巧算周长》教学设计

巧算周长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平潭街小学

高振国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熟练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掌握假设、猜想、验证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教学重点:

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

掌握假设、猜想、验证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课

1、黑板上显示的是什么图形?

2、你能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怎样可以算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3、出示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电脑演示剪出一个不规则图形)提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同吗? 学生小组讨论,白板展示。

4、提问: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通过刚才的观察、演示、讨论,我们发现了把一个不规则图形的一部分边长平移后就可以转化为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可见平移、转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一同来研究巧算周长.(板书课题)

二、学习探究

1、出示题目:

如何求出我们观光路线的长度? 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2、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白板展示)

3、教师演示。

4、小结。

如何求出楼梯防滑毯的长度? 小组合作,白板展示

大家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使用了平移和转化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大家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四、课堂训练

1、小乔同学用5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组合图形,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

学生将不同的答案展示.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方法适合你,你就选用那中方法.2、如图:这是我们3人的两种旅游路线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认为这两种路线的长度一样吗?

五、课外拓展

右图是由10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好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互平行,求这个图形的周长。(课后利用老师制作好的微课进行习题的讲解)

板书设计

巧算周长

不规则图形 平移

长(正)方形

转化

下载微课巧求周长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课巧求周长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

    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 陈碧珍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议一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巧算周长》教学反思

    《巧算周长》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巧算周长》是生活中数学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巧算周长》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周长、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基础上......

    “圆的周长”微课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适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学思想】 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不同于以往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它是一条曲线,我采用倒......

    微课教学设计

    运用混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史海燕北戴河新区栅子里小学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3-54页。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的......

    微课教学设计

    遵义市第三十七中 初中英语-if引导的两种从句 教学设计 【参赛单位】遵义市第三十七中学 【参赛教师】 毛玉婷 【课 题】初中 英语 科 if引导的两种从句 【教学目标】 1.......

    微课教学设计

    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詹天佑的爱国情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体会詹天佑的杰出......

    微课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语文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适用六年级的复习总结课 多音字的辨析与识记规律 教学背景 许多学生对多音字读音掌握不准,以至于在语言表达时,常常出现错误现象,多音字教学,......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系列名称: 冀教版小学语文微课 本微课名称: 提升课文主题 知识点描述:深化并提升11课一路鲜花的课文主题,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人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