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辽宁省营口市二十四中学 王丽芬
在上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构成宏观物质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将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从微观的视觉来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认识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联系。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的粒子吗?原子是怎样构成分子和物质的?化学家用什么标准语言来描述微观世界?这些问题将在本节课中逐一得到解决。我们还将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动画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粒子。我们通常难以看到原子及其内部结构,因此,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利用动画,发挥想象,在头脑中简历一个形象的原子结构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课题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知道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2)知道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动画、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的探究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这一个内容,本来就是比较抽象,难懂,难掌握的。但同时,这也是初中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这是让学生步入微观世界的基础课程。掌握的好与坏,将会影响之后的学习。因此,我的备课中,我的要求比课程标准和考纲都要深入一点。尤其,在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内容中,我想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内在的来龙去脉,所以,我设计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一公式的由来的这一节的内容。但是,同时,这个班的学生的基本能力不高,尤其是针对一些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低,需要好一长时间来慢慢消化和理解,除此,对之前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一般,基础不够扎实。所以,要理解好这一节课的内容有点难度。这个班的特点是上课比较积极,比较热情,喜欢上化学课,不懂会马上问喜欢和老师交流。但由于,我深信他们会慢慢理解的,所以,我还是坚持了之前的课堂安排。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这堂课刚开始,对原子的构成的这一个内容,还是很容易的掌握,因为通过动画的观看,和一些图表的对比,他们还是容易地接受了,在小结阶段和练习阶段还是能顺利地完成。至于,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这个主要是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互相抵消的原因,但是他们也不好接受,于是,我通过举例、形象的比喻,还经过两三次的讲解,让他们也明白过来了。但是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这一部分,由于这是一个除法的计算,是一个比值,不是真实的原子的质量。而且定义又比较复杂,他们开始就难以接受了,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个公式讲解,他们就更加不明白了。
原本,我以为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个公式,因为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主要是通过图表的归纳、总结而得出来的,至于为什么会得出,我没有好好地解释的。于是,我就以为解释了原因,他们会更好地掌握。于是,我就解释了原因。怎么知道,一解释,整个内容就更加难懂了,他们听得就更加懵懂了。所以,这一个内容,课后,老师的指导就是情愿不说,因为,本来就不太掌握的再说难懂的知识点,他们会更加不明白。难度大的内容不要放在一起,应该分化它,要循序渐进,不要把难的问题都放在一起,一步到位只会弄成浆糊.总的来说:
1、本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甚至是无法想象的抽象内容,从教学要求来看,只要求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就可以了,明确了本节教学任务后,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从而分化难点。
2、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3、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4、这节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的构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印象,能整体全面地看问题,而不能局限于一点
5、习题的内容和形势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意层次性和开放型,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真的要认真好好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思维习惯,多举例子,多形象去表达出来,这样的话,学生会更加容易去掌握好一个知识点。假若,在这一节课中,这些知识点是比较难懂的,能简单化的话应该尽量去简单化。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个公式讲解应该放在作业的处理里来讲解,以化解学生学习的难度。我觉得不应该:自以为学生会明白,多说一些,多挖深一些,他们会更加容易去接受,这些都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的,不是全部的学生都适用,否则,这样的话,会使原来理解的知识更糊涂。
这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掌握好度的把握,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介绍不同的程度,假若学生的能力比较强,基础比较扎实,可以多说一点,多解释清楚事情、真理的来龙去脉。但相反,能力一般的,基础比较薄弱的话,我们应该避免这些更难掌握的内容继续说下去该简单就简单,可以分化难点,把一些难点放在作业的处理里。
至于其他方面的话,还是能比较好地把握得到。例如,一节课的导入,内容的顺序安排,知识点之间的一环扣一环的衔接等等,都是基本上没有问题的。
第二篇: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互动,及作业的反馈等信息,我有如下的思考,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得以借鉴而提高:
l 本课题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内容,从教学要求来看,只要求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就可以了,明确了本题课题教学任务后,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l 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l 课题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的构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印象,能整体全面地看问题,而不能局限于一点。
l习题的内容和形势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意层次性和开放型,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l 这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掌握好度的把握,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介绍不同的程度,假若学生的能力比较强,基础比较扎实,可以多说一点,多解释清楚事情、真理的来龙去脉。但相反,能力一般的,基础比较薄弱的话,我们应该避免这些更难掌握的内容继续说下去。
l 至于其他方面的话,还是能比较好地把握得到。例如,一节课的导入,内容的顺序安排,知识点之间的一环扣一环的衔接等等,都是基本上没有问题的。
l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真的要认真好好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思维习惯,多举例子,多形象去表达出来,这样的话,学生会更加容易去掌握好一个知识点。假若,在这一节课中,这些知识点是比较难懂的,能简单化的话应该尽量去简单化。不应该自以为学生不明白的话,多说一些,多挖深一些,他们会更加不容易接受,这些都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的,不是全部的学生都适用,否则,这样的话,会使原来不懂的学生变得更加不懂。这就是这一节课中,我感受最深的。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三化学初三化学教案
第三篇:《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课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知之较少,为探究活动制造了困难:哪些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引导探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相当好了。在这方面也做过一些尝试例如:为导出“原子的结构”时,我适时地播放课件电解水的微观图示,动画的运用使学生较为直观的认识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体会到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手段确实有助于抽象知识的教学。
但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和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如何,一下子也难以想象,此时我又适时地播放课件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然后小结原子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和讨论原子结构的科学史料,学生们提高了想象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了解了科学的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们领略了神奇的微观世界,使微观变直观,抽象变形象,还初步知道了获得实证的途径,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这一课题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了信息面,在帮助学生领略和体验微观世界,提高想象力,创新能力,使微观抽象的原子变为直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本节课最大的缺点就是讲的太多,学生探究的偏少。对于这样的理论课,如何协调“讲清”和“探究”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学习探讨。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08化学:蔡朝至 2011年10月18日
第四篇: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在上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构成宏观物质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将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从微观的视觉来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认识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联系。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的离子吗?原子时怎样构成分子和物质的?化学家用什么呀的准们语言来描述微观世界?这些问题将在本节课中逐一得到解决。我们还将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动画,自学、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原子时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时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离子。我们通常难以看到原子及其内部结构,因此,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利用动画,发挥想象,在头脑中简历一个形象的原子结构模型时至关重要的。所以,本课题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知道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2)知道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动画、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师姐的探究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师姐的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这一个内容,本来就是比较抽象,难懂,难掌握的。但同时,这也是初中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这是让学生步入微观世界的基础课程。掌握的好与坏,将会影响之后的学习。因此,我的备课中,我的要求比课程标准和考纲都要深入一点。尤其,在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内容中,我想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内在的来龙去脉,所以,我设计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一公式的由来的这一节的内容。
但是,同时,这个班的学生的基本能力不高,尤其是针对一些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低,需要好一长时间来慢慢消化和理解,除此,对之前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一般,基础不够扎实。所以,要理解好这一节课的内容有点难度。但由于,我深信他们会慢慢理解的,所以,我还是坚持了之前的课堂安排。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他们懂的知识,会积极地配合,敢于表达,相反,假若他们不明白的话,会不说话,同时,面无表情的。
这堂课刚开始,对原子的构成的这一个内容,还是可以容易的掌握,因为通过动画的观看,和一些图表的对比,他们还是容易地接受了,在小结阶段和练习阶段还是能顺利地完成。至于,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这个主要是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互相抵消的原因,但是他们也不好接受,于是,我通过举例、形象的比喻和数学的计算相融合,还是经过两三次的讲解,让他们也明白过来了。但是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这一部分,由于这是一个除法的计算,是一个比值,不是真实的原子的质量。他们开始就难以接受了,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个公式讲解,他们就更加不明白了。
原本,我以为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个公式,因为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主要是通过图表的归纳、总结而得出来的,至于为什么会得出,我没有好好地解释的。于是,我就以为解释了原因,他们会更好地掌握。于是,我就解释了原因。怎么知道,一解释,整个内容就更加难懂了,他们听得就更加懵懂了。所以,这一个内容,课后,老师的指导就是情愿不说,因为,本来就不太掌握的再说难懂的知识点,他们会更加不明白。
总的来说:
1、本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内容,从教学要求来看,只要求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就可以了,明确了本节教学任务后,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2、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3、这节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的构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印象,能整体全面地看问题,而不能局限于一点
4、习题的内容和形势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意层次性和开放型,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掌握好度的把握,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介绍不同的程度,假若学生的能力比较强,基础比较扎实,可以多说一点,多解释清楚事情、真理的来龙去脉。但相反,能力一般的,基础比较薄弱的话,我们应该避免这些更难掌握的内容继续说下去。
至于其他方面的话,还是能比较好地把握得到。例如,一节课的导入,内容的顺序安排,知识点之间的一环扣一环的衔接等等,都是基本上没有问题的。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真的要认真好好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思维习惯,多举例子,多形象去表达出来,这样的话,学生会更加容易去掌握好一个知识点。假若,在这一节课中,这些知识点是比较难懂的,能简单化的话应该尽量去简单化。不应该,自以为学生不明白的话,多说一些,多挖深一些,他们会更加容易去接受,这些都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的,不是全部的学生都适用,否则,这样的话,会使原来不懂的学生变得更加不懂。这就是这一节课中,我感受最深的。
第五篇: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反思
原子的构成 教学设计反思
一、课题内容:
本课为人教版课改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第一课题的内容,本课题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在前面已经学过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基础上展开的,继续探索构成原子的更小微粒以及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是前面相关的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因而难度也会相应加大。重点: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难点:构成原子的各微粒的性质。
2、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关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内容比较抽象,虽然有了前面微粒相关内容的铺垫,但仍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由于没有了宏观实验的辅助,学生们只能靠想象来学习,学习方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而需要老师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形象的语言描述来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的可分性。2)了解原子的构成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直观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像力,增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结构及粒子间关系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了解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张青莲教授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设计思路:
本课题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又无法通过宏观实验加以展示,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
电教资源:水分子分解的动画,金刚石的结构的flash动画; 图片: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提问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动画演粒子。
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 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带着问题思
考并继续听讲
创设情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图片展炸成功了,原子弹何以得名?原子弹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威力爆炸时的呢?
蘑菇云的图片。
认真观察、思3 自的见解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学生发言)5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个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示)原子弹考并发表各
导入新课
原子弹爆炸过程中原子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子内部到底是
什么样的结构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构成。
(讲解)根据刚才的动画演示,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想像一下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动画演示)金刚石的构成的动画。
引导和讲解 虽然原子核很小,但是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原子核还可以再分,投影展示继续观看动画,大家仔细观察原子核的构成
引导学生动手用大括号的形式将原子的结构表示出来
原子核的构成的动画
重放整个动画
知识巩固 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提出问题 思考并回答。3 子的?
指导阅读
引入新内容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 kg 请大家看几种原子的质量数值:
屏显几种原子的质量
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 kg
学生感知得出: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记忆、使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0的表4-2;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指导阅读 认真阅读表讨论。
①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②核内质子数就是核电荷数。
③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但很接近。(注意氢原子内无中子)。
格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
仔细观看动画并积极讨论,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设计。
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 kg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kg
用很不方便。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 kg
总结讲解
深入探讨 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
(屏幕显示)
原子种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类 氢 碳 氧 钾 1 6 8 19
0 6 8 20 6 8 19
(近似整数值)1 12 16 39
表格如左 相对原子质
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巩固练习
原子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相对原子数
质量
表格如左
(屏幕显示)
巩固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 师生一起得出:科学上一般不直接使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使用(展示图相对质量介绍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 = 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它是一个比,是一个相对质量)
学生学习化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 kg
片)介绍院学及学习科士张青莲 学家的科学
精神的热情高涨,种类 氮 镁 磷 铁 数 7 12
数 7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