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梦令 教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清照的词。谁能来说一说词与诗的区别呢?这首词的词牌名就是如梦令,这么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你们肯定迫不及待的想读一读吧!请同学们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正确,板书读顺。
二、读顺、读懂、读透
1.谁来先读一读,不错,你把多音字也读正确了,在这里,兴是指:兴趣兴致读,第四声,2.谁再来读一读,你注意了停顿,能读出词的味道了,看来这首词读通顺,都正确没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来读。
3.学习词光读顺还不,还要能把它读懂,看看你们能不能在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
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位喝酒诗性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也喜欢小酌几口?所以说这里的醉,不仅是陶醉,也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4.词读懂还不够,最重要的还要能读透,从这33个字中,我们读出了三个画面,你们能不能把这首诗词读成一个字呢,看看从诗中找出一个字。
就让我们一起好好地来品位,看一看到底是怎样的画面?让李清照里如此,陶醉?
你能说说看从溪亭日暮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呢?
落日的余晖倒映在湖里,会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呢?这么诗情画意,让我们,来寻找一段,能与他匹配的文字吧!谁来读一读。
三亚落日多美呀,溪亭日暮,也是格外迷人,再来读一读,相信此刻在读这两句诗,会有更深的感受。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李清照会在干些什么呢?古人有句话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啦,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让我们在一起读读这两句诗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藕花深处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美丽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诗句啊?还能想到什么样的文字?这是老舍先生,写的著名的荷花中的片段。可是老师觉得,他写的是白天赏荷,所以,这意境还差了一点,推荐你们看看这段,《荷塘月色》,谁来读一读。多美的荷叶荷花,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斑斓,幽静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自然肯定更醉了,再一起来读一读。
等他们清醒过来的时候,于是就赶紧,读这两句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呢? 学词这像你们一样唤醒身体所有的感官,词语中,还有别的声响呢,古代的女子他们的言行都是很受约束的,这时候因为喝点酒,活泼的天性都显露出来了,大声的笑啊,叫啊,那场面多么的欢快热闹。这群鸥鹭,是慢慢的飞向天空中的吗?多不多呢?真是热闹而壮观的场面呀!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的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这就是大自然的奇观,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呀,看着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意外的美丽的意外中,再来读读这段话两句。
词人深深的醉了,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他能忘得了吗?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所以他牢牢的记得,经常的回忆呀,所以是常记溪亭日暮,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观赏烯烃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今起一滩鸥鹭,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情景交融的如梦令吧!
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他喝的是什么酒?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他深深陶醉的原因吧,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开心?所谓言为心声。生活的无忧无虑让她写下了快乐的歌谣。但你们注意了么?这个常记溪亭日暮的常记,意味深长,他似乎隐隐约约地告诉我们什么?
老师接下来想请同学们在欣赏一首他晚年写的声声慢,同样也写他的饮酒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他喝的还是乐酒,甜酒美酒吗?一连串的叠词表达了他什么?每一个字几乎都是词人内心深处吐出来的愁和苦,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为什么味道却变了呢?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原来丈夫去世了,国家也灭亡了,晚年的李清照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所以借酒排遣,这种一醉解千愁,但排遣得了么吗?
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呢,并不是很多,四十多首,但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
第二篇:《如梦令》教案(公开课)
《如梦令》教案
海口依兰中心学校 付成花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蔡琴独唱,课文朗读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出示《清平乐.村居》,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五年级时学的这首什么?
2.师:你知道“清平乐”是什么吗? 词牌名
P
P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另一首词——《如梦令》。(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解题:《如梦令》是词牌名。问生:你还学过哪些词牌名?
4.师:古代的词,可以谱成曲来吟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蔡琴独唱,第一遍先听,第二遍跟着唱)
5.你找到作者了吗?你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呢?(板书作者和朝代)(学生交流后师补充介绍)
PP
二、朗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1.师:请大家自由读词,边读边想:和诗相比,它在句式上有什么不同?(句式有长有短,形式活泼,又叫长短句)
P
2.生字指导P
P
P 3.师:下面听课文范读(试着用斜线划分节奏)4.师:再听一遍,试着跟读,读出节奏美、并把音读准确。5.师:我们来合作读。(老师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让我们在一唱一和中感受词的格律美吧!)
6.如果你是李清照,会怎样吟这首词呢?(指名读,正音。)生评
三、精读指导,学习《如梦令》
(一)整体感知:
1、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兴尽晚回舟)
2、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那一个季节?(夏季)
3、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从“常记”二字明确词人是在回忆往事)
4、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日暮)
5、找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溪亭:溪边的亭子)
过渡:(“常记溪亭日暮”)(词人和同伴们在溪亭游乐,可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喝酒聊天、吟诗作画、弹琴唱曲、欣赏风景、对对子、下棋„„)
P
P
师:词人好有生活的情调啊,你体会到早期时的李清照生活是怎样的? 过渡:生活很有情趣
你能读出她当时的的意境吗?指名读,师评
四、抓“醉”理解全词
1.师: 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首词也有词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板书:醉)
(2)“醉”表明词人心情如何?愉快,所以词人(引读)“沉醉不知归路”,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1.词人醉了;2.日暮;3.流连美景
(3)过渡:词人“沉醉不知归路”,接着(引读)“兴尽晚回舟”结果“误入藕花深处。”
(4)黄昏时分误入藕花深处,满池的荷花清香四溢。红花绿叶,幽静神秘,多美呀!你能把画面的这种美读出来吗?“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5)此时,连用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的心情如何?(焦急)(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路径的心情)你能把她那种焦急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后两句)
(6),因此,她快速地划船,结果“惊起一滩鸥鹭”(指名读),把已经栖息的水鸟也吓飞了!
(7)此时,你能体会到这首词的感情是欢乐的还是悲凉的,你能读出来吗?(齐读)
五、想画面,体会意境。
1..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词里藏着好几幅画面,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发言后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荷湖争渡、惊飞鸥鹭„„)2.看图,再读读词,请同学来解说一下这首词的意思。
3.师开头:我常常回忆起,曾经有一次,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喝得太多,有些醉意,就连回家的路都记不清楚了。我游玩的兴致得到了满足,玩够了,很晚才划船回家,却不小心把船划进了无边无际的荷花丛中,我手忙脚乱,赶紧划船,我划呀,划呀,不小心,却惊起了许多的水鸟,成群地从水面飞起来了。
4.师:谁能背一下这首词呢?
六、拓展练习《同步》
P 3 1.《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2.《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
七、板书设计
如梦令(宋代)李清照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荷湖争渡 惊飞鸥鹭
八、作业布置P
1、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完成一篇习作。教学反思:
本人觉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成,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作业反馈较好。可是,教师队伍评课如下:
1.文本没把握住,缺少人文性,缺少互动,上得太实,无想象的空间,没有解诗人的情感。(重点应放在读)
2.上课的顺序可以略作调整,介绍词的发展,作者,先去读,不去唱歌,找意象,想画面再读。
第三篇:《如梦令》教案反思
因为要上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所以花了将近3周的时间思考,可是一直都没有什么头绪。直到在网上看到一则朗诵视频,反复的看,听,试读,渐渐的喜欢上李清照,虽然对她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记住了她的几句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最先进入我灵魂深处的,后来渐渐知道了她少年时的快乐,新婚时的甜蜜,中年时的幽怨……所以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李清照的《如梦令》。
1、教方法。教学时,我以3个板块为一条主线,连贯全文教学。先是通过注释理解词义——读“胖”,接着是学会想象画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读画面,最后寻找词眼——读“廋”。同时也交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3步骤或者是3个方法。
2、教朗读。记得学校领导听推门课的时候,我正好在上《渔歌子》这首词,当时我仅仅是让学生说了词义,动笔写下来后,认为教学任务已经完成,没什么好教的,直接让他们写作业。课后,学生的词义硬梆梆的,一点诗情画意都没有,完全失去了教材所安排学习词的意图。其实,朗读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词义,去推敲词义。于是在教学设计上,我特别重视了这一环节,通过3个步骤,层层递进的指导朗读,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个环节是值得肯定的。
3、积累很重要。这一环节是借用名家的。在我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只是想着怎样能完成教学任务,把练习做完。很多时候忽略了积累。既然是古诗词的教学,那就应该是可以扩展开来的。通过想象画面,联想有关的词句,不仅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可以做到积累。这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可以借鉴。
4、多揣摩教材。集体备课时,叶老师就提醒了我:词中的字不一定只有一个意思,特别是“醉”字。于是我自己也寻思着还有没有别的字也是这样的呢?虽然教材分析中没有,但经过反复的思考,及名师的示范,我认为“惊”字也可以拿来“作文章”,一是惊吓,二是惊喜。所以在教学是我问学生: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也令人满意,得到的朗读效果也比较满意。教学中有些地方出现了错误,如:李煜的煜(yù)字,读成了yì;给学生考虑时间、讨论时间过短;写的环节遗漏了等等。
教学没有完美的,只有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得到完善。
第四篇:如梦令教案公开课用
《如梦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同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情景想象法,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一、激情导入。
1、生齐背《夏日绝句》。
2、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的作者是(生)其实呀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她不仅诗写得好,词写得那更是一绝,被后人誉为“词国女皇”,与“诗仙”李白,“词圣”李煜并称为“词家三李”。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早年生活,欣赏一首她的(生齐课题)师板书。
二、初读,领悟大意。
1、把书打开,自由读一读词,注意把词读通读顺。
2、指名读,表扬“兴”读得好,“藕”指导书写。
3、词光读对了还是不行的,咱们还要读出它的韵味。听示范读,画出节奏。
4、课件出示划分,指名读,齐读。
5、咱们这样一读,就有了词的一些韵味儿来了,要想读得更好,咱们还需要把它读懂了,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懂词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商量商量。
1、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读懂,老师这儿还有几个温馨提示。(问答)
2、指名说说诗意。
3、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画面,来,一起读这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会动的画。
三、品读悟情。
1、你们真能干,自己就能读懂词了,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围绕“醉”来感悟 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个“醉”字展开的?是什么让他们深深地陶醉了?(板书:醉)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读懂这个“醉”字?
画面1:描绘了一幅“溪亭日暮”图
(1)咱们先来读读一、二句:从哪里读出“醉”字了? 交流:“不知”,为何会“不知”?
同学们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什么时间?(日暮)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日暮时湖边的美景。
交流: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指导学生读出美,读出诗意)
师: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请你调动想象说一说
(生:喝酒
生:做诗、对对子
生:看风景。)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板书: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一件怎样的事啊?
(指导学生读出惬意、舒服、高兴)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让我们闭上眼睛带着浓浓的醉意读一读
还有什么让她深深地醉了?我们读下去 画面2:误入藕花深处
(1)误入,什么意思?读出李清照的这份无意。
(2)从“藕花深处”这句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番。
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样的荷塘使你联想起哪些诗句?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多美的荷叶荷花呀!(读出美和诗意)“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读出幽静和神秘)
(3)如果刚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话,那现在该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了,词人完全陶醉于美丽的景色中了(板书:美景)齐读,读出作者的陶醉。
画面3:争渡惊起鸥鹭
(1)当一弯明月如水般倾洒荷花时,李清照才猛然惊醒,等她警醒起来的时候,已经将船划到了藕花深处,可见她真的是醉了!于是开始――“争渡,争渡”,读下去!
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浆的声音„„)从哪些词听出来的?(惊、争渡)先看“争渡”争选择哪个解释?
天已经黑了,李清照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此时的李清照一定非常(生:着急)指导朗读,读出急切。对比一下两个句子,你又什么发现?叠句的运用更加真实的写出了李清照此时的手忙脚乱,齐读,读出焦急万分。
(2)你还看到了什么?给大家描述一下。仔细看——看到了什么?(鸥鹭飞起来了。)多不多?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一滩)是啊,她拼命地划着船,水声,笑声,叫声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天空,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词人平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
师: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惊喜
师:为什么那么惊喜?
生:壮观的景象令人惊喜;因为白鹭落下的地方就是岸边了。
师:这真是美丽的意外!该是多么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读“争„„惊„„”
④看着美景,品着美酒,还伴着这美丽的意外。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日暮时的美酒中,陶醉在沁人心脾的荷香中,陶醉在鸥鹭惊飞的意外中,陶醉在与朋友相约游玩的快乐里,她的心都醉了!(板书:游玩乐趣)
(3)美好的生活让她陶醉
我们常说“景中藏情”,这首词字里行间都向我们传递着李清照当时内心无尽的喜悦。你能从这首词中猜测到李清照当时生活得怎么样吗?(幻灯出示:适当补充李清照的早年生平)
小结:的确,早期时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满当中,生活在她的眼睛里边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曾记得:人悦时,鸟亦欢颜,花也笑。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她记下的美好的生活场景,(板书:美好生活)让我们跟随李清照再次回忆起她那次难忘的郊游。有感情的齐诵这首词。
李清照早年时生活如此幸福美满,那么他晚年生活境况如何呢?
四、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她晚年写的《声声慢》,你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
1、听配乐朗诵。(视频)
2、听了这首词你感受到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境况怎样?
(凄凉、惨淡、愁苦)
3、她在寻找什么?
4、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配乐齐诵《如梦令》。
四、布置拓展作业:
1、课外可以找些李清照的诗词、文章来细细品读,并能用今天课上所学的知识去分辨分别是她什么时期的作品;同时能有心地背一背,作些积累。
2、把《如梦令》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第五篇:走近李清照之如梦令教案
《走近李清照之<如梦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2.品读李清照的诗词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引用)
二、认识李清照
1学生们谁来谈谈自己有关李清照的知识积累(分个说)
师: 学生总结你总结的很好,能把你总结的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同学们做的的都很好,说明回家认真一洗了。关于李清照我们重点记住一下几点
2幻灯总结: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 易安 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考据家。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无子嗣,所有的厄运相继降临到她身上,最后她孑然一身,郁郁终老。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师:过渡:凭着遗留下的区区的七八十篇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够和作品上千,甚至上万的李白,杜甫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由此可见她的文学造诣之高。李清照在词作有如此高的造诣,得益于其家庭。这与父母对待儿女教育的态度非常开明,所以她从小养成开朗的性格,其天才也得以发挥。你看,这位活泼潇洒的少女正向我们飘然走来。——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
先叫学生读——放录音——再找学生读——配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好,谁能换种方式把这首词表现出来,使之锦上添花——学生唱
咱们同学唱的太好了,老师也搜集了一首,但总觉得不如同学们唱的活泼,要不咱们听听?
放录音
师:读也读过了,唱也唱过了,你们能试着背一下吗?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梦令这首词我们不但读了,唱了,还背了,下面我们来疏通一下词义(出片)揣摩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1、让学生朗读,揣摩本词所表现的情感。(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总结的非常好,哪你从哪几个词中读出了这些情感呢?(小组合作)
2、引导学生揣摩重点字词
(“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和朋友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的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的,一群的水鸟从一望无际的田田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2、在这首小词中,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充溢着青春活力与生活热情。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浮现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3、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之后,李清照于18岁时时与赵明诚步入爱河,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他俩的爱情,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且看《醉花阴•重阳》:
师:学生读,思考你从中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的? 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4、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国破,家亡,财散,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她南渡后辗转流离、历经坎坷,心中郁积的哀恸不言而喻。《武陵春》就形象的表现了这种心绪。
学生读
思考:该词哪些地方是表现自己的愁绪?
“闻说”、“也拟”、“只恐”: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这六字前后勾连,揭示了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最后,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诽谤当中走完了一生。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李清照词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处了今天我们学过的这几首词以外,你搜集到了哪些,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展示)
五作业
根据李清照早晚期词的创作特点,比较鉴赏《醉花阴》和《武陵春》蕴含的感情和营造的意境的异同点。总结:
李清照这一生啊,应该(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觉得,现在,她不必再感到遗憾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写的词,她写的诗和文,早已经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李清照没有辜负“不徙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板书)这样的评价,她的文学正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永远流传下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