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太极拳走进小学校园》论文
浅谈太极拳走进小学校园
龙泉驿区实验小学
谢真阳
摘 要: 文章从简化太极拳推广的背景入手,简述了简化太极拳在社会推广的情况,并从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简化太极拳在小学的推广与普及进行了分析与论证,结果表明简化太极拳在小学推广效果显著,前景良好。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太极拳 小学校园 普及推广
2006年是简化太极拳方案颁布50周年。简化太极拳,也称二十四式太极拳。在这半个世纪中,全国人民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民都知道了这一套拳,领略到了她无穷的魅力。五十年中,简化太极拳大胆地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距离,智慧地诠释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用24个动作赢得了人群,实现了自己的健身价值;用24个动作勾画出了太极拳发展的无限空间,简捷质朴地引领出了太极拳的一片繁华。太极拳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众多传统文化的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医理和拳理,具有突出的哲理性、明显的健身性和特殊的技击性。如果得以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广,将有利于调动广大青少年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情绪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德的极佳的辅助教材。
一、简化太极拳的校园推广现状
邯郸市永年县从2004年就开始在全县中小学体育课中增设太极拳项目,目前永年县386所中小学中有10万左右的学生在练习简化太极拳,习练太极拳已成为学生一项重要的课外锻炼项目。同样在大学校园,很多高校也将简化太极拳纳入了日常体育教学计划当中,2009年在南京工业大学运动会开幕式同学们表演了简化太极拳。24个动作,质朴中彰显着太极拳的繁华。
二、小学普及简化太极拳的探索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要求上个台阶,“健康”的精神面貌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病或非衰弱状态”。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健身价值吸引着不同层次的人们。它不仅具有健身性,还能作为一种长线运动项目在学校里传播,并且学生走向社会后能以此为锻炼手段,保持身心健康。
我对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知道太极拳,而知道简化太极拳或24式太极拳的学生少之又少。可见他们对简化太极拳的认知情况并不乐观。为了推动简化太极拳在小学的普及,简化太极拳被列入了体育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三、小学阶段进行太极拳教学的具体做法
进行太极拳教学,除了教授动作外,还需要让小学生了解太极拳的文化背景、门派风格、动作特点及运动规律等。
1.在动作教学阶段,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简化太极拳结构与身体相应部位的运动方式,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这要求师生共同准备有关简化太极拳结构、功能和身体运动形式的资料。其次,要使学生从理论上理解运动的规律及自身的运动能力,在套路学习时,要向学生讲述简化太极拳的来龙去脉和简化太极拳的拳理。
2.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设想一个情景,如公园、表演场所等或者在游戏中把学习太极拳动作制定成一个个任务让同学们完成。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可采用体操式教学法。体操式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太极拳柔和缓慢的技术动作分段分块地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快节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复杂的太极拳技术动作,能有效节约教学时间。简化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是柔缓轻灵、以圆带弧、以弧划圆,其中身体重心的移动、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和方向与路线的不断变化等都不易掌握。体操式教学法将慢动作变成快动作,将弧形动作变成方形动作,以做身体基本操的方式加速学生对正确技术的掌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简化太极拳由陌生到熟练再到喜欢,并为他们打下了继续学习各种流派太极拳的良好基础。
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首先确定以一个教学实验班为主,其他三至六年级的班级为辅的方法。以我校六(1)班为教学实验班,并配备一名对太极拳有研究的老师进行教学。其次,聘请了校外的专家和老师对我校体育老师进行指导,并在大课间时间由校外老师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指导。
太极拳在小学的推广普及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出来。以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为例,在教学计划与时数方面为:三年级第一学期6学时学习基本手法和步法,第二学期8学时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一式至第十二式,四年级第一学期8学时学习简化太极拳第十三式至第二十四式,第二学期10学时全面复习。
五、六年级上下学期分别按照8、8、6、6学时复习。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这支宏大的队伍是太极拳发展战略值得重视的群体,小学生愿意接受,有能力接受,有能力传承,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三至六年级100%的同学在学习了简化太极拳后,知道、了解了太极拳的流派等基本知识;96%的同学学会了简化太极拳。在学校师生的大力努力和坚持下,全校师生太极拳练习从未间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见简化太极拳在小学中的推广与普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太极拳,而且对中华传统文化加深了了解。我们相信简化太极拳在走过五十个春秋之后,还会在发展推广道路上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浅谈太极拳教育走进小学课堂
第九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浅谈太极拳教育走进小学课堂
陈燕飞 电话:*** 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育理论 学段:小学 学科:体育
摘要: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小学把太极拳作为传统项目的教材,在很多方面都有推广的价值。那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教会学生打好太极拳呢?作者根据自己在小学多年来从事太极拳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太极拳为什么走进小学课堂以及太极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太极拳
小学
教法
一、前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武术中一项别具风格的拳术,它具有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价值,对锻炼身心是非常有益的。在实际应用中有着独特的技击和技巧。它的特点在于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沉静缓慢、柔和圆活、匀速连贯,其演练过程细致而松静,舒展而严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极拳作为一项健身养生的项目不断地被人们推广,举国上下男女老少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掀起了太极的热潮。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学校为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把太极作为一项特色项目在进行,于是太极拳走进了校园。作者所在的学校就已推广太极拳长达两年,并作为一项校园文化特色来建设。
二、少儿学太极拳的利与弊
(一)、增强体质,促进发育:
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骨骼、肌肉、韧带的结构和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身体的各方面素质都需要锻炼,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刺激骨骼生长,不仅能锻炼少儿的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还能提高少儿的反应灵敏度,使身体各方面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身体更加的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提高注意力和感知能力:
太极拳练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并需要运用意念导引,少儿正处于活泼好动时期,常常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锻炼孩子的感知能
力,并能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通过长期的坚持练习,可以使孩子的感知能力、抽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整合能力等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陶冶情操,稳定性情:
少儿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具有很好的帮助。太极拳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而且练习太极拳讲究静心、沉着、内省,少年儿童本身就对外在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所以少儿学习太极拳一方面可以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另一方面还能在练习过程中使孩子的性情稳定,对改善孩子任性、急躁等不良习惯很有好处。
(四)、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习、升学压力大,练习太极·拳可以让孩子在课余时间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培养孩子勤奋刻苦、虚心好学、认真细致、坚强耐心、自信独立的良好品质,使孩子主动自发的爱学习。少儿处于智力与身体发育时期,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少儿学习太极拳,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养成孩子的自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五)、动作复杂,难达意境:
太极拳它是一项讲究心静体松、柔缓自然、连绵不断、动静结合、着重自我控制和意气诱导的武术项目。它的动作复杂,变幻莫测,小学生学习吃力,难以达到天人合一,行神合一,因此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扬长弊短
(一)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完成一些任务。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高年级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
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
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
(二)、小学阶段太极拳的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总结了以下六点教学方法,1.配合轻音乐完整示范,激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的轻柔配合太极拳的柔美,给学生美的享受,这个也是小学生不同其他年龄阶段的区别。年长的学生学习太极,也深知太极拳对自己身体的重要性,而小学生的这种意识相对会弱些,如果用优美的动作在学生面前表演一次,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欲望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开发了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学习,所以这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
2.游戏穿插太极拳的基本功,让学生在玩中得到锻炼
练基本功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步,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的掌握太极拳。而往往练基本功是最枯燥最乏味的一个内容,而面对低段的学生的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学习呢?作者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收到了不少的效果。首先了解手型和步型,在知道手型有拳掌勾,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等,在基本了解这些的基础上,作者创编拳掌勾的游戏,两人一组,弓步冲拳打独立提勾,独立提勾打马步推掌,马步推掌打弓步冲拳,依次进行练习。了解了太极拳的基本功后,作者也在游戏过程中在突出讲解太极拳主练“意”用意不用力,在练中讲究“静”字,看似不动、简单、实则不然,久了才有体会,所以作者结合桩功,配合音乐进行游戏,使学生在静中感受太极。
3.太极上下动作的分解和完整的结合
小学低段的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所以在教学太极拳时,作者采用动作分解示范教学,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把动作分解成上肢与下肢动作的练习,一般先练下肢,以脚为主,等脚动作学会后再加手型,或者先练脚动作再练习手的动作,再手与脚的动作结合练习,这样分解学生看的更清楚,将复杂的动作简单化了。在练习动作的同时还可配以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动作的顺序:卷肱搂膝野马云,金鸡蹬脚揽十字。
4.培养骨干,分组练习,实践中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进度及优差生,一个环境中教学,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而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动作稍为好点的同学,教师加强辅导,作为班的骨干来培养,当然对于接受慢的同学更要多点个别辅导。一堂课体育课才四十分钟,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去教会那么多同学打好太极是一定的难度的,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班级培养一批骨干成为小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教学合理进行分组,每组的都有骨干小教师,这样接受能力差点同学就多了学习的机会,而相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除此更令教师欣慰的是学生除了在课内认真练习外,课后接受较慢的同学在骨干的同学地影响下也自觉的打了起来,似乎整个太极拳的气氛活跃了很多。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动作的正确性,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每招每式的真正用义结合太极拳诱人的魅力,加深了对太极拳的理解,也增强了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5.强化动作质量,分组交流
通过多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把太极拳的动作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但是还有多细节上的需要纠正与指导,这也是太极拳的教学区别所在。对小学教授太极拳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粗”后“细”,先“形”后“神”先把动作教给学生然后再去抠细的,最后强调神态,学会这些动作后尽量做到心、神合一,眼神与动作的配合,还要注意教学生打太极拳的时候呼吸节奏与方法等,这些都是学习太极拳质的升华,但也不是教师一两句学生就会明白的,这个环节上可采用分组交流、观看,相互学习给学生创造一个升华的环境,也可以看一些水平较
高的太极冠军的视频表演,看完后学生分组讨论分组练习,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6.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
当一整套动作完成后,配以轻音乐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太极拳带来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分组进行比赛轮流表演,看哪组的同学得分最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的开发。此时教师再强调意识、动作、呼吸协调运动,表演时做到心静用意,意动相随,柔刚相济内外合一的境界,还要及时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必要时还可以和学生一起练习。
(三)、太极拳在学校如何开展 1.号召全校师生共同学习
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号召全校老师学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给学生做好榜样,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把课间操作为练习的基础
课间操是孩子每天必修的课程,把太极拳融入到课间操中,不仅使孩子们每天都有机会练习太极拳,也是学校课间操改革的一大亮点。
3.组织精英参加各级比赛,做好表率作用
现在各级武术比赛,武术表演中太极拳要占主要的项目,组织一批精英参加一些各级省市的武术表演,不仅是对孩子的锻炼,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检验。作者所在的学校就已多次带学生参加市级的武术比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不仅是孩子的荣誉,也是学校的光荣,还给其他孩子做到了表率,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太极拳在学校的开展。
四、结束语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它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我们在学校推广和普及少年儿童太极拳,既是孩子们德、智、体全面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因此,作者呼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太极拳走进校园,让太
极拳在华夏土地上遍地开花,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
第三篇:论文法制教育走进校园
法制教育走进校园
——法制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小学的法制教育主要是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和体系。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最直接的地方。如今,在中小学生的课程表里,除了语文、数学等大家熟悉的常规科目外,还有一门课也是常见的,那就是法制教育课。为了落实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和司法部1995年12月28日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和“四五”普法规划要求,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队伍等方面提供了充足保障。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课堂法制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学校为学生争定了《中小学法治教育》课本,积极在全校开设法制课并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专题法律常识教育。为了提高法制教育课的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坚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制定教学计划,使法制教育制度化。并把法制教育正式列入教学计划,配备法制课教师。做到了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考核有制度。在教学方法上,我们积极开动脑筋,采用图文并茂、影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法制教学效果。
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法制教育模式。即利用主课教材内容中的法律知识结合点,随机进行知识链接式的法制教育。渗透教育不是简单机械地宣读条文,而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知识。例如,音乐教学《美丽的动物》这一课时,结合书本“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主题,向孩子们介绍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四五”普法启动后,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成为学校对在校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方式,已全面推广。我们主动把这项工作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作为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还要不断掌握法制渗透的相关法律知识,以确保法制渗透教育在主课中的有效落实。
法制课堂要办得好还离不开一个有功之臣——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的做法是在实践中应运而生、由基层创造出来的经验。法制副校长应来自法院一线的同志担任,他的任务是配合学校对学生做好法制教育工作。我校聘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双滦区人民法院的政法工作者////同志为法制副校长。实践证明,法制副校长的设立对于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综合治理校园周边治安,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还应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的思想教育进行,在校外通过家庭和社会教育进行。在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中,通过升降国旗的活动,专题性的法制教育讲座或报告以及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进行法律常识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我校2001年创建了“少年军校”,去年还创建了“青少年维权岗”,刚刚还创建了《安全文明学校》,不断规范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精心设计和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促使少年儿童法制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我校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真落实“四个结合”,不断提高法制教育实效。
(一)结合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开展法制教育。进行法制教育,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养成教育中,我们既重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同时相应地提一些合理、适度、具体而明确的行为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如我们把训练学生的路队与交通安全法规的学习结合起来。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交通安全报告会》,并要求各班主任讲清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险性,提醒学生在放学途中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学校建立值周队伍,加强全校路队管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对那些不太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值周教师进行说服教育,配合班主任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又如我们把训练学生上下楼梯,正确安排课间活动与治安管理条例的学习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上下楼梯,课间活动时讲纪律、讲安全„„以“法”规范少年儿童的行为,使学生行为训练更加规范,更具实效。
(二)结合“流动红旗”评选开展法制教育。我校开展的卫生、文明行为、两操“三面流动红旗”的评选中,有很多内容涉及法律知识,如学生进出校门是否有序,同学相处是否团结,两操是否安全,班级环境是否卫生等都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我们通过红领巾广播、红太阳报、学校橱窗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法氛围,我们将“三面流动红旗”评比结果在升旗仪式、学校广播上予以公布,并将每周评比结果与“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评比挂钩,增强了班主任开展法制教育的主动性,增强了少年儿童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三)结合班队活动开展法制教育。每学期,我校各中队都要以法制教育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报告会”、“做守法
小公民”演讲赛、“青少年维权”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而且我们在思品课中实施案例教学,形成了以知法、懂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体系,我们将法制教育的触角伸向其它学科,进行有机的渗透,形成了以增强法制意识为目标的学科渗透体系。我们还将法制教育融入少先队的争章活动中,设立守法公民章等特色章,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开展争章活动,通过争章,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法制观念。
(四)结合校外活动开展法制教育。我们将法制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学法、懂法、守法,如我校组织学生参加法制绘画竞赛,在全校掀起了学法高潮;组织学生自办法制手抄报,并择优在手抄报园地展出,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图片展览,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开展“做遵纪守法的青少年”“拒绝暴力进校园”征文竞赛等等,强化少年儿童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
要抓好法制教育工作,离不开规范的管理,近年来,我校在规范法制教育管理上做了一定工作。首先要校园环境规范化,定期布置法制教育板报、橱窗,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音,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设立“青少年维权信箱”,增强少年儿童的维权意识。切实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周边环境整治,保证校园环境安静,和谐、健康,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定时组织法制教育工作的检查评比,每月评比 “流动红旗”,每学期评选 “文明班级”、“三好学生”,保障检查经常化。评比活动的开展,规范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各项工作。我们还对评出的先进班级、先进学生,通过广播通报、大会表彰等形式,多样化表彰奖励,鞭策落后,对师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对学校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对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均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学校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制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学校法制教育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难有实效。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建立科学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近年来,由于学校重视法制教育工作,学生的文明习惯,守法意识普遍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没有出现一例违法犯罪的现象,学校先后被授予 “德育示范校”、“办学水平示范校”、“125工程示范校”。
第四篇:太极拳论文
太极拳的静与动
上个学期我的体育课就是太极拳,很幸运这学期我还是选了这门课。照理说一门课我已经学过了,24式的太极拳套路我也记住了,可能会有人觉得再上一次太极拳课不会有什么意义的。刚开始时,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我发现学一样东西没有那么简单。通过这一学期的太极拳学习,我也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在太极拳中,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太极拳是一种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内外并修的拳术运动,既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又能预防和治疗疾病,还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使人终身受益。静极生动、柔活缓慢、虚实渐变、刚柔互换、弧线运行、圆活运转是太极拳的运动特征。记得在《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太极拳的描写:
张三丰说道:“生死胜负,无足介怀,武当派的绝学却不可因此中断。我坐关十八月,得悟武学精要,一套太极拳和太极剑,我这套太极拳和太极剑,跟自来武学之道全然不同,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只须这套太极拳能传至后代,我武当派大名必能垂之千古。”说到这里,神采飞扬,豪气弥增,竟似浑没将压境的强敌放在心上。张三丰缓缓站起身来,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说道:“这是太极拳的起手式。”跟着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口中叫出招式的名称: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勾步、手挥琵琶、进步搬拦锤、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 这是以慢打快、以静制动的上乘武学,想不到世间竟会有如此高明的功夫。”他武功本就极高,一经领会,越看越是入神,但见张三丰双手圆转,每一招都含着太极式的阴阳变化,精微奥妙,实是开辟了武学中从所未有的新天地。张三丰道:“这拳劲首要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张三丰道:“用意不用力,太极圆转,无使断绝。当得机得势,令对手其根自断。一招一式,务须节节贯串,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从这段描写结合我这学期的太极拳学习,我领悟到了太极拳的姿势要求: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总之我觉得在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首先要心静体松,才能使动作柔和、身法活顺、步法灵便。其次松柔、圆活、轻灵而缓慢的运动形式,又能促使心神安静,身体放松。因此,心在先,形在后,意识集中,精神贯注,意念与形体动作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内外合一、协调完整。而这就是太极拳的静与动的最最重要的要点。
签名:
第五篇:太极拳论文
太极拳感悟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是中华武术运动瑰宝之一,是一种极具韵
味的文化拳,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种高级的健身方法,它历经几百年的沧
桑和十几代拳师的潜心求索,在套路演练、格斗技击、防身自卫、健身养
生等很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漫长的演变
过程中,太极拳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太极拳讲究意念导引动作,气沉丹
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太极拳要
求“ 以意引气”,“以气运身”,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
和道家养生学及中国传统中医经络学的丰富内涵,是东方文明与人体运动
的完美结合。学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深刻内涵,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
心。
关键词:修身 和谐 太极 内外兼修 统一
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太极拳学习,我对太极拳的认识又深了一步。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我们所学的太极拳为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练习时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裆劲开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凸凹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浑然一圆,方为合格。以旋腕转肩,旋腰转跨,旋踝转膝,以及胸腰折叠,形成一套从头到足,连绵不断的空间曲线运动。太极拳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兼以各家并存。《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分为《易经》和《易转》。太极拳的“太极”二字见于《易经》,“意在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医学最基本的范畴是阴阳,如天地,刚柔,动静等。太极拳理正是阴阳对立。阴阳的协调统一以及阴阳的相互转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也直接影响到太极拳理和拳法。
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的功能,还有观赏的价值。在传统文化“天人和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思想逐渐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太极拳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就是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的拳理和拳法中逐步完善的。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太极拳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太极在漫长的进步过程中日臻完善。人们也对开始注意和重视太极之美,为其所吸引。习练者为追求其中之美而持之以恒,太极拳的保健作用也在潜意识当中慢慢发挥功效。练习的人逐渐体会和掌握太极美学之精华,使自身处于一种身心娱乐的氛围之中,观赏者亦可以得以美的享受,使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得以广泛的发挥空间。“气”是太极拳美学的标准。“气”在武术领域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无法指出他具体的存在,但它在太极拳中的表现很重要。世界上生息的万物就是“ 气”演绎变化的结果,《十三势歌》曰:“气启蒙身躯不少滞”。太极拳讲求意气相连,形随以动,意到气到,气到劲到。陈氏太极拳名家陈鑫指出“太极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秒全在根。”[1]要求刚柔相济,这种相济并非简相加或反复交替,而是将刚与柔巧妙揉何在一起,做到“刚终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运化无方”[2]
“千变万化有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3]“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4]:“其根在脚,发于腿”[5]这些文字记载说明了太极拳中“根”的重要性。所谓“根”就是我们所说的步法,步法在太极拳中占有很大比重,因为太极拳除少数腾空动作以外,绝大多数动作都是在下肢的支持下完成的。在移动过程中,也要先使重心平稳过渡,脚下不能晃动,在这种支撑状态下,太极拳形象的比喻为“根”,意即脚如“树根”般深入地下,使身体这棵大树获得稳定。另外,太极拳在养生方面也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有研究证实,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的增强人的下肢平衡力,改善下肢的柔韧性即关节灵活性。发展肌肉力量。增加肌肉耐力,这对预防下肢肌肉萎缩和各关节的活动障碍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发展太极拳的社会意义更加明显。
那么练习太极什么最重要呢?太极拳家将“心静体松”视为太极拳练习的第一要求。留意各家拳谱关于“心”“体”的表述比比皆是:“神舒体静,刻刻存心”;[6]“心贵静,神宜舒” ;[7] “心静身正,以意运功”;[8]“心静神舒” [9]等。以上文字记载,虽各不相同,却反映出共同的内容,那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应心神合一,心无杂念,使肢体放松,和谐的完成每一动作。
太极拳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拳种,它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充分体现着传统哲学的普遍和谐的价值理念,它追求以意识引导行动,意动形随;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心、气、神的运行和谐统一。这些要求促使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要做到“心身松静”、“气敛神舒”“内外相合”“周身一体”,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内与外、形与神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只有全身各部分和谐统一,才能使身体形成一个阴阳和谐的整体。太极拳的锻炼,讲究阴阳相济,如拳论讲:“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拳基于整体观的指导思想,它强调全面锻炼,意、气、神三者兼练并举,形神兼修,内外合一,从而达到性命双修,集练体、修性于一身,最终达到身心平衡。
令人欣喜的是太极拳在当代大学生中也逐渐流行起来。太极拳始终走的是弧形曲线,圆形的动作路线贯穿始终。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练气的过程。即“意义顺气,意守丹田”这样既可以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逐渐把呼吸练的柔和,细长均匀,从而练成丹田呼吸。从现代医学观点看,丹田呼吸可以扩大胸腔和腹腔,促进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吸收,起到健身作用。大学生由于长期静坐练习,缺少体育锻炼,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而太极拳以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运动特点不受场地,器材,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益于开展又能延续到社会,适应于成年人直到老年人的终身增强体质,所以太极拳很适合在大学中开展和普及。
学太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能操之过急。太极拳前辈曾说过:“由着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10]这也说明想要达到这种玄妙地步,必须一步一步来。
参考文献:
[1] 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6 [2] 邓.牛顿.中华美学感悟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 陈鑫:《陈氏太极图说》 [4]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5]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6] 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 [7] 武禹襄:《太极拳解》
[8] 陈鑫《太极拳全书·陈鑫太极拳论人类语录》 [9] 李福荫:《廉让堂本太极拳谱序》 [10] 王宗岳《太极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