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说课获奖说课稿 文档

时间:2019-05-15 03:3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鸿门宴》说课获奖说课稿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鸿门宴》说课获奖说课稿 文档》。

第一篇:《鸿门宴》说课获奖说课稿 文档

《鸿门宴》是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单元的讲读篇目,由七个段落组成,节选自司马迁的文史名著《史记》,是《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片段。它记载了推翻秦王朝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完整,生动地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等四组不同性格的人物,展现了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堪称史传文学的经典名篇。为使学生真正了解《鸿门宴》所代表的《史记》集史实和传记于一身的突出特点、成就,及按照《教学大纲》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一为是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形象;又依据《教学大纲》中有关“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和《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规定,我将教学重点二确定为积累掌握重点实词“幸”“如”“举”“谢”等,教学难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由于《鸿门宴》的篇幅较长,用一节课来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有较大难度,所以围绕着本文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预习提纲,让学生在重点实词、活用字及特殊句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刻画方法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有目的的预习,以减轻课上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我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播放歌曲《霸王别姬》的片断以引出项羽的结局,指出失败的原因是项羽的性格在鸿门宴中酿下的祸根,由此导入《鸿门宴》。这个设计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并认识到鸿门宴这一事件是历史的重要转折,加深感受。

对《鸿门宴》一文的教学,我分为提问预习、概述情节、翻译理解、分析人物、刻画方法和总结全文六个步骤进行,其中翻译理解、分析人物和刻画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所在。下面就每个步骤具体说说我的想法。

一、提问预习部分。我设置了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习题,历史背景则采用学生口述的方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作家作品和故事背景的预习情况。

二、概述情节部分。对鸿门宴文脉的把握,我要求学生先复述故事,后概述情节,再划分层次。这可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全面地熟悉故事,把握矛盾迭出、三起三落的情节,又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更为翻译理解和分析人物奠定基础。我的答案提示全部采用四至五字的概括,并串联成线,连贯清晰:

曹 范 项 张 刘 刘 项 范 项 樊 项 沛 张 项 沛 无 增 伯 良 项 邦 羽 增 庄 哙 王 公 良 王 公 伤→说→访→献→约→谢→设→示→舞→闯→赐→出→入→受→除 告 项 张 计 婚 罪 宴 意 剑 帐 酒 逃 谢 璧 奸 密 羽 良 策 姻

三、翻译理解部分。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典范的记传性文体,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一)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二)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

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四、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题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 被动走向主动的?

题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题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题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五、刻画方法部分。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六、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作业布置两点:一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二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最上方两行分别横写标题“鸿门宴”和“司马迁”。板书重心是项羽、刘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边横写“项羽”,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为人不忍”,右边对应其形势的转化情况“主动”到“被动”;下半部分左边横写“刘邦”,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诈果断”,右边对应“被动”到“主动”,各自用线相连,上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文人物传记的特色和人物的鲜明性格及由此产生的形势逆转,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鸿门宴》节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这也是本科教学的难点所在。说教法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新课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译理解全文

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记传性文体的典范,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1、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二)分析人物部分。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了四个问题: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三)刻画方法部分。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四)课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五)作业布置

a.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b.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最上方两行分别横写标题“鸿门宴”和“司马迁”。板书重心是项羽、刘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边横写“项羽”,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为人不忍”,右边对应其形势的转化情况“主动”到“被动”;下半部分左边横写“刘邦”,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诈果断”,右边对应“被动”到“主动”,各自用线相连,上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文人物传记的特色和人物的鲜明性格及由此产生的形势逆转,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第二篇:说课(获奖)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说课模板(获奖)

本文由guohaixinshuai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说课

电气工程系

殷忠敏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任务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内容 *说教学方案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任务

课程性质: 电气自动化技术” ☆ 课程性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 主干专业课。☆ 前导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 前导课程有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有: 与电气控制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

☆后续课程有:交流调速、自动控制原 后续课程有 交流调速、课程 理及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理及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2008-11-0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任务

☆课程教学任务: 课程教学任务: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选择电力电子器 件,正确分析各变流电路的原理,阅读变流电 正确分析各变流电路的原理,路控制系统图,具有对一般变流装置设计、计 路控制系统图,具有对一般变流装置设计、算的能力以及具有对设备进行调试、使用、算的能力以及具有对设备进行调试、使用、维 护与保养的能力。护与保养的能力。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能力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相和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波形分析与计算; 理、波形分析与计算;

3、了解有源 逆变的工作原理; 逆变的工作原理;、4、了解可关断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可关断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了解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的计算和、保护; 保护;

2008-11-0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能力教学目标

有熟练阅读分析电路图的基本能力;

1、有熟练阅读分析电路图的基本能力;

2、具有维护系统运行和一定的维修能力; 具有维护系统运行和一定的维修能力;

3、初步具有一般设备的设计和计算能力; 初步具有一般设备的设计和计算能力;

4、具有本专业知识再学习的能力; 具有本专业知识再学习的能力;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素质教育目标

1.养成负责地执行技术规程的习惯,形成严谨、养成负责地执行技术规程的习惯,形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2.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 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举一反

三、职业能力。职业能力。3.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内容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有九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章

教材结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一部分 全书的基础

第二部分 全书的主体 第4章 整流电路

第三部分 全书的深入

第1、2章 电力电子器件

第7章 逆变电路 第6章 斩波电路

第9章 应用电路

第8章 交流电力 控制电路 第3章 驱动电路

2008-11-02

第5章 触发电路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教学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学时分配如下:

晶闸管 可控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斩波电路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驱动电路 触发电路 合计

2008-11-02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8 6 6 6 8 54 8 4 4 6 4 28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方案 主讲内容为:晶闸管及其组成的半波整流电 路 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间为:50分钟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属电气控制中的入门内容,是学生学习变流电路的基础,对学习后继关于桥 式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等有着致关重要 的作用。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方案

* 教材处理 * 教学目标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 教学方法 * * * * * 教具准备 * * * * * 教学设计 ** *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方案 教材处理: * 教材处理:

教材以分析电路的基本原理为主,而教学要 求是要掌握变流装置设计运行的整个过程,在教学中就要将控制原理贯彻在控制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变流电路的的过程控制作重点讲 授。书本中的图片是都是静止的,对于动作过程 及电流的流向要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 演示,使学生从感性上加深理解。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方案 * 教学重点、难点: * *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晶闸管的导通关断条件

2、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3、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计算和波形分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分析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2008-11-02

说教学方案

*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知识目标

1、掌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计算和波形 分析方法。

3、掌握不同不同触发角,三相半波整流电 路的变化。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能力目标

1、能独立绘制单、三相半波整流电 路原理图和波形图。

2、能分析电路工作过程,并基本 具备按图接线的能力。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情感目标

1、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指 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巩固所学的 重点内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 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 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说教学方案 *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 *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类比教学法

讲演练结合法、引导问题教学法、引导问题教学法、* 教具准备: * * 教具准备: * *

PPT教学课件、动画课件、实验用的各种 材料和器件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2008-11-02

1.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 求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 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使学 生既能理解知识又能开发智力的一种讲解方 法。⊙晶闸管的导通关断条件 ⊙三相半波导通条件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2.讲演练结合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同学们边练习的一种方法

单相半波电路的连接和调试

2008-11-0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3、项目教学法

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 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 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 能力。

1、项目: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 结束的时间工作。规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 的产品。

2、项目教学法:一个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有一项确定的 工作,他们自己计划并且完成工作。结束时应当有一个 正确的结果。

⊙学生自行连接三相整流电路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半控型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全控型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4、引导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的就是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自然问题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 过程,那么问题由学生发现,由学生提出,由学 生探讨并由学生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起引导、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织的作用。

⊙触发、变压器、示波器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5、类比教学法

以学生熟悉的概念和物体来讲解一个新的概 念、原理、原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晶闸管的导通关 断条件以门的开 关做类比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逆变电路是把直流电变为幅值和频率连续 调节的交流电

变频空调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中频融化炉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整流电路是将固定的交流电变为幅值可以 连续调节的直流电的电路。

直流调速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晶闸管整流弧焊机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稳压电源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交流调压电路是将大小固定的交流电变 为大小连续调节的交流电。

日光灯的调节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直流斩波电路是将大小固定的直流电变 为大小连续调节的直流电。

无轨电车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电动车斩波调速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 ** ** *

引入新课的过程不仅使同学熟悉了晶闸管的导 通过项目教学法和引导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应抓住关 1.巩固所学的内容。在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验和图形讲解的基础上,利用动画进行分析归纳,在实验和图形讲解的基础上,利用动画进行分析归纳 键词——“触发”、“导通”、“关断”,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通关断条件,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研究半波整流提 培,2.通过教学和练习,总结用晶闸管组成的电路特点。使学 对所学内容的检测、反馈与及时补充不足。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探索性学生实验寻找规律。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探索性学生实验寻找规律 从而总结出“半波整流的波形和计算规律” 从而总结出“半波整流的波形和计算规律”。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控整流的特点。生能熟练掌握整流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供了依据。,分析能力。3.思考题的设计为下一节的作辅垫。养学生探索能力,养学生探索能力 分析能力。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休息一下

谢谢大家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2008-11-0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高中语文 说课(获奖)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效果预测六个方面对我这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设计理念(首先从设计理念上说)

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本课题的设计理念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突出“生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凸显“生活”逻辑。力图做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并用理论知识去解读现实社会问题。这样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引领学生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进行理性思考的意义。

基于这些思想我首先对本框题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

二、说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首先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看)

本课题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单元第()课第()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未来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新课程“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求,并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理解(),懂得()。(2)过程与方法: 掌握如何探究问题、如何(收集资料、辨析资料、比较事物和)评价观点的过程与方法。形成分析问题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学习讨论,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学会()从而树立()的意识、激发爱国的热情。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树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识、激发学习的热情。

3、教材重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在“吃透两头”基础上,我确定了()作为重点。主要是因为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也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 1

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

我把难点确定为:()。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情感体验,同时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情,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学服务、贵在得法。”这是新课改形势下不变的真理。我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法与学法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为了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的选择上,我主要是通过:

(导入)①谈话法引题。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获取知识。②直观教学法与分析归纳学习法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直观展示图片和影音资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深入思考,使学生学会分析、归纳。

(深入探究:)①情境教学法或问题教学法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相结合:教师利用各种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角色体验法。即通过情景表演,再现重、难点内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总之,在本课的教法和学法方面,我始终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的三主原则。这体现新课改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把这些方法深刻地贯穿于我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我准备分四个环节进行,(分别是关注生活、激发兴趣环节;剖析生活,深入探究环节;感悟生活、总结提升环节,回归生活、习题巩固环节。

<第一环节>都说:“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给予我们思考的源泉与灵感,于是首先设置了“关注生活、激发兴趣”环节来导入新课:

呈现近段时间()的情景图片导入新课。并设谈话题:()

之所以这样导入我是基于三点:一是让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消费类型的知识;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体现了政治学科源于生活、关注时政热点的特点;三是这一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造成一定的悬念,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能引起课堂的生成性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是政治课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二环节>以此为辅垫,进入第二环节——“剖析生活、深入探究”环节,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达到预设的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骤突破重点: 首先是创设情境:

其次层层设疑:提出两个讨论问题:

再次让学生分组讨论3分钟后派代表回答,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充分理解本框题的重点。最后教师则在学生讨论后,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本框题的重点:

之所以这样设计,我主要是参照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思维五步法,①先呈现情境——以()为背景;②确定问题——();③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暂提出一些尝试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④学生进行合理推理,各自阐述冲突或合作的主要因素和根本原因;⑤最后,在相互评判中权衡得失,得出结论。

第二步骤:突破难点

我是通过设置了()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感悟()。但在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产生与我的预设不同的结果。怎么办?我准备在师生互动与交流方面作相应的调整,先顺着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有创见的意见再从所有的意见中选择、扩充、修改,从中得出更加完善的答案。

(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基于两点,一是针对学生内心的思想矛盾冲突,从学生的需求着手,让课堂教学触及学生心灵,这样设计,使学生再次深化知识,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二是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预设是课堂生成需要的支点。教学预设的前瞻性,决定了“预设”必须考虑课堂上的“有可能”。本堂课安排学生探讨()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合作讨论,为学生创造性地搭建生活化的学习的平台创设了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从而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则善于抓住生成性资源,增加课堂附加值。

<第三环节>以此为基础,我设置了第三环节——“感悟生活,总结提升”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课堂诤言”给予提升,我将学习的主题赋予了生活的意义,让学生结合当前形势和本节课知识展望()的明天会如何?(或写一句课堂感言或为什么献计献策)既归纳知识又提升情感。这是对本框题知识的拓展延伸,也是真正落实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所在。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学生的爱国情怀。(我让学生跟随投影画面,高唱《 》,达到本节课的高潮。学生唱着这高昂的歌曲,他们的心灵将会引起震撼,思想将会得到净化和提升。)

(过渡:接下来,我将打出准备好的板书设计,对本节内容进行适当总结,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 最后请看我的板书设计:

六、说板书设计(1分)

板书主要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为了使学生做到层次分明,我的板书设计重知识流程,围绕国际关系是什么(内容和形式)、为什么(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怎么办(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形成主干观点,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作用。

(我采用图解式的板书,直观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六、说对教学效果的预测

各位评委老师,纵观整个教学设计,我着眼学生的现实生活,力图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上,我都使用了大量的素材,目的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想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肯定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还会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和修改预设内容。

最后我想以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说课: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因为追求完美而遗憾;教学又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不断地追求之中。而政治课教学更要增添自身的魅力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最后我想以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说课:让生活在课堂上灵动,让课堂在生活中生动,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这也更应该成为我们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追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鸿门宴》说课稿

《鸿门宴》说课稿

各位同行、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鸿门宴》,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首先是说教材

高中语文必修5本书共有文言文单元5个,17篇文章。涉及了5个方面的文章类型:古代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古代抒情散文。《鸿门宴》属于古代记叙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生在反复朗诵中要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于学情分析如下: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这个目标的依据是中国古代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文学批评理论,真正地理解一篇文学作品,首先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此类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包括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教学难点为:

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在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诵读。

接下来说一说本次说课的重点部分:教学过程

本文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1)--(3)部分是第一课时的内容,(4)--(7)部分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一)导入(5分钟)

诗歌导入,创设情境,投影显示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目的是以诗激趣,用二人的成败不同,功业相反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5分钟)

鉴于学生已在初中接触过司马迁的作品,所以这一环节可适当简略,在张挂陈涉起义和楚汉相争的图片后,简要介绍时代背景

(三)翻译理解部分(35分钟)

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

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

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典范的记传性文体,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掌握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在这一环节,就体现了上述学法中的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四)分析人物部分(35分钟)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五)刻画方法部分(5分钟)

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六)课堂延伸部分(3分钟)

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七)作业布置(2分钟)

一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

二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第五篇:鸿门宴说课稿

鸿门宴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必修5本书共有文言文单元5个,17篇文章。涉及了5个方面的文章类型:古代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古代抒情散文。《鸿门宴》属于古代记叙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

编者希望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希望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三、说教法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四、说教学过程

(一)翻译理解部分。

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

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典范的记传性文体,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1、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二)分析人物部分。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

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三)刻画方法部分。

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四)课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作业布置:一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二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最上方两行分别横写标题“鸿门宴”和“司马迁”。板书重心是项羽、刘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边横写“项羽”,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为人不忍”,右边对应其形势的转化情况“主动”到“被动”;下半部分左边横写“刘邦”,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诈果断”,右边对应“被动”到“主动”,各自用线相连,上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文人物传记的特色和人物的鲜明性格及由此产生的形势逆转,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下载《鸿门宴》说课获奖说课稿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鸿门宴》说课获奖说课稿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鸿门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课时安排、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

    《鸿门宴》说课稿

    《鸿门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鸿门宴》说课稿

    《鸿门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说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

    《鸿门宴》说课稿

    《鸿门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简析教材: 本文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

    鸿门宴说课稿

    《鸿门宴》说课稿 说课人:殷大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鸿门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

    信息技术说课比赛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13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多媒体作品》。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全面设计: 1、 说教材2、说教学方法3......

    说课指导《小院》说课稿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散文两篇之《小院》说课稿(1课时) 一、 教材分析 1、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省编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第一、二册对记叙文作了详尽介绍,通过......

    说课大赛春说课稿

    《春》说课稿 说课人:蔡明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现在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