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美术活动《鱼妈妈和鱼宝宝》说课稿
小班美术活动《鱼妈妈和鱼宝宝》说课稿
薛静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过程中;基本是以儿童蜡笔画为主。有一种现象,引起我的注意和反思。小班幼儿,你让他用蜡笔画画,有许多孩子束手无策或随意乱抹一通,但是,你如果让他们画棉签画,孩子都很乐于参与;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是不是棉签画更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决定先从作画材料人手,丰富操作工具,引起幼儿作画兴趣。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这一活动由此产生。
2、重点难点:
重点:手指点画进行绘画活动。
难点:有序地点画衣服。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活动。
2、有序地点画衣服,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红、黄、绿颜料若干盆,每组一块湿抹布。
2、操作材料每人一张。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教师随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激发幼儿兴趣。(因事先没有和该班教师沟通好,所以幼儿直接坐在位置上)
*教师:“瞧,谁来了?”(出示范图)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是鱼妈妈和鱼宝宝。
*教师:“对了,鱼妈妈和鱼宝宝要去参加海底世界的舞会,可是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怎么办啊?
*幼儿回答。
评析:活动开始以音乐游戏《网小鱼》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自然地进入活动之中。
2、教师示范,幼儿尝试给“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
(1)介绍材料,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好,可我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给鱼妈妈和鱼宝宝做衣服。我请了一个朋友来帮忙,看看是谁。这是我们的朋友颜料。看我怎么用颜料来做衣服。这是什么颜色啊?”
*幼儿回答。
*教师:“我帮鱼妈妈做一件x颜色的衣服。”
*袖子拉一拉,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鱼儿身上用力点点点。我们一起来做衣服,一个接着一个点。给鱼妈妈穿红衣服。”
*教师:“鱼妈妈的衣服做好了,小抹布上擦一擦。
(2)通过观察,幼儿尝试手指点画。
*教师:“现在我们要给谁的衣服了?”
*幼儿:“鱼宝宝的。”
*教师:“鱼宝宝不想穿跟妈妈一样的衣服,你猜猜鱼宝宝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幼儿回答。
*教师:“好,就听你的,让鱼宝宝穿黄衣服。我们还能怎样给鱼宝宝穿衣服呢?”
*幼儿回答并空手示范。
*教师:“我们还可以这样给鱼宝宝穿衣服呢,一个接着一个,像在排队。我们一起来试试。谁愿意给鱼宝宝来做衣服?请xx。你的小手真能干。鱼宝宝的衣服做好了,小抹布上擦一擦。”
评析:示范是在激发兴趣基础上帮助幼儿热爱绘画的过程,本活动的示范伴以通俗易懂的儿歌来进行,使幼儿自然而然而习得绘画的方法。
3、幼儿操作材料
*教师:“鱼妈妈和鱼宝宝的衣服都做好了,它们去参加舞会啦,可是还有许多鱼妈妈和鱼宝宝没有衣服,宝宝来帮助它们,好不好?拉一拉袖子,两个两个小朋友走到桌子旁边,做衣服的时候让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宝宝你们给它们排排队。”
评析:这一环节让幼儿通过切身的感受做漂亮的衣服送给鱼妈妈和鱼宝宝,使他们享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4、展示幼儿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教师给予表扬。
*教师:“你喜欢哪一张画?”
*幼儿说一说。
*教师评价:
1、我看见他做鱼妈妈衣服的时候是从左往右点的,做鱼宝宝衣服的时候是从上往下点的。
2、他做的衣服很干净,也很漂亮。
5、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帮鱼妈妈和鱼宝宝都做了衣服,现在它们要去参加舞会了,我们一起去送它们(师幼伴着音乐做小鱼游动作)。到了,跟它们说再见吧!谢谢宝宝帮我们做衣服!再见了!”
评析: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采用游戏化的方式送鱼妈妈和鱼宝宝参加舞会,使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
三、活动后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其中蕴含的教育契机日益受到重视。把游戏因素与绘画结合起来,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尤其是对正处于绘画初级阶段的小班幼儿来说,游戏更应作为绘画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为幼儿教师应如何将游戏因素和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画画成为幼儿的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从中实现教育目的。
此次绘画活动由鱼妈妈和鱼宝宝,去参加舞会没有漂亮的衣服穿,使幼儿很自然地进入到绘画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如何帮助鱼妈妈和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参加海底世界的舞会。在示范时,注意到了与幼儿的互动,并不是一味地要把技巧交给幼儿,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和掌握绘画的技巧。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最后的结束部分让所有幼儿送鱼妈妈和鱼宝宝去参加海底世界的舞会,让幼儿体验到了操作活动结束后所带来的快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美术活动。因为太久没有上课,对于课堂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创作的作品也很漂亮。
第二篇:小班主题游戏 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小班主题游戏
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活 动 目 的: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活 动 准 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
(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
(3)范例若干;
(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
(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活动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二、区角活动: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小帮手
一、设计思路:
前一阶段围绕“我家的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故事,特别是恰逢母亲节,通过夸夸我的好妈妈,为妈妈制作礼物等活动提升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孩子们萌发了一种想为妈妈做事的愿望。同时,“预防非典”也是当前孩子们的一个热点,他们对幼儿园、班级、家中“防非”的简单措施有了初步了解,对于预防、消毒的物品也产生了兴趣。结合以上两点,我预设这次活动,以帮妈妈选购消毒、预防用品为前提,以游戏实践为途径,帮助幼儿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防非知;同时满足孩子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有关“防非”的知识。
2.在购物过程中尝试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3.满足幼儿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装盒。
2.每一物品上贴上价格标签(5以内)
3.购物篮,自制纸币。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母亲节”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为妈妈做事,现在“母亲节”过了,我们还要为妈妈做事吗?为什么?
(二).启发游戏
1.以妈妈的烦恼(妈妈想买预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妈妈上班没时间)启发幼儿帮妈妈购物。
引导:妈妈为什么要买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儿领钱。
要求:每人拿5元钱(老师准备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纸币)
引导:你用什么办法拿到5元钱的?
如:XXX拿了1元钱,还要拿多少钱才到5元?
3.讨论购物注意点。
引导:买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买什么?(预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么买?(价钱、礼貌用语、买的东西少于或等于5元钱)
(三).幼儿操作
1.观察幼儿在挑选物品时出现的问题,启发幼儿间相互检查。
2.了解幼儿交易情况,引导幼儿了解所选物品价格与自己拥有钱数 的关系。
(四).交流
1.相互检查所购物品。
2.说说买了什么,有什么用,注意什么?(抓住
(五).延伸
我们帮妈妈买好了东西,妈妈很高兴,接下来我们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第三篇:《鱼》说课稿
《鱼》的说课稿
河南师大附中
吴彦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鱼》。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第四章按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材前三节为无脊椎动物,后四节为脊椎动物,在介绍脊椎动物时又按照进化的顺序,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向学生展示,而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的一个类群,教材把它设为脊椎动物的第一节,对于学生走入脊椎动物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首先,知识目标:能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重要区别;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参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把本节的重点确定为鱼的主要特征,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由于鱼鳃的呼吸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注意到,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教材整合:在对教材有了充分地了解之后,我把本节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并把本节课安排为一个课时。
二、说学情:
要把教学理念真正的落实到教学行动上,教师还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有养鱼的经验,对鱼也比较熟悉,因此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他们大多注意到的是鱼的形态,观察过鱼口的闭合,但是常常忽视腮的作用,对于鱼究竟是如何呼吸的,还不清楚。因此,结合者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学法。
三、说教学策略:
我采用创设情境法、提问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以上的教法学法将在以下的教学过程得到逐步体现,下面,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设置为三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突破重难点;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年7月的一天中午,家住武汉的周女士吃饭时被鱼刺卡住,由于处理不当,2天后她开始胸口疼痛,还发烧,甚至出现休克。之后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胃镜检查发现,其食道刺入的鱼刺长约2cm,刺的周围血肉模糊。因出血严重,周女士最终不治身亡。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到很多看似平常的细节,那么我的问题是:鱼刺属于鱼的什么结构?
学生的回答:鱼刺是鱼的骨头!
对!鱼刺是鱼骨骼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来观察鱼骨骼的标本 展示鱼的骨骼标本并用多媒体展示鱼的骨骼图片 提出问题:鱼的刺是如何连接成一个整体的?
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鱼刺通过一条纵穿全身的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而连接成一个整体的。
在学生有了这感性样认识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扩展脊椎动物的概念: 总结脊椎动物:像这样的动物。。就叫脊椎动物
自然界里还有很多种脊椎动物,请同学们举例。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强化对脊椎动物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无脊椎动物。
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征推测无脊椎动物的各种特征,并尝试归纳总结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并展示自己的认识和列举的实例
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系统化的总结梳理,提升学生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
下面我们以鱼为代表学习脊椎动物
推动思考的手段是问题,激发兴趣的方法是体验。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实验过程。
看----观察鱼的外形特点。
摸----触摸鱼的体表以及鱼鳞,感受鱼体表的粘滑。抓----动手抓一下,感受鱼在水中游泳时的力量。我提出的问题是:
①看一看鱼的外形是不是流线型,这有何意义? ②用手摸一摸鲫鱼,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问题,最后一起总结:鲫鱼的外形为流线型,可以减小阻力,使鱼在水中游的快。鲫鱼的体表比较滑,难以抓住。
在有了感官体验之后,带领学生将认知过程向前推进。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所掌握的术语量偏低,所以我采用先展示鲫鱼的模式图,再由学生对照此图,认识鲫鱼的基本结构:头部、躯干部、尾部、口、鳃盖、侧线、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
在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讨论中,以师生互动的方式指导学生根据部位掌握鱼鳍的名称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在完成上一个环节的体验之后,我将会继续展示问题串,引领学生观察鱼的游泳。
我提出的问题是:
当鱼前进时,哪些部位在摆动? 当鱼转向时,哪些部位在摆动?
继续展示问题串,并结合问题观察鱼的呼吸 鱼呼吸时,水从哪里流入,从哪里流出? 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鲫鱼的运动和呼吸。
学生通过观察鲫鱼的运动和呼吸,交流自己观察结果,基本了解鲫鱼的运动有尾部和鳍的摆动;在呼吸时,水从口中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口和鳃盖交替张合。
为了使学生领悟到实验手段是进行生物现象观察的重要手段,对于鱼的呼吸我首先让学生在没有实验处理的前提下观察,然后在通过播放老师所做的实验演示视频。。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在鱼口前滴黑墨水,观察水流方向。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会层层递进,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对于研究生物学的兴趣与激情不断得到提升。
鱼游泳时的动力是由尾部的摆动产生的,对此,学生仅凭观察是不能真正信服的,如果在学生经过一番观察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抓握游动中的鱼尾,学生就能真正理解鱼的游泳是尾部的摆动产生的。
鱼呼吸时,水从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鱼就完成了呼吸,这一点与哺乳动物是不同的。学生对此会有很多质疑,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我们乐意看到的。怎样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鱼的呼吸过程呢?解决方案 3
似乎只有通过解剖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但是解剖过程会将小鱼杀死,能不能通过其他手段呢?于是我想到了使用多媒体展示鱼的鳃的结构。这样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示范要爱护小动物的理念
五、说教学理念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而采用实验手段完成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倡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学习的习惯,在实验中积极思考,那么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以实验为活动的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科学的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娴熟的实验技能,在独立思考中才能反思悟法,才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动手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机会和途径。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动手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对怕动手、不会动手的学生要个别加以指导,使他们从怕到不怕,从不会到会。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教案
小班主题游戏 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活 动 目 的: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活 动 准 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
(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
(3)范例若干;
(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
(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活动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二、区角活动: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第五篇:大班美术活动:《鱼》
大班美术活动:《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线条、简单的图形按一定规律装饰鱼。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地表现,体验线条装饰画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1、线条装饰画图片3张,范画鱼1张。
2、记号笔、油画棒、画有鱼轮廓的幼儿作业纸若干。
3、展板1块。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感受线条画的风格。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线条装饰画图片)
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的画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观察鱼的身体,了解鱼身上装饰的点、线的名称。
1、了解线条画中的点、线和图形。
出示范画鱼:我也画了一张,一起来看看。(引导幼儿发现鱼身上的点、线条和图形)你们认识这些点和线条吗?谁来说一说?
引导幼儿说一说用什么装饰的:有沙粒点、豆子点、星星点、锯齿线、螺旋线等。
小结:这条鱼是用各种点、线条和简单的图形来装饰的,也很美丽。
2、了解背景装饰。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的背景是怎么画的? 引导幼儿了解装饰背景的方法:用电话线装饰。
小结:用简单的电话线来装饰背景,这样画面会更加突出一些。
三、幼儿绘画:鱼。
1、交代操作要求。
今天小朋友也来试着用这些点、线条和简单的图形来装饰一条漂亮的鱼,好吗?
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1)装饰前先在鱼的身上分割成几个小房间。
2)用点、线条和简单的图形进行装饰,画面不要留太多空白的地方。
3)鱼装饰好后,可以用电话线装饰背景。
2、幼儿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作画要求。
四、作品展示、交流。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作品吧。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